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墨守陳規的典故是什麼
墨守:戰國時墨翟善於守城,因稱善守為「墨翟之守」或「墨守」。《戰國策·齊策六》:「今公又以弊聊之民,距全齊之兵,期年不解,是墨翟之守也。」後來用「墨守成規」形容思想保守,守著老規矩不肯改變.
㈡ 墨守成規所涉及的人物及故事
http://ke..com/view/81902.html?wtp=tt
㈢ 墨字成規的主人公是誰
和墨守成規有關的歷史人物是: 墨子
詞目 墨守成規
發音 mò shǒu chéng guī
釋義 墨守:戰國時墨翟善於守城;成規:現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規則、方法。指思想保守,守著老規矩不肯改變。
出處 明·黃宗羲《錢退山詩文序》:「如鍾嶸之《詩品》,辨體明宗,固未嘗墨守一家以為準的也。」
㈣ 墨守成規跟哪個人物有關
墨子
典故
戰國時期,有一回,楚國要攻打宋國,魯班為楚國特地設計製造了一種雲梯,准備攻城之用。那時墨子正在齊國,得到這個消息,急忙趕到楚國去勸阻,一直走了十天十夜,到了楚國的郢都立刻找到魯班一同去見楚王。
墨子竭力說服楚王和魯班別攻宋國。楚王終於同意了,但是他們都捨不得放棄新造起來的攻城器械,想在實戰中試它的威力。
墨子說:「那好,咱們就當場試試吧。」說著,解下衣帶,圍作城牆,用木片作為武器,讓魯班同他分別代表攻守兩方進行表演。魯班多次使用不同方法攻城,多次都被墨子擋住了。魯班攻城的器械已經使盡,而墨子守城計策還綽綽有餘。
魯班不肯認輸,說道:「我有辦法對付你,但是我不說。」墨子說:「我知道你要怎樣對付我,但是我也不說。」楚王聽不懂,問是什麼意思。
墨子說:「公輸子是想殺害我。他以為殺了我,就沒有人幫宋國守城了。他哪裡知道我的門徒約有三百人早已守在那裡等著你們去進攻。」楚王嘆了一口氣,無奈地說:「好吧,我們取消攻打宋國的計劃。」這時墨子才帶著勝利的微笑,告別楚王而去。
(4)墨守成規是哪個歷史人物的典故擴展閱讀
墨子(生卒年不詳),名翟(dí),東周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宋國人,一說魯陽人,一說滕國人。墨子是宋國貴族目夷的後代,生前擔任宋國大夫。他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
墨子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墨子創立了墨家學說,墨家在先秦時期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
他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等觀點。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支點。
墨子在戰國時期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在當時的百家爭鳴,有「非儒即墨」之稱。墨子死後,墨家分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鄧陵氏之墨三個學派。其弟子根據墨子生平事跡的史料,收集其語錄,完成了《墨子》一書傳世。
㈤ 墨守成規成語故事
守成規 這句成語是從墨子的一個故事來的,或「老繭」。 上述故事。到了楚國的郢都,圍作城牆,但是我也不說,用木片作武器,咱們就當場試試吧。但這個「守」一般都已不指守城,我決定不攻打宋國了:仆才輕任重,遠秉成規」。這「手足重繭」也是一句成語。楚王終於同意了:「溫嶠與陶侃書曰。墨子說、「非攻」,便說。據《墨子》記載。《晉書》載,而墨子的守城計策還綽綽有餘,九次都被墨子擋住了,讓魯班同他分別代表攻守兩方進行表演:「我知道你要怎樣對付我。 墨子名翟(di),問是什麼意思,推行他的主張:「我有辦法對付你。他哪裡知道我的門徒約有三百人早已守在那裡等著你們去進攻,和當時的著名巧匠魯班(即公輸般)齊名,因為急忙趕路,造過車輛和守城器械。魯班九次用不同方法攻城,叫「繭子」,即所謂「墨家」:有一回:「那好。他做過木匠:「好了、固守稱為「墨守」,戰國時的魯國人,叫「百舍」,實憑仁公篤愛。魯班攻城的器械已經使盡,墨子為了傳播他的學說,常常不辭勞累,常與儒家學派進行辯論,「手足重繭」,繭子疊繭子。(參看「墨突不黔」) 《墨子》有這樣一段記載,楚國要攻打宋國,形容頑固地守著老規矩,上面又生出新繭。如「墨守成規」,魯班為楚國特地設計了一種雲梯,奔百餘里才不得不歇宿,而多指守舊,成了貶詞,道,准備攻城之用。那時墨子正在齊國。」楚王眼看沒有把握取勝,但是我不說,為宋國大夫(有的說是宋國人),急忙趕到楚國去勸阻,忍勞耐苦,即人人相愛。(參看「班門弄斧」) 墨子主張「兼愛」,立刻找到魯班。「成規」就是陳舊的現成的辦法,四處奔走。墨子竭力說服楚王和魯班別攻宋國,技術精良。《莊子·無道篇》作「百舍重繭」,想在實戰中試試它的威力,而和他的門徒們自創一派,後來就把牢守。」說著解下衣帶。他以為殺了我。魯班不肯認輸。」墨子說,「手足重繭」而不休息:「公輸子是想殺害我,得到這個消息。」 因為墨子善守。一氣走了十天十夜、制度。墨子說,不要戰爭。或作「手足胼胝」(參看「過門不入」)。「手足重繭」形容長途奔走的辛苦,但是他們都捨不得放棄新造起來的攻城器械,不肯改變。古人通常以三十里(約一天的路程)為一舍(住宿旅舍一次)。老繭磨破,一同去見楚王。他不贊成儒家維護奴隸主貴族利益的學說,就沒有人幫宋國守城了,手掌或腳底因緊握或多走而生出的硬皮,就叫「重繭」。」楚王聽不懂,十天十夜,講墨子從齊國趕往楚國。「繭」同「趼」
㈥ 墨守成規的典故
墨子還反對那種為了爭城奪地而使百姓遭到災難的混戰。這回他聽到楚國要利用雲梯去侵略宋國,就急急忙忙地親自跑到楚國去,跑得腳底起了泡,出了血,他就把自己的衣服撕下一塊裹著腳走。
這樣奔走了十天十夜,到了楚國的都城郢都。他先去見公輸般,勸他不要幫助楚惠王攻打宋國。
公輸般說:「不行呀,我已經答應楚王了。」
墨子就要求公輸般帶他去見楚惠王,公輸般答應了。在楚惠王面前,墨子很誠懇地說:「楚國土地很大,方圓五千里,地大物博;宋國土地不過五百里,土地並不好,物產也不豐富。大王為什麼有了華貴的車馬,還要去偷人家的破車呢?為什麼要扔了自己綉花綢袍,去偷人家一件舊短褂子呢?」
楚惠王雖然覺得墨子說得有道理,但是不肯放棄攻宋國的打算。公輸般也認為用雲梯攻城很有把握。
墨子直截了當地說:「你能攻,我能守,你也占不了便宜。」
他解下了身上系著的皮帶,在地下圍著當做城牆,再拿幾塊小木板當做攻城的工具,叫公輸般來演習一下,比一比本領。
公輸般採用一種方法攻城,墨子就用一種方法守城。一個用雲梯攻城,一個就用火箭燒雲梯;一個用撞車撞城門,一個就用滾木擂石砸撞車;一個用地道,一個用煙熏。
公輸般用了九套攻法,把攻城的方法都使完了,可是墨子還有好些守城的高招沒有使出來。
公輸般呆住了,但是心裡還不服,說:「我想出了辦法來對付你,不過現在不說。」
墨子微微一笑說:「我知道你想怎樣來對付我,不過我也不說。」
楚惠王聽兩人說話像打啞謎一樣,弄得莫名其妙,問墨子說:「你們究竟在說什麼?」
墨子說:「公輸般的意思很清楚,不過是想把我殺掉,以為殺了我,宋國就沒有人幫助他們守城了。其實他打錯了主意。我來到楚國之前,早已派了禽滑厘等三百個徒弟守住宋城,他們每一個人都學會了我的守城辦法。即使把我殺了,楚國也是占不到便宜的。」
楚惠王聽了墨子一番話,又親自看到墨子守城的本領,知道要打勝宋國沒有希望,只好說:「先生的話說得對,我決定不進攻宋國了。」
這樣,一場戰爭就被墨子阻止了。
㈦ 墨守成規典故
戰國時期,墨翟主張兼愛與非攻,到處推廣他的學說。木匠出身的公輸盤為楚軍設計攻城的雲梯,楚國要去攻打宋國。墨子急忙去勸阻這場戰爭,楚王讓墨子與公輸盤比試比試攻防演習,墨子善於防守,公輸盤敗北。楚王只好放棄攻打宋國。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
㈧ 陳禹墨守成規,最早形容的是哪個學者
最早形容的是墨子:
戰國時期,有一回,楚國要攻打宋國,魯班為楚國特地設計製造了一種雲梯,准備攻城之用。那時墨子正在齊國,得到這個消息,急忙趕到楚國去勸阻,一直走了十天十夜,到了楚國的郢都立刻找到魯班一同去見楚王。
墨子竭力說服楚王和魯班別攻宋國。楚王終於同意了,但是他們都捨不得放棄新造起來的攻城器械,想在實戰中。墨子說:「那好,咱們就當場試試吧。」說著,解下衣帶,圍作城牆,用木片作為武器,讓魯班同他分別代表攻守兩方進行表演。
魯班多次使用不同方法攻城,多次都被墨子擋住了。魯班攻城的器械已經使盡,而墨子守城計策還綽綽有餘。魯班不肯認輸,說道:「我有辦法對付你,但是我不說。」墨子說:「我知道你要怎樣對付我,但是我也不說。」
楚王聽不懂,問是什麼意思。墨子說:「公輸子是想殺害我。他以為殺了我,就沒有人幫宋國守城了。他哪裡知道我的門徒約有三百人早已守在那裡等著你們去進攻。」
楚王嘆了一口氣,無奈地說:「好吧,我們取消攻打宋國的計劃。」這時墨子才帶著勝利的微笑,告別楚王而去。 因為墨子善守,後來就把牢守稱為墨守。
(8)墨守成規是哪個歷史人物的典故擴展閱讀:
墨子是位思想巨子,因為他自立門戶,創立了墨家學說。他也是位大愛無言的聖賢,因為他是整個中國兩千年文明歷史上,第一位站在最底層勞動者和社會弱者的立場上說話的人。
他在中國歷史上不可或缺,因為他與眾多的聖賢一道,展開思想的砥礪和交鋒,共同創造出了百家爭鳴的局面。
他還是位科學家,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在力的作用、杠桿原理、光線直射、光影關系、小孔成像、點線面體圓概念等眾多領域都有精深造詣的人。後人尊稱墨子為科聖。
㈨ 墨守成規描寫的是誰的典故
「墨守成規」這個典故說的是墨子。
有一回,楚國要攻打宋國,魯班為楚國特地設計了一種雲梯,准備攻城之用。墨子得到這個消息後,走了十天十夜,趕到楚國去勸阻。到了楚國的郢都,墨子立刻找到魯班,一同去見楚王,墨子竭力說服楚王和魯班不要攻打宋國。楚王終於同意了,但是他們都捨不得放棄新造起來的攻城器械,想在實戰中試試它的威力。
墨子說:「那好,咱們就當場試試吧。」說著解下衣帶,圍作城牆,用木片作武器,讓魯班同他分別代表攻守兩方進行表演。魯班九次用不同方法攻城,九次都被墨子擋住了。魯班攻城的器械已經使盡,而墨子的守城辦法還綽綽有餘。
魯班不肯認輸,說:「我有辦法對付你,但是我不說。」墨子說:「我知道你要怎樣對付我,但是我也不說。」楚王聽不懂,問是什麼意思。墨子說:「公輸子是想殺害我,他以為殺了我,就沒有人幫宋國守城了。他哪裡知道我的門徒約有三百人早已守在那裡等著你們去進攻。」楚王看到沒有把握取勝,便說:「好了,我決定不攻打宋國了。」
從此墨子以善於守御著名,後人便稱善守者為「墨守」。
墨守成規,指思想保守,守著老規矩不肯改變。
引證:明代黃宗羲《錢退山詩文序》:「如鍾嶸之《詩品》,辨體明宗,固未嘗墨守一家以為準的也。」
翻譯:就像梁代鍾嶸所著的《詩品》,辨體、明宗,本來不是墨守一家為准目標。
例句:他常常有新鮮的點子,是一個反對墨守成規的人。
(9)墨守成規是哪個歷史人物的典故擴展閱讀
近義詞
1、因循守舊
解釋:沿襲舊規,不思革新,死守老一套,缺乏創新的精神。
讀音:yīn xún shǒu jiù。
引證:東漢班固《漢書·循吏傳序》:「光因循守職,無所改作。」
翻譯:霍光沿襲舊規,不思革新,沒有任何更新。
例句:現在是科技的時代了,因循守舊是行不通的。
2、故步自封
解釋:比喻安於現狀,不求進步。
讀音:gù bù zì fēng。
引證:東漢班固《漢書·敘傳上》:「昔有學步於邯鄲者,曾未得其彷彿,又復失其故步,遂匍匐而歸耳。」
翻譯:以前,有一個人向邯鄲的人學習走路,還沒有學會邯鄲人的走路姿態,卻又忘記了原來自己的走路方式,於是只能爬著回去了。
引用:郭沫若《屈原》第一幕:「你心胸開闊,氣度那麼從容!你不隨波逐流,也不故步自封。」
例句:我們要進步,就絕不能夜郎自大,故步自封。
㈩ 墨守成規與墨子有關系嗎有什麼典故
戰國時墨翟善於守城,故稱善守為墨守;成規:現成的規矩、制度。指思想固執保守,守著老規矩不放,不思改革進取。
墨翟,墨子
墨子是春秋末戰國初時期的思想家、學者,墨家學派的創始人。本名翟,魯國人,有的說是宋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