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上徐慧是怎麼樣的人

歷史上徐慧是怎麼樣的人

發布時間:2022-07-06 20:24:43

① 徐惠長得到底有多美呢,電視劇《武媚娘傳奇》到底有沒有抹黑她呢

歷史上的徐惠可以說是把唐玄宗為數不多的能夠讓他一見鍾情的人了。她十幾歲就進了宮,而且一直得到了皇帝的寵幸,但是在《武媚娘傳奇》中並沒有將這些顯現,也不能算是抹黑,因為這部劇的主角是武媚娘,所以不便多提徐惠。

但是,徐惠及時的阻止了他,並且她還說,如果皇帝當政不僅僅要為自己考慮,還要為天下的黎明蒼生考慮。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全天下人的擁護,大唐才能夠長久的興盛下去。

② 歷史上的徐慧是怎麼樣的一個人走

歷史上她並不叫徐慧,而是叫徐惠。

徐惠(公元627年―公元650年),湖州長城人,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嬪。
生於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年少時便才華出眾。唐太宗聽說後,將她納為才人。後被封為婕妤,接著又升為充容。
貞觀末年,唐太宗頻起征伐、廣修宮殿。徐惠上疏極諫,剖析常年征伐、大興土木之害。唐太宗認可了她的看法並對她厚加賞賜。
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駕崩,徐惠哀慕成疾,不肯服葯,又作七言詩和連珠以示愛慕。永徽元年(公元650年)病逝,年僅二十四,被追封賢妃,陪葬昭陵石室。

③ 唐朝歷史中徐慧為何人

徐惠(公元627年―公元650年),湖州長城人,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嬪。

生於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年少時便才華出眾。唐太宗聽說後,將她納為才人。後被封為婕妤,接著又升為充容。

貞觀末年,唐太宗頻起征伐、廣修宮殿。徐惠上疏極諫,剖析常年征伐、大興土木之害。唐太宗認可了她的看法並對她厚加賞賜。

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駕崩,徐惠哀慕成疾,不肯服葯,又作七言詩和連珠以示愛慕。永徽元年(公元650年)病逝,年僅二十四,被追封賢妃,陪葬昭陵石室。

中文名:徐惠
國籍:中國(唐朝)
民族:漢族
出生日期:公元627年
逝世日期:公元650年
職業:詩人,妃嬪
代表作品:《諫太宗息兵罷役疏》、《進太宗》
祖籍:浙江長興
分享
人物生平

家世淵源
徐惠像(李人毅作)
徐惠出身東海徐氏,為南朝梁慈源侯徐文整四世孫女,陳始安太守徐綜之曾孫女,延州臨真令徐方貴的孫女,祖母江夏黃氏,南朝陳司空忠武公之女。唐果州刺史徐孝德長女。弟弟徐齊聃,侄子徐堅,史書都有傳。妹妹為高宗婕妤,也有文采。 當時人們因為徐氏姐弟三人文采出眾,將他們比作漢朝班氏。另有一弟徐齊庄,事跡無相關記載,唐玄宗授於他長城縣子的爵位。

年少聰慧
徐惠五個月大就開始說話了,四歲就熟讀《論語》、《毛詩》,八歲自己懂得寫文章。父親徐孝德曾讓她試著擬《離騷》作詩,她寫了《擬小山篇》:「仰幽岩而流盼,撫桂枝以凝想。將千齡兮此遇,荃何為兮獨往?」。父親看後大吃一驚,知道這孩子的才華想蓋都蓋不住,於是徐惠的作品馬上廣為流傳。唐太宗聽說後,將她召為才人。

因才受寵
徐惠入宮後,手不釋卷,詩文更加優美,文思更加敏捷,落筆成文。因此,唐太宗更加禮待她,提升他父親水部員外郎(最新出土的徐孝德墓誌記載為禮部員外郎),並升她為充容。

④ 徐惠有什麼過人之處她為什麼能成為李世民唯一正史有列傳的嬪妃呢

自古皇帝後宮有三千的說法,但是能讓後世留下一筆的卻是寥寥幾個。李世民開創了大唐盛世,這樣的君主後宮女子必然是少不了的,但是真正史書上記載的就只有那麼幾個我們所了解的。而徐惠就是其中一個。

總而言之,徐惠能夠在正史當中留下一筆,可算得上的是實至名歸。相比於一些在後宮當中只知道爭寵的人而言,這樣的人更加值得留在史書當中,讓後人銘記。

⑤ 歷史上的徐慧是什麼樣的人 李世民愛徐賢妃勝過武媚娘

歷史上徐慧更得唐太宗李世民的喜歡,從封號可以看出,一個是賢妃,一個才是才人。

徐惠才華出眾, 其弟與妹亦有文采,因此,當時人將徐氏三姐弟比作漢朝班氏。 徐惠才華出眾,才思敏捷,少時便被認為「神童」 徐惠是唐太宗的妃子,不過說她是位詩文能手亦不為過。

徐惠不僅才智出眾,其賢能更是不容小覷,堪比李世民朝思暮想的長孫皇後,這在其傳世的《諫太宗息兵罷役疏》最能體現。

唐朝後宮制度:
一位皇後。
四位夫人:貴妃、淑妃、德妃、賢妃。
九位嬪: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
二十七位世婦:九位婕妤、九位美人、九位才人。
八十一位御妻:二十七位寶林、二十七位御女、二十七位采女。

⑥ 唐朝李世民的徐惠是個什麼樣的女子

千三百年前,大唐初建,在浙江湖州徐孝德家中誕生了一個女嬰,取名徐惠.

徐惠自小便聰慧過人,據《新唐書》記載:她出生五個月便會說話;四歲能讀《詩經》、《論語》;八歲時,父親要她仿屈原的《離騷》作騷體詩,徐惠揮筆即成《擬小山篇》一首:」仰幽岩而流盼,撫桂枝以凝想,將千嶺兮此遇,荃何為兮獨往?」小小的徐惠,在詩中流露出對屈原的崇敬與仰慕——想遇上了你(屈原)這位真正的人啊,你純潔似香草,又因何獨自殉國呢?

轉眼十四個春秋,徐惠已出落成一個才貌雙全的大家閨秀,也就在這一年徐惠被選入宮中,封為才人,此時在位的正是大唐第二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只是,後宮佳麗三千,小小才人難得君王眷顧,不免深宮清冷.徐惠於是鋪紙揮毫,寫了一首《長門怨》:」舊愛柏梁台,新寵昭陽殿。守分辭芳輦,含情泣團扇。一朝歌舞榮,夙昔詩書賤。頹恩誠已矣,覆水難重薦」,以表達深宮中少女的寂寞與無奈.

是金子總會發光,徐惠才氣橫溢,很快享譽宮中,從而更太宗瓜目相看.太宗對徐惠日益禮顧,頗懷眷戀,於是將她由才人一下晉遷為九嬪中的第八級充容。徐惠才思敏捷,時常令太宗驚嘆,愛慕不已,有一次,太宗派人召人請徐惠,徐惠遲遲不來。太宗等了很久,才見徐惠珊珊來遲,便大為惱火。容光煥發的徐惠見太宗一臉怒氣,只是嫣然一笑,揮筆寫下了一首詩,遞給太宗。只見詩文寫到:朝來臨鏡台,妝罷暫徘徊。千金始一笑,一召詎能來。太宗忍俊不禁,怒氣全消。徐惠矜持、多才、溫情、幽默,給太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兩人可謂相知相敬、相親相愛。

宮禁深深,春去秋來.秋天長空萬里,落葉飄零。徐惠感慨萬千,於是寫下《秋風函谷應詔》:秋風起函谷,勁氣動河山.偃松千嶺上,雜雨二陵間。低雲愁廣隰,落日慘重關.此時飄紫氣,應驗真人還.以女性之柔美寫得如此蒼勁有力,實屬難得!

日復一日,徐充容深得太宗眷顧,但從未恃寵而驕.從某種程度上講,徐惠同逝去的長孫皇後頗有幾分相似.兩個外表柔弱卻擁有大智慧的女人,成為太宗皇帝堅強而不可或缺的後盾.貞觀末年,太宗數調強兵討伐四夷,又調集夫役治理宮室,百姓勞怨。徐惠草就《奏疏》以諫太宗,言辭懇切,直指時弊,太宗閱畢大為感嘆,「善其言,優賜之」。

貞觀二十三年唐太宗病逝,徐惠哀思成疾,不肯進葯。她表白:「吾荷顧實深,志在早歿,魂其有靈,得侍圓寢,吾之志也。」這般地赤膽忠心,看在即位的唐高宗眼底,也不禁動容!徐惠對太宗之情的偏執,讓她在次年送了命,年僅二十四。後來徐惠被追贈為賢妃,陪葬於昭陵石室,終實現心願,與心愛的人永遠相守一起。

至此,她卓然不群的詩意生命,以最凄美絕倫的畫面香銷玉隕.讓我不由的想起了《紅樓夢》中瀟湘妃子的詩句: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願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附諫太宗《奏疏》:

自貞觀已來,二十有二載,風調雨順,年登歲稔,人無水旱之弊,國無飢饉之災。昔漢武守文之常主,猶登刻玉之符;齊桓小國之庸君,尚圖泥金之事。望陛下推功損己,讓德不居。億兆傾心,猶闕告成之禮;雲亭佇謁,未展升中之儀。此之功德,足以咀嚼百王,網羅千代者矣。古人有雲:「雖休勿休」,良有以也。守初保末,聖哲罕兼。是知業大者易驕,願陛下難之;善始者難終,願陛下易之。

竊見頃年已來,力役兼總,東有遼海之軍,西有昆丘之役,士馬疲於甲胄,舟車倦於轉輸。且召募役戍,去留懷死生之痛;因風阻浪,人米有漂溺之危。一夫力耕,卒無數十之獲;一船致損,則傾數百之糧。是猶運有盡之農功,填無窮之巨浪,圖未獲之他眾,喪已成之我軍。雖除凶伐暴,有國常規;然黷武玩兵,先哲所戒。昔秦皇並吞六國,反速危亡之基;晉武奄有三方,翻成覆敗之業。豈非矜功恃大,棄德而輕邦;圖利忘害,肆情而縱欲?遂使悠悠六合,雖廣不救其亡;嗷嗷黎庶,因弊以成其禍。是知地廣非常安之術,人勞乃易亂之源。願陛下布澤流人,矜弊恤乏,減行役之煩,增湛露之惠。妾又聞為政之本,貴在無為。竊見土木之功,不可兼遂。此闕初建,南營翠微,曾未逾時,玉華創制。雖復因山藉水,非無架築之勞;損之又損,頗有工力之費。終以茅茨示約,猶興木石之疲;假使和雇取人,不無煩擾之弊。是以卑宮菲食,聖主之所安;金屋瑤台,驕主之為麗。故有道之君,以逸逸人;無道之君,以樂樂身。願陛下使之以時,則力無竭矣;用而息之,則人斯悅矣。

斧斤夫珍玩伎巧,乃喪國之斧斤;珠玉錦綉,實迷心之鴆毒。竊見服玩纖靡,如變化於自然;織貢珍奇,若神仙之所制。雖馳華於季俗,實敗素於淳風。是知漆器非延叛之方,桀造之而人叛;玉杯豈招亡之術,紂用之而國亡。方驗侈麗之源,不可不遏。作法於儉,猶恐其奢;作法於奢,何以制後?伏惟陛下明鑒未形,智周無際,窮奧秘於麟閣,盡探賾於儒林。千王治亂之蹤,百代安危之跡,興衰禍福之數,得失成敗之機,故亦苞吞心府之中,循環目圍之內,乃宸衷之久察,無假一二言焉。惟恐知之非難,行之不易,志驕於業泰,體逸於時安。伏願抑志裁心,慎終如始,削輕過以添重德,循今是以替前非,則令名與日月無窮,盛業與乾坤永大。

附《北方有佳人》:

由來稱獨立,本自號傾城。

柳葉眉間發,桃花臉上生。

腕搖金釧響,步轉玉環鳴。

纖腰宜寶襪,紅衫艷織成。

懸知一顧重,別覺舞腰輕。

⑦ 武媚娘傳奇徐慧歷史原型是誰徐慧是好人還是壞人

徐慧歷史原型
徐惠(公元627年―公元650年),湖州長城人,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嬪。

生於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年少時便才華出眾。唐太宗聽說後,將她納為才人。後被封為婕妤,接著又升為充容。
貞觀末年,唐太宗頻起征伐、廣修宮殿。徐惠上疏極諫,剖析常年征伐、大興土木之害。唐太宗認可了她的看法並對她厚加賞賜。
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駕崩,徐惠哀慕成疾,不肯服葯,又作七言詩和連珠以示愛慕。永徽元年(公元650年)病逝,年僅二十四,被追封賢妃,陪葬昭陵石室。
歷史上的徐惠是好人,歷史上的徐慧非常溫柔善良,缺少心計,徐慧的步步高升完全是因為李世民喜歡她的這種性格,多才多識,不爭不傲,為皇帝分憂政事,很像前皇後文德皇後長孫氏。

⑧ 歷史上的徐慧是壞人嗎

不是。
徐慧,湖州長城人,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嬪。少時有才名。唐太宗聞後,納為才人。
徐才人進宮之後,知書達理,而且非常關心國家大事,她看到唐太宗在經過多年的勵精圖治,國家蒸蒸日上後,有點志得意滿了。覺得此風不可長,就給太宗上書,說:「伏願抑志裁心,愖終如始,削輕過以添重德,循今是以替前非。」意在勸諫唐太宗戒驕戒躁,保持革命本色。不僅如此,她經常給唐太宗進言,唐太宗非常欣賞,在朝中,徐慧還得到了魏徵、楮遂梁等人的欣賞。沒過多久,徐才人就被封為徐婕妤,後又升為徐充容。
貞觀二十三年,唐太宗去世,徐充容哀傷,不久殉情而死,死後被追贈為徐賢妃。唐太宗去世後,所有的嬪妃幾乎都送往了尼姑庵,其中還包括武則天,惟獨徐慧卻留在了宮中,而歷史上徐慧沒有武則天出名,許多知道武則天,並不知道有徐慧這個人,徐慧的賢名比武則天高出很多,卻沒有武則天的心狠。
文學作品:
徐惠現存的作品共計七篇,分為詩五首,《擬小山篇》、《長門怨》、《秋風函谷應詔》、《賦得北方有佳人》和《進太宗》。文賦兩篇《奉和御制小山賦》和《諫太宗息兵罷役疏》。
其中,根據學者的研究統計,現存以《長門怨》為題的唐詩共計三十七首,涉及詩人三十三人,徐惠之作是唐代同題詩歌中唯一的嬪妃和女性作者。《秋風函谷應詔》則被編入作為教導唐朝儲君和皇子們如何詩作文,具有啟蒙性質的皇室教材《初學記》。《奉和御制小山賦》應作於貞觀二十一年,徐惠陪伴唐太宗在翠微宮休養期間,此為和韻唐太宗《小山賦》之作。清朝學者王芑孫認為這兩篇作品是「和賦」文學形式的起源之作。
《諫太宗息兵罷役疏》是一篇歷史上罕見的傑出的女性政論文章,為歷代史家所重,收入多部重要的典籍,如《舊唐書》、《新唐書》、《貞觀政要》、《資治通鑒》等。

⑨ 歷史上徐惠是壞人嗎

唐代的徐慧么,不算是壞人,歷史上的徐慧家世淵源切且年少聰慧。
徐慧生於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年少時便才華出眾。唐太宗聽說後,將她納為才人。後被封為婕妤,接著又升為充容。

貞觀末年,唐太宗頻起征伐、廣修宮殿。徐惠上疏極諫,剖析常年征伐、大興土木之害。唐太宗認可了她的看法並對她厚加賞賜。
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駕崩,徐惠哀慕成疾,不肯服葯,又作七言詩和連珠以示愛慕。永徽元年(公元650年)病逝,年僅二十四,被追封賢妃,陪葬昭陵石室。
按照她的平生,算是一位才女,而且可以稱得上好人了,而且歷史上徐慧和武則天的關系一直不錯,並沒有反目成仇,新版武則天過於注重武則天的描寫,把徐慧的平生改了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徐慧是怎麼樣的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