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黃鶴樓歷史簡介
黃鶴樓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樓」之美譽,與「騰王閣」、「岳陽樓」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黃鶴樓始建於公元223年,最初的目的是因為軍事上的需要。在漫長的幾千年的時間里,黃鶴樓曾經「七毀七建」,而其最後一次被毀是在1884年,而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黃鶴樓是於1981年10月動工,1985年6月落成的...
Ⅱ 武漢黃鶴樓有多少年歷史
巍峨聳立於武昌蛇山的黃鶴樓,享有「天下絕景」之稱,與湖南嶽陽樓,江西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期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傳說是為了軍事目的而建,孫權為實現「以武治國而昌」(「武昌」的名稱由來於此),築城為守,建樓以瞭望。至唐朝,其軍事性質逐漸演變為著名的名勝景點,歷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覽,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唐代詩人崔顥一首「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已成為千古絕唱,更使黃鶴樓名聲大噪。
至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黃鶴樓已具規模,使不少江夏名士「游必於是,宴必於是」。然而兵火頻繁,黃鶴樓屢建屢廢。最後一座「清樓」建於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毀於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此後近百年未曾重修。
1957年建武漢長江大橋武昌引橋時,佔用了黃鶴樓舊址,如今重建的黃鶴樓在距舊址約1千米左右的蛇山峰嶺上。1981年10月,黃鶴樓重修工程破土開工,1985年6月落成,主樓以清同治樓為藍本,但更高大雄偉。運用現代建築技術施工,鋼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結構。飛檐5層,攢尖樓頂,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層邊寬30米,頂層邊寬18米,全樓各層布置有大型壁畫、楹聯、文物等。樓外鑄銅黃鶴造型、勝像寶塔、牌坊、軒廊、亭閣等一批輔助建築,將主樓烘托得更加壯麗。登樓遠眺,「極目楚天舒」,不盡長江滾滾來,三鎮風光盡收眼底。
黃鶴樓的形制自創建以來,各朝皆不相同,但都顯得高古雄渾,極富個性。與岳陽樓、滕王閣相比,黃鶴樓的平面設計為四邊套八邊形,謂之「四面八方」。這些數字透露出古建築文化中數目的象徵和倫理表意功能。從樓的縱向看各層排檐與樓名直接有關,形如黃鶴,展翅欲飛。整座樓的雄渾之中又不失精巧,富於變化的韻味和美感。
Ⅲ 黃鶴樓有多少年的歷史
相傳它建於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你可以算一下,2010-223=1787(年)距今已經有1700多年了哦!
Ⅳ 黃鶴樓有多少年歷史了
相傳它建於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你可以算一下,2010-223=1787(年)距今已經有1700多年了哦!
Ⅳ 黃鶴樓的歷史變遷
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代東吳黃武二年(223年)。三國時期黃鶴樓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軍事樓」,晉滅東吳以後,三國歸於一統。
該樓在失去其軍事價值的同時,隨著江夏城地發展,逐步演變成為官商行旅「游必於是」、「宴必於是」的觀賞樓。
唐永泰元年(765年)黃鶴樓已具規模,然而兵火頻繁,黃鶴樓屢建屢廢,僅在明清兩代,就被毀7次,重建和維修了10次。有「國運昌則樓運盛」之說。
最後一座建於同治七年(1868年),毀於光緒十年(1884年)。遺址上只剩下清代黃鶴樓毀滅後唯一遺留下來的一個黃鶴樓銅鑄樓頂。
黃鶴樓從北宋至20世紀50年代,還曾作為道教的名山聖地,是呂洞賓傳道、修行、教化的道場。1957年建武漢長江大橋武昌引橋時,佔用了黃鶴樓舊址。
1981年重建黃鶴樓時,選址在距舊址約1000米的蛇山峰嶺上。1981年10月,重修工程破土開工,1985年6月落成,主樓以清同治樓為藍本,但更高大雄偉。
(5)黃鶴樓有什麼年歷史擴展閱讀:
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巔,瀕臨萬里長江,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江南三大名樓」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和」天下絕景「之稱。
黃鶴樓是武漢市標志性建築,與晴川閣、古琴台並稱「武漢三大名勝」。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代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三國時期該樓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軍事樓」。
晉滅東吳以後,三國歸於一統,該樓在失去其軍事價值的同時,隨著江夏城地發展,逐步演變成為官商行旅「游必於是」、「宴必於是」的觀賞樓。
黃鶴樓的傳說故事:
相傳很久以前,此地有一對夫妻,開著一個小酒館,吸引著小市民經常來這里飲酒作樂。有一天,老闆娘發覺一位衣不遮體的乞丐,他只喝酒,不買菜。
老闆娘覺得這樣賺不了他多少錢,便與丈夫商定一個計謀,乞丐再來喝酒時,便以好言相勸,將他轟走。第二天,乞丐又來了。
老闆娘便對他說:「先生,你早。你是我們的老主顧了,天天來喝酒卻不買菜,不知是什麼原因。因為你來得不是時候。
如果從明天開始,你第一個到來,喝的是我們店一天的第一碗酒,便酒菜俱全。但如果其他客人先到,就請你不要再進酒店。」乞丐欣然接受了老闆娘的主意。
第二天酒店一開門,乞丐果然第一個先到,老闆娘只好給他酒菜。第三天又是如此,第四天、第五天也是如此。老闆娘於是心生一計,早開門,結果乞丐還是第一個。
晚開門,他仍是第一個;不開門他就不來。就這樣過了三年零三個月。一天老闆娘頓時覺得這乞丐不是一般人。於是和她的丈夫雙雙跪在乞丐面前,懺悔思過。
乞丐說:「你們終於覺悟了!」原來他是呂洞賓。從此,呂洞賓喝酒的故事傳開了。他覺得不應該白喝,便在酒店裡的牆壁上畫了一隻黃色的仙鶴,還沒畫完,仙鶴便活了。
酒客們見此情景,驚奇不已,這件事不脛而走。於是,來看鶴的人越來越多。老闆娘見有利可圖,便在門窗上都掛上簾,使外面的人沒法看見仙鶴。
她還掛出一張招牌:「凡觀鶴者,必購酒三杯。」由於觀鶴的人絡繹不絕,過了三年零三個月,酒店發了大財。
老闆娘對呂洞賓說:「你給我的福分太多了,但如果用賺的錢蓋一座樓,請你多畫幾只仙鶴,那賺的錢豈不是更多了嗎?」
呂洞賓覺得老闆娘真是貪得無厭,但還是答應蓋座樓。樓蓋成後,開業典禮的那天,呂洞賓向牆上的黃鶴一招手,黃鶴便展翅飛走了。
Ⅵ 黃鶴樓有著悠久的歷史,建於三國時代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距今已有1792年的歷史還有白雲閣鵝池等景區
對啊,這個我們都知道啊,所以你這個到底是想表達什麼意思呢?
Ⅶ 黃鶴樓有多少年的歷史
1.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代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距今已有1792年的歷史。
2.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巔,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天下絕景「之稱。黃鶴樓是武漢市標志性建築,與晴川閣、古琴台並稱「武漢三大名勝」。
3.唐代詩人崔顥在此題下《黃鶴樓》一詩,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使得黃鶴樓自古以來聞名遐邇。
4.黃鶴樓坐落在海拔61.7米的蛇山頂,京廣鐵路的列車從樓下呼嘯而過。樓高5層,總高度51.4米,建築面積3219平方米。黃鶴樓內部由72根圓柱支撐,外部有60個翹角向外伸展,屋面用10多萬塊黃色琉璃瓦覆蓋構建而成。
Ⅷ 武漢黃鶴樓歷史
黃鶴樓曾被毀多次,自三國時建成以來,屢建屢毀,光明清就毀了7次,光緒年間就毀了一次後來清政府就沒建過,原來高3層樓的黃鶴樓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年間建成,有5層樓高,更加雄偉,除地址變化外,基本沒什麼變化。
巍峨聳立於武昌蛇山的黃鶴樓,享有「天下絕景」之稱,與湖南嶽陽樓,江西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期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傳說是為了軍事目的而建,孫權為實現「以武治國而昌」(「武昌」的名稱由來於此),築城為守,建樓以瞭望。至唐朝,其軍事性質逐漸演變為著名的名勝景點,歷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覽,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唐代詩人崔顥一首「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已成為千古絕唱,更使黃鶴樓名聲大噪。而李白的《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更是為武漢「江城」的美譽奠定了基礎。
至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黃鶴樓已具規模,使不少江夏名士「游必於是,宴必於是」。然而兵火頻繁,黃鶴樓屢建屢廢。最後一座「清樓」建於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毀於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此後近百年未曾重 修。
1957年建武漢長江大橋武昌引橋時,佔用了黃鶴樓舊址,如今重建的黃鶴樓在距舊址約1千米左右的蛇山峰嶺上。1981年10月,黃鶴樓重修工程破土開工,1985年6月落成,主樓以清同治樓為藍本,但更高大雄偉。運用現代建築技術施工,鋼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結構。飛檐5層,攢尖樓頂,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層邊寬30米,頂層邊寬18米,全樓各層布置有大型壁畫、楹聯、文物等。樓外鑄銅黃鶴造型、勝像寶塔、牌坊、軒廊、亭閣等一批輔助建築,將主樓烘托得更加壯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