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評價最高的十部歷史劇有哪些
截至2020年2月份,豆瓣評分前十的歷史劇:
《大明王朝1566》(9.7)、《走向共和》(9.7)、央視版《三國演義》(9.4)、《我的團長我的團》(9.4)、《大秦帝國之裂變》(9.3)、《大宅門》(9.3)、《無悔追蹤》(9.3)、《戰長沙》(9.2)、《大宋提刑官》(9.2)、《大秦帝國之縱橫》(9.2)。
1、《大明王朝1566》
《大明王朝1566》是由張黎執導,陳寶國、黃志忠、王慶祥、倪大紅等主演的歷史題材電視劇。
本劇講述的是嘉靖與海瑞的故事。嘉靖三十九年,貪墨橫行、民不聊生。奸臣嚴嵩黨羽密布、權傾朝野,清官海瑞不懼強權,敢於向腐朽封建的皇權發起挑戰。皇帝朱厚熜剛愎自用、練道修玄二十載,以一己之私始終把控著大明朝的軍政、經濟大權。
5、《大秦帝國之裂變》
《大秦帝國之裂變》是由黃健中執導,孫皓暉編劇,侯勇、王志飛、高圓圓、杜雨露、李立群、許還山等領銜主演的古裝歷史劇。
該劇講述了戰國時代的秦國經變法而由弱轉強,東出與六國爭霸進而一統天下的過程。
B. 你能推薦部關於中國近代史的電視劇么
推薦你看《孫中山》,記得當時是由兩岸三地共同拍攝的。孫中山的傳奇一生為電視劇創作提供了一個絕佳藍本,該劇從1895年孫中山先生第一次武裝起義開始,一直演到他1925年病逝於北京,詳盡描述了廣州起義、倫敦蒙難、建立同盟會、武昌起義、創立民國、護國戰爭、護法戰爭、改組國民黨、國共合作、發動北伐等重大歷史事件,可以說每個故事、每場戰斗都險象環生、驚心動魄。唯美畫面。有拍攝資金做保障,再加上導演沈好放的一貫唯美傾向,《孫中山》畫面拍攝得非常精美,廣東、南京、北京、英國等外景,都拍出了絕佳的效果。情感故事。雖然是主旋律題材,但《孫中山》卻跳出了一般同類題材的窠臼,通過許多充滿濃郁生活氣息的細節,塑造出了一個有血有肉的孫中山,比如他與故友宋嘉樹深厚的友誼,與兄長孫眉、兒子孫科之間血濃於水的親情,與原配夫人盧慕貞和陳粹芬女士的情感故事,以及與宋慶齡相濡以沫的愛情,都透出了濃濃的人情味兒,這在以往的作品中是絕無僅有的。
C. 好看的歷史劇有哪些
1、《雍正王朝》改編自二月河的長篇小說《雍正皇帝》,由胡玫執導拍攝,唐國強、焦晃、王繪春、杜雨露、徐祖明、杜志國、趙毅、李穎等主演,演繹了雍正皇帝一生的風雨經歷。
D. 最值得看的十部歷史劇推薦
一、《走向共和》
是中央電視台、北京同道影視節目製作有限公司、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長沙電視台等聯合出品,由張黎執導,盛和煜、張建偉編劇,王冰、呂中、孫淳、馬少驊、李光潔等主演的中國近代史劇。
該劇以史詩般的藝術筆觸全景式地呈現了中華民族推翻帝制、走向共和這一波瀾壯闊的艱難歷程。
該劇於2003年4月12日在中央電視台一套首播。豆瓣評分9.6分。
二、《貞觀之治》
是根據《唐書》、反映唐太宗貞觀之治編劇的歷史劇,由張建亞執導,阿城、孟憲實編劇,北京華錄百納影視有限公司、北京中影元申影業有限公司聯合攝制;由北京華錄百納影視有限公司、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中視影視製作有限公司、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聯合出品。該片於2005年拍攝,2006年12月播出(華視)。2013年10月22日MOD龍華戲劇台台灣播出,2007年4月3日上星播出。豆瓣評分9.1分。
三、《漢武大帝》
是由胡玫執導,陳寶國、焦晃、歸亞蕾、陶虹等主演的歷史題材電視劇。
該劇講述了漢武帝劉徹54年的統治歷程。漢武帝的雄才大略使漢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成為世界文明無可爭議的中心,而漢武帝的時代,也成為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值得自豪和展示的偉大時代之一。
該劇於2005年01月03日在中央電視台一套在黃金檔播出。豆瓣評分8.8分
四、《大明王朝1566嘉靖與海瑞》是由張黎執導,陳寶國、黃志忠、王慶祥、倪大紅等主演的歷史題材電視劇。
本劇講述的是嘉靖與海瑞的故事。嘉靖三十九年,貪墨橫行、民不聊生。奸臣嚴嵩黨羽密布、權傾朝野,清官海瑞不懼強權,敢於向腐朽封建的皇權發起挑戰。皇帝朱厚熜練道修玄二十載,始終把控著大明朝的軍政、經濟大權。
該劇於2007年1月8日在湖南衛視播出。豆瓣評分9.6分。
五、《貞觀長歌》
是由峨眉電影製片廠、中央電視台等公司聯合出品,吳子牛執導,並由唐國強、聶遠、杜志國、曹培昌、王繪春等主演的長篇古裝歷史劇。
該劇從唐太宗李世民登基稱帝開始,至其子唐高宗登基結束,刻畫了唐太宗在位共23年的歷史,尤其著重講述了其盪平東突厥、處理太子李承乾之亂並挑選繼承人等若乾重大事跡,通過休養生息、富國強民最終成就了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
該劇於2007年1月27日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播出。豆瓣7.7分。
六、《三國演義》
是由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中央電視台製作,王扶林擔任總導演,蔡曉晴、張紹林、孫光明、張中一、沈好放任分部導演,孫彥軍、唐國強、鮑國安、吳曉東、陸樹銘、李靖飛、張光北、洪宇宙主演的歷史劇。
該劇演述的是三國時代的故事,是魏、蜀、吳的興亡史,共分為五大部分。著重表現的是亂世中多個政治集團間錯綜復雜、緊張尖銳的斗爭;這種斗爭發展成為連接不斷的對政治權力的爭奪和軍事沖突,造就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將近一個世紀中的風雲變幻。
該劇於1994年2月10日試播兩集,1994年10月23日正式播出。豆瓣評分9.2分。
七、《三國》
是由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製作中心策劃立項的電視劇,該劇由高希希執導,朱蘇進編劇,陳建斌、陸毅、於和偉、張博、黃維德、倪大紅、何潤東等主演的大型史詩電視劇。
該劇以《三國演義》原著為藍本,講述了從東漢末年群雄割據,到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後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再到司馬家族篡奪魏政權後天下歸晉的整個過程。該劇榮獲首爾國際電視劇大賞亞洲電視劇大獎以及東京電視節最佳海外片獎等十餘項大獎。
該劇於2010年5月在中國大陸上映。豆瓣評分7.4分。
八、《康熙王朝》原名《康熙帝國》,是由陳家林、劉大印執導,陳道明,斯琴高娃,高蘭村主演的大型歷史劇。
該劇從順治皇帝哀痛愛妃董鄂妃病故時講起,直至康熙在位61年駕崩而止。第一次以正劇的角度濃墨重彩刻畫了清朝初期康熙皇帝充滿傳奇的一生。
該劇於2001年12月3日在中國首播。豆瓣評分9.0分。
九、《雍正王朝》
改編自二月河同名長篇小說,由胡玫執導拍攝,唐國強、焦晃、王繪春、杜雨露、徐祖明、杜志國、趙毅、李穎等主演,演繹了雍正皇帝一生的風雨經歷。
該劇講述康熙皇帝駕崩,繼位者四阿哥胤禛,在當政後出現的"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河南罷考案"、"鐵帽子親王大殿發難逼宮"、"含淚殺親子"等一系列旨在推行新政、抑制官紳斂財和宮廷內部黨爭、擠壓的歷史事件貫穿雍正的一生和雍正王朝。
該劇於1999年1月在中國大陸上映。豆瓣評分8.7分。
十、《大秦帝國之崛起》是西安曲江大秦帝國影業投資有限公司出品的歷史劇,由丁黑執導,張博、寧靜、邢佳棟、趙純陽、吳連生、沈佳妮領銜主演。
該劇為大秦帝國系列的第三部,講述了秦昭襄王嬴稷在宣太後、魏冉、白起、范睢輔佐下,弱六國、納九鼎,
E. 想了解中國近代史,請推薦幾部表現近代歷史的電視劇。
表現近代歷史的電視劇:
1、《走向共和》
《走向共和》,是一部由中央電視台、北京同道影視節目製作有限公司、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長沙電視台等聯合出品的中國近代史題材電視劇,該劇由張黎執導,盛和煜、張建偉編劇,王冰、呂中、孫淳、馬少驊、李光潔等主演 。
該劇以史詩般的藝術筆觸全景式地呈現了中華各民族人民推翻帝制、走向共和這一波瀾壯闊的艱難歷程。
劇情簡介:
劇情背景為自清朝末期慈禧太後歸政光緒皇帝,至民初袁世凱稱帝失敗約30年間的中國近代歷史,包括洋務運動、中日甲午戰爭、戊戌變法、庚子拳亂、庚子後新政、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張勛復辟等史事。
慈禧太後要修頤和園風光地過她六十歲生日,李鴻章擔心日本擴充海軍漸成威脅,想加強北洋水師的實力,設"海防捐",又找洋人借錢,結果竹籃打水一場空,只得搞了一次令人心酸的演習。
中國與日本進行了甲午戰爭,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李鴻章受命簽定《馬關條約》,在日本遇刺大難不死,雖然為國力爭,但從此背著漢奸惡名黯然退出政治舞台。
中國在與日本的「甲午戰爭」兵敗之後,朝廷決定訓練新兵,袁世凱由於有勇有謀而取得朝廷重臣榮祿的信任,開始在天津郊外小站練兵,經營政治資本。
簽訂《馬關條約》的國恥激起全國義憤,康有為、梁啟超等舉子聯名「」公車上書「」朝廷,要求維新變法,光緒雖然也想維新自強,慈禧開始也積極給予支持,但後來發覺激進派圖謀起兵,便將維新血腥鎮壓了。
逃亡海外的康有為、梁啟超二人在檀香山宣傳君主立憲制,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駁斥康、梁二人,宣傳中國的出路只有暴力革命,推翻清朝封建統治,建立民國才有希望。
八國聯軍攻進北京,慈禧西逃,為了慈禧回鑾的議和,清廷不僅賠款,還不得不將一大批被侵略者列為戰犯的王公大臣處死。為慈禧安全回鑾,袁世凱學西方組建警察,正缺兵少將無人可用的慈禧於是很器重袁世凱。
屢敗於洋人丟盡顏面的慈禧太後聽說立憲共和可以強國,也派五大臣出國考察,袁世凱和權臣慶王爺通過交易結成聯盟,借機推行"新官制",獲得更大的權力,軍機大臣瞿鴻璣為遏制其權力,發動丁未政潮。慶、袁反擊成功,終使首輔被罷,從此獨斷朝綱。
慈禧太後死後,載灃擔任攝政王,罷免袁世凱,親貴專權,遏壓民意。革命黨乘機起事,辛亥革命爆發。
朝廷只好又任用袁世凱鎮壓革命軍,袁世凱利用朝廷向革命軍討價還價,又用革命軍要挾朝廷,逼隆裕皇太後退位,孫中山為了實現共和理想的大局,將大總統之職讓給了袁世凱。
宋教仁遇刺充分暴露了袁世凱的軍閥面目,引發二次革命。革命失敗後,孫中山再次流亡海外,國會中佔多數的國民黨議員選舉中要罷免袁世凱,袁世凱採用武力威脅手段演出了一場滑稽的鬧劇,並且解散國會,清除國民黨議員。
對歷史有所貢獻,但頭腦發熱的袁世凱被忽悠復辟當皇帝,蔡鍔起兵討袁護法,袁世凱不得人心,眾叛親離,惶惶而死。但隨即軍閥混戰,張勛借機復辟。劇情在孫中山慷慨激昂地為討伐張勛,反思過去,激勵世人的演講中結束。
2、《恰同學少年》
《恰同學少年》是由龔若飛執導,谷智鑫、錢楓、練束梅、錢芳、趙冉主演的人物傳記電視劇。
該劇以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范的讀書生活為背景,講述了以毛澤東、蔡和森、向警予、楊開慧、陶斯詠等為代表的一批優秀青年風華正茂的學習生活和他們之間的愛情故事。
劇情簡介:
風起雲涌的20世紀初,一切都是未知,但時代已無法阻止新思潮的來臨。時任湖南第一師范校長的孔昭綬要請到了楊昌濟來校任教。一批學貫中西的老師的來臨,讓湖南師范成為了許多有志青年嚮往的地方。前來就讀的包括了蔡和森、蕭子升和年少的毛澤東等人。
在這里,他們開始了五年的校園生活。
讀書期間,毛澤東逐漸成為了一個教育救國論的信仰者。有想法不拘束的他成為了學校格外關照的「特殊學生」。在這當中,毛澤東加深了和蔡和森、蕭子升及周南女子中學的陶斯詠、楊開慧等人的友誼。而處於動盪時代的中國,學校也無法獨善其身。
一系列的事件讓這群少年們對人生、對社會、對祖國都有了新的認識和想法,而他們則是未來祖國的建設者。
3、《井岡山》
《井岡山》是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連續劇,由金韜導演,邵鈞林編劇,王霙、潘雨晨等主演。
該劇講述了1927年時,蔣介石和汪精衛先後發動反革命政變,大革命遭到失敗。面臨嚴峻考驗的中國共產黨人為挽救危局,發動了八一南昌起義,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的故事。
劇情簡介:
1927年,蔣介石和汪精衛先後發動反革命政變,大革命遭到失敗。為保存和發展革命力量,毛澤東當機立斷,放棄攻打長沙退守文家市,率部轉向敵人控制比較薄弱的井岡山尋求立足。
途經三灣時,毛澤東在與余灑度等人的斗爭中,將隊伍進行了改編,創造性地提出了「支部建在連上」、 推行「三大民主」和成立士兵委員會等重要的建軍原則,使部隊面貌煥然一新。
在賀子珍等人的幫助下,毛澤東得到了井岡山「綠林」首領袁文才、王佐的支持,使起義部隊在井岡山立住了腳。
在開辟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斗爭中,毛澤東倡導實踐調查研究,先後創造性地提出了「三大紀律和六項注意」、「三大任務」等人民軍隊等建軍原則;在通過「水口建黨」等措施加強軍隊內部黨的建設的同時,抓緊恢復和發展地方黨組織;建立了遂川等三個縣的紅色政權,實行土地革命。
正當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取得蓬勃發展之時,陳浩的叛變使毛澤東面臨嚴峻挑戰,尤其是湖南省委特派員周魯貫徹中央「左」傾盲動政策,把毛澤東開除出黨,使之迫走湘南。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由此遭受巨大損失,史稱「三月失敗」。
南昌起義部隊在三河壩一戰中傷亡慘重,朱德在屍橫遍野的戰場上拔起殘破的軍旗,發誓一定要把這面軍旗扛下去。他的決心得到了陳毅的支持,兩人率領起義部隊余部始終堅持艱苦卓絕地斗爭,發動了轟轟烈烈的湘南暴動,歷經周折和磨難,與毛澤東在井岡山礱市勝利會師。
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成立後,在朱毛的領導下,採取靈活的「十六字訣」作戰方針,分兵以發動群眾,集中以打擊敵人,粉碎了敵人的數次「會剿」,接連取得了五斗江、草市坳和龍源口大捷,使根據地的建設擴大到了六個縣的區域,成立了湘贛邊界人民政府。
正當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生機勃勃地進入全盛時期時,湖南省委巡視員杜修經貫徹分兵向湘南進軍的盲動政策,使紅29團全軍覆沒,加之袁崇全的叛變,隊伍幾乎瀕臨絕境,根據地再次慘遭浩劫,史稱「八月失敗」。
毛澤東臨危不亂、立持異議,日夜兼程,親自迎接朱德等上山。留守井岡山的何挺穎、朱雲卿等帶領軍民取得了黃洋界保衛戰的勝利。彭德懷等率領在平江起義中創建的紅五軍也來到井岡山,使井岡山的武裝斗爭力量得以進一步加強。
對「朱毛紅軍」起初不以為然的蔣介石終於親自披掛上陣,接連不斷地調動重兵從「進剿」到「會剿」。面對強敵,朱毛決定留彭德懷守山,自領主力轉戰贛南,以求「圍魏救趙」。但終因敵強我寡,井岡山失守。
在轉戰贛南閩西的過程中,部隊中對有些問題的認識出現了分歧,加之留蘇歸來的劉安恭大肆推行「城市中心論」,攻擊毛澤東,致使毛澤東在「七大」上落選,被迫離開紅四軍。
中央的「九月來信」糾正了紅四軍內部的「非無產階級思想」。陳毅親往閩西請毛澤東回到紅四軍的領導崗位上。紅四軍「九大」即古田會議上,毛澤東通過對中國紅軍兩年多來在井岡山斗爭中不斷探索的經驗總結,集中解決了如何建設無產階級新型人民軍隊這一根本性問題。
會後,針對林彪在新年賀信中提出的「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的問題,又洋洋灑灑寫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至此,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革命道路已初現雛形。
4、《長征》
《長征》由王朝柱編劇,金韜、唐國強共同執導的24集紅色革命類電視劇,該劇由唐國強、劉勁、陳道明等主演。
該劇表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工農紅軍在逆境中戰略轉移,完成了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征的過程,生動刻畫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挽狂瀾於既倒的雄才大略,弘揚了不怕艱難險阻、不怕流血犧牲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劇情簡介: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國工農紅軍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從悲壯的失敗中出發,面臨著大批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大自然的艱難險阻、以及內部錯誤思想和軍事路線的干擾。
但就是在這樣的特殊環境和時刻,中國共產黨和她領導的紅軍,卻勇敢地正視並糾正了自身的錯誤,重新選擇、確立了正確的方向和新的領導核心。
以頑強的戰斗和大無畏的精神創造了一個個軍事上的奇跡,終於突破重圍,贏得了"置於死地而後生"的勝利,並由此踏上了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道路。
5、《浴血堅持》
《浴血堅持》以22集的篇幅,講述主力紅軍長征時,留守在蘇區的紅軍在陳毅等指揮員的領導下,堅持三年游擊戰的血與火的歷史。
該劇將通過對陳毅、項英、曾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形象的精心刻畫,藝術的再現三年游擊戰爭這一段艱苦卓絕的革命歷史,歌頌紅軍戰士不怕艱難困苦、永葆旺盛鬥志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大無畏精神。同時,該劇也將反映紅色革命根據地的人民群眾對革命的理解與無私的支持。
劇情簡介:
三年游擊戰爭與紅軍長征一道,被稱為中共歷史上最為艱苦的軍事斗爭,陳毅、項英、曾山、張鼎丞、粟裕、葉飛等老一輩革命家出色的牽制了敵人,有力配合了主力紅軍的戰略轉移,更為後來組建新四軍和抗日戰爭保存了南方的革命戰略支點和一批骨幹力量。
這是我黨我軍歷史上非常特殊的一段時期,在中國革命歷史和軍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不能忘懷的。
F. 好看的歷史劇電視劇推薦幾部
1.《大秦帝國》
侯勇王志飛主演。此劇是中國歷史劇中的另類之作,全劇突出了「法治」二字。打個比方,法治觀念好比一塊吸鐵石從桌上劃過,所有歷史事件便如同桌上的鐵釘一般自動吸附上來,其表現手法獨樹一幟,觀點明確,解析精闢,值得大力推薦。
2、《秦始皇》
32集大型電視連續劇《秦始皇》,當年投資額高達3000萬元,也是首次全景式展示秦始皇一生的電視劇。劇中知名人物多達200個,一些宏大場面更是動用了5萬多名群眾演員。該劇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動用千軍萬馬的戰爭場面上,下了很大功夫,甚至沒用特技,全部實拍。此外,該劇還著力表現了六國佳麗的情感史和戰國梟雄的智謀史。
3.《漢武大帝》
陳寶國焦晃歸亞蕾主演。這不僅是漢武帝題材電視劇中最經典的,更是中國所有帝王戲中的上品。整部電視劇思路清晰,對於政治、歷史、戰爭都做出了很好的詮釋,完全可以視作一部教科書。尤其是漢武滅匈奴的那幾集,把戰爭全過程以極為細膩的手法表現了出來,對於重大的歷史事件、政治事件,也都描述的很清晰,實在是難得的精品。
4.《三國演義》
唐國強鮑國安主演。精品之處無需贅言,這是中國迄今為止唯一一部完全以文言文做台詞的電視劇,片中對於兵法、政治、謀略、人物個性的詮釋與刻畫都可謂登峰造極,是空前絕後的極品。
5.《貞觀之治》
馬躍主演。雖然李世民題材的歷史劇眾多,但是絕大多數都是糟粕,唯有這部《貞觀之治》堪稱精品,片中人物的表演都很真實,且忠於歷史,極少虛構之處。該劇中很多演員也都是《走向共和》里的演員。
6.《武則天》劉曉慶版
唐朝貞觀十五年秋夜,武媚娘第一次受唐太宗\寵幸\.天真浪漫的女孩一夜之間變成女人,從此飽嘗了宮廷生活的無情和殘酷,幾次死裡逃生.唐太宗(鮑國安飾)死後,武媚娘被打入感業寺被迫出家為尼,受盡凌辱.後因懷孕被高宗接進宮中,其身份再次又由侍女成為才人昭儀....
7.《成吉思汗》
這是一部拍完後六年才亮相屏幕的經典歷史劇,又是一部亮相了一次即被禁播的歷史劇。中國歷史上帝王眾多,但被世界史學界關注最多的,卻是那位說不清到底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西方史學界稱之為「千年第一風雲人物」、「世界征服者」,關於他的著作、書籍、文章汗牛充棟,世界各國知名首腦幾乎都曾發表過對他的評價。然而,在中國,卻始終沒有出現一部電視劇,展現這位世界征服者波瀾壯闊的一生。直到上世紀末,電視工作者才走進草原深處,在牧歌和奶香中,追尋他那踏遍歐亞大陸的足跡。
8.《大明王朝》
1566嘉靖與海瑞。陳寶國黃志忠主演。是對大明朝歷史的一次精美概括,片中充盈著官場智慧與人生哲理,對於嘉靖、海瑞、嚴嵩等歷史名人的刻畫都堪稱深入獨到。仔細研究過後,會對如何用人有一個完整的理解。
9.《康熙王朝》
這部恐怕是大家最熟悉的,收視率最高,重播次數最多,影響最大。在歷史劇中,關於清朝的戲最多,原因很簡單——離現在最近,可供演繹的史料、故事最多,觀眾最感興趣。
G. 一些近代歷史革命電影或電視劇,可以推薦一下嗎謝謝了!
最近播出的電視劇《覺醒年代》,真的很好看,主要講共產黨創始人陳獨秀、李大釗等革命先輩,為了尋求救國真理所經歷的苦難,甚至獻出了生命,值得一看。
H. 有哪些關於中國近代史題材的電視劇或電影
1.《辛亥革命》
是由張黎和成龍執導,趙文瑄、李冰冰、陳沖、孫淳、房祖名、胡歌、余少群、杜宇航等主演的革命戰爭片。該片講述了晚清末年,內憂外患,中華民族到了危亡之際。改良派維新變法運動的失敗,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決心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體制的故事。
2.《走向共和》
是一部由中央電視台、北京同道影視節目製作有限公司、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長沙電視台等聯合出品的中國近代史題材電視劇,該劇由張黎執導,盛和煜、張建偉編劇,王冰、呂中、孫淳、馬少驊、李光潔等主演。
3.《孫中山》
是2016年中國拍攝電視劇。該劇由藺永鈞編劇、馮剛為總導演,張紹明、林偉、王藝倫共同導演,韓夫一、孫茜、王卓、薛浩文、李舜、周顯欣、張秋歌、王輝、趙波主演,講述了孫中山先生偉大、傳奇而不朽的一生。
4.《建國大業》
是2009年上映的一部中國歷史電影,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的獻禮作品。本片由黃建新執導,韓三平擔任製片人,雲集了華語影壇百餘位明星客串(零片酬)的影片。
5.毛澤東》
是由中央電視台、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有限責任公司、湖南廣播電視台、湖南和光傳媒有限責任公司出品,由高希希執導,黃暉、葉劍、溫豪傑編劇,唐國強、侯京健、劉勁、王伍福、郭連文等主演的革命歷史劇。
《辛亥革命》劇情
晚清末年,內憂外患,中華民族到了危亡之際。改良派維新變法運動的失敗,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決心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體制。
1895到1910年,革命黨人先後發動了多次起義,秋瑾、徐錫麟等一批革命黨先驅先後犧牲,革命陷入低潮。
1910年底,孫中山再次在海外召集同盟會骨幹,組織力量准備在廣州發動起義黃興與徐宗漢假扮夫婦,秘密潛入廣州。然而廣州之戰終因革命黨人寡不敵眾而告負,林覺民等一大批革命骨幹壯烈犧牲,黃興也身負重傷。徐宗漢等冒死收葬了烈士遺體72具,葬於廣州城外的黃花崗。
經過這次的起義,清政府對革命黨人進行了血腥鎮壓,同時積極尋求與帝國主義的賣國交易。
I. 最近想看俄羅斯的歷史片,有哪些值得推薦的呢,什麼原因讓你推薦了此劇
蘇聯的歷史十分悠久,下面我就寫幾部自己看過的好看的俄羅斯的歷史片。
一、《維京:王者之戰》
電影拍攝於2012年,講述的是二戰時期的真實歷史事件。
大致劇情為:故事發生在1941年的6月,布格河畔回盪著歡聲笑語,就在一片歌舞昇平之際,幾架飛機飛過投下了炸彈,將一切摧毀殆盡,霎時間,河畔邊成為了鮮血和火焰的海洋。德國人的入侵讓位於華沙和莫斯科之間的布列斯特要塞陷入了動盪和戰爭之中,為了保護自己的國家,八千名蘇維埃紅軍戰士們拿起了武 器,與親人告別,走上了戰場。 草草建立的軍隊中人員情況十分復雜,但是,每個人心中的信念卻是一致的,那就是頑強抵抗賊寇的入侵。糧食短缺,武器簡陋,裝備寒酸,在及其惡劣的條件之下,蘇維埃青年們和裝備精良的敵方展開了一場又一場險象環生的激烈戰斗,並且最終獲得了勝利
很不錯的兩部電影,一部在近代,一部歷史較遠
推薦大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