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信江河歷史有多久

信江河歷史有多久

發布時間:2022-02-02 04:49:24

『壹』 觀察信江河的水一段話

信江河,就在我的家鄉上饒。今天我盡情的飽覽了一番信江河的美景。
我望著這碧綠的信江河,雖說沒有大海的遼闊蒼茫,也沒有激流的洶涌澎湃,然而,它在我的眼裡卻毫不遜色,依然那樣美麗而富於冥想。
站在信江河邊上,放眼眺望,卻也望不到河的盡頭。迎面吹來那薄荷般泌人的涼風,使人頓感心爽神清。看這碧綠的河水,綠盈盈,細膩而溫存。我不禁彎腰掬起一捧水,心想,它定會把我的手染綠的,但只是無色的空明,從手指縫里汩汩落入河中,像冰敲玉盤般清脆,隨即又恢復了它原先的顏色,晶瑩、柔美,潺潺地流向遠方。
噢,我似乎明白了,這河水來自雲雨,有著天生的純潔。大地是它的根基,流動是它的靈魂。它邊流淌邊彈奏著動聽的樂曲:丁冬、丁冬。。。。。。它流向廣闊的田野,去滋潤土地,養育禾苗;它流進小小的管道,給人們帶去清甜的飲水。或許,它還會匯入浩瀚的大海,給人們以舟楫之利。。。。。。
我邊走、邊看、邊想,就像風絲雲片,飄逸於河水之中,河水汩汩濾過心田,任我品味,引我遐想。
信江河,我家鄉的一顆明珠,多少年的蹉跎歲月,歷經滄桑是歷史的見證,是茫茫空間的實體。使我明白了:不同的工作,共同的事業,不同的方式,相同的貢獻。
這潺潺的流水,在尋找著自己的路,唱著自己纖巧的歌,經九曲而不回。它在我的眼裡永遠不會遜色。

『貳』 貴溪有多少歷史

貴溪距今已經有1300多年了。
歷史沿革:
相傳早在唐朝江川邊上,信江河是塊好地方。俗話說水之靈,好水就孕育了周邊的萬物。當時信江邊盛開鬱金。一天皇帝老子出遊江南江西兩地,途徑貴溪信江,被眼前美景所迷。鬱金也因此成為貢花,貴溪也得名「貴溪」。唐乾元元年(758年),割饒、建、衢、撫四州地置信州,貴溪地分屬信州弋陽縣和饒州余干縣。永泰元年(765年),以弋陽西境及余干東南境置貴溪縣,為信州所轄。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信州為信州路,屬江浙行省。至正二十年(1360年),朱元璋部胡大海取信州,改信州為廣信府。
清順治四年(1647年),清兵占廣信,貴溪屬江西省廣信府。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州,存道縣。
民國3年,江西省分四道,貴溪縣屬豫章道。
民國15年,撤道,各縣直屬省政府。
民國18年8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貴溪縣蘇維埃政府成立,地轄貴溪縣信江以北大部分地區。
民國21年,全省分為十三個行政區,貴溪劃歸第五行政區,然貴溪北方仍為蘇區。
民國22年8月,貴南縣蘇維埃政府成立,地轄冷水、茶山、洞源、麻地一帶。同年冬,貴南蘇區失陷。次年冬,貴北蘇區失陷。
民國24年,全省減為八個行政區,民國28年,又增至十一個行政區,貴溪均屬第六行政區。
民國31年8月,江西省改劃為九個行政區,貴溪仍屬第六行政區。
1949年5月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第四兵團解放貴溪。7日,貴溪縣人民政府成立,轄屬同日成立的貴溪專員公署(設在鷹潭)。8月13日,貴溪專員公署撤銷,貴溪縣改屬上饒專員公署。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江西省分為九個專區。
1952年調整為六個專區。貴溪縣先後均屬上饒專區。
1983年7月,鷹潭升為省轄市,貴溪縣改屬鷹潭市。
1996年10月貴溪縣撤縣設市。

『叄』 信江河的歷史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29

『肆』 信江河的歷史

信江,鄱陽湖水系五大河流之一。又名上饒江,古名余水,唐代以流經信州而名信河,清代稱信江。發源於浙贛兩省交界的懷玉山南的玉山水和武夷山北麓的豐溪,在上饒匯合後始稱信江。幹流自東向西流向,流經上饒、鉛山、弋陽、貴溪、鷹潭、余江、余乾等縣市,在余干縣境分為兩支注入鄱陽湖,沿途匯納了石溪水、鉛山水、陳坊水、葛溪、羅塘河、白塔河等主要支流。全長313公里,流域面積17600平方公里。

『伍』 江西省的信江河有多長多寬

江西省的信江河全長313公里,流域面積17600平方公里。
信江,鄱陽湖水系五大河流之一。又名上饒江,古名余水,唐代以流經信州而名信河,清代稱信江。發源於浙贛兩省交界的懷玉山南的玉山水和武夷山北麓的豐溪,在上饒匯合後始稱信江。幹流自東向西流向,流經上饒、鉛山、弋陽、貴溪、鷹潭、余江、余乾等縣市,在余干縣境分為兩支注入鄱陽湖,沿途匯納了石溪水、鉛山水、陳坊水、葛溪、羅塘河、白塔河等主要支流。全長313公里,流域面積17600平方公里。
信江以上饒和鷹潭為界,分為上游、中游、下游三段。上游沿岸一帶以中低山為主,地形起伏較大。中游為信江盆地,其邊緣地勢由北、東、南三面漸次向中間降低,並向西傾斜。下游為鄱陽湖沖積平原區,地勢平坦開闊。
信江流域已建成各種灌溉設施共約5.5萬座,控制水量23億立方米,信江盆地中心的鉛山、上饒一帶農業富饒,有"贛東北糧倉"之稱。流域內森林資源豐富,重要礦產有銅、鉛、鋅、蛇紋石、鎢、鈾、金、銀、稀有金屬和稀土等。信江流域風光秀麗,名勝古跡眾多。位於信江上游的三清山和支流白塔河中、下游的龍虎山均為道教聖地。
流向特徵
信江正源金沙溪發源於玉山縣北部懷玉山平家源,南流經金沙、冰溪鎮,轉西南經十里山、靈溪至上饒市南郊,與源出仙霞嶺西麓的豐溪匯合後稱信江。幹流西流經鉛山、弋陽、貴溪,至鷹潭市轉西北,過錦江鎮至余干縣新渡萬家分為東、西兩支。西支為幹流,稱西大河,西流至龍津又分為三,其一北流經三塘、神埠至瑞洪鎮入鄱陽湖;其二西南流至楓港,一向西北經木樨灣至瑞洪鎮入湖,另一西流經艾家、茶盤洲至瑞洪鎮入湖。東支稱東大河,為入鄱陽湖航道,東北流至井頭周家分成二股:左股名互惠河,北流經石口入鄱陽湖;右股經馬背嘴至樂安村,與樂安河匯合後經鄱陽鎮、龍口入鄱陽湖。

『陸』 上饒信江河簡介

國江西省東部河流。又稱上饒江。發源於玉山縣懷玉山。上游經鷹潭後分兩支注入鄱陽湖。長312公里(194哩)。玉山以下可通航。
中國江西省五大河流之一。鄱陽湖水系五大河流之一。
發源於浙贛兩省交界的懷玉山南的玉山水和武夷山北麓的豐溪水,在上饒匯合後始稱信江。幹流自東向西,先後流經上饒、鉛山、弋陽、貴溪、鷹潭、余江、余乾等縣市,收納了豐溪、瀘溪河、鉛山河、湖坊河、葛溪、羅塘河、白塔河等支流。在余乾的八字嘴附近分為兩支:主支經瑞洪至康山注入鄱陽湖,全長313公里;北支余水河注入鄱江。全流域面積1.5 941萬平方公里,耕地26萬多公頃。

『柒』 七一水庫的水庫歷史

七一水庫的建成並交付使用至今有50年了,她是1958年7月1日開工建設的,因七一是黨的生日,1958是大躍進年代,故此以那個年代充滿政治色彩「七一水庫」為名。七一水庫1960年竣工,至今已經歷了50年的風風雨雨。
玉山人為什麼要建這座大型的七一水庫呢?因上饒、玉山都屬於亞熱帶多雨濕潤型氣候,玉山金沙龍是信江的發源地,信江是上饒人的母親河,上饒玉山降雨雖然豐富,但分布不均,上饒話說「三天日頭田刮冊,三天下雨湖洋洋」,每當梅雨季節,梅子熟了,大雨來了,入霉總在6月6,出霉總在7月8,汛期從此開始,先是陰雨綿綿,繼而大雨暴雨,導致洪水泛濫。通常信江漲大水在端午節前後,故此上饒人俗稱漲端午水,大水來時,信江豐溪合流,黃水泛濫,水面漂來漂浮物,江面廣闊,一瀉千里,場面頗為壯觀。
而有的年份卻是大旱,比如上了年紀的上饒人記憶猶新的1959年-1961年三年連續乾旱的自然災害,天空火辣辣,田地龜裂,部分信江河道斷流,孩子們赤著腳在乾枯的豆芽弄埠頭河灘上撿螺絲捕小魚,那時西濠沿埠頭有條大船是供人們游泳更衣的,信江乾旱,河水很淺,人們可以輕易地從停泊在西濠沿埠頭處的大船淌水走到對岸的黃金山埠頭。
易澇易旱,都是雨水惹的禍,天公不作美,水利自救。於是上饒人想建個蓄水池,這個想法類似於儲備糧和儲蓄錢,心中有糧遇事不慌,口袋有錢急用便當。這個蓄水池就建在信江上游,一是上游建大壩水頭最高,水源沒污染;二是蓄水源源不斷流向下游的上饒城區及河口,因水流是活的,不會影響河流的自凈能力,不似2005年7月20日信江水利樞紐工程下閘蓄水,在信江城區下游茶亭作壩,人為地抬高水位,千百年的信江的自然生態基因受人工變異,信江水土不服,從而城區引發了一場沸沸揚揚的臭水事件,有的說都是大壩惹的禍,有的說都是化工廠造的孽,有的說污水排入了信江……眾說紛紜,不一而足。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順其自然,適者生存。
七一水庫於是選址在玉山雙明建大壩,截流金沙溪,金沙溪是信江之源,源於三清山北麓的坪家源,全長130里,上游在三清鄉境內,集山溪為河流,兩岸高山峻嶺,植被很好。中游在紫湖境內,兩岸逐漸散落為河谷平原。下游在雙明四股橋,兩岸為沖積平原。七一水庫的大壩最終選定在金沙溪的下游雙明鎮。
1958年3月20日,玉山縣委、縣人委向江西省委、省人委、上饒地委、行署正式提出《要求興建七一水庫的報告》。報告充分地陳述了建水庫的必要性,可解決水災旱災,可水力發電,可灌溉農田增加糧食生產,可以惠及信江兩岸的上饒、鉛山、弋陽、貴溪、余乾等縣市,報告中用了一句風趣的俚語:「玉山雷公放個屁,下游六縣喘不上氣」。聽了這句話,領導笑了,大筆一揮批准投資350萬。
1958年7月1日,首批民工400人開進七一水庫工地,開山石備材料,標志著七一水庫工程建設正式動工。
1958年9月,第二批民工26000人開進工地,七一水庫工程施工全面展開,為了指揮作戰,專門成立了「七一水庫工程指揮部」。
1959年1月駐上饒部隊官兵8000人支援七一水庫工程建設。
1959年10月,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到七一水庫工地采風,拍攝了一部片名叫《掀起興修水利的高潮》,那大躍進年月放電影正片時,通常要先放映《新聞簡報》,玉山七一水庫熱的建設場面在全國放映了。
1960年3月,七一水庫大壩竣工。七一水庫管理局成立,撤銷臨時的「七一水庫工程指揮部」。
1960年5月1日,當時的縣委書記尉德山代表七一水庫民兵師去北京出席全國民兵先進代表大會,並作題為《玉山縣民兵師大戰金沙溪》的書面報告,大會獎勵給七一水庫民兵師自動步槍一支。
1960年10月,時任江西省省長的邵式平視察七一水庫,並題寫《漁家傲--玉山》詞牌一闋:懷玉蒼蒼信江碧,玉山水庫名七一。堤壩高大如山匹,錦綉出萬峰叢中,一湖泊。興利除害史莫及,魃孽龍全匿足跡,灌溉發電兩有益,興奮極,歡呼黨和毛主席。
1960年12月,七一水庫水電站發電機組安裝完畢正式投入使用。
自從七一水庫建成並投入使用後,因當時是大躍進年代,大幹快上,人海戰術,一天等於20年,施工條件和物資條件有限,大壩是土質的,最大壩高有50米,總庫容1.8億立方,防洪標准只有5年一遇。壩體水壓大,沉陷量大,裂縫多,壩基礎發生過沙冒水現象,水庫存在安全隱患。出於安全的考慮,且水庫已使用了10年,於是1970年10月計劃對七一水庫進行加固擴建,為施工便利選擇在枯水期,不料1972年在施工改造過程中發生了意外,施工者試圖將水庫的水放空,以便於施工,可是這1億多立方水的出籠可不是等閑之物,施工者在放水口閘門尚未能安裝啟閉的情況下,就將進口閘門炸開了,一時間水泄失控,水位驟降,每日下降1米,大水奔騰,浩浩盪盪,一發不可收拾,造成下游的上饒城朗朗天日漲大水,市民們不知何故:大太陽漲大水?莫名其妙。怎知曉是七一水庫放水虛驚一場。不過這次事故玩笑開大了,國家水利部對七一水庫嚴重事故發出嚴厲通報批評:(1)修建水庫要切實把好質量關,要對人民的生命財產極端負責。
七一水庫在擴建過程中,大壩未加高,首先加高和封堵泄洪道,放水隧洞尚未安裝啟閉閘門,就炸開進水口,不經計算流量盲目放水。(3)七一水庫自行擴建,未經批準是錯誤的。吃一虧,長一智,險情過後,玉山七一水庫組織1萬民兵齊上陣,連續用了三個冬春亡羊補牢,1975年春完成了水庫搶險修復加固工程。
又過了10年,1985年江西省計委批准七一水庫再擴建工程方案,擴建後防洪標准可提高到20年一遇,這次擴建工程投資700萬,1987年6月七一水庫加固擴建工程竣工,竣工後的七一水庫最大壩高54米,正常水位94米,死水位78米,總庫容2.4億立方。交配置了水位遙控儀、雨量遙控儀等現代化的設備。
七一水庫的本質是蓄水工程,水火無情,安全第一,因此必須定期加固,經常觀察檢查,正所謂:千里蟻穴,毀於一旦。2009年9月七一水庫大壩再次進行除險加固工程項目施工,這次加固工程預計2010年底竣工。
七一水庫50年的風風雨雨,見證了上饒玉山人民的智慧和不屈不撓的精神,這種精神維系著信江,維系著信江兩岸的人民的安危,七一水庫不僅僅是一座大壩,在上饒人的心中她是一座豐碑,這座豐碑莊重地刻劃著:大壩不倒,人命關天,金沙信江,息息相關。

『捌』 貴溪 信江大橋歷史 求解速答

1942年6月(民國31年),日寇入侵上饒,那年正值信江漲端午水,因戰亂和水患,位於現步行橋原址的下浮橋被毀。之後重新搭建的下浮橋
信江大橋夜景
移到汪家園渡口去了。

1949年5月3日上饒解放,但台灣尚未解放。這年冬天,上饒專員公署接到華東軍區轉來的中共中央電令:為了暢通浙贛閩三省交通運輸,支援解放台灣,限期建造自上饒到閩北邊境的信江橋和前進橋。上饒與福建僅武夷山一山之隔,上饒地理位置在戰略上素有「前線的後方,後方的前線」之稱,因而上饒洋橋的建造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經濟意義。

大橋從1949年12月開始施工,以解放軍工兵營為主,上饒、廣豐等縣民工配合。不到一年,這二座信江河和豐溪河上的鐵橋建成。鐵橋的欄桿是鋼鐵結構,橋面是厚實的枕木。橋寬約4米,分為行車道和人行道,行車道是單行的,起初也沒有紅綠燈裝置,兩頭派人發通行信號,北岸的車過完了,再讓南岸的車上路。橋的兩側是人行道,右道去水南,左道來城區,不得逆行。感嘆的是,向左走向右走,那時秩序井然。

1978年10月1日,與鐵橋平行的信江大橋建成通車。於是這座風風雨雨地走過半個多世紀的信江鐵橋也退役了,1982年10月命名為步行橋。大修後的鐵橋兩側的人行道因銹蝕嚴重而拆除,橋面由木板換成鋼筋混凝土板。步行橋規定僅供行人步行,禁止一切車輛通行,自行車推行,但一些市民偏偏不信這個邪,摩托車、自行車時有開上橋面。



上饒的信江大橋是1978年10月1日通車的,橋址北岸位於西濠出口處,紅石河堤是一排矩形的花壇,河堤下是西濠沿埠頭,因地勢偏低,為建拱橋的需要,將西濠以南的沿城路至信江河邊這段路填高了5米,並破堤動工。橋址南岸是黃金山,山下有個1970年「深挖洞」時期挖的防空洞,山上有黃道烈士墓、上饒專區革命烈士紀念塔,因前進路(現在改名書院路)較窄,為建橋的需要將紀念塔的台階由一字形改為之字形。新建的信江橋引起了上饒人的極大關注,施工現場每天都有市民在河堤旁邊觀望,建設者將滔滔信江半截圍堰,澆注橋墩,引起上游尚在使用的浮橋半邊擱淺,人們難得一見的信江見底的場景在人們心中留下了難忘的記憶。

2008年6月,使用了30年的信江橋不再年輕,每天有萬人千車輾過,大橋要大修加寬到近20米,二車道變四車道,將於2009年春節前完工。

2006年1月1日,步行橋再次改造通行,橋面採用防滑花鋼岩,護攔採用波浪式欄桿,橋兩端改為台階,摩托車是望而卻步了,但自行車還是可以輕車上橋的。

而那座位於湖潭頭的前進鐵橋,與信江鐵橋結構類似,年代同齡,所不同的是橋下流淌的是豐溪河。1984年5月,與鐵橋平行的前進橋建成通車,於是這座鐵橋也廢棄了,僅留下10個光禿禿的橋墩。

鷹潭市目前正在夏埠新區修建跨越信江的信江大橋,工程於2008年10月28日啟動。

『玖』 信江大橋的歷史

1942年6月(民國31年),日寇入侵上饒,那年正值信江漲端午水,因戰亂和水患,位於現步行橋原址的下浮橋被毀。之後重新搭建的下浮橋移到汪家園渡口去了。
1949年5月3日上饒解放,但台灣尚未解放。那年冬天,上饒專員公署接到華東軍區轉來的中共中央電令:為了暢通浙贛閩三省交通運輸,支援解放台灣,限期建造自上饒到閩北邊境的信江橋和前進橋。上饒與福建僅武夷山一山之隔,上饒地理位置在戰略上素有「前線的後方,後方的前線」之稱,因而上饒洋橋的建造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經濟意義。
大橋從1949年12月開始施工,以解放軍工兵營為主,上饒、廣豐等縣民工配合。不到一年,這二座信江河和豐溪河上的鐵橋建成。鐵橋的欄桿是鋼鐵結構,橋面是厚實的枕木。橋寬約4米,分為行車道和人行道,行車道是單行的,起初也沒有紅綠燈裝置,兩頭派人發通行信號,北岸的車過完了,再讓南岸的車上路。橋的兩側是人行道,右道去水南,左道來城區,不得逆行。感嘆的是,向左走向右走,那時秩序井然。
1978年10月1日,與鐵橋平行的信江大橋建成通車。於是這座風風雨雨地走過半個多世紀的信江鐵橋也退役了,1982年10月命名為步行橋。大修後的鐵橋兩側的人行道因銹蝕嚴重而拆除,橋面由木板換成鋼筋混凝土板。步行橋規定僅供行人步行,禁止一切車輛通行,自行車推行,但一些市民偏偏不信這個邪,摩托車、自行車時有開上橋面。
上饒的信江大橋是1978年10月1日通車的,橋址北岸位於西濠出口處,紅石河堤是一排矩形的花壇,河堤下是西濠沿埠頭,因地勢偏低,為建拱橋的需要,將西濠以南的沿城路至信江河邊這段路填高了5米,並破堤動工。橋址南岸是黃金山,山下有個1970年「深挖洞」時期挖的防空洞,山上有黃道烈士墓、上饒專區革命烈士紀念塔,因前進路(現在改名書院路)較窄,為建橋的需要將紀念塔的台階由一字形改為之字形。新建的信江橋引起了上饒人的極大關注,施工現場每天都有市民在河堤旁邊觀望,建設者將滔滔信江半截圍堰,澆注橋墩,引起上游尚在使用的浮橋半邊擱淺,人們難得一見的信江見底的場景在人們心中留下了難忘的記憶。
2006年1月1日,步行橋再次改造通行,橋面採用防滑花鋼岩,護攔採用波浪式欄桿,橋兩端改為台階,摩托車是望而卻步了,但自行車還是可以輕車上橋的。
2008年6月,使用了30年的信江橋不再年輕,每天有萬人千車輾過,大橋要大修加寬到近20米,二車道變四車道,於2009年春節前完工。
而那座位於湖潭頭的前進鐵橋,與信江鐵橋結構類似,年代同齡,所不同的是橋下流淌的是豐溪河。1984年5月,與鐵橋平行的前進橋建成通車,於是這座鐵橋也廢棄了,僅留下10個光禿禿的橋墩。
鷹潭市夏埠新區修建跨越信江的信江大橋,工程於2008年10月28日啟動。

閱讀全文

與信江河歷史有多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1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6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8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6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7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6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9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4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