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歷史教科書上怎麼沒有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求答案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蘇州之屠、南昌之屠、贛州之屠、江陰之屠、崑山之屠、嘉興之屠、海寧之屠、濟南之屠、金華之屠、廈門之屠、潮州之屠,沅江之屠、舟山之屠、湘潭之屠、南雄之屠、涇縣之屠、大同之屠、汾州、太谷、泌州、澤州。以及對噶爾汗噶爾丹的種族滅絕等等。
B. 嘉定三屠和揚州十日怎麼在學校的歷史書里沒有呢
你要相信,等我們把日本同化後
未來的子孫也在學校的歷史書里看不到南京大屠殺了
C. 歷史課本為什麼沒《揚州十日》
因為《揚州十日》此書存在爭議,有人把王秀楚的《揚州十日記》、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乃至岳飛的《滿江紅》都列為「假書」。
其關鍵的觀點,是否認「揚州十日」的存在。理由是:此書是孤本不足信,書中文字描述混亂。攻打揚城的清朝將領多鐸本人已在《諭南京等處文武官員人等》的公告中承認:「嗣後大兵到處,官員軍民抗拒不降,維揚可鑒。」說明揚州屠城完全屬實。
第二,張德芳先生指出了80萬數字有誤,但他並沒有否定揚州十日,也說揚州十日殺人甚眾。《揚州十日記》作者立場比較客觀,沒有袒護明廷的傾向,對明軍紀律敗壞並不隱諱。
清軍報復
清兵攻城付出慘重代價,有掃垢山的屍體叢葬為證,有三個將領、一個貝勒的陣亡為證。由此而引起對城中百姓大屠殺的報復。
為進軍江南,對當地不服的異族進行鎮懾。清兵攻克南京後,多鐸在《諭南京等處文武官員人等》的布告中,就露骨地宣稱:「昨大兵至維揚,城內官員軍民嬰城固守,予痛惜民命,不忍加兵,先將禍福諄諄曉諭。
遲延數日,官員終於抗命,然後攻城屠戮,妻子為俘。是豈予之本懷,蓋不得已而行之。嗣後大兵到處,官員軍民抗拒不降,維揚可鑒。」這等於是一份揚州大屠殺的命令。
事實上,清兵大屠殺並未遲延數日,諸多史乘說:「從破城之日起,豫王就下令屠城。」不僅是戴名世一人所記。多鐸收了徽商汪氏兄弟30萬金的巨額賄賂,卻未答應他們「勿殺無辜」的請求。
顧炎武所記的多鐸在南京執法嚴,不過是對那些搶了財物不向他上交的士兵執法嚴,其時江寧縣就在多鐸的掌握之中,搶掠南明皇宮內的各物多半為貴重寶物,豈容士兵獨吞私沒。所引顧炎武的記載,並不能證明豫王在揚州嚴於執行「勿殺無辜,勿掠財富,勿焚廬舍」的法令。
D. 揚州十日是真是假
揚州十日是否為真存在爭議。
1、說假的觀點:
清史專家、滿學會會長閻崇年在央視「百家講壇」講座中所言,將「為什麼60萬人的滿族能夠征服1萬萬人的漢族」歸結為6個字:「天合、地合、人合」,「在人合方面,其中之一是少殺人」。
這是從宏觀上來看清軍軍紀。聯繫到揚州,閻崇年認為,「攻城、巷戰在一天內結束,一般說沒有必要大屠殺」;「當時的大炮沒有多少殺傷力,由此引起的報復也就沒有根據」;揚州十日」屠殺事件不存在。
2、說真的觀點:
攻打揚城的清朝將領多鐸本人已在《諭南京等處文武官員人等》的公告中承認:「嗣後大兵到處,官員軍民抗拒不降,維揚可鑒。」
意思是:以後大軍到的地方,抗拒不降的官員軍民等,要以揚州事件為鑒。
說明揚州屠城完全屬實。第二,張德芳先生指出了80萬數字有誤,但他並沒有否定揚州十日,也說揚州十日殺人甚眾。
有人把王秀楚的《揚州十日記》、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乃至岳飛的《滿江紅》都列為「假書」。其關鍵的觀點,是否認「揚州十日」的存在。理由是:此書是孤本不足信,書中文字描述混亂。
(4)歷史課本為什麼不提揚州十日擴展閱讀:
《揚州十日記》中記載:
明弘光元年(1645),清軍揮師南下破竹。南明國難當頭之時,仍然黨爭不斷。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史可法奔赴揚州,支撐危局。
四月十五日,清軍將領多鐸一路揮師南下,清軍包圍了揚州城。史可法率軍四千人上城御敵,誓與揚州城軍民共存亡。
艱苦守衛十天以後(按:顧誠在《南明史》里認為史可法堅守揚州實際上僅僅半天),揚州陷入清軍之手。揚州知府任育民不屈被殺,全家投井而亡。
史可法被俘,慷慨就義。都督劉肇基率殘部四百餘人與城內市民一起,與清軍展開巷戰,直至全軍俱沒,無一人投降。
清軍佔領揚州以後,多鐸痛恨揚州人民的反抗,以不聽招降為理由,下令屠城十日,縱使部下濫殺無辜。
揚州城的居民,只有少數人在破城前逃出,還有個別的在清軍入城後隱蔽躲藏而倖免於難,而絕大部分人慘遭屠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揚州十日
E. 「揚州十日」是否在歷史上確有其事
前幾年的央視的「百家講壇」上,有個學者,叫做閻崇年。
他認為「揚州十日」是不存在的,是假的。因為清朝統治者能夠以幾十萬之眾征服百倍於己的漢族,靠的是就是少殺人。
「揚州十日」,人間慘劇,這段慘痛的史實,這段歷史中的血與淚,才是人們更應該去記住的!除了「揚州十日」,還有「嘉定三屠」,「剃發易服」這些都是血流成河的慘劇!
F. 歷史上令人發指的「揚州十日」究竟存在與否
作為一件令國人永難忘懷的慘烈事件,揚州十日是一個民族的沉痛記憶,值得我們永遠紀念和深思。然而,近些年來學術界不斷蹦出妖魔鬼怪的學者,其中一個卻口出狂言,在網路上大放厥詞公然宣稱,揚州十日”屠殺事件純屬子虛烏有,《揚州十日記》很可能是一本晚清革命黨偽造的書籍。
關於揚州十日,學術界有不少爭議,比如是否屠殺了十天、是否屠殺了80萬等,但根據史書記載,有一點可以肯定:清軍在揚州的確有過一次大規模屠城行為。那麼,揚州十日真相到底如何?
令人遺憾的是,在文字獄盛行的清朝時期,所有關於揚州屠城的記載,都隨著清軍入主漢地之後被刻意掩蓋,導致清末以前大部分人對此屠殺事件一無所知。直到辛亥革命前夕才將《揚州十日記》從海外帶回中國,讓國人了解到這一暴行。
G. 歷史上「揚州十日」大屠殺到底存不存在,究竟是怎麼回事
在明朝末年清軍入關時,對揚州進行了大屠殺,人們將這次屠殺稱為“揚州十日”,近年來許多學者對揚州的這次大屠殺提出了質疑,認為揚州的屠殺確實存在,但不一定有後人形容的那麼慘烈。所以揚州城的百姓在清朝末年遭到屠殺是存在的,但這場屠殺被後人過分誇大的成分也是在的。
關於揚州被屠城的消息,史書上並沒有詳細記載,在一些邊緣的史書中記載著屠殺80萬人口的記錄。但是根據後人對當時揚州城人口的計算,城內人口不過40萬左右,根本沒有80萬之多,並且多鐸下令十日不封刀也沒有明文記載,所以這可能是明朝的遺民為了表達對明朝的懷念,而故意抹黑清朝對這次屠殺進行誇大。
H. 「嘉定三屠」「揚州十日」「五胡亂華」這些怎麼學校的歷史書都沒有
五胡亂華有啊,歷史書中叫北方少數民族內遷.「嘉定三屠」「揚州十日」因為要民族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