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無為縣的介紹
無為縣,隸屬於安徽省蕪湖市,地處安徽省中南部,長江北岸,北依巢湖,南與蕪湖市、銅陵市隔江相望。始建制於隋朝,縣名取「思天下安於無事,無為而治」之意,宋代曾與臨安、揚州、壽春並稱「全國四大名城」1;抗日和解放戰爭時期,無為是皖江抗日根據地中心區和「渡江第一船」始發地。無為縣總面積2433平方公里,轄23個鄉鎮、2個省級經濟開發區,2015年常住人口103.3萬。糧棉油及水產品產量均居中國百強行列,是傳統的「魚米之鄉」,「長江三鮮」、無為板鴨、剔墨紗燈等中國聞名。石油、天然氣等礦產資源豐富,有泊山洞、米公祠、黃金塔、新四軍七師師部舊址等自然人文景觀。歷史上書畫家米芾曾在此任知軍,涌現出抗日民族英雄戴安瀾、詩人田間等一大批名人,當代有王傳福、姜純等名人。無為是中國聞名的「電纜之鄉」、「勞務之鄉」,「國家級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12015年6月28日,合福高鐵建成運營,無為縣步入高鐵時代。
② 安徽無為縣真的無為嗎為什麼會取這個名字呢
在安徽省蕪湖市,有一個名字特別有文藝范兒的縣城,這個縣城便是無為縣。無為縣之名取自“思天下安於無事,無為而治”,使得整個縣城無形之中帶有歷史文化氣息。
③ 無為縣歷史文化名人知多少
王安定: (?- 1910) 原名王夢桃 字意元 號朗軒(亦浪仙),光緒十二年會試明通榜簽分會典館謄錄,議敘分省補用知縣,五品銜; 光緒二十四年戊戌科進士,清朝政治人物,曾任東光縣知縣,安徽省廬州府無為州人(今無為縣洪巷鎮橋頭村)。
④ 無為縣的歷史有多久
無為縣名「始於城口置無為軍,思天下安於無事,取無為而治之意以名之」。
春秋戰國時,無為縣境屬楚居巢。夏朝末年,成湯將桀流放到古巢國,也就是今天的無為境內。東周時(周頃王四年起),楚國和吳國多次在此交戰。起初楚國在爭奪中占優勢,於靈王二十四年佔領了巢國全境,後於景王七年滅巢。但此後吳國於景王八年敬王元年、二年、十一年、十二年多次擊敗楚國,並最終於吞並巢國。
戰國期間,無為屬楚國。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屬九江郡居巢縣。
西漢高帝四年(前203年)屬淮南國居巢、臨湖、襄安縣。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屬廬江國居巢、臨湖、襄安縣。景帝四年(前153年)罷廬江國為廬江郡。東漢初平四年(193)屬廬江郡居巢、襄安縣。
三國時屬吳廬江郡濡須。
晉太康元年(280)屬廬江群居巢、臨湖、襄安縣。咸和四年(329)屬豫州。太元(376-396)中,在縣境西北僑置扶陽縣。
南朝時,梁太清元年(547)屬南譙郡蘄。
隋開皇元年(581)屬廬州襄安縣,縣治在今巢湖市區東北2.5公里處。始設無為鎮(今無城鎮)。
唐武德三年(620)以襄安縣地置巢州,又在縣境西北置開城、扶陽縣。七年(624)廢開城、扶陽縣,改巢州為巢縣,無為鎮屬之。
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置無為軍,領巢縣、廬江二縣。熙寧三年(1070)析巢、廬江二縣地置無為縣。
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無為軍為無為路,屬江淮行省。二十八年降為無為州,領無為、廬江、巢縣三縣。
明洪武元年(1368)無為州領巢縣1縣,屬中書省。不久復屬廬州府。
清雍正二年(1724)無為州不領巢縣,與合肥、舒城、廬江、巢縣同屬廬州府。
清咸豐三年(1853)9月6日(農歷八月初五)太平軍攻克無城。是年太平軍佔領無為州後,與清軍交戰於裕溪、運漕、黃雒,清軍大敗。運漕的16萬石存米被太平軍運到南京。咸豐十一年(1861)10月(農歷九月)太平軍與清軍大戰,失無城。是年太平軍扼守泥汊、神塘,阻止清軍沿江東下。清軍掘開鳳凰頸大堤,水淹太平軍,太平軍失利。
民國元年(1912)4 月,改無為州為無為縣,仍屬廬州府。
⑤ 無為丹道太極為歷史有多久太極對身體有哪些好處
無為丹道太極老師簡介
無為丹道太極創始人孫新明
法名:恆明居士生於新疆哈密市,祖籍河南浚縣,
早年修習武功,精通紅砂手內功散手、拳擊、自由搏擊術,偶遇一奇人異士傳授
太極內功、八卦內功、內功閃電手、騰挪閃戰術、抻筋拔骨術、丹道旋轉術、內
功虎豹雷音、
龍虎二氣內功、
柔嬰太極功力拳,
經多年研習應正開創無為丹道太
極,也經師傅允許,把師傅所傳內功發揚光大傳向全世界,讓世人健康受益、自
在快樂、這也是我和尊師的宏願!
⑥ 無為縣在古代是什麼地名
無為縣,隸屬於安徽省蕪湖市,地處安徽省中南部,長江北岸,北依巢湖,南與蕪湖市、銅陵市隔江相望。始建制於隋朝,縣名取「思天下安於無事,無為而治」之意,宋代曾與臨安、揚州、壽春並稱「全國四大名城」 ;抗日和解放戰爭時期,無為是皖江抗日根據地中心區和「渡江第一船」始發地。
無為縣總面積2433平方公里,轄23個鄉鎮、2個省級經濟開發區,2015年常住人口103.3萬。糧棉油及水產品產量均居中國百強行列,是傳統的「魚米之鄉」,「長江三鮮」、無為板鴨、剔墨紗燈等中國聞名。石油、天然氣等礦產資源豐富,有泊山洞、米公祠、黃金塔、新四軍七師師部舊址等自然人文景觀。歷史上書畫家米芾曾在此任知軍,涌現出抗日民族英雄戴安瀾、詩人田間等一大批名人,當代有王傳福、姜純等名人。無為是中國聞名的「電纜之鄉」、「勞務之鄉」,「國家級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
無為縣名「始於城口置無為軍,思天下安於無事,取無為而治之意以名之」。
夏朝末年,成湯將桀流放到古巢國,也就是今天的無為境內。
春秋戰國時,無為縣境屬楚居巢。東周時(周頃王四年起),楚國和吳國多次在此交戰。起初楚國在爭奪中占優勢,於靈王二十四年佔領了巢國全境,後於景王七年滅巢。但此後吳國於景王八年敬王元年、二年、十一年、十二年多次擊敗楚國,並最終於吞並巢國。
戰國期間,無為屬楚國。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屬九江郡居巢縣。
西漢高帝四年(前203年)屬淮南國居巢、臨湖、襄安縣。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屬廬江國居巢、臨湖、襄安縣。景帝四年(前153年)罷廬江國為廬江郡。東漢初平四年(193)屬廬江郡居巢、襄安縣。
三國時屬吳廬江郡濡須。
晉太康元年(280)屬廬江群居巢、臨湖、襄安縣。咸和四年(329)屬豫州。太元(376-396)中,在縣境西北僑置扶陽縣。
南朝時,梁太清元年(547)屬南譙郡蘄。
隋開皇元年(581)屬廬州襄安縣,縣治在今巢湖市區東北2.5公里處。始設無為鎮(今無城鎮)。
唐武德三年(620)以襄安縣地置巢州,又在縣境西北置開城、扶陽縣。七年(624)廢開城、扶陽縣,改巢州為巢縣,無為鎮屬之。
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置無為軍,領巢縣、廬江二縣。熙寧三年(1070)析巢、廬江二縣地置無為縣。
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無為軍為無為路,屬江淮行省。二十八年降為無為州,領無為、廬江、巢縣三縣。
明洪武元年(1368)無為州領巢縣1縣,屬中書省。不久復屬廬州府。
清雍正二年(1724)無為州不領巢縣,與合肥、舒城、廬江、巢縣同屬廬州府。
清咸豐三年(1853)9月6日(農歷八月初五)太平軍攻克無城。是年太平軍佔領無為州後,與清軍交戰於裕溪、運漕、黃雒,清軍大敗。運漕的16萬石存米被太平軍運到南京。咸豐十一年(1861)10月(農歷九月)太平軍與清軍大戰,失無城。是年太平軍扼守泥汊、神塘,阻止清軍沿江東下。清軍掘開鳳凰頸大堤,水淹太平軍,太平軍失利。
⑦ 無為縣最有標志性歷史悠久的建築是什麼
黃金塔
黃金塔坐落於無為縣無城鎮鳳河行政村東側的西河之畔。黃金塔為歷史上號稱「十里三黃金,鳳凰趕麒麟」的所在
黃金塔
地。北宋早期,無為境內佛教興盛,僧侶眾多,遂在汰水內闢地建寺,名南汰寺,後又在寺中建塔,形成規模宏大的佛寺建築群。但由於時代變遷,戰爭毀壞,南汰寺與黃金塔也迭經動亂,從興到衰,最後只剩下孤塔一座。據《無為州志》記載,黃金塔建於北宋咸平元年(998年)。
。 ,一二層、二三層之間為雙層腰檐,腰檐層層仿木斗拱均為鴛鴦交手,底層西半側設佛龕室,二層內壁東、南、北側各置一佛龕座,頂部有木質藻井。塔底部為飾有蓮花磚雕須彌基座,結構牢固,塔體龐大,逐層內收。其造型挺拔,凝重穩固,巍然屹立。該塔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全面修復,是安徽省存世年代最早的古塔建築,1981年被列為首批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⑧ 無為縣的歷史有多久
很久了啊
春秋戰國時,無為縣境屬楚居巢。夏朝末年,成湯將桀流放到古巢國,也就是今天的無為境內。東周時(周頃王四年起),楚國和吳國多次在此交戰。起初楚國在爭奪中占優勢,於靈王二十四年佔領了巢國全境,後於景王七年滅巢。但此後吳國於景王八年敬王元年、二年、十一年、十二年多次擊敗楚國,並最終於吞並巢國。
戰國期間,無為屬楚國。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屬九江郡居巢縣。
西漢高帝四年(前203年)屬淮南國居巢、臨湖、襄安縣。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屬廬江國居巢、臨湖、襄安縣。景帝四年(前153年)罷廬江國為廬江郡。東漢初平四年(193)屬廬江郡居巢、襄安縣。
三國時屬吳廬江郡濡須。
晉太康元年(280)屬廬江群居巢、臨湖、襄安縣。咸和四年(329)屬豫州。太元(376-396)中,在縣境西北僑置扶陽縣。
南朝時,梁太清元年(547)屬南譙郡蘄。
隋開皇元年(581)屬廬州襄安縣,縣治在今巢湖市區東北2.5公里處。始設無為鎮(今無城鎮)。
唐武德三年(620)以襄安縣地置巢州,又在縣境西北置開城、扶陽縣。七年(624)廢開城、扶陽縣,改巢州為巢縣,無為鎮屬之。
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置無為軍,領巢縣、廬江二縣。熙寧三年(1070)析巢、廬江二縣地置無為縣。
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無為軍為無為路,屬江淮行省。二十八年降為無為州,領無為、廬江、巢縣三縣。
明洪武元年(1368)無為州領巢縣1縣,屬中書省。不久復屬廬州府。
清雍正二年(1724)無為州不領巢縣,與合肥、舒城、廬江、巢縣同屬廬州府。
清咸豐三年(1853)9月6日(農歷八月初五)太平軍攻克無城。是年太平軍佔領無為州後,與清軍交戰於裕溪、運漕、黃雒,清軍大敗。運漕的16萬石存米被太平軍運到南京。咸豐十一年(1861)10月(農歷九月)太平軍與清軍大戰,失無城。是年太平軍扼守泥汊、神塘,阻止清軍沿江東下。清軍掘開鳳凰頸大堤,水淹太平軍,太平軍失利。
⑨ 無為縣在古代是什麼地名
無為縣在春秋戰國時,無為縣境屬楚居巢。
戰國期間,無為屬楚國。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屬九江郡居巢縣。
隋開皇元年(581)屬廬州襄安縣,縣治在今巢湖市區東北2.5公里處。始設無為鎮(今無城鎮)
⑩ 安徵蕪湖市無為縣的由來
無為縣地處皖中,南瀕長江,北依巢湖,與蕪湖、銅陵市隔江相望,距省會合肥百餘公里。距馬鞍山90公里、距南京120公里、距杭州市300餘公里。面積2433平方公里,她通江達海,承東啟西,是皖江開發開放的前沿,與「長三角」山水相連,人文相親。113公里的長江「黃金水道」環繞東南,皖贛鐵路斜貫東北,蕪湖、銅陵兩座大橋為無為插上了騰飛的雙翼,籌建中的江北高速、廬銅鐵路、無為長江大橋將再添一道絢麗的彩虹。無為素有「魚米之鄉」美譽,棉花、油料、水產品總量躋身全國百強。其中,棉花年產量超百萬擔,為全國重要的優質棉生產基地。富饒的土地下還蘊藏著煤、石灰石、石油、天然氣、銅、鐵等20多種礦產資源。自然風光更是引人入勝,錦綉溪嫵媚典雅,竹絲湖煙波浩淼,泊山洞鬼斧神工,西九華雲蒸霞蔚,天井山白鷺翔集,處處風光無限,時時景色宜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無為縣始屬皖北行署巢湖專區,1952年1 月屬安徽省蕪湖專區,1965年7月復屬巢湖專區,2000年隸屬新設立的巢湖市。2011年8月22日,根據國務院的批復,撤銷地級巢湖市,巢湖市原轄的無為縣劃歸蕪湖市所管。
1949年7月,無為全境的4個縣級行政區正式合並,成立統一的無為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無為縣始屬皖北行署巢湖專區。
1952年1月屬安徽省蕪湖專區。
1965年7月復屬巢湖專區。
2000年隸屬新設立的巢湖市。
2011年8月無為縣劃歸蕪湖市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