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十一月六日歷史上發生了什麼

十一月六日歷史上發生了什麼

發布時間:2022-07-04 22:33:45

Ⅰ 歷史上的11月6日發生過的大事有哪些

大事記
1860年——亞伯拉罕·林肯當選為第十六屆美國總統。他是第一位共和黨總統。
1936年——馬德里保衛戰開始。
1948年——華東、中原野戰軍協同發起了淮海戰役。
1968年——越南和談在巴黎開始。
1974年——中國科學院上海實驗生物研究所成功地用化學方法合成了脫氧寡聚核苷酸。
1991年——科威特油井大火全被撲滅。
出生
1494年——蘇萊曼一世,奧斯曼帝國蘇丹
1857年——威廉·諾伊斯,美國化學家
1860年——伊格納西·帕德列夫斯基,波蘭音樂家、政治家
1882年——馮玉祥,中國軍閥
1886年——依恩·海爾布朗,英國化學家
1921年——詹姆斯·瓊斯,美國小說家
1952年——麥可·康寧漢(Michael Cunningham)美國著名的當代作家
逝世
1822年——克勞德·路易·貝托雷,法國化學家(生於1748年)
1831年——克勞塞維茨,軍事理論家
1887年——歐仁·鮑狄埃,《國際歌》歌詞的作者
1893年——柴科夫斯基,俄國作曲家(生於1840年)
1997年——伯林,政治哲學家(生於1909年)
2004年——何添,香港恆生銀行創辦人
2005年——本田美奈子,38歲,日本歌手。新華網
足球
2005年 : 英格蘭超級聯賽第12周 - 曼聯以1比0擊敗車路士,除了終止對方開季11場聯賽的不敗紀錄外,更終止英超聯賽40場聯賽的不敗紀錄。
1986年 : 費格遜離開蘇格蘭國家足球隊加盟曼聯成為新任領隊。

Ⅱ 1941年11月6日,斯大林在十月革命節慶祝大會上演講的內容是什麼

1941年11月6日上午,先是在馬雅可夫斯基地鐵站大廳舉行了十月革命節慶祝大會,在雷鳴般的掌聲中,斯大林作了演說:

「同志們!今天是在嚴重情況下慶祝十月革命24周年的。德國強盜背信棄義的進攻和強加於我們的戰爭,造成了對我國的威脅……而我們的國家,我們舉國上下,卻已經組成了一個統一的戰斗堡壘,同我們陸海軍一起,共同粉碎德國侵略者……徹底粉碎德國侵略者!消滅德國佔領軍!我們光榮的祖國、我們祖國的自由、我們祖國的獨立萬歲!在列寧的旗幟下向勝利前進!」

Ⅲ 1917年11月6日俄國爆發十月革命,中國正在進行什麼運動

...............
是新文化運動

是李大釗等人通過發表論文來宣傳的
是什麼論文,我忘了
但我想樓主你那麼聰明,肯定會去查歷史書的近代史部分

Ⅳ 第二次世界大戰 主要事件

各年份大事記:
一九三九年

九月一日:德國首次使用閃電戰術,入侵波蘭。全世界首次了解到閃電戰是甚麼一回事。
九月三日:英、法對德宣戰。
九月十七日:蘇聯取得德國默契,從東面進攻波蘭。
九月二十七日:波蘭向德無條件投降。
十一月三十日:蘇聯軍隊侵略芬蘭,轟炸首都赫爾辛基。

一九四○年

三月十二日:芬蘭與蘇聯在莫斯科簽署和約,割讓領地予蘇聯。
四月九日:德國進侵丹麥與挪威,丹麥不予抵抗,挪威則奮起迎敵。
五月十日:德軍席捲荷蘭、比利時以及盧森堡。
英國首相張伯倫辭職,邱吉爾繼任首相。
五月十四日:德軍越過法國邊境。荷蘭軍隊停止抵抗。
五月二十八日: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三世下令軍隊投降。
五月二十六日:戰局急轉直下,約有三十四萬英、法以及其他盟國的軍隊,開始自法國撤退到英國本土,亦即著名的敦克爾克奇跡。
六月十日:義大利對英、法兩國宣戰。
六月十四日:希特勒的軍隊進入不設防的巴黎。
六月十六日:法國總理雷諾辭職,具當元帥繼任。
六月二十二日:法國接受納粹征服者的一切要求,在康白尼與德國簽署休戰協定。
七月十日:德國首次大規模襲擊英國本土,不列顚戰役開始。
九日七日:倫敦第一次遭到德國飛機猛烈空襲。
九月二十七日:日本參加柏林 - 羅馬軸心,締結三國盟約。
十二月十五日:英軍將義大利軍隊逐出埃及。

一九四一年

一月十日:美國國會提出租借法案,觸動了孤立主義者與干涉主義者的激烈辯論。
三月十一日:美國國會通過租借法案,授權總統全面援助英國及所有對抗軸心國的國家。
三月二十七日:南斯拉夫領袖為防上國家加入軸心國組織,發動政變,推舉保羅親王的政權,推舉彼得二世為國家元首。
三月二十八日:英國艦隊於馬塔班角大敗義大利海軍,奪得地中海的制海權。
三月三十日:希特勒的非洲軍隊在北非發動反攻。
四月六日:南斯拉夫的軍隊向德國投降,但游擊戰則繼續進行。
五月十日:納粹德國第二號頭子魯爾夫.赫斯,秘密飛抵蘇格蘭,企圖私下與英國進行和談。
五月二十日:德軍進攻位於地中海東部由英國據守的克里特島。
五月二十七日:德國重型戰列艦「俾斯麥」號於北大西洋被皇家海軍擊沉。
六月一日:英軍棄守克里特島。
六月十四日:羅斯福總統宣布凍結軸心國在美國的資產,國務院下令關閉所有德國駐美領事館及宣傳機關。
六月二十二日:德國對蘇聯宣戰,沿著自波羅的海至黑海的一千六百公里長戰線,進攻蘇聯。
七月二十六日:羅斯福總統下令凍結日本在美國的資產,並停止對日貿易。
八月九日至十四日:邱吉爾與羅斯福在一艘船上進行秘密會議,隨後發表聯合聲明,陳述戰爭的共同目標,是為大西洋憲章。
九月八日:德軍開始圍困列寧格勒,持續達九百天之久。
九月十九日:納粹軍隊攻陷蘇聯烏克蘭首都基輔。
十月十七日:軍人極端領袖東條英機被委任為日本首相。
十月三十一日:美國驅逐艦「魯本.詹娒斯」號,護送軍火運輸船的時侯,被德國潛艇擊沉。一百一十五人喪生。
十一月十四日:日本特使來棲三郎從東京到達美國,商談美、日關系。
十一月十八日:部署於北非的英國第八軍,在利比亞的沙漠發動攻勢。
十二月七日:夏威夷時間上午七時五十分,日本發動空中奇襲,猛炸停泊於珍珠港的的美國軍艦,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日本對英、美宣戰。
十二月八日:美國國會通過對日宣戰。邱吉爾在英國國會宣布,英國即對日本作戰。
日軍入侵泰國和馬來亞。
日本第一批部隊登陸菲律賓,大規模空襲菲律賓群島。當地守軍由麥克阿瑟將軍指揮

十二月十日:英國戰艦「威爾斯親王」號及「卻敵」號在馬來亞被日機炸沉。
十二月十一日:德國及義大利對美國宣戰。美國國會聲明該兩國與美國已處於交戰狀態。
十二月十三日:匈牙利及保加利亞對美國宣戰。
十二月二十五日:駐香港的皇家軍隊向日軍投降。
魏萊特將軍和少數美軍撤退至柯里基多島。
四月十八日:由杜立特上校率領的美國軍機,轟炸東京。
五月八日:美、日雙方均宣稱在珊瑚海戰役中大捷。美航艦「勒星頓」號和日航艦「祥鳳」號沉沒。
五月六日:魏萊特將軍在柯里基多島向日軍投降。
六月六日:日本大批飛機襲擊中途島,在海空激戰中損失慘重。
六月二十一日:德國隆美爾將軍攻陷北非的土布魯克。
六月二十五日:艾森豪將軍被任命為歐洲戰場的美軍統帥。
七月一日:蘇聯的黑海要塞塞瓦斯托波被圍困二十五天之後,終被德軍攻陷。
八月七日:美國海軍陸戰隊在所羅門羣島的瓜達坎納島登陸。
八月十九日:英國及加拿大的突擊隊,襲擊位於英倫海峽的法國海岸城市狄厄普,損失慘重。
八月三十一日:蒙哥馬利中將指揮的英軍,在埃及的阿藍哈爾法戰役中,擊敗隆美爾的非洲軍團。
十一月五日:隆美爾部隊在亞拉海恩戰役中大敗之後,朝突尼西亞方面撤退。
十一月八日:盟國海陸空三軍部隊在最高統帥艾森豪將軍指揮下登陸北非。
十一月十一日:納粹軍隊向尚未被佔領的法國領土進攻。
十一月十三日:英軍擊退德軍,奪回土布魯克。
十一月二十二日:蘇聯軍隊在朱可夫將軍率領下,在史達林格勒之戰中反攻。

一九四三年

一月二十四日:羅斯福總統與邱吉爾首相會同軍事領袖,在卡薩布蘭加舉行會議。
一月三十日:英國空軍對柏林進行第一次白晝空襲。
二月二日:筋疲力盡的德軍投降,史達林格勒之戰結束。德軍統師保祿斯在投降前兩天被俘。
二月七日:日軍從瓜達坎納島撤退,終止歷時六個月的頑抗。
三月二日:新幾內亞海岸對開的俾斯麥海發生海戰,日本大部分艦只被摧毀。
五月十一日:美軍在阿留申羣島的阿圖島登陸。
五月十二日:軸心國軍隊在突尼西亞停止有組織的抵抗,顯示盟軍在北非取得全面勝利。
七月九日:盟國軍隊在最高統帥艾森豪將軍指揮下,進攻西西里島。
七月二十五日:義大利總理墨索里尼辭職,巴多格里奧元帥繼任。
八月一日:美國「解放者」戰機轟炸普洛耶斯的羅馬尼亞油田。
八月十七日:盟軍完全佔領西西里島。
九月三日:盟軍越過麥西那海峽,進攻義大利南部。
九月八日:義大利宣布向盟軍投降。
九月十日:德軍炮轟並奪取羅馬。義大利海軍由盟國接管。
十月一日:美國第五軍攻佔那不勒斯。
十月十三日:義大利對德國宣戰。
十日月十九日:聯合國主要成員國的外交部長在莫斯科舉行會議。
十一月一日:美軍在所羅門羣島的布肯維爾登陸。
十一月六日:蘇聯軍隊從德軍手中奪回基輔。
十一月二十日:美軍在吉耳貝特羣島的塔拉瓦及馬晉登陸。
十一月二十三日:羅斯福、邱吉爾及蔣介石在埃及首都舉行第一次開羅會議。
十一月二十八日:羅斯福、邱吉爾及史達林「三巨頭」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舉行會議。
十二月二十四日:艾森豪被委任為盟國遠征部隊的最高統帥,負責策劃和指揮進攻歐洲大陸的行動。
十二月二十六日:德國的戰艦「香霍斯特」號在北角被英國海軍擊沉。

一九四四年

一月二十二日:英、美軍隊在義大利安齊峩的德軍陣地後方降落。
二月二日:蘇聯軍隊進入愛沙尼亞,並向拉脫維亞進軍。
美國海軍陸戰隊攻克馬紹爾羣島的洛爾拿穆島,五天之後,美軍又佔領瓜加林島。
二月二十一日:東條英機獲任命為日本陸軍參謀總長,成為軍事獨裁者。
三月二十日:納粹為了解除巴爾干半島所受的威脅,揮軍進入匈牙利。
四月五日:戴高樂將軍成為設在倫敦的法國臨時政府領導人。
四月二十二日:麥克亞瑟將軍率領美軍登陸荷屬新幾內亞的荷蘭第亞島。
五月九日:蘇聯軍隊收復塞瓦斯托波海軍基地。
五月十八日:納粹軍隊從卡辛諾修道院撤退,為期三個月的大包圍於是結束。
五月二十三日:盟軍從義大利安齊峩的灘頭陣地發動攻勢。
五月二十五日:德軍放棄由安齊峩至德拉西納整段義大利海岸。
六月四日:英、美軍隊拿下未受德軍摧毀的羅馬。
六月六日:歐洲登陸日。以艾森豪為首的盟國大軍登陸諾曼第,對希特勒的歐洲堡壘發動籌劃已久的大攻勢。
六月十三日:德軍首次用V-1火箭攻擊英國。
六月十四日:戴高樂將軍巡視諾曼第。這是他四年以來第一次重臨法國。
六月十五日:美國首次派出B-29型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轟炸日本。
六月十九日:在菲律賓海大戰中,美國的艦載機襲擊位於馬利安納羣島與菲律賓呂宋島之間的日本艦隊。
六月二十七日:在法國瑟堡港的德軍停止抵抗。
七月九日:經過二十五天的激戰之後,美軍攻佔馬利安納羣島的塞班島。
七月十一日:蘇聯紅軍突破拉脫維亞及立陶宛兩國的邊境。
七月十八日:英國第二軍在法國的康尼攻破德軍防線。
七月二十日:拉斯敦堡的希特勒東普魯士總部發生爆炸,希特勒僅受輕傷,行刺計劃失敗。
七月二十一日:美國海軍陸戰隊及步兵在關島建立灘頭陣地。
七月二十六日:美軍在法國聖羅以西突破德軍防線。
八月十日:美軍苦戰三個星期,終於佔領關島。
八月十一日:盟軍迫近佛羅稜薩,德軍棄守,該城安然無損。
八月十五日:盟軍在法國南部的康城與土倫之間發動攻勢。
八月二十一日:美軍裝甲縱隊到達巴黎南面及北面的塞納河地區。
八月二十三日:羅馬尼亞向蘇聯投降,並加入盟國陣營。
八月二十五日:巴黎獲解放,德軍司令向勒克萊克將軍投降。
八月二十七日:艾森豪將軍在布德雷中將陪同下進入巴黎。
九月三日:陸軍中將鄧普綏麾下的英國第二軍解放了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
九月四日:芬蘭及蘇聯宣布休戰。
九月五日:蘇聯向保加利亞宣戰。
九月八日:德國發射第一批V-2火箭炮襲擊英國首都倫敦。
九月九日:保加利亞與蘇聯簽署雙邊休戰協定。
九月十日:羅斯福與邱吉爾在魁北克舉行大戰期間的第九會議,也是兩巨頭在該城舉行的第二次會議。
九月十七日:盟軍空運部隊深入荷蘭。
九月二十四日:蘇聯軍隊從波蘭出發,深入捷克三十二公里。
十月三日:在波科莫洛斯基將軍指揮下的華沙抵抗軍,經過兩個月的苦戰後,終於向德軍投降。
十月二十日:美軍在菲律賓中部的雷伊泰登陸。
十月二十三日:雷伊泰灣戰役,日本艦隊損失慘重,美國航空母艦「普林斯頓」號被擊沉。
十一月六日:史達林宣布廢除與日本簽訂的中立條約。
十一月七日:羅斯福連續四次當選美國總統。
十一月十二日:德國戰艦「提匹茲」號在挪威特羅素對開海面被英國皇家空軍炸沉。
十一月二十四日:駐塞班島的美國B-29型轟炸機大炸東京。
十二月十六日:德軍在阿登區發動大規模反攻,是為突出部之役。
十二月二十六日:在突出部之役的要塞巴斯托涅,麥考利夫少將指揮的美軍由從南方推進的盟軍先鋒部隊接替。

一九四五年

一月九日:麥克亞瑟將軍麾下的部隊在呂宋島馬尼拉以北大約一百六十公里的林嘉延灣登陸。
一月十七日:蘇聯派出軍隊攻佔波蘭首都華沙。
一月二十日:匈牙利臨時政府與同盟國簽署休戰協定。
一月二十七日:立陶宛的麥美耳獲得解放,蘇聯完全控制該國。
一月三十一日:邱吉爾與羅斯福在英屬馬爾他島上會面,此次會談是雅爾達會議的前奏。
二月三日:美軍進入馬尼拉。
二月四日:羅斯福、邱吉爾、史達林舉行雅爾達會議,策劃如何控制德國及其他已被解放的東歐國家。
二月十九日:美國海軍陸戰隊登陸距東京一千二百里的琉璜磺島。
二月二十三日:美國海軍陸戰隊奪得琉璜島的摺缽山。
三月四日:芬蘭對德國正式宣戰,實際的宣戰日期則追溯至一九四四年九月十五日。
三月七日:美國第一軍在里馬堅渡過橫跨萊茵河的魯登道夫大橋。科隆落入盟軍手中。
三月九日:空前龐大的B-29型機羣轟炸東京,炸平市內四十二平方公里土地。
三月二十六日:美國海軍陸戰隊穩握琉璜島。
四月一日:美軍進攻東京以南五百四十多公里的沖繩島。
四月十二日:羅斯福逝世,杜魯門繼任為美國總統。
四月十三日: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落入蘇軍手中。
四月十六日:蘇聯軍隊沿著七十二公里長的戰線推進,對柏林作最後一擊。
四月二十五日:美國及蘇聯的軍隊在易北河畔的土高會師,互相慶祝此一歷史性時刻。
四月二十八日:墨索里尼和他的情婦,以及十六名篤信法西斯主義的親信在義大利科木湖略的一小村默齊格拉。
四月三十日:希特勒於柏林總理公署地下室中自戕。蘇聯國旗在德意志帝國國會大廈頂上飄揚。美軍從達豪集中營釋放了三萬三千人。
五月二日:柏林落入蘇軍手中;義大利北部的殘余德軍部隊投降。
五月三日:英軍收復緬甸首都仰光。
五月七日:德國在法國里娒斯舉行的一項儀式中,向各同盟國及蘇聯正式無條件投降。
六月五日:美、英、蘇、法四強,共同宣布德國戰敗。四強接管德國,將該國劃分為四個佔領區。
六月二十一日:沖繩島戰役結束,美軍獲全面勝利。
六月二十六日:五十個國家的代表在舊金山簽署世界安全憲章,成立聯合國。
七月四日:麥克亞瑟將軍宣布菲律賓全國重光。
七月五日:邱吉爾在英國大選中失敗,艾德禮領導的工黨上台。
七月十六日:首枚原子彈在新墨西哥州的亞拉摩戈多市試爆成功。
七月十七日:波茨坦會議在德國舉行,社魯門、邱吉爾(後由艾德禮取代)、史達林出席會議。
八月二日:發表波茨坦尼宣言,和平條款令德國人有來日維艱之感。
八月六日:美國的原子彈投落廣島,幾乎毀滅整個城市。
八月八日:蘇聯對日本宣戰,並且進軍東三省。
八月九日:美國把另一枚原子彈投落在日本長崎。
八月十四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天皇裕仁向全國人民宣布日本戰敗。
九日三日:日本投降儀式在停泊於東京對開海面的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舉行。日本外相重光葵及一些軍事領袖簽署投降書。

Ⅳ 歷史上的今天,11月6日,有關於中國的,急!!!!

1900年11月6日
八國聯軍組建軍事法庭斬殺中國清廷官員
1900年11月6日,八國聯軍在保定組織軍事法庭,審判布政使廷雍及守尉奎恆、統領王占魁等,然後將三人斬首示眾。
嘎仕禮為審訊及處決廷雍負責人,他在致薩道義電中說:「由於英、比、美等國臣民在保定府被殺,已對該城施行了下列懲罰:該省布政使廷雍、城守尉奎恆、參將王占魁已於本月六日被斬首。該府當局被罰款十萬兩,城樓或城牆稜角已被毀壞,鄰近上述謀殺地點的東南城牆已打開了缺口。審判是由國際委員會進行的;該行動已獲得瓦德西伯爵的批准。」

9日,清廷對廷雍被殺事表示「憤懣」,申明「即使中國官員有辦理不善之處,自應交中國自行處分,何得侵我自主之權」?

然而,斬殺中國官員的事非但沒有制止,反而在各地越來越頻繁。

1906年11月6日
清廷公布新官制,大權集於滿人

1906年11月6日,清廷發布釐定官制諭。諭文說:軍機處為行政總匯,設於雍正年間,今毋庸改編,內閣軍機處一切現制依照舊行。各部尚書均著充參預玫務大臣,輪班值日,聽候召對。外務部、吏部均照舊。巡警為民政一端,著改為民政部:戶部改為度支部;禮部以太常、光祿、鴻臚三寺並人;學部仍舊;兵部改為陸軍部;刑部改為法部;大理寺改為大理院,專掌審判;工部並入商部,改為農工商部;輪船、鐵路、電線、郵政應設專司,定名為郵傳部;事藩院改為理藩部。翰林院、宗人府、內閣、內務府、太醫院、鑾儀衛、順天府等官制,毋庸更改。
翌日,清廷重新任命各部院大臣:外務部尚書瞿鴻禨(原任),吏部尚書鹿傳霖(原任),民政部尚書徐世昌(原任巡警部尚書),度支部尚書溥(廷旁加頁)(宗室),禮部尚書溥良(宗室),學部尚書榮慶(蒙族),陸軍部尚書鐵良(滿族),法部尚書戴鴻慈,農工商部尚書載振(皇族),郵傳部尚書張百熙,理藩部尚書壽耆(宗室)。

此任命頗引起朝野注意。按清朝陽制,各部均設滿漢尚書各一員。現在號稱滿漢不分,結果在11個部之中,漢宮只有5人,滿蒙貴族則有6人。特別重要的幾個部如度支部、陸軍部都在滿人手裡。鐵良擔任陸軍部尚書,並從袁世凱手裡收回了北洋陸軍一、三、五、六等四鎮的指揮權,同時宣布各省新軍統歸陸軍部管轄,反映出滿人集權的趨向。

1948年11月6日
淮海戰役開始

1948年11月,中共中央軍委決定由鄧小平、劉伯承、陳毅、粟裕、譚震林組成總前委,鄧小平為書記,統籌與指揮華東、中原兩大野戰軍。華東野戰軍16個縱隊、中原野戰軍7個縱隊和地方武裝共60萬人,於11月6日發動淮海戰役。

1963年11月6日
楊靖宇將軍紀念館落成

1963年11月6日,偉大的民族英雄、優秀的共產主義戰士——原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指揮楊靖宇將軍紀念館,在吉林省靖宇縣落成開放。紀念館陳列了楊靖宇烈士的遺物、遺著和有關的革命文物、圖片等一百三十多件,系統地介紹了楊靖宇將軍和東北抗日聯軍的英雄事跡。
楊靖宇原名馬尚德,1905年生於河南省確山縣李灣村。1927七年參加中國共產黨。一九二九年春天,中共中央派他到東北工作。「九一八」事變以後,他積極投入抗日戰爭,發動群眾,組織抗日軍隊,在東北長白山麓和鴨綠江沿岸的廣闊地帶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抗日游擊戰爭,先後進行了數十次戰斗,收復撫松、輝南等十幾個城鎮,殲滅了大批日偽軍,發展和壯大了抗日武裝。隨著對敵斗爭的尖銳化,東北抗日游擊戰爭,進入了異常艱苦的時期。楊靖宇領導戰士轉戰在深山密林之中,歷盡艱難困苦,堅持抗日斗爭。1940年2月,敵人以絕對優勢兵力,對楊靖宇所部抗日聯軍進行大「圍剿」。楊靖宇率領戰士在吉林蒙江縣(現靖宇縣)境英勇奮戰,給敵人以有力打擊,最後他和戰士全部壯烈犧牲。

Ⅵ 俄國十月革命的時間不是1917年11月6日嗎,為什麼說是十月革命,跟俄歷有關嗎,哪位鴻儒幫忙解答

十月革命發生於1917年11月7日,叫做事業革命,是因為當時的俄國使用的是儒略歷,並非現在的公歷,按儒略歷是10月25日。11月7日是蘇聯十月革命紀念日。1917年11月7日,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武裝力量向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所在地聖彼得堡冬宮發起總攻,建立了蘇維埃政權。

這次革命,被人們稱為十月革命,又稱紅十月、十月起義、彼得格勒武裝起義或布爾什維克革命,是俄國1917年繼二月革命推翻沙俄專制制度後的二次革命,在這次革命中,布爾什維克黨在俄國奪得政權,確立了蘇維埃制度。

要注意的是十月革命推翻的不是羅曼諾夫王朝,羅曼諾夫王朝早在二月革命就被推翻了,十月革命推翻的是俄國臨時政府。阿芙樂爾號巡洋艦只是發射了幾枚空殼彈,革命軍圍攻冬宮是也沒發生大規模沖突,基本上直接投降了只傷亡了十幾個人。

Ⅶ 歷史的11月6日發生了什麼(11/6是我的生日 說好的)

1948年11月6日發動淮海戰役
1986年11月6日
首屆環球火炬接力跑北京地區火炬點燃
1998年11月6日
我國第一所網上大學開學
呵呵 這些都是比較正面的 另外還有些負面的 不過好像沒什麼特別好的事 囧。

Ⅷ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年份大事記:
一九三九年

九月一日:德國首次使用閃電戰術,入侵波蘭。全世界首次了解到閃電戰是甚麼一回事。
九月三日:英、法對德宣戰。
九月十七日:蘇聯取得德國默契,從東面進攻波蘭。
九月二十七日:波蘭向德無條件投降。
十一月三十日:蘇聯軍隊侵略芬蘭,轟炸首都赫爾辛基。

一九四○年

三月十二日:芬蘭與蘇聯在莫斯科簽署和約,割讓領地予蘇聯。
四月九日:德國進侵丹麥與挪威,丹麥不予抵抗,挪威則奮起迎敵。
五月十日:德軍席捲荷蘭、比利時以及盧森堡。
英國首相張伯倫辭職,邱吉爾繼任首相。
五月十四日:德軍越過法國邊境。荷蘭軍隊停止抵抗。
五月二十八日: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三世下令軍隊投降。
五月二十六日:戰局急轉直下,約有三十四萬英、法以及其他盟國的軍隊,開始自法國撤退到英國本土,亦即著名的敦克爾克奇跡。
六月十日:義大利對英、法兩國宣戰。
六月十四日:希特勒的軍隊進入不設防的巴黎。
六月十六日:法國總理雷諾辭職,具當元帥繼任。
六月二十二日:法國接受納粹征服者的一切要求,在康白尼與德國簽署休戰協定。
七月十日:德國首次大規模襲擊英國本土,不列顚戰役開始。
九日七日:倫敦第一次遭到德國飛機猛烈空襲。
九月二十七日:日本參加柏林 - 羅馬軸心,締結三國盟約。
十二月十五日:英軍將義大利軍隊逐出埃及。

一九四一年

一月十日:美國國會提出租借法案,觸動了孤立主義者與干涉主義者的激烈辯論。
三月十一日:美國國會通過租借法案,授權總統全面援助英國及所有對抗軸心國的國家。
三月二十七日:南斯拉夫領袖為防上國家加入軸心國組織,發動政變,推舉保羅親王的政權,推舉彼得二世為國家元首。
三月二十八日:英國艦隊於馬塔班角大敗義大利海軍,奪得地中海的制海權。
三月三十日:希特勒的非洲軍隊在北非發動反攻。
四月六日:南斯拉夫的軍隊向德國投降,但游擊戰則繼續進行。
五月十日:納粹德國第二號頭子魯爾夫.赫斯,秘密飛抵蘇格蘭,企圖私下與英國進行和談。
五月二十日:德軍進攻位於地中海東部由英國據守的克里特島。
五月二十七日:德國重型戰列艦「俾斯麥」號於北大西洋被皇家海軍擊沉。
六月一日:英軍棄守克里特島。
六月十四日:羅斯福總統宣布凍結軸心國在美國的資產,國務院下令關閉所有德國駐美領事館及宣傳機關。
六月二十二日:德國對蘇聯宣戰,沿著自波羅的海至黑海的一千六百公里長戰線,進攻蘇聯。
七月二十六日:羅斯福總統下令凍結日本在美國的資產,並停止對日貿易。
八月九日至十四日:邱吉爾與羅斯福在一艘船上進行秘密會議,隨後發表聯合聲明,陳述戰爭的共同目標,是為大西洋憲章。
九月八日:德軍開始圍困列寧格勒,持續達九百天之久。
九月十九日:納粹軍隊攻陷蘇聯烏克蘭首都基輔。
十月十七日:軍人極端領袖東條英機被委任為日本首相。
十月三十一日:美國驅逐艦「魯本.詹娒斯」號,護送軍火運輸船的時侯,被德國潛艇擊沉。一百一十五人喪生。
十一月十四日:日本特使來棲三郎從東京到達美國,商談美、日關系。
十一月十八日:部署於北非的英國第八軍,在利比亞的沙漠發動攻勢。
十二月七日:夏威夷時間上午七時五十分,日本發動空中奇襲,猛炸停泊於珍珠港的的美國軍艦,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日本對英、美宣戰。
十二月八日:美國國會通過對日宣戰。邱吉爾在英國國會宣布,英國即對日本作戰。
日軍入侵泰國和馬來亞。日本第一批部隊登陸菲律賓,大規模空襲菲律賓群島。當地守軍由麥克阿瑟將軍指揮
十二月十日:英國戰艦「威爾斯親王」號及「卻敵」號在馬來亞被日機炸沉。
十二月十一日:德國及義大利對美國宣戰。美國國會聲明該兩國與美國已處於交戰狀態。
十二月十三日:匈牙利及保加利亞對美國宣戰。
十二月二十五日:駐香港的皇家軍隊向日軍投降。魏萊特將軍和少數美軍撤退至柯里基多島。

一九四二年

四月十八日:由杜立特上校率領的美國軍機,轟炸東京。
五月八日:美、日雙方均宣稱在珊瑚海戰役中大捷。美航艦「勒星頓」號和日航艦「祥鳳」號沉沒。
五月六日:魏萊特將軍在柯里基多島向日軍投降。
六月六日:日本大批飛機襲擊中途島,在海空激戰中損失慘重。
六月二十一日:德國隆美爾將軍攻陷北非的土布魯克。
六月二十五日:艾森豪將軍被任命為歐洲戰場的美軍統帥。
七月一日:蘇聯的黑海要塞塞瓦斯托波被圍困二十五天之後,終被德軍攻陷。
八月七日:美國海軍陸戰隊在所羅門羣島的瓜達坎納島登陸。
八月十九日:英國及加拿大的突擊隊,襲擊位於英倫海峽的法國海岸城市狄厄普,損失慘重。
八月三十一日:蒙哥馬利中將指揮的英軍,在埃及的阿藍哈爾法戰役中,擊敗隆美爾的非洲軍團。
十一月五日:隆美爾部隊在亞拉海恩戰役中大敗之後,朝突尼西亞方面撤退。
十一月八日:盟國海陸空三軍部隊在最高統帥艾森豪將軍指揮下登陸北非。
十一月十一日:納粹軍隊向尚未被佔領的法國領土進攻。
十一月十三日:英軍擊退德軍,奪回土布魯克。
十一月二十二日:蘇聯軍隊在朱可夫將軍率領下,在史達林格勒之戰中反攻。

一九四三年

一月二十四日:羅斯福總統與邱吉爾首相會同軍事領袖,在卡薩布蘭加舉行會議。
一月三十日:英國空軍對柏林進行第一次白晝空襲。
二月二日:筋疲力盡的德軍投降,史達林格勒之戰結束。德軍統師保祿斯在投降前兩天被俘。
二月七日:日軍從瓜達坎納島撤退,終止歷時六個月的頑抗。
三月二日:新幾內亞海岸對開的俾斯麥海發生海戰,日本大部分艦只被摧毀。
五月十一日:美軍在阿留申羣島的阿圖島登陸。
五月十二日:軸心國軍隊在突尼西亞停止有組織的抵抗,顯示盟軍在北非取得全面勝利。
七月九日:盟國軍隊在最高統帥艾森豪將軍指揮下,進攻西西里島。
七月二十五日:義大利總理墨索里尼辭職,巴多格里奧元帥繼任。
八月一日:美國「解放者」戰機轟炸普洛耶斯的羅馬尼亞油田。
八月十七日:盟軍完全佔領西西里島。
九月三日:盟軍越過麥西那海峽,進攻義大利南部。
九月八日:義大利宣布向盟軍投降。
九月十日:德軍炮轟並奪取羅馬。義大利海軍由盟國接管。
十月一日:美國第五軍攻佔那不勒斯。
十月十三日:義大利對德國宣戰。
十日月十九日:聯合國主要成員國的外交部長在莫斯科舉行會議。
十一月一日:美軍在所羅門羣島的布肯維爾登陸。
十一月六日:蘇聯軍隊從德軍手中奪回基輔。
十一月二十日:美軍在吉耳貝特羣島的塔拉瓦及馬晉登陸。
十一月二十三日:羅斯福、邱吉爾及蔣介石在埃及首都舉行第一次開羅會議。
十一月二十八日:羅斯福、邱吉爾及史達林「三巨頭」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舉行會議。
十二月二十四日:艾森豪被委任為盟國遠征部隊的最高統帥,負責策劃和指揮進攻歐洲大陸的行動。
十二月二十六日:德國的戰艦「香霍斯特」號在北角被英國海軍擊沉。

一九四四年

一月二十二日:英、美軍隊在義大利安齊峩的德軍陣地後方降落。
二月二日:蘇聯軍隊進入愛沙尼亞,並向拉脫維亞進軍。
美國海軍陸戰隊攻克馬紹爾羣島的洛爾拿穆島,五天之後,美軍又佔領瓜加林島。
二月二十一日:東條英機獲任命為日本陸軍參謀總長,成為軍事獨裁者。
三月二十日:納粹為了解除巴爾干半島所受的威脅,揮軍進入匈牙利。
四月五日:戴高樂將軍成為設在倫敦的法國臨時政府領導人。
四月二十二日:麥克亞瑟將軍率領美軍登陸荷屬新幾內亞的荷蘭第亞島。
五月九日:蘇聯軍隊收復塞瓦斯托波海軍基地。
五月十八日:納粹軍隊從卡辛諾修道院撤退,為期三個月的大包圍於是結束。
五月二十三日:盟軍從義大利安齊峩的灘頭陣地發動攻勢。
五月二十五日:德軍放棄由安齊峩至德拉西納整段義大利海岸。
六月四日:英、美軍隊拿下未受德軍摧毀的羅馬。
六月六日:歐洲登陸日。以艾森豪為首的盟國大軍登陸諾曼第,對希特勒的歐洲堡壘發動籌劃已久的大攻勢。
六月十三日:德軍首次用V-1火箭攻擊英國。
六月十四日:戴高樂將軍巡視諾曼第。這是他四年以來第一次重臨法國。
六月十五日:美國首次派出B-29型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轟炸日本。
六月十九日:在菲律賓海大戰中,美國的艦載機襲擊位於馬利安納羣島與菲律賓呂宋島之間的日本艦隊。
六月二十七日:在法國瑟堡港的德軍停止抵抗。
七月九日:經過二十五天的激戰之後,美軍攻佔馬利安納羣島的塞班島。
七月十一日:蘇聯紅軍突破拉脫維亞及立陶宛兩國的邊境。
七月十八日:英國第二軍在法國的康尼攻破德軍防線。
七月二十日:拉斯敦堡的希特勒東普魯士總部發生爆炸,希特勒僅受輕傷,行刺計劃失敗。
七月二十一日:美國海軍陸戰隊及步兵在關島建立灘頭陣地。
七月二十六日:美軍在法國聖羅以西突破德軍防線。
八月十日:美軍苦戰三個星期,終於佔領關島。
八月十一日:盟軍迫近佛羅稜薩,德軍棄守,該城安然無損。
八月十五日:盟軍在法國南部的康城與土倫之間發動攻勢。
八月二十一日:美軍裝甲縱隊到達巴黎南面及北面的塞納河地區。
八月二十三日:羅馬尼亞向蘇聯投降,並加入盟國陣營。
八月二十五日:巴黎獲解放,德軍司令向勒克萊克將軍投降。
八月二十七日:艾森豪將軍在布德雷中將陪同下進入巴黎。
九月三日:陸軍中將鄧普綏麾下的英國第二軍解放了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
九月四日:芬蘭及蘇聯宣布休戰。
九月五日:蘇聯向保加利亞宣戰。
九月八日:德國發射第一批V-2火箭炮襲擊英國首都倫敦。
九月九日:保加利亞與蘇聯簽署雙邊休戰協定。
九月十日:羅斯福與邱吉爾在魁北克舉行大戰期間的第九會議,也是兩巨頭在該城舉行的第二次會議。
九月十七日:盟軍空運部隊深入荷蘭。
九月二十四日:蘇聯軍隊從波蘭出發,深入捷克三十二公里。
十月三日:在波科莫洛斯基將軍指揮下的華沙抵抗軍,經過兩個月的苦戰後,終於向德軍投降。
十月二十日:美軍在菲律賓中部的雷伊泰登陸。
十月二十三日:雷伊泰灣戰役,日本艦隊損失慘重,美國航空母艦「普林斯頓」號被擊沉。
十一月六日:史達林宣布廢除與日本簽訂的中立條約。
十一月七日:羅斯福連續四次當選美國總統。
十一月十二日:德國戰艦「提匹茲」號在挪威特羅素對開海面被英國皇家空軍炸沉。
十一月二十四日:駐塞班島的美國B-29型轟炸機大炸東京。
十二月十六日:德軍在阿登區發動大規模反攻,是為突出部之役。
十二月二十六日:在突出部之役的要塞巴斯托涅,麥考利夫少將指揮的美軍由從南方推進的盟軍先鋒部隊接替。

一九四五年

一月九日:麥克亞瑟將軍麾下的部隊在呂宋島馬尼拉以北大約一百六十公里的林嘉延灣登陸。
一月十七日:蘇聯派出軍隊攻佔波蘭首都華沙。
一月二十日:匈牙利臨時政府與同盟國簽署休戰協定。
一月二十七日:立陶宛的麥美耳獲得解放,蘇聯完全控制該國。
一月三十一日:邱吉爾與羅斯福在英屬馬爾他島上會面,此次會談是雅爾達會議的前奏。
二月三日:美軍進入馬尼拉。
二月四日:羅斯福、邱吉爾、史達林舉行雅爾達會議,策劃如何控制德國及其他已被解放的東歐國家。
二月十九日:美國海軍陸戰隊登陸距東京一千二百里的琉璜磺島。
二月二十三日:美國海軍陸戰隊奪得琉璜島的摺缽山。
三月四日:芬蘭對德國正式宣戰,實際的宣戰日期則追溯至一九四四年九月十五日。
三月七日:美國第一軍在里馬堅渡過橫跨萊茵河的魯登道夫大橋。科隆落入盟軍手中。
三月九日:空前龐大的B-29型機羣轟炸東京,炸平市內四十二平方公里土地。
三月二十六日:美國海軍陸戰隊穩握琉璜島。
四月一日:美軍進攻東京以南五百四十多公里的沖繩島。
四月十二日:羅斯福逝世,杜魯門繼任為美國總統。
四月十三日: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落入蘇軍手中。
四月十六日:蘇聯軍隊沿著七十二公里長的戰線推進,對柏林作最後一擊。
四月二十五日:美國及蘇聯的軍隊在易北河畔的土高會師,互相慶祝此一歷史性時刻。
四月二十八日:墨索里尼和他的情婦,以及十六名篤信法西斯主義的親信在義大利科木湖略的一小村默齊格拉。
四月三十日:希特勒於柏林總理公署地下室中自戕。蘇聯國旗在德意志帝國國會大廈頂上飄揚。美軍從達豪集中營釋放了三萬三千人。
五月二日:柏林落入蘇軍手中;義大利北部的殘余德軍部隊投降。
五月三日:英軍收復緬甸首都仰光。
五月七日:德國在法國里娒斯舉行的一項儀式中,向各同盟國及蘇聯正式無條件投降。
六月五日:美、英、蘇、法四強,共同宣布德國戰敗。四強接管德國,將該國劃分為四個佔領區。
六月二十一日:沖繩島戰役結束,美軍獲全面勝利。
六月二十六日:五十個國家的代表在舊金山簽署世界安全憲章,成立聯合國。
七月四日:麥克亞瑟將軍宣布菲律賓全國重光。
七月五日:邱吉爾在英國大選中失敗,艾德禮領導的工黨上台。
七月十六日:首枚原子彈在新墨西哥州的亞拉摩戈多市試爆成功。
七月十七日:波茨坦會議在德國舉行,社魯門、邱吉爾(後由艾德禮取代)、史達林出席會議。
八月二日:發表波茨坦尼宣言,和平條款令德國人有來日維艱之感。
八月六日:美國的原子彈投落廣島,幾乎毀滅整個城市。
八月八日:蘇聯對日本宣戰,並且進軍東三省。
八月九日:美國把另一枚原子彈投落在日本長崎。
八月十四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天皇裕仁向全國人民宣布日本戰敗。
九日三日:日本投降儀式在停泊於東京對開海面的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舉行。日本外相重光葵及一些軍事領袖簽署投降書。

閱讀全文

與十一月六日歷史上發生了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3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