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標題如何認識新文化運動的歷史意義

標題如何認識新文化運動的歷史意義

發布時間:2022-06-30 08:50:10

A. 新文化運動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新文化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它高舉民主與科學的旗幟,對封建專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進行了一次猛烈的掃盪,促進了中國人民特別是知識青年的覺醒,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也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做了思想准備。

1、在文化氛圍上,打破了封建舊文化的統治地位,以改良過的歐美新文化替代了舊文化,進一步啟迪了民智,溝通了東西方文化交流,使中國對西方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一個層次。

2、在思想上,進一步打擊了封建專制思想,傳播了西方民主、自由精神,也塑造了中國現代文人自由主義思想,並使自由主義和三民主義、共產主義並列為現代中國三大思潮,其在高級知識分子中更是主導。

3、在政治上,為中華民族培養了一大批關心國事、圖存圖強的現代人才,同時也形成了以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為主體的「第三條道路」政治勢力,對鉗制當政者專制沖動,推動中國政治民主做出了重大貢獻。

(1)標題如何認識新文化運動的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1911年,資產階級革命派希望在辛亥革命後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制度。為此,孫中山以西方國家的社會政治制度為藍本,創立了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並將其付諸實施。

針對辛亥革命後中國民主政治試驗的失敗,針對群眾思想蒙昧和落後的狀況,他們提倡民主,反對獨裁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盲從,這對於推動社會進步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新文化運動是在中國人的文化開放觀念已得到逐步發展的情況下發生的。因此,加強中國與世界文化的相互溝通,努力建立中國與世界文化更加密接的關系,是這場運動的重要的內在動力之一。

B. 新文化運動的意義是什麼

新文化運動的意義具體如下:

1、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新文化運動前,資產階級維新(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傳各自的政治觀點時,都沒有徹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經過新文化運動,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沖擊批判,人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民主和科學思想得到弘揚。中國知識分子在新文化運動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學思想的洗禮。這就為新思潮的傳播開辟了道路,也推動了中國自然科學事業的發展。

3、為五四運動的爆發作了思想准備。新文化運動啟發了民眾的民主主義覺悟,對五四愛國運動起了宣傳動員作用。

4、後期傳播的社會主義思想,啟發了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使他們選擇和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作為拯救國家、改造社會和推進革命的思想武器。這是新文化運動最重要的成果。

5、有利於文化的普及和繁榮。新文化運動提倡白話文,能夠使語言和文字更緊密地統一起來,為廣大民眾所接受,從而有利於文化的普及與繁榮。

(2)標題如何認識新文化運動的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新文化運動帶來的現代啟示:

新文化運動給人們的啟示仍是如何在中西文化結合的基礎上,創造一種新文化。過去我們存在一種誤解,以為繼承本國的傳統文化與輸入西方的近現代文化,雙方存在一種對立而不能兩存的關系。其實這是一個極大的誤區,兩者之間並不存在這種矛盾。隨著歷史漸行漸遠,傳統文化已成為越來越稀缺的資源,對傳統文化我們當然應該珍惜、保存,不必避諱「保守」之名。

在西方文化處於強勢文化的背景之下,西方在科學技術、制度設計、精神文化方面仍保持優勢,處在前沿的位置,因此我們必須取「拿來主義」的態度,盡量吸收西方的先進文化,不必計較「西化」之污。

該「保守」的就要保守,該「開放」的就要開放,不必非此即彼。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不怕真誠的保守,就怕偽劣的假古董;不怕貨真價實的洋貨,就怕夾生不熟、未經消化的舶來品。日本作為東方世界現代化的先進,其突出優點即在保護傳統與追求「西化」並存。

C. 新文化運動的歷史意義

民主和科學思想的弘揚,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並且推動了中國自然科學的發展,使人們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後期傳播的馬克思主義,為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所接受,成為拯救國家、改造社會的思想武器。對五四運動的爆發起到了宣傳動員作用,也有利於文化的普及和繁榮

D. 什麼是新文化運動它的歷史意義是什麼怎麼看待它

新文化運動是中國史上一場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解放了思想,推動了民族解放的高潮,提倡民主與科學,反對迷信盲從,有著歷史的進步意義,動搖了封建統治思想的地位激發了民族的創造力和生機;文化運動是歷史的潮流。

E. 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是什麼有什麼歷史意義

【1】主要內容:

作為一場轟轟烈烈的思想革命,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即圍繞著「四提倡,四反對」而進行的具體實踐活動。前期其實質是資產階級的新文化反對封建舊文化的斗爭。後期則由先進的知識分子極力宣傳馬克思主義為主題。有具體一例可觀:就新文化方面,胡適在「文學改良芻議」中也提出著名的八不主義:

一曰:須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須講求文法;

四曰:不做無病之呻吟;

五曰:務去爛調套語;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講對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語。

他認為,新文學的語言是白話的,文體是自由的,這樣就可以注入新內容、新思想。

【2】歷史意義:

新文化運動在大陸的影響一直及於1949年左右,其主要成果有三:在文化氛圍上,打破了封建舊文化的統治地位,以改良過的歐美新文化替代了舊文化,進一步啟迪了民智,溝通了東西方文化交流,使中國對西方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一個層次;在思想上,進一步打擊了封建專制思想,傳播了西方民主、自由精神,也塑造了中國現代文人自由主義思想,並使自由主義和三民主義、共產主義並列為現代中國三大思潮,其在高級知識分子中更是主導;在政治上,為中華民族培養了一大批關心國事、圖存圖強的現代人才,同時也形成了以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為主體的「第三條道路」政治勢力,對鉗制當政者專制沖動,推動中國政治民主做出了重大貢獻。

新文化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它高舉民主與科學的旗幟,對封建專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進行了一次猛烈的掃盪,促進了中國人民特別是知識青年的覺醒,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也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做了思想准備。

(5)標題如何認識新文化運動的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科學」主要是指近代自然科學法則和科學精神。資產階級宣揚民主,反對封建專制,把斗爭矛頭直指封建專制的理論支柱儒家思想;宣揚科學,反對封建迷信和愚昧。這一口號反映了中國社會發展的要求和人民的迫切需要,有力地推動了新文化運動的發展。

但這一口號仍屬於資產階級舊民主主義性質,有它階級和時代的局限性,它不能同群眾運動相結合,不能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看待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因而不能從根本上推翻封建思想。新文化運動中民主和科學兩面旗幟的樹立,使中國許多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還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論廣泛傳播的大好機遇。

關於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四個提倡、四個反對的闡述,真正體現出了新文化運動的「新」之所在。即:一、提倡民主,反對專制。二、提倡科學,反對迷信。三、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四、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參考資料:網路-新文化運動

F. 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和意義是什麼

一、主要內容

1、抨擊舊道德和舊文化。針對北洋政府的尊孔復古,《新青年》發表大量文章,抨擊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傳統道德和文化。代表作品:魯迅的白話小說《狂人日記》。

2、提倡民主和科學。

3、提倡文學改革。胡適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主張以白話文作為新文學的語言等,陳獨秀發表《文學革命論》主張建設新鮮、平易、通俗的新文學。

二、歷史意義

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與科學的洗禮,為隨後爆發的五四運動起了思想宣傳和鋪墊作用,是一次場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

(6)標題如何認識新文化運動的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1、歷史背景

新生的中華民國很快陷入混亂的局面。一部分先進知識分子認識到: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是不能救中國,必須啟發國民新倫理道德意識,培養國民的獨立人格,以徹底盪滌封建舊文化的毒害,進行一場思想文化領域的革新運動。

2、標志:陳獨秀創辦《青年雜志》,發表《警告青年》一文。

3、代表人物:陳獨秀、胡適、李大釗、魯迅、蔡元培。

G. 新文化運動興起的原因,主要內容和歷史意義是什麼

一、新文化運動的出現既是當時特定歷史時期經濟、政治、思想文化諸因素綜合作用的產物,也是近代中國經歷長期的物質、思想准備基礎上的必然結果。

1、政治方面,帝國主義加緊侵略;軍閥統治,日趨黑暗,必須繼續進行反帝反封建斗爭。

2、經濟方面,一戰期間,中國民族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壯大,登上政治舞台,強烈要求實行民主政治,發展資本主義,這是根本原因。

3、思想文化方面,辛亥革命後,西方啟蒙思想進一步傳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北洋軍閥推行尊孔復古的逆流。

更為重要的是當時的人們對於辛亥革命失敗的反思。經過辛亥革命,先進的知識分子認識到,革命失敗的根源在於國民腦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識,必須從文化思想上沖擊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識,通過普及共和思想來實現真正的共和政體。

4、階級方面,資產階級強烈要求在中國實行民主政治。

二、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

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就是圍繞著「四提倡、四反對」而進行的。所謂的四提倡、四反對就是指:提倡民主、反對獨裁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盲從;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新文化運動分為前期和後期,前期實質就是資產階級的新文化反對封建舊文化的斗爭,後期的主題則是由先進的知識分子極力宣傳馬克思主義。

新文化運動同樣還是一場文學革命,《新青年》先後發表了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陳獨秀的《文化革命論》,一場文學革命由此開始。

新文化運動代表了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並為中國中產當的成立准備了思想條件。新文化運動也是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的重要標志之一。

三、新文化運動的歷史意義

新文化運動是由胡適、陳獨秀、魯迅、錢玄同、李大釗、蔡元培等一些受過西方教育的人,發起的一次反傳統、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命。

新文化運動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領域的延續,形成空前的思想解放。它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給專制主義以空前沉重的打擊,動搖了傳統禮教的思想統治地位,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開辟了道路。

「五四」以後的新文化運動,更是成為宣傳馬克思主義及各種社會主義流派的思想運動,使舊民主主義的文化運動,轉變為由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的新民主主義的文化運動。

這些報刊和社團的活動,傳播了馬克思主義,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創造了條件。新文化運動從內容到形式的深刻變化,是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的重要標志之一。

(7)標題如何認識新文化運動的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魯迅說「漢字不滅,中國必亡」,其實這個口號,是魯迅在新文化運動期間說的,是在《病中答救亡情報訪員》中的一句話。

這一句應該放到當時的環境中去看。當時是新文化運動的時期,新文化運動的口號就四個字,民主、科學。這四個字是那時候中國所有知識分子的追求。而當時中國受到封建主義、帝國主義的壓迫。所以當時的處境還是很艱難。

尤其是國人沒有覺醒,而當時我們使用的文字確實不利於文化的傳播。當時用的是繁體字,還有是文言文。繁體字書寫方面比較麻煩,而文言文和口語差別太大,所以好多人很難理解。

新文化運動主要是區別於之前的文化。因為之前的文化裡面的糟粕部分都被別人利用來蠱惑人心了。所以有人非常激進的說要廢除漢字,這樣就不會繼續受那些封建思想迫害了。但畢竟漢字是中華文化的載體。所以好多人提出了文化改革。

首先就是使用白話文。這個魯迅是第一個率先使用白話文發表小說的,他的《狂人日記》是中國第一部白話文小說。而且魯迅先生支持漢字改革,說白了就是簡化漢字。這個事情,我們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才完成。

而這兩樣事情一旦完成的話,說實話封建思想賴以生存的基礎就沒有了。國人的思想就徹底的打開了。

H. 新文化運動的歷史意義

新文化運動的歷史意義:一: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是一場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二:新文化運動主張學習西方,提倡民主與科學,使中國知識分子受到了一場民主與科學的洗禮,促進了我國自然科學的發展.三:新文化運動後期宣傳馬克思主義,使得中國人找到了拯救國家、拯救社會的新的道路.四:新文化運動為五四運動的爆發起到了宣傳動員作用.

I. 新文化運動有什麼歷史意義

新文化運動的意義
①對封建思想的沖擊: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人們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②:對知識分子的影響:知識分子在運動中受到一次民主與科學的洗禮,後期傳播的社會主義思想成為知識分子拯救國家、改造社會的思想武器.
③推動科學進步:民主與科學的思想得到弘揚,推動了中國自然科學的發展.
④對歷史進步的推動:對五四運動的爆發起了宣傳動員作用.

閱讀全文

與標題如何認識新文化運動的歷史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0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