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六月五日是世界什麼日
六月五日是世界環境日。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隨著各國環境保護運動的深入,環境問題已成為重大社會問題,一些跨越國界的環境問題頻繁出現,環境問題和環境保護逐步進入國際社會生活。
1972年6月5~16日,聯合國在斯德哥爾摩召開人類環境會議,來自113個國家的政府代表和民間人士就世界當代環境問題以及保護全球環境戰略等問題進行了研討。
制定了《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宣言》和109條建議的保護全球環境的「行動計劃」,提出了7個共同觀點和26項共同原則,以鼓舞和指導世界各國人民保持和改善人類環境,並建議將此次大會的開幕日定為「世界環境日」。
(1)歷史上六月五號是什麼日子擴展閱讀:
全球氣候變暖,導致了冰川融化、冰蓋縮小、冰架斷裂。德國研究人員曾指出,全世界還有約16萬處冰川,而它們正快速消融。
比如,歐洲阿爾卑斯山的冰川面積比19世紀中葉縮小了三分之一,體積減少了一半;非洲最高山乞力馬扎羅山的冰川,從1912年至今,其山頂的冰冠縮小了80%。冰川的消融使上述地區的永凍土層喪失了「粘合劑」的功能,致使山崩和泥石流頻發。
另外,氣象觀測發現,過去幾十年,北極永久海冰在減少,冰川和凍土在融化。歐洲航天局專家根據衛星圖片分析後發現,2006年夏季,歐洲北部至北冰洋區域大約5%至10%的永凍冰開始松動融化。此外,南極在過去十幾年裡也有三大部分的冰架坍塌,而缺乏冰架支撐的冰川活動顯著加速,冰層也隨之變薄。
Ⅱ 每年的六月五日是什麼日
每年的六月五日對應的是「芒種」節日,芒種,又名「忙種」,是二十四節氣之第九個節氣,夏季的第三個節氣,干支歷午月的起始。斗指巳,太陽黃經達75°。芒種,是「有芒之谷類作物可種」的意思。這個時節氣溫顯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氣濕度大,適宜晚稻等谷類作物種植。農事耕種以「芒種」這節氣為界,過此之後種植成活率就越來越低。它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
Ⅲ 6月5號是什麼日子
世界環境日,公歷6月5日節日是世界環境日,這是每年都有的固定節日。2020年6月5日節日則有芒種節氣,這不是固定節日,時間在每年公歷6月5日-7日之間,是干支歷午月的起始,太陽到達黃經75°時。
2020年6月5號是芒種,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9個節氣,夏季的第三個節氣,表示仲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75°時叫芒種節氣。芒種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谷可稼種矣。」此時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將進入多雨的黃梅時節。
Ⅳ 六月五日是什麼節
6月5號的節日就是這一天的教師節,所以在這一天我們大家都可以過節是非常開心的一個節日。
Ⅳ 六月五日是什麼日子
2016年06月05日
是 : 二十四節中的芒種
又是世界環境日(1972) ,
東方尚英
( 回答 )
二0一六年五月初一 ,
星期日 ,戊午日 ,
Ⅵ 六月五號是什麼節日
世界環境日。
世界環境日為每年的6月5日,它的確立反映了世界各國人民對環境問題的認識和態度,表達了人類對美好環境的嚮往和追求。它是聯合國促進全球環境意識、提高政府對環境問題的注意並採取行動的主要媒介之一。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每年6月5日選擇一個成員國舉行「世界環境日」紀念活動,發表《環境現狀的年度報告書》及表彰「全球500佳」,並根據當年的世界主要環境問題及環境熱點,有針對性地制定「世界環境日」主題。
世界環境日注意事項
購物過程中,我們可以自行准備帆布袋等布袋代替塑料袋,盡量減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這樣可以減少塑料袋的使用量。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挑選禮物時,禮品盡量不要包裝,有需要可用布和緞帶包裝,這樣即保證了包裝的美觀也保護了環境。
Ⅶ 1840年到1956年的六月五號歷史事件
1840年到1956年的六月五號歷史事件如下:
1947年6月5日 馬歇爾計劃提出
1944年6月5日 諾曼底登陸
1941年6月5日 重慶發生防空大隧道慘案
1939年6月5日 原中華民國總統徐世昌病逝
1929年6月5日 宋子文清理廣東財政
1926年6月5日 葉挺獨立團攻克湖南攸縣
1910年6月5日 短篇小說大師歐·亨利去世
1901年6月5日 蘇加諾誕生
1883年6月5日 英國經濟學家凱因斯誕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