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恆基題是在哪裡面的

歷史恆基題是在哪裡面的

發布時間:2022-07-08 04:31:13

① 恆基陶瓷的有哪幾個生產基地

佛山湖南都有生產基地,高明滄江工業,三洲工業園,臨湘工業園,佔地面積達4000多畝,具有強大的生產體系和研發銷售體系,大廠風范,選擇恆基選擇信賴。

② 恆基陶瓷在央視廣告投放了哪些頻道啊

恆基陶瓷已經在CCTV-1;CCTV-2;CCTV-7投放廣告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③ 李兆基的人物經歷

李兆基出生時,父親李介甫先生已擁有天寶榮金鋪和永生銀號兩間門店,經營著黃金、匯兌、外幣買賣生意。剛一懂事,李兆基就被送進私塾接受教育,熟讀四書五經,並對念古書產生濃厚興趣。10歲時,父親還禮聘廣州中山大學文學系教授梁惠民先生做了李兆基的新老師。梁惠民先生發現李兆基勤於思考,於是常結合課程提出一些問題,啟迪他的思維。
有一次,在教授完「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後,梁先生要求李兆基把這番道理結合現實生活去理解。很快,少年李兆基就結合他已有大量接觸的金鋪生意給出一個老道的答案:「比方說,一個人只有一塊錢做生意,那就只有買進一塊錢的貨。賺了固然開心,萬一蝕了也就算了。要知道適可而『止』,才不至彷徨無主,從而身心鎮『定』,才不受邪惡念頭侵襲,便可明心見性,思想寧『靜』,自然氣定神閑,理得心『安』,這時從容處事,更能周詳考『慮』,且可策劃將來事業發展,自然成就可『得』。」梁惠民先生聽了以後感慨不已。
李兆基從6歲開始,就被父親安排進家裡的商鋪頭學習做生意。母親本來有點擔心兒子年紀太小,不能應付那些年長的伙計,但李兆基沒過多久就成了父親的得力助手,而且聰明機智,擁有極好的心算能力。
在金鋪行業,有一句「打金偷金、打銀偷銀」的俗語。李兆基進入店鋪後,發現自己家的金鋪也存在這個問題。他想把這個消息告訴父親,讓父親採取措施,但鑄金匠又是奇缺的人才,得罪不起,因此而擔心鑄金匠離開後影響金鋪的生意。進退兩難中,他決定自己學習鑄金技術,不再受制於人。
到12歲時,李兆基已熟練掌握了看金、化金、熔金的核心技術及知識,並很快出任天寶榮金鋪的頭櫃,成為順德無人不知的神童和黃金奇才,其鑒別黃金的眼光和煉制黃金的技術都令人稱贊不已。他也從中明白一個道理:靠人不如靠己,當老闆,要有過硬的本領才行。抗戰期間,國民政府中央銀行的大洋紙買賣依然活躍,因為人們都認為它到光復之日仍能使用。也是這個原因,大家都只喜歡保留完整、平直和光潔的紙幣,因為這樣到光復之日才不至壞損。這樣一來,殘幣、臟幣在交易時的價值就下跌三到四成。因為家中同時兼營紙幣買賣,所以,這個問題也引起李兆基的注意。
之後,他從洗衣中得到靈感,發明出一個舊幣換新顏的辦法:將舊紙幣泡在水裡,用漂白粉洗去污漬,再塗上一層蛋白,使它變得硬朗,然後風干熨平。他以六至七折收來,悄悄清潔整理一翻後,卻以十足價錢兌換了出去,不但賺到不低的利潤,還額外得到做生意的道理:貨物無論何時何地要暢銷,就得要好好包裝。
李介甫先生在廣州灣也有生意,需要頻頻來往照應。看到兒子已能獨掌大局之後,他乾脆將順德的兩間店鋪全都交給李兆基經營。15歲擔當重任的李兆基也不負厚望,將生意經營得紅紅火火。日本戰敗後,貨幣極度貶值,雖然李兆基經營有方,將鋪面管理得井井有條,但眼見市道江河日下,父親還是希望他另謀他路,找尋更能施展才華的天地。 1948年,已經做了4年掌櫃,得到充分磨練的李兆基,帶著1000塊錢隻身去到香港。當時的香港中環文咸東街,足足有二三十間金鋪銀店,專營黃金買賣、外幣找換、匯兌等生意,業務性質跟李介甫在順德的永生銀號沒有分別。初抵香港,李兆基利用他熟悉貨幣兌換業務的優勢,在幾間銀鋪掛單,從事買賣外匯和黃金的生意。其時正值解放戰爭之際,不少內地財主跑到香港,外匯兌換業務及黃金買賣生意十分興隆。李兆基與何賢等人合作,在這場黃金大戰中大賺了一筆,為其後來事業的發展奠下基石。
五十年代初,內地解放以後,英國很快承認了中國的地位,並建立外交關系。李兆基意識到香港將成為中國通向世界的橋梁,於是轉行做五金生意和進出口貿易,生意十分順手。 當時,香港人口急增,工商業開始發展,政府和市場上的房屋興建計劃,已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早就認為實物比貨幣更為保值的李兆基,決定向實物(地產)進軍。後來李兆基回憶當年生活時曾說:「我七八歲時已常到父親的鋪頭吃飯,自小對生意已耳濡目染,後來在銀庄工作,令我深深體會到無論法幣、偽幣、金元券等,都可隨著政治的變遷,在一夜之間變成廢紙,令我領悟到持有實物才是保值的最佳辦法。」
1958年,李兆基和馮景禧、郭德勝等八人合股組成永業公司,開始涉足地產生意。公司開辦後,他們推出「分層出售、十年分期付款」的方式,面向廣大中下層市民,一改過去地產業經營方式,使得生意十分火爆,所建樓宇均銷售一空。
1963年,李兆基與郭得勝、馮景禧三人又將永業重組,成立了「新鴻基企業有限公司」。由年長而且擁有40%股份的郭得勝先生出任集團主席,年紀最小,擁有股份30%的李兆基則出任副主席兼總經理。
作為總經理,李兆基主要負責三件事情:一是建樓的圖紙設計,二是買入土地,三是樓宇銷售。對於這三件事情,他件件事必躬親,並藉此練出一身的本領。李兆基過目即能判斷出圖紙設計是否存有不當之處,令手下著名大學出身的規劃設計師都自嘆不如。其買地功夫也很了得。一次,得到皇後大道中勵晶大廈舊地業主鄭宗樞有意將地皮出讓,並已口頭答應賣給別人的消息,他趕緊追問:「誰跟鄭宗樞相熟?」左右人等都無法作答,並被提醒說對方明天就要在律師樓簽訂買賣合約了。李兆基聽了,點點頭說:「那即是說我還有今晚這一夜的時間。」果然,他經過多方打探後找到了辦法,在凌晨打電話找到了一位與鄭宗樞相熟的朋友。不幾日,便得到了那塊地皮。在此後的歲月中,他始終保持這種認定目標、鍥而不舍的精神。李兆基獲取土地的辦法也與眾不同。據《華商韜略》報道,在香港,恆基兆業很少參加政府的土地拍賣,但總有辦法買到地盤,而且質優價廉。這主要在於李兆基有兩大法寶。第一是購入「乙種換地權益書」。當年,港府徵收新界的農用地作發展用途,是先用換地權益書向農民們分批收地,等政府有可建房屋土地集中撥付時才與其交換。這讓很多希望立即套現的農民在政府換地令之前,拿著換地權益書無計可施。李兆基就以現金購入他們持有的換地權益書,既受歡迎,又價錢便宜。等政府一宣布開發計劃,他買得的大量權益書就會變成可發展的地皮。第二種購地辦法,則是龐大的系統工程——舊樓改建。買下黃金地帶的舊樓,在舊地蓋新樓。這種辦法一舉多得,發展商得利、市容煥新、舊業主套現、政府增加稅收,但卻十分辛苦,因為單獨收購一個小物業(如一個住戶)並不能支持一個地產項目的發展計劃,所以恆基兆業還練出一個絕活——並樓。通過向某個目標地盤上的多個業主收購物業,湊零為整,得來土地。為了收到舊樓,他布下天羅地網,除面向本港外,還到在港留有物業的僑民移居地找樓買。並樓極其艱辛復雜,一個業主不賣就會滿盤皆輸,但恆基兆業卻對此情有獨鍾,幾十年來,並樓無數。李兆基有關於此的另外一句名言:「寸土必爭」,也傳播四方。
在銷售上,李兆基也大膽創新。當時香港的物業大都是整棟出售,大量中等收入群體對此望洋興嘆,於是,他創造出一個分層銷售和分期購買(按揭)的辦法建樓賣樓,結果大受歡迎。很短時間內,新鴻基企業就在地產界嶄露頭角,獲利頗豐。李兆基、郭得勝、馮景禧也被業界冠以「三劍俠」的美名。李兆基所始創的分期購買,更在此後被廣泛採用,對香港市民的安居置業起到很好的幫助。 1972年新鴻基地產股票正式上市,合作了十餘年的「三劍客」也於此時分手了。分手後,李兆基分得約值五千萬港元的地盤和物業,他又用這些物業於1972年底和胡寶星合作,組建了「永泰建業有限公司」。胡寶星任董事局主席,李兆基為副主席。1973年初,恰值香港股市牛氣沖天之時,李兆基趁機將永泰公司上市,每股一元的股票一下子漲至一元七角,李兆基大撈了一把。之後,香港股市隨世界經濟衰退而大崩盤,地產業也隨之陷入低谷。李兆基此時手裡握著巨額現金,他看準機會,大肆壓價購進土地和舊樓。
1975年,香港股市開始復甦。李兆基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恆基兆業有限公司。股本1.5億港元,地盤20個。公司成立之後,李兆基有意將恆基兆業上市。他選擇了一個最便利的方法——買殼上市,即收購一家小型上市公司,然後將之改造後上市。李兆基的目光瞄向他與人合股的永泰建業公司。他以物業換取了永泰一千九百萬股的新股,成為最大股東,取代胡寶星出任永泰董事局主席。李兆基接手永泰後,他又將面向廣大市民的經營方法注入永泰,使永泰發展良好,股價也隨之上漲,由原先不足一元漲至一九七六年初的三到四元。
在李兆基經營下,永泰生意蒸蒸日上,盈利迅速增長。至1979年,由於盈利增加一倍多,李兆基決定派送新股,這樣永泰股數逾億股,市值已達9億多元,擁有20餘個樓盤。按香港法律規定,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私人不能擁有超過75%。李兆基在永泰已擁有70%的股票。他的目的,還是要將作為永泰總公司的恆基兆業早日直接上市。
恆基兆業成立之初,僅有股本1.5億元,樓盤20個。但幾年之後,它的地盤激增至逾百個。在寸土寸金的香港,要源源不斷地取得足夠的土地來建房決非易事。李兆基以其獨到的眼光和方式來為自己增加土地儲備。他採取的方法是收購舊樓,然後拆建出售。這些舊樓由於絕大部分在市區,故發展潛力十分驚人。
李兆基長年在歐美的中文報刊上刊登廣告,收購香港的舊樓。這一招方便了華僑,也使得李兆基在沒有競爭對手下取得最優化的效益。在收購了一層舊樓後,他會陸續買下全樓,然後再逐漸買下周圍樓宇。在收購後期時,即使價格較高,他也會買下。因為即使如此也比官地競投合算。李兆基以工業化方式經營地產業。他將土地視為原料,樓宇為製成品。源源不斷地收買土地和不斷生產出成品,使恆基兆業博得港人口中的「樓宇製造工廠」的名聲。
1981年6月,在香港股市的再一波狂潮中,李兆基成功地將恆基兆業推上市,一舉集資十億港幣,充實了自己的實力。成功地渡過了八十年代初、中期香港地位未定時的低潮期。渡過了八十年代初中期的低潮,李兆基和他的恆基兆業又上一層樓。
1983和1984年,香港因主權交接問題導致經濟蕭條,許多公司冷冷清清,李兆基正好在前期的市場暢旺中將恆基兆業分拆為恆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於1981年7月23日上市,不但有大量的樓盤在建,而且與20多家銀行有借貸關系。正是銀行、建築商們紛紛給予了信任,以及薄利多銷策略帶動的大量購買,使他平穩度過了從商以來最大的考驗。1985年,主權問題明朗以後,香港經濟開始回升。1988年,恆基兆業地產公司全面收購了永泰建業,將之改名為「恆基兆業發展有限公司」。與此同時,恆基發展又宣布發行十二億新股。由於該公司擁有28.7%的香港小輪公司股權和26.4%的中華煤氣股權。
至此,李兆基精心設計的收購、吞並戰終於實現了完滿的結局,李兆基通過完全吞並原來實力比他強的胡寶星,達到了利用別人發展自己的目的。而李兆基的借殼上市、以小博大的收購、吞並戰術,至今仍成為股市收購戰中的成功範例,成為香港的經濟學教授的課堂上經常引用的著名例證。
李兆基也一舉躍入香港十大富豪榜。香港地產界權威人士在評判李兆基與李嘉誠、郭德勝、鄭裕彤四人時,曾有這樣的評語:長江實業雄才大略;新鴻基地產穩健有為;新世界發展勇氣逼人;恆基兆業則眼光遠大,先聲奪人。 早在1980年時,恆基兆業就投資參與了廣東中國大酒店和花園酒店的項目,之後更加快步伐,完成了以耗資33億人民幣的北京恆基中心為代表的一批投資項目。1990年以後,恆基兆業又結合香港及內地的經濟形勢,在兩地參與大量商業樓宇項目,如當時世界耗資金額最大的私營發展項目——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等眾多大型地標性項目的興建。同時,還迎合普通市民日益強勁的購買能力和消費需求,將住宅的品質全面提高,不斷在大型高密度地盤上增加會所康樂設施,以進軍高檔物業市場。繼續在新的時代,緊緊把握住市場的趨勢,領先發展。
1993年2月,他與鄭裕彤、何鴻燊以14.9億港元收購加拿大Westcoast Peboleam公司。1994年8月,出售加拿大物業百福軒(總樓面要1.63萬平方米),市值1.6億美元。恆基地產於1992年大量投資大陸房地產,1993年6月止,在大陸供集團發展的地盤共有20個,總樓面積逾185.8萬平方米,分布於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等地,其購入成本低於集團總資產10%。1993年下半年,恆基地產再分別購入廣州及北京東城兩幅地皮。
李兆基原計劃將這些大陸投資分拆上市,但未能成事,部分原因是恆基中國缺乏3年業績,未符合上市規則,故此,恆基地產轉而發行可換股債券(債券可兌換成日後上市的恆基中國股份),集資4.6億美元。恆基與新鴻基地產、新世界發展聯合投資65億元人民幣,投資武漢江灘填平工程、改造渦輪機廠、重型機廠、重建武漢中山路、武漢飯店;與九龍倉簽意向書計劃投資上海靜安區商品房;又與新鴻基地產、新世界發展等組基金至少1億美元投資武漢國企。
內地改革開放後,李兆基就與胡應湘、馮景禧、鄭裕彤等聯袂投資廣州中國大酒店。其後,更是大舉投資內地,投資額達上百億元。1996年元月,北京恆基中心封頂,該項目總投資達33億元,建築面積達28萬余平方米,坐落於長安街上,成為京華又一美景。到1996年時,恆基(中國)已在內地擁有22項項目,資產估值137億港元。當年,李兆基將在內地的業務全權交給長子李家傑經營,並將恆基(中國)成功上市。李兆基於1993年被國務院港澳辦和新華社香港分社聘為港事顧問;1995年底又被聘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委會委員。李兆基有三子兩女。長子李家傑畢業於倫敦大學,現為恆基董事,參與公司發展與管理。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恆基兆業進入黃金時代。1997年,李兆基更作了一個歷史性的大突破,讓恆基兆業成為首隻在日本上市的香港股票。致力地產業務的同時,李兆基先生還致力多元化經營。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他先後收購了中華煤氣、香港小輪以及美麗華酒店集團的控股權。到1996年,中華煤氣的用戶發展至近120萬戶,股東溢利也從1億500萬元成長到19億4600萬元。此外,香港小輪和美麗華酒店等企業也取得了新發展。
在這期間,李兆基先生還把事業拓展向海外,在新加坡、加拿大等地參與投資,並獲得豐厚回報。
經過多年發展的李兆基,已成為香港地產業界中具有舉足輕重的顯要人物。他是香港恆基兆業地產及香港中華煤氣公司主席,共計持有59.87%的恆基兆業、2.5%東亞銀行、12%新鴻基公司、10%星洲新達城市發展的股份。此外,李兆基通過恆基兆業地產持有71.8%的恆基發展、29.7%中華煤氣、32.6%油麻地小輪和25%廣州洛溪新城的股份。1996年,恆基兆業地產總市值達123.30億美元,資產總值為679.45億港元,營業額111.71億港元,在香港上市公司排名中位居前列。 幾年前,李兆基就已逐漸將企業經營交給下一代及專業人士打理,但至今依然在為自己的企業王國運籌帷幄。2004年12月15日,李兆基宣布成立了「兆基財經企業公司」,專門管理家族分散在全球高達65億美元的投資。
兆基財經企業公司成立以來,李兆基在投資領域的表現格外引人注目,可謂業績彪炳。期間,他先後斥巨資大量購買在香港上市的內地中央企業股票,中國網通、中國人壽、中國財險、中國電力、中石油、中海集運、平安保險、交通銀行、中遠控股、神華能源、建設銀行等眾多企業都得到他的垂青和巨資進入。2006年中國銀行在港上市時,李兆基又購入13.14億股(約4.97億美金),繼續力挺中央大型企業。亦通過此項投資獲得了高額的回報,在這三年成功轉型,而幾年來跟風認識內地企業新股的香港小投資者,同樣獲得了厚利。
一個78歲的老人成功「轉行」,把兆基財經企業公司的500億資產變成1200億元,榮膺「亞洲股神」。曾幾何時,這位「亞洲股神」卻最討厭炒股票,他曾以恆基集團主席身分,向當時的國家主席投訴,1997年時內地公司在香港上市的紅籌股炒得過熱。他所言非虛,當時受追捧的紅籌股,絕大部分沒有盈利支持,亂炒一通,最後接火棒的還是一眾散戶。十年後的今天,李兆基卻看準機會,轉而善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這個平台,讓雲集於此的數以萬計全球金融專才,將他擁有的巨額財富,變成更巨額的財富。 對於事業和為人處世,李兆基先生有自己的看法:
一、「小富由儉是至理名言,因為第一筆本錢最重要,有了它作為基石,才易於成功」。他進一步闡釋:「做人最忌的是日賺日花,入不敷支,有了本錢,安定下來,失業時也不用徬徨。」這副本錢就來自勤儉,他奉勸年輕人賺到錢千萬不要即時花光,而是要儲下來。「所謂大富由天,絕不是聽天由命,而是指順應天時地利,絕對不可強求。財來有因果,有緣由,有機緣,也有福分。一旦明知不可為而為,勉強的後果早晚會招致失敗。」他說:「『不貧』、『不富』者最有福,可以自得其樂。」
二、止、定、靜、安、慮、得
李兆基總結《四書》中《大學》其中一段:「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而得出止、定、靜、安、慮、得的「六字真言」,認為不論做事好,做生意好,投資也好,這六字真言都用得,只要按這六個字慢慢的想,一步一步的來,「便不會有大危險,做事便會有條理、層次。」
李兆基少年讀書時,便曾被老師梁惠民考他如何將這六字真言融會貫通在現實生活之上,當時李兆基的回答是:「譬如說,一個人如果只有一塊錢做生意,那就只有買進一塊錢的貨。賺了固然開心,萬一虧了也就算了。要知道適可而「止」,才不至彷徨無主,從而身心鎮「定」,才不受邪惡念頭侵襲,明心見性,思想寧「靜」,自然氣定神閑,理得心「安」,這時從容處事,更能周詳處事,更能周詳考「慮」,且可策劃將來事業發展,自然成就可「得」。」
三、投資要精確計算回報
李兆基認為,投資,最重要是精確計算回報,回報低就不做,回報高便值得研究,進行投資。李舉例說,他所成立的教育基金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十多二十年投入的資金,培養了人才,生生不息,一個培養十個,成功人才回饋社會,十個再培養一百個,無窮無盡,便是最好的投資。賭錢就最不好,給人抽水,回報低,最終必輸。又如買樓變了負資產,也是屬於得不償失的投資。
李兆基談到個人財富問題,說了一句古語:「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他始終認為,不擇手段,沒有道義,發達了也沒有用,做人應該要有自己的原則和理想。
李兆基認為,事業所帶來的成功感,不完全在金錢方面。在他心目中,做地產最重要的是有預測能力和鑒別能力,買地就像買衫一樣,買得便宜穿得久,便說明你眼光好、買得值。大家一齊去買地,誰識貨,誰不識貨,「有料無料」,幾年後便見分曉。總括來說,投資有如一塊試金石,能分辨「高」「低」、明察秋毫,是為最成功的境界。李兆基除了投資眼光快且准外,待人接物也很注重傳統的人情味,決不像有些商人只認錢不認人,幾十年來,他的恆基公司幾乎與香港各大地產公司都合作過,被譽稱為「百搭」地王。
作為地產界的「大哥大」,李兆基在香港政府適應市民要求壓樓價之時,曾帶頭將馬鞍山新港城最新樓盤自貶身價百分之八,為其他地產公司做出一個榜樣。李兆基雖只是小學畢業,但卻身懷絕技:用算盤計算快過電腦。他看得遠,算得准,記憶力和執行力驚人。對轄下的地盤、面積、入價、可供發展什麼副業,他都了如指掌。對集團屬下的業務,他都親歷親為。親自指導繪圖、設計,並將自己當作用戶,設身處地地考慮住宅怎樣設計才更實用。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一次,他看到一張專為中小家庭設立的面積較大的房屋示意圖。拿起來就對設計師說:「中小家庭很少會在家裡招呼親戚朋友,同事互相拜訪的情況亦不多,有什麼喜慶宴會,都是光顧酒樓茶室,因此客飯廳反而不必太大。多出的面積應設一個浴室放在主人房裡,就更有特色了。」後來,他的這個發明大受歡迎,並被迅速普及。 恆基兆業發展2015年6月1日晚發布公告,宣布其主席及董事總經理的變動及委任獨立非執行董事 。公告稱,李兆基將退任該公司主席兼董事總經理、提名委員會主席及薪酬委員會成員之職務,並留任執行董事。李兆基次子李家誠將調任為公司主席兼董事總經理,獲委任為公司提名委員會主席及薪酬委員會成員。
87歲的恆基地產主席李兆基宣布,2015年7月1日將退任恆基發展主席兼董事總經理等職務,但保留公司執行董事一職,公司主席由李兆基的次子、李家誠接任 ,這意味著李兆基50多年從商生涯走入尾聲。 「先疾後徐,先聲奪人,徐圖良策」。他認為凡成功不可或缺的是培養好自己的能力,做好事前准備,有獨到眼光,方能先別人一步。李兆基有句名言:「小生意怕食不怕息,大生意怕息不怕食。」他認為,做小生意最重要的是勤力,艱苦奮斗,他最不喜歡把時間及金錢花用在吃吃喝喝的應酬之上。而做大生意,最緊要是計算精確。生意額大,牽涉的本錢和盈利大,出入的利息,多一分少一分都很重要。

④ 投資去遠達恆基好不好有人知道這個APP嗎

找這個APP,進而投資理財,我認為更可靠些。再說了,這家的產品豐富,整體口碑也好,⌄而且知名度也高。有相關投資需求,找這家,更靠譜。

⑤ 蘇州恆基旭輝城位置在哪兒

文昌路/大同路交界處。

⑥ 明天找商家理論,恆基上網本問題多多,大家幫忙出出主意!!!

很難!明顯遇到JS了。我的二手的都有XP標跟INTER標!以後建議買DELL。HP。聯想!

⑦ 北京當代著名的十大建築物是哪十個

北京於20世紀50~90年代曾3次評選十大建築:

50年代的十大建築是人民大會堂、中國歷史革命博物館、軍事博物館、民族文化宮、民族飯店、釣魚台國賓館、中國美術館、華僑大廈(已被拆除,現已重建)、北京火車站 、全國農業展覽館、北京工人體育場和工人體育館

80年代的十大建築是國家圖書館、國際展覽中心、中央彩色電視中心、首都國際航空港候機樓、國際飯店、大觀園、長城飯店、中國劇院、抗日戰爭紀念館和北京地鐵東四十條車站。

90年代的十大建築是中央電視塔、奧林匹克中心及亞運村、北京新世界中心、北京植物園展覽溫室、清華大學圖書館新館、外語研究與教學出版社辦公樓、恆基中心、新東安市場、國際金融大廈、首都圖書館新館。

“北京當代十大建築”評選結果2009年9月24日揭曉,榮獲“北京當代十大建築”稱號的有:

首都機場3號航站樓、國家體育場、國家大劇院、北京南站、國家游泳中心、首都博物館、北京電視中心、國家圖書館(二期)、北京新保利大廈、國家體育館。



1、首都機場3號航站樓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3號航站樓,建築面積90多萬平方米,新增機位99個;新建一條長3800米、寬60米的跑道,世界上最大的客機空客A380也能夠順利起降。此外,新建北貨運區,相應配套建設場內交通系統,以及供水、供電、供氣、供油、通導、航空公司基地等設施。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3號(T3)航站樓主樓由荷蘭機場顧問公司(NACO)、英國諾曼·福斯特建築事務所負責方案設計,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負責設計管理和施工圖設計,民航機場(成都)電子工程設計所負責弱電/信息系統專項設計。



2、國家體育場

國家體育場(鳥巢)位於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南部,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主體育場。工程總佔地面積21公頃,場內觀眾坐席約為91000個。舉行了奧運會、殘奧會開閉幕式、田徑比賽及足球比賽決賽。奧運會後成為北京市民參與體育活動及享受體育娛樂的大型專業場所,並成為地標性的體育建築和奧運遺產。

體育場由雅克·赫爾佐格、德梅隆、艾未未以及李興剛等設計,由北京城建集團負責施工。體育場的形態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和搖籃,寄託著人類對未來的希望。設計者們對這個場館沒有做任何多餘的處理,把結構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築的外觀。

2003年12月24日開工建設,2008年3月完工,總造價22.67億元。作為國家標志性建築,2008年奧運會主體育場,國家體育場結構特點十分顯著。體育場為特級體育建築,大型體育場館。主體結構設計使用年限100年,耐火等級為一級,抗震設防烈度8度,地下工程防水等級1級。

2014年4月中國當代十大建築評審委員會從中國1000多座地標建築中,綜合年代、規模、藝術性和影響力四項指標,初評出二十個建築。最終由此產生十大當代建築。北京鳥巢——國家體育場為初評入圍建築之一 。作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冰上項目場館,國家體育場改造工程將於2020年初開工。



3、國家大劇院

國家大劇院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側,是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中國國家表演藝術的最高殿堂,中外文化交流的最大平台,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基地 。

國家大劇院從1958年第一次立項到2007年12月22日正式運營,經歷了49年,設計方案經歷了三次競標兩次修改,總造價30.67億元 。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設計方為法國巴黎機場公司。佔地11.89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其中主體建築10.5萬平方米,地下附屬設施6萬平方米。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藝術交流中心、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 。

4、北京南站

北京南站,位於中國北京豐台區,由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是北京的第二大火車站,也是北京面積最大、接發車次最多的火車站。

老北京南站始建於1897年。2006年5月10日,老北京南站正式開始封站改造。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際鐵路開通,新北京南站正式重新啟用。

截至2017年8月,北京南站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有24條股道、13座站台,其中從北往南依次為:普速場設到發線5條、3座站台;高速場設到發線12條、6座站台;城際場設到發線7條、4座站台。


5、國家游泳中心

國家游泳中心又稱“水立方”位於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內,是北京為2008年夏季奧運會修建的主游泳館,也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標志性建築物之一。

它的設計方案,是經全球設計競賽產生的“水的立方”([H2O]3)方案。其與國家體育場(俗稱鳥巢)分列於北京城市中軸線北端的兩側,共同形成相對完整的北京歷史文化名城形象。

國家游泳中心規劃建設用地6295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65000-80000平方米,其中地下部分的建築面積不少於15000平方米,長寬高分別為 177m ×177m ×30m。

2008年奧運會期間,國家游泳中心承擔游泳、跳水、花樣游泳、水球等比賽,可容納觀眾坐席17000座,其中永久觀眾坐席為6000座,奧運會期間增設臨時性座位11000個(賽後將拆除)。賽後成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集游泳、運動、健身、休閑於一體的中心 。



6、首都博物館

都博物館簡稱首博,位於北京長安街西延長線上、白雲路的西側,復興門外大街16號,原館址是“北京孔廟”。集收藏、展覽、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於一體的博物館,是北京地區大型綜合性博物館,屬中國省市級綜合性博物館。

截至2015年末,首都博物館總建築面積63390平方米,常設展覽藏品數量為5622件,展館有地上五層、地下二層。先後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7、北京電視中心

北京電視中心是北京電視台新台址,為北京市60項重點工程之一,並被列入2008奧運行動規劃。項目佔地面積約3.61萬平方米,按照規劃控制規模為25萬平方米,其中,一期工程建築面積約19.7萬平方米,建築安裝投資約20多億元人民幣。



8、國家圖書館(二期)

中國國家圖書館新館是國家“十五”重點文化工程建設項目。國家圖書館二期工程經過中鐵建工集團3年多的緊張施工,2008年9月9日正式開館。這座現代化的數字圖書館,將成為世界最大的中文文獻收藏基地,同時也是國內最先進的信息網路服務基地。 二期新館開館後,國家圖書館新增讀者座位2900個,日均接待讀者能力增加8000人次,館舍面積達25萬平方米,成為僅次於美國國會圖書館、莫斯科圖書館的世界第三大圖書館。

國家體育館該工程主要由體育館主體建築和一個與之緊密相鄰的熱身館以及相應的室外環境組成。 該場館內設有固定座位數18000個及臨時座位數2000個。在奧運會期間,賽時功能為競技體操、蹦床、手球的場館,在殘奧會期間的用途則是輪椅籃球的比賽場館。奧運會後,國家體育館作為北京市一流體育設施,成為集體體育競賽、文化娛樂於一體,提供多功能服務給市民活動中心。

作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冰上項目場館,國家體育館已經初步形成改造方案,2018年底前將開始改造。

⑧ 恆基陶瓷是個什麼品牌

首先是建築行業的瓷磚品牌,最近在央視的頻道CCTV2,7上看到好幾次他們的廣告,在當地的市場口碑還不錯,像合肥的恆基,雖然不在市場裡面。但在我們合肥很多小區和裝修公司好像都很有名氣,我是通過裝修公司認識恆基牌子,特別豐富,1000多平方店面選擇性特別多,值得推薦。

閱讀全文

與歷史恆基題是在哪裡面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