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上什麼時候有江西的

歷史上什麼時候有江西的

發布時間:2022-07-09 02:30:47

① 江西最早是什麼時候建省

歷史淵源 江西開發的歷史,從出土文物考證,可以上溯到距今一萬年以前。而江西作為明確的行政區域建制。
始於漢高帝初年(約於公元前202年)。時設豫章郡,郡治南昌,下轄18縣,分別為南昌、廬陵、彭澤、鄱陽、餘汗、柴桑、贛、新淦、南城、宜春、雩都、艾、安平、海昏、歷陵和建成等,分布地域為贛江、盱江、信江、修水、袁水沿岸,即與後來的江西省區大致相當。
漢武帝時劃全國為13個監察區,稱13部州,此時的江西屬楊州部。
公元291年,即西晉元康元年,改設江州,其主體為江西地區原有郡縣。
隋時曾作行政區劃調整,州的級別降與郡同,因而隋代的江西地區設有7郡24縣。
唐時增加到8州37縣,分別為洪州、饒州、虔州、吉州、江州、袁州、撫州和信州。
貞觀元年唐太宗劃全國為10道監察區,玄宗時增為15道,洪、饒、虔、吉、江、袁、撫、信8州隸屬於江南西道監察區。
五代時期,江西地區轄南唐(南唐前期稱吳)。在這個時期出現了相當於下等州的新的行政區劃6州、4軍、55縣。
交泰元年,南唐中主決定建南都於洪州,並因此升洪州為南昌府。
宋代在州之上改道為路,江西地區被置9州、4軍、68縣,其大部分隸屬於江南西路,另有一部分隸屬於江南東路。
元朝開始確立行中書省制度(簡稱行省或省)。江西行省轄區遠遠大於今天的江西省區。除包括了今江西絕大部分地區外(原江西東北地區隸屬於江浙行省),還包括了今天廣東省的大部分。元行省下設路、直隸州、州(同縣級行政機構)和縣。江西行省下轄龍興、吉安、南康、贛州、建昌、江州、南安、瑞州、袁州、臨江、撫州、饒州、信州等13路和南豐、鉛山2直隸州以及48個縣、16個縣級州。
明朝雖然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的省區建制,但改行中書省為布政使司(習慣上仍然稱省),改路為府和改州為縣。江西布政使司轄南昌、瑞州、饒州、南康、九江、廣信、撫州、建昌、吉安、袁州、臨江、贛州、南安13府,下轄78縣,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區。其時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為江西布政使司的最高行政機關,三司分別由中央直接節制,分權而治,互不統屬。
清代改江西布政使司為江西省,行政區域基本承襲明建制。另在吉安府增設蓮花、南昌府增設銅鼓、贛州府增設虔南等3個縣級廳,同時升寧都縣為省轄直隸州。巡撫成為全省最高行政長官,下設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民政、財政與司法監察。
民國時期,清朝的府、州、廳一律改為縣。江西省共轄81縣。至1926年北伐軍進駐南昌時正式設南昌市。1934年從安徽劃婺源縣入江西,1947年劃回安徽,1949年再次劃歸江西。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群眾先後在江西建立了大片革命根據地。其中著名的有贛西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包括寧岡、永新、蓮花3縣和吉安、安福、遂川與湖南酃縣的一部分)、湘贛革命根據地、贛東北革命根據地(包括弋陽、橫峰、貴溪、德興、余江、萬年、上饒、鉛山等縣,後發展為閩浙贛革命根據地)以及包括銅鼓、修水、萬載、宜豐等縣的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當時的中央革命根據地在贛南和閩西地區的21縣(包括江西的瑞金、安遠、信豐、廣昌、石城、黎川、寧都、興國、於都、會昌、尋烏等11縣),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設在瑞金,故瑞金有紅都之稱。

② 江西省在古代叫什麼名字,又屬於那個朝代

漢高帝初年(約於公元前202年),時設豫章郡(贛江原稱豫章江),郡治南昌,下轄18縣,分別為南昌、廬陵、彭澤、鄱陽、餘汗、柴桑、贛、新淦、南城、宜春、雩都、艾、安平、海昏、歷陵和建成等,分布地域為贛江、盱江、信江、修水、袁水沿岸,即與後來的江西省區大致相當。漢武帝時劃全國為13個監察區,稱13部州,此時的江西屬楊州部。莽新的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將豫章郡易名九江郡。東漢、三國、晉、南北朝,以郡名則為豫章,以郡治所名則為南昌。 隋開皇九年(589)罷豫章郡置洪州,治南昌縣。 唐至德元年(756),豫章郡名改稱章郡。 唐朝貞觀年間,在長江中下游地區設置了江南道,公元733年唐玄宗又分為江南東道,江南西道。江南東道歷經演變,現在已是江蘇安徽兩省;江南西道則以江西之名延續了下來,進而也逐漸取代了「豫章」作為江西地區的行政名稱。

③ 誰懂江西的歷史

南昌是江西省省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江西全省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中心,全國35個特大城市之一。南昌風景秀麗,名勝古跡眾多,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稱。南昌市內江河縱橫,湖泊星羅棋布,市區錯落著東湖、西湖、南湖、北湖四個人工湖,象四面明鏡鑲嵌在市中心,構成了美麗的城市風光。
南昌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現已發掘舊石器時代以來的古文化遺址近60處之多,最早有關南昌的文字記載見之於《禹貢》。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派穎侯灌嬰率兵進駐南昌,並修築南昌城,俗稱灌嬰城,取"唱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定名"南昌",並為豫章治郡,隋初為洪州治。唐、宋為江南西道及洪州治所,為東南有名的都會,故又稱"洪都"。元、明、清歷代皆為江西省治。歷代冠蓋雲集,車馬如流,人文薈萃,商賈絡繹,樓台相望。「八一南昌起義」,使她成為「軍旗升起的地方」,以「英雄城」馳名天下。一九八六年被國務院列入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一九九二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內地八大重點開放城市之一。

南昌古老的名勝交融於奇妙的自然風光之中,秀麗的山水裝點著江南文化古城的獨特風貌,自然資源豐富,經濟建設、城建、交通、科教發展迅速,處處舊貌換新顏。改革開放後,南昌旅遊業發展迅猛,許多古跡文物修復一新,江南名樓滕王閣又重建屹立於贛江之濱,給古城增添了無窮魅力。近年來,梅嶺、青山湖風景區等旅遊場所相繼開發,南昌成為中外旅遊者參觀、學習、游覽的熱點城市。

南昌城區現在非常繁華,位於市中心的八一廣場綠草如茵,可容納10萬人。屹立在廣場南端的八一南昌起義紀念塔高聳入雲,成為南昌革命歷史的豐碑。改革開放後,南昌的旅遊事業發展迅速,許多的文物古跡修復一新,自然景觀26處,人文景觀已達78處,南昌臨近周邊地區有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廬山風景名勝區,鄱陽湖候鳥保護區、龍虎山國家風景名勝區、井岡山國家風景名勝區、三清山國家風景名勝區。形成了以南昌為中心,沿京九鐵路風景帶為重點,輻射江西全省的旅遊、觀光體系。

南昌這座具有兩千多年燦爛歷史文化的古城和舉世聞名的「英雄城」,必將在新世紀中煥發出勃勃生機與活力,以繁榮、富裕、文明的嶄新風貌,崛起於輝煌的二十一世紀。

交通方面:京九鐵路貫通後,南昌已形成水、陸、空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為各方遊客進出南昌提供了便利條件:南昌到廬山、九江、井岡山、吉安、鷹潭、上饒、景德鎮主要景點每天都有往返班車。

南昌春季氣候溫潤,秋季天高氣爽,每年四月至11月為最佳旅遊季節。
南昌是江西省省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江西全省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中心,全國35個特大城市之一。南昌風景秀麗,名勝古跡眾多,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稱。南昌市內江河縱橫,湖泊星羅棋布,市區錯落著東湖、西湖、南湖、北湖四個人工湖,象四面明鏡鑲嵌在市中心,構成了美麗的城市風光。
南昌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現已發掘舊石器時代以來的古文化遺址近60處之多,最早有關南昌的文字記載見之於《禹貢》。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派穎侯灌嬰率兵進駐南昌,並修築南昌城,俗稱灌嬰城,取"唱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定名"南昌",並為豫章治郡,隋初為洪州治。唐、宋為江南西道及洪州治所,為東南有名的都會,故又稱"洪都"。元、明、清歷代皆為江西省治。歷代冠蓋雲集,車馬如流,人文薈萃,商賈絡繹,樓台相望。「八一南昌起義」,使她成為「軍旗升起的地方」,以「英雄城」馳名天下。一九八六年被國務院列入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一九九二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內地八大重點開放城市之一。

南昌古老的名勝交融於奇妙的自然風光之中,秀麗的山水裝點著江南文化古城的獨特風貌,自然資源豐富,經濟建設、城建、交通、科教發展迅速,處處舊貌換新顏。改革開放後,南昌旅遊業發展迅猛,許多古跡文物修復一新,江南名樓滕王閣又重建屹立於贛江之濱,給古城增添了無窮魅力。近年來,梅嶺、青山湖風景區等旅遊場所相繼開發,南昌成為中外旅遊者參觀、學習、游覽的熱點城市。

南昌城區現在非常繁華,位於市中心的八一廣場綠草如茵,可容納10萬人。屹立在廣場南端的八一南昌起義紀念塔高聳入雲,成為南昌革命歷史的豐碑。改革開放後,南昌的旅遊事業發展迅速,許多的文物古跡修復一新,自然景觀26處,人文景觀已達78處,南昌臨近周邊地區有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廬山風景名勝區,鄱陽湖候鳥保護區、龍虎山國家風景名勝區、井岡山國家風景名勝區、三清山國家風景名勝區。形成了以南昌為中心,沿京九鐵路風景帶為重點,輻射江西全省的旅遊、觀光體系。

南昌這座具有兩千多年燦爛歷史文化的古城和舉世聞名的「英雄城」,必將在新世紀中煥發出勃勃生機與活力,以繁榮、富裕、文明的嶄新風貌,崛起於輝煌的二十一世紀。

交通方面:京九鐵路貫通後,南昌已形成水、陸、空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為各方遊客進出南昌提供了便利條件:南昌到廬山、九江、井岡山、吉安、鷹潭、上饒、景德鎮主要景點每天都有往返班車。

南昌春季氣候溫潤,秋季天高氣爽,每年四月至11月為最佳旅遊季節。
南昌是江西省省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江西全省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中心,全國35個特大城市之一。南昌風景秀麗,名勝古跡眾多,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稱。南昌市內江河縱橫,湖泊星羅棋布,市區錯落著東湖、西湖、南湖、北湖四個人工湖,象四面明鏡鑲嵌在市中心,構成了美麗的城市風光。
南昌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現已發掘舊石器時代以來的古文化遺址近60處之多,最早有關南昌的文字記載見之於《禹貢》。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派穎侯灌嬰率兵進駐南昌,並修築南昌城,俗稱灌嬰城,取"唱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定名"南昌",並為豫章治郡,隋初為洪州治。唐、宋為江南西道及洪州治所,為東南有名的都會,故又稱"洪都"。元、明、清歷代皆為江西省治。歷代冠蓋雲集,車馬如流,人文薈萃,商賈絡繹,樓台相望。「八一南昌起義」,使她成為「軍旗升起的地方」,以「英雄城」馳名天下。一九八六年被國務院列入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一九九二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內地八大重點開放城市之一。

南昌古老的名勝交融於奇妙的自然風光之中,秀麗的山水裝點著江南文化古城的獨特風貌,自然資源豐富,經濟建設、城建、交通、科教發展迅速,處處舊貌換新顏。改革開放後,南昌旅遊業發展迅猛,許多古跡文物修復一新,江南名樓滕王閣又重建屹立於贛江之濱,給古城增添了無窮魅力。近年來,梅嶺、青山湖風景區等旅遊場所相繼開發,南昌成為中外旅遊者參觀、學習、游覽的熱點城市。

南昌城區現在非常繁華,位於市中心的八一廣場綠草如茵,可容納10萬人。屹立在廣場南端的八一南昌起義紀念塔高聳入雲,成為南昌革命歷史的豐碑。改革開放後,南昌的旅遊事業發展迅速,許多的文物古跡修復一新,自然景觀26處,人文景觀已達78處,南昌臨近周邊地區有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廬山風景名勝區,鄱陽湖候鳥保護區、龍虎山國家風景名勝區、井岡山國家風景名勝區、三清山國家風景名勝區。形成了以南昌為中心,沿京九鐵路風景帶為重點,輻射江西全省的旅遊、觀光體系。

南昌這座具有兩千多年燦爛歷史文化的古城和舉世聞名的「英雄城」,必將在新世紀中煥發出勃勃生機與活力,以繁榮、富裕、文明的嶄新風貌,崛起於輝煌的二十一世紀。

交通方面:京九鐵路貫通後,南昌已形成水、陸、空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為各方遊客進出南昌提供了便利條件:南昌到廬山、九江、井岡山、吉安、鷹潭、上饒、景德鎮主要景點每天都有往返班車。

南昌春季氣候溫潤,秋季天高氣爽,每年四月至11月為最佳旅遊季節。

南昌新八一大橋於1997年9月29日正式建成通車,該橋是江西省第一座斜拉橋。

新八一大橋不僅是一項宏偉的現代化交通設施,也是南昌一大景觀。大橋外型雄偉壯觀,巍巍高塔與兩岸高樓對應。縱橫設計採用豎曲線,像長虹卧波,具有曲線美。南引橋三層,全互通立交,喇叭型,四個圓圈像蝴蝶飛舞,圈內矗立著體現江西歷史文化的當陽樓、郁孤台、牡丹亭、龍珠閣四個樓台亭閣。大橋南岸橋頭石雕黑白雙貓,寓意深刻。北岸鑄銅雙獅,威武雄壯。整座大橋宛如巨龍橫卧在贛江之上,形成南昌一道新的旅遊風景線。

④ 江西有多少年的歷史

翻開歷史,明清以前,江西從來都是全國最繁華的地方。首先,南昌之名就是「南方昌盛之地的意思」。
江西最昌盛的時候應該是唐宋:初唐四傑之一王勃的《滕王閣序》中寫到「豫章(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鬥牛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彩星馳,台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宇文新州之懿範,襜帷暫住。十旬休假,勝友如雲;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清霜,王將軍之武庫。家君作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可見當時南昌確實昌盛。
唐宋八大家中有三人是江西人:王安石、曾鞏、歐陽修。宋朝時江西出了兩位著名的宰相:一是變法的王安石,二是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
明朝時江西人在科舉考試中更是了得:以吉安來說,吉安歷史上共出了18個科舉狀元。建文二年,吉安府包攬了那一屆的狀元,榜眼,探花。他們分別是胡廣、王艮和李貫。科舉前三名同出一地,這在中國史上是絕無僅有的。此時候,吉安府天下誰人不知,誰人不曉。永樂二年科舉,又一次破天荒,吉安府包攬全國前七名!從此,天下讀書人聞吉安府色變,當真個是威震天下!明朝可以說是吉安的教育界,思想界成就最高的朝代。那時「隔河兩帝相,十里五狀元」,甚至「一門五進士」都並不少見。明朝的吉安,共出過12名狀元、11名榜眼、10探花,並且有10位帝輔、22位尚書。明成祖朱棣創設的內閣中,七個內閣成員(和現在的中央常委一樣),解縉、胡廣、楊士奇、金幼孜四人同屬吉安。其中解縉是《永樂大典》主編。楊士奇更是為四朝帝輔,稱他為仁宣盛世的第一功臣一點都不為過。而正德年間的的江西吉安府廬陵縣知縣,正是大名鼎鼎的心學創始人王陽明!
所以江西自古便很繁華的。(自己是吉安人,所以拿吉安說了點)
另外說點題外的,江西既然自古繁華,為什麼現在不見得怎麼樣了?
江西一省為全國貢獻了多少文人,為中國的社會科學作出的貢獻恐怕連山東都要退避的,沒有江西就沒有古典文學,哲學的高度繁榮,長征路上三個亡靈中就有一個興國人,而興國只是江西的一個縣。
「 京廣線的一次選擇就讓湖南湖北繁榮了上百年,直到最近十年,南昌才找回了南方昌盛之地的浮華舊夢。這不僅僅是一種氣度,更是一種包容。江西沒有錯,但是江西卻當作後娘的孩子養了將近50年。翻開歷史,明清以前,江西從來都是全國最繁華的地方,說明江西人缺乏的不是人和,而是一種環境。 」

⑤ 江西有多少年的歷史

江西省,簡稱贛。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設江南西道而為省名,又因為江西省最大河流為贛江而得簡稱,「自江北視江南,江東在左,江西在右。」,別稱江右。自古以來江西人文薈萃、物產富饒,有「文章節義之邦,白鶴魚米之國」的美譽

⑥ 江西以前在古代叫什麼

江西以前在古代叫:江右、江南西道。江西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設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古為干越之地和省內最大河流為贛江而簡稱贛。

清代改江西布政使司為江西省,行政區域基本承襲明建制。另在吉安府增設蓮花、南昌府增設銅鼓、贛州府增設虔南等3個縣級廳,同時升寧都縣為省轄直隸州。

地形地貌:

江西省的地形以江南丘陵、山地為主;盆地、谷地廣布,略帶鄱陽湖平原。地質與地貌地質構造上,以錦江—信江一線為界,北部屬揚子准地台江南台隆,南部屬華南褶皺系,志留紀末晚加里東運動使二者合並在一起。

後又經受印支、燕山和喜馬拉雅運動多次改造,形成了一系列東北—西南走向的構造帶,南部地區有大量花崗岩侵入,盆地中沉積了白堊系至老第三系的紅色碎屑岩層,並夾有石膏和岩鹽沉積;北部地區形成了以鄱陽湖為中心的斷陷盆地,盆地邊緣的山前地帶有第四紀紅土堆積。這是造成全省地勢向北傾斜的地質基礎。

⑦ 中國歷史上出現過400多位皇帝,為何沒有一個人出身江西

從秦朝到清朝,兩千多年來,中國一共出過400多位正統皇帝,如此以來,幾乎中國每個省份都出過皇帝。但是,依然還是有例外,在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歷史中,“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的”江西卻從來沒有出過皇帝。

單從地理位置上看,江西作為被6個大省所包圍的內陸省,其戰略位置非常重要;不僅如此,坐落在長江中下游的江西水土宜人、古來富足。既然如此,為什麼古代的江西從來沒有出過皇帝?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所致。

婺源美景

第四:江西封閉的地理環境,讓這里成為了一個閉關修煉的魚米之鄉,百姓缺乏揭竿而起的機會。漢朝末年,由於北方戰亂不斷,導致大量百姓開始向南遷徙,土地廣袤、環境閉塞的江西,成為了大量百姓南遷的目的地之一。此後,江西開始崛起,但是由於古代戰爭大多都發生在北方,所以,江西長期以來都是一個富足安逸的魚米之鄉。

百姓既然能夠在這里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自然不會揭竿而起去推翻一國之君,反倒是因為這種先天優越的地理環境,為朝廷輸送了不少優秀的文人才子,宋明時期,江西籍的進士甚至占據了朝堂的半壁江山,從中也可見江西的文風之盛。綜合以上四點,江西不具備出皇帝的優越戰爭環境和經濟支持,這里的人們也缺乏稱霸天下的先決條件,這些都是江西沒有出過皇帝的原因所在。

⑧ 江西省在古代(三國時期,戰國時期)分別屬於哪個國家

江西省在三國時期屬於吳國,戰國時期屬於楚國。

吳國是孫權在中國東南部建立的政權。孫吳領有漢末揚州與荊州大部地區及交州全境,後分交州東北部為廣州。孫吳大力發展經濟,對江南地區的開發做出了重大貢獻。

楚國是先秦時期位於長江流域的諸侯國。楚宣王、楚威王時期,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東至大海,南起南嶺,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蘇北部、陝西東南部、山東西南部,幅員廣闊。楚國至此進入了最鼎盛時期。

(8)歷史上什麼時候有江西的擴展閱讀:

江西省歷史沿革:

江西境內有邗越、百濮。進入青銅器時代,與中原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一致。春秋戰國時期,吳、越、楚三國分爭江西。秦設三十六郡,江西屬九江郡,置廬陵縣、新淦縣、南壄縣。而江西作為明確的行政區域建制,則始於漢高帝初年。時設豫章郡,郡治南昌縣,下轄18縣。

漢武帝時劃全國為13個監察區,稱13部州,江西屬揚州刺史部。獻帝建安五年(200年)時,孫策分廬陵、雩都等縣置廬陵郡。建安十五年(210年),孫權厘置彭澤郡(旋廢)、鄱陽郡。嘉禾五年(236年),孫權廬陵南部都尉,隸揚州。

隋時曾作行政區劃調整,州的級別降與郡同,因而隋代的江西地區設有7郡24縣。至唐時增加到8州37縣。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劃全國為10道監察區,江西屬於江南道。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時增為15道,屬江南西道,其監察區下轄8州,治洪州(南昌市)。

宋代在州之上改道為路,初設江南路,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分江南路為江南東路和江南西路,江西地區被置9州、4軍、68縣,其大部分隸屬於江南西路,仍治洪州,另有一部分隸屬於江南東路。

元朝開始確立行中書省制度(簡稱行省)。江西行省轄區大於今江西省區。除包括了今江西絕大部分地區外(原江西東北地區隸屬於江浙行省)和今廣東省的大部分。江西行省下轄13路、2直隸州以及48個縣、16個縣級州。

明朝雖然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的省區建制,但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改路為府和改州為縣。江西承宣布政使司轄13府78縣,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區 。清代改江西布政使司為江西省,行政區域基本承襲明建制。

⑨ 古代有沒有哪個朝代是在江西哪個城市做過首都的

江西。。一個歷史很悠久的地方。。從出土文物里有1萬年以上的東西。真正有歷史記載成為行政地區是從漢高帝初年(約於公元前202年)。歷史上還從來沒有過成首都的!呵呵。

西安。。不得不說的古都!

在中國歷史上,有20個政權被認為在西安建都。但是其中哪些應該稱為王朝,其中哪些王朝的首都應該算是西安,是一 個眾說紛紜的問題。這是人們對於什麼是「王朝」、「首都」和「建都」等概念理解存在的差異,導致對有哪些王朝在某地建都產生了分歧。目前被官方採用的說法是13個王朝。此外主要還有10朝、11朝、12朝、14朝和17朝4種數量上不同的說法;其中14朝和17朝的具體朝代又各有兩種說法。
·10朝說
10朝——依照時間次序為: 西周(前363年)、秦(統一後15年)、西漢(前202年)、前趙(11年)、前秦(33年)、後秦(34年)、西魏(22年)、北周(25年)、隋(38年)、唐(273年)。
·11朝說
11朝——在10朝的基礎上加上王莽建立的新朝(前15年)。
·12朝說
12朝——在11朝的基礎上加上西晉(愍帝4年)。
·13朝說
13朝——在12朝的基礎上加上東漢(獻帝6年)。
·14朝說
14朝——有兩種情形:(1) 在13朝的基礎上加上大夏王朝;(2)在13朝基礎上加上武則天建立的武周(15年)。
·16朝說
16朝——在13朝的基礎上加上西漢末年由劉玄建立的更始政權、由樊崇劉盆子建立的赤眉政權和黃巢建立的大齊。
·17朝說
17朝——分兩種情形:(1) 在14朝第1種情形的基礎上加上武周,大齊和李自成建立的大順;(2) 在13朝的基礎上加上更始政權、赤眉政權、大齊和的大順。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什麼時候有江西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