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為什麼歷史選擇了郡縣制

為什麼歷史選擇了郡縣制

發布時間:2022-07-10 01:46:22

『壹』 秦始皇為什麼選擇了郡縣制而不是封建制來管理大一統的秦帝國

題主說到了郡縣制,又提到封建制,我想來想去,和郡縣制對應的另一個行政制度——分封制,我就按照分封制來回答。

分封制是周公兼制天下時,對於除皇帝以外的宗親以及功臣進行分封,每人劃一塊封地,讓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保安全。但是,分封制的最大弊端,是容易形成割據勢力,威脅到中央的統治。周王朝正是被各諸侯國發展起來後給架空了。

通過這三條,既可以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節制,又可以有效的管理國家,官員的任命權又在自己手裡。無論對皇帝、官員還是百姓都做到了有效管理。相對於分封制來說,郡縣制的確是一種進步。

『貳』 為什麼說郡縣制是我國歷史上管理地方的基本政治制度

你好
秦漢創立郡縣制度,將全國土地分為郡、縣兩級行政單位,由中央統一管理。此後郡與縣的行政劃分體系一直被歷代沿用。雖然歷代具體管理體系有所不同,但是只是不斷增加管理層級,郡縣都一直存在,可能名稱有所不同,主要是郡,有稱州,也有稱府。

『叄』 秦朝為什麼實行郡縣制

一、秦朝採用郡縣制是對秦國設縣及商鞅變法的沿革
秦作為最晚被封的諸侯,看到了周分封制「大臣太重,封君太久,上逼主,下慮民」(《韓非子·和氏》)的弊病。加之,秦國處於與犬戎相接的西陲邊境,軍事的需要迫使秦設縣,管理邊境偏遠地方。楚、晉先後在邊地設縣也是對秦設縣有影響的。秦國第一次設縣是秦武公十年,直到秦孝公十二年,商鞅變法,大范圍設郡縣。「集小鄉邑聚為縣,置令、丞、凡三十一縣」(《史記·商君列傳》),集中鄉邑成三十一縣,統一管理。同時,「令民為什伍,而相牧司連坐」(《史記·商君列傳》),至此,形成了嚴密的基層地方組織。加上「為田開阡陌封疆,而賦稅平」(《史記·商君列傳》),賦稅的收取為郡縣製做了物質保障。同時,郡縣制也為賦稅的收取做了制度保障,可以說,兩者之間配合非常密切。所以,秦國設縣以及商鞅變法是秦朝實施郡縣制的重要歷史淵源。
二、吸取西周分封制的失敗教訓
秦朝建立,秦始皇讓眾臣討論治國之策,以丞相王綰為代表主張實行分封制。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丞相綰等言:「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毋以填之。請立諸子,唯上幸許。」而李斯力排眾議,主張實行郡縣制。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盛眾,然後屬疏遠,相攻擊如仇雔,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內賴陛下神靈一統,皆為郡縣,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賜之,甚足易制。天下無異意。則安寧之術也。置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戰斗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廷尉議是。」秦始皇贊成了李斯的建議,主要是分封制令諸侯坐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勢,周天子後來形如擺設,諸侯戰亂不已,百姓苦不堪言。可見,分封制的失敗教訓正是借鑒之處,同時,李斯的堅決主張也是郡縣制推行的主要力量之一。
三、郡縣制的採用是適應中央官僚體系的需要
秦朝建立「三公九卿」制,上承丞相,下接郡縣。郡守由皇帝任命,形成了從中央到地方的行政體系。郡縣制正好與這種官僚體制相配合。
四、軍事及地方控制的需要
秦朝建立後,北方匈奴是秦的主要威脅。為了抵禦匈奴入侵,秦朝在邊防地區設郡縣,這是因為郡縣制的集權特徵和其軍事性質能更好地調動一切資源。這種集權性質的地方行政制度能很好地組織軍事力量抵禦外侵。
秦統一六國後,領土空前廣闊,大部分為六國故土。為了加強對六國故地的控制,秦在六國都城設郡,這也是粉碎六國故民復國精神的措施。同時,便於秦朝各項制度的實施,更好的加強文化思想控制,削弱六國舊都的文化影響。
五、秦始皇個人及其宗親家族因素
嫪毐叛亂使秦始皇認識到更加不能實行分封制。一旦分封權臣侯王,他們有了封地,便招會攬門客,配置自己的勢力,等到實力壯大,便會對中央政權形成威脅。
秦始皇家族人員太少,秦孝文王沒有子嗣繼承王位,收嫡嗣子楚為子,子楚曾在趙國做人質,在呂不韋幫助下做了秦國的君主即庄襄王,他只有贏政一子。庄襄王死後,贏政即位,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38歲,長子扶蘇才二十歲,其他子女更小。那麼,秦始皇既無叔兄可封,子嗣又少,所以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分封制不具備條件。
綜上所述,秦朝推行郡縣制是各種因素的匯聚,當然也有許多因素隱藏在歷史的背後,不為人知的奧秘也是人們探索歷史的力量源泉。郡縣制是當時歷史發展的一種趨勢,是適應當時生產力發展的需要。郡縣制鞏固了秦朝的統一,加強了中央集權,對後代王朝的統治具有很大的借鑒作用,對現代的地方行政區劃制度也是影響深遠。

『肆』 為什麼秦始皇選擇郡縣制

根本目的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
主要是對應分封制的區別:

★郡縣長官由皇帝直接任免;而封地的領主僅第一任由國君冊封,其後的領主均由上一任領主決定,因此國君對領主的領導權會逐漸削弱,最典型的事例就是周朝建國到周朝衰落,底下的諸侯都不再像祖先一樣尊奉周王室

★郡縣長官不能世襲,因此郡縣最終掌控權還是在皇帝手上;封地的領主一般為血緣世襲,家族發展壯大後容易削弱中央的支配能力甚至公然對抗中央,就是所謂的與「集權」相反的「分權」,典型事例就是趙、韓、魏三家分晉

★以往的領主掌握著領地的軍事(徵兵和用兵)、政治(制定賦稅等政策)、民生(比如很重要的鑄錢,等等)一系列重大決策權,因此他的領地無異於一個獨立王國,只要有能耐就可以不服從中央領導;而郡縣制的長官只擁有這一系列權利中的民生決策權,其他如軍事和政治都由中央統一管理,因此集權程度大大高於分封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歷史選擇了郡縣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