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豐鎮古鎮多少年歷史

豐鎮古鎮多少年歷史

發布時間:2022-06-30 11:07:58

Ⅰ 中國哪座古鎮,擁有將近400年歷史,至今還過著明清時期的生活

中國最神秘古鎮:已將近400年,至今還過著明清時期的生活!

春節馬上就要來了,趁著年假時間,除了陪伴家人一起吃團圓飯以外,還要籌劃自駕游帶家人出去玩一玩,在繁華都市生活一段時間,難免會讓人產生厭煩。因此就想尋找一處能夠擁有古樸氣息的小鎮子,這里能夠讓大家回憶起電視劇中的某個片段,如果有機會到這樣的古鎮,估計會讓你瞬間有種穿越的快感。

街道正中是戲樓,彷彿隨風揚起的風帆。街尾的靈官廟,好像是船艙,因此這里也被人們叫做船型街。這里擁有比較完整的古代建築,帶著全家人到這里遊玩,一定會讓你們在新年留下美好回憶的。

地址:四川省樂山市犍為縣新街

交通路線:距樂山市60公里,從樂山聯運汽車站搭乘班車前往羅城只需1.5小時左右;從成都石羊場客運站經成樂高速路直達羅城,只需2個半小時左右,也可從自貢客運站乘直達車到羅城

Ⅱ 中國歷史悠久的古鎮有哪些

中國歷史悠久的四大古鎮,分別是:廣東的佛山鎮,江西的景德鎮,湖北的漢口鎮,河南的朱仙鎮。
一、廣東佛山鎮
唐貞觀二年(628年),因在城內的塔坡崗上挖掘出三尊佛像,遂立石榜稱「佛山」而得名。
二、湖北漢口鎮
漢口作為地名在史籍上出現。今天的漢口其實只有500餘年歷史,始於明代成化年間的漢水改道。
三、江西景德鎮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因鎮產青白瓷質地優良,遂以皇帝年號為名置景德鎮。
四、河南朱仙鎮
朱仙鎮始建於戰國初期,原名聚仙鎮,後因戰國名士朱亥的食邑和封地而得名。1958年,為公社。1984年,改朱仙鎮。

Ⅲ 豐鎮是哪個市的

豐鎮所屬的市:烏蘭察布市

豐鎮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南部,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三省區交界處,是自治區的南大門,素有「塞外古鎮、商貿客棧」之稱。是自治區對外開放、發展外向性經濟的窗口和前沿,也是內地經濟向邊遠少數民族地區轉移的過渡地帶。

(3)豐鎮古鎮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豐鎮市旅遊資源豐富,古文化遺址有長城、峰火台、古城堡、古墓藏等。古寺廟據史料記載的有牛王廟、河神廟、金龍王廟、文廟、武廟、火神廟、正覺寺、西閣等人文景觀;

豐鎮市古譽有八大自然勝景,即青山藏寶、碧海風濤、雲門古洞、煙浦靈泉、牛心獨秀、馬脊雙流、海樓夜月、山寺朝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豐鎮

Ⅳ 豐鎮為什麼叫豐川

薛剛山風景區,薛剛山據傳是唐朝大將薛剛出關征西時在豐鎮駐扎屯兵之地。至今還流傳著薛剛一箭定陰山,飲馬河畔收番 薛剛山據傳是唐朝大將薛剛出關征西時在豐鎮駐扎屯兵之地。至今還流傳著薛剛一箭定陰山,飲馬河畔收番邦的傳說。現在的薛剛山上建有革命烈士紀念碑、眺望亭等建築。閑暇時節,登山遠眺,遠山綿延,俯首近觀,一水帶城,春夏秋冬,四時不同,別有一番風景。

薛剛山,原名元石山,位於內蒙古豐鎮市城東一里處。其山宛如圓石,四周平坦如砥,孤峰突起,如磐石懸於空中,被譽為平野獨秀。山頂像刀削一樣平整寬闊,正中有一古寨遺址,正屋、廊房、馬廄依稀可辨。山巔四周用巨石壘砌,很像古代的防禦工事,險要陡峭,歷來為軍事重地。 據《豐鎮縣志》載,五代周德威曾屯兵於此,義傳說唐朝薛剛曾避難於此.但均無史料為證。古代往西北出塞的一些遷客騷人,來此見薛剛山雄偉壯觀,爭相作詩賦詞,吟詠不絕。清人王士禎有詩:「峰頭古寨舊遺痕.唐將名聲今尚存」。其實,薛剛反唐的故事僅是民間傳說,薛剛山因此而得名,當地人反而不知道元石山的真名了。 薛剛山秀麗奇特,登巔俯瞰,左側飛來峰上是「金龍大王廟」,遠遠望去風翼雙闕,碧樹銀召;近看廟宇雕粱畫棟,流金溢彩。近年來在廟前植樹造林,綠樹掩映,使大王廟古剎愈增風采。 金龍大王廟腳下,有一股涓涓清泉,舊名日:「靈泉」,被譽為豐川第一泉。泉口處深不見底,水流清冽,舊時每逢大旱,附近農民便來祈雨。據說:「將瓶投人水中,有神物傾瓶,瓶亦水滿,則必有雨下,每求必靈」。所以,在遼代,於飛來峰下建此「金龍大王廟」。 薛剛山下。田疇交錯,翠綠如茵,新城河水,在重岩復蚰之中幽然而出,蜿蜒曲折若玉帶飄搖,實為古鎮勝景。 薛剛山的後面,是隔河相望的二龍山,二龍山形似游龍.綿亘數里,重巒疊嶂,與薛剛山形成迭宕之勢,更見其雄偉壯觀。 薛剛山前,新城河對面是山寺,依北山之麓,九十九階的盤山石徑,古廟宇盤踞其間。相傳這里曾有「山寺朝霞」的美景,「每當月落天曉,霞光滿天,樓閣樹石俱成赤色」。 而今,薛剛山上修建了人民英雄紀念碑,四周的山石之間植樹栽花.蔥蘢蒼翠。山腳下是蘋果園和葡萄園。每當夏秋之際,金雞破曉,紀念碑披霞掠金,十分壯觀。 關於薛剛山的傳說相傳唐將薛剛,正月十五鬧花燈,踢死太子,驚崩聖駕,逃避塞北。這一日,過長城即到豐川之地。抬眼望去,水天相連,汪洋一片,無路可尋,無船可渡。薛剛仰天長嘆,「天亡我也!」。他仰面躺在沙灘上,因多日奔逃,疲憊不堪,不一會兒就鼾聲大作。沒曾想驚動了路過此地的八仙之一鐵拐李。鐵拐李看到薛剛,愛惜他是一位武藝高強、忠肝義膽、可擔大任的英雄,不忍看到他被逼的走投無路,決定助他一臂之力。 此時,天色將亮,鐵拐李急請日神將曙光暫壓,於是夜幕重新四合,天空再度暗了下來,他趁夜色隱蔽悄然潛入天庭御膳房盜得一口鐵鍋,出了南天門,揮手將鐵鍋扔向凡間。鐵鍋咚的一聲落在薛剛身邊的水面上,薛剛被猛然驚醒,以為追兵到了,定睛一看,大喜過望,「此天助我也!」。雙腳一用力,身子高高躍起,輕輕落在鍋里,正要向前劃水,哪知道鐵鍋卻猛然間翻轉過來,口下底上直沉水底,將薛剛翻入水中。薛剛大驚,連忙撲騰,嗆了幾口水,心想「我命休矣!」。 就在薛剛拚命掙扎之時,奇跡發生了。身邊的水極快地退去,現出水底的山丘和平原,同時鐵鍋越變越大,頃刻變成一座突兀的山峰,而他自己就在半山腰。薛剛大喜,連著幾個縱身,躍上峰頂。只見這山方圓二里,山高千尋,山邊清泉流淌,真天賜仙山福地也。 之後,薛剛就在此山駐紮下來,取名石元山。他廣納四方豪傑,在當地招兵買馬,積草屯糧,整日率軍操練。隨著兵馬日多,他把帥帳和親兵設在石元山,又分兵設9堡18洞,派重兵鎮守豐鎮門戶官屯堡、二卜洞等要塞,薛剛的妻子紅娘親率重兵鎮守張家堡。薛家軍訓練有素,軍紀嚴明,深得當地百姓的擁戴。 經過十多年的苦心經營,薛剛已然是兵強馬壯。他認真分析天下大勢,認為時機已經成熟,毅然揮兵南下。一路上,薛家軍勢如破竹,所向披靡,為推翻武則天,恢復李唐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豐鎮人為紀念薛剛和他的夫人,就把石元山改稱薛剛山;把位於山西城東那條昔薛剛飲馬的東河(此河常年水量豐沛,直通永定河,最後注入今官廳水庫)改稱飲馬河;把他夫人鎮守的張家堡五嚴圖西山改稱紅娘山…… 薛剛山古寨遺址在1937年被國民黨駐軍私挖破壞,當時出土了唐代貴婦棺槨和大量隨葬品,校場前薛剛留下的腳印岩、馬蹄岩、旗桿岩、試鞭岩等仍在。 清王士楨有七律贊雲: 峰頭古寨舊遺痕,唐將名聲今尚存。 馬道半留馳射跡,陣雲無復戰兵屯。 英雄堪壯山河色,姓宇空傳父老言。 嶺外夕陽回照處,寒流日夜聽潺湲。 在薛剛夫婦和他們的兵將的影響下,習武之風遍及豐川大地。此後千百年來,薛剛及其軍士所練的武藝也世代在豐鎮民間流傳。直到今天,巍巍薛剛山和薛剛的精神仍然激勵和見證著豐鎮人尚武好勇的性格。

Ⅳ 豐鎮的介紹

豐鎮市是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下轄市,位於烏蘭察布市中南部,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三省區交界處,是自治區的南大門,素有「塞外古鎮、商貿客棧」之稱。豐鎮市總面積2722平方公里,轄3鄉5鎮、5個街道,2013年總人口335516人。2013年,豐鎮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52億元,財政收入完成9.84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71.5億元。

Ⅵ 江蘇豐鎮的條件怎麼樣、

豐鎮的經濟發展 近年來,區、市兩級的正確領導下,市委、政府一班人立足市情、果敢決策,帶領全市各族群眾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充分挖掘自身優勢,緊緊圍繞建設工業大市、畜牧業強市兩大目標,全力推進「三化」進程,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都取得了長足發展,邁出了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第一步。截止2003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2億元,比1998年翻了一番;財政收入達到了3.0588億元,比1998 年增加1.84億元,增32.5倍;工業增加值達6億元,增速17.4% ;固定資產投資達13.5億元;糧食總產達2.89億斤;農民人均純收入2006 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15 元。

按照工業立市的指導思想,立足資源和區位優勢,以重點項目建設為突破口,以工業園區建設為載體,大力發展電力、高載能、石材、煤炭加工運銷四大主導產業。2003年10月總投44.8億元,規劃裝機容量120萬千瓦的豐鎮電廠三期擴建工程正式開工,各項擴建工作進展順利,預計2006年第一台機組實施並網發電,建成後可新增工業增加值3.9億元,實現利稅2.16億元。規劃裝機容量l20萬千瓦,總投資27億元的工業園區自備熱電廠於2004年4月開工建設,正在緊張施工,明年第一台機組可實現並網發電,屆時將為高載能工業園區提供強有力的電力供應,還可解決城區集中供熱問題。2003年,市委、政府充分審視市情,提出了「依靠豐電,建設豐鎮;圍繞豐電,發展豐鎮」的高載能工業發展思路。短短一年時間,一座佔地面積2.7平方公里,名為「長城」的高載能工業園區在市區東南部拔地而起。通過積極改善環境,優化服務,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四方客商紛紛在園區投資建廠。目前,已有36家企業落戶園區,其中16家企業投入生產,其餘大部分可在年內投產。今年1—5月份,共生產電石、硅錳3萬噸,完成增加值6930萬元,實現稅金1163萬元;生產焦炭5800多噸,完成工業總產值174萬元,實現供電增值稅151.96萬元。在大力加快生產的同時,與入園企業簽訂了環保責任狀,要求企業全部上除塵設備,實現清潔生產目標。預計到2005年底園區內所有企業可全部投產,綜合生產能力達到l30萬噸,可新增工業增加值12.5億元,產值可達60億元。實現稅收3.6億元,新增就業崗位6000個。石材業一直是豐鎮的優勢產業,被冠以「豐鎮黑」美譽的墨玉(輝綠岩)馳名國內外,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全市已有板材加工廠200多家,具備加工150萬平方米板材,1000立方米碑石的生產能力。2003 年度總產值達1.2億元,銷售收入7000萬元。石材開發帶動了相關產業的大發展,運輸業、流通業、服務業、房地產業、建材行業從中受益匪淺。石材業的發展對於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緩解就業壓力起到了積極作用。據不完全統計,石材相關產業從業人員達7000 多人,有效安置了城鎮下崗職工和農村富餘勞動力,為了有效合理利用資源,使其走上規范化、科學化的良性發展軌道,2002 年成立了石材工業協會,並規劃建設了石材工業園區,可望2004 年底全部企業搬遷入園,實現規范經營,進一步提高行業競爭力。豐鎮地處晉、冀、蒙三省區交界處,是晉煤和准煤外運的交匯點,區位優越,交通便利,發展煤炭運銷業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巨大的商機吸引著眾多的客商紛紛落戶豐鎮。市委、政府抓住這一契機,把這項產業作為興市富民的支柱產業,因勢利導逐年發展。全市現有大小煤場130多家其中規模較大的20家,年吞吐量達1000多萬噸,實現利稅4000多萬元,解決就業崗位3000多個。2004年1—5月份實現稅收4000多萬元,預計全年可實現稅收6000萬元,力爭突破1億元。

圍繞建設畜牧業強市和農民增收的目標,大力調整農業內部結構,農村經濟實現了新跨越。畜牧業以奶牛和寒羊養殖為重點,走上了「數質並舉、雙增雙提」的路子。牲畜飼養量由1998年的68萬頭(只)發展到現在的102萬頭(只),其中奶牛達到1.68萬頭,基礎母寒羊達到23.2萬只,分別比1998年增長2.7倍和7.2 倍。畜牧業在農民人均純收入中的比重佔到45%以上,達到902元,比1998年提高了近20個百分點。種植業結構進一步優化,馬鈴薯、玉米和雜糧雜豆佔到總播面積的94%。大力實施「種子工程」,重點推廣了牛羊胚胎移植、冷配和人工授精技術。以鮮草和馬鈴薯精澱粉加工為主的農畜產品加工業得到進一步發展。生態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累計完成治理面積91.4萬畝,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優質牧草紫花苜蓿種植面積達到36萬畝,成為烏蘭察布最大的紫花苜蓿草籽生產基地。2004年,深入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精神,以促進農民增收為目的,多方籌措資金1850元,組織外調寒羊4.21萬只。通過購、繁、育引相結合的辦法,擴大奶牛飼養規模,年內奶牛飼養量可達2.6萬頭,其中,從國外引進3000頭。全市共建成奶牛專業村28個寒羊專業村106個。

Ⅶ 樂豐鎮的人文歷史

樂豐古鎮歷史上並不叫樂豐鎮,1954年圍圩建場時取名「樂豐」,寓於豐收快樂之意。那麼,古鎮在歷史上叫什麼名字呢?在樂豐地區歷史上有一個「魚龍古鎮」的傳說。雖然無確切文獻可考,但它卻是因山而得名,這個山就叫做魚龍山。樂豐地處濱湖平原,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最高點即南部魚龍山,海拔35米,最低點是西北的背風湖,海拔14米。建圩前,這里是茫茫的鄱陽湖水,這個位置又處江南多丘陵地區,其中有一脈略有起伏的山巒在鄱陽湖畔突然止住,如一條巨大的魚龍在此痛飲湖水,故此得名。又據傳說,燒制的一種細紋匣缽就叫做「魚龍匣缽」,細紋畫的是鄱陽湖中的暢游的魚龍形狀,這是古代樂豐人民在追求陶器實用的前提下,製作者將自己對美的追求和嚮往,注入到超型和紋飾之中,使其具備了可欣賞的特質。可見,一千年前就有了「魚龍」和「魚龍山」的說法,而且還一直流傳著,樂豐有一個酒樓就起名為「魚龍山酒店」,這都是因「魚龍山」之名而取名的。顯然,樂豐鎮在歷史上就是因其座落於魚龍山故而稱之為魚龍古鎮。魚龍鎮有一條街,叫儒堂街。儒堂街的名字又是怎麼來的呢?據說北宋時魚龍山,又叫「南邊山裡,這里有一座府學舍,就是後來取名的「曾子書院」,因宋朝大文學家曾鞏曾在此講過學,曾鞏應學子們的懇切請求,又將南邊山裡賜名為儒堂山。據清同治《鄱陽縣志》記載,包家山原名就叫「儒堂山」。儒堂山是鄱陽的東南驛站。過往船隻、木牌停泊的港灣,歷代兵家的避風港,這個住戶密集的地方因此也就成了儒堂街。當然,魚龍古鎮有一個發展的過程,起初,古鎮規模並不大,街道也不寬。據說儒堂街得到拓寬和改造得益於明朝的淮王,歷史上,朱元璋與陳友諒大戰鄱陽湖時,有一次朱元璋敗退儒堂山駐扎在鳴山廟休整,並籌措到糧草,使朱元璋最終打敗陳友諒。淮王有感於儒堂街有功於大明王朝,故此在參加萬年縣設縣慶典率馬隊經過儒堂街時,鄭重承諾拿錢將儒堂街加寬改造,之後並真的送來幾沓新版「大明寶鈔」,自此儒堂街至廉家這條官人路就得到徹底的平整、拓寬。 這說明樂豐這座古鎮在一千多年前產生,它的歷史並得到延續,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江南千年古鎮。二為什麼樂豐這個地方,從北宋開始能夠形成一個江南古鎮呢?在沒有火車和汽車的古代,大凡能夠形成城鎮的地方,都是水路交通發達的地方。解放前的魚龍山,亦即儒堂山,也就是現在的包家山頭,山腳下就是茫茫的鄱陽湖,三面環水,信江、昌江、樂安江在此不遠處交匯,注入鄱陽湖。水路交通四通八達,可以吐納四方船隻,地理位置優越。在水運主宰交通的年代,這就造就了它的千年繁華。交通發達的地方,如古埠港口就是商品買賣發達的地方。古代所謂城市的「市」,就是商品貿易的地方。交通發達的地方買賣的人也就多了起來,房子、店鋪也就多了起來,也就熱鬧了,再把四周用圍牆圍起來,就形成了城市。集鎮的規模比城市小,所謂「集」,就是集中買賣,趕集就是趕去買賣,對於水遠主宰交通的年代且又地處多水系交通交匯的魚龍山來說,這里確實商賈雲集,貨暢其流,真可以說是「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據史書記載,宋代各地城市周圍和農村交通要道附近,已經出現了大量集市,逐漸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城鎮。應該說,魚龍山古鎮就是在北宋時期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據說,北宋時,魚龍山地區手工業生產十分發達。據史書記載,我們的祖先在開始使用磨光石器並在長期用火的實踐中,發明了黏土製成容器泥胎,經火燒烤能盛放液體的又能耐火燒的陶器。北宋時期魚龍古鎮 陶器燒制技術已十分先進了。據說包家山頭當時就有十八座窯,依仗豐富的優質重黏土生產缸缽磚瓦,生意十分跑火。這些缸缽磚瓦主要銷往鄱陽、余干、樂平三縣,其中多形狀的有蓋的無蓋的細紋魚龍匣缽銷路更廣,有燒火用的、有熬湯用的、還有盛菜裝茶的,商販常用船隻運往饒洲、樂平、安仁以及鄱陽湖沿岸各地銷售。當時與窯業並駕齊驅的產業有以人名為品牌的黃柏蔥葯材生產的收購與加工,其地址就是現在的樂豐小學,樂豐水庫頭里當年打鐵鑄犁的地方,園藝場是榨壠糧油與生豬交易的場所。發達的水運交通,興旺的手工業生產與加工,貨暢其流的商業貿易,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其中,漸漸地這里就形成了一個住戶較為密集的集鎮。在我國歷史上,北宋時期臨街設店已經是蔚然成風了,城市的各個區域都可以設店,街道兩旁、沿河地帶到處設店,魚龍古鎮由於到處設店,這樣就形成了一個繁華的商業街,這就是儒堂街。街上行人熙熙攘攘很是熱鬧,據樂豐塘頭李家宗譜記載,宋代在此開館講學的一代宗師胡教授的後人胡席儒曾賦詩盛贊魚龍古鎮儒堂街說:「鱗鱗大廈競園宅,崇門斗室閣生風」。意思是說,鱗次櫛比的磚瓦結構房屋,瓦蓋得像魚鱗般漂亮,高門大屋的頂層上,風像從它們中間興起,可見當年儒常街的繁榮和繁華。可惜,這個南邊山裡的千年古鎮在太平天國期間,被一場大火焚為廢墟,據當地人說,當時一大批樂安河上游來的胳膊上扎條黃巾的「黃毛子」,他們發亂時財,攻擊對象是富庶的小姓村,他們進村後,見人就殺,見財就搶,搶光就燒。儒堂街上人來自四面八方,雜姓多,故難逃此劫。就能見到成堆的瓦礫,釉面鋥亮的瓷碗、盤和陶罐碎片,曾子書院的殘恆,儒堂街的房屋還留下石碾的遺物,甚至當年曾鞏洗刷毛筆的洗筆池還在山腳下,這足以說明繁華的魚龍古鎮在宋元明清的歷史上確實存在過。三新中國建立後,魚龍山的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1954年人民政府在樂安江和信江交匯處的三角洲草坪上建圩圍成了一天然盆地,建成了國家定點的機械農場,屬江西省農業廳領導。1958年正式命名為江西省良種繁殖場,「文化大**」時又成了江西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團,農建師撤銷後,這里成了上饒地區管轄下的一個農場。在樂豐成為地區領導下的一個農場時,正趕上改革開放的新的歷史時期。在改革開放大潮的推動下,包家山頭上,也就是魚龍古鎮的舊址上一下子建了許多工廠,產生了以鄱陽湖啤酒廠和金屬容器廠為龍頭的一系列企業,鄱陽湖啤酒省優部優,南下北上,走上全國,二十多年常銷不衰;金屬容器鋼桶曾經銷往十幾個省,還打進了歐洲市場,工業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市場的繁榮,市場繁榮,加速了城鎮建設的發展。在工業生產和商品貿易發展的基礎上,當時樂豐農場黨委帶領人民開辟了從乳膠廠到農機廠的一條人民大道,大道修成之後,道兩旁就陸續建房開店,店面也開始裝璜起來了,不久路燈也亮起來了。於是魚龍古鎮儒堂街被焚毀150多年後,在其舊址上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形成了一條繁華的商業街,具有了鄉村集鎮的基本特徵。

Ⅷ 豐鎮歷史人口都是哪裡.. 山西 、河南、河北、那個地方遷徙過來。

豐鎮市(縣級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的中南部,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三省區交界處,是自治區的南大門,素有「塞外古鎮、商貿客棧」之稱。全市總面積2,704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59平方公里,轄2個鄉、5個鎮,5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31萬,其中城內人口34.566萬。中文名稱: 豐鎮市 外文名稱: Fengzhen City 別名: 豐鎮 行政區類別: 縣級市 所屬地區: 中國華北 下轄地區: 隆盛庄鎮、紅沙壩鎮等 政府駐地: 迎賓大道 電話區號: 0474 郵政區碼: 012100 地理位置: 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南部 面積: 2,704平方公里 人口: 31萬(2004年) 方言: 晉語 氣候條件: 中溫帶大陸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明長城遺址、薛剛山風景區 火車站: 豐鎮站 車牌代碼: 蒙J 行政區劃代碼: 150981 望採納,謝謝。

Ⅸ 豐鎮市德聖堡是那個朝代

豐鎮市(Feng Chin)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南部,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三省區交界處,是自治區的南大門,素有「塞外古鎮、商貿客棧」之稱。

Ⅹ 豐鎮薛岡山的由來

薛剛山據傳是唐朝大將薛剛出關征西時在豐鎮駐扎屯兵之地。至今還流傳著薛剛一箭定陰山、飲馬河畔收番邦的傳說。現在的薛剛山上建有革命烈士紀念碑、眺望亭等建築。閑暇時節,登山遠眺,遠山綿延,俯首近觀,一水帶城,春夏秋冬,四時不同,別有一番風景。

據《豐鎮縣志》載,五代周德威曾屯兵於此,義傳說唐朝薛剛曾避難於此.但均無史料為證。古代往西北出塞的一些遷客騷人,來此見薛剛山雄偉壯觀,爭相作詩賦詞,吟詠不絕。清人王士禎有詩:「峰頭古寨舊遺痕.唐將名聲今尚存」。其實,薛剛反唐的故事僅是民間傳說,薛剛山因此而得名,當地人反而不知道元石山的真名了。[2]
秀麗奇特,登巔俯瞰,左側飛來峰上是「金龍大王廟」,遠遠望去風翼雙闕,碧樹銀召;近看廟宇雕粱畫棟,流金溢彩。後人在廟前植樹造林,綠樹掩映,使大王廟古剎愈增風采。
金龍大王廟腳下,有一股涓涓清泉,舊名日:「靈泉」,被譽為豐川第一泉。泉口處深不見底,水流清冽,舊時每逢大旱,附近農民便來祈雨。據說:「將瓶投人水中,有神物傾瓶,瓶亦水滿,則必有雨下,每求必靈」。所以,在遼代,於飛來峰下建此「金龍大王廟」。
薛剛山下。田疇交錯,翠綠如茵,新城河水,在重岩復蚰之中幽然而出,蜿蜒曲折若玉帶飄搖,實為古鎮勝景。
薛剛山的後面,是隔河相望的二龍山,二龍山形似游龍.綿亘數里,重巒疊嶂,與薛剛山形成迭宕之勢,更見其雄偉壯觀。
薛剛山前,新城河對面是山寺,依北山之麓,九十九階的盤山石徑,古廟宇盤踞其間。相傳這里曾有「山寺朝霞」的美景,「每當月落天曉,霞光滿天,樓閣樹石俱成赤色」。
而今,薛剛山上修建了人民英雄紀念碑,四周的山石之間植樹栽花.蔥蘢蒼翠。山腳下是蘋果園和葡萄園。每當夏秋之際,金雞破曉,紀念碑披霞掠金,十分壯觀。

豐鎮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的中南部,晉、冀、蒙三省交界處,是自治區的南大門,素有「塞外古鎮、商貿客棧」之稱。全市總面積2704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59平方公里,轄2鄉5鎮,5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67萬,其中城內人口34.566萬。

閱讀全文

與豐鎮古鎮多少年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0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