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馬未都的博物館里有多少件文物呀,總價值多少呀
80年代,馬未都開始收藏中國古代器物,至90年代,他的收藏已具規模,陶瓷、古傢具、玉器文玩等藏品逾千件。價值78個億美元。
觀復博物館於1996年10月30日獲政府批准成立,馬未都先生為創辦人。2004年實行理事會制。該館設有:瓷器館、傢具館、油畫館、工藝館、影像館、門窗館和多功能廳。常年舉辦各類展覽及講座,開展鑒定和咨詢業務。展覽側重開放形式,強調人與歷史的溝通,突出傳統文化的親和力。觀復博物館在浙江杭州、福建廈門設有地方館。觀復博物館現位於朝陽區大山子張萬墳金南路18號,總佔八畝。觀復博物館1997年1月18日正式對公眾開放,著名文物收藏家、鑒定家馬未都先生為創辦人和現任館長。觀復博物館為公益性獨立法人,接受社會各界的捐贈。在浙江杭州、福建廈門設有地方館。本館展覽側重開放形式,強調人與歷史的溝通,突出傳統文化的親和力。
㈡ 陽新有些什麼特產(以及人文歷史)
地方特產及人文歷史 春魚,原產於牛湖,因肉嫩味美,營養豐富,產量少而顯珍貴,歷史上為皇宮貢品。 薴麻,始種於宋朝,是享譽海內的「內山麻」故鄉,纖維支數在1800支以上,現年種植面積4331公頃,年產5517噸。 茶葉,始於宋朝,楓林的「坡山鳳髓」、龍港的「金竹雲霧」、排市的「八珍茶」古今聞名,現種植面積809公頃,年產量243噸。 把竹,又稱粉綠竹、烏蹄竹,因常以20斤一把計量而得名,全縣現有把竹7330公頃,年產量1萬噸。 松脂「富川」牌系列植物油,「富川」牌系列植物油是湖北省名牌產品,暢銷全國,並出口泰國、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榮獲1994年全國億萬群眾最喜愛的家用產品食品類「最佳消費品獎」、「湖北省消費者滿意金杯獎」,1996年被國內貿易部推薦為名牌產品,同年榮獲第二屆中國國際食品博覽會「國際名牌食品」稱號。 陽新番鴨鄂東南特產,主產於陽新,介乎鵝鴨之間,味甘溫,滋補佳品,現年產量100萬只。 太子豆腐,產於陽新縣太子鎮 ,鮮嫩可口,風味獨特,享有「荊堤一絕之美譽」,古時為宮庭貢品。 湖蒿,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無公害優質特色蔬菜,去葉取其莖桿,或涼拌,或炒肉絲,或炒臘肉,便可製成餐桌上的優質菜餚,其性清涼,香味濃郁,營養豐富,常食用之,可明目開胃,增加食慾,強身健體。 柑桔,明代開始種植,尤以龍港的「龍潭桔」、海口「玉桔」為佳,現種植面積近4萬畝,年產量可達8028噸。 陽新印子粑 這里的印子粑,具有千餘年的歷史,遠近聞名。 陽新的印子粑,每年製作兩次。一次在春節前,一次在二月花朝後。臘月二十四開始過小年,家家戶戶洗米出舂碓,用篩籮篩粉,用粑印做印子粑。粑分兩種,一種是高梁粑,紅色,代表日子越過越紅火;一種是白粑,蒸熟後在粑中點紅,代表豐收、喜慶和聖潔。過春節時,當地人便蒸粑、煮粑待客,或送親友作禮品。印子粑也有綠色的,表示期望來年風調雨順,禾苗蔥壯。陽新人最隆重的是第二次製作印子粑,時間是農歷2月18日到3月3日。印子粑的製作特別講究,要一白二清三酥。以秈米為主,兌進適量的糯米,用碓舂成粉,加入清甜的山泉水揉和,用粑印印成粑,放入蒸籠蒸熟。如果堆粑山,則要趁熱堆,冷卻後不易堆成。 粑印用木製,每個粑印有1-3個空模,形狀一般只有小茶杯口大。粑印里刻有反向的如馬、牛、羊、雞、龍、犬以及鳥雀、花、草等各種動植物圖案,形象生動,栩栩如生。堆成的粑山,晶瑩透亮,造型美觀,堪稱優秀的民間藝術品。 住在山外的親友能得到陽新親朋好友饋贈的印子粑,都要高興地評論和贊美一陣子。隨著改革開放,陽新旅居港、澳、台及國外的親友回家鄉過春節或碰上花朝後做印子粑,除大飽口福外,有的還要帶點回去給親人嘗嘗,共享鄉情。 陽新的印子粑深受人們喜愛和稱贊,不僅因其形狀如銀元,印有福祿壽喜等各種圖案,而且因其粘而不膩,香而柔軟,既可蒸食,又可烤食,還可和葷湯煮食。更重要的還是它有著千年的歷史和傳說。 今日陽新 陽新縣位於鄂東南的黃石市內,長江中游南岸,國土面積2780平方公里,轄16個鎮、1個經濟開發區、3個國營農場.悠久的歷史,優越的區位,豐富的資源,優良的環境,使陽新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荊楚大地。 歷史悠久,人傑地靈。自西漢時期建縣,已歷經22個世紀。在這塊古老文明的紅色土地上,生活和戰斗過彭德懷、王震、何長工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誕生了王平、彭方復、梅盛偉等20多位共和國將軍,20萬英雄兒女前仆後繼,是全國聞名的「烈士縣"。培養和造就了全國十佳公務員王賢田,全國十佳中青年優秀教師、十屆全國人大代錶王月娥等先進模範人物。
㈢ 博物館有什麼東西
生物、歷史藏品等,不同類型的博物館展出的東西也不一樣,具體如下:
1、自然科學類館
以分類、發展或生態的方法展示自然界,以立體的方法從宏觀或微觀方面展示科學成果,如中國地質博物館、中華指紋博物館、中國地質大學博物館、自貢恐龍博物館、台灣昆蟲科學博物館、中國科學技術館等。
2、歷史性博物館
綜合展示地方自然、歷史、革命史、藝術方面的藏品,如:南京市博物館、建川博物館、河南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館、山東省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內蒙古自治區博物館、黑龍江省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等。
3、綜合性博物館
以博物館為主體,另設有陳列區、綜合商務區、物業辦公區三部分的綜合性博物館,如直銷博物館。
4、科學技術館
運用虛擬現實技術、三維圖形圖像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立體顯示系統、互動娛樂技術、特種視效技術,將現實存在的實體科學技術館的三維立體的方式完整呈現於網路上的科技館。
(3)陽新博物館里有多少歷史的產品擴展閱讀:
博物館的其它相關介紹:
博物館的功能包括收藏、保存、維修、研究、展覽、教育和娛樂。形式包括建築、植物園、動物園、水族館、室外歷史遺址、古鎮博物館、長期模仿古代生活展覽(民俗村)以及視聽廳、圖書館、表演廳、檔案館、資料館等。
博物館的內容一般分為藝術博物館、歷史博物館、人類學博物館、自然歷史博物館、科學博物館、區域博物館和專題博物館。博物館的內容以其獨特的風格和收藏為基礎。
㈣ 博物館里有什麼
博物館里有典藏。
博物館是徵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的場所,對館藏物品分類管理,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文化教育的機構、建築物、地點或者社會公共機構。博物館是非營利的永久性機構,對公眾開放,為社會發展提供服務,以學習、教育、娛樂為目的。
特色:
博物館的性質決定了博物館具有公益性質的特點。很多博物館管理者把公益性視為博物館進入市場的包袱和束縛。其實博物館公益性可以使博物館具有良好的公眾形象,獲得更好的稅收優惠,也使博物館能夠更容易進行公關宣傳,能夠更直接地和教育、環保、旅遊等部門聯系,開展合作。
㈤ 陝西歷史博物館的18件國寶都有哪些
分別是:鑲金獸首瑪瑙杯、旟鼎、五祀衛鼎、多友鼎、皇後之璽、鎏金銀竹節熏爐、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客使圖、闕樓儀仗圖。
馬球圖、宮女圖、鴛鴦蓮瓣紋金碗、鎏金鸚鵡紋提梁壺、三彩載樂駝、青釉提梁倒注瓷壺、黑釉油滴碗、狩獵出行圖、鴛鴦蓮瓣紋金碗有兩件,所以共計18件。
1、黑釉油滴碗
黒釉碗大口小足,胎質灰白,通體施黑釉。油層表面布滿了大小不一,稱金屬光澤的小圓點,這些圓點就像浮在水面上的油滴一樣,因此被成為」油滴釉「。油滴釉是黒釉中一個特殊的種類,屬於結晶釉。這件是迄今所見同類器物中體量最大的一件。
古籍記載黑釉油滴碗「盛茶閃金光,盛水閃迄今所見銀光。映日透視,光彩奪目。
2、青釉提梁倒注提壺
青釉提梁倒注瓷壺,高18.3厘米,腹徑14.3厘米。1968年陝西彬縣出土。這件造型獨特、構思巧妙的倒灌壺,壺身呈圓形,蓋、梁、身連為一體。
象徵性的壺蓋為柿蒂形,提梁是一隻伏卧著、圓眼短嘴的鳳凰。壺嘴為一張口側卧的母獅,一隻幼獅正在腹下吮吸乳汁,非常生動,活潑可愛。
壺身一周飾有凸雕的纏枝牡丹花,下飾一周仰蓮瓣,紋飾簡潔明快。因為鳳凰、獅子和牡丹分別為百鳥之王,百獸之王和百花之王,這件壺也被稱作「三王壺」。
3、唐鴛鴦蓮瓣紋金碗
唐鴛鴦蓮瓣紋金碗共出土兩件。一件高5.5厘米,口徑13.7厘米,足徑6.8厘米,重392克;另一件高5.6厘米,口徑13.5厘米,足徑6.8厘米,重391克。
兩碗造型、紋飾均相同。純金質,錘碟成形,鏨刻為紋,造型飽滿莊重。侈口,弧腹,圜底,喇叭形圈足。器壁捶作出上下兩層向外凸鼓的蓮花瓣紋,每層十片,上下輪廓相合。每一個蓮瓣單元里都鏨刻有裝飾圖案,上層主題是動物紋,有鴛鴦、野鴨、鸚鵡、狐狸等。
下層是單一的忍冬花裝飾圖案。蓮瓣上空白處裝飾飛禽和雲紋。魚子紋底。兩碗內壁分別墨書「九兩半」、「九兩三」,應是碗的重量。墨書標重顯示兩碗重量略有差異,但天平實測重量相同。
4、唐舞馬銜杯紋銀壺
壺的造型採用的是我國北方游牧民族皮囊的形狀,壺身為扁圓形,一端開有豎筒狀的小口,上面置有覆蓮瓣式的壺蓋,壺頂有銀鏈和弓形的壺柄相連,這種形制,既便於外出騎獵攜帶,又便於日常生活使用,表現了唐代工匠在設計上的獨具匠心。
銀壺的兩側採用凸紋工藝各塑造出一匹奮首鼓尾、躍然起舞的駿馬。壺上的駿馬就是唐代有名的舞馬形象,《明皇雜錄》記載,玄宗曾在宮中馴養舞馬400匹,每年8月初,玄宗生日時,則給這些舞馬披上錦綉衣服。
按著「傾杯樂」的節拍,跳舞祝壽,高潮時,舞馬躍上三層高的板床旋轉如飛,有時還讓壯士把床舉起,讓馬在床上表演,而少年樂工則站在周圍為馬伴奏。
亦有詩描寫舞馬完成表演後的神態:「更有銜杯終宴曲,垂頭棹尾醉如泥。」此壺的舞馬形象正好與書中記載相互印證,是十分難得的文物珍品。
5、唐獸首瑪瑙杯
唐獸首瑪瑙杯長15.6厘米,口徑5.9厘米。選材精良,巧妙利用玉料的俏色紋理雕琢而成。杯體為角狀獸首形,獸雙角為杯柄。嘴部鑲金帽,眼、耳、鼻皆刻畫細微精確,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產物。
唐獸首瑪瑙杯上口近圓形,下部為獸首形,獸頭圓瞪著大眼,目視前方,似乎在尋找和窺探著什麼,獸頭上有兩只彎曲的羚羊角,而面部卻似牛,所以不能認為造型完全出自寫實的手法。
但看上去安詳典雅,並無造作感。獸首的口鼻部有類似籠嘴狀的金冒,能夠卸下,突出了獸首的色彩和造型美。
㈥ 洛陽新博物館里都有什麼東西,具體點
洛陽新區博物館現在正在展出的有四大展覽,分別是《洛陽珍寶展》《翰墨留香——洛陽博物館館藏書畫珍品展》《河洛遺珍——第三屆洛陽民間收藏精品展》《中國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
另外二樓還有個書畫展以及老兵方陣的展覽。
我最近剛去看過,很不錯,《中國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是上次世界文明展留下的展廳,其他的都是新布展的。《洛陽珍寶展》裡面有華夏第一龍,黑釉唐三彩,白玉杯等等洛陽博物館國寶級的藏品。不過中華第一爵被借到世博會參展去了。另外還有個小展廳是玉器展。
二樓的書畫展都是現代的。
其他也沒什麼了,推薦你去看一下,很不錯。
展出的時間是4月10日到5月10日。
㈦ 河北省古建築博物館中都有哪些藏品
博物館是可以直觀的讓我們感受歷史事件歷史物品的一個場所,基本上每個省份甚至每個市區都有可以供人們觀賞的博物館,裡面有很多的歷史再現,還有很多歷史的一些物品,還有很多的歷史人物歷史事跡,也有很多的家長帶領自己的孩子去參觀博物館,讓孩子們銘記歷史,記住偉大的歷史人物,也見證在歷史長河中人們保留下的財富,博物館的建設和開放都很方便的讓人們通過參觀去更進一步的了解到歷史,現在,讓我們來一起看一下河北省古建築博物館里有哪些藏品。
㈧ 市博物館里有什麼瓷器,有多少年的歷史,是怎麼製作的
博物館裡面的瓷器和歷史年代以及製作方式都是經過非常深刻制度出來的。
㈨ 殷墟博物館里都有什麼古代的兵器
殷墟博物館里兵器有戈、矛、鉞、刀、鏃等。
殷墟是中國商朝晚期都城遺址,古稱「北蒙」,甲骨卜辭中又稱為「商邑」、「大邑商」,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並為考古學和甲骨文所證實的都城遺址,位於河南安陽市西北殷都區小屯村周圍,由殷墟王陵遺址、殷墟宮殿宗廟遺址、洹北商城遺址等構成。
自1928年科學發掘以來,殷墟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築遺址和以甲骨文、青銅器為代表的豐富的文化遺存,系統展現了中國商代晚期輝煌燦爛的青銅文明,確立了殷商社會作為信史的科學地位。被評為20世紀中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首、國家AAAAA級景區。
2006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