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台灣如何看待自己的歷史

台灣如何看待自己的歷史

發布時間:2022-07-07 13:38:02

『壹』 關於台灣的歷史,現狀 簡略點,400-500字左右

台灣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地處東經119°18′03〃至124°34′30〃,北緯20°45′25〃至25°56′30〃之間。台灣東臨太平洋,東北鄰琉球群島,相隔約600公里;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隔約300公里;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相望,最窄處為130公里。台灣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太平洋地區各國海上聯系的重要交通樞紐。

台灣海峽呈東北向西南走向,北通東海,南接南海,長約200海里,寬約70至221海里,平均寬度約108海里,是海上交通要道,也是國際海上交通要道。中國東海和南海之間往返的船隻從這里通過。從歐洲、非洲、南亞和大洋洲到中國東部沿海的船隻也從這里通過。從大西洋、地中海、波斯灣和印度洋到日本海的船隻一般也經過這里。

台灣位於中國東南海面,面積3.6萬平方公里,包括台灣島(面積3.58萬平方公里)、澎湖列島、綠島、釣魚島、蘭嶼、彭佳嶼、赤尾嶼。全省共劃7市16縣。

台灣島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積佔全部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台灣山系與台灣島的東北——西南走向平行,豎卧於台灣島中部偏東位置,形成本島東部多山脈、中部多丘陵、西部多平原的地形特徵。台灣島有五大山脈、四大平原、三大盆地、分別是中央山脈、雪山山脈、玉山山脈、阿里山山脈和台東山脈,宜蘭平原、嘉南平原、屏東平原和台東縱谷平原,台北盆地、台中盆地和埔里盆地。中央山脈縱貫南北,玉山海拔3952米,是我國東部最高峰。台灣島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和火山帶上,地殼不穩,是一個多震的地區。

台灣氣候冬季溫暖,夏季炎熱,雨量充沛,夏秋多台風暴雨。北回歸線穿過台灣島中部,北部為亞熱帶氣候,南部屬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高山除外)為22℃,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充沛的雨量給島上的河流發育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獨流入海的大小河川達608條,且水勢湍急,多瀑布,水力資源極為豐富。其中長度超過1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濁水溪(186.4公里)、高屏溪(170.9公里)、淡水河(158.7公里),大甲溪(140.3公里)、曾文溪(138.5公里)、烏溪(116.8公里)。

台灣農耕面積約占土地面積的四分之一,盛產稻米,一年有二至三熟,米質好,產量高;主要經濟作物是蔗糖和茶。蔬菜品種超過90種,栽種面積僅次於稻穀。台灣素有「水果王國」美稱,水果種類繁多。花卉產值也相當可觀。
台灣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當時三國吳王孫權派1萬官兵到達「夷洲」(台灣),吳人沈瑩的《臨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對台灣最早的記述。隋唐時期(公元589—618年)稱台灣為「流求」。隋王朝曾三次出師台灣。據史籍記載,610年(隋大業六年)漢族人民開始移居澎湖地區。到宋元時期(公元960—1368年),漢族人民在澎湖地區已有相當數量。漢人開拓澎湖以後,開始向台灣發展,帶去了當時先進的生產技術,公元12世紀中葉,宋朝將澎湖劃歸福建泉州晉江縣管轄,並派兵戌守。元朝也曾派兵前往台灣。元、明兩朝政府在澎湖設巡檢司,負責巡邏、查緝罪犯,並兼辦鹽課。明朝後期開拓的規模越來越大。在戰亂和災荒的年代,明朝政府的福建當局和鄭芝龍集團曾經有組織地移民台灣。

『貳』 台灣和香港人對中國清朝歷史是怎樣的看待

台灣的歷史比較針對自己,沒對清朝怎麼看,台灣歷史教科書大體分為遠古時期,衛溫訪台,隋煬帝入侵,鄭芝龍開荒,明鄭時期,清治時期,日治時期,兩蔣時期。

『叄』 如何看待鄭成功、劉銘傳對於台灣的歷史意義

鄭成功、劉銘傳都是我國著名的名族英雄,都深受台灣當地居民的愛戴與尊敬。

鄭成功主要是收復台灣,讓台灣不被外敵摧殘。劉銘傳是致力於發展台灣。

『肆』 你好,我是個高中生,我很喜歡歷史,想了解台灣對中國歷史的看法評價之類的…

認同故國,卻不認同故人了,內地對國學的遺棄成為了笑柄

『伍』 一道歷史題:請結合歷史與現實談談你對台灣問題的看法。

一、台灣問題的歷史根源

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決非什麼主權獨立的國家,這是已為全部歷史,現實和法律證明的無可爭辯的事實。歷史上,台灣從來就不是一個國家。中國軍隊第一次登臨台灣可上溯到三國時期吳王孫權派出的衛溫、諸葛直兩位將軍統領的萬名水師。隨軍赴台後任東吳丹陽太守的沈瑩寫下了記載台灣風物的《臨海水土志》,書中對台灣原土著民族後成為我國少數民族之一的高山族祖先生活作了較為詳盡的描述,說明中華民族自遠古就在那裡繁衍生息。隋朝大業三年,羽騎尉朱寬、海師何蠻受遣訪查流求。次年朱寬再次前往撫慰,以解決中央王朝與當地的矛盾,但效果不佳。兩年後,中郎將陳棱、朝靖大夫張鎮周率兵萬余名「進至其都」,使流求歸順。唐朝因襲隋朝,亦將台灣稱為「流求」,只是將「求」字同音異寫為「球」。唐朝時期,大陸人民赴「流球」開發和定居的現象已相當普遍。據文字記載,此時的台灣和澎湖均屬嶺南節度使管轄。宋朝時,仍將台灣稱「流求」,成書於1225年的《諸蕃志》記載:「泉有海島,曰澎湖,隸屬晉江縣。」 元朝時期為了加強對台灣地區的管轄,除在澎湖設置巡檢司外,還明確規定福建省轄泉州,加強泉州管理福建的目的就是為了管理台灣。明代初期,沿襲唐宋,仍將台灣稱為「流求」,但普遍寫作「琉球」。(1)可見,歷代中國政府一直對台灣行使主權,台灣同胞一直就是祖國大家庭的一員。1895年,日本強迫腐敗的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霸佔了台灣。1941年12月中國政府發布的《中國對日宣戰公告》昭告各國,廢止包括《馬關條約》在內的一切涉及中日關系的條約、合同、協定,並將收復台灣。1943年的《開羅宣言》和1945的《波茲坦公告》這兩個國際法文件,確認日本戰敗後將台灣歸還中國。1945年10月,中國政府收復台灣,恢復對台灣行使主權。1949年以來,雖然兩岸尚未統一,但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地位從未該變,中國擁有對台灣的主權也從未改變。包括台灣在內的全中國的主權,屬於包括台灣同胞的全中國人民。1949年以來的相當長時間以來,雖然海峽兩岸雙方在政治上存在重大分歧,但在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這個根本問題上,是共識的。正是由於這一基礎,才有和平統一可言,才可能通過兩岸平等談判解決政治分歧,盡早結束敵對狀態,實現國家統一。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關繫到維護國家統一,主權與領土完整,事關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在這一原則問題上,我們是決不妥協,決不讓步的。

『陸』 為什麼台灣的年輕人對自己的歷史課本深信不疑

你說的太誇張了吧?台年輕人與我們這邊一樣大多數學歷史都只是為了應付考試,畢業後全部忘光光。
歷史這種東西說實話沒多大用處,所以愛學的人非常少。西方國家大多是當選修課來上,也就我們的教育方針把歷史看的很重,但獲得的教育成果並不理想。

與台灣如何看待自己的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