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90年發生過哪些大事么
1.1990年10月3日分裂45年的德國重新統一
2.1990年我國福建、浙江南部地區連續遭到數次風暴潮災害,損失慘重。山東省膠東半島沿海遭到突發性海浪的襲擊;沿海共發生一些起赤潮災害;渤、黃海連續發生兩次船舶溢油事故。
3.1990年波蘭總統選舉 團結工會在取得政府領導權之後,便開始對雅魯澤爾斯基總統施加壓力。團結工會領導人瓦文薩作出了競選總統職務的表示。在這種情況下,1990年9月雅魯澤爾斯基要求議會縮短他的任期,表示要盡快辭去總統職務,以避免出現社會動亂。9月27日,波蘭議會通過了憲法修正案和總統選舉法決定將原應於1995年進行的總統選舉提前至1990年11月25日舉行。瓦文薩、馬佐維耶茨基和從美國回國參加競選的蒂明斯基進行了角逐。11月25日進行了首輪選舉,三人得票均未過半。第二輪競選在瓦文薩和蒂明斯基之間進行。12月10日瓦文薩當選為波蘭總統。
4.1990年5月23日晚在日本落下帷幕。中國女隊勇奪女子團體桂冠,中國男隊苦戰五盤以2:3負於瑞典隊,屈居男子團體亞軍。
另外還有:
1990年大事輯錄
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李瑞環到深圳視察。
2月5日-8日,在全國經濟特區工作會議上,李X總理說,在治理整頓時期,全國經濟發展速度適當放慢一點,但是經濟特區從自己的實際出發,可以而且應該比全國平均速度高一點。
2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兼國家教委主任李鐵映視察深圳時說,深圳一定要爭取兩個金牌,一個是經濟發展的金牌,一個是黨風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金牌。
6月21日-23日,江XX考察深圳時說,特區十年建設成就是巨大的,形勢要求特區非搞好不行,沒有一定的速度也不行,要再接再厲,更堅決、更扎實地改革開放,要當好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排頭兵。
7月3日,江XX、李X分別為深圳經濟特區成立10周年題詞。江XX的題詞是:「繼續辦好深圳經濟特區,努力探索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路子。」李鵬的題詞是:「堅持改革開放,為把深圳特區建設成為以工業為主、工貿相結合、外向型、多功能的現代化城市而努力。」
9月28日,東江———深圳供水工程第三期擴建工程在東莞市塘廈抽水站樞紐工地宣布正式開工。
11月29日,深圳鹽田港疏港鐵路動工。
12月3日,國家人事部正式確定深圳市為國家公務員制度的地方綜合試點,同時批准深圳市實施國家公務員制度的總體方案。
12月19日,中共深圳市第一屆委員會和市紀委分別舉行首次全會,選舉李灝為市委書記、李海東為紀委書記。
12月28日,深圳市政協一屆一次會議選舉周溪舞為市一屆委員會政協主席。
12月29日,深圳市人大一屆一次會議選舉厲有為為市一屆人大常委會主任、鄭良玉為市長。
❷ 19世紀60到90年代發生了什麼歷史事件發生在哪裡和都有哪些人影響了什麼
1860年清與英法俄等國簽訂北京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
1861年發生辛酉政變,慈禧上台,成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海關
1880年代取得中法戰爭勝利,左宗棠收復新疆伊犁等地。
1860——90年代的洋務運動。
❸ 20世紀90年代發生了什麼重大歷史事件
1、港澳回歸
香港回歸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決定在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何鴻燊是港澳回歸的歷史見證者。1984年,他參加香港各界知名人士組成的觀禮團,到北京觀摩《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儀式。
1988年,何鴻燊被委任為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副主任、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委會副主任。何鴻燊一直致力於關注文化教育發展,投身社會慈善事業,可謂「功勛卓著」。2001年獲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頒授「金蓮花榮譽勛章」。
2003年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於授予其「金紫荊星章」,2007年獲授澳門最高殊榮─「大蓮花榮譽勛章」,2010年獲頒香港大紫荊勛章,成為同獲港澳最高榮譽勛章第一人。
2、亞洲金融危機
亞洲金融危機,又稱亞洲金融風暴,是指1997年發源於泰國,之後進一步影響到臨近亞洲國家,甚至全球貨幣、股票市場和其他資產價值的一場金融大危機。
危機首先在東南亞爆發並波及港台。自1997年初起,東南亞地區特別是泰國泰銖受國際投機者的攻擊,泰銖不斷走軟,最終不得不放棄固定匯率制,造成泰銖狂跌。接著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尼3國貨幣也狂跌。
與此同時,泰國、馬來西亞、韓國、印尼與菲律賓短期資金大量進出。隨後危機蔓延至東北亞。從10月底起韓元持續下跌,股市跌幅也超過40%。企業的大量倒閉使韓國銀行呆賬和壞賬劇增,到期應償還的外債卻越來越多。
東南亞和韓國的金融風暴很快刮到了日本,使原本就不景氣的日本經濟愈益惡化。
3、波黑戰爭
波黑戰爭是發生在1992年4月至1995年12月,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簡稱波黑)穆斯林、塞爾維亞和克羅埃西亞三個主要民族就波黑前途發生嚴重分歧而發生的戰爭。
波黑戰爭歷時43個月,近十萬名婦女被強奸,死亡25萬人左右,270萬平民淪為難民,人均收入從1900美元降到500美元,工業產值只剩5%,薩拉熱窩供電只剩10%,供水癱瘓。
波黑戰爭的大背景是蘇聯垮台,東歐社會主義陣營倒戈,美國單極世界的野心展現。波黑戰爭是德國挑起的,美國是最大贏家。美國為了落實這個目的,緊接著在科索沃戰爭中,拔掉了米洛索維奇這個「釘子」。
4、科索沃危機
科索沃戰爭,是一場由科索沃的民族矛盾直接引發,在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的推動下發生在20世紀末的一場重要的高技術局部戰爭。
其持續時間從1999年3月24日至1999年6月10日。科索沃戰爭以大規模空襲為作戰方式,美國為首的北約憑借占科索沃危機的發生,有著復雜的歷史淵源。
塞爾維亞人稱對該地區擁有「歷史權利」,認為科索沃是中世紀塞爾維亞的搖籃和發祥地,是塞爾維亞領土不可 分割的一部分。
而阿爾巴尼亞人則稱對科索沃擁有「種族權利」,因為他們的人 數在該地區佔有絕對優勢。1945年7月,根據科索沃地區居民的意願,科索沃成為塞爾維亞共和國范 圍內的一個自治區。
5、海灣戰爭
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國與英國等國聯軍以解放科威特獨立自由為由,強行干涉兩國戰爭,這就是著名的海灣戰爭。
沒想到短短40餘天,美國便把伊拉克徹底打懵了。當時伊拉克作為中東地區數一數二的強國,軍隊作戰能力比我國解放軍只強不弱,但是面對美國新式武器以及先進的戰略思想一敗塗地。
海灣戰爭里,美國使用的高科技武器層出不窮,無人飛機,精確導彈,電磁武器,讓人眼花繚亂。一種全新的作戰模式第一次出現在世人眼裡,所有人都屏住了氣,驚訝又感嘆,接著就是深思。
❹ 90多年前,標志著人類歷史進入到探索社會主義新時代的重大事件是
和上面的差不多 第一個:列寧領導的工人階級的勝利。 第二個:俄國十月革命 第三個:當時國民黨的兵力強大,而且共產黨剛剛成立,所有的力量都不夠國民黨強大,只好從周邊的農村包圍城市。 第四個:實質是社會主義是由工人階級領導的 而且工人階級是和資產階級對立的 且歐洲各國都是資本主義國家 所以外國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就出兵干涉 所以後面的社會主義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的對立 導致了"冷戰".
❺ 1990年以來發生的中國重大歷史事件時間表和內容,越詳細越好
1991蘇聯解體
1992北美自由貿易區形成
1993歐洲聯盟建立
1990年 上 海證 交所成立
·1991年 秦 山 核電 站並網發電
·1992年 鄧 小 平南巡並發表重要講話
·1993年 「汪 辜會談」
·1994年 全 國足 球 甲級(A組)聯賽開始
·1995年 雙休日改變生活
·1996年 中國人民 解 放軍在 台灣海 峽進行陸 海空 聯合演習
·1997年 中國政 府對香 港恢復 行使主權
·1998年 長江、松花江嫩江全流域 大洪水 全國 抗洪 救災
·1999年 全國高校 開始擴大 招生
·2000年 成 克 傑、胡 長 清、廈 門 遠 華貪 腐事件被處理
·2001年 中國 加入 世界 貿 易 組織
·2002年 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0萬億元
·2003年 眾志 成 城 抗擊 非 典
·2004年 全國人大通過憲 法修正案 保護私產入憲
·2005年 神舟 六 號載人飛行圓 滿成功
·2006年 農業 稅退 出歷史 舞台
·2007年 十屆人大五 次會議 表 決通過《物 權 法》
·2008年 北京成 功舉 辦奧 運 會和殘 奧會 .汶 川大 地震
·2009年 新中國 成立6 0周年大 閱兵
·2010年 上海世 博 會
❻ 1990年世界發生的大事件有那些
1、立陶宛獨立
立陶宛是一個擁有輝煌文明的歷史古國 ,1240年成立立陶宛大公國,1569年與波蘭合並成波蘭立陶宛聯邦, 成為歐洲強國之一,並與俄羅斯一直在北歐和東歐爭霸,後由於國力衰退,成為俄羅斯帝國的附庸國並最終遭到吞並。
一戰時被德國佔領,1918年2月宣布獨立,但在二戰時又遭蘇聯吞並,1940年成立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為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宣布脫離蘇聯再次獨立,直到1991年9月6日蘇聯才承認其獨立。後加入歐盟和北約。
2、葉門共和國成立
葉門共和國(阿拉伯語:الجمهورية اليمنية,英語:Yemen Republic),位於阿拉伯半島西南端,與沙特、阿曼相鄰,瀕紅海、亞丁灣和阿拉伯海。1990年5月由阿拉伯葉門共和國(北葉門)和葉門民主人民共和國(南葉門)合並組成。
葉門擁有3000多年文字記載的歷史,是阿拉伯世界古代文明搖籃之一。葉門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糧食不能自給,約1/2依靠進口。在夏季有著沙漠中常見的沙塵暴,而因過度放牧,沙漠化日漸嚴重。
該國的棉花質量良好,每年有大量出口,咖啡種植面積也很大,占重要地位。近年,政府致力於減少預算赤字和政府開支,努力控制通貨膨脹,穩定物價。
3、1990年北京亞運會在北京舉行
第11屆亞運會於1990年9月22日-10月7日在中國北京舉行。 這是中國舉辦的第一次綜合性的國際體育大賽,來自亞奧理事會成員的37個國家和地區的體育代表團的6578人參加了這屆亞運會。中國派出636名運動員參加了全部27個項目和2個表演項目的比賽。
中國台北時隔12年後,作為中國一個地區的代表隊重返亞運大家庭。 亞運會開幕前不久,為中國申辦本屆亞運會成功做出巨大努力的亞奧理事會主席、科威特的法赫德親王在8月爆發的海灣戰爭中不幸去世,成為本屆亞運會最大的遺憾。
4、東德與西德合並
1990年8月31日,兩德政府簽署關於實現政治統一的「統一條約」;1990年9月12日,蘇、美、英、法4國和兩德外長在莫斯科舉行第四輪「二加四」會談並簽署《最終解決德國問題的條約》。
1990年9月21日,兩德議會批准兩德統一條約;1990年10月1日,英國、法國、美國、蘇聯和兩德外長們在紐約簽署一項宣言,宣布停止英、法、美、蘇4國在柏林和德國行使權力;1990年10月3日,兩個德國實現統一。
5、漢語大字典出齊
《漢語大字典》是以解釋漢字的形、音、義為主要任務的大型語文工具書。其首版由四川、湖北兩省300多名專家、學者和教師經過10年努力編纂而成,於1990年出齊。
全書約2000萬字,共收楷書單字56000多個,凡古今文獻、圖書資料中出現的漢字,幾乎都可以從中查出,是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收集漢字單字最多、釋義最全的一部漢語字典。《漢語大字典》全書採用繁體字編排,必須按繁體字進行查找。
❼ 1990-2000中國發生的大事
1、5.5特大黑風暴
1993年5月,一場罕見的沙塵暴襲擊了中國新疆、甘肅、寧夏和內蒙古部分地區,沙塵暴經過時最高風速為34米/秒,最大風力達12級,能見度最低時為零。
這場風暴總共造成85人死亡,31人失蹤, 264人受傷;12萬頭(只)牲畜死亡、丟失,73萬頭(只)牲畜受傷;37萬公頃農作物受災;4330間房屋倒塌,直接經濟損失達7.25億人民幣。
2、第一屆中央電視台3·15晚會
1991年3月15日,中央電視台經濟部的編導們在激情和探索欲的鼓動下推出現場直播"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消費者之友專題晚會"。
首屆「3·15晚會」雖然曝光力度還不夠大,形式也並不完善,但在中國經濟蓄勢待發的時期,在中國消費者嘗到改革開放甜頭,同時也正承受假冒偽劣產品所帶來的痛苦時,為消費者正確維護自身權益起到很好的啟蒙作用。
晚會現場10部熱線電話此起彼伏,很多打不進電話的人,甚至把那些有質量問題的商品帶到直播現場的門口請求曝光,消費者們的維權意識被喚醒了。從此,一個消費者高度關注的品牌誕生了,"3·15"晚會成為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宣傳活動的主力。
3、香港回歸
香港回歸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決定在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於1997年7月1日將香港交還給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事件。
英國開始對香港的殖民統治,時間是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時,當時清政府戰敗於1842年8月29日與英國簽訂的《南京條約》,將香港島及鴨脷洲割讓給英國。
1860年10月,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清政府再次戰敗,被迫簽訂《北京條約》,將九龍半島(時稱九龍司地方一區)界限街以南及昂船洲交給英國管治。
1898年,清政府與英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的230塊大小島嶼總計975.1平方公里的土地租借給英國,並將租借地稱為「新界」,租期為99年。從1898年7月1日開始,至1997年6月30日期滿。從而佔領香港全境。
1982年9月,英國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開始就香港前途問題展開談判。雖然《南京條約》與《北京條約》皆指香港島及鴨脷洲與界限街以南的九龍及昂船洲永久割予英國,但中華人民共和國拒絕承認《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等所有相關不平等條約。
只承認香港受英國管理,而非英國屬地,並要求英國將香港島和九龍連同新界一並交還。1997年,英國政府決定將香港的主權交還給中國,但同時爭取維持英國在香港的利益。
中英雙方經過兩年多達22輪的談判,最終在1984年12月19日正式簽署了《中英聯合聲明》,決定從1997年7月1日起,中國在香港成立特別行政區,開始對香港島、界限街以南的九龍半島、新界等土地重新行使主權和治權。
4、1998特大洪水
1998年洪水,包括長江、嫩江、松花江等。長江洪水是繼1931年和1954年兩次洪水後,20世紀發生的又一次全流域型的特大洪水之一;嫩江、松花江洪水同樣是150年來最嚴重的全流域特大洪水。
據初步統計,包括受災最重的江西、湖南、湖北、黑龍江四省,全國共有29個省(區、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受災面積3.18億畝,成災面積1.96億畝,受災人口2.23億人,死亡4150人,倒塌房屋685萬間,直接經濟損失達1660億元。
5、澳門回歸
1999年12月20日零時,在中葡兩國元首見證下,第127任澳門總督韋奇立和第1任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何厚鏵於澳門新口岸交接儀式會場場內交接澳門政權。
翌日(12月21日)早上,澳門群眾歡迎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部隊進駐澳門;至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澳門主權移交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香港回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1998特大洪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黑風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1991年中央電視台3·15晚會
❽ 20世紀90年代中國的詳細歷史事件有哪些
20世紀90年代指1990年到1999年。
1.1990年:中國同印度尼西亞恢復中斷23年的外交關系;第11屆亞運會在北京舉行。
2.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開,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鄧小平南巡講話。
3.1997年:鄧小平去世;香港回歸;中共十五大召開,提出了將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4.1999年:神舟飛船成功,澳門回歸。
❾ 90年代的重大歷史事件
港澳回歸。亞洲金融危機。99年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美國戰機空襲。
「超級大國」蘇聯解體 1991年12月21日。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打了海灣戰爭,
1993年到1995年歐洲出現了波黑戰爭,20世紀90年代末期出現了科索沃危機。
❿ 20世紀90年代中國的詳細歷史事件
·1990年9月22日,第11屆亞運會在北京開幕。 ·1992年7月30日,中國正式加入《世.界版.權.公約》。 ·1992年10月12—18日,中.共十.四.大在.北京舉行,大會選.出新.的中央..委.員會,並決定不再設.立中.央.顧..問委.員會。 ·1993年2月20日,京.九鐵路建設全面展開。京.九鐵路全長2500公里,總投資200多億元,是建國以來.興建的規模.最大的鐵路干線。 ·1993年3月27日,在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江..澤.民當選為國.家.主.席。 ·1994年12月14日,經過.四十多年勘測設計和研究論證,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正式開工。 ·1997年2月19日,中國.共.產.黨第.二代..領導人、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病逝。 ·1997年7月1日,香.港..將結.束150年殖..民.統.治的歷史,正式.回.歸.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