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上有多少個劉姓皇帝

歷史上有多少個劉姓皇帝

發布時間:2022-07-09 19:49:40

⑴ 劉姓的皇帝共有多少位,開辟了多少個朝代

共有73位帝王(在位和追謚),開辟了10個朝代(請採納)

西漢時期君主(15帝)
太上皇帝 劉煓(太祖追謚)
高皇帝 劉邦
孝惠皇帝 劉盈
前少帝 劉恭
後少帝 劉弘
孝景皇帝 劉啟
孝武皇帝 劉徹
孝昭皇帝 劉弗陵
廢皇帝 劉賀
孝宣皇帝 劉詢(劉病己)
孝元皇帝 劉奭
孝成皇帝 劉驁
孝哀皇帝 劉欣
孝平皇帝 劉衎
孺子皇帝 劉嬰

玄漢君主(1帝)
武順帝 劉玄

赤眉漢君主(1帝)
繼帝 劉盆子

東漢時期君主(19帝)
光武皇帝 劉秀
顯宗 孝明皇帝 劉庄
肅宗 孝章皇帝 劉炟
穆宗 孝和皇帝 劉肇
- 孝殤皇帝 劉隆
- 孝德皇帝 劉慶
恭宗 孝安皇帝 劉祜
- 前少帝[1] 劉懿
孝順皇帝 劉保
- 孝沖皇帝 劉炳
- 孝質皇帝 劉纘
- 孝穆皇帝 劉開
- 孝崇皇帝 劉翼
孝桓皇帝 劉志
孝元皇帝 劉淑
孝仁皇帝 劉萇
孝靈皇帝 劉宏
漢少帝[2] 劉辯
孝獻皇帝
孝愍皇帝劉協

三國蜀漢君主(2帝)
昭烈皇帝(先主) 劉備
孝懷皇帝(後主) 劉禪

南北朝�6�1南朝�6�1宋之君主(12帝)
孝穆皇帝(宋高祖追崇) 劉翹
武帝 劉裕
少帝 劉義符
(初謚中宗) 文帝
(初謚景帝) 劉義隆
劉劭
孝武皇帝 劉駿
劉義宣
前廢帝 劉子業
明帝 劉彧
後廢帝 劉昱(廢為蒼梧王)
順帝 劉准

五代十國�6�1後漢�6�1君主(7帝)
(後漢高祖追崇) 明元皇帝 劉湍
(後漢高祖追崇) 恭僖皇帝 劉昂
(後漢高祖追崇) 昭憲皇帝 劉僎
(後漢高祖追崇) 章聖皇帝 劉琠事
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 劉知遠
隱帝 劉承祐
順帝湘陰公 劉贇

南漢(7帝)
文帝 劉安仁
聖武皇帝 劉謙
襄帝 劉隱
天皇大帝 劉岩
殤帝 劉玢
明孝皇帝 劉晟
惠帝 劉鋹

北漢(4帝)
神武皇帝 劉旻
孝和皇帝 劉鈞
少平皇帝 劉繼恩
英武皇帝 劉繼元

五胡十六國·漢(4帝)
光文皇帝 劉淵
武皇帝戾太子 劉和
昭武皇帝 劉聰
隱皇帝 劉粲

⑵ 古代姓劉的皇帝很多,劉這個姓氏上出了多少個皇帝

古代姓劉的皇帝並不少,劉這個姓氏上出過四十六位皇帝,分別出現在東漢、西漢、魏晉南北朝和五代十國期間。

西漢時期期間共十一位。

西漢(公元前202年-8年),開國皇帝是高祖劉邦,其他分別為惠帝盈、文帝恆、景帝啟、武帝徹、昭帝弗陵、宣帝詢、元帝奭、成帝驁、 平帝衎、孺子嬰;西漢都城在長安,在(前188年—前180)被高後呂雉把持朝政一段時間,外戚王莽自立為帝時,西漢滅亡。

⑶ 劉氏共有多少皇帝

共有三十五位,分別是西漢十二位、東漢十四位、蜀漢兩位、南漢五位、後漢兩位。

一、西漢皇帝

1、劉邦

劉邦(公元前256年十一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即漢太祖高皇帝,沛豐邑中陽里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有突出貢獻。

劉邦出身農家,為人豁達大度,不事生產。秦時任沛縣泗水亭長,因釋放刑徒而亡匿於芒碭山中。陳勝起事後不久,劉邦集合三千子弟響應起義,攻佔沛縣等地,稱沛公。

不久投奔項梁,任碭郡長,被封為武安侯,將碭郡兵馬 。公元前206年十月,劉邦軍進駐灞上,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劉邦廢秦苛法,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

鴻門宴後封為漢王,統治巴蜀地及漢中一帶。楚漢戰爭前期,屢屢敗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納諫,能充分發揮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聯合各地反對項羽的力量,終於反敗為勝。

擊敗項羽後,統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劉邦於定陶氾水之陽即皇帝位,定都長安,史稱西漢。

2、劉恆

劉恆(前203年—前157年),即漢文帝(前180年—前157年在位),漢高祖劉邦第四子,母薄姬,漢惠帝劉盈之弟,西漢第五位皇帝。

前196年,漢高祖鎮壓了陳豨叛亂後,封劉恆為代王,其為人寬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調。漢高祖死後,呂後專權,諸呂掌握朝廷軍政大權。

前180年,呂後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陳平等大臣把諸呂一網打盡,迎立代王劉恆入京為帝,是為漢文帝。

漢文帝即位後,勵精圖治,興修水利,衣著樸素,廢除肉刑,使漢朝進入強盛安定的時期。當時百姓富裕,天下小康。

劉恆為代王時有位王後,生有四個嫡子,在劉恆稱皇帝後不久,這四個嫡子相繼去世,其餘諸子中寵姬竇漪房之子劉啟最長。

劉恆登基後三月後(景帝前元元年正月)立劉啟為皇太子,元年三月立竇漪房為皇後。漢文帝與其子漢景帝統治時期被合稱為文景之治。

漢文帝在位時,存在諸侯王國勢力過大及匈奴入侵中原等問題。漢文帝對待諸侯王,採取以德服人的態度。

道德方面,漢文帝亦曾經親自為母親薄氏嘗葯,深具孝心。後元七年六月己亥,漢文帝崩於長安未央宮,後葬於霸陵。

3、劉徹

劉徹(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3月29日),即漢武帝,西漢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戰略家。

漢武帝在位期間(前141年-前87年),在政治上,創設中外朝制、刺史制、察舉制,頒行推恩令,加強君主專制與中央集權。

在經濟上,推行平準、均輸、算緡、告緡等措施,鑄五銖錢,由官府壟斷鹽、鐵、酒的經營,並抑制富商大賈的勢力。

文化方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並設立太學。對外,漢武帝采擴張政策,除與匈奴長年交戰外,還破閩越、南越、衛氏朝鮮、大宛,又鑿空西域、開絲綢之路,並開辟西南夷。

此外,還有創設年號、頒布太初歷等舉措。但他崇信方術、自奉奢侈,兼以窮兵黷武,引發統治危機,晚年爆發巫蠱之禍,後因對外擴張受挫而頒《輪台詔》。後元二年(公元前87年),漢武帝崩於五柞宮,享年70歲,葬於茂陵。

二、東漢皇帝

1、劉秀

劉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即漢光武帝(公元25年—57年在位),字文叔,南陽郡蔡陽人(今湖北省襄陽市棗陽市),生於陳留郡濟陽縣濟陽宮 。中國東漢王朝的建立者,廟號「世祖」,謚號「光武皇帝」。

新朝末年,海內分崩,天下大亂,身為一介布衣的漢室宗親劉秀在南陽郡乘勢起兵。

更始三年(25年),劉秀與更始政權公開決裂,於鄗縣南千秋亭登基稱帝,為表劉氏重興之意,仍以「漢」為其國號,史稱「東漢」。

經過長達十二年之久的統一戰爭,劉秀先後平滅了關東、隴右、西蜀等地的割據政權,結束了自新莽末年以來長達近二十年的軍閥混戰與割據局面。

劉秀在位三十三年,政治上改革中央官職,整治官場風氣,精簡結構,優待功臣;經濟上解放生產力,採取休養生息,大力發展經濟。

文化上大興儒學、推崇氣節,東漢一朝也被後世史家推崇為中國歷史上「風化最美、儒學最盛」的光武中興時代。

建武中元(一作中元)二年(57年)二月初五日,劉秀在南宮前殿逝世,享年六十二歲。劉秀死後,其子劉庄繼位,於同年三月初五日,葬劉秀於原陵,上廟號世祖、謚號光武皇帝,後人多稱呼為光武帝。

2、劉協

劉協(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即漢獻帝(189年-220年在位),字伯和,漢靈帝劉宏次子,漢少帝劉辯異母弟,母靈懷皇後王榮,東漢最後一任皇帝。

劉協因被董太後撫養,故稱「董侯」,初封渤海王,後改封陳留王。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廢漢少帝劉辯,立劉協為皇帝。

董卓被王允和呂布誅殺後,董卓部將李傕等攻入長安,再次挾持了他。劉協後來逃出長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控制了劉協,並遷都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死,劉協被曹丕控制,隨後被迫禪讓於曹丕。

曹魏青龍二年(234年),劉協壽終正寢,享年54歲,葬於禪陵,謚號孝獻皇帝。

三、南漢皇帝

1、劉䶮(889年―942年),又名劉龑、劉紵,初名劉岩、劉陟,封州刺史劉謙第三子,清海、靖海節度使、南海王劉隱之弟,五代十國時期南漢建立者。

原籍上蔡(今屬河南),一說彭城(今江蘇徐州)。其祖因經商南海,遷居泉州(今屬福建)。

劉䶮初掌軍事之時平定嶺南東西兩道諸割據勢力,控制嶺南,西與馬楚爭奪容桂之地,攻佔了容邕兩管(今廣西西部、南部及廣東部分地區) 。

乾化元年(911年),其兄劉隱去世,劉䶮為權知清海軍留後,後梁授劉䶮為清海軍節度使,封南平王。貞明三年(917年),劉䶮稱帝,建都番禺,改稱興王府,國號大越,次年改國號為漢,史稱南漢。

據有今廣東、廣西及雲南一部分。劉䶮在位時期,依靠士人治政,盡任士人為諸州刺史;還通過科舉,每年錄用進士、明經十餘人為官,避免武職官據地稱雄之患。

但劉䶮及其繼任者均為荒淫殘暴之君,廣聚珠寶珍玩,大興土木。為了課斂重賦並鎮壓人民的反抗,濫用酷刑,民眾不堪其苦。光天二年(942年)劉䶮去世,廟號高祖,謚號天皇大帝。

四、後漢皇帝

1、劉知遠

劉知遠(895—948年),即後漢高祖(947年―948年在位),河東太原人,沙陀族。五代十國時期後漢開國皇帝,稱帝後改名為劉暠。

幼時不好嬉戲,個性厚重寡言。長大後,面有特象,為當時人所咋異。雄武過人,勇猛善戰,事後唐明宗及後晉高祖時頗得戰功。

開運四年(947年),劉知遠稱帝,復為天福十二年。其統治期間,各地割據成勢而朝廷難控,並且手下多貪婪之輩,因此形成弊政,一時斂賦成災。

乾祐元年(948年)正月,劉知遠因病崩於萬歲殿,廟號高祖,謚號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葬於睿陵,位於今禹州市西北三十公里的柏嘴山之陽。

五、蜀漢

1、劉備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漢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又稱先主,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

劉備少年時拜盧植為師;早年顛沛流離,備嘗艱辛,投靠過多個諸侯,曾參與鎮壓黃巾起義。先後率軍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謙等。陶謙病亡後,將徐州讓與劉備。

赤壁之戰時,劉備與孫權聯盟擊敗曹操,趁勢奪取荊州。而後進取益州。於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或蜀漢。

《三國志》評劉備的機權幹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撓,終成帝業。劉備也稱自己做事「每與操反,事乃成爾」。

章武三年(223年),劉備病逝於白帝城,終年六十三歲,謚號昭烈皇帝,廟號烈祖,葬惠陵。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東漢

網路——西漢

網路——南漢

網路——後漢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有多少個劉姓皇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