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新中國成立開辟了歷史的新紀元 新紀元指的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這個「新紀元」是指新中國實現國家獨立自主、實現人民當家做主。
❷ 紀年是什麼意思
公歷紀元 公元公歷紀元,簡稱「公元」,是國際通行的紀年體系。以傳說中耶穌基督的生年為公歷元年(相當於中國西漢平帝元年)。
「公歷紀元」產生於基督教盛行的六世紀,當時,為了擴大教會的統治勢力,僧侶們把任何事情都附會在基督教上。公元525年,一個叫狄奧尼西的僧侶,為了預先推算七年後(即公元532年)「復活節」的日期,提出了所謂耶穌誕生在古羅馬的狄奧克列顛紀元之前284年的說法,並且主張以耶穌誕生之年作為起算點的紀元,這個主張得到了教會的大力支持。公元532年,教會把狄奧克列顛紀年之前的284年作為公元元年,並將此紀年法在教會中使用。到1582年羅馬教皇制定格里高利歷時,繼續採用了這種紀年法。由於格里高利歷的精確度很高,而為國際通用,所以被稱為公歷。從此,教士所臆造的耶穌誕生的年份便被稱為公元元年。所謂「公元」,就是公歷紀元。
公元常以 A.D.(拉丁文 Anno Domini 的縮寫,意為「主的生年」)表示,公元前則以 B.C.(英文 Before Christ 的縮寫,意為「基督以前」)表示。
這種紀年體系開始在歐洲各國採用。中國從辛亥革命後的次年(1912年)起採用公歷月、日,但同時採用中華民國紀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採用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公元紀年制度,這是1949年9月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協商決定的。會上,大家一致認為,應採用現代世界大多數國家公用的紀年制度,即用公元為新中國的紀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的四項決議的第二項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採用公元」。
世界各國關於紀年的方法有很多,不過目前世界上最通用的是公元紀年法。除此之外,還有黃帝紀年、干支紀年法、天文紀年法、歷史紀年法、帝王年號紀年法等。另外,還有伊斯蘭教紀元、佛教紀元、猶太教紀元以及希臘紀元、日本紀元等。
在中國,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有了自己的歷法。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中國使用的是「干支紀元法」,即把十天乾和十二地支分別組合起來,每60年為一個周期。
由於公元紀年的起點是公元1年,而沒有「公元0年」,所以大多數對公元紀年有充分了解的科學家和世界上大多數權威天文機構,都明確支持21世紀始於2001年的說法。
❸ 紀年的歷史上的紀年法
歷史中常見的幾種紀年法歸納如下:
1.公元紀年法。現行的公元紀年法是從所謂的耶穌出生之年算起,這一年以前的年份叫公元前某年,以後的年份叫公元某年。但應該注意:沒有公元零年這一年。我國是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採用公元紀年的。
2.干支紀年法。干支紀年法大約始於東漢,也稱農歷紀年法,即用十天干、十二地支相配紀年,共得60個單位。例如甲午中日戰爭、戊戌變法、辛亥革命都是採用的干支紀年法,1997年是農歷丁丑年。具體如下:
天干
(甲)象草林破土而萌,陽在內而被陰包裹。又有認為,甲者鎧甲也,把萬物沖破其甲而突出了。
(乙)草木初生,枝葉柔軟屈曲伸長。乙者軋也。
(丙)丙,炳也,如赫赫太陽,炎炎火光,萬物皆炳然著見而明。
(丁)壯也,草木成長壯實,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也,象徵大地草木茂盛。
(己)起也,紀也,萬物仰屈而起,有形可紀。
(庚)更也,秋收而待來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後有味。又有認為,辛者新也,萬物肅然更改,秀實新成。
(壬)妊也,陽氣潛伏地中,萬物懷妊。
(癸)揆也,萬物閉藏,懷妊地下,揆然明芽。
地支
(子)孽也,草木生子,吸土中水分而出,為一陽萌的開始。
(丑)紐也,草木在土中出芽,屈曲著將要冒出地面。
(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著春陽從地面伸展。
(卯)茂也,日照東方,萬物滋茂。
(辰)震也,伸也,萬物震起而生,陽氣生發已經過半。
(巳)起也,萬物盛長而起,陰氣消盡,純陽無陰。
(午)仵也,萬物豐滿長大,陽起充盛,陰起開始萌生。
(未)味也,果實成熟而有滋味。
(申)身也,物體都已長成。
(酉)老也,猶也,萬物到這時都猶縮收斂。
(戌)滅也,草木凋零,生氣滅絕。
(亥)劾也,陰氣劾殺萬物,到此已達極點。
天乾地支據說其發明者是四五千年前上古時期的大撓氏。例如唐代劉恕在《通鑒外紀》中就引古書說:「(黃帝)其師大撓......始作甲子。」大撓作甲子雖是傳說,但從殷商的帝王名字叫天乙(即成湯),外丙,仲壬,太甲等來看,干支的來歷必早於殷代,即在三千五百年之前便已出現了。
起先,我們祖先僅是用天干來記日,因為每月天數是以日進位的;用地支來記月,因為一年十位個月,正好用十位地支來相配。可是隨之不久,人們感到單用天干記日,每個月里仍然會有三天同一干,所以,便用一個天乾和一個地支分別依次搭配起來的辦法來記日期,如《尚書。顧命》就有「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擇。甲子,王乃洮頌水,相被冕服,憑玉幾」的記載,意思是說,四月初,王的身體很不舒服。甲子這一天,王才沐發洗臉,太僕為王穿上禮服,王依在玉幾上坐著。後來,干支記日的辦法就被漸漸引進了記年,記月和記時了。
3.年號紀年法。從漢代起,我國古代的皇帝開始使用自己的年號紀年。如教材中的「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等。
4.民國紀年法。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宣告中華民國成立,1912年為民國元年。民國紀年與公元紀年換算很方便,民國換成公元,只要民國年數加上1911即可。如民國8年五四運動爆發,8+1911=1919年,即公元1919年;相反,公元換成民國,只要公元年數減去1911即可。
5.初期、中期、後期。這些時間屬於模糊時間。一般一個世紀中,最初20年稱「初期」,最後20年稱「後期」,中間20年稱「中期」。如1997年可稱為20世紀後期。
6.世紀、年代。每100年為一個世紀,每10年為一個年代。如秦始皇統一六國在公元前221年,處於公元前3世紀20年代;1997年處於公元20世紀90年代。
7.中西復合紀年法。將古代的年號紀年法與公歷紀年結合而創造的一種新的紀年法。比如,公元1644年-1644年基本對應中國的元始1644歲年-1644歲年。復合紀年便於對我國歷史方面的研究,復合紀年既可以表示出閏某月的情況,又可以直觀的看出與現在遠近,且與復興我國文化的意義不得不說是重大的。
❹ 什麼叫「舊紀年的結束,新紀年的開始」
「紀年」就是表示年份的一種方法。比如國際通用的公元紀年,就是以耶穌誕生的那一年為公元元年,以此為劃分,以前就是公元前,以後就是公元某某年。
「舊紀年的結束,新紀年的開始」往往表示某件事情意義重大,可以用來劃分時代。
這句話可以理解為「舊時代的結束,新時代的開始」。
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年,這個「新」主要是指什麼
主要是指推翻了三座大山,解放了人民群眾,建立了新民主主義制度。(注意:建國初期,我國的制度還不是社會主義制度,要等到三大改造之後,即1957年後才確立社會主義制度)
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這個「新」指的是什麼
中國地位的提高,中國的國際環境有了新變化,中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❼ 中國歷史新紀元,「新」在哪裡
中國歷史上每一個新的朝代建立都從新紀元,也就是從新紀年。某某朝元年。「中國歷史新紀元」就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新的政權建立的意思。
❽ 新紀元是什麼意思
新紀元的意思是新歷史階段的開端。亦指某種具重大意義的新的開始,常用於比喻某個重大事件開創的一個新的歷史時代。
例句:
1、毛澤東《矛盾論》一:「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不只是開創了 俄國 歷史的新紀元,而且開創了世界歷史的新紀元。」
2、魯迅《書信集·致宋崇義》:「南方學校現象,較此間似尤奇詭,分教員為四等,可謂在教育史上開一新紀元。」
(8)歷史新紀年指的是什麼擴展閱讀:
紀元,歷史上紀年的起算年代。中國紀元,始於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 841年)。自漢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 年)以後,歷朝諸帝皆立年號紀元;亦有中途改元者。
中國古代紀元:
中國可考紀元始於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而夏商周斷代工程則把可考紀年上推到公元前1300年盤庚遷殷之後的歷史。自漢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後,歷朝皇帝都立年號紀元,也有的皇帝中途改元的。世界上多數國家採用公元紀元。
中國歷史上有許多朝代,每一朝代有不同君王統治。從漢朝開始,君王又各有年號,一個年號沿用一兩年到幾十年不等。比如公元696年是武則天治下的「萬歲登封」元年和「萬歲通天」元年。這種極端情況就不要追究了,本來就只是粗略的類比嘛)。
❾ 什麼是公元紀年,如何推算
公元紀年和干支紀年是我國現行並用的兩種紀年法。現在國際上通用的公歷紀元,是從所謂的耶穌出生之年算起,這一年以前的年份叫公元前某年,以後的年份叫公元某年。公元紀年是近代由西方傳入我國的一種新紀年法。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使用「公元紀年法」,中國正式與世界通用的紀年法接軌。 干支紀年法是中國傳統的紀年法,即十個天乾和十二個地支按一定順序配合組成。周而復始,循環不已。歷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常用它來表示,如「辛酉政變」「甲午中日戰爭」、「戊戌變法」、「辛丑條約」、「辛亥革命」等等。 那麼如何推算公元某年是干支紀年哪一年呢? 首先我們要了解干支紀年法。干支紀年法是指由十個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以此作為年的序號。它們的組合依次是: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推算分公元後和公元前兩種方法。 方法一:已知公元後某年,求該年的干支。 步驟 ①先求天干:所求公元年數的個位是幾,就從表一找該數字所對應的天干;②後求地支:讓所求公元年數除以12得出余數,余數是幾,就從表一中尋找該余數所對應的地支。 例1:求1861的干支。它的個位數是1,1在表一天干中對應的是「辛」,即1861年的天干是「辛」;1861÷12餘數也是1,1所對應的地支是酉,所以1861年是辛酉年。 例2:求2004年的干支。該年的個位數是4,4所對應的天干是甲;2004÷12餘數是0,0所對應的地支是申。所以2004年是甲申年。 附表一:公元元年後的公元與干支對應表
序號 4 5 6 7 8 9 0 1 2 3 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序號 4 5 6 7 8 9 10 11 0 1 2 3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方法二:求公元前某年的干支。 步驟 ①求天干:所求公元前年數的個位是幾,就從表二中找該數字所對應的天干;②求地支:讓所求公元前年數除以12得出余數,余數是幾,就從表二中尋找該余數所對應的地支。 例1:求公元前1070年的干支。該年的個位數是0,0所對應的天干是「辛」;1070÷12餘數是2,2所對應的地支是「未」。所以2004年是辛未年。 例2:求公元前206年的干支。它的個位數是6,6在表一天干中對應的是「乙」,即公元前206年的天干是「辛」;206÷12餘數也是2,2所對應的地支是「未」,所以1861年是乙未年。 附表二:公元前的公元與干支對應表
序號 7 6 5 4 3 2 1 0 9 8 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序號 9 8 7 6 5 4 3 2 1 0 11 10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上述方法簡便易行,只要記住兩表,就完全可以不用紙筆,直接由心算推出結果。
❿ 李大釗所說的「新紀元」指什麼
李大釗:新紀元1919
紀元指紀年的第一年,如我國最早開始有紀元是「共和元年」,即公元前 841 年,新紀元就是指新時代。
新紀元來,新紀元來! 人生最有趣味的事情,就是送舊迎新,因為人類最高的欲求,是在時時創造新生活。 今日是一九一九年的新紀元,現在的時代又是人類生活中的新紀元,所以我們要歡欣慶祝。 我們今日歡祝這新紀元,不是象那小兒女們喜歡過年;喜歡那燈光照舊明,爆竹照舊響,魚肉照舊吃,春聯照舊貼,恭喜的套話照舊說,新衣新裳照舊穿戴。那樣陳陳相因的生活,就過了百千萬億年,也是毫無意義,毫無趣味,毫無祝賀的價值。人類的生活,必須時時刻刻拿最大的努力,向最高的理想擴張傳衍,流轉無窮,把那陳舊的組織、腐滯的機能一一的掃盪摧清,別開一種新局面。這樣進行的發軔,才能配稱新紀元;這樣的新紀元,才有祝賀的價值。一個人的一生,包含無數的新紀元,才算能完成他的崇高的生活。人類全體的歷史,聯結無數的新紀元,才算能貫達這人類偉大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