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明治維新歷史多少年

明治維新歷史多少年

發布時間:2022-06-30 13:05:31

① 日本明治年間是指多少年是中國的什麼時期

指公元1868年--1912年,當時中國處於清朝時期。

明治作為日本天皇睦仁的年號,在公元1868年--1912年日本使用此年號,共計四十五年。

明治天皇在位期間日本進行明治維新,維新的主要成果是日本近代工業迅速崛起。日本從此由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並使日本成為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

清朝(1616年—1912年)是中國歷史最後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共傳十一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

鴉片戰爭後多遭列強入侵,主權和領土嚴重喪失。也開始了近代化的探索,進行了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等近代化改革。

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使得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清朝後期,中國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朝統治瓦解,1912年2月12日,北洋軍閥袁世凱逼迫末帝溥儀遜位,頒布了退位詔書,清朝從此結束。

(1)明治維新歷史多少年擴展閱讀:

明治維新介紹:

明治維新是發生在日本倒幕運動之後的事情,在十九世紀的六十年代,日本受到了西方資本注意的強烈沖擊,並且借著這個沖擊一舉推翻了統治日本多年的幕府政府,使其永遠地成為了歷史。

並且明治天皇在推翻幕府政權之後遷都東京,隨後便開始了明治維新。明治維新是一場由上而下進行的、以全面西化為形式的改革運動。

在明治天皇於1868年建立了新的政府以後,日本便開始了近現代的政治改革,並且運用英國所使用的君主立憲制政體,大力發展教育,使得民眾得到全面的「文明開化」,除此之外還大力發展資本主義經濟,進行日本的工業化改造。

日本的明治維新也使得日本成為整個亞洲第一個進行工業化改造的國家,也由於日本的明治維新,日本逐漸成為世界強國之一。

因此日本的明治維新可以說是日本歷史上最為重要的轉折點之一,也是日本近代化的開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明治

網路——中國歷史朝代

② 日本明治維新是幾幾年

1868年1月3日 日本明治維新

1868年1月3日,日本的明治天皇頒布了「五政復古」詔書,這是日本著名的明治維新運動的開始。
19世紀中葉,一向奉行「鎖國政策」的日本,遭到美、英、法、俄等國的侵略,面臨著嚴重的民族危機。日本人民仇視外國侵略者,更痛恨和侵略者相勾結的幕府。農民和市民紛紛起義,開展「倒幕」運動;中下層武士、商人、資本家和新興地主中的改革勢力也投入了「倒幕」斗爭。就在1月3日這一天發動了政變,由明治天皇召開有倒幕派皇族公卿,大名和武士出席的御前會議,宣布「五政復古」,恢復天皇親政、廢除幕府,成立新的中央政府,並責令幕府將軍德川慶喜交出領地和財產。1月6日夜間,德川慶喜逃往大阪、集中兵力反撲。內戰爆發。
1月底,倒幕軍在京都附近擊敗幕府軍隊,德川逃往江戶。2月,天皇組織了討幕軍,由於廣大農民和城市貧民積極配合,倒幕軍終於打敗了比自己數量大3倍的幕府軍,德川慶喜被迫投降,倒幕派取得了勝利,建立起以明治天皇為首的日本新政府。明治天皇廢藩置縣,將全國劃為3府72縣,消滅了國內的封建割據勢力,建立起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國家,為發展資本主義掃除了障礙,自此以後,由明治天皇主政,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使日本走上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這在日本歷史上稱作「明治維新」。

③ 明治維新歷經多少年

1867 年孝明天皇死,太子睦仁親王(即明治天皇 )即位,倒幕勢力積極結盟舉兵。11月8日,天皇下達討幕密敕。9日幕府將軍德川慶喜奏請「奉還大政」,同時卻在大阪集結精兵,企圖反叛。1868年( 戊辰年 )1月3日,天皇發布《 王政復古大號令 》,廢除幕府 ,令德川慶喜「辭官納地」。8日及 10日,德川慶喜在大阪宣布「 王政復古大號令 」為非法。1月27日,以薩、長兩藩為主力的天皇軍 5000人,在京都附近與幕府軍1.5萬人激戰(鳥羽、伏見之戰 ),德川慶喜敗走江戶。戊辰戰爭由此開始。天皇軍大舉東征,迫使德川慶喜於1868 年 5月 3日交出江戶城,至11月初平定東北地區叛亂諸藩。1869年春,天皇軍出征北海道,於6月27日攻下幕府殘余勢力盤踞的最後據點五畯廓( 在函館),戊辰戰爭結束。
以天皇為首的新政府,於1868年4月6日發布具有政治綱領性的《 五條誓文 》,6月11日公布《政體書 》。9月3日天皇下詔將江戶改稱東京。10月23日改年號為明治。1869年5月9日遷都東京。並頒布一系列改革措施:
•1869年6月,明治政府強制實行「版籍奉還」、「廢藩置縣」政策,將日本劃分為3府72縣,建立中央集權式的政治體制。
•改革身份制度,廢除傳統時代的「士、農、工、商」身份制度,將過去的公卿諸侯等貴族改稱為「華族」,大名以下的武士改為「士族」;為減輕因「版籍奉還」而連帶的財政負擔,逐步廢除封建俸祿;此外亦頒布武士《廢刀令》,以及建立戶籍制度基礎的《戶籍法》。
•社會文化方面,提倡學習西方社會文化及習慣,翻譯西方著作。歷制上則停用陰歷,改用太陽歷計日(年號除外)。
•引進西方近代工業技術;改革土地制度,廢除原有土地政策,許可土地買賣,實施新的地稅政策;廢除各藩設立的關卡;統一貨幣,並於1882年設立日本銀行(國家的中央銀行);撤消工商業界的行會制度和壟斷組織,推動工商業的發展(殖產新業)。
•教育方面,發展近代義務教育,將全國劃分為8個大學區,各設1所大學,下設32個中學區,各有1間中學,每1中學區下設210小學區,每一所小學區設8所小學,總計全國有8所公立大學,245所中學,53760所小學。教育機關頒布《考育敕語》,灌輸考道、忠君愛國等思想(有人認為此舉用意在於強化最高權力集中式的社會體系,為日後的對外擴張鋪路)。此外亦選派留學生到英、美、法、德等先進國家留學。
•軍事方面,改革軍隊編制,陸軍參考德國訓練,海軍參考英國海軍編制;並於1872年頒布徵兵令,凡年齡達20歲以上的成年男子一律須服兵役。一般服役3年,及預備役2年,後來一般役及預備役分別增至3年及9年,總計12年。1873年時,作戰部隊動員可達40萬人。此外明治政府亦發展國營軍火工業;到了明治時代中、後期,軍事預算急劇增加,約占政府經費的30%~45%,實行軍國主義,武士道精神。
•交通方面,改善各地交通,興築新式鐵路、公路。1872年,第一條鐵路——東京(新橋)至橫濱(櫻木町)間鐵路通車;到了1914年,日本全國鐵路總里程已經超過7000公里。
•司法方面,仿效西方制度,於1882年訂立法式刑法,於1898年訂立法、德混合式民事法,於1899年訂立美式商法。
•宗教方面,基於政治理由,政府大力鼓勵神道教,因為其宣揚忠於天皇的思想,對天皇統治國家有一定的幫助。同時亦容許其它宗教的存在,1873年日本取消基督徒傳教的禁令。
1871 年 ,明治政府派出以右大臣岩倉具視為首的大型使節團出訪歐美,考察資本主義國家制度。在富國強兵、殖產興業 、文明開化的口號下 ,政府積極引進西方科學技術,以高征地稅等手段進行大規模原始積累,建立了一批以軍工、礦山、鐵路、航運為重點的國營企業。與此同時,引進繅絲、紡織等近代設備,建立示範工廠,推廣先進技術;招聘外國專家,派留學生出國,培養高級科技人才。由於過重的財政負擔曾經引起財政危機,80年代初政府把一批國營企業和礦山廉價出售給與政府勾結因而擁有特權的資本家( 即所謂政商),以優厚的保護政策鼓勵華族、地主、商人及上層士族投資經營銀行、鐵路及其他企業,培植了一批財閥。80年代中期起,以紡織業為中心,開始出現產業革命的高潮。
明治維新是日本歷史上的一次政治革命。它推翻德川幕府,使大政歸還天皇,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等方面實行大改革,促進日本的現代化和西方化。明治維新的主要領導人是一些青年武士,他們以「富國強兵」為口號,企圖建立一個能同西方並駕齊驅的國家。1871年廢藩置縣,摧毀了所有的封建政權。同年成立新的常備軍。1873年實行全國義務兵制和改革農業稅。另外還統一了貨幣。在19世紀70年代中期,這些改革遭到兩方面的反對:一方面是失意的武士,他們糾集對農業政策不滿的農民多次興行叛亂;另一方面是受西方自由主義思想影響的民權論者,他們要求實行立憲,召開議會,萬事決於公論。明治政府在各方面的壓力下,1885年實行內閣制,翌年開始制憲,1889年正式頒布憲法,1890年召開第一屆國會。在政治改革的同時,也進行經濟和社會改革。明治政府的主要目標是實現工業化。軍事工業以及交通運輸都得到很大發展。1872年建成第一條鐵路,1882年成立新式銀行。為了滿足現代化的需要,大量介紹西方的科學技術。到20世紀初,明治維新的目標基本上已經完成,日本在現代工業國的道路上前進。

④ 明治維新幾幾年的

關於「明治維新」作為一歷史時期的時間斷限,說法不一。狹義地說,「明治」維新從1868年10月23日(舊歷9月8日)宣布改元明治開始。但一般通常把前一年的1867年大政奉還 、王政復古等許多政治變動都包含在內。其下限則也有廢藩置縣(1872年)、西南戰爭結束(1877年)、實施內閣制(1885年)、確立立憲制(1889年)等多種主張。

⑤ 日本明治維新是哪年

關於「明治維新」作為一歷史時期的時間斷限,說法不一。

狹義地說:「明治」維新是從1868年10月,宣布改元明治開始。
但通常把前一年的1867年大政奉還、王政復古等許多政治變動都包含在內。

廣義地說:包括廢藩置縣(1871年)、西南戰爭結束(1877年)、實施內閣制(1885年)、確立二元制君主立憲制(二元君主制)(1889年)等多種主張。
供參~

⑥ 明治維新階段經歷多少年

明治維新,是指19世紀60年代末日本在受到西方資本主義工業文明沖擊下所進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全盤西化與現代化改革運動。
這次改革始於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進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憲政體。經濟上推行「殖產興業」,學習歐美技術,進行工業化浪潮,並且提倡「文明開化」、社會生活歐洲化,大力發展教育等。這次改革使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走上工業化道路的國家,逐漸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開端,是日本近代歷史上的重要轉折點。
但日本的明治維新並不徹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日本強大後,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

⑦ 明治維新自開始距今多少周年了這次改革對日本歷史產生了什麼積極影響

日本明治維新距今143周年(1868年-2010年)

明治維新的影響
積極影響:
1、明治維新使封建落後的日本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並通過對外掠奪,加快了日本的經濟近代化,逐步發展成為亞洲資本主義強國。
2、1889年明治政府頒布資產階級性質的《大日本帝國憲法》宣布實行君主立憲,基本確立了地主資產階級聯合專政的統治秩序,鞏固了明治維新後確立的日本近代天皇制度;明治維新使日本崛起為東方強國,並逐漸獲得了國家主權的獨立與完整。
3、明治維新後,日本逐步廢除不平等條約,實現了民族獨立;同時為了滿足本國資本主義發展的需求,日本走上了對鄰國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

消極影響: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走上了一條對外殖民擴張的道路,成為亞洲和平的一個威脅。

⑧ 明治維新的起止時間

開始時間是1868年,結束於20世紀初。

明治維新後,日本經過20多年的發展,國力日漸強盛,先後廢除了幕府時代與西方各國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重新奪回了國家主權,最終進入了近代化。

日本明治維新以來,尤注意於求富,繁殖物產、保護本國物產為先務,觀其學校,分門別類,亦駸駸乎有富強之勢。

(8)明治維新歷史多少年擴展閱讀

明治維新,這次改革始於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進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憲政體。經濟上推行「殖產興業」,學習歐美技術,進行工業化浪潮,並且提倡「文明開化」、社會生活歐洲化,大力發展教育等。

這次改革使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走上工業化道路的國家,逐漸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開端,是日本近代歷史上的重要轉折點。

但日本的明治維新並不徹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日本強大後,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

明治維新使日本迅速崛起,通過學習西方,「脫亞入歐」,改革落後的封建制度,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利用日趨強盛的國力,逐步廢除與西方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收回國家主權,擺脫了淪為殖民地的危機,成為亞洲唯一能保持民族獨立的國家,而後隨著經濟實力的快速提升。

軍事力量也快速強化,更在1895年以及1904年~1905年,分別於中日甲午戰爭與日俄戰爭中擊敗昔日強盛的兩個大國—大清帝國(1644~1911)與沙皇俄國(1721~1917),因而躋身於世界資本主義列強的行列。

但明治維新具有不徹底性,在各方面保留了大量舊日本時代的封建殘余,如天皇權力過大、土地兼並依然嚴重等封建殘余現象,與日後發生的一系列日本難以解決社會問題相互影響,使得日本走上了侵略擴張的道路。

⑨ 明治維新是幹嘛的從幾年開始到幾年結束

明治維新是指19世紀末日本所進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全面西化與現代化改革運動。

關於「明治維新」作為一歷史時期的時間斷限,說法不一。 狹義地說,「明治」維新從1868年10月23日(舊歷9月8日)宣布改元明治開始。但一般通常把前一年的1867年大政奉還、王政復古等許多政治變動都包含在內。 其下限則也有廢藩置縣(1872年)、西南戰爭結束(1877年)、實施內閣制(1885年)、確立立憲制(1889年)等多種主張。

閱讀全文

與明治維新歷史多少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0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