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太後把持朝政漢武帝忍無可忍,他採取了哪些措施
鄙人學淺認為武帝通過以下措施,打擊太後勢力,固權。
1、坐山觀虎鬥,驕狂外戚勢力
眾所周知,漢景帝留給了竇嬰一份特殊授權的遺詔,其中允諾竇嬰可以處理王太後。但是竇嬰的”尚方寶劍“卻是個定時炸彈,因為竇嬰一旦行使特權,就會將兩代外戚的矛盾弄的不可調和。所以外戚之間的平橫就會完全打破。任何一方勝出,都會直接面對漢武帝絕對權力。
所以精通權術的武帝,借著竇嬰和田蚡相鬥,架空了外戚,讓王太後損失了王家的支持。借著嚇瘋田蚡,使得王太後失去了心腹依憑。讓王太後夾在族人和武帝之間,尷尬異常。所以王氏外戚失去力量之後,王太後只能退而求其次,安詳富貴的退休生活了。
2. 歷史上有皇帝廢皇太後的例子嗎
歷史上有皇帝廢皇太後的例子,但是並沒有成功。
北魏孝明帝與其母胡太後。延昌四年(515年),宣武帝去世,元詡即位,是為孝明帝。元詡即位後,其母胡氏開始擅權亂政,直接導致北魏土崩瓦解。
武泰元年(528年),元詡對胡氏專權非常不滿,於是發密詔命爾朱榮率兵前來幫忙。不料密詔被查出,胡氏看後大怒,於是毒殺元詡。元詡終年十九歲,謚號孝明皇帝,廟號肅宗,葬於定陵。
(2)歷史上哪個皇帝奪了太後的權擴展閱讀
北魏孝文帝生平經歷
早年經歷:元詡是孝文帝元宏之孫,宣武帝元恪的第二個兒子,母為宣武靈皇後胡氏,永平三年三月十四日(510年4月8日),元詡出生於宣光殿東北部,據說元詡出生時有光照於庭中。延昌元年(512年)十月十八日,年僅三歲的元詡,被父親宣武帝立為皇太子。
繼位為帝:延昌四年正月十三日(515年2月12日),宣武帝去世,當日晚上,時年六歲的皇太子元詡即皇帝位 ,是為孝明帝,改年號為熙平。下詔讓太保、高陽王元雍入居西柏堂,決斷處理政務。又下詔任命任城王元澄為尚書令,百官調度聽從二王。尊奉嫡母皇後高氏為皇太後,生母胡充華為皇太妃。
英年早逝:武泰元年二月二十五日(528年3月31日),元詡在顯陽殿駕崩,時年十九歲 。三月二十七日,給元詡上謚號為孝明皇帝廟號為肅宗。三月二十八日,葬於定陵。
3. 為什麼光緒皇帝不能奪了慈禧的權呢
過去我一直都認戊戌變法主要的失敗是由於慈禧太後從中阻攔,濫殺戊戌變法之有識之士,所以造成變法的流產。而光緒皇帝一直在我的心中,是個想有作為的皇帝。假如,光緒皇帝能奪了慈禧的權力,那麼,變法就能成功,中國的近代史就要重新寫。歷史是這樣的嗎。我們來分析一下。
從這兩點上,看來慈禧給光緒部分權力,但是並不放心,還需要扶馬再送一程,光緒皇帝還需要經她的手再歷練一下,所以權力並沒有全部移交。因為光緒皇帝經常去慈禧太後跟前請求,聽候她的「訓政」。
一,光緒性格膽懦弱。
在光緒皇帝身邊長期記錄光緒皇帝起居生活的惲毓鼎記載:「上幼畏雷聲,雖在書房,必投身翁師傅懷中。」光緒皇帝聽見打雷聲,就要跑到自己老師翁同龢懷里。他5歲進宮,長在婦人手裡,慈禧給他最為嚴格的道德修養和文化教育。上畏太後甚,上本口吃,遇責問,益戰栗不能發語。光緒皇帝特別害怕慈禧,只要慈禧責問,嚇的哆嗦說不出話來。這樣的性格懦弱的光緒怎麼敢奪慈禧的權力。即使慈禧放權給光緒成年後,光緒見慈禧訓政,都是跪聽。與當年自稱滿人第一巴圖魯祖上康熙,差十萬八千。
4. 為什麼光緒皇帝不能奪了慈禧的權
光緒皇帝曾感嘆到:「朕連漢獻帝都不如啊」
「漢獻帝」說:「你有機會掌權,而我沒有啊。」
光緒為何沒能奪了慈禧的大權?
四、慈禧、貴族與大臣對變法的恐懼
慈禧首先不喜戊戌變法,不能容忍對清朝制度的改變。挑戰自己權威,爭自己的權力。
貴族對變法是恐懼的,歷史上的變法,最大的阻力就是貴族。滿清的貴族,同樣不喜歡戊戌變法。
大臣們不看好,光緒皇帝的政治斗爭。大臣們明白,年輕的光緒,是斗不過老謀深算的慈禧。還是長期掌握實權的慈禧。
有這三方存在,慈禧不喜歡,貴族不喜歡,大臣不看好。光緒皇帝的變法,能成功嗎?
楚莊王還有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的典故。
變法是自上而下,吳起在楚國變法,有楚悼王的支持才能推行變法。楚悼王死後,吳起被貴族射殺,屍體被車裂。可見貴族的阻力有多大,你光緒有吳起的能力嗎?不說貴族了,最起碼慈禧那一關,連光緒都過不了。
光緒太急於變法,手裡又沒有權力。這是光緒,不能搬到慈禧最大的原因。
5. 古代帝王有沒有廢掉太後的權力呢,有哪位君王幹了這事
有的,皇帝是九五之尊,可以擁有對太後的生殺大權,所以廢掉太後是輕輕鬆鬆的事情!
中國第一位太後也是被廢了的,這就是秦國的羋八子秦宣太後。
6. 漢朝呂太後事期是哪個皇帝當政
呂太後比慈禧更有手段
呂太後 公元前241-前180年,共掌握政權16年。
呂雉 為人剛毅,幫助劉邦打下江山,鏟除了韓信、彭越等一批異性王。
當年劉邦曾想廢太子劉盈,立戚夫人為後,戚的兒子趙王如意為太子,劉邦死後,呂後開始報復他們。她先囚禁了戚夫人,使人召趙王至長安。呂後的兒子孝惠帝仁慈,知道太後心存殺意,親自出城迎接趙王,把他接入自己的宮中,於他同吃同住,使太後沒有機會下手。
有一日孝惠帝早晨出去射箭,趙王年紀小,沒有起來,被呂後抓住機會,用葯酒毒死。太後命人砍去戚夫人的四肢,挖去雙眼,烙掉耳朵,喝上毒葯,放在廁所中,稱為『人彘'。召孝惠帝來看,孝惠帝見,問後知道是戚夫人,大哭,病一年,對太後說:此非人能所為。再不上朝聽政。
第二年,楚王、齊王來朝見,惠帝因為齊王是自己的哥哥,就讓他坐上座,行家禮,太後怒,命人斟倆杯毒酒放齊王面前,惠帝有所察覺,與齊王一起起來端酒為太後祝壽,太後害怕,連忙自己起來把惠帝的酒倒掉,齊王有所明白,不敢喝,裝醉而去,知道自己無法離開長安。齊王的手下獻計說:只有惠帝和魯元公主是太後親生,你的封地多,公主的封地少,把你自己的封地,拿出一部分給公主,太後可能高興,你才能脫身。齊王依計,把城陽郡給魯元公主。太後才放齊王。
漢惠帝死,太後臨朝,想立自己呂家人為王,右丞相王陵說:當年漢高祖曾盟誓,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讓呂姓封王,違反盟誓。太後不悅,再問陳平周勃,他們回答:高祖定天下,封自己的子弟為王,今太後臨朝,封太後的家人為王,沒有什麼不妥的。散朝後,王陵指責陳平周勃阿意背約。陳、周說:在朝堂上據理力爭,我們不如你,社稷長遠之計,你不如我們。不久,太後奪去王陵丞相之權。
當年惠帝皇後沒有兒子,假裝有身孕,奪了別人的兒子當自己的兒子並立為太子,並殺死了孩子的母親, 太子即位後,知道了真相,說:他們怎能殺了我母親而讓我當太子,等我長大了,我一定要報仇。太後知道後,把皇帝幽禁起來,說他病重,不讓百官見面,不久廢了皇帝,把他偷偷殺死。另立常山王劉義為帝。
趙王劉友的王後是太後娘家呂家的女兒,劉友不喜歡她而喜歡別的妃子,呂女嫉妒,就在太後前誣陷說,劉友對太後封呂家人為王不滿,,要早飯。太後怒,把他召來,幽禁起來不給食物活活餓死。並按平民的規格把他安葬在平民墳地中。
太後把呂產的女兒給梁王劉恢作王後,監視劉恢,劉恢失去了自由,,王後把劉恢喜愛的妃子用葯酒毒死,劉恢悲痛自殺,太後認為她因為一個婦人而丟棄了宗禮,就把他的後代從宗譜上廢除了。
太後病重,命呂祿、呂產分別統帥南軍、北軍。告誡他們:我死後,大臣恐有變,抓住兵權,千萬不要來送葬。
太後死後不久,陳平、周勃、劉章等就合力解除了呂產、呂祿的兵權,鏟除了呂姓諸王。恢復了劉家天下。陳平周勃擁立漢文帝。歷史上的『文景之治'開始
7. 為什麼歷史上有東西兩宮皇太後為什麼又是慈禧掌權那個太後呢
如果皇帝的生母和嫡母不是一個人,就會出現兩宮皇太後,慈禧和慈安是共同掌權,後來慈安去世就成了慈禧獨自掌權了。
1861年8月22日,咸豐皇帝病死了,他唯一的兒子6歲的載淳即位。
載淳繼位後,尊先帝皇後鈕祜祿氏為母後皇太後,徽號慈安,尊自己的生母懿貴妃為聖母皇太後,徽號慈禧。
等到載淳正式登基後,太後聽政,時年26歲的葉赫那拉氏篡奪了清朝大權,宣布廢除八大臣原擬的祺祥年號,1862年改為同治元年,東、西二太後垂簾聽政。加封恭親王奕欣為議政王大臣,軍機大臣領班。奕譞、文祥、勝保等人也得以加官晉爵。
所謂「同治」是指由兩宮太後共同治理朝政,慈禧之號也是從這時開始使用的。
1875年同治帝崩逝,擇其侄子愛新覺羅·載湉繼咸豐大統,年號光緒,兩宮再度垂簾聽政;1881年慈安太後去世,又因1884年慈禧發動「甲申易樞」罷免恭親王,開始獨掌大權。
(7)歷史上哪個皇帝奪了太後的權擴展閱讀:
清朝的另外一對兩宮皇太後:
1、孝庄文皇後
孝庄文皇後(1613年-1688年),博爾濟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為「天降貴人」),蒙古科爾沁部(在今通遼)貝勒博爾濟吉特·布和之次女,孝端文皇後之侄女,敏惠恭和元妃之妹。
出生於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二月初八日;天命十年(1625年)嫁給努爾哈赤第八子皇太極為側福晉;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稱帝後,受封為永福宮庄妃。
崇德三年生皇九子福臨(順治帝);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極駕崩,順治帝即位,與其姑孝端文皇後兩宮並尊,稱聖母皇太後。
順治八年(1651年)上徽號曰昭聖皇太後;康熙帝即位後尊為太皇太後;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崩逝,享年七十五歲。
葬昭西陵,上謚,雍正、乾隆累加謚,最終謚號為:孝庄仁宣誠憲恭懿至德純徽翊天啟聖文皇後。
2、孝端文皇後
孝端文皇後(1599年5月31日-1649年5月28日),博爾濟吉特氏,名哲哲,清朝開國皇帝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皇後,蒙古科爾沁貝勒莽古思之女,孝庄文皇後布木布泰和敏惠恭和元妃海蘭珠的姑姑。
清朝首位博爾濟吉特氏皇後(冊封)。首位皇太後。
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時期,後金逐漸重視與蒙古的聯盟,哲哲也因蒙古受到重視,地位逐漸上升,清太宗時為國君福晉、中宮皇後。
崇德八年(1643年),順治帝即位後,為母後皇太後,無徽號。順治六年(1649年)四月十七日去世,享年五十一歲,葬清昭陵。全謚曰:孝端正敬仁懿哲順慈僖庄敏輔天協聖文皇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慈安
網路——兩宮皇太後
網路——慈禧
8. 當漢武帝登基不久,想奪了竇太後的權,觸怒了竇太後大殺群臣,但是為何竇太後沒有籍此廢掉漢武帝
這個天下終究是姓劉的,皇帝不是說廢就能廢的,所謂的政治就是要搞平衡,一個早已形成穩固的既得利益團體不可能說打破就打破,竇太後可以殺殺幾個不聽話的臣子,但不可能將之重新洗牌。即使竇太後當時權傾朝野,她也不能藉此廢掉漢武帝。這樣做無疑是把她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對整個大局國家都不利。況且西漢早有呂後這樣的前車之鑒,一旦這樣做很有可能成為眾矢之的。像竇太後這樣屹立於宮闈朝堂多年的聰明人又怎麼會犯這種錯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