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上北伐成功的有多少年

歷史上北伐成功的有多少年

發布時間:2022-07-10 15:46:11

⑴ 歷史上自南而北的北伐戰爭有哪些最終成功的、失敗的又各有哪些

成功的:
明朝北伐元朝。
失敗的:
蜀漢北伐
諸葛亮北伐又稱諸葛亮北伐中原,發生於三國時期(228年春至234年冬)。蜀漢丞相諸葛亮,率領蜀軍先後對曹魏發動的五次戰爭。
五次北伐,雖然蜀軍戰果頗豐,但終因各種原因而退軍;而曹魏也曾在諸葛亮第三次北伐結束後,由曹真為統帥向蜀漢發動過反擊戰,但因受蜀漢地形、氣候影響而退軍。其中的五次北伐可分為:兩次大型全面戰爭(第一次北伐,第五次北伐);一次中型區域戰爭(第四次北伐);兩次小型局部戰爭(第二次北伐,第三次北伐)。
234年,諸葛亮率領蜀軍第五次北伐。在渭水五丈原,與曹魏大將司馬懿率領的魏軍僵持不下。
諸葛亮正欲屯田久戰,因長期積勞成疾,心力交瘁病逝於五丈原,享年54歲。諸葛亮死後,蜀軍全軍退回漢中,至此歷時6年之久的諸葛北伐結束。
日後姜維也曾經數次北伐,但也都以失敗告終。而蜀漢政權也在炎興元年(公元263)年向曹魏大將鄧艾投降,蜀漢滅亡。
東晉北伐
東晉建立之後,中原地區已淪喪於胡人之手。雖然皇室及大多世族只想偏安江南,然愛國之將士每每以北伐中原、規復失土為己任。故東晉自始至終,都有北伐之舉,先後有祖逖、庾亮、殷浩、桓溫、劉裕等人的多次行動。以劉裕取得的成果最大。
南宋北伐

開禧北伐 隆興北伐 端平入洛。

⑵ 歷代北伐有沒有成功過

歷史上的北伐,次數很多,跨越時代也比較廣。

成功的北伐有:

國民革命軍北伐:以張學良改旗易幟宣告成功。

東漢竇憲北伐 :兩次北伐,均勝利。北匈奴至此崩潰,單於遠逃,漢軍直追擊至私渠比鞮海(烏布蘇諾爾湖),此役共斬殺名王以下匈奴軍一萬三千多人,獲牲畜百餘萬頭,周圍部落歸降漢室共八十一部計二十餘萬人。出典故:燕然勒石。

三國姜維北伐:姜維歷次北伐戰績,互有勝負,軍隊已到達華陰、蒲城一帶。其中大勝兩次;小勝三次;平手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

東晉祖逖北伐:313年,司馬睿以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只予一千人的糧食和三千匹布作為北伐物資,由其自募戰士,自造兵器。勝,收復北方大部失地。

東晉桓溫北伐:三次北伐,前兩次勝利,第三次失敗。

南朝劉裕北伐:兩次北伐皆勝利。攻滅南燕,伐滅後秦。

五代柴榮北伐:顯德六年(959年),農歷4月,柴榮親率諸軍北伐契丹。這次出師,僅四十二天,兵不血刃,連收三關三州,共十七縣。

北宋岳飛北伐:北伐四次,只有第一次算的勝利。

明朝朱元璋北伐:朱元璋洪武年間進行了八次北伐,只有第二次北伐失利,其餘均為勝利。

明成祖朱棣北伐:為了徹底解決元朝的殘余勢力,從永樂八年(1410年)開始,朱棣親自率領明軍進行北伐。這次北伐,明軍在飛雲山大戰中擊破五萬元朝鐵騎,蒙古本部的韃靼向明朝稱臣納貢,永樂帝封韃靼大汗為和寧王。隨後明軍一直進入到擒狐山,在巨石上刻字為碑「翰海為鐔,天山為鍔。」

還有諸多失利的北伐,可參考 北伐 網路:http://ke..com/view/32423.htm

⑶ 中國上下五千年,有幾個朝代是北伐建國成功的

中華上下五千年,北伐成功並建國的我只知道一個,那就是劉邦建立的漢朝。中國的戰爭很多時候都是北方強南方弱,很少有政權能從南方起家建立政權。


人和

不管什麼時候,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劉邦的士兵們都是一路從北方跟隨到的漢中,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土生土長的北方人。漢中對於他們來說不是家鄉,他們就像是一群客人。這些士兵每天都在想著回到北方,回到自己的家鄉。士兵們的這些願望和劉邦他們的目的完全重合。上下一心的軍隊爆發出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這樣的軍隊不管面對什麼都有戰勝的希望,這就是人和的力量。

⑷ 中國歷史上都是北打南,那麼,南打北最後成功了的有幾次哪幾次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簡單說說。

最終成功的只有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中,國共聯合的北伐。明朝也勉強算,不過明朝起家濠州、滁州,都是在長江以北,然後拿下南京,是向南打,平定江東以後,才發動了北伐戰爭,准確的說是「先南後北」,鑒於南打北的太少,所以也就算是吧。
還有兩個勉強算的就是楚漢相爭和東漢建立。因為楚漢相爭的關鍵人物在韓信,而一般歷史上管韓信打趙國、滅齊國,十面埋伏逼死項籍的戰役,叫做韓信北伐。實際上,從地理上看,叫韓信東征更為貼切。
東漢劉秀起家南陽,在荊州地區,後來基本上都是在南陽以北作戰,打敗了王莽和綠林軍、赤眉軍,才南下,繼而滅蜀和隴東。如果明朝算的話,東漢也勉強能算。
其他的北伐戰爭還有:1、東吳北伐。孫策曾經出兵襲擊曹操,被陳登擊敗。孫權和張遼打了合肥之戰,陸遜和諸葛瑾帶兵北伐,諸葛恪北伐,都沒有取得很好的效果。
2、祖逖北伐。祖逖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真正的第一次北伐成功的人。他為東晉穩定住了淮河流域,並打下了洛陽,使得名義上還是晉國屬下的前涼派人進貢,前燕和成漢表示服從東晉。可惜,祖逖一死,弟弟祖約等人不爭氣,又丟掉了洛陽等地。
3、劉裕北伐。劉裕出身比較低微,憑借著自己的能力,解決了東晉長期的海盜盧循、孫恩,在朝廷里成了舉足輕重的人物,為了給自己當皇帝撈政治資本,劉裕決定北伐,一舉滅掉了所謂的「十六國」中的後秦、南燕兩國。由於劉裕急著想篡位,就沒有繼續北伐,而回來當皇帝。劉裕就是南朝宋的開國之君。此次北伐,其實相當冒險。北方的北魏已經相當強大,北魏曾經商量對劉裕北伐的對策。有三種意見:1、包抄劉裕,吃掉劉裕主力部隊,才順便解決後秦;2、不作為;3、等劉裕撤兵,再拿下劉裕的北方領土。最終,北魏採取了第三種意見,才使得劉裕北伐,在表面上取得了成功。劉裕撤兵以後,北魏迅速佔領了劉裕打下來的地盤。
4、陳慶之北伐。陳慶之是南朝梁的大將,率兵北伐,一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打下了洛陽。不過,由於朝廷內部的矛盾,以及北魏的反擊,陳慶之只得撤兵。
5、柴榮打契丹。周世祖柴榮,是五代為數不多的明君。他先是三征南唐,然後北伐契丹,奪得了燕雲十六州的兩個州,這也是五代時期,對契丹為數不多的勝利,且為進攻戰。本來,柴榮打算進一步擴大勝果,結果得了重病,返回汴梁後去世。
6、宋太宗滅北漢。北漢是十國之一。十國中,前蜀被後唐滅掉,南唐篡位吳,滅掉了楚和閩。楚的余部,仍然盤踞在長江流域。而剩下的6個半國家,宋太祖趙匡胤滅了4個半,僅給宋太宗趙匡義剩下了北漢和吳越。北漢由於有契丹支持,很是猖狂。趙匡義決定親征北漢。他動用了自己幾乎所有的優秀將領,只留下楊業防禦契丹。結果,四面夾擊之下,北漢迅速土崩瓦解。後來,吳越投降,五代十國最終結束。
7、宋真宗北伐。契丹在宋朝初期多次騷擾宋朝北方,在真宗時期,又一次大舉進攻,在寇準的極力建議下,宋真宗決定親征。前線戰士大受鼓舞,擊敗了契丹軍隊。不過,宋真宗是投降派,他最後決定,用金錢換和平,戰勝的情況下,簽訂了《檀淵之盟》。《檀淵之盟》雖然頗為屈辱,但也為宋朝爭取了90年左右的和平時期,對於那些歲幣,其實在宋朝的稅收中,僅僅是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宋朝沒能好好的利用這一時期,在對西夏、交趾,甚至回紇的戰爭中,屢屢失敗,未能乘機開疆擴土。而遼人也沒有居安思危,被宋朝聯合金最終滅掉。
8、童貫北伐。宋朝聯合金人滅契丹,徽宗派自己最信任的童貫帶兵北伐,結果一敗塗地。
9、岳飛、韓世忠等人北伐。南宋初年,宋高宗趙構一度想收回失地,派出了岳飛、韓世忠、吳玠等人北伐,取得了一定的勝利。不過趙構知道自己無力駕馭這些人,在取勝後,就下令撤兵,導致北伐成果喪失。(和徽宗、欽宗無關,徽宗早就死了,秦檜從北方回來以後,一定會將這個「好消息」告訴趙構。而欽宗本來可以不被抓,但是為了父親仗義赴死,臨走前,就交待過將皇位讓給他認為更有能力的趙構。所以,欽宗不存在對趙構的威脅,人家要想當皇帝,就不去北方了。且趙構對皇位也不是很重視,當了36年就不幹了,禪位給宋孝宗,自己又當了太上皇20多年才死。)奇怪的是,吳玠等人得到了晉升,韓世忠僅僅是降級罷官,僅有岳飛一人被殺。估計他肯定沒說什麼好話。
10、朱元璋、朱棣的12次伐北元。元朝北返以後,仍然對明朝是個威脅,朱元璋和朱棣時期,各有6次對北元用兵,表面上都取得了勝利,不過,北元自知打不過明朝,就敵來我走,明朝也未能逮住北元的皇帝,搶回玉璽。
11、尼布楚條約。康熙派兵擊敗了沙俄軍隊。

⑸ 歷史上的諸葛亮究竟北伐了多少次

在《三國演義》中對諸葛亮六齣祁山,北伐中原作了濃墨重彩的描述。實際上,《三國演義》就是一本小說,它對諸葛亮北伐中原的次數造了假。那麼,歷史上諸葛亮到底北伐了幾次,還有每次的戰果如何呢?


實際上,諸葛亮只打了五次北伐。而在《三國演義》中在第二次和第三次北伐中間加了一出戲,湊成了六齣祁山。這出戲就是三出祁山,其實只有將軍陳式率軍進攻,諸葛亮並沒有親自出馬。總之,歷史上諸葛亮的五次北伐雖然沒有完成一統中原的目的,但進攻是最好的防禦,諸葛亮用進攻延緩了蜀漢的滅亡,也算是大功一件。

⑹ 中國歷史上的北伐比較成功的是哪幾次

1、陸遜北伐

陸遜北伐指的是陸遜4次參與的東吳與曹魏的作戰。陸遜四次對魏作戰未嘗一敗,戰績輝煌,戰果豐碩。於敵境中來去自如,可見其過人的軍事才能。

①第一次

著名的石亭之戰,起初孫權命鄱陽太守周魴詐降引誘曹休,曹休果然中計引兵前來,孫權便召見陸遜假黃鉞,為大都督率領諸將與魏大司馬曹休交戰於石亭,陸遜自己為中部,朱桓、全琮為左右翼,三道俱進,大破曹休,斬獲萬余,牛馬騾驢車輛繳獲萬輛,軍資器械略盡。

朱桓提出自領萬兵於夾石、掛車攔路,想要生擒曹休,然後進取壽春,割有淮南的計策。未被陸遜採用。

曹休率軍向皖時,曹魏尚書蔣濟便上表魏明帝稱未見其利,曹休果然戰敗,遷中護軍。曹魏賈逵得到曹休戰敗的消息,多設旗鼓為疑兵趕往支援,將糧草給予曹休, 曹魏將領朱靈等從後斷道,方才救出曹休。戰後不久曹休病亡。

②第二次

嘉禾五年,權北征,使陸遜與諸葛瑾進攻襄陽。陸遜派遣親人韓扁奉報,歸途中,在沔中遇到敵人,巡邏查問抓住了韓扁。

諸葛瑾聽到後十分擔心,寫書給陸遜稱:「大駕已旋,賊軍得到韓扁,對我軍的部署了如指掌。現在水干,應當趕緊撤退。」陸遜沒有回答,還在催人種葑豆,與諸將弈棋射戲如常。

諸葛瑾知道陸遜智略多,應當是有了主意,就自己來見陸遜,陸遜說:」賊軍知道大駕以旋,能專心對付我。又已經堅守要害,兵將意動,得先鎮定安撫,設計變術,然後再走。現在要是退走,賊軍覺得我害怕,仍舊來交戰,對我們那是必敗的。」

然後秘密與諸葛瑾立下計策,令諸葛瑾率領水軍,自己率領兵馬向襄陽進發。敵人素來害怕陸遜,趕緊回城。諸葛瑾引水軍出,陸遜隊伍整齊,張拓聲勢,敵人不敢交戰。

軍到白圍,託言說打獵,暗地裡遣周峻、張梁等進攻江夏新市、安陸、石陽。石陽熱鬧,周峻等人到時,百姓都帶著東西入城,城門堵住關不上,魏軍只好殺死自己的百姓,才關上城門。

斬首獲生,凡千餘人。對於生還的百姓都加營保護,不讓兵士干擾侵侮。家屬來了,就讓探望。若是妻子孩子死了的人,就給衣服糧食,厚加慰勞,遣送他回家。

江夏功曹趙濯、弋陽備將裴生及夷王梅頤等,並率支黨來依附陸遜。

③第三次

於孫布詐降賺王凌次年進攻廬江,曹魏將領認為應迅速趕赴支援。滿寵認為:「廬江雖然小,將士強勁士兵精銳,能堅守一段時日。賊軍舍棄船隻上岸二百里趕來,後尾空縣,尚欲誘致。現在應該任由他前進,到時他就來不及撤退了。」

之後整軍前往楊宜口,想要夾擊陸遜。陸遜得知曹魏援兵東下支援便在夜裡撤退,滿寵未能得逞。

④第四次

赤烏三年(另有記載為赤烏二年與赤烏四年),陸遜拔邾城(邾縣故城,今湖北黃州府黃岡縣治),築城置戍,以為重鎮,常駐3萬之眾。其地始為吳有,魏人息志。

陸遜四次對魏作戰未嘗一敗,戰績輝煌,戰果豐碩。於敵境中來去自如,可見其過人的軍事才能。然而襲擊江夏導致敵軍自殺其民也為後世所詬病。

2、劉裕北伐

東晉自偏安以來,時時面臨著北方的威脅。祖逖、庾亮、殷浩、桓溫都曾先後北伐,但無一成功。

晉元興二年(404),劉裕起兵擊敗篡晉稱帝的桓玄。次年,擁戴晉安帝復位,控制東晉朝政。時南燕統治集團內部矛盾日益加劇,慕容超信用奸佞,誅戮賢良,賦役苛重,激起民眾強烈反抗。

為了晉朝的強大,劉裕決定興師北上。劉裕為抗擊南燕,外揚聲威,遂欲掛帥北伐。 公元409年二月,南燕軍隊侵擾淮北,就正好給了劉裕一個機會。他上書皇帝,要求北伐,獲得朝廷批准後,他迅速出兵,五月就到了下邳。

兩次北伐,前後滅南燕,破北魏,亡後秦,收復山東,河南,關中等地,光復洛陽、長安兩都,後長安雖在一年多後得而復失,但潼關以東、黃河以南和山東全境已劃入劉宋版圖,「七分天下,而有其四」,江淮流域得到保障。

為劉宋永初和元嘉年間,休養生息,出現「余糧息畝,戶不夜扃」的局面提供北部疆域的屏障,仍不失為取得較大成果和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北伐。

3、柴榮北伐

顯德六年(959年),農歷4月,柴榮親率諸軍北伐契丹。至寧州,刺史王洪以城降。之後,領兵水陸俱下,至益津關,契丹守將終廷暉以城降。至瓦橋關,守將姚內斌以城降。

鄚州刺史劉楚信以州降。農歷5月,瀛州刺史高彥暉以本城歸順。這次出師,僅四十二天,兵不血刃,連收三關三州,共十七縣。柴榮正准備乘勝奪取幽州,遇疾而返。

4、徐達北伐

朱元璋大致掃平南方群雄後,為了徹底推翻元朝,乘紅巾軍基本摧毀元主力軍的有利時機,於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命徐達、常遇春率軍25萬人北伐。朱元璋軍由淮河入黃河,連克淮安、壽光、臨淄、高苑等地。山東諸州縣盡為朱元璋軍所有。

洪武元年(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稱帝建明。四月,其北伐軍隊完全奪取中原,七月又克通州,元順帝只得攜帶家眷及宮廷官僚北走上都,繼續元室的統治,史稱北元。八月二日,徐達師入大都,北伐取得了徹底勝利,元朝滅亡。

5、國民革命軍北伐

1926年7月9日,國民政府成立國民革命軍從廣東起兵,在連克長沙、武漢、南京、上海等地以後,國民政府內部因對中國共產黨的不同態度而一度分裂,汪精衛和蔣介石決裂,北伐陷於停頓。

寧漢合流後,國民革命軍繼續北伐,並在西北的馮玉祥和山西的閻錫山加入下,於1928年攻克北京,致使北洋奉系的張作霖撤往東北並被日本刺殺於皇姑屯,其子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至此北伐完成,中國實現了形式上的統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伐戰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劉裕北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明滅元之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陸遜北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伐

⑺ 除了氣勢磅礴的劉裕北伐外,歷史上的北伐還有哪次成功了

中國的地理、氣候和經濟環境決定了占據南方北伐,要比占據北方南征要難。

首先地理上,北方大山大嶺多,北方相對南方普遍更加易守難攻,而南方除了長江至外,其實只適合游擊割據的丘陵為主,但戰略上並不適合政權防守。

其次,氣候上,占據北方,一路南征,只需要脫衣服,而受到氣候影響小,而北伐,如果不能速戰成功,基本上嚴冬一來,必須退兵,以前沒有那麼多高科技的保暖設備,也不可能帶著一堆棉襖棉被什麼的打仗,增加負載負重,對於行軍極其不便,必須認真部署。

5、 五代十國,宋取代後周後,依然是從北方開始逐步消滅了盤踞在南方的諸多政權,最後完成國家統一的。

6、 北宋被來自北方的金國所滅,南宋則被依然來自北方的元所滅,北方的元再次統一了中國。

7、 接下來是一個很有代表性的情況,盤踞於南方的明政權,經過長年的准備後,只用了十個月就推翻了北方的元,這是一次典型的南方統一北方。

8、 明朝被來自北方的清所滅,清由北向南掃清了統一道路上所有的障礙!

9、 清的滅亡,並沒有大規模的戰爭,只是一次爆發於武昌的起義點燃了這個帝國滅亡的導火索,這個帝國隨即就像被蛀空的大樹一樣轟然倒地了。

10、 清滅亡後,事實上中國又進入了軍閥割據的分裂局面,直到北閥戰爭,以及後來的東北易幟,國民政府從南方開始向北推進,最終從形式上統一了中國,這也可以勉強算做一次南方統一北方吧。

⑻ 1368年,明朝為什麼能夠橫掃蒙古,成為唯一北伐成功的王朝

1367年,朱元璋拜大將徐達為征虜大將軍,統軍25萬開始進行北伐。朱元璋的軍隊一路勢如破竹,一年以後,大軍進入元大都。朱元璋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北伐成功的帝王,在此之前的孫權、劉裕、宋孝宗都折戟沉沙。只有朱元璋開創了了歷史,建立了長達280年的大明王朝。那麼明朝的建立究竟擁有哪些因素,明軍又是依靠什麼打敗曾經不可一世的蒙古軍隊呢?
一、朱元璋集團文臣武將俱佳,元順帝方面一直是混亂和內斗
朱元璋是中國最傑出的帝王之一,他的政治能力和軍事能力甚至超過了同為底層出身的漢高祖劉邦。朱元璋在指揮戰斗的過程中,身邊的文臣武將都是起到了輔助作用,他自己本身就是傑出的將領。這一點和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非常相似,沒有大將自己也能上。更何況朱元璋身邊人才濟濟,李善長、劉伯溫、徐達、常遇春、李文忠、鄧愈等文臣武將十分齊全。再加上朱元璋卓越的統籌能力,將這些人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化。這就是知人善任,這不是什麼類型的帝王就做得到的。在世界歷史上,錯用了人造成國家滅亡的例子比比皆是。這一點朱元璋絕對能和《沁園春》中的那四位大神並列。
相比之下,北方的元順帝水平就差了十幾條街了。元順帝此時已經做了20多年的皇帝,登基初期的那股干勁早就被歲月消磨的乾乾凈凈。元順帝到了後期以後,瘋狂的信任太監,而且還是一個朝鮮半島來的太監。除了宦官專權,元順帝本人還十分的好色,僅僅是皇後和後妃的數量就是元朝之最。中央朝政是腐敗的,地方上也好不到哪裡去。各地的軍政長官相互爭斗,絲毫沒有估計南方正在迅速崛起的朱元璋。在元順帝方面一共有兩個拿的出手的任務,一個是脫脫,另一個是王保保。脫脫因為反對元順帝的一些政策,最終被迫害致死。王保保雖然忠心耿耿,但是始終無法得到朝廷的絕對絕對信任。
二、長期的戰斗,使明軍的戰鬥力超過了元軍
從古到今,要想讓軍隊永遠保持戰鬥力就只能使用戰爭。通過戰爭的洗禮讓那些剛剛放下鋤頭的農民逐步成為悍不畏死的戰士,這一點非常重要,至今仍不例外。朱元璋的軍隊是從農民軍中鍛煉出來的,起初這支軍隊的戰鬥力確實一般。但是長期的戰爭再加上名將名帥們的訓練,這支軍隊逐步成為能征善戰的虎狼之師。從大戰陳友諒到滅張士誠,再到征方國珍,朱元璋的軍隊已經適合在任何條件下進行戰斗。這支軍隊的戰鬥力在當時的中華大地上絕對是首屈一指的,正是在強大軍隊的保證之下,明朝軍隊最後完成了北伐大業的成功。
與明軍相比,此時的蒙古鐵騎早就不復當年之勇。此時蒙古人統治中原的時間已經將近100年了,這么長的時間已經將蒙古軍隊變成了綿羊。當年蒙古軍隊橫掃歐亞歐亞大陸,無數國家為之膽寒。但是蒙古軍隊統治中國以後,長時間的太平歲月消磨了他們的鬥志。到了元朝後期,一些蒙古士兵連馬都不會騎了。看到明軍的第一反應不是沖鋒,而是掉頭就跑。真是風水輪流轉,曾幾何時蒙古騎兵追擊南宋軍隊也是這幅場景。即便游戲蒙古軍隊敢於迎戰,由於長期疏於戰陣,蒙古士兵已經不是明朝士兵的對手。
三、騎兵和火器的使用,讓明朝軍隊如虎添翼
強大的步兵部隊可以打敗對手,但是無法全部殲滅對手。每一個強大的王朝都會有一支強悍的騎兵部隊,漢武帝時期漢軍的戰馬超過了60萬匹,唐太宗李世民時期唐軍戰馬超過40萬匹。由於元朝在全國推行養馬的政策,這個本來禍國殃民的政策卻間接幫助了朱元璋。在朱元璋在南方確定自己的統治以後,他根本就不缺戰馬。雖然此時朱元璋擁有的戰馬數量沒有明確的記載,但是根據明初戰爭的使用次數來看,最少也在10萬匹以上。再加上驍勇善戰的明軍士兵和強悍到極點的常遇春,元朝軍隊根本擋不住他們。
常遇春是標準的騎兵將領,而鄧愈則是一個使用火器的高手。在明朝初期,火器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很高的層次。早在大戰陳友諒時,朱元璋的軍隊就開始大量使用火器,如火銃、火炮等等。而元軍還是信仰自己的那一套騎兵沖擊的戰術,這可就是早死了。元軍沖鋒,明軍使用火器和弓箭輪流招呼;元軍撤退,明軍的騎兵開始追擊。元軍打又打不贏,跑又跑不掉。元朝軍隊成批成批的被俘虜,每次都有那麼幾萬人。正是在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明朝實現了北伐,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北伐成功的王朝。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⑼ 南北戰爭歷史上,都有哪些北伐成功的案例

北伐是中國政治的一種獨特的軍事形勢,它往往與中國儒家正統思想有關,因此每一次北伐的背後,都與收復失地,華夷之辨所掛鉤,正如諸葛亮《後出師表》中所謂的:「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有著關系,北伐象徵著中原正統向北方蠻夷宣誓的戰爭,戰爭的根本目的在於統一與歸化,就出師目的而言十分具備正統性。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北伐成功的有多少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