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龐統在三國時期是怎麼死的,在歷史上他的真正死因是什麼
龐統,三國時期的漢時荊州襄陽人,是與諸葛亮齊名的人物,龐統小時候為人朴實,但是表面看上去並不聰明,東漢末年,龐統為劉備帳下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214年,龐統死於雒城,年僅三十六歲,謚曰靖侯。那麼,三國時期的龐統是怎麼死的?揭歷史上龐統的真實死因。
龐統的確是比孔明有才,他意識到劉備在取荊州時必須裝仁義,因為還要圖將來劉璋的好感,但到劉璋這里就可以徹底撕破臉逼宮了。理論上,他只用逆取順守四個字就將劉備輕松說服。武功上,他只用黃忠、魏延兩位孔明不要的末將就實現了西川突圍。
然而就在西川勢在必得、大功告成的時候,事情出現了轉折,孔明向龐統發出了一封死亡恐嚇信。此舉與前面程昱騙徐庶大同小異,程昱是利用徐庶的至孝,先劫持徐母,再招降徐庶。諸葛亮則是利用龐統對劉備的至忠,劉備對龐統的至愛,先動搖劉備之心,再滅掉龐統。兩位陰謀家就像是排球運動員,將球扣到對方兩個人的中間,迫使他們在互讓時出現失誤。
在這里,鳳雛卧龍的意見已然分歧, 而,兩位的意見分歧讓劉備狐疑不定,一方面他十分珍愛龐統這位能力超強的謀臣,另一方面又十分信服料事如神的諸葛亮。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劉備決定退守荊州。第二天他還以自己的夢勸龐統說:吾夜夢一神人,手執鐵棒擊吾右臂,覺來猶自臂疼。此行莫非不佳?向來果敢不信邪的龐統哪裡受得了這種患得患失、軟弱無能的言行,只見他回答說:壯士臨陣,不死帶傷,理之自然也。何故以夢寐之事疑心乎?又說:主公被孔明所惑矣。彼不欲令統獨成大功,故作此言以疑主公之心。心疑則致夢,何凶之有?統肝腦塗地,方稱本心。主公再勿多言,來早准行。說得多好啊,一勇二忠三唯物,四不跟貪功小人一般見識。不過就在龐統作這番慷慨陳詞之時,他的忠心急轉直下不想再為劉備賣力。劉備現已愚仁愚義又愚信,全無可取之處了。
一直到,公元214年,進圍雒縣時,龐統率眾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僅三十六歲,追賜統為關內侯,謚曰靖侯。後來龐統所葬之處遂名為落鳳坡。
⑵ 真實歷史中龐統是怎麼死的
劉備軍進圍雒縣,統率眾攻城,為流矢所中,卒,時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則流涕。拜統父議郎,遷諫議大夫,諸葛亮親為之拜。追賜統爵關內侯,謚曰靖侯。統子宏,字巨師,剛簡有臧否,輕傲尚書令陳袛,為袛所抑,卒於涪陵太守。統弟林,以荊州治中從事參鎮北將軍黃權征吳,值軍敗,隨權入魏,魏封列侯,至鉅鹿太守。
[214年],在圍攻雒城的戰斗中,龐統中流矢而死,當時只有36歲。劉備極為痛惜,一提到他就忍不住流淚。劉備追賜龐統為關內侯,謚曰靖侯,並任命他的父親為議郎,後升任諫議大夫。龐統的兒子龐宏,字巨師,因輕傲尚書令陳袛為其所排抑,只作到涪陵太守。龐統的弟弟龐林,以荊州治中從事的身份參加了彝陵之戰,兵敗後隨黃權入魏,封列侯,官至鉅鹿太守。
⑶ 龐統是怎麼死的 死在哪裡
在攻城的過程中,龐統不慎中了一箭,最終因箭傷死在營帳中。
在真實的歷史中,龐士元的死因與小說里有較大的出入。當時的蜀軍主力圍攻雒城(今廣漢市),然而在攻城過程中守軍負隅頑抗,十分難對付。不得已之下,劉備派出了龐統,由他來統領攻城軍。
歷史龐統形象
歷史上,著名人物死於小人物手中的情況不勝枚舉,這也難免會讓人扼腕嘆息。所以,為了彌補這一缺憾,給龐士元一場壯烈的死亡,羅貫中先生腦洞大開。
在小說中,龐士元的形象更有血有肉,為了爭得先入西川的頭功,龐士元主動請纓帶領先鋒軍闖入落鳳坡。然而,等待著他的,卻是敵方伏兵萬箭齊發。
「萬箭」比「一箭」更加震撼,讀者更易於接受這種波瀾壯闊式的英雄結局。更巧妙的是,羅貫中先生通過這一事件,從側面襯托出了孔明「下知地理」的能力。孔明早就聽聞此地的大名,也曾規勸過龐士元謹慎行事,然而龐士元意在爭功,絲毫沒有理會諸葛亮的好心。
⑷ 龐統怎麼死的
看過三國的都知道,劉備麾下有兩大聞名天下的謀士,他們就是「卧龍」諸葛亮和「鳳雛」龐統,卧龍和鳳雛的能力誰高誰低,我們就不作評論了,但是從當時流傳的那句「卧龍、鳳雛,得一人者得天下」,就不難看出,這兩位都是絕世的謀士。
諸葛亮大家都很熟悉,演義中諸葛亮更是神一般的存在,但是與他其名的「鳳雛」龐統卻落得英年早逝的下場,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都說卧龍鳳雛,得一人得天下,如果鳳雛不是不幸身亡的話,統一的霸業能否屬於劉備呢?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⑸ 三國中龐統是怎麼死的
龐統在進圍雒縣時,遭遇埋伏,被亂箭射死。
龐統(179年-214年),字士元,號鳳雛,漢時荊州襄陽(治今湖北襄陽)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
與劉備一同入川,於劉備與劉璋決裂之際,獻上上中下三條計策,劉備用其中計。進圍雒縣時,龐統率眾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僅三十六歲,追賜統為關內侯,謚曰靖侯。後來龐統所葬之處遂名為落鳳坡。
(5)龐統歷史上怎麼死的擴展閱讀
事實上,像龐統這種能夠指揮千軍萬馬的超級謀士,如果不是想自殺,一般人是放不倒他的,哪怕比他高的謀士也很難。他即便不能取勝,也能自保性命,更何況對手是個無名川將(張任)。
可誰能想到,亂箭穿胸、肝腦塗地的窩囊死相竟然是一代鳳雛精心策劃的自殺方式,世間還有比這更能彰顯大智若愚、捨生取義的行為語言嗎?毫無疑問,龐統是當時唯一有才華打通蜀道的人,但他卻在黎明到來之前毅然將接力棒傳給了才識低一等、志向高一籌的孔明。
⑹ 歷史上的龐統怎麼死的
歷史上的龐統: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劉備調諸葛亮、張飛、趙雲等人帶兵攻克白帝、江州、江陽。不久,劉備包圍雒城(現今的德陽廣漢一帶)。龐統率眾攻城,被飛箭射中,死去。其所埋葬的乃劉備親自選的,後來遂取名「落鳳坡」。
(我抄人家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