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對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遵循哪些原則和方法
① 歷史文化名城應保護城市的文物古跡和歷史地段,保護和延續古城的風貌特點,繼承和發揚城市的傳統文化,保護規劃要根據城市的具體情況編制和落實。
② 編制保護規劃應當分析城市歷史演變及性質、規模、現狀特點,並根據歷史文化遺存的性質、形態分布等特點,因地制宜地確定保護原則和工作重點。
③ 保護規劃要從城市總體上採取規劃措施,為保護城市歷史文化遺存創造有利條件,同時又要注意滿足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和改善人民生活和工作環境的需要,使保護與建設協調發展。
④ 保護規劃應當注意對城市傳統文化內涵的發掘與繼承,促進城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
⑤ 保護規劃應當突出保護重點:保護文物古跡、風景名勝及其環境;對於具有傳統風貌的商業、手工業、居住以及其他性質的街區,需要保護整體環境的文物古跡、革命紀念建築集中連片的地區,或在城市發展史上有歷史、科學、藝術價值的近代建築群等,要劃定為「歷史文化保護區」予以重點保護;特別要注意對瀕臨破壞的歷史實物遺存的搶救和保護,不使繼續破壞;對已不存在的「文物古跡」一般不提倡重建。
② 距今6000年,古羅馬最大城市如何做到遺址保存完整的
羅馬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國家。曾經也是有著輝煌的歷史和文化!有一座距今6000年歷史的城市,他曾經是古羅馬最大的城市。這座城市保存的十分完好,至今還完整的保留著古代的遺址。這座城市就是以弗所,又被稱為艾菲斯。
以弗所如今歸屬於土耳其管轄,地理位置在愛琴海的旁邊。據歷史學家研究,公元前十世紀左右,充滿智慧的雅典人建造了這座城市。
這座古老的城市中心,是一座兩層的大理石建築,這是著名的古老圖書館,塞爾丘克圖書館。塞爾丘克圖書館是一個羅馬人為紀念父親而建造的。這座除書館建造的雄偉壯麗,令人驚嘆。難得的是保存得還比較完好。如今,以弗所古城仍然有許多的遺址沒有被挖掘出來。最著名的戲院遺址。也只挖掘出了一半兒。
為什麼以弗所古城的遺址都保存到這么完好?也許是因為當時的工匠們智慧勤勞,擁有著非凡的建築工藝。也一定與建築材料的結實有關。另外也許和很少有人為和自然災害的破壞也是有一定關系的吧。
③ 歷史古城如何保護與發展
文化遺產是不可復制的稀缺資源。對於歷史文化名城來說,文化遺產是基本標志和價值構成。當前,歷史文化名城存在不同程度的文化遺產流失和破壞現象。作為國務院首批命名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山西省大同市近年來積極探索既保護文化遺產又實現城市發展的有效途徑,在古城保護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大同市的做法概括起來就是「五個基本走向」。
從舊城改造走向遺跡保護,以先進理念指導古城保護。城市發展中的舊城改造對歷史文化名城的破壞相當嚴重。舊城改造需要大拆大建,而舊城區往往是文化名城保護的重點區域。為了保護大同古城,大同市政府發布通告,勒令古城保護范圍內的舊城改造項目全部停工,同時全面啟動古城保護工程,力求最大限度地留存文化遺產原貌。對淹沒在廢墟中的珍貴遺址華嚴寺、善化寺、清真寺、法華寺、文廟、關帝廟、純陽宮、帝君廟、城牆等進行整體性保護,全部拆除了這些遺址群保護范圍內的破壞性建築。
從單體保護走向整體保護,努力保持歷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價值。歷史文化名城是一個有機整體,如果只保護單個文化遺產,就會使一處處文化遺產成為「文化孤島」,削弱歷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價值。大同市致力於從整體上保護文化名城,把北至操場城街、南至北都街、東至御河西路、西至魏都大道,面積約4.8平方公里的區域全部劃定為保護區域,把該區域內對古城風貌造成嚴重破壞的多層建築全部列入拆除范圍。同時,把該區域內的所有歷史文化遺產全部劃定為保護對象,盡最大可能恢復古城的基本格局。
從兩相對立走向兩全其美,妥善處理古城保護與城市發展的矛盾。應該說,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城市發展之間存在一定的矛盾。從實踐經驗看,把保護與發展放在同一個城市空間是很難實現的。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大同市於2008年初提出了「一軸雙城,分開發展;古今兼顧,新舊兩利;傳承文脈,創造特色」的古城保護基本思路,立足古城搞保護,跳出古城求發展,把保護與發展分開。具體來說就是,以御河為軸線,在御西保護完整的古城,在御東建設現代新區,把傳統文化保護放在古城,使兩個不同的空間相得益彰、互利共贏。事實證明,這一做法克服了古城保護與城市發展的矛盾,較好地實現了當時的設想。
從隨意修復走向修舊如舊,自覺按照傳統方法延續古城生命。在大規模的古城保護和修復中,大同市始終遵循修舊如舊的基本原則,堅持四個基本方法。一是充分考證。在大量考古發掘、信息收集、調查研究、專家論證的基礎上,選擇合理的保護方法。二是保持原貌。文化遺產屬於哪個朝代,就按哪個朝代的營造方式進行修繕、重修、復建,不是按現代人的理解隨意修復。三是「四原」保存。在修繕、重修、復建中,保存原來的建築形制、原來的建築結構、原來的建築材料、原來的工藝技術。四是修舊如舊。基於我國傳統建築的獨特價值和審美要求,堅持修舊如舊、原汁原味。
從甩掉包袱走向產業創新,深刻認識古城保護的價值。在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問題上,一些人存在一個認識誤區,就是認為低矮破舊、功能缺失的遺跡是城市文明進步與發展的包袱,保護的成本昂貴,得不償失。在這種認識影響下,有的城市將文化遺產當作包袱甩掉。這實際上是把珍珠當垃圾。大同市在實踐中認識到,文化遺產不僅具有歷史價值、美學價值、教育價值、科學價值,而且具有巨大商業價值;一座擁有完整歷史風貌的古城不僅是昨天的輝煌,而且是今天的財富;在名城古都的保護中,只有堅持把保護與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才能實現文化資源的永續利用
④ 如何有效地挖掘及發展城市文化
城市的魅力來源於歷史文化的積淀,作為一座古城,應該更加註重挖掘城市的歷史文化。比如說,要注重保護古建築、古文化,將這些寶貴的資源移建到博物館或歷史文化保護區內,進行合理布局、集中保護;發現、挖掘歷史名人,發揮名人效應,提高城市知名度。
⑤ 應該如何挖掘好延續好城市文脈
譚躍委員:城市以人為中心,而人離不開精神文化生活。出版業應該承擔起生產優秀文化、傳承傳統文化、傳播優質文化的責任。一方面,生產更多的精品力作,提供好的文化產品;另一方面,傳播好優秀文化。如今隨著人們閱讀習慣的改變,如何利用好數字傳播模式,提供更有效的知識服務,是出版業努力的方向。
李掖平委員:城市形象是一個城市文化的外在表現。我們在挖掘、保護、延續城市文脈時,務必要以正確的文化傳承和先進的發展理念為指導,對城市的文化建設和文脈傳承進行統籌規劃、頂層設計。政府部門要深刻認識文化建設和文脈傳承之於城市的重要性,真正了解、尊重並遵循文化建設的規律,整合各方力量、聚眾智匯眾力,搞好城市文化建設和文脈傳承,發揮好文化對城市形象的塑造作用。此外,要找准並發揚特色。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地域文化、歷史傳統和生活方式,其他地方難以復制這種獨特性。所以,必須先掌握一手「特色牌」,然後想方設法打好「特色牌」,讓每一個城市都展現出自己的文化風貌,讓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的各種地方文化,得以傳承、發展、閃光。
⑥ 如何對城市的歷史文化進行保護與開發
一個沒有人文精神的城市肯定也沒有自己的靈魂。走向現代大都市,城市需要繁榮的工商業,也需要人文精神的滋養。尊重傳統,並耐心解讀那些承載著傳統與城市記憶的歷史街區及建築,是我們探尋人文精神的重要路徑。作為一個發展中的旅遊城市,歷史遺留下來的古文化,可以作為經濟增長點的重要支撐,也是塑造一座具有高質量生活水平和高品味文化內涵的城市寶貴遺產。保護好、開發好、利用好歷史文化遺存文化可以提高我們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精神內涵,為將來城區古文化街區旅遊提供廣闊空間,最終形成以旅遊收入與反哺保護良好互動的態勢。若不對現有的歷史文化遺產加以保護,若干年後,人們將無從了解聊城城區到底是什麼樣子,與其他城市相比有哪些不同的特質和個性,有哪些值得驕傲的文化遺產。只有盡力保護好歷史文化遺存,舊城的歷史生命才能得以延續和升華,而現代的城市開發水平,也可以得到極大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