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書籍中很少出現有關加拿大的歷史
我們國家的教科書一般是不會去講解別國的歷史的。一般學習的也是世界歷史。或者在世界歷史上影響較大的國家。加拿大和美國本來的歷史就是很短的。只到歐洲殖民者發現美洲哦大陸到現在北美洲也沒什麼歷史可講的。一般要學習和了解的歷史是對我們的國家或者我們的民族有一點聯系或者說影響的。美國因為直接的介入了二戰所以關於它的歷史也會多一點。歐洲也是世界文明發源地有悠久的歷史。對亞洲和我們國家也有很大影響所以說的也多一些啊。加拿大就沒什麼可講的了。就算你專門去尋找關於加拿大的歷史你也會發現其實也沒什麼的。被英國人統治。後來獨立。也都是短暫的近代史。加拿大主要是法國人和英國人。是當時從歐洲過來的。
② 為什麼高中歷史課很少提及加拿大
加拿大在歷史上除了殖民時代英法爭霸有比較多的歷史事件外,其他只和它相關的歷史事件不多。不過好的歷史課應該廣泛介紹世界各國的發展歷史和文明史,加拿大其實不應該忽視,只是我們國家的應試教育,一切要考試主導,所以教材也有點畸形了。
另外糾正上面的,加拿大可不是什麼中立國,一直是英聯邦的一個成員(獨立後),一次、二次世界大戰都參加了,這次打利比亞還出兵了呢。
③ 為什麼歷史書上沒有加拿大的介紹呢
加拿大的歷史太短。美國南北戰爭後南方的失敗者去了美洲北部地區,才建立了加拿大。
④ 為什麼歷史教科書里幾乎沒有記錄加拿大這個國家
並非安然無恙,加拿大在16世紀的時候曾淪為英法的殖民地,但是再後來獨立後經濟實力大大加強1867年建立聯邦以來,基本上由自由黨和保守黨輪流執政。1993年,自由黨在第35屆聯邦議會大選中獲勝,克雷蒂安(Jean Chrétien)就任總理。1997、2000年大選中,自由黨連續獲勝,克雷蒂安蟬聯執政。2003年11月,保羅·馬丁(Paul Martin)當選自由黨新領袖,12月,克雷蒂安宣布退休,馬丁繼任總理。馬丁政府上台後將醫療保健、教育創新、加強城市建設、提升加經濟競爭力和國際地位等列為施政重點。2004年3月自由黨政府爆出腐敗丑聞,支持率一度降至10年來最低點。6月,加舉行大選,自由黨再次獲勝,馬丁總理連任。2006年,保守黨領袖史蒂芬·哈珀在大選中勝出,當選加拿大第22位總理。 國內生產總值(購買力評價) 1.330萬億美元(2010年,世界國家和地區第14名)。人均GDP 39,888美元(世界國家和地區第11名)。 國內生產總值(實際匯率) 1.563萬億美元(2010年,世界國家和地區第9名)。人均GDP 45,888美元(世界國家和地區第11名)。老美即使想打他,也要掂量一下,加拿大可不是敘利亞,想打就打,長期的殖民統治相信也有好處,就在於英國到1867年為止還一直把加拿大當做殖民地,既然是殖民地,你總派軍隊駐守也不是個辦法吧,你當然得動員當地人民,也理所當然要讓他們掌握科技,不是我看不起我們中國,但是至少現在某些方面我們也遠遠不及加拿大
⑤ 為什麼一般中學歷史課本上不講加拿大的歷史
因為加拿大屬於英聯邦~他的憲法就是《不列顛北美法案》憲法規定,加實行聯邦議會制,尊英王為加國家元首,總督為英女王在加代表,英、法語均為官方語言。所以歷史課本沒有多餘的介紹加拿大!
要想知道加拿大我們必須回溯到16世紀。那時,法國人夢想發現並統治更多的疆域 ,擴展他們的貿易范圍,並讓世界各國信奉他們的信仰。1535年,當時的法國國王蘭西斯一世命令航海家傑克斯·卡蒂埃爾(jacques Cartier)去探尋「新世界」,以求找到一條通往印度的航道。卡蒂埃爾首次探險來到了聖勞倫斯海灣。這時他並不知道會在這里發現什麼,但他希望這是大洋的一個分支,並是他通往遠東征程的必經之路。於是他沿聖勞倫斯河逆流而上。然而他並沒有到達所期盼的亞洲,卻來到了魁北克(Quebec),當地的印第安人稱它"Stadacona"。正是這時,Canada一詞被寫進了國家的歷史。Canada一詞源於印第安語的「Kanada」意為「群落」或「村莊」。卡蒂埃爾在向法王報告時,首次使用了「Canada」,來指他所到達的魁北克。加拿大原為印第安人與因紐特人居住地。16 世紀淪為法、英殖民地,後又被法割讓給英國。1867年,英將加拿大省、新不倫瑞克省和諾瓦斯科舍省合並為一個聯邦,成為英國最早的自治領。此後,其它省也陸續加入聯邦。1926年,英國承認加的「平等地位」,加始獲外交獨立權。1931年,成為英聯邦成員國,其議會也獲得了同英議會平等的立法權,但仍無修憲權。1982年,英國女王簽署《加拿大憲法法案》,加議會獲得立憲、修憲的全部權力。
⑥ 為什麼世界史中沒有介紹過加拿大
是一個很大的國家``
⑦ 為什麼加拿大這樣一個疆域大國在歷史書等資料上很少提及
國名 加拿大
簡稱 加拿大
英文 Canada
國名釋義 印第安語意為「棚屋」
別稱 楓葉之國(楓林遍及全國,最著名的為糖楓和黑楓)
首都 渥太華 Ottawa
國花 楓葉
果樹 楓樹
國鳥 ----
面積 997萬平方公里
人口 2970萬人
語言 英語、法語
民族 英裔居民40%、法裔居民27%、土著印第安人、因紐特人
宗教 天主教、基督教新教
貨幣 加拿大元
國慶節 7-1
時差 比北京時間晚13小時
與中國建交 1970-10-13 0:00:00
氣候 氣候多樣
名勝 多倫多電視塔、芬迪國家公園、班夫國家公園、尼亞加拉瀑布、白求恩故居、恐龍公園、魁北克古城區、哈利法克斯城堡等。
行政區劃 全國分10省3地區。各省設省督、省議長、省長和省內閣。各省和地區名稱如下: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阿爾伯塔省、薩斯喀徹溫省、曼尼托巴省、安大略省、魁北克省、諾瓦斯科舍省、愛德華王子島省、紐芬蘭省、新不倫瑞克省、西北地區、育空地區和努納武特地區。
簡史 原為印第安人與因紐特人居住地。16世紀淪為法、英殖民地,後又被法割讓給英國。1867年,英將加拿大省、新不倫瑞克省和諾瓦斯科舍省合並為一個聯邦,成為英國最早的自治領。此後,其它省也陸續加入聯邦。1926年,英國承認加的「平等地位」,加始獲外交獨立權。1931年,成為英聯邦成員國,其議會也獲得了同英議會平等的立法權。但仍無修憲權。1982年,英國女王簽署《加拿大憲法法案》,加議會獲得立憲、修憲的全部權力。
工業 采礦、電力、製造、木材加工、汽車、冶金、石化、食品等。
農業 麥類、油菜籽、玉米、豆類、亞麻、馬鈴薯等。
礦產 金、銀、銅、鈾、石油、天然氣、煤、鋅、鎳、石棉、鐵等。
國旗 紅、白兩色被確定為加拿大國家的顏色。中間白地表示加拿大廣闊無垠的國土,楓樹是加拿大的國樹,楓葉是加拿大民族的象徵
國徽 加拿大國徽是一枚盾徽,底部白地上一枝三片紅色楓葉,是加 拿大的標志。盾徽中央右側是3朵百合花,左側是藍地金豎琴,上 部左右蹲伏著紅地上的3頭雄獅和金色背景中的紅色蘇格蘭王 獅。這4個圖案分別代表曾經在加拿大殖民的法國、愛爾蘭、英格蘭和蘇格蘭。盾徽兩側,右為一匹前肢扶著一面法國百合花旗的銀 白色馬身獅尾獨角獸,左為一頭扶著英國「米字旗」的金獅。表明加 拿大不僅在政治上而且在語言上與英、法兩國關系密切,具有雙重 性。盾徽頂部還有一隻前肢持紅色楓葉、頭戴王冠的雄獅,紀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捐軀的加拿大士兵。一頂鑲有珠寶的聖愛德華 金冠飾於國徽最上端,標志英國女王是加拿大國家元首。在國徽底 部有愛爾蘭白花鮓漿草和紅色的法國百合花,襯托著一條用拉丁 文寫著的格言「從大海到大海」的藍色飾帶。
國歌 《啊,加拿大》歌詞:想當年烏爾弗真豪傑,來自島國英吉日利,在加拿大的土地上牢牢插上英國旗。它代表我們自豪的心,讓我們相愛相親,願薊樹、酢漿、玫瑰花,緊纏著綱葉常存!昆茲吞岡和蘭狄路,住過勇敢的祖先們,為自由和親愛的人,他們英勇犧牲。鮮血換來的權利,決不能讓給別人!我們的口號永不變:讓楓葉萬世常存!從雷斯角到諾特卡,國土遼闊美如畫;願祖國永享和平,物產豐盛滿倉廩。讓我們團結一心,和睦相愛永不分,自由之家欣欣向榮,願楓葉萬世常存!快樂的英國有名聲,但願神光常照臨;願上帝保佑蘇格蘭,保佑綠島常安寧。嘹亮的歌曲唱
⑧ 為什麼歷史中從來沒有加拿大的歷史,第一二次世界大
因為加拿大自17世紀以前,印第安人處於原始生活狀態。17世紀以後開始被英法荷蘭等國殖民,後來英國獨霸此地。一戰後逐步獲取自治領地位。二戰後獨立,但還是英聯邦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