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新高考歷史科目如何選考
沒有學科思維「玩」不轉!
歷史是一個打低分兒很容易,打高分兒卻十分不容易的一個科目,它既需要一些基礎的背誦,又需要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
什麼樣的綜合能力呢?就是運用所學的知識靈活調動串線的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這樣就會對考生有更多、更高的要求。
例如,在歷史科目的考試中學生經常會發生這樣的疑問,這些歷史事件,我似乎都背過,但是怎麼一到答題上我就不知道該答什麼呢,或者我背的怎麼沒有任何一句話能夠運用到題目當中呢,這就說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分塊記憶的,沒有系統的去串聯起來,所以在答題時很難答到踩分點上,不會取得很高的分數。
此外,學生要學好歷史還需要具備一定的歷史學科的思維能力,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因為歷史的命題,大多是根據事實基礎上考查理解程度,所說的思維能力也就是理解題目的能力,是一個基礎能力。
死記硬背是「大坑」
學生和家長最大的誤區是認為只要背了就一定能夠拿到分數,其實這是不正確的,歷史的考題它的答案生成確實都是建立在背誦基礎之上的,但需要結合題意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靈活運用最後生成答案(家長和學生可以找兩道近三年的高考歷史題,作為一個印證)。
現在大部分學生學的都是單線兒歷史,而不是串線歷史,因而學習歷史應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在記憶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和運用,理出一條線索,找出各個歷史事件之間的相互關系,弄清每件史實前因後果。
此外,最重要的是在學完歷史之後,你需要將所有的中外事件進行一個串聯,因為,中外事件這種考試題在當今乃至以後都是一個重要的考試點,只有「結合體」才能寫出這種題的答案。
歷史也需要大量的課外閱讀
學生在課堂上學習過程中,課本上的知識內容已在學生的思想中形成一種固定的理解模式。但是,課外閱讀對知識點會做到更好的補充,更全面的做出一種解析。
只要堅持閱讀,一些隱性的好奇、懷疑,就會在這個閱讀過程中得到解答。因此,課外閱讀是一種自我學習和對歷史理解整合的過程,對於高考生來說這是一種提高分數的途徑,你儲備的知識閱讀越深,在高考中競爭力越大。
此外,歷史的課外閱讀不像其他學科那樣枯燥,可以說和讀故事差不多,既娛樂又能學習,並且對語文寫作方面也間接提供了素材,另外,通過閱讀也會對自己的社會觀、人生觀有所改變。
關注國際、國內現實生活中的熱點問題
現如今考題的形式越來越靈活,越來越新穎,對答題的技巧有很高的要求。學生在掌握課堂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要有能力應對這些新形勢、新要求,提高對材料的解答能力,這就要求學生多關注電視、報紙、網路的時事新聞,例如,國家領導人的指導思想和主要講話,「兩代會」的政策法規及當下的時事熱點新聞話題等,從而做到「以史鑒今」。
所以來說,歷史的靈活性非常大,歷史學科的答案沒有一定之規,沒有所謂的「套路」和「套話」,所以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⑵ 天津高考歷史考哪幾本書
《中外歷史綱要》上下冊、及三本選擇性必修、
《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經濟與社會生活》《文化交流與傳播》。
⑶ 天津高中文科選修政治地理歷史都是哪些啊
這大約只有特定的目錄檢查去
5語言所需的+了很多選修課(一個古老的詩有用)
數學5 +數(圓錐截面,重要的選修)
英語5或6可以不記得了,反正我們學校時,強制說話(字量)
歷史的三個要求(政治+經濟+文化)+至少選修(看到你的學校,打算選擇哪個通道選擇做題)
這種強制性+同上地理3(反正都是不難)
政治4必修(經濟政治+文化+哲學)(選修將發出,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測試)
品位是你啊?
望採納。
⑷ 天津高考選修內容
高考選修內容指的是在高中階段文理分科階段,文理二科選擇的課程選修內容。
如:
文科選修,例如高二、高三的地理,數學文科學的是選修Ⅰ,歷史的高二世界近代現代史、高三中國古代史。這些都是文科選修,在分文理科的地區這些內容文科學理科不學,會考不考,高考才考。
理科用的物理和化學教材的高二全一冊是必修加選修,會考內容和高考內容都有,而文科用的是只有必修內容的。
⑸ 天津選考科目和考試時間是怎樣的
天津選考科目是物理、化學、生物、思想政治、歷史、地理6科;考試時間是7月9日至10日。
天津市普通高考考試時間具體如下:
1、普通高考英語科目第一次考試(含聽力)於5月16日上午舉行。
2、普通高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於7月7日至8日舉行。
3、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於7月9日至10日舉行。
4、普通高考英語口語測試於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後舉行。
5、普通高考體育類招生專業考試於6月初舉行。
6、普通高考軍事、公安等院校體測、面試於7月底至8月初進行。
7、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於6月29日至7月1日舉行。
8、普通高考體檢原則上於5月18日至6月15日進行。
(5)天津高考歷史選修如何考擴展閱讀
疫情期間天津市高考須知:
1、考生可將消毒紙巾等個人防護用品帶入考場,考試期間須全程佩戴符合防護要求的口罩,不得使用帶呼吸閥或一般性裝飾口罩。
2、考生須聽從考點和帶隊教師指揮,分散進入考點和考場樓,進退考場、如廁時均須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離,考生之間避免近距離接觸交流。
3、考生須主動接受進入考點和考場內兩次體溫檢測,若體溫達到或超過37.3℃,須服從考點應急處置安排。
⑹ 高考選修部分是怎樣考的
高考是這樣的,選修部分是選做題,而且比較簡單,是很容易拿分的題,我是去年參加高考的
⑺ 2021年全國一卷高考選修課怎麼考
1、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發布2017年的高考選考科目要求。在浙招生的1368所高校公布了選考科目范圍,涵蓋23719個專業(類)。 2017年,浙江高考不分文理,語文、數學、外語是必考科目。考生再根據自身興趣和高校提出的專業要求,在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7門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中,自主選擇3門作為高考選考科目。選考科目考試中,除必修內容外還要考加試題。 2、2017年高考中,計劃在浙江招生的近1400所高校里,有500多所高校(主要是獨立學院、民辦、高職)沒有提出選考科目要求。各校提出選考科目要求的專業(類)中,選擇最多的是物理,涉及設限專業(類)的81%,其次是化學涉及64%,再次是技術涉及36%,此外,生物、歷史、地理、政治分別涉及32%、19%、15%、13%。高校設限3門科目的,有多種不同組合。選擇物理、化學、生物組合的考生,可選考95%的專業;選擇政治、歷史、地理組合的考生,都是傳統意義上的文科生,可選考66%的專業。選考任何三門 至少都可報66%的專業各高校專業(類)設限選考科目范圍至多3門,考生只要對牢1門,即可報考。有這幾種具體情況:高校指定1門的,只有選考了這門科目的考生才能報考;指定為2-3門的,考生選考科目中只要1門對牢,就能報考;沒有選考科目設限要求的,考生都可報考。按此計算,考生選考任何3門,至少都可報考約66%的專業(類)。而在現行高考中,文科考生只可報考約34%的專業(類),理科考生只可報考約66%的專業(類)。這意味著,新高考方案實施之後,考生的專業選擇面,比文理分科的現行高考,有了大幅提高。高校選考科目要求可以上網查即使是同一專業(類),高校要求也不相同。比如臨床醫學專業:(1)上海交大要求為物理、化學; (2)南開大學要求為化學、生物; (3)南京大學則要求物理、化學、生物。北京大學32個專業(類)里,有四成專業要求一門選考科目:
⑻ 高考 選修 怎麼考
在高考的卷子上有關選修課的內容也是可選的,比如理綜的化學,可以有三本書的內容,比如是化學與技術、物質結構與性質、有機化學基礎三個供考生選擇。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選修內容是必考的,比如化學裡面的化學反應原理,這個是必考的,物理和生物也是相似的道理。數學也是可以選考的,高考的選修課不是絕對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