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倫敦歷史博物館租講解器多少錢

倫敦歷史博物館租講解器多少錢

發布時間:2022-06-28 15:22:30

Ⅰ 南京博物院收費嗎講解員怎麼收費

不收費。南京博物院基本陳列常年向觀眾免費開放。講解可以租用講解機進行講解,也可以請講解員。租講解機費用是200元,講解員費用是100-200。

開放時間:

周一9:00~12:00(11:00停止入場)

周二-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場)

周一逢國家法定節假日全天開放


(1)倫敦歷史博物館租講解器多少錢擴展閱讀:

團隊預約主要針對旅遊機構、教育培訓機構、企事業單位和其他有參觀需求的機構。團隊預約的唯一途徑是南京博物院官網。

帶團者入場時,點擊簡訊中的鏈接查看二維碼,再將二維碼掃描閘機,刷一次二維碼,閘機會根據該團預約人數相繼打開對應次數,團員依次進入。

特別提醒:

1、團隊預約請提前一周,留出審核期的時間,以確保團隊順利參觀。

2、 單個參觀團隊不得超過50人。

3、 團員必須到齊後一起入場。

4、 提交的車牌號不可更改,大巴車位數量有限,約完為止。

5、 所有機構的認證資料需要每年審核一次,到期未提交審核或未通過審核都無法進行參觀預約。

Ⅱ 故宮的講解器多少錢租一個

故宮
(故宮午門前)
女士們、先生們:
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道參觀,我感到很高興。這里就是世界聞名的故宮博物院,一般大家都簡稱它為故宮,顧名思義,就是昔日的皇家宮殿。自1911年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被迫宣告退位上溯至1420年明朝第三位永樂皇帝朱棣遷都於此,先後有明朝的14位、清朝的10位,共24位皇帝在這座金碧輝煌的宮城裡統治中國長達5個世紀之久。帝王之家,自然規模宏大,氣勢磅礴,時至今日這里不僅在中國,在世界上也是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宮殿建築群。由於這座宮城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優秀傳統和獨特風格,所以在建築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建築藝術的經典之作,1987年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故宮又稱紫禁城,究其由來,是由天文學說和民間傳說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將天上所有的星宿分為三垣、二十八宿、三十一天區。其中的三垣是指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在三垣的中央,正符合「紫微居中」的說法。因此,古人認為紫微垣是天帝之座,故被稱為紫宮。皇帝是天帝之子、人間至尊,因此他們也要模仿天帝,在自己宮殿的名字上冠其紫字,以表現其位居中央、環視天下的帝王氣概。還有一個說法就是指「紫氣東來」。傳說老子出函谷關,關令尹喜見有紫氣從東來,知道將有聖人過關。果然老子騎青牛前來,喜便請他寫下了《道德經》。後人因此以「紫氣東來」表示祥瑞。帝王之家當然希望出現祥瑞天象,那麼用「紫」字來命名也就順理成章了。「禁」字的意思就比較明顯了,那就是皇宮禁地,戒備森嚴,萬民莫近。此話決無半個虛字。在1924年末代皇帝被逐出宮後這里正式開放以前平民百姓別想踏近半步,大家可以想像紫禁城過去是多麼崇高威嚴,神聖不可侵犯啊!
紫禁城建在北京,是有其歷史背景的,也因為這里是一塊風水寶地,說起來話長。故宮從明永樂四年(1460年)開始修建,用了14年的時間才基本建成,到今天已有570多年的歷史。大家看到了,故宮是一組紅牆黃瓦的建築群,為什麼這樣呢?據道家陰陽五行家說認為,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其中土佔中央方位,因為華夏民族世代生息在黃土高原上,所以對黃色就產生了一種崇仰的依戀的感情,於是從唐朝起,黃色就成了代表皇家的色彩,其他人不得在服飾和建築上使用。而紅色,則寓意著美滿、吉祥和富貴,正由於這些原因,故宮建築的基本色調便採用了紅、黃兩種顏色。
故宮佔地72萬多平方米,有宮殿樓閣9900多間,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四周有高9.9米,號稱10米的城牆,牆外一周是52米寬的護城河,俗稱筒子河。地南北長約960米,東西寬約760米,城上四角各有一座結構奇異,和諧美觀的角樓,呈八角形,人稱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城四周各設一門,南面的正門是午門,北門叫神武門,東門叫東華門,西門叫西華門。故宮在施工中共徵集了僵著名的工匠23萬,民夫100萬人。所用的建築材料來自僵各地。比如漢白玉石料來自北京房山縣,五色虎皮石來自河北薊縣的盤山,花崗石來自河北曲陽縣。宮殿內墁地的方磚燒制在蘇州,砌牆用磚是山東臨清燒的。宮殿牆壁上所用的紅色,原料產自山東魯山,加工在博山。室內牆壁所有的紅色,原料產自山東宣化(今高青縣)的煙筒山。木料則主要來自湖廣、江西、山西等省。由此也可以看出當時工程之浩大。
我們眼前的建築叫午門。午門是紫禁城的正門,俗語稱五鳳樓。明代,每年正月十五,午門都要懸燈賜食百官。到了清代這種活動就取消了。每年農歷十月初一,都要在這里舉行頒布次年年歷儀式,清代乾隆年間因避乾隆帝「弘歷」的名字,故將「頒歷」改稱「頒朔」。清代,皇帝舉行朝會或大祀,以及元旦、冬至、萬壽、大婚等重大節日,都要在這里陳設鹵簿、儀仗。此外,國家凡有徵戰凱旋時,皇帝在午門接受獻俘典禮,如果皇帝親片也從午門出駕。
關於「推出午門斬首」的說法,可能是由於戲劇舞台上及野史小說敷衍而來。實際上是明代朝廷命官犯罪,有的在午門廷仗,當然嚴重的可能也有被當場打死的。
(進午門後金水橋前)
現在我們已經到了故宮裡面,在正式游覽之前,我先介紹一下故宮的布局和參觀線路。故宮佔地72萬多來訪米,在這樣大的面積上,集各種建築手法,建造一組規模如此宏大的建築群,不但沒有紛雜現象,反而給人以結構嚴謹,色彩輝煌和布局規整的感覺,最主要的手段是建造中突出了一條極為明顯的中軸線,這條中軸線和整座北京城有機地結為一體,北從鍾樓,南至永定門,總長度約8公里,皇家禁苑內的部分約佔三分之一。宮內重要建築都在這條中軸線上,其他建築分東西對稱分布。整個宮殿的設計和布局都表現了封建君主的「尊嚴」和封建等級制度的森嚴。
故宮分外朝內廷。現在我們在外朝的最南端,前面是太和門。門前有一對青銅獅子,威嚴、兇悍,成了門前橋頭的守衛者,象徵著權力與尊嚴。皇帝貴為天子,門前的獅子自然最精美、最高大了。東邊立的為雄獅,前爪踏著一圓球,象徵四海統一,江山永固;古邊的為雌獅,前爪下有一隻幼獅,象徵皇權永存,千秋萬代。我們眼前的這條河,叫金水河,起裝飾和防水之用。河上五座橋象徵孔子所提倡的五德:仁、義、禮、智、信。整條河外觀像張弓,中軸線就是箭,這表明皇帝受命於天,代天帝治理國家。
(在太和門前)
故宮建築分為「外朝」與「內廷」兩大部分。由午門到乾清門之間的部分為「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東西兩側有文華、武英兩組宮殿,左右對稱,形成「外朝」雄偉壯觀的格局。三大殿前後排列在同一龐大的「工」字形漢白玉石殿基上。殿基高8米,分為三層,每層有漢白玉石刻欄桿圍繞,三台中有三層石雕「御路」。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故宮最高大的一座建築物,也是國內最高大、最壯麗的古代木結構建築。乾清門以內分「內廷」,建築布局也是左右對稱。中部為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是封建皇帝居住和處理日常政務的地方。兩側的東、西六宮是嬪妃的住所,東、西一所是皇子的住所。「內廷」還有為皇家遊玩的三處花園——御花園、慈寧花園、乾隆花園。內金水河沿「內廷」西邊蜿蜒繞過武英殿、太和門、文華殿流出宮外,河上有白玉石橋,沿河兩岸有曲折多姿的白玉雕欄桿,形似玉帶。故宮建築絕大部分以黃琉璃瓦為頂,在陽光下金碧輝煌,庄嚴美觀。
故宮中的建築除了突出中軸線外,還用了各種手法,使宮城中各組建築獨具特色。比如殿基的處理,殿頂的形式,吻獸和垂脊獸的數目,彩繪圖案的規制等等。這樣,不僅使主要建築更顯得高大、壯觀,而且還表現了宮中建築的等級判別。民間傳說故宮有房9999間半,說天上的皇宮一共有房10000間,地上的皇帝自稱「天子」,不敢與其同數,所以就少了半間。這半間房在哪兒呢?它指的便是文淵閣西頭那一小間。實際上紫禁城有房9000餘間,所謂的這半間是根本不存在的。文淵閣西頭,面積雖然很小,僅能容納一個樓梯,但它仍是一整間。文淵閣樓下是藏我國第一部《四庫全書》的地方,為了照顧布局上的美觀,所以把西頭一間建造得格外小。
(經過太和門之後)
女士們、先生們:
前面的大殿叫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故宮內最大宮殿。建築面積2377平方米,重檐廡殿頂,是殿宇中最高等級,為外朝三大殿中最大的一座。太和殿建在三層重疊的「工字」形須彌座上,由漢白玉雕成,離地8餘米,下層台階21級,中、上層各9級。
太和殿始建於公元1406年,經歷了三次火災和一次兵燹的毀壞,現在大家看到的是清朝建的。四個屋檐上各有一排動物,原來是釘子,用來固定瓦片用的,後來換成了神州傳說中的動物,據說可以辟邪,而且數量越多,表明建築越重要。太和殿上有9個,9是陽之極數,依次7、5、3、1,平民百姓家是不允許有這種裝飾的。
明、清兩朝曾有24個皇帝在此登基,宣布即位詔書。元旦、冬至、皇帝生日、冊立皇後、頒布法令、政令、派將出征、金殿傳臚以及賜安等等,皇帝都要在這里舉行儀式,接受文武百官朝賀。
這個廣場是太和殿廣場,面積達3萬平方米。整個廣場無一草一木、空曠寧靜,給人以森嚴肅穆的感覺。正中為御路,左右地面鋪的磚橫七豎八,共15層,以防有人挖地道進入皇宮。周圍有一些大缸,是做什麼用的呢?在故宮里一共有308個大缸,是用來儲水防火的,缸下可燒炭加溫,防止冬天缸水結冰。為什麼要建這么大的廣場呢?那是為了讓人們感覺到太和殿的雄偉壯觀。站在下面向前望去:藍天之下,黃瓦生輝。層層石台,如同白雲,加上香煙繚繞,整個太和殿好像天上仙境一樣。舉行大典時,殿內的琺琅仙鶴盤上點蠟燭,香亭、香爐燒檀香,露台上的銅爐、龜、鶴燃松柏枝,殿前兩側廊香煙繚繞,全場鴉雀無聲。皇帝登上寶座時,鼓樂齊鳴,文武大臣按品級跪伏在廣場,仰望著雲中樓閣高呼萬歲,以顯示皇帝無上權威與尊嚴。
清朝末代皇帝溥儀1908年底登基時,年僅3歲,由他父親攝政王載灃把他抱扶到寶座上。當大典開始時,突然鼓樂齊鳴,嚇得小皇帝哭鬧不止,嚷著要回家去。載灃急得滿頭大汗,只好哄著小皇帝說:「別哭,別哭,快完了,快完了,快完了!」大臣們認為此話不吉祥,說來也巧,3年後清朝果真就滅亡了,從而結束了我國2000多年的封建統治。
(在太和殿的石台上)
這是銅香爐,是皇帝舉行典禮時焚燒檀香用的。這里一共有18座,代表清朝18個省。殿外左右安放4個銅缸,象徵「金甌無缺」,作為貯水防火之用。台基東西兩側各有一隻銅制仙鶴和龜,是長壽的象徵。這個由銅鑄造成的器具叫嘉量,嘉量是當時量的標准器,表示皇帝公平處事,誰半斤誰八兩,心中自然有數。對面還有一個石頭做成的器具叫做日晷,是古代的測時儀。皇帝的意思是:量和時的基準都在自己手裡。
太和殿正有12根圓紅柱,東西約63米,南北進深約37米,高35米,殿前凡陛三層五齣,殿前後有金扉40個,金鎖窗16個,整個大殿雕梁畫棟,豪華富麗。殿內中央設有2米高的平台,上面擺放著雕有9條金龍的楠木寶座。後面有金漆圍屏,前面有御案,左右有對稱的寶象角端、仙鶴、香筒等到陳列品。象馱寶瓶,內裝五穀,象徵太平景象、五穀豐登。角端是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可「日行一萬八千里」,通曉四方語言,只有明君,它才捧書而至,護駕身旁。
太和殿也叫金鑾殿,為什麼這么叫呢?因殿內為金磚墁地而得名。金磚墁地平整如鏡,光滑細膩,像是灑了一層水,發出幽暗的光。那麼金磚真的含金嗎?其實這是一種用特殊方法燒制的磚工藝考究、復雜,專為皇宮而制,敲起來有金石之聲,所以稱作「金磚」。燒這種磚,每一塊相當於一石大米的價錢,可見金磚雖不含金,但也確實貴重。
殿內共有72根大主柱,支撐其全部重量,其中6根雕龍金柱,瀝粉貼金,圍繞著寶座周圍。在殿內中央有一藻井,是從古代的「天井」和「天窗」形式演變而來,為中國古代建築的特色之一。主要設置在「尊貴」的建築物上,有「神聖」之意。在藻井中央部位,有一浮雕蟋龍,口銜一球(球為銅胎中空,外塗水銀),此球叫軒轅鏡,傳說是遠古時代軒轅黃帝製造的,懸球與藻井蟋龍連在一起,構成游龍戲珠的形式,懸於帝王寶座上方,以示中國歷代皇帝都是軒轅的子孫,是黃帝正統繼承者。它使殿堂富麗堂皇,雍容華貴。鏡下正好對著寶座。現在的軒轅鏡並未正對寶座,據說是袁世凱怕大圓球掉下來把他砸死,故將寶座向後挪到現在的位置。關於龍椅,這裡面有段故事。1916年(民國五年)袁世凱登基時,把原來的寶座搬走了,換了一把西式高背大椅,上飾他自己設計的帝國徽號。據說他的腿短,因而將椅座降低。新中國成立後,為了尋找那把龍椅,根據過去一張照片,在破傢具庫找到了一把破椅,經專家鑒定,這椅子就是皇帝寶座,後經修復展出。
(帶客人至太和殿東或西側銅缸處)
古人把陳設在殿堂屋宇前的大缸,稱為「門海」,門海者,蓋「門前大海」之意,古人相信,門前有大海,就不怕鬧炎災。因此,大缸又稱為吉祥缸。它既是陳設品,又是消防器材。在科學不發達的古代,宮中沒有自來水,更沒有消防器材。因此,缸內必須長年儲滿水以備不虞。
清代時,共有308口大缸,按其質量分為三種,即鎏金銅缸,燒古銅缸和鐵缸,其中最珍貴的是鎏金銅缸。然而這些鎏金銅缸沒有逃脫英、美、德、法、俄、日、意、奧八國聯軍侵略者刺刀刮體的厄運。為了鎮壓中國人民反帝愛國的義和團運動,1900年的8月13日至8月15日,八國聯軍攻陷北京,進占紫禁城。士兵和軍官們燒、殺、搶、掠,從宮中及頤和園等處劫掠的文物在各侵略國使館區堆各如山,至今有大量文物被倫敦、巴黎、紐約博物館攫為己有。這一切包括眼前這口缸上的道道刮痕都已成為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鐵證。日偽統治時期,大缸被拉出宮門,裝上日本侵略軍的卡車,用去製作子彈,再反過來屠殺我國人民。
(中和殿前)
眼前這個方形建築是中和殿。皇帝舉行大典前,先到此暫坐休息,會見一些官員。皇帝去天、地、日、月四壇祭祀時,前一天也要在中和殿里看傳祭文。每年二月皇帝到先農壇舉行親耕儀式,前一天要來這里閱視種子、農具、祝文。這里現在陳列的是乾隆年間的兩頂肩輿,即八抬大轎。
(保和殿前)
這個建築是保和殿。清朝時常在這里舉行宴會,每年正月初一和十五宴請蒙古和新疆的王公大臣。公主下嫁時皇帝也在這里宴請駙馬。說到駙馬,就是皇帝為自己的女兒招的乘龍快婿,民間有句話道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一個原因就在於封建時代有個科舉制度,就是皇帝設科考試選拔國家官吏的制度,簡單地講就是皇帝開科取士。漢代已有此法,但沒有形成定製,至隋代成為制度固定焉,到了盛唐,最重文科,每年考選一次。明清以來,每3年考選一次,逢大典加開恩科,文考八股,武考騎射、舉重等項。分為四級考試,第一級為童試,中者稱秀才;第二級為鄉試,在各省城舉行,中者稱舉人;第三級為會試,在京城的貢院舉行,就是老百姓講的進京趕考,錄取者稱貢士;最高一級的考試便是在這保和殿里舉行的殿試,由皇帝親自主考,錄取者為進士(在國子監賜立進士碑),前3名分別稱為狀元、榜眼、探花,得了頭名狀元不但御路賜騎,光宗耀祖,趕得巧了,還可成為東床駙馬。科舉制度廢止於1905年。
(保和殿後)
這是故宮中最大的石刻浮雲雕雲龍石雕,長16.57米,寬3.07米,有1.7米厚,重約200噸,石料采自百里以外的房山縣。當時1萬多人把石料開采出來,無法運輸,於是就在冬天汲水鋪路,每隔1里挖一口井,潑水凍冰,這塊大石就是在冰面上拉過來的。清代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皇帝下令鑿去明代雕刻的舊紋飾,改刻流傳至今的雲龍圖案。
註:以下游覽可分三路,導游按西路(A線)、中路(B線)和東路(C線)帶領客人游覽,解說分別是:
A線
女士們、先生們:
參觀過故宮三大殿後,我將陪同大家游覽養心殿到御花園各處。現在,各位看到的就是養心殿,位於故宮內西路西六宮南端,與內東路的齋宮、奉先殿相對稱。在清宮中,除太和殿外,此處也是一種最重要的地方。養心殿的「養心」二字是借用孟子說的「存其心養其性以事天」一語,以涵養其天性,培養其傳統的封建觀念。這座宮殿建於明朝,為工字形建築,前後殿相連,過廊側屋環抱,門外設有辦事機構——軍機處。
康熙以前,皇帝以乾清宮為寢殿,雍正以後,以這個殿為寢宮,並在這里處理日常政務。這兒由於保護文物不能入內參觀,各位只能在門外看一看。正殿設寶座、御案,是皇帝召見大臣、引見官員的地方。咸豐五年(1855年),文宗與僧格林沁在此殿舉行最隆重的「君臣抱見禮」;同治七年(1868年),曾國藩由南京召來,在此殿被召見三次,商討鎮壓太平軍起義之事;1917年「復辟」時的張勛在此受賞。西暖閣是皇帝批閱奏摺、處理重要文件的地方。閣內有許多套間,彎彎曲曲,光線很暗,陳列許多佛像、佛塔,進門迎面壁上有一幅雍正與乾隆的漢裝像,畫後為一暗門,以防不測,南側有一間房子藏有王羲之的《快雪時晴貼》,王獻之的《中秋貼》和王殉的《伯遠貼》。乾隆將這3件稀世珍寶藏在這里,故名「三希堂」。東暖閣就是「垂簾聽政」處,1861年以後,慈禧篡權,就在這里設兩重寶座,年幼的皇帝坐在前面,慈禧坐在後邊,當中隔一塊紗簾,大臣向皇帝奏事,由她在後邊發話,作出決定。說到這里,再多講幾句關於臭名昭著的慈禧太後的事。她是滿族人,姓葉赫那拉氏,為大臣惠徵之女。道光十五年(1835年11月29日生於山西潞安府,17歲(咸豐二年)入宮做貴人,21歲生子載淳,22歲做了懿貴妃。咸豐十一年(1861年)7月17日咸豐皇帝卒於熱河後,其子繼位,她被稱為「慈禧皇太後」。同年她發動了宮廷政變,即「辛酉政變」,同慈安皇太後共同「垂簾聽政」,歷同治、光緒兩朝,執掌權力達48年之久,給中國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11月15日死於中南海,時年73歲。現在的陳設是光緒皇帝幼年兩宮太後垂簾聽政時的原狀。1912年清朝隆裕皇太後就在這個地方宣布退位詔書,宣布皇帝溥儀退位。根據優待條件,仍在這里居住13年之久,1924年被馮玉祥驅逐出故宮。
養心殿後殿正間,設有「龍床」、坐炕、寶座、紫檀木雕長案和雲龍大立櫃等。是清代8位皇帝的寢宮,居住過從雍正開始到宣統為止的8位清帝。後殿東西兩小院的排房,是後妃們聽候皇帝召喚的休息室。清朝乾隆、同治皇帝都死在這里。好,現在我們將去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後去御花園。
B線
(在乾清宮)
女士們、先生們:
現在我們就來參觀內廷。乾清門以北為內廷,是帝後生活和居住的地方。乾清宮是內廷正殿,建於明永樂年間,正面有10個柱子,面寬9間,進深5間,高20米,飛金鎏彩,雍容華貴。殿正中設有寶座,兩頭有暖閣,寶座上方懸「正大光明」匾一個,為順治皇帝御筆。是雍正之後秘密立儲藏詔書的地方。老皇帝事先寫好繼承人的名字,一份帶在身邊,另一份封在匣內置於「正大光明」匾後。當皇帝死後,便由顧命大臣共同打開建儲匣,經核實後宣布皇位的繼承人。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四帝,都是按這種制度登上九龍寶座的。
乾清宮是明清兩代皇帝的寢宮及平時處理政事的地方。清代雍正以後,寢宮遷往養心殿。大殿每年元旦、燈節、端午、中秋、冬至、萬壽等節,按例舉行皇族宴。晚清時期,亦在此殿召集外國使臣。清朝有名的兩次「千叟宴」都在這里舉行,一次是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正月,入宴者1000餘人;另一次是乾隆五十年(1785年),入宴者3000餘人,都是65歲以上的老人。千叟宴的目的是為了粉飾太平,顯示國家安泰昌盛,人民健康長壽。
明史上有名的「壬寅宮變」、「移宮案」、「紅丸案」等史載專案都發生在此宮,皇帝死後,靈柩也停在這里。
(在交泰殿)
這個殿位於乾清宮與坤寧宮之間,象徵著天地交合、平安康泰,始建於1420年,1798年重建。殿平面呈方形,面寬進深均為3間,黃琉璃瓦四角攢尖鎏金寶頂,小於中和殿,殿內高懸康熙御筆「無為」二字。殿中高有寶座,寶座後有4扇屏風,上有乾隆御筆「交泰殿銘」。殿頂內正中為藻井。這個大殿是皇後每逢大典及生日受賀的地方。
乾隆十三年(1748年),皇帝將代表封建皇權的25顆「玉璽」存放在這里。這些玉璽由內閣掌握,由宮殿監的監正管理,用印須請示皇帝,經許可才能拿出。殿內兩側陳列著古代計時用的銅壺滴漏和西式大鳴鍾。清世祖鑒於明滅之訓在這里闕一個告誡內宮不可干預政事的鐵牌。
(在坤寧宮)
這個宮殿原為明代皇後居住的正宮,清初改為祭神和皇帝結婚的場所,位於交泰殿之後,是後三殿之末。清代重修時,按照滿族的習慣,將正門開在偏東的一間,並將菱花格窗改為直條格窗,殿西部的西暖閣改為南、西、北三面的環形大炕,使大殿有別於其他宮殿的建築風格。清代西暖閣成為祭神的場所,每逢朝祭、夕祭、大祭的日子,皇帝皇後親自參加。東部的東暖閣是皇帝大婚時的洞房。
C線
女士們、先生們:
參觀過故宮三大殿後,我將陪大家游覽東線景點,先參觀的是珍寶塔。這個建築叫皇極殿,曾是乾隆皇帝退位後居住的地方,現陳列有各種珍寶和文物千餘件,著名的「金發塔」就珍藏於此。「金發塔高1.53米,底0.53平方米,是清乾隆皇帝為收其母親生前梳頭時掉落的頭發而特製的,以示對母親的懷念。「大禹治水玉山」高224厘米,重5噸,描繪了大禹治水的各種傳說,是我國現存最大的玉雕。象牙席是用象牙絲製成的涼席,圖案精細,十分美觀。以上介紹的3件物品都是我國的稀世珍寶。
(九龍壁前)
它叫九龍壁,建於1773年,全高約3.5米,寬29.4米,壁下部為漢白石須彌座,壁面共由270個彩色琉璃塑塊拼砌接成。共有九條龍、山石、雲氣和海水四層紋飾。這是一道用來辟邪的牆。9是陽之極數,龍是吉祥神獸,因此九龍壁有驅鬼辟邪的作用。大家看,這里的9條龍神態各異,它們全部是用琉璃瓦做成的,但左邊第三條龍的腹部中有一塊是用木頭做的,油漆已經脫落。據說在燒制時有一個工匠不留神把這塊龍腹燒壞了,而第二天就是就是龍壁落成的日子,乾隆皇帝要親臨視察,在這萬分緊急關頭,他用泥塑出了這塊龍腹貼了上去,竟然騙過了皇帝,化險為夷。後來,又請木匠師傅做了一個木頭的換上去,就是現在的這個補丁。
(來到御花園內)
御花園在坤寧門後面,位於中軸線上,這是一處布局緊湊,具有宮廷色彩的遊憩園地。大家已經看到園里古木參天,名花奇石點綴其中,大部分建築環繞四周。面積不算大,約11700來訪米,為宮城總面積的1.7%左右,但由於構思精細、安排得當,所以既層次清楚,又不失宮廷氣魄。園中建築多為對稱,但在造型、裝飾上又有變化,由於中間的欽安殿院落與樹木竹林相隔,產生了良好的視覺效果和幽深的感覺。
御花園正中北面的欽安殿是園中的主體建築,其餘殿宇軒齋對稱分置於東西兩側。欽安殿殿基是以漢白玉石為材的須彌座,殿頂平坦,周圍四脊環繞。殿里供奉的是道教的真武大帝,每年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節,皇帝都要到這兒拈香行禮。明嘉靖信奉道教,常於此做道場。殿前有一棵連理柏,已有400多年歷史,是同干異根的柏樹。園內一共有10多棵連理樹,多由松、柏培育而成。
欽安殿西北有延暉閣,東北有堆秀山。堆秀山是明代萬曆十一年在宮後苑的原觀花殿的基礎上建造的。山高14米,是用各種形狀的太湖石堆成的。山前一對噴水的石刻龍頭,噴水高達10多米,景象十分壯觀。山下小路曲折盤旋通向山頂。頂上有一個亭子叫御景亭。每年九月初九重陽節,皇帝都要攜帶一群後妃登堆秀山,眺望皇宮內外景色。
園東南角的絳雪軒和西南角的養性齋遙遙相對,徒刑上有凸有凹,體量上有高有低,對稱卻不顯呆板。養性齋是一座樓閣式藏書樓,在清朝乾隆年間存放圖書。末代皇帝曾在這里學習英文。絳雪軒前曾有海棠數棵,以海棠花比喻為雪片而得名,清乾隆皇帝曾在此賞景做詩。「絳」釋為深紅色,當海棠花蓓蕾初開時,花瓣紅如胭脂,待盛開時,色漸粉白如霽雪。只見柔風徐徐拂來,海棠花隨著搖曳的細枝,飄飄灑灑頗似輕盈紛揚的「雪」花,構成御花園內的一幅奇景。軒前的琉璃花壇上有一簇極為罕見的太平花,為晚清時慈禧太後命人從河南移來至此。摛藻堂位於園的東北角,這是一座5間懸山式建築,乾隆年間成為書庫,內藏著名的《四庫全書薈要》12000冊。
園內有萬春亭、浮碧亭、千秋亭、澄瑞亭等名亭,分別象徵春、夏、秋、冬四季。萬春亭與千秋亭一東一西,都是方形重檐亭子,上有傘狀攢尖圓頂,四面出廈,構成十二角,造形秀麗典雅。澄瑞、浮碧兩亭,方形,亭南伸出抱廈一座,亭下石橋柔美秀麗,橋下一池碧水,水中金魚成群。御花園的甬路由各色石子砌成,共有900幅獨具特色的圖案,為這座皇帝的禁苑錦上添花。
御花園的西南、東南的「瓊苑西門」、「瓊苑東門」,分別通往西六宮和東六宮,北面的順貞門是北朝鮮宮牆並列的三座琉璃門,平時關閉,僅在帝後妃嬪出入時開啟。
看到這里,我們今天的參觀已近尾聲。故宮是中國的文物瑰寶,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它在新中國黨和政府的保護下光耀世界。自1949年以來,黨和政府耗資數億元,對故宮進行修復。修復工作已持續了幾十年,大的修復一般說來有4次:第一次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展開的;第2次是在1959年新中國成立10周年後展開的;第3次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進行的;第4次是1991年至今仍在進行的,光營造故宮里的地下倉庫就耗資1.3億元人民幣。不僅僅是修復,每年都撥出巨額款項用於文物的收集、整理、保護和研究。現今故宮博物院收藏有珍貴文物93萬余件,這當中沒有包括由於歷史原因仍然存放在南京的10萬余件。此外,新中國成立前夕,蔣介石將故宮60餘萬件珍品劫運台灣,現存台北故宮博物院。
好,今天的講解就到這里,有不足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下面讓我們大家當當皇帝、皇後,經過琉璃門,從神武門出故宮,到旅遊車上集合,謝謝大家!

Ⅲ 故宮租講解器怎麼租多少錢

過了安檢,就有租的,東門處也有。價格20~30。其實如果去的話可以曾旁邊人的講解員,我們之前去,買的講解器,但身邊總是碰見同一個講解員,講解員講的真的比講解器好很多。

Ⅳ 故宮講解器好用嗎

首先,故宮講解器有兩種。一種黃色的平板的,一種是黑色的手機式的。我不了解黑色的那種,所以介紹黃色的。
優點:
1.便宜。每次租金10元,押金100
2.退還方便。前門後門都可以退還。
3.講解細致。內容很豐富,講解很細致。有很強的知識性。
4.自動感應。裡面有遠紅外的感應器,你走到哪裡他講哪裡,不必按鍵。
5.有地圖標示你所走過的位置,不會走丟。
缺點:
1.只講建築和歷史,不講展覽。所以珍寶館、鍾表館、午門展覽、東六宮展區、東西側穿廊、永壽宮等地展覽都沒有對應的講解內容。
2.在地區狹窄的地方可能會亂。比如西六宮、東六宮,到裡面它會串著講……
3.只講一遍不重復。

現在想起來的就這些了~如果還有問題就PM我吧~

Ⅳ 西安旅遊

因為GF要去西安出差,我聽到之後興奮不已,立馬兒和公司請了一天假打算和GF一起去西安。因為我們兩個人白天還要工作,所以就買了周四晚上的火車票運行11個小時左右到西安,已經是上午的8點40分左右(這樣安排還是比較合理的,睡了一夜就到西安。即比飛機便宜也省下了一天的住宿)。出了火車站不要理會那些拉客的,他們大多都是黑車,往前走一點就可以看到正規的計程車,西安的計程車治理的還是很不錯的,那種綠色的起步價6元二公里,超過二公里之後是每公里1.6元和北京比還是挺便宜的。從火車站在預定的酒店車費6元。
酒店預定的是東大街大差市的七天連鎖(東大街百盛對面50米處),因為是會員能便宜個30塊錢左右,預定的是高級大床房159元/間/晚,預定了3晚。選擇這里還是很明智的,東在有西安古城牆長樂門(向東50米左右出了巷子就能看到),西面有鍾樓、鼓樓、回民街、清真大寺、騾車市步行街(2站地到鍾樓,步行前往即可),南面有陝西博物館、大雁塔·大慈恩寺、小雁塔博物館,北面有西安火車站、書院門等(在大差市站有直接到火車站的公交車)。到酒店辦理完手續收拾一下東西差不多在10點鍾就出門啦,因為GF要出去工作,所以今天只有我一個人出去轉轉。
第一天
陝西博物館—鍾樓、鼓樓—回民街

第一站是去了有著「給我一天,還你一萬年」之稱的陝西博物館。歷史上先後有周、秦、漢、唐等十三個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地上地下文物非常豐富。比較典型的藏品有以下八大類:青銅器、唐代墓葬壁畫、歷代陶俑、歷代陶瓷器、歷代建材、漢唐銅鏡、金銀玉器、歷代貨幣。
從大差市站坐710路公交車到翠華路(即陝西博物館),用時30分鍾票價1.5元。下車。
車直走左轉步行100米左右。現在國內的博物館都採取免費不免票的制度,在博物館右手邊就是領票處拿個人有效證件即可免費領取。我到博物館是上午10:30當時排了好長好長的隊起碼也得有200多人,因為之前看過攻略知道有一個窗口是賣特殊展覽票的,跑到窗口買了一張票,票價20元還不用排隊直接進去。在博物館進門的左手邊可租到語音講解器,租金20元/位,押金100元還要把有效證件放那。按播放會先介紹博物館簡介,然後從1-127號依次聽講解,不是每一個文物都有講解的,但已經很充分了,緊湊的一個個看完出來正好是3小時,還是有點小緊張的,還好全部都看完了,懂了好多知識長了見識,邊聽講解有講解的是3個展館,第4展館不需要講解的。
註:發票處對面可免費寄包,不過要最好拿出點錢和有效證件租語音講解器的時候要用。語音講解器20元租借時間是3小時,超時是要加錢的哦。
開放時間:每周二至周日;周一全天閉館整修(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
目前我去過的博物館都是周一閉館整修。
參觀時間:
冬季(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9:00—17:30(16:00停止發票)
夏季(03月16日至11月14日) 8:30—18:00(16:30停止發票)
交通:5、19、24、26、 27、30、34、400、401、521、527、701、710、游6、游8(610路)路公交車均可到達,翠華路(即陝西博物館)下車即到。
出了博物館就回七天啦,一是相機快沒電啦回去充點電,二是都到中午啦還沒吃飯呢。
坐710回到賓館在附近看到樊記肉夾饃,聽說是吃肉夾鏌的百年老店。進去點了一個純瘦肉夾鏌加一份涼皮不到十元打包回去吃,如果能吃點肥肉建議就買普通的就成肥瘦相間滿嘴流油看著就很有食慾。回到賓館休息了一個小時就向下一站開路。
第二站鍾、鼓樓

從大差市坐車只有二站地在鍾樓下走往前走就能看到。個人覺得沒必要爬上去在遠處排的照片也挺好看的,不過這也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如果想上去看看也未嘗不可。
門票分別是27元/人,聯票是40元/人,敲鍾或鼓另收5元。
開放時間:(4月1日—10月31日)8:00—22:00
(11月0日—次年3月31日)8:00—17:30
交通:鍾樓位於西安城牆內最中心的位置,經過此地的公車眾多。4、6、7、8、11、12、15、16、26、29、32、35、36、37、43、45、46、118、201、203、205、206、208、214、215、216、218、221、222、229、235、239、251、300、302、502、600、K600、603、604、K605、606、608、609、611、612、612區間、K618、K630、706、游7、游8(610)路公交車均可到達,鍾樓下車即到。
第三站去了傳說中的回民街。回民街是西安回族的聚集區,是由多條道路組成的,不是一條特定的道路。主要由北院門,化覺巷,西羊市,大皮院四條街道組成,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北院門這條街了。
1、賈三灌湯包子館

在回民街我看到二家店,我先在一家吃了一份羊肉灌湯包、八寶稀飯和酸梅湯。灌湯包肉汁明顯還算多點.咬開個小口,吸食湯汁,還是相當鮮美的(不過很膻,估計很多人吃不慣)。酸梅湯挺好喝的酸酸甜甜,冰冰涼涼。八寶稀飯真是超級美味,玫瑰花 百合 葡萄乾 山楂 糯米 荸薺 人參果,花生和核桃仁煮在一起,加入蜂蜜,真是配得上粘糯綿軟,甜酸醇香,不過吃慣北方的粥真的會覺得為什麼叫稀飯不叫粥啦,因為真的挺稀的。後來在北院門又看到一家賈三在環境上比第一家要好太多,在那給GF打包了一份涼皮(裡面有麻醬)和八寶稀飯。
羊肉灌湯包一屜10個每屜/10元,八寶稀飯是3元/份,酸梅湯1元,涼皮4元/份。
吃完之後就繼續逛走了一圈熟悉一下環境。後來GF打電話說快忙完啦,30分鍾之後
在西大街百盛等我。我就抓緊買了點吃的打算代回去給她吃。以下是打包代走的,
嘿嘿
2、定家小酥肉

網上評價說"用大火蒸了幾個小時,肉變成迷人的褐色,夾一塊到嘴裡,又鮮又嫩。不是味精調制出來的虛假味道,是完完全全原汁原味的鮮香;肉裹著一層薄薄的粉,溜溜的嫩。肉汁也不能浪費,澆一點到碗里,拌著米飯,就著鮮嫩的小酥肉,這可是無比的美味。如果你嫌味不夠,在加一點每桌都有的辣子油,這家的辣子沒放鹼,反而放了芝麻,不傷胃卻可口。"肉鮮香嫩滑,配著濃濃的花椒香,很是開胃。拌米飯應該味道不錯,就是稍微有點油膩.這些是網上說的,不過我是真有點吃不慣這個味道,還真的是很油膩呢,不過味道還是很特別的如果來碗米飯估計就不會那麼油膩啦。
每份13元
3、盛志望麻醬釀皮鋪

就在定家小酥肉的左邊,離東南亞甑糕王很近。釀皮很勁道,但是感覺沒有米皮有彈性。加了麻醬,吃起來香香的。聽說西安漢人做的涼皮不加麻醬只加辣子,回民做的涼皮要加麻醬。之前我在樊記吃的就是沒有麻醬的.沒覺得特別好吃起碼沒樊記的好吃。
3元/一碗
4、東南亞甑糕王

味道像北京的年糕,糯米加上紅豆沙和蜂蜜,香甜可口。GF很喜歡吃我也吃了點味道
不錯比年糕好吃,喜歡吃甜食的女性朋友千萬別錯過呀。
6元/份
5、劉氏燒雞

因為GF不吃四條腿動物的肉肉,就買了半隻雞和三個雞爪。雞肉很入味,味道相當不錯。吃爪爪的時候把骨頭咬開裡面都有味道,足已看出淹制的時間啦。
5、樊記臘汁肉店
肉夾饃確實地道,"其色澤紅潤,氣味芬芳,肉質軟糯,糜而不爛,濃郁醇香,入口即化,素有「肥肉吃了不膩口,瘦肉無渣滿含油」的贊語."純瘦的6元一個,普通的肥瘦搭配反倒味道更好.聽說饃都是剛出鍋的不過不是那種酥酥。也許是做法不一樣吧。
涼皮很勁道,配上辣子味道超爽。
比較喜歡他家的丸子湯,裡面有羊肉丸子、東瓜、粉絲、木耳還有腐竹,湯很鮮老闆娘說用的都是雞湯,味道不錯。
前五份都是打包代回來給GF吃的,我們在百盛碰頭後就一起坐車回去啦。本來想吃完飯去大雁塔看噴泉表演的,只是GF公司打來電話要出一個表格就沒去成,就在賓館里待著啦。等她做完工作啦,就想出去轉轉。溜溜達達就走到啦東新街看到有夜市就在那點了一些烤串海鮮什麼的,味道一般,不如後來在建國路的那家好吃。花了59元。
第二天
大唐芙蓉園—大雁塔公園
本來打算去兵馬俑的,都出門啦GF的電話又響啦。沒辦法又回到賓館做東西,我都服了我這出來二天啦就打了二次電話,她的電話沒完沒了的響,真想讓她換個工作。呃,說跑題啦。等她忙完啦也12點多啦,去兵馬俑時間也來不急只能推後一天。
出門之後在附近吃的午飯,GF吃的酸辣粉我吃的酸菜炒飯加一份冒菜花了不到20塊錢。吃完飯打車去大唐芙蓉園,打車花了16元。
第一站大唐芙蓉園

位於古都西安大雁塔之側,是中國第一個全方位展示盛唐風貌的大型皇家園林式文化主題公園。早在歷史上,芙蓉園就是久負盛名的皇家御苑。今天的大唐芙蓉園建於原唐代芙蓉園遺址上,以「走進歷史、感受人文、體驗生活」為背景,展示了大唐盛世的燦爛文明。
我和GF都很喜歡田園風,看到有山有水的地方就特別喜歡。進門之後不看到一個挺大的瀑布式景觀,看著挺磅礴的有水流下來形成的水霧,不知道陽光充足的時候會不會有彩虹呢。進去之後我們就從左開始游覽,沒走之久就看到賣形象物之類的小推車,因為買門票的時候送了二張券其中一張20元面值的就可以換購物品,裡面的東西20—100元不等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選取,我和GF選了一個大唐芙蓉園的吉祥物—龍龍,用了券又拿了五塊錢還是挺值的。繼續看前走會看到一個湖叫什麼忘了不過裡面有好多的魚而且體積超大的,花了5塊錢買了袋魚食給GF,真不知道那些魚是吃什麼長大的那麼大的個。就要走的時候看到有人給魚喂麵包有一條大魚頭都伸出來吃啦,我和GF就跑過去看,那魚比其他魚都大也挺能擠的。GF特逗抓了一把魚食往遠處扔,邊扔邊說:「小魚也吃點,給小魚吃點」,逗的我不行不行的。喂完魚向前就能看到紫雲樓,紫雲樓是座仿唐建築,主樓共計四層,每層都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載體共同展示了盛唐帝王文化。一層由反映貞觀之治的雕塑、壁畫和大型唐長安城復原模型,國家一級唐文物展等組成。二層為唐明皇賜宴群臣,八方來朝、萬邦來拜大型彩塑群雕。三層的多功能表演廳上演宮廷演出「教坊樂舞」。我們登上四樓可以看到整個芙蓉園,還真有點一覽眾山小的豪邁呢,不過樓梯一圈一圈的轉的我好暈。之後又去了觀音壁看到有紅符賣就花10塊請了一個和GF共寫一個願望,我寫完之後GF說沒想好寫什麼呢我就說那我們再轉轉回來再寫,我們就拿著紅符繼續向左走(不好意思本人不分東南西北),之後有看到馬戲、天鵝什麼的也沒太在意直到走到桃花塢看到好多桃花粉粉的很是喜愛。走累了我和GF就回到觀音壁寫好之後敲了三個鍾順著後來的台階就上山啦。山上有茱萸台、唐詩峽我們把紅符放在唐詩峽了一顆樹上。感覺還是挺幸福的。之後GF要送一個同事回北京我們就回來住的地方。很可惜沒看到晚上的芙蓉園還有水幕電影。園內還有一個新天地裡面有好多游樂設施,如果晚上想看夜色中的芙蓉園和水幕電影可以但時間還早的話可以
在裡面玩一會。
註:
1、門票90元/人,學生票80元/人(很想問為什麼不是半價)。
開放時間:9:00-21:00
全價票會送一張20元面值的兌換券和一張5元面值新天地的兌換券。
2、魚食5元/袋.水還是比較貴的礦泉水3.5一瓶、冰紅茶6元一瓶。
3、水幕電影是7:30開始,據說是大鬧天宮。
4、觀音壁那有免費燒香的,建議還是不要啦不然真的會讓你破費一點銀子。
5、送的那張20元的兌換券建議可以換一個小的玩具什麼的,多花5塊錢也挺值。
6、大唐芙蓉園離曲江海洋公園很近,時間充裕的話可以考慮一下。
7、 門票100元/人,學生票半價。
8、交通:5、19、21、22、24、27、30、34、41、44、212、224、237、320、400、 408、500、501、521、527、601、606、609、610、701、715、721、720、游4、游6、游8、游9、下車即到。提示:遊客可從大唐芙蓉園站和大唐 芙蓉園西門站下車入園;大唐芙蓉園南門只供員工出入。
第二站 大雁塔公園

晚上送走她同事我們就直接去大雁塔公園,去的時候還有點下小雨不過還好下了一會就停啦。看了一會景觀轉了幾圈就到8:30啦,廣場的音樂噴泉也要開始啦看過之後覺得還是挺壯觀的呢。噴泉表演白天也有不過個人覺得還是晚上去好,音樂燈光相互配合比白天要好看。
建議:
1、大雁塔噴泉廣場就在大慈恩寺後來,可以在3點左右先游覽大慈恩寺出來之後吃點東西再到廣場上看看以陝西民俗文化為主題的雕塑,具有代表性的民俗風情的如:皮影、剪紙、泥塑、陝西八大怪、農村嫁娶、吹糖人、踩高蹺、老城趣事及白鹿原系列等,頗有韻味。等到8:30看噴泉表演,即節約了時間也保留了體力。
2、音樂噴泉表演時間:
周一至周五每天12:00、20:00。
周六周日每天12:00、14:00、16:00、18:00、21:00。
冬季(11月到次年1月)一般沒有表演,春節時例外。
3、晚間看噴泉表演時人通常都會非常多,特別是夏季的夜晚,最佳觀景地點要提前佔位;同時要小心人多擁擠。
4、出於安全,請勿進入噴泉廣場的噴水區,尤其是在噴水時切莫走入其中。觀看噴泉時,因為水量大、噴水高,注意保護相機等電子產品,以免被水霧打濕。
5、大慈恩寺門·大雁塔
門票:大慈恩寺25元,大雁塔登塔20元。
開放時間:8:00-17:00
6、交通:5、19、21、22、23、24、27、30、34、41、44、224、237、242、400、401、408、500、501、521、526、527、601、606、609、701、715、游4 、游6、游8、游9路公交車均可到達,大雁塔下車即到。
第三站
看完噴泉表演就打算回去找點吃的,都快九點啦我還沒吃飯呢。來的時候看到建國路有好多吃飯的地方,就打車過去啦。在一家水果超市買了點水果留著明天去臨潼吃。走了一會就在我住的地方前一個路口找到一家。我們在西安待了四夜在他們家就吃了三天,現在想起來還直留口水呢。
這家店叫鮑門宴,在建國路路口的胡同里,對面是人人居。他們家招牌是碳烤生蚝(10元/只)和烤金針茹(1元/串)(或是錫紙金針菇),前二天去都沒有吃到第三天因為要回北京所以特地早點去吃。相比較之下還是比較喜歡吃他們家的烤扇貝(6元)、烤金針茹、烤韭菜、烤茄子、烤蒜頭等等。
第三天
臨潼一日游
華清池—驪山森林公園—兵馬俑
早上起晚了10多才出門,打車到火車站坐游5(306路)公交車,就在火車站左邊郵政快捷酒店門口那。坐車到華清池票價7元/人,行駛了45分鍾到達。
第一站
華清池

相傳西周的周幽王曾在這里建離官。秦、漢、隋各代先後重加修建,到了唐代又數次增建。名曰湯泉宮,後改名溫泉宮。到了唐玄宗時又大興土木,治湯井為池,環山列宮殿,此時才稱華清宮。因宮在溫泉上面,所以也稱華清池。唐代華清池是帝王妃嬪游宴的行宮,每年十月到此,年終返回。唐天寶六年(747)擴建後,唐朝第七個皇帝玄宗每年攜帶楊貴妃到此過冬沐浴在此賞景。據記載,唐玄宗從開元二年(714年)到天寶十四年(755年)的41年時間里,先後來此達36次之多。白居易《長恨歌》就寫道:「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華清池大門上方有郭沫若書寫的「華清池」匾額。進了大門就見兩株高大的雪松昂然挺立,兩座宮殿式建築的浴池左右對稱,往後是新浴池,由新浴池往右行,穿過龍牆便是九龍湖,湖面平如明鏡,亭台倒影, 垂柳拂岸,湖東岸是宜春殿,北岸是飛霜殿為主體建築,沉香殿和宜春殿東西相對,西岸是九曲迴廊。由北向南過龍石舫,再經晨旭亭、九龍橋、晚霞亭,便到了仿唐「貴妃池」建築群。「蓮花湯」池形如石蓮花,供皇帝沐浴;「海棠湯」池形如海棠,供貴妃享用;「尚食湯」是供大臣們沐浴之處;「星辰湯」傳說原址上面及四周無遮物,沐浴可見天上星辰,故名。在星辰湯後面還有溫泉古源。出了貴妃池向前行便進望湖樓,先見荷花池然後經飛霞閣,傳說此閣是貴妃浴後觀景及涼發之處。 現在的九龍湯是唐玄宗洗浴的池名, 貴妃池是楊貴妃沐浴的地方。接著來到五間亭,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西安事變」也發生在這里。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發生時蔣介石曾在此居住過。後面驪山的半腰間虎斑石處還有一座「兵諫亭」,高4米,寬2.5米,水泥鋼筋結構,兵諫亭匾額是用貴重的藍田玉製成。走出望湖樓,向右可沿著一條磚砌的台階上行,直登蒼翠蔥綠、美如錦綉的驪山游覽。經近年來考古發掘,在唐華清宮保護范圍內發現了唐梨園遺址,清理出「蓮花湯」(御湯)、「海棠湯」(貴妃池)等五處皇家湯池遺址及大量建築材料。同時在唐、漢文化層下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夾砂泥質陶片,為研究華清池的歷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依據。
門票:70元/張,學生票35元/張。講解20元。
開放時間:8:00-16:00
交通:在火車站坐游5(306路)直接到景區門口
提示:裡面有好多賣玉石的,不說真假就說品像也不會特別好。
第二站
驪山森林公園

驪山森林公園位於西安臨潼縣城南,屬秦嶺山脈的一個支脈。最高峰九龍頂海拔1301.9米,山上松柏長青,鬱郁蔥蔥,遠看形似一匹青色的驪馬,故名「驪山」。驪山也因景色翠秀,美如錦綉,故又名「綉嶺」。每當夕陽西下,驪山輝映在金色的晚霞之中,景色格外綺麗,有「驪山晚照」之美譽。
從華清池左邊的一個小門出去走100多米就能看到驪山索道的售票口,上行是35元/位下行是30元/位。門票也可以在這買,不過學生票只有在山上能買。到了山下出索道之後向右轉即可上山,也許會有人告訴你讓左邊千萬不要聽他們的,左邊走會遙一圈賣玉石的地方出來之後看其實從右邊走就能出來。上山之後一路逛,感覺和北京的香山呀八大處很像。最後逛的是鳥語林,只需要出示門票就可以進入。門口有賣玉米的一元一包不過量很小。進門之後出現在我眼前的是「鋪天蓋地」的一張巨網,巨大的難以想像讓人恐怖,把整座山都蓋住了,裡面飼養了很多的鳥類,和人很親近,孔雀到處是不怕人,我喂孔雀食物後竟然那隻聰明美麗的傢伙跟著我們下山走樓梯很長一段時間呢,呵呵,鴨子、天鵝、山雞等都不怕人的,非常近距離接觸感覺非同一般。因為還要去兵馬俑所以兵諫亭、烽火台呀就沒有去。在山上看到有計程車就打車下去啦,每位15元比做纜車便宜一半。下車之後步行到華清池景區門口做游5到終點站兵馬俑,票價2元/位。
索道:上行35元/位,下行30元/位。
門票:45元/位,學生票22.5元/位。
第三站
世界第八大奇跡—兵馬俑

一號坑最大,坑深5米,面積14260平方米,坑內有6000餘陶人陶馬,井然有序地排列成環形方陣。坑東端有三列橫排武士俑,手執弓弩類遠射兵器,似為前鋒部隊,其後是6000鎧甲俑組成的主體部隊,手執矛、戈戟等長兵器,同35乘駟馬戰車在11個過洞里排列成38路縱隊。南北兩翼的後衛部隊。這一隊伍整肅,氣勢雄偉的地下軍陣,是秦始皇當年橫掃六合的百萬雄師的藝術再現。
二號兵馬俑坑平面呈曲尺形,面積6000平方米,是一坐西朝東,由騎兵、步兵、弩兵和戰車混合編組的大型軍陣。大致可分為弩兵俑方陣,駟馬戰車方陣,車步、騎兵俑混合長方陣,騎兵俑方陣四個相對獨立的單元。共有陶俑陶馬1300餘件,戰車80多輛,並有大量金屬兵器。
三號兵馬俑坑平面呈凹字形,面積約520平方米,它與一、二號坑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似為統師三軍的指揮部,出土68個陶俑和4 馬1 車。
游5在景區的指定停車站下車,向前走可以看到有租語音講解器的。去展廳有二種方式,一是坐電瓶車可直接到達展廳門口,二是穿過一個民俗購物街步行20分鍾.展區分為:銅車馬廳、一至三號坑。我們去的時候銅車馬是復製品,出土的文物去參加世博會啦,在那蹭聽了一會講解就去二號坑啦。如果可以還是避免周末去參觀,人不是一般的多呀簡直就是人挨人。二號坑沒有挖掘也沒怎麼看懂怎麼排列呀布陣什麼的,就去了一號坑。看過之後不得不驚嘆秦始皇你太牛啦,怎麼想的呢,簡直太壯觀啦。游覽完差不多也5點多啦,因為沒買到回去的車票只能第二天再走。展區外有一家KFC,買了點吃的東西就去停車場坐車回市區的。
開放時間:3月16日—11月14日早上8:30—下午5:30
11月15日—3月15日早上8:30—下午5:00
票價:旺季(3月1日至當年11月底)門票90元/人,淡季(12月1日至次年2月底)門票65元/人。
學生憑學生證等有效證件可以買半票,65歲—70歲老人可以憑身份證買半票,軍人、殘疾人、70歲以上老人、未成年人可以憑有效證件免票進入。
臨潼一日游到此結束。如果時間充裕的話建議去臨潼博物館,館內設有周秦藝術室、唐代佛教藝術室、漢唐藝術室三個陳列室和一個碑廊,收藏自新石器時代至明清時代文物共1萬余件,其中有最早的西周青銅器、唯一記載武王伐紂的遺物,有從唐慶山寺遺址出土的金棺銀尊、釋迦如來舍利寶帳(屬於極為珍貴的佛教文物),此已被列為國家級特級文物。同樣是免費不免票。八大奇跡館和秦陵地宮為人工景點,可去可不去。沒有什麼游覽價值。
線路可以安排:華清池—驪山森林公園—臨潼博物館—兵馬俑。
游5(306路)火車站 - 康復路北口 - 胡家廟 - 王家墳 - 十里鋪 - 止陽村- 臨潼石榴園 - 新療 - 西安事變廳 - 空療路口 - 驪山索道 - 華清池 - 臨潼博物館 - 臨潼東關 - 人民路 - 東六小區 - 八大奇跡館 - 秦陵地宮 - 秦始皇陵 - 華樂學校 - 兵馬俑 (國營的游5在郵政快捷酒店門口那,不用答理那些說幾塊錢直接送到的人,他們把人代到八大奇跡館或是秦陵地宮等景點。)

Ⅵ 故宮歷史博物院的講解器多少錢 加上押金,門票

門票是40元,含半票。講解器一律付押金20元,無其他費用。從故宮西華門出後,中山公園售票處有一家快餐店。

Ⅶ 陝博和兵馬俑有沒有電子講解器租借價格是多少

你好,我當時去的時候陝博沒有請導游,但是兵馬俑請了。花了90元,一直講解,人挺不錯的,本來要價是100的,但是看我們都是學生,還得便宜了一些。我的建議是要是對這些歷史文物之類的東西感興趣還是請一個導游吧,因為自己單純逛得話真的是沒什麼意思,而且蹭導游也不是特別方便。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

Ⅷ 四川博物館講解員收費是多少

摘要 1.講解員:基本展廳100元每次,一個講解員每次僅帶10名顧客,採取發耳麥講解,所以只有有耳麥的顧客可以聽到講解員講什麼;

Ⅸ 去陝西博物館的話,請講解員還是買講解器好~

租講解器劃算。
人工講解:基本陳列中文講解100元,英文或日文講解150元;大唐遺寶專題展與唐墓壁畫珍品館中文講解50元,英文或日文講解100元。一名講解員最多可帶領10名遊客參觀。
自動語音導覽機:有五種語言可供選擇——中文、英文、法文、日文、韓文;其中中文又有中文學生版,這樣可以方便小朋友收聽。收費標准:語音導覽機租金每台 30元,押金200元。

Ⅹ 中國歷史博物館的門票怎樣領取

不需要門票了,2018年3月,國家博物館正式取消紙質門票,觀眾持身份證即可直接進入國博參觀。

中國國家博物館簡稱國博,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東側,東長安街南側,與人民大會堂東西相對稱,是歷史與藝術並重,集收藏、展覽、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於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截止至2013年末,中國國家博物館總建築面積近20萬平方米,國博藏品數量為100餘萬件,展廳數量48個。是世界上單體建築面積最大的博物館,是中華文物收藏量最豐富的博物館之一,整體規模在世界博物館中位居前列,2012年遊客接待量達到537萬人次,2013年達到745萬人次,是全世界最受遊客歡迎的博物館之一。

(10)倫敦歷史博物館租講解器多少錢擴展閱讀

1、開放時間

9:00—17:00(15:30止票,16:00停止入館,16:30清場,17:00閉館)周一閉館(含國家法定節假日)

2018年9月22日,國家博物館發布公告,因展覽施工原因,國家博物館自2018年9月25日起暫停對公眾開放,恢復開放時間另行公告。

2、服務介紹

國博一層大廳服務台提供手機自助導游服務(租機40元或者下載客戶端30元)和普通導覽器(30元)。各展廳有志願者提供免費講解服務。國博專職講解員在特定展廳提供定時免費講解服務,具體安排如下:

《古代中國》:9:15、9:45、14:00、14:30在地下一層北側《古代中國》序廳集合,每場約2小時。

《復興之路》:9:15、9:45、14:00、14:30在一層大廳北側《復興之路》序廳集合,每場約1.5小時。

專題展覽(含青銅器、佛造像、錢幣、玉器、古代繪畫):9:15、14:00、14:30在三層大廳《中國古代青銅器藝術》展廳南側入口處集合,每場約2小時。

閱讀全文

與倫敦歷史博物館租講解器多少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