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甲骨文歷史開始於哪個朝代

甲骨文歷史開始於哪個朝代

發布時間:2022-06-30 06:34:38

Ⅰ 甲骨文在哪個朝代開始出現

甲骨文在商朝開始出現。

甲骨文是我國發現最早的文獻紀錄,出土於河南安陽殷墟遺址,是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後期用於占卜祈禱的文字。

甲骨文是漢字的源頭,從甲骨文一脈相承發展到現代漢字,才使中華文明發展至今沒有中斷。

(1)甲骨文歷史開始於哪個朝代擴展閱讀:

甲骨文記錄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經濟情況,主要指中國商朝後期(前14~前11世紀)王室用於占卜吉凶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內容一般是占卜所問之事或者是所得結果。

殷商滅亡周朝興起之後,甲骨文還使用了一段時期,是研究商周時期社會歷史的重要資料。甲骨文其形體結構已有獨立體趨向合體,而且出現了大量的形聲字,已經是一種相當成熟的文字,是中國已知最早的成體系的文字形式。

甲骨文上承原始刻繪符號,下啟青銅銘文,是漢字發展的關鍵形態,被稱為"最早的漢字"。現代漢字即由甲骨文演變而來。

2017年10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網站發布消息,我國申報的甲骨文順利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工程國際咨詢委員會的評審,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Ⅱ 甲骨文始於哪個朝代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國商代後期(前14~前11世紀)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刻(或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它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時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

Ⅲ 「甲骨文」出現在哪個朝代的具體時間

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出現在中國商朝後期(前14~前11世紀)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殷商滅亡周朝興起之後,甲骨文還延綿使用了一段時期,是中國已知最早的成體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繪符號下啟青銅銘文,是漢字發展的關鍵形態,被稱為「最早的漢字」。

甲骨文最早於1898年為古董商、金石學家所識別,之後在殷墟(河南安陽小屯村) 中國甲骨文之父王懿榮大規模挖掘,有大量的龜甲獸骨出土,加上別地的零星採集,至今已收集十幾萬片,其中單篇文章最長者達百餘字,可以看出應用文雛形。

(3)甲骨文歷史開始於哪個朝代擴展閱讀:

甲骨文出現意義:

甲骨文的出現,使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上推到商,由於甲骨文已經是成熟的文字,可以猜想在更早的時期中國就有文字了,只是目前還未有發現夏文字。

與甲骨文同時代的字體還有金文,主要見於鍾、鼎等禮器上。甲骨文之後,便進入列國時代的文字篆文,有大篆,小篆,鳥篆等字體,而後早在戰國晚期到西漢早期又出現了隸書,我們目前的字體,大都是由隸書演化而來的。

Ⅳ 甲骨文起源於哪個朝代

甲骨文起源於商代,甲骨文主要應用年代是商代後期(公元前14世紀中期至公元前11世紀)和周代前期。距今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是現在能見到的最早的成批漢字。至今為止,出土的帶字甲骨有十六萬片,除少數屬於西周前期的以外,都是商代後期的。

因為甲骨文絕大部分發現於河南省安陽縣小屯村,那裡是商代後期都城的遺址,所以甲骨文又稱為「殷虛文字」。

甲骨文的歷史價值

由於甲骨文是迄今能見到的最早的成批的古文字,是商代和西周遺物中最豐富的部分,所以它在歷史學和古漢語、古文字學的研究上,都有重要價值。兩千四百多年前,孔子曾為殷禮無徵而慨嘆;現在,由於甲骨文的發現,對商代社會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都有了相當的了解。

郭沫若關於商代是奴隸社會的科學論斷,很多論據來源於甲骨文。許多學者通過甲骨文所提供的資料,研究了商代的農業、手工業發展的情況,研究了當時的天文和歷法,都取得了重要成果。語言學界通過對甲骨文的研究,解決了一些古漢語和文字學上長期沒有解決的問題,糾正了一些原來的誤解。

Ⅳ 甲骨文出現的朝代是那個朝代,時間是多少

甲骨文是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公元前11世紀)的文化產物,距今約3600多年的歷史。

大約一個世紀以前,中國河南安陽,有一項重大的考古發現,這就是殷墟和甲骨文的發現。2017年11月24日,甲骨文順利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工程國際咨詢委員會的評審,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5)甲骨文歷史開始於哪個朝代擴展閱讀:

甲骨文因鐫刻、書寫於龜甲與獸骨上而得名,為殷商流傳之書跡;內容為記載盤庚遷殷至紂王間二百七十年之卜辭,為最早之書跡。殷商有三大特色,即信史、飲酒及敬鬼神;也因為如此,這些決定漁撈、征伐、農業諸多事情的龜甲,才能在後世重見天日,成為研究中國文字重要的資料。商代已有精良筆墨,書體因經契刻,風格瘦勁鋒利,具有刀鋒的趣味。

受到文風盛衰之影響,其大至可分為五期,底下分別介紹。商代晚期自盤庚遷殷至商紂王共約273年,經歷8世12王,這一時期的甲骨文也應有早晚先後之分。對商代甲骨的分期斷代研究,有多種說法,如今主要採用的是董作賓依據世系、稱謂、貞人等十項標准劃分的五期說,即第一期:盤庚、小辛、小乙、武丁;第二期:祖庚、祖甲;第三期:廩辛、康丁;第四期:武乙、文丁;第五期:帝乙、帝辛。

1899年(清光緒二十五年)殷墟甲骨文經通過三千多年的沉睡首次被發現,當時就給世界歷史和考古學界帶來了強烈震撼。中國悠久的文明因此有了更確鑿的證據,甲骨文自被發現後大量有字甲骨文遭私人濫掘。90多年來,累計出土有字甲骨總數為154604片,不重復的字約有四千五百多個,可用的約有一千七百字。其中中國大陸38個城市的98個單位收藏有95880片,47位收藏家藏有1731片,台灣省藏有3020片,香港藏有89片,另有2萬多片流散於日本、加拿大、英國、德國、瑞士、瑞典、法國、紐西蘭、新加坡、比利時、南朝鮮等12個國家。

Ⅵ 甲骨文出現於什麼朝代

甲骨文出現於商朝。
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代文字,是漢字的早期形式,有時候也被認為是漢字的書體之一,也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最早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屬於上古漢語(old chinese),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語系的語言。
甲骨文,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甲骨文記錄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經濟情況,主要指中國商朝後期(前14~前11世紀)王室用於占卜吉凶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內容一般是占卜所問之事或者是所得結果。殷商滅亡周朝興起之後,甲骨文還使用了一段時期,是研究商周時期社會歷史的重要資料。甲骨文其形體結構已有獨立體趨向合體,而且出現了大量的形聲字。它上承原始刻繪符號,下啟青銅銘文,是漢字發展的關鍵形態,被稱為「最早的漢字」。現代漢字即由甲骨文演變而來。在總共10餘萬片有字甲骨中,含有4千多不同的文字圖形,其中已經識別的約有2800多字。

Ⅶ 甲骨文是哪朝代哪個國的

甲骨文發現於中國河南省安陽市殷墟,是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公元前11世紀)的文化產物,距今約3600多年的歷史。

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老文字,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是漢字的早期形式,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最早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屬於上古漢語(old chinese),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語系的語言。

Ⅷ 甲骨文出現在什麼時期

甲骨文出現在中國商朝時期,是中國非常古老的一種文字,又被稱為「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最早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

甲骨文其形體結構已有獨立體趨向合體,而且出現了大量的形聲字。它上承原始刻繪符號,下啟青銅銘文,是漢字發展的關鍵形態,被稱為「最早的漢字」。現代漢字即由甲骨文演變而來。在總共10餘萬片有字甲骨中,含有4千多不同的文字圖形,其中已經識別的約有2800多字。

甲骨文風格類型:一是勁健雄渾型、二是秀麗輕巧型、三是工整規矩型、四是疏朗清秀型、五是豐腴古拙型。總之盡管甲骨文是契刻出來的文字,但筆意充盈,百體雜陳,或骨格開張,有放逸之趣;或細密絹秀,具簪花之格,字里行間,多有書法之美。

甲骨文的發掘和收藏

甲骨文最早於1898年為古董商、金石學家所識別,之後在殷墟(河南安陽小屯村)中國甲骨文之父王懿榮大規模挖掘,有大量的龜甲獸骨出土,加上別地的零星採集,至今已收集十幾萬片,其中單篇文章最長者達百餘字,可以看出應用文雛形。

中國國家博物館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收藏甲骨最多的單位,共藏有35651片。多系名家捐贈和從私人、市肆收購而來。其中以劉體智先生的庋藏數量最多,裝在150個盒內,共28000餘片。國家圖書館所藏甲骨還曾著錄於羅振玉《殷墟書契》、胡厚宣《戰後京津新獲甲骨集》、郭沫若《殷契粹編》、郭若愚《殷契拾掇》中。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甲骨拓片也很豐富,除正在傳拓中的《館藏甲骨集拓》外,還有《善齋書契叢編甲骨拓本》十八冊四函,共28000餘張。在郭沫若主編的《甲骨文合集》中還收錄有該館所藏甲骨拓本十餘種之多。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甲骨文 (中國古代文字)

Ⅸ 甲骨文是什麼朝代的

甲骨文是商朝的。

甲骨文在商朝,主要用於殷商王都內的王室以及貴族的占卜以及記事課辭,而文字的載體就是牛骨或者是龜甲等動物骨骼,所以也由此得名,它是我國文明史和早期國家人文社會的傳承形態,極為珍貴。

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餘年,它不僅是研究我國文字源流的最早而有系統的資料,同時也是研究甲骨文書法重要的財富。從書法的角度審視,甲骨文已具備了書法的用筆、結字、章法一共三個基本要素。

歷史價值

甲骨文在漢字漫長的發展歷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作為現代漢字的鼻祖是當之無愧的。我國漢字的萌芽,大約出現於新石器時代晚期陶片上的刻劃符號。

但這些刻劃文字雖已具備了文字的雛形,但都是一些簡單的符號和單字,無完整的體系和規律。真正具有一定的體系並有比較嚴密的規律的文字,最早的要算是甲骨文了。

2017年12月26日,甲骨文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發布會在故宮博物院舉行。發布會由教育部、國家語委、國家文物局、國家檔案局、故宮博物院、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委會共同主辦。

出席會議人員主要來自主辦單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文博機構,以及有關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代表。

Ⅹ 甲骨文是什麼朝代的距今歷史多久

甲骨文是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公元前11世紀)的文化產物,距今約3600多年的歷史。

甲骨文屬於公元前14至公元前11世紀殷商王都內王室及貴族人群的占卜刻辭與記事刻辭,也是中國最早的成文古文字文獻遺產。刻辭載體主要是牛肩胛骨和龜甲,也包括其他動物的骨骼。其內容為研究中國源遠流長的燦爛文明史和早期國家與人文社會傳承形態,提供了獨特而真實可貴的第一手史料。

甲骨文堪與西亞兩河流域發現的距今5500年左右的泥版楔形文字、北非尼羅河口發現的距今5000年前的古埃及碑銘體聖書文字及後來衍變出的紙草僧侶草體文字、公元前2000年前後的古印度印章文字、美洲民族公元初期發明的瑪雅文字等交相輝映,是世界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的五大古典文字。

(10)甲骨文歷史開始於哪個朝代擴展閱讀:

早在新石器時代,在中國大地上的不同地域和文化中,就已萌生文字的雛形。其中既有與漢字有承續關系的,也有與漢字無關的其他民族的雛形文字,這些文字雛形被稱為「文字畫」或「圖畫文字」。因為它們還不能逐詞地記錄語言,因此也不能視作嚴格意義上的文字。

成熟漢字約形成於夏商之際,而甲骨文是我國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熟的文字系統,是漢字的童年時期。雖然甲骨文中還殘留一些早期文字不規范、不嚴密、不準確的地方,但已經屬於可以嚴格記錄語言的真正意義上的文字。

漢字記錄漢語,同時也記錄漢語所表現出的思維。中國古代一切思想觀念、文化、文明,都通過漢字這一載體才傳布久遠,保留至今。而甲骨文是目前已知成系統的漢字的最早形態,因此說甲骨文是中華文化的基因、中華文化之源、中華文明的早期結晶,一點都不為過。

甲骨文的形體結構體現「六書」的造字理據,創造出豐富多彩的字形。其造字方法甚至有超出「六書」的地方,體現出古人的獨出機杼和奇思妙想。甲骨文總字頭數已經達到4000多,可以自由記錄漢語。

甲骨文中常用字的結構已經基本定型,這些字經過幾千年演變,雖然筆勢筆意屢有變遷,但其基本結構沒有變,脈絡清晰,層次分明,如其所記載的中華文化一樣,承傳有序,源遠流長。

甲骨文記載的漢語,已經有了比較豐富的詞彙,其所記載的內容也包羅萬象。有些文字較多的記事刻辭更是具有一定的情節,甚至富有故事性,完全可以視為最早的文學作品。

閱讀全文

與甲骨文歷史開始於哪個朝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0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