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功蓋分三國,名成八陣圖,描寫的是哪個人物
描寫的是三國蜀漢丞相諸葛亮。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兩句贊頌諸葛亮的豐功偉績,第一句是從總的方面寫,說諸葛亮在確立魏蜀吳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局勢的過程中,功績最為卓絕。
三國並存局面的形成,固然有許多因素,而諸葛亮輔助劉備從無到有地創建蜀國基業,應該說就是重要原因之一。
諸葛亮相關介紹
諸葛亮在後世受到極大的尊崇,成為後世忠臣的楷模,智慧的化身。成都有武侯祠,杜甫作千古名篇《蜀相》贊揚諸葛亮諸葛亮(公元181年07月23日—公元234年08月28日),字孔明,號卧龍(也作伏龍,與鳳雛齊名)。
漢族,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是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發明家、軍事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謚曰忠武侯;後來的東晉政權為了推崇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
❷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描寫的是哪個人物
說的是諸葛亮。
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謚曰忠武侯;後來的東晉政權為了推崇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代表作有《前出師表》、《後出師表》、《誡子書》、《隆中對》等。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諸葛連弩等。
通天文,曉地理,有著胸懷坦盪的大智慧。諸葛亮在後世受到極大的尊崇,成為後世忠臣的楷模,智慧的化身。成都有武侯祠,杜甫作千古名篇《蜀相》贊揚諸葛亮諸葛亮(公元181年07月23日—公元234年08月28日),字孔明,號卧龍(也作伏龍,與鳳雛齊名)。
漢族,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是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發明家、軍事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謚曰忠武侯;後來的東晉政權為了推崇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
❸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是描寫誰的
這兩句詩出自杜甫的《八陣圖》,「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贊頌諸葛亮的豐功偉績,尤其稱頌他在軍事上的才能和建樹。
一、原文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二、譯文
三國鼎立你建立了蓋世功績,創八陣圖你成就了永久聲名。任憑江流沖擊,石頭卻依然如故,千年遺恨,在於劉備失策想吞吳。
(3)功蓋三分國是描寫的哪個歷史人物擴展閱讀:
賞析
這兩句詩贊頌了諸葛亮的豐功偉績。第一句是從總的方面來寫,說諸葛亮在確立魏蜀吳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局勢的過程中,功績最為卓絕。三國並存局面的形成,固然有許多因素,而諸葛亮輔助劉備從無到有的創建蜀國基業,應該說是重要原因之一。杜甫這一高度概括的贊語,客觀地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歷史真實。
第二句是從具體的方面來說,諸葛亮創制的八陣圖使他聲名卓著。對這一點古人曾屢加稱頌,而杜甫的這句詩則是更集中、更凝練的贊頌了諸葛亮的軍事業績。
❹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描寫的是哪一位人物
諸葛亮,功蓋三分國指的是在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亮提出三分天下的設想,諸葛亮擺八陣圖,退了追擊的吳軍,劉備因關羽死在了東吳手上出兵伐吳在山林中建立營帳,沒有聽諸葛亮的建議在水邊扎營,被陸遜切斷水源火燒連營
❺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說的是哪朝代中的名將是誰
諸葛亮在確立魏蜀吳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局勢的過程中,功績最為卓絕。創制八陣圖使他聲名更加卓著。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這兩句贊頌諸葛亮的豐功偉績。第一句是從總的方面寫,說諸葛亮在確立魏蜀吳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局勢的過程中,功績最為卓絕。三國並存局面的形成,固然有許多因素,而諸葛亮輔助劉備從無到有地創建蜀國基業,應該說是重要原因之一。杜甫這一高度概括的贊語,客觀地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歷史真實。第二句是從具體的方面來寫,說諸葛亮創制八陣圖使他聲名更加卓著。對這一點古人曾屢加稱頌,如成都武侯祠中的碑刻就寫道:「一統經綸志未酬,布陣有圖誠妙略。」「江上陣圖猶布列,蜀中相業有輝光。」而杜甫的這句詩則是更集中、更凝煉地贊頌了諸葛亮的軍事業績。
❻ 功蓋三分國 名成八陣圖 說的是誰
說的是諸葛亮。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八陣圖》,全文如下: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翻譯:
三國鼎立,孔明的功勛最為卓著,他創制的八卦陣,更是名揚千古。
任憑江流沖擊,石頭卻依然如故,千年遺恨,在於劉備失策想吞吳。
這首詩寫於唐代宗大歷元年(766年)。此詩前二句贊頌諸葛亮的豐功偉績,尤其稱頌他在軍事上的才能和建樹;後二句對劉備吞吳失師,葬送了諸葛亮聯吳抗曹統一中國的宏圖大業,表示惋惜。
(6)功蓋三分國是描寫的哪個歷史人物擴展閱讀:
諸葛亮資料: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卧龍,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國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
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諸葛玄死後,諸葛亮就在隆中隱居。後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聯孫抗曹,於赤壁之戰大敗曹軍。形成三國鼎足之勢,又奪占荊州。
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繼又擊敗曹軍,奪得漢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
蜀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勤勉謹慎,大小政事必親自處理,賞罰嚴明;與東吳聯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系;實行屯田政策,加強戰備。
前後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糧盡無功。終因積勞成疾,於蜀建興十二年(234年)病逝於五丈原(今陝西寶雞岐山境內),享年54歲。劉禪追封其為忠武侯,後世常以武侯尊稱諸葛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八陣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諸葛亮
❼ 功蓋三分國---------------說的是三國時期的哪個人物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這是唐代杜甫吟詠諸葛亮的。這首詩指的是吳蜀彝陵戰役,劉備伐吳而敗績,傳說諸葛亮以八卦石陣嚇退吳將陸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