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叫華寧海
為什麼台州人把寧海縣稱作「華寧海」?
寧海縣原是老台州的六縣之一,自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建縣以來一直隸屬臨海郡及之後的台州的州、路、府,直到解放後的50年代才劃給當時的寧波專區(地區),80年代初期,寧波地市合並後隸屬寧波市。寧海縣改劃寧波的歷史不到65年,至今寧海南部的方言仍然是地道的台州方言,半個多世紀以來北面的寧波方言似乎對其沒有絲毫的影響。我不清楚寧海講台州方言的民眾是如何稱呼本縣的名字的,但現在的台州各縣、市對寧海的稱呼清一色的都是「華寧海」(華音似wa)。自打知道這個稱呼之後,我也問過不少人為什麼不直接稱呼寧海而要加上華,但回答總是——長輩都是這么叫的,我們也是跟著學來的。
目前來看,針對這個稱呼有如下一些解釋比較貼切。原先寧海和臨海同屬台州,由於發音近似,為了區分不致聽錯,就在寧海的前面加上一個「華」,為什麼要加華,因為寧海縣位於天台華頂山的腳下,由華頂山發源的溪水很多流經寧海縣,「華寧海」此名就得自與此。此為一種解釋。另一種解釋也是由臨海和寧海發音近似起,為了便於區分,因寧海地處台州府之外圍,遂得外(nga)寧海一稱,天長日久民眾口頭流傳出現偏差外寧海就變成了「華寧海」。還有一種說法是寧海縣解放後被劃給了寧波,寧海被劃走了那就是「劃寧海」了。
以上這些都是不「官方」 的解釋加臆斷,權當茶餘飯後的談資吧,如果哪位達人有更好的解釋也不妨來談談看法。
㈡ 寧海屬於哪個省份
浙江省寧波市轄縣
寧海縣,浙江省寧波市轄縣,位於中國大陸海岸線中段,浙江省東部、寧波市南部沿海,象山港和三門灣之間,天台山和四明山山脈交匯之處。東臨象山縣,南界台州市三門縣,西靠台州市天台縣、紹興市新昌縣,北接奉化區。縣域總面積1931平方千米,其中陸域面積1843平方千米,海域面積88平方千米,地貌呈現「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格局。
(2)寧海有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據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截至2009年末,寧海縣有耕地30754.15公頃(46.1萬畝),園地9892.66公頃(14.8萬畝),林地93710.8公頃(140.6萬畝),草地3257.97公頃(4.9萬畝),城鎮村及工礦用地10890.76公頃(16.3萬畝),交通運輸用地2928.36公頃(4.4萬畝),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29584.74公頃(44.4萬畝),其他土地2766.74公頃(4.2萬畝)。
另有爭議島嶼灶窩山56.05公頃(0.1萬畝),田灣山226.3公頃(0.3萬畝),滿山43.46公頃(0.1萬畝),下萬山101.3公頃(0.2萬畝)。主要地類為林地和灘塗。
全縣按坡度劃分,2度以下耕地16381.51公頃(24.6萬畝),佔53%;2~6度3490.14公頃(5.2萬畝),佔11%;6~15度5776.21公頃(8.7萬畝),佔19%;15~25度4611.35公頃(6.9萬畝),佔15%;25度以上(含陡坡耕地和梯田)494.94公頃(0.7萬畝),佔2%。全縣耕地中,水田面積26896.19公頃(40.3萬畝),比重為87%,旱地面積3857.96公頃(5.8萬畝),比重為13%。
㈢ 寧海在哪裡
寧海在浙江省東部沿海,象山港和三門灣之間。
寧海位於中國大陸海岸線中段,浙江省東部沿海,象山港和三門灣之間,天台山、四明山山脈交匯之處,是計劃單列市寧波市下轄縣。
全縣下轄4個街道辦事處、14個鎮鄉,人口58萬,海岸線176公里,灘塗2.6萬公頃,山林12萬公頃,耕地3.5萬公頃。
簡介
寧海在全國百強縣的排名當中,長三角地區的縣、縣級市往往占據著優勢地位。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在全國百強縣排在第75位。
寧海這個地方其實已經比較遠離長三角地區的核心,屬於面向浙江省南部的地方,在傳統長三角看來,已經屬於比較邊緣的位置。寧海也是一個風景非常優美的地方。
寧海縣的面積是1843平方公里、人口將近70萬,寧海置縣始自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
㈣ 寧海海頭村歷史有幾年寧海海頭村有幾年歷史:
摘要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㈤ 關於寧海的歷史
寧海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人文、自然景觀。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此生息勞作,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始建寧海縣,至今已有1700餘年歷史。境內山川秀麗,氣候溫和,旅遊資源豐富。縣北南溪溫泉藏於深山奇幽之處,是全國三大著名溫泉之一;雁蒼山,氣勢雄偉,為寧波市新十景之一;縣南蓮頭山冷泉,能療關節炎等症,自清於今,民間作「仙水」治病,久盛不衰。寧海人傑地靈,名士輩出。古代有藐視滅十族之災的方孝孺、率眾起義的農民領袖王錫桐;現代有「左聯」五烈士之一柔石、國畫大師潘天壽、著名畫家應野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