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當代青年成長成才的定義是什麼
當代青年成長成才的定義「法」、「道」、「術」。
新時代青年成長成才之「法」在於堅定信念、志存高遠。所謂「法」,即實現人生價值的指導方針和思路引領,解決的是青年成長成才方向指引和人生航向的問題。「功崇惟志,業廣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成敗。
沒有理想信念,就會導致精神上「缺鈣」。只有心中有了堅定的信仰,腳下才會有更強勁的力量。廣大青年一定要志存高遠,堅定理想信念。唯有如此,青年幹事創業的步伐才能鏗鏘有力。反之,信念一旦丟失、理想一旦喪失,青年幹事就猶如太空漫步般迷茫而不知所措,飄飄然而無力。
新時代青年成長成才之「道」在於修身養性、道德養成。所謂「道」,即萬物變遷循環中亘古不變的規律,在個人層面體現的就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最高領導人指出,「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
正確的「三觀」是青年一切思想和行動的源泉,是青年幹事創業的價值基礎和道義起點,是青年必須系好的「第一粒扣子」。青年人成長成才固然要靠過硬的本領,但最為關鍵的是要注重錘煉高尚的道德品格和意志品質,不斷加強自身修養,牢固樹立並始終踐行正確的「三觀」。
因此,廣大青年立志成長成才,首先要立志做一個「大寫的人」,要「積大德」「行大愛」,常在修身養性上「修枝剪葉」,及時清除害蟲、拔掉壞芽,給身心營造一個「清清爽爽、乾乾凈凈」的成長空間,使自己的心靈不斷得到凈化,努力把正確的道德認知、自覺的道德養成、積極的道德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從而為成長成才奠定堅實的道德根基。
新時代青年成長成才之「術」在於腳踏實地、礪能篤行。所謂「術」,即技術和方式方法,所要解決的是青年成長成才的道路和實踐路徑問題。這個路徑就是要堅持腳踏實地、實事求是,要堅持在實踐中「礪能篤行」。
如果說理想信念是描繪藍圖,是「河對面的風景」,那麼「礪能篤行」就是實踐路徑,是渡河的橋和船。礪能篤行,前提是「能」,關鍵在於「行」。俗話說,「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廣大青年要實現立志做大事的目標,必須練就過硬的本領,躬身於幹事創業的偉大實踐。「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做大事」不是空喊口號,更不是自欺欺人,而是實實在在的身體力行和偉大實踐。
人們常說,成功的背後,永遠是艱辛的努力。青年要始終保持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對想做喜歡做的事,要敢試敢為,努力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把理想變為現實。要敢於做先鋒,而不做過客,讓創新成為青春遠航的動力,讓創業成為青春搏擊的能量,讓青春年華在為國家、為人民的奉獻中煥發出絢麗光彩。
2. 青少年對國家的意義
1、青年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夢想,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
2、青年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創新是社會進步的靈魂,創業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徑。青年學生富有想像力和創造力,是創新創業的有生力量。
3、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是中華民族的希望。這就是《少年中國說》中所說的: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
新陳代謝是不可抗拒的歷史規律,未來總是由今天的少年兒童開創的。每個人都是從孩子長大的。實現我們的夢想,靠我們這一代,更靠下一代。
(2)青年成才的歷史意義是什麼擴展閱讀: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現在高校學生大多是「九五後」,再過兩年,新世紀出生的青少年也將走進高校校園。他們朝氣蓬勃、好學上進、視野寬廣、開放自信,是可愛、可信、可為的一代。對當代高校學生,黨和人民充分信任、寄予厚望。
中國的未來屬於青年,中華民族的未來也屬於青年。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狀態、綜合素質,是一個國家發展活力的重要體現,也是一個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3. 大學生成長成才與新時代的內在關系如何
大學生成長成才和新時代的關系密不可分,大學生應該緊隨時代的發展,走在前沿!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深刻理解新時代青年的歷史使命,辯證認識青年成長成才的良好環境,清晰把握青年健康發展正確方向和實現路徑,對於在新時代凝聚廣大青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努力奮斗,有著非常重大而現實的意義。
青年成長成才是一項戰略性工程:
青年成長成才是青年安身立命、實現價值的根本,也是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工程。新時代推動青年成長成才,必須加強領導,精準施策,確保青年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為人民利益的不懈奮斗中書寫人生華章。
加強和改善黨對青年工作的領導。盧梭曾將青年比喻為人的第二次誕生,「不成熟」「過渡」「轉型」是青年群體的重要特徵。青年成長和發展需要國家、社會和政黨力量的關心和引導。
4. 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和成才目標是什麼
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成才目標是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一) 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同時代的青年面對不同的歷史課題,承擔著不同的歷史使命。當代大學生承擔的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億萬人民的共同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優秀兒女的不懈奮斗。當代大學生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要繼承前輩開創的偉大事業,在新的歷史起點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航船繼續乘風破浪前進。
(二)當代大學生的成才目標是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歷史發展對大學生的必然要求,是國家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大學生需要確立的成才目標。大學培養目標所要求的德智體美方面的素質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統一體。德是人才素質的靈魂;智是人才素質的基礎;體是人才素質的條件;美是人才素質的重要內容。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就是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是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的全面提高,當代大學生應努力成長為主動發展、健康發展、和諧發展的一代新人。
5. 青年對國家的重要性有哪些
青年對國家的重要性有:
1、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青春力量。
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的政黨。當今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青年肩負起重任。
3、青年人遲早要掌握話語權,成為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
青年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夢想,是未來的領導者和建設者,世界的未來屬於年輕一代。青年是播種友誼的使者,是友好關系的建設者,是深化合作的推動者,必須拓寬青年發展的國際舞台,發揮青年在國際交往中的橋梁紐帶作用,著力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中國青年,把國際互信基礎從青年抓起。
可以說,全球青年有理想、有擔當,人類就有希望,推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
6. 青年的重要性是什麼
青年對國家的重要性有:
1、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青春力量
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的政黨。當今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青年肩負起重任。
2、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青年主力軍
對於當代青年而言,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既是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也是實現全面發展的最好舞台。現在距離實現第一步奮斗目標還有17年時間,這段時期既是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當代青年成長成才的關鍵期和黃金期。
3、青年人遲早要掌握話語權,成為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
青年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夢想,是未來的領導者和建設者,世界的未來屬於年輕一代。青年是播種友誼的使者,是友好關系的建設者,是深化合作的推動者。必須拓寬青年發展的國際舞台,發揮青年在國際交往中的橋梁紐帶作用,把國際互信基礎從青年抓起。
青年的特徵:
一、務實
市場經濟的利益導向、競爭驅動等屬性伴隨著當代青年的成長,務實是這一代人的基本特徵。務實的品質一方面把當代青年和當代社會連接在一起,增強了現實的人和現實社會的結合度。
另一方面,這一品質也使當代青年和長輩之間形成了明顯的代際差異,並且尤為集中地體現在物質和精神的關繫上。較之於父輩,他們沒有了濃厚的理想主義色彩,而是代之以物質取向和競爭意識。
二、開放
國際化生存正在成為越來越多青年人的生活方式,這是當代青年的第二個特徵。他們經歷了經濟全球化的歷史進程,國際視野開闊,思維更加活躍。從前,長輩們大學後才有機會出國留學;現在,青年群體中的部分人在小學甚至更早就在國外生活和接受教育。
在大都市和經濟發達地區,多數青年人都有出國留學、旅遊、購物的經歷,國際婚戀也不再是新鮮事,世界已成為當代青年人生活空間的組成部分。我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世界發展目標正在同當代青年的國際化生存相互支撐、相互促進。
三、網路化生存
國際互聯網對當代青年的影響更加直接。這一代人的生活、學習方式已經從「觸網」向網路生存轉變了。智能手機在他們手裡既是信息交流工具,更是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平台,由此形成了當代青年的第三個特徵,即網路化生存。
7. 談談扣好人生的扣子對青年成長成才的重要意義
人生的第一顆紐扣可以讓青少年對待事情更加認真,更加仔細,所做的每一步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這樣可以減少不的麻煩,而要想成就大事者,畢更要學會扣好人生第一顆紐扣開始
8. 新時代青年成才成才的理解
俗話說:「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我方認為當代青年成才這一主體質變的關鍵在於青年自身的不懈奮斗。
所謂人才是自己的才能得到展示之後得到別人的認可,也就是說人才這個評價不是自己給自己下的而是別人給你下的
一、外部機遇是青年成才的關鍵這是生活一再向我們展示的道理
二、盡管我們強調機遇是青年成才的關鍵,但並不意味著我們就此否定個人能力對青年成才所起到的積極作用,成才的條件是有能力,但關鍵是機遇,說機遇是關鍵,並不是說我們就要從此過上守株待兔的日子,而是說機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抓住機遇才能避免落後,而落後的後果就是挨打,就有被社會遺棄的危險
人的成才脫離不了社會提供的外部機遇,人的成才之路本身就象一個又一個機遇串聯而成的完美電路,機遇就是這個完美電路上的一個個開關,哪裡一個環節的開路,都會影響到人在自身成才之路上走得更遠。
9. 淺議如何促進當代青年成長成才的意義
摘要:培養和造就千百萬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首先必須加強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在現時代,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最新成果武裝教育青年的意義,實質上就是以科學發展觀引領和促進青年成長成才,把廣大青年團結在黨的周圍,堅定不移地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道路。 關鍵詞:當代青年;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科學發展觀;青年成長成才;共產主義信念 Abstract: Trains and accomplishes billion cause of building up socialism's constructor and the successor, must first strengthen the you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cation. In the present time, insisted that with Marxism's newest achievement military ecate youth's significance, materially is eagerly anticipates and promotes the youth by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to grow matures, unites the general youths in party's periphery, takes the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s path steadfastly with the party. key word: Youth of the period; Marxism Chines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The youth grows matures; Communism belief前言「關注青年就是關注未來,擁有青年也就擁有未來」,加強對青年問題的研究,促進青年成才,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在我國,由於社會轉型和深刻變革,不僅給人們帶來了思想認識上的猛烈沖擊,對青年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更是造成了不可忽視的影響。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被實踐證實的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引導青年人加強思想建設,樹立共產主義信念,不斷完善自身政治素質的有力武器。科學發展觀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起著承前啟後進一步促進中國青年成長成才的作用。所以堅持用科學發展觀來武裝教育青年,對促進當代青年成長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回顧中國發展歷程,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至今,中國從一個落後民族逐步發展成為無論是軍事、政治、經濟還是科學、文化、醫療等各方面都全面發展,綜合國力日益增強的大國,可以說與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中國化的每個階段密切相關。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中國社會主義事業指明了方向。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這是黨中央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總結國內外經濟社會發展的經驗教訓所得出的科學結論。科學發展觀是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豐富,具有明確的科學性。這一發展觀,把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提到了一個更全面、更協調的高度,體現了我國社會發展的特點和廣大人民的發展要求,具有鮮明的時代性與發展性。這一發展觀既著眼於現實的多項事業發展又立足於長遠的可持續發展,既保證經濟的重點發展又兼顧社會的全面發展,既突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又強調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發展的眼光更加深遠,發展的方式更加多樣,發展的要求更加明確,具有明顯的長遠性和多樣性。黨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既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指導理論,也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必須堅持的指導理論。 科學發展觀作為與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脈相承的科學理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它繼承和發揚馬克思主義的先進成果,是其品質和精髓在新時代的傳承。 二、科學發展觀促進當代青年成長成才具有時代意義 科學發展觀是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科學發展觀產生於當代,是與我們社會現實緊密相聯的,對於促進青年成長成才具有非常深刻的時代意義。 青年成長成才的首要標準是要有理想和信念。青年若是思想覺悟上不過硬,即便是事業上取得再大的成功,也不可能對國家、對人民作出任何貢獻。對於當代青年,指導思想素質培養的一個重要時代工具就是科學發展觀。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飛速發展、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青年人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當代青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個中心」、「兩個矛盾」、「三個壓力」。一個中心就是以自我成才為中心;兩個矛盾就是自我期望值高與現實實現率低的矛盾,對環境高要求與自身低奉獻的矛盾;三個壓力就是學習、生活、就業壓力。科學發展觀作為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論,對青年的思想和行為具有實踐指導意義。以科學發展觀作指導,青年應學會正確處理各種問題和矛盾,學會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去解決學習、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各種難題。
10. 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和成才目標是什麼
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
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要與21世紀的中國國情完美對接,更要與充滿競爭與挑戰的世界局勢對接,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和崇高的社會理想;積極提高自我素養,了解國情,了解西藏自治區區情增加自我價值。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以推進祖國和西藏自治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共和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西藏自治區的和諧社會為神。
人生的歷史使命即人生中應擔負的重大的歷史任務和歷史責任,是一個人對祖國、對民族、對他人的生存和發展、對人類的繁榮和進步所承擔的職責和使命。人的歷史使命由現實的人所處社會的歷史條件和社會實際狀況所決定。不同的歷史條件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和使命。
當今時代,我國大學生的歷史使命具體可概括為:
其一,繼往開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其二,勇於創新,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其三,積極努力,為世界和平發展、人類社會的進步事業做貢獻。
大學生在確立自己的理想信念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把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結合起來。
其二,把個人理想信念和社會的理想信念結合起來。
其三,學會對不同的理想信念進行辨別和選擇
當代大學生的成才目標:
時代在召喚年輕人去堅定地履行新的歷史使命。我們大學生是青年中有較多機會接受現代科學技術教育的一部分人,是「科教興國」戰略的受益者。我們在受益的同時,也應是「科教興國」的實踐者和完成者,應當義不容辭地挑起振興祖國科技事業、迎接新技術革命挑戰的重擔,從而成為祖國振興的中堅力量。
中國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長期實踐中經過艱辛探索開辟的,是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幸福安康的成功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需要我們不斷努力,不斷奮斗,作為當代大學生要繼承前輩開創的偉大事業,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航船繼續破浪前進。現在正是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正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好時機。
一、當代大學生面臨的各種挑戰:
(1)科技發展飛快,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為社會生產力和人類經濟社會的發展帶來了極大地推力。現在世界各國競爭激烈,知識科技創新能力帶動了發展的能力。為此我們應當發奮學習,刻苦鑽研,努力成才,義不容辭地肩負起發展我國科技文化的歷史重任。
(2)國際環境復雜多變,國際格局正在轉變,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不多發展,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狀態加劇。
二、大學生成才概念的誤區:
人們往往習慣性地以是否取得成就來衡量是否成才。那麼,是不是一定要出人頭地才算有成就,才算是人才?顯然,這種觀點不僅有失偏頗,而且走了極端。改革開放走過幾十年歷程,經濟社會發展對各類人才的需求不斷增長,同時也在不斷為各類人才的成長創造機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勞動者已不再是士農工商那樣簡單的劃分,社會分工愈加細化,各類具有專業技能的人才有著更為廣闊的用武之地。但是,社會多數人的價值取向尚未擺脫傳統觀念的束縛,人才評價體系也帶有很多過去時代的印跡。一方面鼓勵成才,一方面對人才理解過於狹隘,客觀上使不少年輕人陷入困惑。
英國著名經濟學家亞當·斯密認為理想的狀態是每個人都從事自己最喜歡、最擅長的職業。這是事實,社會不僅需要專家學者,也需要各種各樣的建設者;不僅需要高端研究型人才,也需要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社會分工千差萬別,新的行業層出不窮。「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三、大學生應確立的正確的成才目標:
面對科技的發展,首先我們應具備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強烈的憂患意識和寬廣的世界眼光,保持清醒冷靜的頭腦,培養大無畏的膽略和氣概,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其次,建設小康社會正是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宏偉目標,這個新世紀新階段任務重大,我們要勇於接受挑戰,戰勝挑戰,才能把握和創造機遇,才能把握和創造未來,當代大學生應確立遠大志向,珍惜年華,刻苦學習,磨礪意志,砥礪品格,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力量。
確立好成才目標要做到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在知識經濟時代,對人才的衡量標准,不僅要看其智力因素即知識水平,更要看德育的種種表現。「德」的標準是很寬泛而實在的。但真正佩稱為人才的,至少首先是一個合格的公民,必須遵守國家法律,履行基本的社會道德。一個人道德品質不好,與社會格格不入,他的智商再高,也很難對社會做出貢獻。
即我們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以理想信念為核心,以愛國主義為重點。遵紀守法,接受思想和法制教育,提高自身素質。我們必須努力掌握科學文化知識,掌握專業的技能,不多拓展自己的創新實踐能力,提高人文素質和科學素質,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練好健康的體魄,培養良好的習慣,努力提高文化藝術素質,養成良好的審美觀念。努力成為主動發展,健康發展,和諧發展的一代新人。
總之,作為新一代大學生,我們應有遠大的理想,熱愛祖國,不斷地追求真理,善於創新,做到德才兼備,全面發展,視野開闊,胸懷寬廣知實統一,腳踏實地去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