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支持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 中國使出「關鍵一招」
中新社北京10月11日電(記者王恩博)在設立經濟特區40周年的重要節點,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迎來「關鍵一招」。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下稱《方案》),支持深圳實施綜合授權改革試點。北京專家認為,此舉將成為深圳先行示範,發展再上新台階的重要機遇。
今年是上述改革試點的起步之年。《方案》提出,2020年,在要素市場化配置、營商環境優化、城市空間統籌利用等重要領域推出一批重大改革措施,制定實施首批綜合授權事項清單,推動試點開好局、起好步。此後,在2022年和2025年,亦有相應階段性目標。
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看來,中央此番賦予深圳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更多自主權,允許深圳立足改革創新的最新實踐,根據授權開展相關試點試驗示範,有利於深圳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改革開放,加快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新格局。
不過,承擔這一重要歷史使命,深圳還須應對諸多挑戰。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直言,中國已基本形成較為完整的產品市場,但要素市場發展相對滯後,一些領域與高標准市場體系要求差距較大。深圳在經歷持續快速增長和轉型升級後,也面臨日益增多的要素條件約束,如土地、人工等要素成本明顯上升,現有要素支撐下的產業結構增長動力減弱,源頭創新能力不足等。
針對這些情況,《方案》明確提出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支持在土地管理制度上深化探索;完善適應超大城市特點的勞動力流動制度;支持在資本市場建設上先行先試;加快完善技術成果轉化相關制度;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健全要素市場評價貢獻機制。
值得一提的是,要素特別是中高級要素的自由流動、優化配置、高效利用,還依託於高標准、高質量的制度政策環境。
「優化營商環境,促進公平競爭,是深圳發展活力的重要源泉」,王一鳴注意到,《方案》要求深圳進一步完善公平開放的市場環境,在全國統一的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基礎上,制定深圳放寬市場准入特別措施清單等。這將促進深圳更好地吸引外來投資,以及人才和技術等高端要素,推動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眼下深圳正不斷推進要素市場化改革,而如何同步促進經濟社會生態協調發展,是一個更大范圍、更具戰略性的問題。
劉世錦表示,近年來,深圳在人均GDP接近3萬美元的水平上,仍能保持7%以上的高速增長,同時力爭實現空氣質量達標、碳排放達峰目標,在全國城市發展中走在前列。但與此同時,也面臨著社會發展相對滯後制約人力資本提升、資源環境容量和城市擴展空間受限制約持續增長等挑戰,「深圳必須在拓展可持續發展空間上下一盤很大的棋」。
適應上述需要,《方案》要求完善民生服務供給體制,如在醫療服務體系方面支持開展國際前沿葯品臨床應用,在教育方面擴大在深高等學校辦學自主權等。同時,健全生態環境保護制度也成為深圳可持續發展的重頭戲。對此,官方明確將完善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准入清單等「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等。
改革的目標、重點、政策確定後,改革的機制至為重要。《方案》落地後,頂層設計與基層試驗如何做到有機結合?
「真正的改革是體制機制政策的創新,而創新本質上是一個試錯過程」,劉世錦指出,中國經濟進入中速穩定增長期,如何實現創新驅動的高質量發展,哪些行業、哪些地方能夠率先突破,哪種辦法切實管用,還有很大不確定性。需要調動社會各方面去參與試驗,給出較大試錯空間,好的體制機制政策在此過程中才能逐步形成。
Ⅱ 如何履行歷史使命,發揮國有企業"六種力量",
一是充分認識完成目標任務是履行好國有企業應有的職責,體現國有企業「六個力量」的具體舉措,是公司不斷做強做優做大和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保障公司員工收入水平的必要條件。二是堅持問題導向,針對目前完成經濟效益指標、成本控制指標和技術經濟指標的難點,重點是找准板塊間完成效益指標的差異,控制好運行費用和管理費用,努力提升技術經濟指標。黨群部門要了解掌握公司下達的目標任務分解措施,全面組織發動廣大幹部員工,黨政同心、齊力推進,保證完成目標任務。三是在貫徹實施公司最新措施方案的過程中,要講政治、講大局,堅決服從公司整體安排,落實推進好各項工作措施。四是牢牢抓好安全生產和環保工作,務必吸取公司和兄弟單位的事故教訓,還要針對當前交通事故呈現的多發勢頭,深挖原因、加強教育,為完成各項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Ⅲ 如何實現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是繼續推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為了實現這一歷史使命,我們黨需要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並使之緊密貫通聯結起來。
(3)深圳如何履行好新的歷史使命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而中國共產黨要完成這個歷史使命,首先必須要肩負起和完成好兩大歷史任務。
第一個歷史任務就是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即反帝反封建。從世界歷史看,這個歷史任務不應該由中國工人階級及其政黨——中國共產黨來承擔,而應該由中國資產階級及其政黨來承擔。
但是,由於中國資產階級的軟弱性,由於世界資產階級革命的時代已經過去,在中國這個歷史任務就落到了中國工人階級及其政黨——中國共產黨的身上。
所以,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與我們黨領導的民主革命,就有了新舊之分。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的民族民主革命,就要分別寫好上下兩篇大文章:上篇是民主革命,下篇是社會主義革命。
1949年新中國成立,我們黨肩負的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第一個歷史任務就完成了。
第二個歷史任務是什麼呢?就是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
這個歷史任務是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推進的,是在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中推進的。從新中國成立到1956年,我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並進行了社會主義建設,為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奠定製度基礎和物質條件。1978年,我們改革開放,革除體制機制的弊端,大踏步地跟上時代的潮流,繼續向前推進這個事業,中華民族迎來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Ⅳ 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你如何擔負起歷史使命
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我們要承前啟後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了。作為學生,我們 首先要好好學習,堅持上課,主要找出學習中的方法,方法是最關鍵的,然後用這些方法來把學習搞上去,學習好了,將來學的知識就更多,有了知識和文化,就能掌握最好的先進技術,讓外敵不敢小看我們國家。 其次我們應立足本國的基本國情,著眼於全面建設小康的發展目標,關注世界共同的問題,自覺投身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建設,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擔當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
再次,我們必須從現在做起,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大力發揚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精神,中華民族精神和創新精神,要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自強不息的品質,要有勇於克服困難,不屈不撓的堅強意志品質,增強社會責任感,競爭意識和集體主義責任感,情系祖國,關愛社會,立志報效祖國。
Ⅳ 深圳的崛起證明了什麼從深圳的崛起說明經濟特區建立的歷史意義
說明改革開放是正確的,行得通。意義:
深圳等經濟特區的實踐,充分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自誕生之日起,經濟特區就肩負著為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先行探路的特殊使命。30年來,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無論自身發展遇到多大困難,經濟特區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嚴峻挑戰、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成就,為全國其它地區的改革發展提供了鮮活範本,向世人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勃勃生機。
深圳等經濟特區的實踐,充分證明了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30年來,從單項改革突破到綜合配套推進,從經濟領域改革到政治、文化、社會等各領域改革,率先建立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運行機制;從勇敢開啟對外開放的「窗口」,率先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到大膽「走出去」利用全球市場和全球資源,改革開放一次次為經濟特區的發展注入了不竭動力。經濟特區30年的歷史性巨變,靠的是改革開放;中國現代化航船的破浪前行,仍然離不開改革開放。
深圳等經濟特區的實踐,充分證明了發展才是硬道理,科學發展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的根本途徑。30年來,經濟特區始終堅持發展第一要務,深圳GDP年均增速達25.8%,從昔日的邊陲小縣崛起為現代化大城市,成為經濟特區的最大說服力所在,也成為中國發展道路和成就的精彩縮影。30年來,從引進外資企業,到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再到走自主創新之路;從追求速度的跨越式發展到追求經濟、社會與生態綜合效益的科學發展,一次次發展理念的革新和發展方式的變革,都推動著經濟特區加快發展、率先發展、協調發展,展現著科學發展的光明前景。
Ⅵ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是什麼如何實現這一使命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是繼續推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為了實現這一歷史使命,我們黨需要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並使之緊密貫通聯結起來。
(6)深圳如何履行好新的歷史使命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而中國共產黨要完成這個歷史使命,首先必須要肩負起和完成好兩大歷史任務。
第一個歷史任務就是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即反帝反封建。從世界歷史看,這個歷史任務不應該由中國工人階級及其政黨——中國共產黨來承擔,而應該由中國資產階級及其政黨來承擔。
但是,由於中國資產階級的軟弱性,由於世界資產階級革命的時代已經過去,在中國這個歷史任務就落到了中國工人階級及其政黨——中國共產黨的身上。
所以,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與我們黨領導的民主革命,就有了新舊之分。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的民族民主革命,就要分別寫好上下兩篇大文章:上篇是民主革命,下篇是社會主義革命。
1949年新中國成立,我們黨肩負的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第一個歷史任務就完成了。
第二個歷史任務是什麼呢?就是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
這個歷史任務是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推進的,是在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中推進的。從新中國成立到1956年,我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並進行了社會主義建設,為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奠定製度基礎和物質條件。1978年,我們改革開放,革除體制機制的弊端,大踏步地跟上時代的潮流,繼續向前推進這個事業,中華民族迎來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Ⅶ 權威發布!中央賦予深圳又一重大使命,具體是什麼
2020年是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在此之際,中央給深圳送上了一份大禮包,賦予深圳又一重大使命,即對深圳特區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施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的年限為5年(2020-2025)。
最後,健全民生服務方面的管理體系
一、完善醫療服務的跨境銜接,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機制。
二、擴大在深圳高等學校的辦學自主權。
三、社會保障制度方面更加健全。
四、支持推進開展體育消費城市試點,進行體育產業創新實驗。
五、支持“三線一單”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實行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制度。
六、對城市管理進行優化,推動自然資源使用審批全鏈條融合。
Ⅷ 深圳堅持什麼原則
堅持解放思想、守正創新;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堅持系統集成、協同高效;堅持先行先試、引領示範;堅持底線思維、穩步實施。
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的特殊歷史節點,中央賦予深圳綜合改革試點的崇高新使命。實施方案列出了明確的「工作原則」。
堅持解放思想、守正創新;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堅持系統集成、協同高效;堅持先行先試、引領示範;堅持底線思維、穩步實施。這「五大工作原則」,就是深圳以正確方向推進綜合改革試點的方法論。
(8)深圳如何履行好新的歷史使命擴展閱讀:
堅持解放思想、守正創新。
深圳的綜合改革,制度自信與創新自覺必須同步,既要志不改、道不變,又要實事求是、敢於先行,越過因循守舊的「大山」,跨過思維定勢的「溝壑」,用改革的辦法解決發展的問題。
這條工作原則,要求深圳必須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對「改什麼」「不改什麼」始終心中有數。
「守正」是明確的三個不變:黨的全面領導不能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能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能變。「創新」同樣是明確的三個不變:「闖」的精神不變,「創」的勁頭不變,「干」的作風不變。
Ⅸ 聯系實際,結合黨的性質和宗旨談談機關黨員幹部如何履行自己的歷史使命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中國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是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這是黨的性質,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作為黨員,特別是作為黨員幹部,如何理解這兩句話,如何詮釋她的真諦,是每個共產黨員應該思考的問題,這兩句不是掛在嘴上、寫在牆上的問題,那隻證明你會說會寫,而如今要讓群眾體會出這兩句話的真諦需要我們全體黨員努力做、去實踐,讓老百姓體會到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這是我們每個黨員應盡的職責和使命,維護好黨的光輝形象完全在我們每個黨員的日常行為、工作方式、工作態度,從一點一滴中凝聚力量、展現素養,體現出黨的先進性,讓群眾看到我們黨員為了人民的利益日夜奔波。
要想鞏固我黨的領導地位,我們要獲得群眾的支持和擁護。首先我們黨員要做的是讓群眾感覺到我們所做的值得他們支持和擁護,讓群眾看到我們所做的各項工作、部署、計劃都緊緊圍繞著群眾: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改善他們的生活環境、擴展他們的生存空間、提升他們的道德水平,讓群眾時刻體會到共產黨像太陽,照到哪裡哪裡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