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想要了解歷史,《中華上下五千年》和《史記》哪個更好
不推薦上手就看文言文體裁的古籍,可以考慮白話文入手,到了刨根問底的階段再去看原著。
❷ 中國國史哪部最好錢穆先生的國史大綱如何
中國史呢,建議看幾本經典的,組成一個體系,形成自己的史觀。推薦:1.呂思勉的《中國通史》,版本較多,注意甄別。2.錢穆的《國史大綱》,大多數是繁體豎排版,國學底子不錯的話可以看。3.黃仁宇的《中國大歷史》和《萬曆十五年》,見解獨到,行文也很有趣。看完中國史,再看世界史,首選的大概是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了。總之,通史著作是一向史學界的難點,因而經典不多,在於其時間空間跨度大,思維跳躍大,對一些細節的史實不可能面面俱到。這就需要讀者有一個對歷史全盤的了解和思考,不必太糾結於那些瑣碎的無關宏旨的史實,多多著眼於文明演變、文明交融這些大趨勢,更重要的是要結合現實思考歷史,歷史的意義就在於其「現實眼光」。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❸ 想了解中國歷史看什麼書好要全面系統的
我的老師推薦了我一本李伯欽主編的《中國通史》,是圖文普及版的,我看後感覺這本書比較系統而且可讀性強,內容上深入淺出,而且還記載了一些具體的小故事,像呂布和貂蟬、名妓陳圓圓等。
具體跟你介紹一下這本書:
內容簡介:
普及中國史,提倡大國學:
一代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為本書提詞曰:普及中國史,提倡大國學。這是一套人人可讀的、全面展現中國歷史和文明發展歷程的全新版中國通史。本書可以當做中國大歷史、中華文明史、上下五千年歷史故事集,甚至中國文化史來讀。
整套書共八卷,分為卷一《史前•夏商•西周》、卷二《春秋•戰國》、卷三《秦•漢》、卷四《三國•兩晉•南北朝》、卷五《隋唐》、卷六《宋•遼•西夏•金•元》、卷七《明》、卷八《清》。
這是一部新鮮的被現代文明之光照亮的國史,整套書以「人」為聚焦中心,描述了先民們在不同時代的生存狀態、精神世界和族群融合:這是一部開放的置於全球視野中的國史,在整個人類的發展進程中來敘述中國歷史,讓讀者真切體會到中華民族與全人類的關聯;這是一部感性的可全面觸摸到的歷史,在文字敘說過程中配上了五千餘幅精美插圖,直觀展示了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這是一部好看的能產生閱讀快感的國史,通俗的文字和生動的歷史細節讓人耳目一新。
這部中國通史的價值與特點:
三大價值:
1. 具有普世價值
呈現於讀者面前的這部普及圖文版《中國通史》吸收了新的歷史研究成果,體現了季羨林先生倡導的「大國學」的全球史觀;在揭示歷史演進規律、民族興衰因由和人物成敗奧秘的同時,這部通史亦重視引導讀者從歷史預知未來能力的全面提升;所以,這是今天讀者解讀歷史智慧的最佳範本。
2. 具有可讀性
這部《中國通史》,將歷史故事娓娓道來,讓讀者知道原來歷史這么有趣。既可以讀到有很高文學水平的一個個鮮活的故事,又可以當歷史科學的教科書。可以說,本書是目前為止出版的通史當中最具可讀性的版本。
3. 具有圖說的美感
歷史不是抽象的文字敘說,應該是充滿美感的、直觀的歷史。為了生動表現歷史。本書創造了獨具特色的圖史體系,豐富的人物圖、文物圖、軍事圖和圖片說明組成了一部前所未有的圖說中國史,讓讀者賞心悅目,因此,本書也是一部最好看的中國通史。
四個特點:
1. 以嚴謹科學的學術成果為堅實基礎兒以說故事方式細說歷史
從中華民族的形成之時、發祥之地開始直至進入到近代社會的清朝結束。一部五千年歷史文化作現代的、生動的表述,帶領著讀者進入歷史的隧道--不,這是歷久彌新的輝煌的殿堂。娓娓道來的講析,使塵封的歷史換發了神采。鮮活的歷史化作了真實的故事,歷史潛伏其中的規律與真鄉昭然若揭。擺脫了抽象的術語,賦予歷史以激勵人心的魅力,讓讀者興趣盎然,充滿生機。
2. 立足現實觀察歷史,揭示其深邃的智慧
歷史的功能在於據往以知來,遇見未來是最大的智慧,而這種大智慧就寓予歷史之中。西方史學家說:」歷史是現在與過去之間永無止境的問答交流。」我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趕到世界在迅速縮小,未來充滿了挑戰,要瞻望未來,歷史的智慧就越來越重要。本書在美一卷中都有當代水平的歷史觀和歷史智慧的總結。這是一部「文簡於古人,而理富於往籍」的「足以供社會之需」的歷史書。回顧中國的過去,可以看到這樣一個具有寬宏氣質,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盡管經歷過太多的憂患、坎坷與災難,但每次都能夠汲取歷史智慧,重新崛起,煥發。
3. 是一部歷史網路全書式的中國大歷史
完全不同於過去通史比較單一朝代更迭的政經內容。本書全面系統地講述了中華民族創造的政治文明、經濟成就、禮樂文明、軍事智慧,以及漢字、中醫葯、藝術、四大發明等科技文明。閱讀本書,猶如參觀最新展陳、最全內容和最詳實講解的中國歷史博物館。
4. 這是一部讓人得到審美快樂的歷史書。
大史學家夏曾佑先生說:」歷史必資圖畫。」本書創造了一個緊密配合文字的圖史體系,如人物圖史、文物圖史、軍事圖史、藝術圖史、科技圖史、服飾圖史等。以前所未有的經典、精美、豐富的圖片,展現了動人心魄而又賞心悅目的直觀的歷史,讓歷史充滿美感。
❹ 推薦幾本好的歷史書
個人很推崇錢穆先生的《國史大綱》,大師的風范與氣度在本書中淋漓盡致的體現。
另外,如果有哲學基礎與一些歷史學基礎的話,黃仁宇的《中國大歷史》也比較推薦。一本不是很厚的書,總結了各個朝代的興盛衰亡的原因以及該朝代的特質。
以上兩本都是通論,能了解大概,但是又不花費特別長的時間。如果要看精的話,就去看傳統的書籍吧。不過沒有幾年根本讀不完。
❺ 中國通史,書.....哪種版本最好!!~
因為我是歷史專業的學生,,所以比較喜歡錢穆教授的著作《國史大綱》,深刻而簡明。不過如果樓主僅僅是想在歷史長河中漫步,希望得到些啟發而不需刻意去索取什麼收獲的話。可能黃仁宇的《中國大歷史》會更適合你一些,這本書也算是歷史學啟蒙讀物了,但絕對沒有虛華或者膚淺!還有,順便說下,那本《國史大綱》採用繁體豎版,如果之前不曾接觸過的話會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不過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啊,哈哈!
❻ 黃仁宇版中國大歷史哪個出版社出版的好
《中國大歷史》是作者歷次演講、訪問及評論的結集,1997年由北京三聯書店出版,2004年第十六次重印刷,銷量已逾十萬冊。在本書中作者從經濟學角度解說中國歷史,令人耳目一新。本書內容高度概括,言語精闢,論點新鮮,有深度有廣度,是一本特別值得廣大讀者閱讀的好書。
❼ 哪個版本的中國通史好
我剛剛訂了一本《呂著中國通史》,作者就是樓上說的呂思勉。為什麼要買呂思勉撰寫的,大部分原因在於呂思勉是民國時候的史學家。民國時候,治學的精神比現在要嚴謹的許多,而且還有很多作者自己的見解在裡面,新中國之後的史學家,大部分跳不出馬列主義思想,對封建制度的認識,對資本主義制度的了解,都帶有比較濃的有色眼鏡。並且基本沒有什麼個人見解,尤其是中國近代史,歪曲的地方的很多!所以就有了袁偉時老先生說的一句話:「我們是吃狼奶長大的!」
另外,如果你單單看歷史書籍還是沒辦法增加自己的觀點,個人推薦幾本書,可以交叉來看,這樣你就會可以對比著來看了。只有對比,才能有不同,有了不同之處,才會產生疑問,有了疑問就會有自己的的見解了。黃仁宇《中國大歷史》(有一些觀點還是不錯的,畢竟沒有馬列思想在作怪。我看過之後,此書可以增加視野)、張帆《中國古代簡史》(書適合考研,內容很細致,有一點,缺少作者個人獨特的見解,基本結論都是延續的老一套,必須要有選擇的摘取書中的內容,切忌不可全部相信書中的結論。我看了好幾遍了,越看約有問題,希望你也多看看)、馬立誠《歷史的拐點》(此書不讀,甚是可惜啊,但有一個要求,跟張帆《中國古代簡史》比較著看,絕對給力!)袁偉時《中國現代思想散論》《晚清大變局》(啥也不說了,讀歷史不讀袁老先生的書,只能睜眼說瞎話)吳思《血酬定律》(此書一讀,變不想在讀任何書籍了),最後在推薦你一本書,【美】包弼德著《歷史上的理學》(此書就是介紹中國各個朝代思想文化的變遷及生成,我看過之後很有幫助)。先講這么些,如有需要,電子信箱聯系:[email protected]。好的電子格式的書籍再發你!上面的書本人都讀了,樓主放心!
❽ 想學學中國歷史哪本書比較好
看你是什麼要求的學學,如果是略微了解呢,建議黃仁宇的《中國大歷史》
如果是帶有娛樂性質的學學,百家講壇吧。
要深入了解呢,推薦白壽彝的《中國通史》或者《劍橋中國史》。
如果要了解斷代史那就很多了,不僅有二十四史,還有很多今人寫的書。
至於上下五千年,選最貴的吧,應該就是最好的,別買二三十那種盜版的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