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虎門銷煙重大歷史事件是什麼發生的
虎門銷煙重大歷史事件是在1839年,清朝道光年間發生的。
虎門銷煙(1839年6月)指中國清朝政府委任欽差大臣林則徐在廣東虎門集中銷毀鴉片的歷史事件。
此事後來成為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線,《南京條約》也是此次戰爭時政簽訂的。虎門銷煙間接導致了不平等條約給華夏人民帶來的傷害(割地賠款)。
1839年6月3日(清宣宗道光十九年歲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則徐下令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鴉片,至6月25日結束,共歷時23天,銷毀鴉片19187箱和2119袋,總重量2376254斤。
虎門銷煙成為打擊毒品的歷史事件。虎門銷煙開始的6月3日,民國時被定為不放假的禁煙節,而銷煙結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是國際禁毒日。
(1)6月26日歷史上發生了什麼擴展閱讀:
林則徐虎門銷煙的地點是在虎門海灘,由於鴉片數量巨大,因此整個銷煙的過程一直持續了二十三天才結束。
這次禁煙引發了第一次鴉片戰爭,但是這次銷煙的歷史意義不容忽視,最大歷史意義就是解決了鴉片對我國的危害,開啟民智,讓民眾認識到了鴉片的危害,對中國今後的發展也有巨大的影響。
林則徐在廣東禁煙的時候,不僅僅面對著外國列強的壓迫,還要應對清朝內部那些為了一己私利,不斷使用陰謀詭計來阻止林則徐進行禁煙運動的官員。
但是林則徐無畏強權,一邊對抗外來勢力,一邊抵禦內部的壓力,成功地將禁煙運動進行下去。幾乎將虎門所有的鴉片都銷毀了,成功的守護了虎門地區的安寧。
虎門銷煙之後,清政府迫於壓力,貶謫了林則徐。因為人才難得,因此又被朝廷啟用,不斷的到陝西、甘肅、雲南、廣西等地做官,處理一些非常棘手的事情。林則徐在這些地方不但參加了一些軍事鎮壓,而且還大力的發展了當地的經濟,真的是哪裡需要林則徐,林則徐就往哪裡跑。
最後,在廣西地區,因為長途奔波,再加上瘴氣的感染,所以林則徐最終死在了廣西。
⑵ 每年6月26日是「國際禁毒日」。與哪一件歷史事件相關
與虎門硝煙有關。
清朝末年,英國在中國傾銷鴉片,嚴重損害中國民眾的身心健康,同時還導致白銀流水一樣流向國外,造成財政枯竭。基於此,以林則徐為代表的一批有識之士站出來,呼籲朝廷嚴禁鴉片。
林則徐大膽預言:「此禍不除,十年之後,不惟無可籌之餉,且無可用之兵!」這句話正好命中道光皇帝的心事。國家沒有錢,又沒有兵,豈不是「國將不國」?於是,1839年初,道光皇帝在19次召見林則徐後,任命他為欽差大臣,前往鴉片走私最嚴重的廣東,查禁鴉片。
6月3日,除了少數鴉片運送京師作樣本外,林則徐將其餘鴉片盡數銷毀於虎門海灘。這就是著名的「虎門銷煙」。
⑶ 6月26日國際禁毒日與林則徐虎門銷煙有關系嗎
6月26日國際禁毒日與林則徐虎門銷煙有關系。
因林則徐虎門銷煙是6月3日起,到6月26日止,故將6月26日定為國際禁毒日。
1987年6月12日至26日,聯合國在維也納召開由138個國家的3000多名代表參加的麻醉品濫用和非法販運問題部長級會議,會議提出了「愛生命,不吸毒」的口號,並與會代表一致同意6月26日定為「國際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國對毒品問題的重視,同時號召全球人民共同來解決毒品問題。
每年「6.26」國際禁毒日前後,各級政府都會通過報刊、廣播、電視等新聞媒介及其他多種形式集中開展禁毒宣傳活動。
(3)6月26日歷史上發生了什麼擴展閱讀:
道光十九年四月廿二(1839年6月3日),虎門銷煙正式開始,虎門搭起了一座禮台,前面掛著一面黃綾長幡,上書「欽差大臣奉旨查辦廣東海口事務大臣節制水陸各營總督部堂林」,廣東各高級官員全部出席。由於銷煙是公開參觀的,加上是端午節前後,因此人們紛紛前往虎門淺灘。
另外,不販鴉片的外商、領事、外國記者、傳教士等等,都專程由澳門或其他地方前來參觀,當中無一是英國人,以抗議清廷對英國人財產施加壓迫。
林則徐下令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鴉片,至6月25日結束,共歷時23天,銷毀鴉片19187箱和2119袋,總重量2376254斤。
虎門銷煙成為打擊毒品的歷史事件。虎門銷煙開始的6月3日,民國時被定為不放假的禁煙節,而銷煙結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是國際禁毒日。
虎門銷煙一方面喚醒了當時中國很多愛國的有識之士,他們開始反省,重新定位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不再以「天朝上國」自居。 另一方面,也大大抑制了英國在中國的鴉片交易,沉重打擊了英國資產階級在中國的貿易掠奪,展示了中國人民禁煙的堅定決心和覺醒意識。
此外,這次事件還成為世界的禁煙運動的一個範例,歷史上很多國家、地區結合自身的情況對此予以效仿,抑制毒品泛濫。
⑷ 六月二十六日國際禁毒日與哪個歷史事件有關這一事件有何重大
國際禁毒日與清代著名的禁毒行動——虎門銷煙事件有關。
虎門銷煙在打擊毒品的歷史中發揮了重大作用,不僅沉重打擊了西方殖民者借鴉片貿易牟利的罪惡行徑,更在世界禁毒史上寫下壯烈的第一筆。
1839年6月3日,清朝政府委任欽差大臣林則徐在廣東虎門海灘集中銷毀鴉片,至6月25日此次銷毀鴉片事件才結束,歷時23天,共銷毀鴉片19187箱和2119袋,總重量達到2376254斤。這次事件便稱為虎門硝煙,後來成為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線,《南京條約》也是那次戰爭時清政府簽訂的。
(4)6月26日歷史上發生了什麼擴展閱讀:
國際禁毒日宣傳口號:
1、珍愛生命 拒絕毒品
2、勤勞致富 遠離毒品
3、有毒必肅 販毒必懲
4、全民動員 掃除毒害
5、抵制毒品 參與禁毒
6、禁毒不勝 決不收兵
7、禁絕毒品 人人有責
8、禁絕毒品 利國利民
9、珍愛生命 遠離毒品
10、莫沾毒品 莫交毒友
11、抵制毒品 消除毒害
12、毒害無邊 回頭是岸
13、認清毒害 戒斷毒癮
14、禁絕毒品 功在當代 利在千秋
15、嚴厲打擊制販毒活動
16、販毒是殺人 吸毒是自殺
17、加大禁毒力度 深化禁毒斗爭
18、有毒制毒創無毒 無毒防毒保凈土
19、大力創建無毒社區,創一方凈土,保一方平安
20、接近毒品就是走向死亡
21、普及禁毒常識 提高禁毒意識
22、千家萬戶齊承諾 不讓毒品進我家
23、吸毒是當今人類社會的公害
24、敲開毒品的門 挖好自己的墳
25、預防毒品危害 保障身心健康
26、無毒鄰里稱頌 有毒家破人亡
27、毒品一日不絕 禁毒一日不止
28、有毒必肅 販毒必懲 種毒必鏟 吸毒必戒
29、喚醒民眾 潔身自好 抵制毒品 勤勞致富
30、販毒有罪 吸毒可恥 禁毒光榮
31、喚醒民眾 積極參與禁毒斗爭
32、全民動員築起防毒販毒的思想防線
33、依法宣傳毒品危害 增強學生法律意識 培養遵紀守法公民 堅決參與禁毒斗爭
34、全市人民積極行動起來打一場禁毒的人民戰爭。
35、接近毒品就是走向死亡。
36、全黨動員,全民動手,打一場深入持久的禁毒人民戰爭。
37、毒品嘗一口,閻王向你招手。
38、手拉手遠離毒品,心連心造福社會。
39、毒品猛如虎,生命貴如金。
40、萬眾一心,禁絕毒品。
41、一次吸毒終生悔,莫拿生命賭明天。
42、遠離白色粉末,擁抱七彩生活。
43、鏟除毒品,造福人民。
44、毒莫沾,沾必悔。
45、禁毒靠大家,利民利國家。
46、炎黃子孫當自強,拒毒禁毒為中華。
47、警民同心,共戰毒品。
48、珍愛生命拒絕毒品。
49、實施綜合治理禁毒戰略,維護社會穩定人民安寧。
50、嚴厲打擊各類毒品違法犯罪活動。
51、參與禁毒斗爭,構建和諧社會。
52、手拉手遠離新型毒品,齊參與共築防毒長城。
53、開展創建無毒娛樂場所活動,確保一方凈土。
54、堅決打好禁毒人民戰爭。
55、全民動員,禁毒防毒,創一流文明城市。
56、消除毒品禍害,造福子孫後代。
57、拒絕毒品,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58、積極行動起來參與禁毒斗爭。
59、四禁並舉,預防為本,嚴格執法,綜合治理。
60、全民動員,根絕毒害。
61、健康人生、綠色無毒
⑸ 6月26日這一天世界發生的大事
1930年6月26日,埃及六月起義爆發
1933年6月26日,當代指揮大師阿巴多出生
1945年6月26日,聯合國託管理事會成立
1954年6月26日,尼赫魯評價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1994年6月26日,引大入秦工程總乾渠貫通
⑹ 6月26日是國際禁毒日,由此會讓我們聯想到中國近代史上發生的一件大事是 A.左宗棠收復新疆 B.鄧世
6月26日是國際禁毒日,由此會讓我們聯想到中國近代史上發生的一件大事是:林則徐虎門銷煙。
虎門銷煙是打擊毒品的歷史事件。1839年6月3日(清宣宗道光十九年歲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則徐下令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鴉片,至6月25日結束,共歷時23天,銷毀鴉片19187箱和2119袋,總重量2376254斤。
19世紀三十年代,沿海官兵出動兵船在近海與毒販交易,再由兵船運回內陸,開設煙館傾銷毒資全是國民所為。
鴉片危害了中國人民的身體健康,當時中國的一些城鎮,煙館林立,吸食鴉片的大煙鬼,成千上萬。
虎門銷煙從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鴉片在中國的泛濫,在民間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這次禁煙運動大大增加了中國廣大民眾對鴉片危害性的認識,使很多人看清了英國向中國販賣鴉片的本質,喚醒了中國人們的愛國意識。
⑺ 6月26日國際禁毒日與什麼事件有關,為什麼
與虎門銷煙有關,虎門銷煙打擊毒品的歷史事件,是世界禁毒史上壯烈的一場禁毒運動。
虎門銷煙是中國清朝政府委任欽差大臣林則徐在廣東虎門集中銷毀鴉片的歷史事件。西方殖民主義者強行向中國輸入鴉片,中國人民深受其害。為徹底消除毒品禍害,一個多世紀以來,中國人民與之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虎門海灘當眾銷毀鴉片是林則徐反抗西方列強殘害中國人民過程中留下的流傳千古的佳話。
虎門銷煙成為打擊毒品的歷史事件,不僅沉重打擊了西方殖民者借鴉片貿易牟取不義之財的罪惡行徑,更在世界禁毒史上寫下壯烈的第一筆。虎門銷煙開始的6月3日,後在民國時被定為不放假的禁煙節,而銷煙結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正好是後來的國際禁毒日。
⑻ 中國近代史6.26事件的控訴詞
我也是北郊的,八年級歷史現在才教到近代史怎麼可能會是2009年6月26日新疆的626事件。應給是這個吧:
20世紀80年代以來,吸毒在全世界日趨泛濫,毒品走私日益嚴重。毒品 惡之花—盛開的罌粟花與尚未成熟的罌粟果
的泛濫直接危害人民的身心健康,並給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帶來巨大威脅。日趨嚴重的毒品問題已成為全球性的災難,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和地區能夠擺脫毒品之害。由販毒、吸毒誘發的盜竊、搶劫、詐騙、賣淫和各種惡性暴力犯罪嚴重危害著許多國家和地區的治安秩序。有些地方,販毒、恐怖、黑社會三位一體,已構成破壞國家穩定的因素。面對這一嚴峻形勢,1987年6月12日至26日,聯合國在維也納召開有138個國家的3000多名代表參加的麻醉品濫用和非法販運問題部長級會議。會議提出了「愛生命,不吸毒」的口號。與會代表一致同意將每年6月26日定為「國際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國對毒品問題的重視,號召全球人民共同來抵禦毒品的危害。同年12月,第42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決定把每年的6月26日定為「禁止葯物濫用和非法販運國際日」(即「國際禁毒日」)。
⑼ 歷史上農歷六月二十六發生過什麼事
農歷六月二十六日,是土地神聖誕之日,潮汕民間稱為「土地爺生」
。是日,
居民都要上土地廟
(
福德祠
)
祭拜,
農家還要采辦供品到田頭祀神,
祈求五穀豐登
⑽ 歷史上的雷擊事件
2004年,我國多次發生雷災,人員和財產損失嚴重。雷電災害呈現出發生頻次多,范圍廣,影響大等特點。人員傷亡主要發生在農村地區,這表明農村地區防雷工作及防雷意識亟待加強。根據各地上報的雷電災情實例,現公布2004年的10大雷擊人員傷亡事件。
(一) 6月26日,浙江臨海市發生強雷暴天氣,共造成17人遭雷擊死亡,13人被擊傷,造成較大的社會影響。
(二) 6月27日,湖南常德市出現了強雷暴天氣,共造成3人死亡,6人重傷;同時造成醫院、電力、通信、水利、民航等14個單位遭受不同程度的雷擊,桃源、漢壽等5個縣受雷災,直接經濟損失達一千多萬元。
(三) 7月4日,四川省涼山州鹽源縣發生一次強對流天氣過程,出現了雷暴和冰雹天氣,雷擊造成6人死亡,9人受傷。
(四) 7月4日16時30分左右,廣東省羅定出現雷擊事故,造成3人死亡,4人受傷。
(五) 7月14日,河北邯鄲市峰峰礦區及周圍鄉鎮一帶遭雷擊,造成5人死亡,9人重傷,7人輕傷,是近年來河北省發生的最嚴重雷擊傷亡事故。
(六) 7月23日,北京市居庸關長城地區突發雷雨天氣,雷擊造成至少15人受傷,社會反響較大。
(七) 9月20日,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縣麻纓塘鄉發生一起嚴重的雷擊致人傷亡事件,共造成5人死亡,2人受傷。
(八) 9月6日,廣西武宣縣出現雷雨天氣,武宣一中26名師生被雷擊傷。
(九) 9月18日,廣東省湛江市出現雷雨天氣,雷擊造成11人受傷。
(十) 10月1日,海南省定安縣突然出現雷雨天氣,雷擊造成龍河中學初三年級出外觀光、野炊的學生3人死亡,11人受傷。
防雷事項:
1)發生強對流天氣時,如果在室外,應立即尋找蔽護所。如裝有避雷針的、鋼架的或鋼盤混凝土建築物,作為避雷場所,具有完整金屬車廂的車輛也可以利用;如找不到合適的避雷場所時,應採用盡量降低重心和減少人體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可蹲下,雙腳並攏,手放膝上,身向前屈,千萬不要躺在地上、壕溝或土坑裡,如披上雨衣,防雷效果更好。
(2)切記,如果在野外,千萬不要靠近空曠地帶或山頂上的孤樹,這里最易受到雷擊;不要呆在開闊的水域和小船上;高樹林子的邊緣,電線、旗桿的周圍和乾草堆、帳篷等無避雷設備的高大物體附近,鐵軌、長金屬欄桿和其它龐大的金屬物體近旁,山頂、制高點等場所也不能停留。另外,在野外的人群,無論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都應拉開幾米的距離,不要擠在一起,也可躲在較大的山洞裡。
(3)雷電期間,最好不要騎馬、騎自行車和摩托車;不要協帶金屬物體在露天行走;不要靠近避雷設備的任何部分;不要打手機。
(4)注意當您頭發豎起或皮膚發生顫動時,可能要發生雷擊了,要立即倒在地上。受到雷擊的人可能被燒傷或嚴重休克,但身上並不帶電,可以安全地加以處理。
(5)如有強雷鳴閃電時您正巧在家裡,建議無特殊需要,不要冒險外出;將門窗關閉;盡量不要使用設有外接天線的收音機和電視機,不要接打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