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歷史系畢業的學生,將來除了教師這一職業,還可以從事哪些職業
(1)歷史系何以人才輩出
――看福布斯中國大陸首富排行榜有感
在中國高等院校的專業中,歷史系恐怕是最傳統、最冷僻、最不受學生歡迎的系科之一了。這些年高考時,學生們都紛紛填報計算機、財貿、金融等時髦熱門的專業,有的無奈被歷史系錄取,也千方百計地轉學換專業。原因很明顯,歷史系畢業生不吃香,或者當老師,或者搞研究,再或者就是改行了。
然而,當年抱著同樣想法的我,近年來卻漸漸看出了歷史系的價值。我是早年的杭州大學法律系學生,一直也有些自以為是。可是,在我們同批畢業的文科畢業生中,做了黨政機關領導或大中專學校校長的則以歷史系學生居多,有的甚至陸續在中央國家機關和省市級機關擔任了重要職務。與我同期畢業的學生中,杭州大學歷史系的王旭烽女士成了中國文壇上有名的女作家,還是浙江省惟一一位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還有近來名氣漸漸攀升的青年作家汪宛夫,據說也是杭州大學歷史系的學生。他的《機關滋味》被列為中國官場文學的代表作之一,汪被加拿大龍源國際書網及《京華時報》等各大媒體稱為「中國當代官場文學的代表作家」。被視作「古董行」的歷史系連出作家,令中文系的才子們大跌眼鏡。
好戲還在後頭。近日全國各大媒體爆炒的「2002年福布斯中國大陸首富排行榜」,富豪們公布的學歷更是令人吃驚。在浙江省入選的13位富豪中,竟有兩位是杭州大學歷史系的畢業生———一位是南都集團老總周慶治,一位是綠城集團老總宋衛平。兩位商界巨子被選入福布斯排行榜,使歷史系學生的價值進一步飆升。
冷僻的歷史系,何以人才輩出,能在政界、文壇和商界縱橫捭闔、叱吒風雲?這一現象著實令人深思。
其實,歷史系看似「故紙堆」系,實質上是個跨學科的「全能」系、素質教育的「先驅」系。4年大學和20年工作生涯使我深深感覺到,我們的大學專業分得太死,法律就是法律,哲學就是哲學,中文就是中文,而且越學到後面越專、越深———法律就是某一個種類的法律,哲學就是某個門派的哲學,中文也是某個階段的中文,其他理工科更是精而又精。而歷史系卻不然,中國自古以來就是「文史不分家」,其實是「文史哲不分家」。歷史書籍裡麵包括了歷史、中文、哲學甚至其他各種門類的學科,真是博大精深。一個優秀的歷史系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遨遊於多種門類的學科,獲得了比其他專業學生更為廣博的知識。另外,在大學畢業以後,由於其他系科的學生比較容易分配,而歷史系的學生往往受冷落,被分配到大中專院校、新聞媒體以及黨政機關工作,廣博的知識與新鮮的工作環境相結合,鍛煉了才乾和思維能力。作家王旭烽從歷史系畢業後,先後當過報社記者、幼兒園教師、博物館講解員,直至拿下萬人矚目的茅盾文學獎。當年杭州大學歷史系才子汪宛夫,竟然被分配到浙西農村某農場,後調入縣機關一干就是10年,正因為深知基層民眾冷暖,對官場了如指掌,才將官場小說寫得出神入化,活靈活現。周慶治從歷史系畢業後,在溫州市政府做了10年的政策研究員,後到南方從事電子產品和石油貿易,獲得第一桶金後再回到杭州從事房地產開發。現在他的南都集團已於前年在新加坡上市,公司有1500名員工,旗下有一家期貨投資公司和6條高速公路。因綠城足球隊而名揚國內的綠城集團老總宋衛平,從歷史系畢業後做了6年教師,後去南方闖盪,再到杭州、上海、北京從事房地產生意,去年銷售收入達1.1億美元。
歷史系人才輩出無疑是一件好事。它啟迪我們,大學教育不能分得太死,應該盡量多喂「粗糧」,少用「精糧」,否則容易造成「營養不良」。另外,畢業以後也不能「在一棵樹上弔死」。近段時間聽說,復旦大學學生入校後,可以第二次選擇專業。其他一些地方的大學也正在嘗試先入學後選專業的做法。我相信,這種教育模式必定會更加有利於人才的培養,而中華民族的復興,也正需要大批量的復合型人才![http://www.hlje.com/news/ReadNews.asp?NewsID=7682&BigClassName=&BigClassID=17&SmallClassID=41&SmallClassName=%BD%CC%D3%FD%D1%D0%BE%BF&SpecialID=0]
(2)歷史系畢業生找工作指南
[ 2006-12-27 20:11:00 | By: wishbone ]
歷史系畢業能做什麼?
什麼都能幹,你看看有多少歷史系畢業的人從事著和歷史無關的工作!
什麼都不能幹,你看看有多少歷史系的人被逼著從事和歷史無關的工作!
綜合鄙人多年來耳濡+目染,道聽+途說,總結出以下幾點僅供參考:可行性不分先後。
1.母雞孵鴨蛋。在大學四年中就開始和歷史無關的學習,比如去學外語、編程等等等等,前提是要學到頂尖的地步。到大三大四去企業實習。這樣,你就成了一個不學習歷史的歷史系的人。那麼怎麼對付大學的考試哪?建議下課時女生先吃一個15秒的加速卷軸,然後將男性教師團團包圍。然後......食色,性也。
2.將門虎子派。如果你的父母親戚非寒門素族,比如來個石油、電力、通信、煙草行業的,那麼他們就是你找工作的最好途徑。在目前這個就業市場上,沒有關系說實話挺難的。別以為這是沒本事,沒有背景自己找工作的人才是沒本事,到了哪兒還不是要找個靠山孝敬一下兒的哪?這個時代的信條就是:我是小人我怕誰?不鑽營能往上爬嗎?國企如是,外企亦如是。
3.獨守空房派。那就是從事和歷史相關的工作了。有多少那?在上海可能一年需要4個歷史老師吧。(小的剛參加完招聘會得出這樣一個數字)。所以能做歷史老師是很幸福的。不過歷史老師在中學可以算是弱勢群體,學生不重視,家長常忽略。收入就靠學校每月3k。主課老師從心底可憐我們,試問:你們能補幾個學生啊?很早的時候就聽說這樣一句話:要耐得住寂寞。如果選擇了這個職業,就是選擇了孤獨。我選擇了孤獨,我卻很開心。
4.這幾年取消歷史系招生。道理很簡單,現在已經明擺著沒人要了,還招什麼呀。不過這兒不是美國,不能照抄美國的做法。我們在計劃經濟的體制下考大學,在市場經濟的體制下出大學找工作。其實何等殘酷阿!想想這樣一個辦法肯定會被認為是痴人說夢。
現在又是簡歷紛飛時,作為鍾愛歷史學科的一個左派進步青年,希望各位歷史系的學弟能夠找到一個理想的職業。不要有負罪感,不是你們背叛了歷史,而是現實背叛了歷史。[http://wishbone.blogerhome.com/172676.shtml]
❷ 專科畢業的人,都有哪些工作適合找呢
在學歷快速貶值的今天,專科學歷想要找到一份好工作,已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啦。大量的本科生、研究生還不能夠找到滿意的工作,專科生想要找到合適的工作,就更加不容易啦。專科畢業後,面臨著就業的難題,專科生到底適合做什麼類型的工作呢?專科畢業後,面臨著上不上、下不下的情況,要找到合適的工作面臨著許多難題,這幾類工作或許比較適合他們。
四,電商類工作。
若是專科生想要在畢業後,就獲得高薪工作,沒有經歷的他們,就只能選對行業了,若是選擇做電商類工作,若是做得比較好,收入也不會太低。電商類工作在大家看來,或許是比較辛苦的,但這樣的工作卻可以讓專科生在短時間內就有比較高的收入。電商類工作只要做得好,很快就能夠成為成功人士,這樣的工作對於專科生而言,肯定有比較大的誘惑力,如今,從事電商的專科生越來越多。
❸ 大學如果選歷史專業,畢業出來能從事什麼工作
中學歷史教師。這是大部分歷史本科畢業生首選的就業方向,前提是你得有教師資格證。專科歷史專業畢業,或者本科非歷史專業碩士歷史專業畢業,教初中;本科是歷史師范生順利拿到教師資格證的,可以直接教高中。相對於語數外,歷史教學任務算是輕松。公辦教師編制難考,特別是面試試講環節。現在公辦學校和私立學校的待遇差距在縮小,未來編制對人才的束縛會更小,所以進私立學校也是OK的。適合女生就業,工作穩定,社會地位高,好找對象。
❹ 歷史系畢業後可就業的工作有哪些
歷史學本專科就業方向
1中小學校: 小學教育9社會方向) 初中 歷史與社會教師 高中 歷史教師
2大專院校黨校電大;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毛澤東思想概論教師 歷史系教師
3博物館:從事歷史研究,博物館管理其他
4旅遊:導游主要是歷史文化旅遊
5檔案管或單位公司檔案工作。
6圖書館;從事圖書相關工作
7編輯:文字編輯
8政府部門:教育局,政策研究,黨史研究室,其他人文崗位 包括革命紀念館,歷史文化遺址管理保護等文化有關工作,以及地方誌工作,宗教民族相關工作
9文物部門;如考古,文物管理,文物堅定拍賣
10各報紙新聞單位
11進社會科學院系統從事專職的歷史研究
12高等學校學生輔導員高校管理工作
13考研究生
❺ 大專畢業了,去哪裡找工作
呵呵,我和樓主一樣也是大專應屆生呢。和您說個事吧,希望能給您點啟發:
我個同學,從上學期就一直很急火在找工作,結果無頭蒼蠅似的進了服裝連鎖店做「儲備幹部」,從銷售員做起。一天工作12個鍾頭以上,一個月下來才1000來塊,那的兼職都比她多。還要頂著家裡的壓力(女孩子晚歸家裡不放心,工作時間又長)最後受不了終於辭職。然後又繼續急火的找工作、面試,結果總是失敗,搞得她自己都很灰心。
後來在朋友的開解下才放緩心態,針對自己的狀況在招聘網慢慢「打撈」。現在他找到這份工還是挺滿意的。
給樓主的建議就是:找工作的過程不要急,因為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放緩心態,針對自己的特點和所找工作(營銷尤其好找,就是看您放得下一些所謂的面子不)做好簡歷後在當地招聘網和人才市場找找
當然,工作要有針對性,不要盲目撒網
祝您好運
❻ 如果大學上歷史專業,畢業後可以做什麼工作
師范類的可以出去教書啊,或者去檔案室,圖書館工作,以及歷史類刊物的編輯。
考研啊,這個照我們老師說的,除非你讀到博士,要不然碩士研究生出來還是要跟本科生一起搶一份同樣的工作。看你自己興趣嘍,如果真的對歷史感興趣,繼續深造也是好的。
❼ 歷史系以後怎麼找工作
這專業,用袁老師的話,那就是不要選這專業,你除非去考古,或者做講師,要不你乾的都會和你學的基本不相干,真沒什麼好的從業職務。但是中國嘛。經常是工作的和專業無關。自己學習別的技能工作一樣,只是起步難點。
❽ 專科畢業生怎麼找工作
如果你覺得你的學歷偏低,經驗不足的原因,建議如下
1、工作地點上盡量避開市區,市區內的崗位競爭較激烈
2、選擇製造型企業,製造型企業對學歷的要求不會太苛刻
3、選擇中小型企業,大型企業對學歷要求高且嚴格
4、學習再學習,無論在職與否,要多看與工作相關的書籍,充實自己。
5、找工作的過程,其實也是學習的過程,可檢討自己的不足之處,予以及時彌補。
6、人人都是人才,相信自己,找工作要有耐心。
7、同時中小型企業可以給予你更多實踐鍛煉的機會。
第一:找工作如何防騙
1、去當地正規的人才市場,不要相信所謂的那些路邊的信息
2、在正規的網上投簡歷,更不要相信一些公司招牌不清楚的信息
3、如果收到對方面試要求,你先大概的分析下對方的公司情況
4、要登錄網上提前了解公司詳情,並確定好自己想要的地方
5、路邊的招工信息不要信,有的都是把你帶到人少的地方敲詐
第二:對方打電話過來分析綜合因素
1、對比——根據招聘啟示要求,列出自己的情況進行分類: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
2、分析——對你准備應聘的單位狀況、行業形勢、競爭等情況進行分析研究,了解有關信息。
3、簡歷——個人簡歷除了大眾的要求外,如能因人而異、別出心裁地簡歷設計會有很好的效果
4、比如——善於搞創作的來一本「書本」簡歷(將自己的文章收集在一起)
5、稿單——(發表作品的稿費單復印件)簡歷
6、作品——簡歷(把自己的餓作品帶上「視頻」)(把個人情況、工作業績等形式記錄下來)。
第三:應聘時候的自我介紹
1、推薦——准備好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最簡單、恰當的語言來介紹自己。
2、自信——不要問「招幾個」,要相信自己才是唯一適合的人選,但不要盲目自大。
3、儀表——個人的儀表要根據應聘的職位來做出相應的「包裝」,也可給自己帶來信心。
4、記錄——准備筆和紙,寫上面試地點的位置、路線及負責人,自己簡介,觀點等。
5、准備——准備好面試時常見的問題的對策,如為什麼要離開原來的職位,你有哪些優缺點
6、認為——自己最為突出的成績是什麼,你的工作目標是什麼
7、以前——公司的老闆、管理人員、員工有什麼看法
8、公司——了解多少,有什麼要求,希望得到哪個職位
9、對該——職位的設想,以及薪資要求等。
第四:應聘面試的如何能做到禮節性
1、守時——在預約的時間提前到達,做一些應聘前的再准備。
2、面試——起立握手,力量適度;微笑輕松,直視考官
3、對話——交流,權當享受;提問傾聽,跟上思路
4、回答——問題,靈活真誠;結束之時,莫忘感謝;取得名片,加強聯系。
5、焦點——盡力在有效的時間內,把握交流的焦點:職位要點。
6、感受——面試之後,不管結果如何,都要把自己的感受記下來,一次經歷,一次提升。
7、禁忌——不自信,不嚴肅,不誠實,找熟人,重待遇,亂發問。
第五:該謹慎的東西需要注意下
1、如果對方公司是小公司,沒有幾個人,讓你交押金啊,服裝費啊之類的一律不交
2、你還沒掙到錢呢,倒先給他交錢肯定是騙子
3、還有就是把他們的公司名稱在工商網上查一下是否注冊,即使注冊也不能說是正規公司
4、還有把他們的「公司名稱+騙子」在網上搜一下,看看負面信息多不多,多的話就小心了
5、不過也有個別情況,大企業可能會交一些服裝費(也就是一兩百塊錢)也是情有可原的
6、畢竟公司發展過程中都有他的企業文化和內部規章制度
7、但是試用期過程你就應該了解公司的大概了,如果工作很有前途交這點錢也就無所謂了。
送給你的後語:曾經我也為工作求職而奔波,不過現在成長起來了了
希望你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大家在外面為了生活奔波挺不容易的
雖然可能沒解決你的實際問題,但是我還是很高興的能為你解答
你的採納和好評就是我最大的動力,雖然累,但幫組別人的路上卻是快樂著。
現在每天下班了就打開電腦給大家回答關於找工作上面的經驗,希望能幫組更多的人
———————————最後祝你找工作順利,工作順心,生活開心————————————
—————————覺得好就請點採納答案把,給個好評,祝願你生活更美好——————————
❾ 大專學歷,歷史專業可以在哪進修可以找哪方面的工作
1、畢業生在各類學校、文博科研單位、黨政機關、新聞出版部門、著名企業就業
2、本科生通過考研繼續深造
3、參加公務員考試
4、也可以向自己感興趣的方向深造
❿ 歷史系適合找什麼工作
師范類就是做老師,不是的話看你學校有什麼方向的研究生考研,其次就是考研究所,屬於事業單位考試了,公務員也只能考地方的,文科學歷本來公務員編制就少,國考基本沒有,但是話說回來,你要是不把自己陷在這個圈子裡,那麼什麼都能做,專業不是絕對的,你畢業非要選這個專業作為職業,那就只能晉升考試了,最後做什麼歷史教研員,歷史專家,學會理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