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八下歷史可以分成什麼

八下歷史可以分成什麼

發布時間:2022-07-04 03:11:55

Ⅰ 八年級歷史

八年級上冊歷史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
1、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是
a、中俄《尼布楚條約》 b、中日《馬關條約》
c、中美《望廈條約》 d、中英《南京條約》
2、著名史學家陳旭麓認為洋務運動「邁出了中國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原因在於
a、洋務運動創辦了第一所新式學堂
b、洋務運動把西方先進生產力引入中國
c、洋務運動建立了中國第一支近代化海軍力量
d、洋務運動開辦了一些民用工業
3、毛澤東作了《論聯合政府》的報告,為爭取抗戰的勝利和實現中國的光明前途准備了條件的會議是
a、八七會議 b、遵義會議 c、瓦窯堡會議 d、中共「七大」
4、台灣光復是在民國34年,即公元
a.1944年 b.1945年 c.1946年 d.1947年
5、日本在《馬關條約》和《辛丑條約》中都得到的權益是
a、開埠通商 b、割地 c、賠款 d、駐兵
6、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旗幟是
a、「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
b、「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
c、「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
d、建立獨立、民主、自由的「中華共和國
7、你知道我國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曲作者是誰嗎?
a、田漢 b、聶耳 c、賀祿汀 d、冼星海
8、八月一日是我國的建軍節,你知道「八一」建軍節和下列的哪次起義有關嗎?
a、南昌起義 b、秋收起義 c、廣州起義 d、百色起義
9、宣告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歷史事件是
a、中共一大的召開 b、五四運動 c、新文化運動 d、辛亥革命
10、1924年建立的廣東黃埔軍校是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第一次合作的產物。你知道 當時在軍校中擔任政治部主任的共產黨員是誰嗎?
a、陳獨秀 b、李大釗 c、毛澤東 d、周恩來
11、標志著全國性的抗日戰爭開始的歷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變 b、七•七事變 c、南京大屠殺 d、一•二八事變
12、你看過電影《大決戰》吧!你一定被影片中我軍領導人高超的指揮藝術所深深吸引。請你指出鄧小平同志參與指揮的戰役是
a、淮海戰役 b、遼沈戰役 c、平津戰役 d、孟良崮戰役
13、在黃海海戰中,致遠艦管帶壯烈捐軀,他是
a、馮子材 b、鄧世昌 c、丁汝昌 d、左寶貴
14、為解放南京,推翻國民黨統治,中國人民解放軍發起的戰役是
a、孟良崮戰役 b、挺進大別山 c、三大戰役 d、渡江戰役
15、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上被消滅是在
a、重點進攻被粉碎後 b、挺進大別山階段
c、三大戰役中 d、渡江戰役勝利後
16、《馬關條約》的簽訂使中國
a、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b、進一步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
c、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 d、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17、自古以來,狀元最受人羨慕和尊敬,而工商業是被人看不起的「末業」,在清末偏偏有一個狀元「捨本逐末」辦起了實業,此人是
a、張謇 b、榮宗敬 c、榮德生 d、范旭東
18、日軍佔領南京後,屠殺手無寸鐵的中國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國士兵達_______人以上
a、10萬 b、20萬 c、30萬 d、40萬
19、張學良先生堪稱中華民族的千古功臣。他的最大歷史性貢獻在於
a、 促成了第一次國共合作
b、 東北易幟,服從國民政府領導
c、 為抗日救亡毅然發動了西安事變
d、 提出了「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
20、揭開維新變法序幕的事件是
a、「公車上書」 b、強學會的成立 c、百日維新 d、保國會的成立
一、 改錯題
1、《南京條約》規定開放廣州、廈門、福州、上海、南京五處為通商口岸。
2、林則徐在《海國圖志》一書中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
3、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八國聯軍火燒了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
4、被稱為近代狀元實業家的人是詹天佑。
5、1905年成立的興中會是中國第一個全國規模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6、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最多的條約是《馬關條約》。
7、近代史上割佔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是英國。
8、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的戰役是台兒庄戰役。
9、揭開全國性戰略進攻序幕的事件是三大戰役的開始。
10、19世紀70年代,清政府任命李鴻章為欽差大臣率兵收復新疆。
二、 材料分析題:(每題10分,共20分)
1、認真閱讀材料,根據要求回答問題。(10分)
材料一a:光緒帝命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實施變法,並頒布了一系列變法法令。史稱「戊戌變法」……
b: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爆發後,帝國主義感到他們在中國的特權受到了威脅。他們不願意看見一個獨立自主的新中國出現在世界上,決心撲滅這場革命……
c:一批進步的知識分子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大旗,掀起了一場新文化運動。
d:洋務派掀起了一場「師夷長技」的洋務運動。它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
材料二《近代史研究》登載文章說:「回顧19世紀下半葉20世紀初的中國歷史,人們發現, 、 、 三次歷史事件,譜成中國近代化的三部曲。三者各自的得失及彼此間的內在聯系,體現著中國近代化的基本進程及其特點。」 ——《近代史研究》
(1)請將材料一中四項內容的英文字母代號按時間的先後順序填入適當的空格處
材料__ ___ → 材料__ ___ → 材料___ __ → 材料_ ____
(2)在材料二橫線上填寫三次歷史事件。(3分)
(3)為了中國的前途和命運,一些先進的中國人,在中國近代化的道路上進行了不懈地努力和探索。請在上述材料中任選一則,就其中的歷史事件談談你的看法。

2、材料: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毛澤東《七律•長征》
請回答:(1)紅軍長征原因是什麼?

(2)紅軍長征途中經歷了哪些艱難險阻?

(3)你認為今天的我們應該學習紅軍長征的哪些精神?

三、 問答題
1、 某中學初二(1)班舉辦歷史手抄報比賽,小明同學選擇了五四愛國運動作為手抄報的主要內容,為此他設計了以下三個問題。請你也參與進來,寫下你的答案。(1)說出五四運動發生的時間、地點;(2)五四運動中提出了什麼口號?這場運動在歷史上有什麼意義?(3)五四運動有哪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2、 從19世紀40年代到20世紀30年代,列強發動了一系列的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同時,中國人民也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抗爭。請問:(1)此時期,外國列強發動過哪幾次大規模的侵華戰爭?(2)中國人民取得完全勝利的是哪一次戰爭?(3)結合所學知識說出三個抗擊外來侵略的民族英雄或愛國將領的名字。

五.巧連接
將下列歷史大事按時間先後順序用一段話連接起來:a、重慶談判 b、解放戰爭 c、長征 d、中共「一大」 e、南昌起義 f、北伐戰爭

八年級歷史上學期期末測試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d b c a b a a d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b d c c a c c a

二、改錯題
1、「南京」改為「寧波」 2、「林則徐」改為「魏源」
3、「八國聯軍」改為「英法聯軍」 4、「詹天佑」改為「張謇」
5、「興中會」改為「中國同盟會」 6、《馬關條約》改為《辛丑條約》
7、「英國」改為「俄國」 8、「台兒庄戰役」改為「百團大戰」
9、「三大戰役」改為「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
10、「李鴻章」改為「左宗棠」

三、材料題
1、(1)d a b c (2)洋務運動 戊戌變法 辛亥革命
(3)分析其中某一歷史事件的意義即可(3分)。
2、答:(1)原因:紅軍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2分)
(2)渡過金沙江、搶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4分。只要回答2個或2個以上即可得分)
(3)學習具有堅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
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艱苦奮斗的精神等等。(4分。只要答出一點或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四、問答題
1、答:(1)1919年;北京
(2)口號:「外爭國權,內懲國賊」
意義:五四愛國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它標志著中國新民主義革命的開始。
(3)愛國主義精神;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精神;勇於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等等。
2、答:(1)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的侵華戰爭、日本的全面侵華戰爭。
(2)抗日戰爭。(2分)
(3)林則徐、左宗棠、鄧世昌、佟麟閣、趙登禹、李宗仁、彭德懷、………

五.巧連接
開放性答案。只要按d—f— e—c—a— b的時間先後順序用一段話連接起來即可。

Ⅱ 請問歷史可以分為哪八個體系謝謝~

按照你所說的,應該是問世界有哪幾個神話體系吧?
比較完整的神化體系有:希臘羅馬神話,印度神話,北歐神話,埃及神話,瑪雅神話,中國神話(其實太雜亂,不算太完整),日本神話,猶太教-基督教神話,伊斯蘭教神話,波斯神話等.但個人認為只有希臘羅馬神話,印度神話,北歐神話,埃及神話才算是真正系統化的神話

Ⅲ 八年級下歷史:什麼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是指農戶以家庭為單位向集體組織承包土地等生產資料和生產任務的農業生產責任制形式。其基本特點是在保留集體經濟必要的統一經營的同時、集體將土地和其他生產資料承包給農戶,承包戶根據承包合同規定的許可權,獨立作出經營決策,並在完成國家和集體任務的前提下分享經營成果、一般做法是將土地等按人口或勞動力比例根據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分給農戶經營。承包戶和集體經濟組織簽定承包合同。具體形式有。(1)包干到戶。各承包戶向國家交納農業稅,交售合同定購產品以及向集體上交公積金、公益金等公共提留。其餘產品全部歸農民自己所有。(2)包產到戶。實行定產量、定投資、定工分,超產歸自己,減產賠償。目前,絕大部分地區採用的是包干到戶的形式。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我國農村集體經濟的主要實現形式。主要生產資料仍歸集體所有;在分配方面仍實行按勞分配原則;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集體和家庭有分有合。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中國農民的偉大創造,是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產物。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在黨中央的積極支持和大力倡導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逐步在全國推開,到1983年初,全國農村已有93%的生產隊實行了這種責任制。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取消了人民公社,又沒有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而是實行家庭聯產承包為生,統分結合,雙層經營,既發揮了集體統一經營的優越性,又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是適應我國農業特點和當前農村生產力發展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一種較好的經濟形式。 說白了就是「包產到戶」。 按照我自己的理解可以解釋為:農民自己承包一塊土地,每年只要上繳一定的承包金給國家,土地里的農作物獲得的利潤自己可以全部收下。

求採納

Ⅳ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上冊 可以分為幾個革命時期

中國官方對近代史的革命時期劃分是這樣的,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這是屬於舊民主主義革命。等到共產黨成立,在二大提出反帝反封的革命綱領後,1924年至 1927年,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的第一次合作,掀起了中國大革命的高潮,這一時期被官方認為是第一次大革命時期。而1927年至1937年的國共十年內戰,官方認為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而1937年到1945年的抗日戰爭,官方認為是全民族抗戰時期。而1946年到1949年的解放戰爭,官方認為是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在1919年到1949年,官方認為這一大時期是新民主主義革命。而1953年社會主義改造起,是中國正式建立社會主義制度。
總之,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中,經歷了北伐戰爭(1924-1927年)、土地革命戰爭(1927-1937年)、抗日戰爭(1937-1945年)和全國解放戰爭(1945-1949年)四個歷史階段。
無論是大學還是初中高中的歷史課本都是這么劃分革命史的。

Ⅳ 八下歷史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 下列哪一個事件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A、南昌起義 B、秋收起義
C、廣州起義 D、湘南起義
2.我黨從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的失敗中得到的最突出的教訓是
A.必須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 B.中國革命應由城市轉向農村
C.必須建立革命武裝 D.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對革命武裝的領導
3. 三灣改編最重要的意義是
A、確立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B、向農村進軍
C、提出武裝反抗國民黨的方針 D、提出「工農武裝割據」理論
⒋鄧小平領導開辟的革命根據地是
A.鄂豫皖根據地 B.湘鄂邊根據地
C.左右江根據地 D.湘鄂贛根據地
⒌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國內階級矛盾下降到次要地位的標志性事件是
A.「九一八」事變 B.七七事變
C.華北事變 D.西安事變
⒍「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秋收時節暮雲愁,霹靂一聲暴動。」(引自毛澤東1927年作的一道詩),這首詩贊頌的是
A、上海工人起義 B、南昌起義
C、湘贛邊起義 D、廣州起義
⒎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建立於
A、南昌起義中 B、秋收起義中
C、井岡山會師後 D、三灣改編時
⒏「九•一八」事變發生最主要原因是
A、是日本既定國策,蓄謀已久 B、歐美忙於本國危機無暇東顧
C、日本為擺脫經濟危機 D、日本趁蔣介石「圍剿」紅軍之機
⒐東北三省淪陷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侵華蓄謀已久 B、蔣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
C、東北軍不戰而退 D、國際聯盟縱容日本侵華
⒑東北抗日武裝力量的核心是
A、東北軍 B、抗日義勇軍
C、東北抗日聯軍 D、東北人民革命軍
⒒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的領導者是
A.蔡廷鍇、蔣光鼐 B.馮玉祥、吉鴻昌
C.蔡廷鍇、李濟深 D.張學良、楊虎城
⒓1933年,中央蘇區取得第四次反圍剿勝利的主要原因是
A、鄂豫皖等革命根據地的配合 B、紅軍對敵人重兵布防之地主動出擊
C、周恩來、朱德抵制了王明等人的錯誤指令D、毛澤東指揮部隊聲東擊西
⒔長征是中國工農紅軍進行的偉大戰略轉移。這里的「轉移」是指
A、黨的工作重心的轉移 B、革命中心地區發生轉移
C、中國革命的性質發生變化 D、中國革命方式發生變化
⒕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根本原因是
A、國民黨軍隊占絕對優勢 B、毛澤東被剝奪了軍事指揮權
C、紅軍沒有把握戰略時機 D、軍事領導人錯誤的戰略戰術
⒖紅軍長征勝利結束的標志是
A、中央紅軍到達陝北 B、中央紅軍與陝北紅軍會師
C、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會師 D、紅軍三大主力在會寧會師
⒗紅軍長征中,打亂敵人追剿計劃的軍事行動是
A.四渡赤水 B.巧渡金沙江
C.強渡大渡河 D.飛奪瀘定橋
⒘奠定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理論基礎的是
A、八一宣言 B、瓦窯堡會議
C、《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 D、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
⒙下列哪一事件掀起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潮
A、瓦窯堡會議 B、一二•九運動
C、西安事變 D、華北事變
⒚「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興只等閑」。紅一方面軍逾越下列「萬水千山」的先後順序是
①烏江②赤水③金沙江④大渡河⑤夾金山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⑤④
C、②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③⑤
⒛西安事變發生的根本原因是
A、中共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推動 B、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社會主要矛盾
C、全國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的推動 D、國民黨內部分化的加劇

二、材料題
21、閱讀下列材料:
邊界紅旗子始終不倒,不但表示了共產黨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統治階級的破產,在全國政治上有重大的意義。
――摘自《井岡山的斗爭》
請回答:
(1)文章的作者是誰?(4分)

(2)「邊界紅旗子」指什麼?(4分)

(3)「邊界紅旗子始終不倒」,在政治上有什麼意義?(8分)

22、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1、九一八事變時,蔣介石說,中國「槍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訓訓練不如人,機器不如人,工廠不如人,拿什麼和日本打仗呢?若抵抗日本,頂多三天就亡國了。」
——馮玉祥《我所認識的蔣介石》
材料2、外寇不足慮,內匪實為心腹之患,如不肅清內匪,則決不能御外侮。
——蔣介石對圍剿紅軍的國民黨將領的訓話(1933年4月10日)
回答:
⑴、材料1反映了蔣介石的什麼政策?蔣介石為什麼要執行這樣的政策?(8分)

⑵、材料2反映了蔣介石的什麼政策?這一政策的實質是什麼?(8分)

⑶、蔣介石由材料1政策轉為材料2政策的原因是什麼?(6分)

三、問答題
23、為什麼說遵義會議是我黨歷史上的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12分)

四、歷史體驗題
24、1936年12月,中國發生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如果你是當時的一名將官(或士兵、學生、市民等,角色可自擬),請敘述你對事變的所見所聞所感。(10分)

參考答案

1-5:ABACC6-10、CCABC11-15、BCBDD16-20、ACBAB
21、
(1)毛澤東(2)井岡山革命根據地(3)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火,為各地革命根據地的建立樹立了光輝榜樣並提供了比較完整的經驗
22、
(1)、不抵抗政策;集中精力圍剿紅軍,從根本上說是因為蔣介石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站在反共反人民的立場。
(2)、攘外必先安內政策;對日本妥協、對紅軍和共產黨圍剿的政策
(3)、不抵抗政策引起全國人民不滿
23、
因為遵義會議結束了王明「左」傾錯誤在中央的統治,在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新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這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問題,是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標志。遵義會議在關健時刻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Ⅵ 八下歷史材料題

21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紀六七十年代,人們必須憑借各種票證才能購買到物品。糧票、煤票、肉票、糖票、布票……各種票證讓人眼花繚亂。如今,票證已經退出我們的生活。走進商店、超市,琳琅滿目的商品可以隨心所欲地選擇
——摘編自《百年中國》
材料二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公報中關於電視機產量的數據製作下表:(單位:萬台)

年份
1979
1982
1985
1988
1992
1996
2001
2004

電視機
1 329
1 592
1 622
2 485
1 314
2 109
3 967
7 328.80

其中彩電
0
288
410
1 028
1 314
2 109
3 967
7 328.80
請回答
(1)20世紀六七十年代,人們憑借票證購買物品的原因是什麼?(2
(2)分析材料二 中的數據,你能夠發現哪些問題?(兩個以上)試分析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8分)
(3)以上兩則材料從不同角度反映了我國經濟的發展變化,請結合所學歷史知識,分析變化的原因。(2分)
22.(10分)學以致用: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已經學習過《改革發展中的教育》,也通過各種媒體了解了有關希望工程的情況,你有什麼感想?請結合所學知識,以怎樣幫助失學兒童為主題寫一封倡議書。(注意:題目自擬,內容不少於200字)
23.(18分)探索創業:
建國初期,我國工業十分落後,毛澤東感慨地說:「現在我們能造什麼?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都不能製造。」
請你回答:
(1)為了改變這種落後的工業面貌,我們國家採取了什麼樣的行動?有何成效?你怎麼樣看待這些成效?
2)對於振興工業,你有何建議?
24.(10分)圖說歷史
(1)歷史上將中國舉辦的這次活動稱之為什麼樣的外交活動?對中美關系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2)這次活動後,中美關系發生了哪些重大變化?
25.(10分)我當導游:
假若2005年夏天,你陪一個外國考察團到安徽省鳳陽縣農村考察,外國友人請你介紹1953~1956年、1958~1964年、1966~1976年和1978年以來該地發生巨大的主要變化。第一單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

21.(1)主要原因就是當時物資匱乏,國家對生產和供應不得不按計劃加以控制和分配。(2分)
(2)提示:①問題:電視機產量不斷增加;原因:電視生產能力提高、人們購買能力增強等。②問題:彩電需求不斷增加;原因:人們對電視質量與檔次的要求越來越高,表明生活質量在提高。③問題:黑白電視退出消費舞台;原因:電視生產技術和功能更新快。(注意:凡符合題意的均可給分。每一個問題和原因為4分,只要答對2個就可以了,共8分)
(3)主要原因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實行改革開放,我國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發生巨大的變化。(2分)
22.提示:一是要注意圍繞如何救助貧困兒童接受義務教育的主題,(8分)二是要注意行文符合倡議書的格式。(2分)
23.(1)行動:我們國家制定並實施了「一五計劃」。(2分)
成效:到1957年底,各項經濟建設指標,一般都大幅度超額完成。(2分)①工業方面:鞍山鋼鐵公司大型軋鋼廠等三大工程建成投產。第一個生產載重汽車的工廠——長春一汽生產出第一輛汽車;中國第一個飛機製造廠試製成功第一架噴氣式飛機;中國第一個製造機床的工廠——沈陽第一機床廠建成投產。(2分)②交通運輸業方面: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通車,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2分)③工業基地形成:以鞍山鋼鐵公司為中心的東北工業基地形成了,沿海地區原有的工業基地得到加強,華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業基地。(2分)(注意:每一方面的成就只要舉出一例即可)
如何看待:「一五」計劃工業建設的成就,遠遠超過舊中國一百年的成就的總和。我國開始改變了工業落後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足以讓我們自豪和驕傲。(4分)
(2)建議:我們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制定相適應的政策,大力引進國外的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對舊企業進行改造和翻新;改革人事制度和分配製度,要重視人才,要合理利用資源等。(4分。只要緊扣主題,言之成理即可)
24.(1)1971年春,受毛澤東主席的邀請,美國乒乓球代表團訪問中國,人們稱之為「乒乓外交」。影響:打開了兩國人民友好往來的大門。(4分)
(2)變化:1972年2月,美國總統訪華,中美兩國簽署《上海聯合公報》;1978年12月,中美雙方發表《建交公報》;1979年1月1日,中國與美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兩國關系進入正常發展的階段。(6分)
25.1953~1956年,廣大農民積極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農村土地所有制發生根本性變化,農民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2分)1958~1964年掀起人民公社化運動的高潮,各地紛紛建立起「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出現了嚴重的經濟困難;(2分)1966~1976年,十年「文化大革命」,農村經濟遭受嚴重破壞,甚至出現了農民逃荒要飯的現象;(2分)1978年至今,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產量大幅度增加,人民生活大為改善,農村經濟走向繁榮;(2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民一度負擔過重,中央在安徽省農村搞「一費制」試點後向全國推廣,大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2分)

Ⅶ 歷史的劃分

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 都是古代 劃分依據:社會性質為奴隸和封建社會
1840年(鴉片戰爭)-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近代 劃分依據:社會性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近代可以繼續劃分:從1840-1919年 舊民主主義社會 劃分依據:由非無產階級領導革命 1919-1949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由無產階級領導革命 新民主主義革命還可以繼續劃分 1919-1927國民革命運動時期,1927-1936國共對峙十年,也稱土地革命,或叫做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1937-1945為抗日戰爭時期, 1945-1949為解放戰爭時期。
1949年10後是現代 劃分依據:中國開始步入新民主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也可以繼續劃分,從1949-1956 劃分點:三大改造 1949-1956為新民主主義社會,1956以後為社會主義社會

世界史

史前史---從人類出現開始到公元前4000年奴隸制產生以前的原始社會時期.
上古史---古埃及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出現了奴隸制國家到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西歐奴隸制崩潰.
中古史--- 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到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
(即中世紀史)
近代史---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到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
現代史---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後到現在.

世界史沒有近古時,是因為中國的封建制度有兩千多年,而歐洲封建制的確立比中國晚了1000多年,只有七,八百年的時間,就比中國提前200年步入了近代社會.

Ⅷ 八下的歷史學什麼內容

學習的都是中國現代歷史時期的相關內容。

Ⅸ 初中歷史,語文文言文復習提綱全冊或可以分成(七上,七下,八上,八下,九上,九下)

去買本中考文言文點擊就全有了、很詳細的、不是很貴的啊、

Ⅹ 八下歷史知識點是什麼

八下歷史知識點如下:

1、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目的: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2、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

3、1950年,在新解放區,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1952年底,除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外,全國大陸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4、《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也是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

5、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

閱讀全文

與八下歷史可以分成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3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