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海上絲綢之路從哪裡出發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主要有東海起航線和南海起航線兩條主線路。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往外輸出的商品主要有絲綢、瓷器、茶葉和銅鐵器四大宗,往中國國內運的主要是香料、花草及一些供宮廷賞玩的奇珍異寶,於是海上絲綢之路又有海上陶瓷之路、海上香葯之路之稱。在唐宋元的繁盛期,中國境內主要有泉州、廣州、寧波三個主港和其他支線港組成。從貿易對象、內涵、性質上,明清時期中西方的貿易和以往的海上絲綢之路已屬不同范疇。
Ⅱ 絲綢之路的起點和終點是哪
陸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是長安,終點站在歐洲。
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是中國的東南沿海,在漢代是印度半島南端和斯里蘭卡島。後來發展到了波斯灣地區。
陸上絲綢之路起源於西漢(前202年—8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的以首都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連接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
(2)歷史海上絲綢之路從哪裡出發擴展閱讀:
2014年6月22日,中、哈、吉三國聯合申報的陸上絲綢之路的東段「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成功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成為首例跨國合作而成功申遺的項目。
在卡達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審議通過中國大運河項目和中國、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跨國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32項和第33項世界文化遺產。其中「絲綢之路」是中國首次進行跨國聯合申遺。
2013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構想。2015年3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
Ⅲ 歷史上的海上絲綢之路一般是從哪個地區出發
歷史上的海上絲綢之路一般是從三大港口,分別是:廣州、泉州、寧波。
海上絲路萌芽於商周,發展於春秋戰國,形成於秦漢,興於唐宋,轉變於明清,是已知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中國海上絲路分為東海航線和南海航線兩條線路,其中主要以南海為中心。
南海航線,又稱南海絲綢之路,起點主要是廣州和泉州。先秦時期,嶺南先民在南海乃至南太平洋沿岸及其島嶼開辟了以陶瓷為紐帶的交易圈。
(3)歷史海上絲綢之路從哪裡出發擴展閱讀:
出口:自中國出發之貨物主要以絲綢、茶、瓷器、金、銀、書籍等
進口:來自國外的貨物包括:琉璃、貓眼石、明珠、象牙、香料、金銀、寶石、水晶、瑪瑙、琥珀、駱駝皮、乳香、沒葯、安息香、沉香、檀香、盧薈、胡椒、溫納齊等
根據歷史上的表明,在唐代中期以前,中國對外的主要通道是陸上絲綢之路,但是後來由於種種的原因,使得海上絲綢之路代替了陸路成為主要貿易通道。後來到了宋代的時候,這一海上線路就成為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主要載體。
Ⅳ 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和終點在哪裡呢
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主要是廣州和泉州,終點多止於阿拉伯國家。
廣州作為一個港口城市,在我國的海外交通和貿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其它城市無法相比的。秦漢時海上絲路已經興起,廣州已是一要港。魏晉南朝時期,通往印度洋的絲路開通,廣州在南海中的樞紐地位得以確立。
唐代廣州迅速繁榮,臻於極盛,宋代又有所推進。元朝時泉州取代廣州,成為中國對外貿易主港,明代外貿中心又回到廣州,一直到清中期。
通過這條航線,我國的絲綢以及陶瓷、茶葉等商品源源不斷地輸往沿線國家,同時沿途各國出產的產品或由他國販來的商貨運來我國,所以廣州不僅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航點,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最重要港口,它在絲路上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港口無法取代的。
Ⅳ 唐代的海上絲綢之路船隊主要從什麼地方出發
唐代的海上絲綢之路主要是從揚州,泉州,廣州等地區出發的。
Ⅵ 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路線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也稱"海上陶瓷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1913年由法國的東方學家沙畹首次提及。
海上絲路萌芽於商周,發展於春秋戰國,形成於秦漢,興於唐宋,轉變於明清,是已知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中國海上絲路分為東海航線和南海航線兩條線路,其中主要以南海為中心。
海上絲綢之路雛形在秦漢時期便已存在,已知有關中外海路交流的最早史載來自《漢書·地理志》,當時中國就與南海諸國接觸,而有遺跡實物出土表明中外交流可能更早於漢代。
清代,由於政府實行海禁政策.其間廣州成為中國海上絲綢之路唯一對外開放的貿易大港,廣州海上絲綢大路貿易比唐、宋兩代獲得更大的發展,形成了空前的全球性大循環貿易,並且一直延續和保持到鴉片戰爭前夕而不衰。
而這在清代的外貿史上也是重要的轉折點。進口商品中,鴉片逐漸占據了首位,並從原來的走私演化到合法化。
鴉片戰爭後,中國海權喪失,淪為西方列強的半殖民地,沿海口岸被迫開放,成為西方傾銷商品的市場,掠奪中國資源和壟斷中國絲、瓷、茶等商品的出口貿易。從此,海上絲路一蹶不振,進入了衰落期。
Ⅶ 近代所說的「海上絲綢之路」開辟於兩漢時期,其出發地是從哪裡開始
海上絲綢之路的出發是從《漢書地理志》里所看到的,記載他記載了我們西漢時期徐聞出海的遠洋航行。當時我們的國家是處於漢武帝劉徹的統治時期,而為了聯合西域抗擊匈奴,在河西走廊長期被匈奴控制的情況下,漢武帝非常渴望找到新的通道去往西域。
在第一次出使西域失敗的張騫回國之後,帶來了一個非常有用的信息,在大夏國張騫發現來自四川的絲綢竹杖等已經先於他抵達到了那裡,而通過打聽才得知他們是從大夏國的東南方向的印度輾轉貿易而來。
而當時我們是從南漳塞,隸屬於西漢,但是現在是越南的峴港出發前往斯里蘭卡的。從那之後我們的海上絲綢之路也點開始走向了輝煌的歷程。雖然我們在書中看到記載的出海港口只有三個,但是從地理上看,徐聞,合浦的內河行船與陸路交通並不方便。但是我們還是找到了許多適合於出發的港口,作為外港。
Ⅷ 絲綢之路的起點是哪裡
絲綢之路是指起始於古代中國,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古代路上商業貿易路線。從運輸方式上分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陸上絲綢之路起於西漢都城長安(東漢延伸至洛陽)。絲綢之路是一條東方與西方之間經濟、政治、文化進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因此,當德國地理學家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 最早在19世紀70年代將之命名為「絲綢之路」後,即被廣泛接受。2014年6月18日,從西安出發的絲綢之路「長安號」豪華專列旅遊線開始運行,預計2015年,包括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在內的全線絲綢之路線路也將與遊客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