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如何看懂歐洲歷史

如何看懂歐洲歷史

發布時間:2022-07-06 17:11:17

㈠ 想了解歐洲歷史,可以讀什麼史書

了解歐洲歷史的書。我來介紹幾本吧!

1、《歐洲中世紀史》譯者: 楊寧 / 李韻;作者: (美)本內特 / (美)霍利斯特。

這本書一定要看本書是歐洲中世紀史研究方面的經典著作,為美國數百所高校採用作為教材。覆蓋了更多關於拜占庭和伊斯蘭的內容,包含了經全面修訂的系列地圖、一組新的關於中世紀傳說的短文等更 多內容。

6、《歐洲史》作者:諾曼·戴維斯(英)。

本書是一部從冰河時代延伸到原子時代的歷史類精品著作,為歐洲歷史設計出一種時間和空間的坐標系統,表現出一種難得一見的整體史印象。本書以時間為主線由快到慢逐漸推進。

謝謝。其實還有很多書籍的。靠大家來發掘了。

㈡ 歐洲歷史亂死了,能怎樣了解呢

1:<行走於歐洲歷史>
作者: 何新年
頁數: 425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2:歐洲史
【作 者】德尼茲.加亞爾;貝爾納代特.德尚
【譯 者】 蔡鴻濱;桂裕芳[同譯者作品]
【出 版 社】 海南出版社
【內容簡介】
當你打開這本書時,你便進入一樁樁歷史事件中;而你在閱讀時,也會參與到其中,並時時對過去的事件進行反思。.
一部歐洲歷史,雖然充滿敵對與爭奪,廝殺與流血,甚至於個別野心家或民族欲稱霸一方,恃強凌弱,背信棄義,但這部歐洲史里也貫穿著相互間友好的交往、彼此影響、相互的借鑒以及共同的歡欣與喜悅。
自從專制和極權在整個歐洲垮台之後,歐洲所有的公民都可以就其歷史和命運進行自由的思考;各國間的歷史也都休戚相關,並形成他們共同的價值觀,保障了今天歐洲的文明、富足。..
本書的出版可以說是一種嘗試,它以通俗淺顯的文字、豐富的圖片,使讀者可以直觀、全面地了解歐洲文明的緣起、濫觴,甚至於可由此發現人類發展的軌跡。...
【目錄信息】
前言.
序言
歐洲的特性
第一章 從凍原到神廟(史前史至公元前4世紀)
1.歐洲的地理特點
2.語言的差異是分裂的因素嗎?
3.是歐洲文明還是多種歐洲文化?
4.從社會到經濟的一體化
歐洲關於歷史的種種問題
第二章 羅馬的影響(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5世紀)
1.歐洲最初的人類
2.歐洲最初的耕種者
3.金屬器時代和地中海貿易
4.希臘在地中海地區的擴張
5.新的歐洲權力中心
6.古典文明的全盛時期
7.是合並還是分裂?
第二章 羅馬的影響(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5世紀)
1.羅馬:從七個山丘到龐大帝國
2.羅馬的歐洲

3:<世界五千年》
歐洲版

㈢ 有誰了解歐洲歷史,介紹一下歐洲歷史

歐洲有著悠久的文明發展史。公元前4000~前2500年在南歐和西歐曾廣泛分布有巨石文化,隨後位於歐洲東南部的愛琴海地區勃興為世界古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稱愛琴文明,給人類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公元前6世紀,古羅馬國家興起,逐漸發展成一個囊括半個歐洲(大不列顛群島至多瑙河口一線以南)及北非、西亞在內的龐大帝國,而義大利所在的義大利半島一直是其政治和經濟的核心區域。紀元初年,歐洲人口約3200萬,其中半數以上分布於南歐,而東歐、北歐及不列顛群島合計尚不足1/10。公元3世紀後,羅馬帝國漸趨衰弱,原先居住在北歐的日耳曼人及居住在東歐的斯拉夫人相繼大量入侵,這一歷史進程所伴隨的人口大遷移和經濟、文化上的廣泛交流,大大促進了歐洲的全面開發,14世紀中葉全洲人口達到8100萬,南歐的比重降至1/3,其他地區尤其是東歐均明顯上升。

15~16世紀,在南歐和西歐的一些國家中,資本主義開始萌芽,通過地理大發現和對海外殖民地的掠奪,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法國和英國相繼發展成為具有世界影響的強國,在隨後的資產階級革命和產業革命中,西歐進一步確立了在歐洲經濟、文化中的領先地位。19世紀中葉,北歐、中歐和東歐諸國也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南歐國家發展則相對緩慢。1900年歐洲人口為4.15億,南歐的比重已不足1/4。由於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19世紀歐洲的經濟、文化水平在世界上已遙遙領先,幾個歐洲列強的殖民地遍布各大洲,幾千萬歐洲人移居海外,對世界人文地理和經濟地理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20世紀的前半期,歐洲先後成為兩次世界大戰的主要策源地。由於戰爭的破壞,以及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歐洲在世界上的地位相對下降,其人口佔世界的比重由1900年的25%下降到1950年的20%,工業生產所佔比重亦由65%降至45%。在這個過程中,歐洲政治地圖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1917年並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又涌現出一批新的社會主義國家。自50年代起,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國為一方,以華沙條約締約國為另一方,在歐洲形成了政治上和軍事上的長期對峙,這一基本形勢迄今沒有根本變化。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的40年中,歐洲的經濟得到了迅速的恢復和發展,在世界上仍有著廣泛的、舉足輕重的影響。由於原有基礎或社會制度等的不同,戰後歐洲各地區的發展速度有較大差異,南歐、中歐和東歐發展較快,但西歐、北歐的經濟、科技發展總的水平在全洲范圍內仍處於領先地位

㈣ 如何學習歐洲歷史,哪些書可以閱讀幫助了解歐洲歷史

劍橋插圖德國史、劍橋插圖英國史、劍橋插圖英國史,歐洲通史 等等

㈤ 如何簡單了解歐洲(希臘)歷史

先把自己國家歷史 了解完了 再去想別的吧 本國的歷史夠你看一輩子的了

㈥ 想了解歐洲歷史應該看什麼書很詳細的那種

歐洲通史是很多非專業歷史人要看的書。不過數目大內容龐雜數,讀完了你得到什麼了,要我說,歐洲史對於想對歐洲史有些深入了解的人來說,算是雞肋。

要說哪本書就很好,就讀它了,沒有。

關於歷史出版出來的書都還算不錯,即使真有一本公推不錯的書,你也不能只讀這一本,因為沒有一本書是全面的。

你若真要詳細的,建議你分著看。

歐洲史,不讀根源,也就是古希臘與古羅馬史,就等於歐洲史少讀了一半,現在很多歐美文學仍然在引用希臘羅馬的文化典故。甩也甩不掉。

現在的希臘史書很多,我在幾個學校的圖書館就看見很多本,每本對照著看,會有互相的補充,你想要看一本得到全部細節,不可能的。
書也不會瞎寫,你看著出版社還可以就可以拿來看。多看多對比。
另外,你讀的時候,如果仍對希臘的淵源感興趣,讀一下」希臘城邦制度「,顧准寫的。沒寫完,人死了。很薄,但是價值很大的一本書。寫了希臘的淵源。

讀完希臘羅馬史,就進入野蠻人入侵時代了。說的絕情一點羅馬是因為北歐野蠻人的入侵才覆滅的。這段歷史在羅馬史中肯定有詳細的記載。一些歐洲史也會記述,拿來互補著讀。

沒過多久基督教就風行歐洲大陸了,從此開始一直到中世紀結束,可以讀一讀中世紀史。大量的書,我最喜歡這段,你記住,凡是寫」這段歷史是黑暗的年代「的書,都可以讀,但是讀來也沒什麼意思。這個時代其實是在黑暗中孕育希望的時代。期間發生了數不勝數的精彩故事,這些故事滋養了很多的歐美文化,文學影視不一而足。

馬丁路德金一出現,宗教改革就開始了。什麼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後來的機械革命。什麼拿破崙,路易十三,等等等等偉大人物陸續登場,好戲連連上演。這個你就讀義大利史,法國史,德國史。這幾個國家的歷史會從此時到這將會去一些,更好的補充與鞏固中世紀史,這段銜接在整個歐洲史中極其重要。法國德國(神聖羅馬帝國)和義大利的發展可以很好地展現歐洲的發展歷程。當然,同時拿本線條比較粗的歐洲史來做大綱導讀。建議你讀一讀央視出的一套書,就叫世界歷史,一套幾本配彩圖的書,是先出了視頻在電視上播放後出的書。一搜就能找到。很好。

讀完那幾本,就開始一戰了,一戰史,二戰史讀下來,就基本完成了歐洲史。

另外,英國史,單獨看吧,不礙事,英國地理特殊,單著看沒問題。怎麼說呢,沒有大陸史有意思,可以說很沒意思。英國從諾曼登陸事件開始發跡吧。也看看吧,畢竟英國對世界歷史有很大貢獻。

附加讀幾本,中東的歷史,也就是阿拉伯史,不多,從公元500來年才正式開始,讀到中世紀結束差不多那麼幾百年,在宗教力量的影響下阿拉伯人把歐洲的歷史深刻影響了。
斯拉夫歷史,就是俄國那塊,算是東歐吧,也是700多年開始的吧,被東正教影響。附加而已。

如果你感覺無力了,就看這個吧。
陳哲衡,西洋史。女學者,書也未寫完,沒寫下部,不過上部就足夠了。見解頗多,讀著很奇妙。我讀了幾本歐洲史,不及看這一本得來的見解多。寫了很多筆記。你讀歐洲史除了知道經過最重要的還是有見解,否則讀了之後,考試也不行抒發看法也不行。這本是必讀的吧。

陳樂民,北大的教授,寫了一本」歐洲文明擴張史「,還做了個十節的講座,有人出了書,你找一下,很好。

就這樣,不知不覺就寫多了。。。不好意思,希望沒嚇到你。你想詳細的,就得這樣分開讀。一本讀到全部的東西,沒有那玩意兒,有也沒有什麼質量。

這些書說起來多,看起來也不算多。你仔細讀也只花你三四個月的時間。效率高的話更事半功倍。

希望你滿意。

㈦ 歐洲的歷史該怎麼學習

現在歐洲的這些國家形成的都很晚,歷史上也很亂,
可以先看以希臘--羅馬--中世紀--文藝復興--歐洲航海發現等等為線索的通史為綱,遇到不懂或感興趣的部分可以再看這個國家或這段時期的歷史,然後你就會將線索理清,再進一步的學習了

㈧ 如何才能了解歐洲歷史全貌

我覺得就是要想了解歐洲歷史的全貌,首先要注意它的變化,還有非常講究這個配合集體的作戰,然後和個人的戰爭形式,然後他是非常的講究隊形的,可以多看一些文字知識,也可以多去網上學習一下,看一看別人的看法,然後慢慢的就可以了解了。

㈨ 想了解歐洲史需要讀什麼書

歐洲史大致可以分成四個階段:古希臘羅馬(又稱古典時代),基督教或中世紀時代,近現代階段(從文藝復興或地理大發現至兩次世界大戰,或1500-1914/1945),當代歐洲階段(兩次世界大戰至今)。

(1)入門書籍:大多選篇幅適當的通史類,包括各種名為世界史實為歐洲史(最多是歐美史)的各種世界史。個人推薦下面幾套:

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打破歐洲中心論的視野,正確看待歐洲史在世界史中的位置。但是對歐洲中世紀和近代早期的大事件敘述上,不清晰明確。

羅伯特·勒納《西方文明史》,標準的西方文明史敘述,以大事件和文明變遷為主。

威爾·杜蘭特《世界文明史》,你不要看名字是世界文明史,其實內在就是歐洲文明史。杜蘭特的書介於流行讀物和專業書籍之間,本來作為感興趣者的入門書籍極佳(對政治軍事、文化科學、宗教都有涉及,事件和人物並立,體例上也比一般的章節體更容易吸引人注意。)。只是這套書只寫到了1815年(拿破崙失敗之時),19世紀和20世紀的只能另找。但是此書冊數多(除去第一冊,歐洲史的部分就有11冊,還是點需要耐心),從文藝復興開始細節臃腫,大部分人可能也不會有興趣堅持下去。但是僅僅對歐洲史上的那些奇聞逸事有興趣者,卻不欲神探,此書卻是不錯。

此外就是戴維斯的兩卷本《歐洲史》,這本書最大特點就是面面具到,及作者的私貨(作者是波蘭裔的英國人)。J·m·羅伯茨的《歐洲史(上下)》也相當不錯,這套歐洲史不以事實詳盡、而是觀點獨特見長。如果想深入了解歐洲,也是必須的。

如果僅僅是初略了解,《全球通史》和《西方文明史》足以。

(2)進階階段:這個階段,就是以斷代史和國別史為主。即便是通史也是多卷本的為主。

通史類,最值得推薦的是未出完的《企鵝歐洲史(九卷本)》。這套歐洲史雖然龐大,但是寫於本世紀(對象是歐洲人),也不以事實詳盡、脈絡清晰見長,而是以觀點新穎獨特、學術前沿見長!

斷代史方面:1,古典時代的歷史線索單一(不像中世紀和近現代那樣處於多個國家、民族並立的時代),很容易找到適合的書籍的。可以自行看看希臘羅馬史的推薦書目,找一兩套《希臘史》《羅馬史》。2,歐洲中世紀時代的國家、民族繁多,還夾雜著教會歷史和宗教沖突,要理清頭緒不容易。《西歐中世紀史》、《歐洲中世紀史》兩書都是教科書題材的,目錄分明、提綱挈領,適合初步了解後深度學習起步。(個人建議閱讀第一本,因為作者是研究教會問題的。)有空可以看看三卷本的《劍橋插圖中世紀史》。3近現代通史方面推薦帕爾默的《世界近現代史》(其實內在也是歐洲近現代史),有兩個版本,一個是80年代根據第六版翻譯的書名叫《近現代世界史》三卷本(止於1970年代),2008年根據第十版翻譯的書名叫《現代世界史》兩卷本(至於2001年的911事件)。這本書的開頭可以接上《歐洲中世紀史》和《西歐中世紀史》。4,20世紀的歐洲史,在通史方面推薦休斯的《歐洲現代史1914-1980》,1945年之後的歐洲史,首選是托尼朱特的《戰後歐洲史》。

專題史:對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了解,不能局限在政治軍事史方面,也應該看看政治史之外經濟史、文化史和社會史。例如蘭德斯的《解除束縛的普羅米修斯》對近現代經濟史的介紹。在思想史方面,在當今世界沒有人可以擺脫歐洲思想的影響,斯特龍伯格《西方現代思想史》和彼得沃森《20世紀思想史》可以讓你大致了解歐洲的思想史歷程。最後在推薦本巴贊的《西方文化衰落500年》,裡面對歐洲文化歷程的敘述還是相當清晰的。

國別通史:歐洲和中國不一樣,從羅馬帝國滅亡至今,諸國諸民族林立,僅僅是通史是不足以了解其內部的種種變遷和關系的。因此,國別史就重要了。歐洲歷史上發揮作用比較大的國家有,英、法、德、俄,西班牙和義大利也重要,美國為其邊緣。從各種版本的法國、英國、德國、西班牙、義大利、俄國(歐洲主要國家)國別史,選出一種自己喜好的單卷或上下冊本的版本看看。(每個國家歷史其實都可以單獨出一個推薦書目了)。個人推薦的有牛津版的《英國史》,梁贊諾夫的《俄國史》,世界歷史文庫兩卷本的《英國史》、三卷本的《法國史》(而《西班牙史》、《義大利史》、《德國史》,相對較差,但是其他單卷本的好書很少》。這樣橫向縱向的認識框架就樹立起來了。

(3)深入階段:如果需要進一步了解歐洲歷史,或者說你對歐洲史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想進一步了解歐洲的內在歷史進程,就需要閱讀更專業的書籍。如「時代、人物、事件、專題」,就優先了。

這里,備受推薦的劍橋三史(古代史、中世紀史、現代史),就登場了。其中,古代史、中世紀史尚在翻譯之中,未出版。《新編劍橋現代史》(又叫近代史),除了第4冊外,其餘11冊都翻譯出來了,大力推薦!和企鵝版的9卷本《歐洲史》一樣,搬回家屯著最好。

劍橋經濟史或歐洲經濟史,布羅代爾的《15-18世紀物質文明經濟與資本主義》,等經濟史也是應該閱讀的。

所謂時代史,相當於中國的朝代史。如文藝復興,宗教改革,舊制度(絕對主義王權),法國大革命,19世紀,兩次世界大戰,蘇聯,戰後歐洲等等。每個階段就和中國每個朝代一樣,作為專業或學科被研究,各個領域涌現了數不清的經典名著。如果想要深入,看自己的興趣在哪裡了,再專門去尋找。

個人推薦的有布克哈特的《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布羅代爾的《菲力二世時期的地中海世界》,《英國革命史》,勒菲爾的《法國革命史》和《拿破崙時代》(兩書加起來就是1789至1815年的法國史》,霍布斯鮑姆的《年代四部曲》。

得力於近三十年的翻譯,這類書籍其實很多(如商務出版社的漢譯世界名著叢書歷史類),根本列舉不完。一般人也興趣不大,不大會全部讀完,其實到了這個階段,你已經具備自主建立閱讀書單的境界了,一般推薦意義不大,可以看看專業的推薦書目。

人物方面,如果感興趣,主要就是傳記。包括了黎塞留、腓特烈、拿破崙、俾斯麥、希特勒,很多都有,如果對某個人物感興趣,另外搜尋吧。如果有自傳(如俾斯麥的《思考與回憶》,也可以看看。

事件方面,歐洲發生了數不清的影響世界歷史的大事件,尤其是近現代以來,很多我們都聽說過,卻不一定了解。(如君士坦丁堡的陷落、百年戰爭、玫瑰戰爭、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地理大發現、哈布斯堡霸權、30年戰爭、抵抗奧斯曼的戰爭、奧斯曼與俄國的幾次戰爭、法國路易十四、英國革命、英法第二次百年爭奪世界霸權的幾次戰爭、科學革命和啟蒙運動、法國大革命、拿破崙帝國、大英帝國的霸權、1848年革命、德國統一、工業革命、帝國主義/殖民主義擴張、一戰、俄國革命、納粹興起、慕尼黑會議、二戰、冷戰、柏林危機等等),每個事件就和中國近代史的重大事件一樣,作為專業被研究,各個領域涌現了數不清的經典名著。一本史學史專著都不一定能夠例舉完,看自己的興趣在那方面,個人能力限制就不推薦了,自己搜尋吧。知乎上有很多這類書單

這個時候,你可能並不是對歐洲每個階段或每個國家都有興趣了,而是有著自己的問題意識或閱讀需求。多卷本的國別史,也可能是你需要的。如國內編纂的六卷本的《英國史》、五卷本的德國史。有空另一書單吧。

(4)研究階段:即便民間史學或軍迷,也必須以一手史料起家加上專業研究著作相參,而非二手研究著作為本。個人不是歷史專業的,很多書都只問其名,未曾見過,就不做誤人子弟的推薦了。

㈩ 想深入了解歐洲史,看哪些書比較好

《歐洲史》這本書與其說是歐洲史,不如說是以歐洲為核心的歷史,我推薦這本書首先因為我看過覺得好,其次是因為它的內容連接性比較強,如果你不是一個歐洲歷史或考古學家,只是希望對整個歐洲世界的發展來龍去脈有一個整體了解,這本書是值得推薦的。它不完全是一本國別史,也不完全是一本敘事文,如果你相信歷史其實是因為某些關鍵時刻而串聯在一起,那這本書可以讓你了解這些並鼓勵你去深入挖掘,但一本書的內容非常有限,有些線索需要你在去做進一步了解。

閱讀全文

與如何看懂歐洲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