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社會歷史主體如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社會歷史主體如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發布時間:2022-07-10 20:42:51

1. 結合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原理,談談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重要性...

從質上看,人民群眾是一切對社會歷史發展起推動作用的人,從量上看,人民群眾是社會人口中的絕大多數。人民群眾是一個歷史范疇。在不同的時期,人民群眾有著不同的內容,包含著不同的階級,階層和集團,但其中最穩定的主要部分就是以產生物資的勞動群眾。

2. 如何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傳承和創新,也是對黨的奮斗歷程和實踐經驗的深刻總結。認真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第四專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重要論述,使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歸根結底就是要努力讓人民過上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
一、追本溯源,始終站穩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
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僅是對馬克思主義人民主體思想的繼承和創新,也是對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寶貴經驗的深刻總結。同時,更是結合新的歷史方位,為黨的根本宗旨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但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始終如初。
1.以人民為中心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屬性。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對歷史發展起決定作用。這一論斷首次鮮明地揭示了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主體地位。馬克思在1848年出版的《共產黨宣言》中指出,堅定地永遠站在人民一邊,永遠為人民利益而奮斗,是馬克思主義革命政黨區別於其他一切政黨的根本標志。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把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從確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黨的根本宗旨,到提出 「三個有利於」重要標准,再到「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其核心內涵都是為了人民群眾、服務人民群眾,維護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在肯定人民群眾主體地位的同時,提出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調「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必須堅持人民至上、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執政為民的核心理念和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立場。
2.以人民為中心是對黨的奮斗歷程和實踐經驗的深刻總結。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伊始,直至領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旗幟上始終鮮明地銘刻著「人民」二字。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充分發動和依靠群眾,經過28年浴血奮戰,取得了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共產黨依靠人民群眾,使新生政權得到鞏固,第一個五年計劃提前超額完成目標,社會主義改造順利完成,並逐漸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改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全國各族人民銳意進取、奮勇拼搏,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綜合國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逐漸富裕。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科學把握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的發展大勢,順應實踐要求和人民願望,推出一系列重大戰略舉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逐步探索出了一條以人民為中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
3.以人民為中心是貫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一條紅線。縱觀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重要講話,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貫穿始終。從鄭重承諾「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到科學作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重大判斷,再到深情道出「我將無我,不負人民」,鮮明宣示著中國共產黨人以人民為中心的堅定決心。從新時代黨治國理政的實踐層面看,無論是推進「廁所革命」、解決垃圾分類等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關鍵小事」,還是「不讓一個人掉隊」的精準扶貧,特別是疫情防控期間提出「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什麼代價、什麼風險都要擔當」的重要要求,等等,處處彰顯著堅定的人民立場和深厚的為民情懷 。
二、深學細悟,准確把握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豐富內涵
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實際,進一步深化和豐富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理論與實踐內涵,為我們更好地堅持和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提供了科學指南和根本遵循。
1.發展為了人民的基本立場。2018年6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引用古語「國以民為本,社稷亦為民而立」,強調「為誰發展」的問題是一個根本性的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無論是「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還是「五大發展理念」,都凸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經濟社會發展要「著力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到黨的新聞輿論和文藝工作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再到「六穩」「六保」等為民政策的出台,治國理政各個領域的發展都蘊涵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目標指向。在2020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偉大斗爭中,習近平總書記一開始就明確要求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黨中央部署的所有防控措施都首要考慮盡最大努力防止更多群眾被感染,盡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時時處處體現著中國共產黨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執政理念和為人民謀幸福的責任擔當。
2.發展依靠人民的根本方法。2018年3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周恩來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波瀾壯闊的中華民族發展史是中國人民書寫的」,這就從根本上回答了「靠誰發展」的問題。回顧我國的改革歷程,從小崗村村民按下包產到戶的紅手印,到新時代萬眾創業的蓬勃興起,再到科技創新從「跟跑者」變為一些領域的「同行者」「領跑者」,正是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參與和勇敢探索,推動了我國改革發展一步步向前推進。面對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也正是醫務人員白衣執甲,解放軍指戰員聞令而動,社區工作者晝夜值守,志願者無私奉獻,億萬人民自覺防護,才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重大戰略成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我們黨只有緊緊依靠人民,堅持人民主體地位,虛心向人民學習,傾聽人民呼聲,汲取人民智慧,把人民是否滿意作為評價工作的第一標准,才能凝聚起眾志成城的不竭動力,團結帶領人民共同創造歷史偉業。
3.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價值追求。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要「以百姓之心為心」,真正「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道出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核心理念,就是「必須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這一價值追求在治國理政的各個環節得到了充分體現。一方面是大力推進共同富裕,按照「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要求,著力提高發展的質量效益,調整收入分配格局,完善再分配調節機制,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和居民收入差距,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發展成果共享。另一方面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以人民根本利益為出發點,積極改善教育、就業、醫療、安居等民生問題,建立和完善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的社會保障體系,保障每個中國人都「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
三、身體力行,切實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到實處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人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輝煌成就,向人民交上一份成績優異的答卷。
1.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一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無論身居多高的職位,都必須牢記我們的共和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始終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這充分體現了黨的領袖深厚的人民情懷,也是對共產黨人提出的明確要求。無論在任何時候,每名共產黨員都要築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根基,堅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站在人民立場深化改革開放,著眼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改善民生,突出人民利益導向加強制度創新,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堅守初心、引領使命,以真摯的人民情懷滋養初心、強化使命,以牢固的公僕意識踐行初心、擔當使命。
2.努力實現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的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出席「2017年從都國際論壇」嘉賓時指出,「我們的目標很宏偉,但也很樸素,歸根結底就是讓全體中國人都過上更好的日子」,明確提出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實踐要求。實現新時代的奮斗目標,就是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繼續以「勇闖深水區、敢啃硬骨頭」的決心推動全面深化改革,以「不讓一個人掉隊」「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信念打贏脫貧攻堅戰,以「為千秋萬代計」的視野大刀闊斧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以「得罪千百人、不負十三億」的勇氣嚴懲貪腐分子,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擔當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努力讓人民享受到「更有尊嚴的生活、更好的教育、更好的休閑、更美的環境,一步步走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更美好未_」。
3.著力提高做好群眾工作的本領。2019年7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群眾工作是我們的看家本領,我們黨靠群眾工作起家,同樣要靠群眾工作實現長期執政。」踐行好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要深刻領會以人民為中心的精神實質和思想內涵,不斷強化為民服務的意識;要堅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始終懷抱著面向群眾、服務群眾的初心,以人民的呼聲為第一信號,以人民的需要為第一選擇,以人民的滿意為第一標准,不斷增強為民服務的本領;要積極改進作風,撲下「身子」聯系群眾,放下「架子」學習群眾,想下「法子」服務群眾,始終同人民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落實好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凝聚起人民群眾的磅礴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
作者系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天津行政學院)副校(院)長、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
責任編輯:雙艷珍
作者:王永立
來源:《求知》2020年10期

3. 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結合實際談談如何理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原理:

①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

②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人民群眾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③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

④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


(3)社會歷史主體如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擴展閱讀

自成立以來,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黨的一切工作都是為老百姓利益著想,讓老百姓幸福就是黨的事業。共產黨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的,人民群眾什麼方面感覺不幸福、不快樂、不滿意,我們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

當前,疫情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沖擊,也給人民群眾生活帶來影響。不斷造福人民,就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緊緊抓在手上,切實托住這個底。

閱讀全文

與社會歷史主體如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