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屯溪老街」有何歷史背景
屯溪老街歷史悠久,位於安徽省黃山以外,鑲嵌在青山綠水之間,北依四季蔥蘢的華山,南伴終年如藍的新安江,已有數百年歷史。
屯溪老街全長832米,寬8米左右,是我國保存最完整,最具宋、明、清時代建築風格的商業街。
❷ 中國最早的步行街在哪裡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每座歷史悠久的城市似乎都會有一條老街,它承載著這個城市的歷史,濃縮著這個城市的時光,繁華不衰,在歷史的長河裡猶如夜明珠一枚,始終閃亮著。說起中國著名的步行街,你想到哪?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廣州的北京路,還是哈爾濱的中央大街?其實說到中國最早的步行街,它的知名度卻沒有上述步行街那麼大。
❸ 中國歷史最為悠久的葯店是哪家有多長時間的歷史
歷史最長,據我所知是北京鶴年堂,它創立於1450年
❹ 有多少年的歷史
這個問題不明確
中國近代史1840年到今天179年
世界近代史1640年到今天379年
中國確切紀元史前841年到今天2860年
中國文明史約前2600年到今天大約4600年
世界文明史約前3500年到今天大約5500年
人類歷史大約25萬年
地球生物歷史大約36億年
地球地質歷史大約46億年
宇宙歷史大約137億年
❺ 北海老街有多少年歷史
北海老街——珠海路是一條有一百多年歷史的老街,始建於1883年
❻ 雲南白葯有多少年歷史
雲南白葯歷史
雲南白葯是著名的國產成葯,自1902年問世以來,馳名中外,名揚四海。具有止血鎮痛、消炎散腫、活血化瘀、愈傷調經、排膿去毒、防腐生肌等功能,同時葯源廣泛,經濟價廉,治療方法簡便易行,容易掌握,不良反應少,所以應用范圍廣,治療效果好。
雲南白葯原名「曲煥章百寶丹」,系採用雲南特產名貴葯材,經科學配製而成。其歷史悠久,療效卓著,飲譽天下。
雲南白葯的創始人是本世紀初著名中醫外傷科醫家、「葯冠南滇」、「效驗如神」的曲煥章,他遍游滇南名山,學神農嘗百草,不恥下問,求教當地民族醫生和草葯醫生、獲得很多傷科名葯,遂根據明、清以來流傳於雲南民間的中草葯物,苦心鑽研試驗,經十載臨床驗證,反復改進配方,終於在1902年將百寶丹試製成功。百寶丹為傷科要葯,功效以治刀槍傷及跌打傷為最,凡瘡、瘍、癰、疽以及婦科兒科疾病兼能治療,漸漸聞名遐邇,聲譽大振。1916年,由雲南省政府警察廳衛生所檢驗合格,發給證書,允許公開出售,馳名於西南,1917年,百寶丹由紙包改為瓷瓶包裝,用量急增,銷往全國。1923年以後、曲煥章苦鑽葯理、葯化,合理配方,集中精力總結驗證於臨床,終於使百寶丹達到了最理想的療效,成為「一葯化三丹一子」,即:普通百寶丹、重升百寶丹、三升百寶丹、保險子。於是百寶丹的聲譽,由國內走向港、澳、新加坡、雅加達、仰光、曼谷、日本等地。1931年,曲煥章在昆明金碧路建蓋「曲煥章大葯房」,生產百寶丹。1955年由其妻繆蘭英向人民政府獻出了該葯配製秘方,經昆明市衛生局批准,交昆明制葯廠生產,改名為「雲南白葯」。從此,曲氏白葯為人民的健康發揮出更大的作用,雲南白葯由雲南白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其中雲南白葯股份有限公司廠還生產雲南白葯膠囊、雲南白葯酊、雲南白葯傷濕膏等,是國家唯一定點生產雲南白葯的廠家。
雲南白葯作為一種譽滿中外的傷科中成葯,經過近100年的臨床驗證,確有其獨特、卓著的療效,故為醫家及病者所慣用。國內外對它進行了較廣泛的研究和有價值的探討,其含有多種活性成分,葯理作用是多方面的,廣泛應用於臨床各科,應用范圍廣,治療效果好,已取得令人滿意的成效。雲南白葯不但可以單獨應用,也可和其他中、西葯配合應用;既能內服和外敷,又能灌腸和噴葯,還可擦浴;雲南白葯具有止血愈傷、活血化瘀消炎消腫、排膿去毒的功效。它不僅對跌打損傷、創傷出血有獨特的療效,而且對內腔出血(如肺結核出血、胃出血、腸道出血)也有顯著療效,對鼻出血、支氣管炎和支氣管擴張出血、顱內出血、婦科血症、腹型紫癲等也有肯定的療效。並對某些癌症有緩解和抑製作用,延長患者的壽命。我國權威性的醫學書籍《實用內科學》以及全國醫學院校教材《內科學》,均將雲南白葯作為治療上消化道出血和咯血的常用中草葯。雲南白葯廣泛的葯理作用和臨床應用,引起了國內外醫學界的極大注視。早在50年代,昆明結核病防治院即用雲南白葯治療10餘例浸潤型肺結核患者,收到明顯效果,其中2例病程分別為4年和10年、曾用過各種抗結核葯物治療均未見效,經服用雲南白葯後症狀顯著減輕或消失,血沉恢復正常,痰菌轉陰,X線證實結核病灶吸收好轉或硬結鈣化。到目前國內已將雲南白葯廣泛應用於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五官科、皮膚科、腫瘤科等,治療的疾病達113種,關於雲南白葯的研究應用文章,據不完全統計則達187篇之多,散載於88種醫學雜志及醫學書籍之中。國際上也很重視對雲南白葯的研究,美國腫瘤研究所從雲南白葯中分得皂貳I 和皂貳Ⅵ,均顯示有抗癌活性。日本則在運用雲南白葯並辨證加減治療腫瘤方面有一定成效;日本張瓏英醫師使用中國的雲南白葯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3例,效果較好;另外還治療1例左肩部硬纖維瘤,雖經兩次手術但因其部位所限而不能完全切除,因此再次復發,投予雲南白葯及疏經活血湯、六味地黃丸提取液,葯後4個月痊癒,其後6年內未見異常。在東歐國家和原蘇聯,雲南白葯也倍受關注。
雲南白葯可長期服用,每次0.3~0.5克,每日2次,有健胃之功。服葯後一般無任何反應,個別人可感上腹部不適、或有燒心,這說明服葯者對此葯耐受力低,可減少用量。有肝臟和肺部等慢性疾患,亦可服用。
目前,雲南白葯還用於治療動物疾病,如治療奶牛子宮內膜炎性不孕症和牛便血均取得顯著效果。
由於現代科學的高度發展,雲南白葯已遠遠超過其原有的應用范圍。目前較多的研究是對止血、止痛、愈傷、抗炎的療效觀察,而對腫瘤、白血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報道甚少,觀察病例不多,療效尚難充分肯定;臨床報道較多,而葯學研究較少;其用法用量也存爭議;如何減少以至杜絕雲南白葯的不良反應,准確應用該葯並不斷擴大其治療范圍,也是需要解決的問題。今後我們還需做更多的工作,積累更豐富的經驗。
我們相信,隨著醫學科學的迅猛發展、雲南白葯的研究將更加深入,臨床應用將更為廣泛,人類對雲南白葯將會有更多、更新、更深的認識,雲南白葯對人類的健康將發揮更大的作用,作出更多的貢獻!
http://hnbbs.com.cn/read.asp?lb=1-74&id=19643
❼ 現在我國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已經有多少年歷史了
今天的中國古街數不勝數,尤其是古街的旅遊更是數不勝數,無論是今天仿製的還是過去留下的,要找到真正完整的古街其實很不簡單,安徽屯溪老街是中國保存最完整,最具南宋和明清建築風格的古街,被稱為“清明上河圖”,它的存在是整個古代城市的典型代表之一。
❽ 深圳東門老街有多少年歷史
東門商業街又稱東門老街,真實地記錄著深圳城市發展的一段歷史,東門商業街是現代化深圳的歷史階段見證,是深圳市歷史文化積淀的一個組成部分,是深圳人的根。
老街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明代中期。當時,羅湖一帶相繼出現了赤勘村(今蔡屋圍)、羅湖村、隔塘村(今水貝村)、湖貝村、向西村、黃貝嶺村和南塘村,幾個村的族人在村落之間建起了集市,名為「深圳墟」,最早由民縫街、上大街、鴨仔街、養生街等幾條街市構成,初具一個小鎮的規模。晚明始,老街一直是方圓數十里名聲顯赫的商業墟市。根據清康熙勒文謨《新安縣志》,「深圳墟」是對深圳最早的歷史記載,19l3年,廣九鐵路建成通車,羅湖車站啟用,深圳成為內地與香港的交通門戶,賣農產品的谷行街(今解放路)、賣小吃和雜貨的維新路(今人民北路)、永新街、南慶街等處商業街迅速發展起來,形成了今天的羅湖舊城。
深圳建特區後,老街又理所當然地成為最早的商業中心,長期引導和左右著深圳的消費潮流。透過次第林立的店鋪,熙攘的客流,擺滿街面的各色傳統商品和曲折幽深的小巷,可見具有鮮明嶺南特色的民居,騎樓、廟宇、書院、祠堂、古鍾、石板路和有百年生命的古樹。街街成市、家家有店,最高峰時,日客流量達到了幾十萬人次,品種齊全、價廉物美的商品使「不逛老街等於沒來深圳」成了市民的共識
❾ 屯溪老街的歷史文化
徽商造就的屯溪老街是古徽州的商業重鎮,地處屯溪西部的黎陽於公元208年便有縣級建制。悠久的歷史為屯溪留下了包括徽派建築在內的豐厚文化遺產。作為屯溪市重要發祥地的屯溪老街,是隨著徽商的興起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元末明初,有婺源、歙縣商人,為方便土特產和食鹽中轉,在率水、橫江和浙江聚匯的三江口附近,建立棧房,屯聚貨物。明代永樂年間,休寧商人程維宗在此基礎上再建新的店鋪,還在店鋪之間建亭閣,供來往行人休息,從此形成了有一定規模的屯溪街市。
明、清兩朝,徽商崛起,屯溪老街憑借地處皖、浙、贛三省交衢,橫江、率水匯合直通錢塘江的有利條件,成為徽州水陸運輸的交通樞紐,獲得迅速發展。老街在明代成為頗有影響的「一邑總市」、清代發展成遠近聞名的「茶務都會」。到20世紀三四十年代因戰亂大量人口內遷,又發展成皖南的商阜重鎮,獲得「小上海」的名聲。1949年以來,作為區域中心城市,屯溪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城市規模迅速擴張,現代建築鱗次櫛比,但屯溪老街得到了很好的保護,深厚的商貿文化薪火相傳。
屯溪老街依黃山、伴新安江,空間景觀特色依託於城市與自然(山與水)環境的有機結合。山、城、街、水呈平行的帶狀結構,老街又是城市最活躍的部分。通過3條馬路和18條巷道與山水相溝通,如魚骨式形態,同時將山水景觀引入城市和老街。屯溪老街古樸典雅的明清風貌,是中國保存最完好的一條徽州古街,雖歷經天災人禍,幾度興衰,仍保持著明清年代的街市情趣:茶樓酒肆、書場墨庄,匾額旗招、朱閣重檐。
屯溪老街的建築承襲了徽州特有的建築風格,規劃布局和建築形式具有鮮明的徽派建築特色。整條街的建築色彩淡雅古樸,結構錯落參差,石板街路面,小青瓦,再加上白粉馬頭牆,更增加了街道的層次感。臨街的店鋪一般為兩層,均為磚木結構,以樑柱為骨架,盡管多為不大的單開間,但設計構思奇巧,門楣上的徽派木雕中,戲曲人物栩栩如生,民間故事委婉動人,新安山水秀美靈動。門楹和窗欞或方或圓,或棱或扁,花式豐富,形態各異。伸出楹外的「飛來椅」或「美人靠」,既拓展了店堂內有效的空間,方便店家和顧客把玩街景,又平添了店外的外觀層次,使店堂顯得更加恢弘和華麗。從店鋪的內部結構看,有沿街開敞式和內天井式,有「前店後坊,前店後戶或前店後倉」,有的二進二廂,有的三進三廂,四周的走廊連接成天井,寓含「四水歸堂」和「肥水不外流」的斂財之意。店堂一般都較深,前店營業,內廂加工或儲存貨物,有的則前店後居或下店上居。臨街的店面是可以靈便裝卸的朱漆木板大排門,早卸晚上。店堂兩楹和貨架上多以字畫點綴,徽商亦儒亦商的高雅情調表現得淋漓盡致。屯溪老街徽州文化的重要載體著名學者葉顯恩曾著文稱,原徽州所出現的既有獨特性,又有典型性,並具有學術價值的各種文化現象的總和,即徽州文化。徽州文化既是地域文化,又是中華正統文化傳承的典範。屯溪老街集中地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
徽州文化的眾多門類在屯溪老街都有很好的表現。街內有屯溪老街古建築群、中共皖南特委舊址、同德仁葯店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清代著名思想家、學者、「乾嘉朴學」的代表人物戴震,是屯溪隆阜人,位於屯溪老街立新巷1號的戴震紀念館,是中國唯一一座陳列和收藏戴震學術貢獻、生平事跡和研究成果的紀念館。整條老街店鋪300餘家,其中歷史悠久的就有60多家,「同德仁」「茂槐」「老福春」「汲古軒」「藝林閣」「徽寶齋」等老店,都掛有「老字型大小」牌匾。老街店家主要經營文房四寶和土特產品。這里有徽墨、歙硯、徽漆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工藝品,「祁紅」「屯綠」「黃山毛峰」「太平猴魁」等享譽中外的名茶。屯溪老街是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的集中展示窗口,以粉牆黛瓦馬頭牆和磚雕、石雕、木雕為主要特徵的徽派建築文化,以同德仁葯店為代表的新安醫學文化,以書畫、匾額、楹聯為代表的新安書畫文化,以老街一樓、老徽館為代表的徽菜文化,以歙硯徽墨為代表的文房四寶文化,以三味茶館等為代表的徽州茶文化,以及以館藏器物和工藝品為代表的民間器物文化,構成獨具特色的文化旅遊休閑街區。屯溪老街還是蜚聲海內外的徽州傳統工藝品的加工、製作、展示、銷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