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古代最厲害的十大武功
【一葉渡江】輕功絕技。事先准備好數截竹管,向水面拋出一節竹管,騰身而起落在上面,接著拋出第二節,身體跟著躍向第二節。如此在水面上乍起乍落,可不假舟楫而迅速越過大江大河。郭飛鴻以此功悄悄登上停在江中心的長青島賊船。(見蕭逸《天龍地虎》)(ZT)【一串鞭】一種高乘硬外功,發功時全身每一個骨節均爆竹般響起,一連串響個不停。據說天下練成這種功夫的只有兩個人,一是縱橫遼北的風雲雷虎雷震天;一是祁連山大盜白雲城。謝曉峰化名阿吉,以一跟枯枝連點雷震天的全身骨節,破了一串鞭硬功。(見古龍《神劍山莊》) 【一陽指】大理段氏的武功傳世絕學,亦是「南帝」一燈大師的專擅指法,是西毒歐陽鋒蛤蟆功的剋星。運功後以右手食指點穴,出指可緩可快,緩時瀟灑飄逸,快則疾如閃電,但著指之處,分毫不差。當與敵掙搏凶險之際,用此指法既可貼近徑點敵人穴道,也可從遠處欺近身去,一中即離,一攻而退,實為克敵保身的無上秒術。但使用一陽指極耗精神,是以連續使用小則功力全失,大則性命不保。(見金庸《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 【七十二手錯骨分筋手】淮陽派絕技。空手進招,暗點三十六處大穴,摟、打、騰、踢、彈、掃,變化無窮,虛實莫測,擒、拿、封、閉、拗、沉、吞、吐,聲東擊西、欲虛反實;手、眼、身、法、步、腕、肘、膝、肩,疾徐進退,刁拿鎖扣,倏前倏後,忽進忽退,身形施展開後穿行如飛。動若江河,靜如山嶽。對敵時,陷巧之處竟是一羽不能加,蟲蠅不能落,起如鷹隼凌霄,落如沉雷擊地。有詩贊曰:「輕舒鐵臂似雷霆,伏如處女瞥如鴻,鐵鞋踏破江湖上,還讓淮陽妙術工。」(見鄭證因著《鷹爪王》) 【七巧鎖心劍】用七柄同爐煉出的劍圍成的劍陣,有如一道奇形的鋼枷,把敵人枷在中間。普通人困在劍陣中極難逃脫,只有李壞以高深武功震斷七劍,輕易脫困。(見古龍《飛刀又見飛刀》) 【七傷拳】崆峒派傳世武功,後來明教金毛獅王謝遜奪得《七傷拳譜》古抄本,終於練成。此拳法出拳時聲勢煊赫,一拳中有七股不同的勁力,或剛猛、或陰柔、或剛中有柔,或柔中有剛,或橫出,或直送,或內縮,敵人抵擋不住這源源而來的勁力,便會深受內傷。謝遜曾以此拳擊斃少林神僧空見大師。但這七傷拳倘由內力未臻化境的人來練,對自己便有極大傷害。人體內有陰陽二氣、金木水火土五行,一練七傷,七者皆傷。所以所謂「七傷」,乃是先傷己,再傷人。謝遜練此拳時傷了心脈,以至有時狂性大發,無法抑制。而張無忌已有絕頂內功,再練此拳,便無妨礙。(見金庸《倚天屠龍記》) 【七斷七絕傷心掌】一種極厲害的掌法,被擊中者必死,死時面容扭曲彷彿在笑,可這笑容卻比哭更傷心更悲慘更難看。七斷,即心脈斷、血脈斷、筋脈斷、肝腸斷、腎水斷、骨骼斷、腕脈斷。七絕,即心絕、情絕、恩絕、欲絕、苦痛絕、生死絕、相思絕。這種功夫漸漸失傳,僅有李壞擅此絕技。(見古龍《飛刀又見飛刀》) 【七修指】一種奇毒無比的指功。苗疆有一種罕見的異種毒蛇名叫七修蛇,一身有七首,奇毒無比,不論人畜,只要被它其中的一頭咬到,立刻見血封喉。一般邪派人士就利用七修蛇的毒血,練成七修指。練七修指之人,必須先吞下七修蛇的膽汁,以及一種特別秘制的解葯,用以克制蛇血之毒。練成之後,所向無敵,中毒者立即氣絕,練功者所發指風亦帶有奇毒。(見鬼穀子《江湖風雲錄》) 【七煞掌】陰損類武功,一掌擊出,能令對方當場七竅流血而死。黑風島主宮昭文練成此功,用以干過不少壞事。它的威力似遜於同類的腐骨掌、化血刀。所以,宮昭文在擅長腐骨掌、化血刀的未來女婿公孫璞的幫助下,才能抵抗來犯黑風島的強敵。(見梁羽生《鳴嫡風雲錄》) 【七煞斷脈封穴手法】這是彌勒教總壇巡查葉嫣紅的絕技。她以貌美征服男人,使對方失去戒心,得以欺身進敵,用纖手疾點對方中庭、鳩尾、巨闕、左乳根、左天樞、右章門、右肩井七處重穴四條主經脈,再貫入七枚三寸針,使對方束手就擒。(見雲中嶽《古劍強龍》) 【九宮劍法】九宮門獨門劍法。這套劍法共八十一招,內含九宮身法和九宮掌法。演練之人,腳踩九宮,依勢施展,渾然天成。另有三招救命絕招:一劍九乘是一招出手,九劍同發;九劍歸一是把九道劍光合並為一道匹練,追擊敵人;九九還原是一招之中,可以前後左右連發八十一劍,再多的敵人,也可以在一招之間悉數解決。(見東方玉《扇公子》) 【九陰白骨爪】鐵屍梅超風和銅屍陳玄風夫婦根據《九陰真經》下半部練就的陰毒武技,以十指摧骨破骨,狠辣無比。在《九陰真經》中,此招叫做「九陰神抓」,使用時「五指發勁,無堅不破,摧敵首腦,如穿腐土。」梅、陳二人學不到《九陰真經》上半部中養氣歸元、修習內功的心法,但憑已意,胡亂揣摸,不知「摧敵首腦」是攻敵要害之意,以為是以五指去插入敵人頭蓋,又以為練功時必須如此,硬是把上乘武功練到了邪路上。後來峨眉派掌門周芷若為求速成,亦練得此功,奪得武功天下第一的名頭。(見金庸《射鵰英雄傳》、《倚天屠龍記》) 【刀劍雙殺七七四十九式】由金鵬王朝的亡臣獨孤一鶴所創武功。他由南土投入蜀中峨眉門下時,在刀法上已有了極深厚的功力,後又經過三十年的苦心,竟將刀法的大開大闔、剛烈沉猛,溶入峨眉靈秀清奇的劍法中,終於創出「刀劍雙殺」的絕招,可以用刀,也可以用劍,乃是普天之下獨一無二的功夫。 獨孤一鶴後來當了峨眉劍派的掌門,在江湖上威名赫赫,西門吹雪上山找他決斗,他們本來功力悉敵,但天禽派掌門霍天青卻別有用心,在決斗前夕找獨孤一鶴拼較內力,結果使獨孤一鶴在最後的決斗中因氣力不濟而死在西門吹雪劍下。(見古龍《陸小鳳》) 【三十六手擒拿點穴術】淮陽派掌門人在清風堡綠竹塘閉戶精研的武功,淮陽派的本門絕技。這三十六式變化神奇,內藏三十六手點穴術,分十二手軟麻穴、十二手暈穴、十二手重穴。 該套武功手法獨到之處在於,挑、砍、切、封、閉、擒、抓、拉、撕、扯、括、打、盤、駁、壓,虛實變化無窮。起落如鷹,進退迅捷。所以,人稱淮陽派掌門人為「鷹爪王。」(見鄭證因著《鷹爪王》) 【三無三不手】赤練仙子李莫愁獨創武功。全稱為「無孔不入」、「無所不至」、「無所不為」。「無孔不入」乃是向敵人周身百骸進攻,點他全身各處大穴;「無所不至」點的是敵人周身諸處偏門穴道;「無所不為」不再點穴,專打眼睛、咽喉、小腹、下陰等人身諸般柔軟之處,陰狠毒辣。此功為楊過以歐陽鋒所授經脈逆行的功夫所破。(見金庸《神鵰俠侶》) 【三光奇功】三光即極光、死光、生光。三光奇功源起於西梁山中女嫗國。行功時運起深功罡氣,呵氣於一塊奇特的金石之上,即可隨意發出白色、紅色、黃色三種不同光芒,其光能焚石化血,妙用無窮。(見梁羽生《武當一劍》) 【大手印】在新派武俠中,常常出現有「大手印」的武功。大手印在梵語中叫「摩訶穆德拉」,意譯為「大印」,相當於漢傳佛教所說的「佛祖心印」。印是印璽,「大印」專指為佛祖所印證的修持心要或心傳。大手印為藏傳佛教嘎舉派密法的精髓,薩迦派、格魯派也有傳行。 大手印法大致分為三種:一、實住大手印。通過研習佛教經綸,或得師授、明了「真理」之理,依所悟解而修禪調心,令與真實相應;二、空樂大手印。屬無上瑜伽部法,須經灌頂、修寶瓶氣、金剛誦、拙火或雙運道,漸達氣足心寂,生空、樂不二的禪定感覺;三、光明大手印。此法主要依賴上師的加持而獲得頓悟。這種大手印是大手印法的「最勝義心傳」,不須以修氣功等為基礎,但修習者須有上等的素質,遇上等的上師。 密宗還有一個術語叫「手印」。手印又稱「印契」,指雙手所做的各種姿勢。密宗以手印為表示本尊意願、能力的一種方式,有如國王的印璽,為權力、敕令的表示,故稱為印。密宗的手印種類很多,各有其含義和用場,有手勢語言的意味。手印在瑜伽修習中,對禪功有素者來說,作為一種表示一定意願,又與自身經絡相應的發功信號,有助於內氣的發放及意念作用的成功。所以,「大手印」和「手印」俱是藏傳佛教中的禪功修習方法,並無武功的成分,但它們與氣功有聯系,武俠小說家們於是便臆想出一門厲害的大手印武功。從金庸的武俠小說里出現的「大手印」武功來看,它是一套凌厲的掌法。 【大迦葉氣罩】由佛門中的無相神功、般若大能兩者相糅合,形成的一種至奇、至秘、至奧、至絕的功夫。靜式時,布成一整體氣罩,令敵無隙可乘,其范圍可大可小,隨施者心意變化。遠至丈外數尺不定,以施者功力而定;近者可貼附於體。若一旦聚之於掌,施發出來則能摧山裂岳,威猛絕倫。大俠楚文狄練成此功後,戰勝七海水田歹毒的黑骨修羅掌,致使七海水田斃命掌下。(見蕭逸《龍飛杜鵑窩》) 【萬柳飄風掌法】純陽真籍所載神異武功。集各門各派掌法之精華,其中有天山派鎮山掌法龍虎七禽掌中的龍騰虎躍,少林伏魔十掌中的第十招群鬼伏首,終南派剪牛掌法中的引天吸玉,崆峒派紅帶十式中的第四式春蝶穿楊,昆侖派鎮山飛虹八腿中的橫掃太平等等。(見金童《赤膽紅顏》) 【萬剮功】僵屍功的旁支,屬於十分歹毒的邪功。攻擊時掌爪齊施,剎那間可以把對方劈撕成碎片,而發功人自己可不受尋常刀劍傷害,寶刀、寶劍也必須等其耗掉三五成真力後才能傷身。搜神公子曾以此功擊傷李宏達。(見雲中嶽《紅塵碧玉》) 【萬流同源八大散手】武林一代奇人太虛子所創武功。他以畢生精力,把自己生平絕學與各大派系最精闢的招式,從各不相關的分立狀態,融合為一體。每一招式之中,既可以連貫施展,又可單獨運用。楚文狄同一指神魔激斗時,施展萬源同流八大散手的絕招大牽引、大挪移、大卸御、大回環、大摔逗等,身動如電,招出如風,一招比一招快,一式比一式猛,令一指神魔這武林第一高手也露出敗象。(見蕭逸《龍飛杜鵑窩》) 【大力金剛掌】少林武功中最精湛的絕技。本不外傳,但少林寺燒火小工、俗家弟子南宮遠卻在禪師暗中指點下掌握了其中的奧秘,在三年一度的中秋比武時,用此功失手擊斃四名師兄,從而引來殺身之禍。(見柳殘陽《南宮少俠傳》)諸多武俠小說作品中均將之稱為少林絕技,其實少林派武學中並無此功。 【千蛛萬毒手】一種歹毒的邪派功夫。練功時其苦難當,須以斑斕毒蛛吸食己血,並將蛛毒帶入自己血液中。花蛛毒液盡入練功者體內,蛛即死去,要再換新蛛。練過一百隻花蛛,僅是小成,若要功夫深,便須練過成千上萬只。此功威力極大,只是練得越深,體內毒質積得越多,容貌便變得越丑。天鷹教教主殷天正的孫女殷離和她的母親即因練此功而使美貌變丑。(見金庸《倚天屠龍記》) 【飛龍九式劍法】獨眼鐵僵屍獨創的一套劍法。威力雖大,招式卻極為簡單。從一元復始、兩袖清風、三陽開泰、四面埋伏、五福駢臻、六合同春……直到九九歸原,那劍影卻由一而二,由二而三、四、五、六……直到九劍齊飛。前四招與普通劍法五異,後五招卻全是脫手飛劍,收發自如,神妙無極。獨眼鐵僵屍將之授與楚文狄。(見蕭逸《龍飛杜鵑窩》) 【夫妻刀法】林玉龍與任飛燕夫妻新婚時,一位高僧授此刀法。應敵時,二人刀法需陰陽開闔,一進一退,一守一攻,配合得天衣無縫,應敵時便有勝無敗。但林、任二人性情暴躁,不肯互相回護,故發揮不出這套奇門刀法得威力。他們又將此刀法授與袁冠南、蕭中慧,這刀法在這對情侶手中才堪稱得人。夫妻刀法中共有七十二招,每招均有一個旖旎的名字,如「女貌郎才珠萬斛」、「無教艷質為眷屬」、「清風引佩下瑤台」等。(見金庸《鴛鴦刀》) 【天元心法】武功心法。是一位前輩異人受夠了《天魔寶錄》內天魔心法「反筋逆血」變性之苦,後來無意間發現了桐柏山中的山腹仙洞,用池中永寒之水,滌去了惡念名心,又飲服了「靈石鍾乳」,恢復了人性天和,於是坐關數十年,糅合正邪二家之長,悟創出這種「天元心法」。為結善緣,他就洞中鍾乳石林,添減移置,把一生心血結晶「天元心法」蘊藏其中。「天元心法」具有正邪之長,有速成之利,據此修習天魔武功,便不會使心性全變。(見東方英《武林潮》) 【天龍十七式】止郊山莊不死神龍龍布詩所創劍法,攻勢凌厲難當。尤其是最後的破雲四式更是威猛難防。因為是在身形騰起的同時,便已發出招式,或攻敵所必救,或封對方之退路,招中套招,環環相扣。是以龍布詩能籍此獨步武林,傲視群雄。神龍弟子南宮平更將此劍法發揚光大。(見古龍《互花玲》) 【天龍七式】天龍門獨步武林的絕學,既是輕功,又可卻敵。發功之時,伴隨著一聲長嘯,音如龍吟,爾後身體冉冉升起,雙腿微微擺動,如游龍般在天空任意巡弋,同時可以自上而下攻擊敵人。天龍七式分為潛龍升天、神龍游弋、雲龍探爪等招式。(見古龍《游俠錄》) 【天罡指】八卦門獨門指法。配合八卦方位施用出來威力無窮。這套指法一出手好似幽靈一般,在空中飄忽不定,防東西至,防西東至。且多用指緣,指緣所及有似利刃。傅天英曾以此指法與呂飛揚的碎玉十八指較量,呂飛揚被逼後退,袖口也被戳破一個口。(見蕭逸《金弓女傑》) 【天炫掌】西域火教中最厲害的邪門陰功,即使對方功力相等能及時運氣反擊,一樣會被它灼傷;如是功力較淺之人,只要發覺身上一熱,內腑立被灼傷,不出一個時辰,就得火毒攻心而死。(見東方玉《北山驚龍》) 【天女散花】龍天仇所用霹靂毒鏢的奇招之一。這鏢乃採用天下奇毒煉成,中藏機關,一鏢既出,頓化為三,分上、中、下三路齊攻。三鏢之中,又各分為三,毒鏢從四面八方秘籍而至,憑著發鏢人的內功真力,接鏢的人本事再大,能躲過前,也躲不過後,能躲過前後,也絕躲不過上、下、左、右、中。中鏢之後,劇毒攻心,輕則血肉模糊,重則立即死亡。(見曹若冰《九九歸原掌》)
都不錯
㈡ 中國歷史上武功最強的人是誰
「可知道古往今來,武功最高強的是誰?」 這是金庸小說《俠客行》中白自在提出的問題。白自在作為雪山派掌門人,熟知武林掌故,他有這樣的疑問,可見這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 莎士比亞的名著《王子復仇記》的主人公哈姆雷特(Hamlet)有一個問題:「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人稱「Hamlet』s question」,即「哈姆雷特問題」。對於白自在提出的那個問題,我們不妨東施效顰,美其名曰:「白自在問題」。 要回答這個問題自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得提供一份候選人名單,但這份名單的制定也非易事。某某人是否有資格入選,本來就是一個To be or not to be的question,哈姆雷特有過煩惱,我輩不論是EQ還是IQ都未必比得上血統高貴的哈姆雷特,因此即便是想破腦袋、搔破頭皮也未必有什麼結論。不過,如果把這個問題拋給不論EQ還是IQ都未必比不上哈姆雷特的金庸先生,結果又會如何呢? 為了把問題簡單化、明晰化,我們可以為「白自在問題」換一個提法,即如果讓大家來評選心目中武功最高的歷史人物,那個獨占鰲頭的人會是誰呢?或者說,如果讓金庸先生自己來評選一下心目中武功最高的歷史人物,那個能夠獲此殊榮的人會是誰呢? 金庸先生可能不屑於回答這樣無聊的問題,不過,筆者卻知道,金庸先生必然選兩個人——達摩和張三豐。這個理由不需多說,達摩是少林派的祖師爺,張三豐是武當派的創始人,少林、武當是天下武林門派之冠,那武功最高的人自然非此二人莫屬。 但是,「白自在問題」中有個「最」字,按照最通常的習慣,似乎應當只能有一個人當選,這又給我們出了一個「哈姆雷特問題」,我們總不能安排一場達摩與張三豐的比武吧,那樣豈不是會出現「關公戰秦瓊」的笑話? 達摩是北魏時人,生活在五六世紀,張三豐是宋元時人,生活在十三、十四世紀,達摩與張三豐的這一場比武自然無法實現。這樣,「白自在問題」仍然是一個問題,仍然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 不過,筆者倒是頗為贊同白自在的看法,「那達摩是西域天竺之人,乃是蠻夷之類,你把一個胡人說得如此厲害,豈不是滅了我堂堂中華的威風?」這可不是狹隘的民族主義,想當年佛法東傳給中華文化輸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國際文化的交融對於一國文化的發展功德無量,此點我輩豈能不知?何況中華文化能夠把外來文化融化吸收,就像佛法到了東土就變成了中土的佛學一樣,我們自然沒有必要學漢代人提出「老子化胡說」,說老子出關,西入天竺,化為佛陀,立浮屠教,佛祖是老子的化身,那樣也未免太小器,太小肚雞腸,太心胸狹隘了。 如果說中國歷史上武功最強的人卻不是中國人,那樣也確實太丟臉了些,但如果歷史果真如此,我們也只有尊重客觀事實。只是誰都知道,說少林武功是達摩所傳查無實據,實也太過牽強。至此,「白自在問題」終於有了答案,那就是中國歷史上武功最強的人只有一個人選,那就是張三豐。
㈢ 中國古代江湖中什麼武功最厲害
1 葵花寶典
解釋:東方不敗以這種武功竟然輕松戰敗令狐沖、任我行、向問天等眾大高手的聯手,可見其威力之大,不愧為天下第一的武功!
2 九陽真經
解釋:張無忌練成這種武功,以其力敗六大門派中的高手!後來一人單挑少林三大前輩神憎的聯手還能打成平手!而且武當、峨嵋兩派之所以能成為繼少林之後在武林中最有威望的門派,皆因為兩大門派的掌門人都煉過部分的九陽真經,武功高深莫測!因此將九陽真經排在第二無可厚非。
3 易筋經
解釋:這個應該沒意見吧,少林寺至高無尚的武學。
4 俠客島神功
解釋:能夠讓前往俠客島的各個英雄豪傑廢寢忘食地鑽研其中奧秘,並深陷其中難以自撥!最後石破天練成了,在迷糊中竟然輕松擊斃兩大島主,可見其威力巨大!
5 六脈神劍
解釋:天龍寺的至高武功,段譽練成後憑其輕松擊敗武功高強的鳩摩智和慕容復,且連武功絕頂身經百戰的喬峰都對段家的六脈神劍忌憚三分!
6 九陰真經
解釋:一部博大精深的武學秘籍。郭靖、黃蓉、楊過、小龍女、洪七功、歐陽峰、周伯通等各大高手都相繼修煉過,皆因此武功大增。其誘惑力令人無法抗拒,歐陽峰更因其變得神智不清,且武功更加詭異莫測!
7 獨孤九劍
解釋:在劍法中可排為天下第一了!原創者獨孤求敗憑此劍法打遍天下,求一敗而不可得!令狐沖在內力盡失的情況下,以此劍法竟能擊敗武功高強的方生大師,並險些取其性命!內力恢復後,更憑此劍法輕松擊敗嵩山派各大高手以解救恆山派。武當掌門沖虛道長亦在此劍法下輸得心服口服!真是一套空前絕後的厲害劍法!
8 降龍十八掌
解釋:至剛至陽的厲害掌法,丐幫歷代幫主的鎮幫絕學!郭靖也憑此威震江湖,列入前十名應該沒有意見。
9 乾坤大挪移
解釋:明教歷代教主修煉的至高武功心法。陽頂天才練到第四層便能威震江湖,足見此武功之威力!張無忌七層都練成後加上九陽神功更是天下無敵!
10 北冥神功
解釋:其實可排前三名,但因其本質是吸人內力,並不產生破壞力,與以上武功相比屬不同類別,無法直接比較。但其雖然不直接產生破壞力,卻能令人內力盡失虛脫而死,還能將吸來的內力供為已用,真是一舉兩得的詭異武功,無論如何也得列入前十名!
㈣ 歷史上武功最高的是誰
「可知道古往今來,武功最高強的是誰?」
這是金庸小說《俠客行》中白自在提出的問題。白自在作為雪山派掌門人,熟知武林掌故,他有這樣的疑問,可見這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
莎士比亞的名著《王子復仇記》的主人公哈姆雷特(Hamlet)有一個問題:「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人稱「Hamlet』s question」,即「哈姆雷特問題」。對於白自在提出的那個問題,我們不妨東施效顰,美其名曰:「白自在問題」。
要回答這個問題自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得提供一份候選人名單,但這份名單的制定也非易事。某某人是否有資格入選,本來就是一個To be or not to be的question,哈姆雷特有過煩惱,我輩不論是EQ還是IQ都未必比得上血統高貴的哈姆雷特,因此即便是想破腦袋、搔破頭皮也未必有什麼結論。不過,如果把這個問題拋給不論EQ還是IQ都未必比不上哈姆雷特的金庸先生,結果又會如何呢?
為了把問題簡單化、明晰化,我們可以為「白自在問題」換一個提法,即如果讓大家來評選心目中武功最高的歷史人物,那個獨占鰲頭的人會是誰呢?或者說,如果讓金庸先生自己來評選一下心目中武功最高的歷史人物,那個能夠獲此殊榮的人會是誰呢?
金庸先生可能不屑於回答這樣無聊的問題,不過,筆者卻知道,金庸先生必然選兩個人——達摩和張三豐。這個理由不需多說,達摩是少林派的祖師爺,張三豐是武當派的創始人,少林、武當是天下武林門派之冠,那武功最高的人自然非此二人莫屬。
但是,「白自在問題」中有個「最」字,按照最通常的習慣,似乎應當只能有一個人當選,這又給我們出了一個「哈姆雷特問題」,我們總不能安排一場達摩與張三豐的比武吧,那樣豈不是會出現「關公戰秦瓊」的笑話?
達摩是北魏時人,生活在五六世紀,張三豐是宋元時人,生活在十三、十四世紀,達摩與張三豐的這一場比武自然無法實現。這樣,「白自在問題」仍然是一個問題,仍然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
不過,筆者倒是頗為贊同白自在的看法,「那達摩是西域天竺之人,乃是蠻夷之類,你把一個胡人說得如此厲害,豈不是滅了我堂堂中華的威風?」這可不是狹隘的民族主義,想當年佛法東傳給中華文化輸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國際文化的交融對於一國文化的發展功德無量,此點我輩豈能不知?何況中華文化能夠把外來文化融化吸收,就像佛法到了東土就變成了中土的佛學一樣,我們自然沒有必要學漢代人提出「老子化胡說」,說老子出關,西入天竺,化為佛陀,立浮屠教,佛祖是老子的化身,那樣也未免太小器,太小肚雞腸,太心胸狹隘了。
如果說中國歷史上武功最強的人卻不是中國人,那樣也確實太丟臉了些,但如果歷史果真如此,我們也只有尊重客觀事實。只是誰都知道,說少林武功是達摩所傳查無實據,實也太過牽強。至此,「白自在問題」終於有了答案,那就是中國歷史上武功最強的人只有一個人選,那就是
張三豐。
㈤ 中國歷史上武功最強的是哪位
第一位受到公認的武功最高的人,是五代十國時,少林寺高僧福居。福居大師曾廣邀天下十八家武術高人,在少林寺演練武藝三年,各取所長,創出少林寺七十二絕技,並幫助其他武術門派發展,奠定了“天下武功出少林”基礎論調。
第四位受到公認的武功最高的人,是民國時期的杜心五。杜心五是自然門大連圖徐矮師的傳人,自然門第二代掌門。民國時期三大俠,“南北大俠杜心五”、“津門大俠霍元甲”、“長江大俠呂紫劍”,以杜心五為首。杜心五為人正直,早年投身革命,擔任孫中山的保鏢,並且曾身兼青幫、洪門兩大組織的總舵主。他的弟子萬籟聲,授徒數千人,也是當代武林泰斗。
另外,有人提到項羽。真實的歷史上,項羽比不上蒙恬。蒙恬曾駐守九郡十餘年,威震匈奴,被譽為“中華第一勇士”,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戰神”。歷代歷史學家都曾有評論,如果蒙恬在世,項羽雖不至於不堪一擊,但也是打不贏蒙恬的。
至於不排入金台和尚,主要是他的人品有問題。歷史上的金台屈膝投靠朝廷也就罷了,還獻寶似地收了一個名滿天下的徒弟,蔡京。確實是名滿天下,不過是都惡名。
㈥ 中國歷史上公認武功最高的人是誰
中國歷史上公認武功最高的人是少林寺的高僧福居。他創建了少林寺72絕技,並幫助其他武術門派的發展,奠定了天下武功出少林的基礎理論。
㈦ 歷史上誰最厲害 武功最高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是一個武力高強的人,這樣不僅僅可以做一些正義的事情,而且還可以保護自己喜歡的人,那麼在歷史中,那些令人崇拜的武功高強的人有哪些呢?中國歷史上誰的武功最強呢?歷史上也許還沒有誕生 也許就在過去。也許就在未來機器人,機器人與人的合體,沒有最強 只有更強,下面可以參考。
歷史武力高強排行榜
一、董海川(1797年-1882年)
董海川生於清代嘉慶年間,原名董明魁,河北省文安縣人。董海川身材魁梧,臂長手大,臂力過人,擅長技擊。他行走江湖,為不給家鄉族人招惹麻煩,改名「海川」容納江海百川之意。
董海川在安徽九華山藝成下山之後,這一天來到蘇州。正在欣賞小橋流水的董海川,恰巧目睹了蘇州知府強搶民女的惡行。為搭救民女,董海川夜闖府衙,一掌結束了蘇州知府的命,從此過上了居無定所的逃亡生活。
二、郭雲深(1820年-1900年)
郭雲深幼年習練拳術,後拜能然先生為師,晝夜練習數十年,深得形意拳之精義,遺著有《能說形意拳經》一書。後來,郭雲深練就絕技半步崩拳,以「半步崩拳打遍天下」而著稱。
有一次郭雲深想試試自己的功夫,讓五個壯士各持一木棍,其一端頂住郭雲深的腹部,郭雲深一轉腰,將五人打出一丈開外。郭雲深在北方數省教授學生多人,晚年隱居鄉間,七十餘歲而終。
三、王五(1844年-1900年)
大刀王五,可算是近代武林響當當的巨頭。王五是北京人,他本姓白,八歲時就成了孤兒。他和弟弟沿街討飯,討到了北京順興鏢局,鏢局的王掌櫃看他長得相貌不凡,就收留了他,認為養子,改姓王。
十一年後,王掌櫃死了,他就繼承了鏢局。由於他行俠仗義、為人直爽、武功又高,就被人叫做「大刀王五」,他的本名,是王正誼。
四、黃飛鴻(1847年~1924年)
黃飛鴻是清未民初有代表性的洪拳大師。黃飛鴻的拳術和獅藝,特別是虎鶴雙形拳、鐵線拳、工字伏虎拳等,通過其傳人的大力推廣,成為世界著名的功夫流派。
而今,廣東、香港、台灣以至新加坡、馬來西亞、歐洲、美洲等地,都有黃飛鴻的拳術和獅藝流傳,影響日益擴大。
五、霍元甲(1868年-1910年)
霍元甲,清末著名愛國武術家,他的武藝出眾,又執仗正義,繼承家傳「迷蹤拳」絕技,先後在天津和上海威震西洋大力士,是一位家喻戶曉的民族英雄,他的一生雖然短暫,但卻轟轟烈烈,充滿傳奇色彩,有多部影視作品描述他的事跡。
六、杜心武(1869年-1953年)
杜心武,綽號傳奇武俠,湖南人士,早年習文尚武。青年時代加入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並擔任過孫中山先生的私人保鏢。
杜心武武術造詣極深,創立了傳統武術的散打技擊之術「自然門」,成為一代享譽京師的武林大家。另外,他收有高徒萬籟聲,步其後塵也成為一代武術大家。
七、韓慕俠(1877年-1947年)
韓慕俠,是當年和霍元甲同鄉並齊名的大師。解放前,任黃埔軍校首席國術教官,擊敗無數外籍高手,天津擂台打死過俄國大力士。周恩來在南開學校就讀期間,曾隨其練習武藝,鍛煉身體。
周恩來曾提筆為韓慕俠的武館,寫下「韓九師堂」四字。韓慕俠曾感慨地說:「翔宇(周恩來)年少志高,深謀遠慮┄┄我教他怎樣強身,他卻教我怎樣做人」.
八、王子平(1881年-1973年)
王子平,綽號神力千斤,河北滄州人,中國近代著名武術家。受家風影響,王子平自幼習武,擅長查拳與太極,尤其精於武術彈腿。
1949年之後,王子平成為中國武術界的領軍人物之一,他曾經擔任過中國武術協會的副主席,晚年定居上海,從事武術教育與中醫研究工作。
九、李小龍(1940年-1973年)
李小龍是一位武術技擊家、武術哲學家、全球范圍內具有影響力的著名華人武打電影演員、世界武道改革先驅者,UFC起源者,MMA之父,截拳道武道哲學的創立人。
他對中國電影業的貢獻永不磨滅,在香港的3部半電影,3次打破記錄。毛澤東,本拉登都喜歡看李小龍的電影。在泰國曼谷拍攝《唐山大兄》時,秒殺泰拳王察爾·鋪。
這些武功高強的人,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優秀的後人,雖然他們已經不再這個世界了,但是他們的故事也一直感染著我們,帶給了我們積極向上的精神。
㈧ 中國歷史上誰的武功最厲害
張三豐,原名張君寶,在金庸小說《神鵰俠侶》與《倚天屠龍記》登場。為人正氣凜然,寬和從容,頗有仙風道骨之姿,其是當世無出其右的武學奇才。百歲之時自創太極拳、太極劍,將武當派發揚光大,威名遠揚武林江湖豪傑黑白兩道無不拜服。門下七位弟子有「武當七俠」之稱。
㈨ 歷史上(中國)武功最強的人是誰
項羽(西楚霸王)(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項氏,名籍,字羽,楚國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軍事家,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 的代表人物,也是以個人武力出眾而聞名的武將。李晚芳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司馬遷在《史記》中寫到:項氏世世為楚將,封於項,故姓項氏。
項羽早年跟隨叔父項梁在吳中(今江蘇蘇州)起義反秦,項梁陣亡後他率軍渡河救趙王歇,於巨鹿之戰擊破章邯、王離領導的秦軍主力。秦亡後稱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實行分封制,封滅秦功臣及六國貴族為王。而後漢王劉邦從漢中出兵進攻項羽,項羽與其展開了歷時四年的楚漢戰爭,期間雖然屢屢大破劉邦,但項羽始終無法有固定的後方補給,糧草殆盡,又猜疑亞父范增,最後反被劉邦所滅。公元前202年,項羽兵敗垓下(今安徽靈璧縣南),突圍至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邊自刎而死。
《史記·項羽本紀》:秦始皇帝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
韓信:請言項王之為人也。項王喑惡叱吒,千人皆廢;然不能任屬賢將,此特匹夫之勇耳。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
劉邵: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則能長世;高祖、項羽是也。然英之分,以多於雄,而英不可以少也。英分少,則智者去之,故項羽氣力蓋世,明能合變,而不能聽采奇異,有一范增不用,是以陳平之徒,皆亡歸高祖。
何去非:項羽之於力嘗強矣,以其不知真力之所在,此所以亡。彼項羽以百戰百勝氣蓋於一時,手襲天下以王豪傑而宰制之,自以天下莫能抗也。觀其所賴以為資,蓋有類乎力者矣。雖然,彼之所謂力者,內恃其身之勇,叱吒震怒足以威匹夫;外恃其眾之勁,搏捽決戰足以吞敵人而已。至於阻河山,據形便,俯首東瞰,臨制天下,保王業之固,遺後世之強,所謂真力者,彼固莫或之知也。是以輕指關中天險之勢,燔燒屠戮逞其暴,卒舉而遺之二三降虜,反懷區區之故楚而甚榮。......惟其知奪而不知其有,此所以亡耳。
李晚芳: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太史公以神勇之筆,寫神勇之人。亦千古無二。迄今正襟讀之,猶覺喑嗯叱吒之雄,縱橫馳騁於數頁之間,驅數百萬甲兵,如大風卷籜,奇觀也。
周恩來:時勢之英雄,固若是其眾也,然非吾之所論於項羽、拿破崙也。夫二氏,世界之怪傑也。具並吞八荒之心,叱吒風雲之氣;勇冠萬夫,智超凡俗;戰無不勝,攻無不取;敵邦聞之而震魄,婦孺思之而寒膽;百世之下,猶懍懍有生氣,豈僅一世之雄哉!是猶其勇之著於外也。若其關系於世界之進退,人類之盛衰,又非一時豪俊、二三學者所可同日而語。雖以帝王之尊、宗教之力、金錢之勢,莫以易之。故二氏者,吾之所謂造時勢之英雄也。
軼事典故
破釜沉舟
巨鹿之戰時,項羽率軍渡過漳水後,下令把船全部鑿沉,把做飯的器具全部毀壞,只帶著三日糧草與秦軍作戰,項羽士卒因此以必死之心奮勇向前,項羽軍因此戰鬥力得到大幅提升,個個以一擋十,殺的諸侯軍人人膽寒,最終,取得巨鹿之戰的勝利。
鴻門宴
即范增勸項羽殺劉邦所擺的一場宴會,成語「項庄舞劍意在沛公」由此而來。
四面楚歌
項羽兵敗垓下後被劉邦軍四面圍定,劉邦軍在晚上高聲唱起了楚地的歌,項羽軍聽到歌後都非常的傷心,以為劉邦已經平定楚地,項羽軍的軍心也因此被瓦解。
霸王別姬
項羽有一美人叫虞姬,常常陪伴項羽左右,但項羽要率領精騎准備突圍,不得已作歌與虞姬訣別,虞姬也作歌附和,表必死之心,與項羽淚別。霸王別姬後又被改編為戲曲、影視、小說、歌曲等文藝作品。
作壁上觀
由章邯帶領的秦軍主力部隊在圍攻趙國於巨鹿時,趙王派人向各地諸侯求救,雖然各地諸侯都有引兵前來,但是都懼怕秦軍的強大,而躲在自軍修築的壁壘里不敢出來,與秦軍長久相持,但不能解巨鹿之圍。項羽率領英布、蒲將軍等幾萬楚軍主動向秦軍發起進攻時,諸侯還是只敢躲在壁壘里觀看,直到項羽殺敗秦軍之後,諸侯才敢從壁壘里出來。作壁上觀現指讓自己置身事外,不協助任何一方。
錦衣夜行
項羽率軍破咸陽之後,看到秦朝宮室都被火燒得殘破不堪,又思念家鄉想回去,就說:「富貴不回故鄉,就像是穿著錦綉衣裳在黑夜中行走,有誰能知道呢?」
沐猴而冠
項羽攻佔並燒毀咸陽之後,想要東歸彭城。韓生聽到後說:「人說楚國人像是獼猴戴了人的帽子,果真是這樣。」項羽聽見這話,便把韓生扔進鍋里煮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