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江蘇歷史地位怎麼樣

江蘇歷史地位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7-11 01:37:05

❶ 歷史性突破!江蘇GDP躍上10萬億元台階,江蘇在國際上是什麼水平

GDP超10萬億,江蘇迎來歷史性一刻!江蘇省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開幕,省長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中提到,2020年,江蘇地區生產總值為10.27萬億元,同比增長3.7%,人均GDP達12.5萬元,居全國各省(區)之首。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這也是自2009年起江蘇人均GDP連續12年穩居全國各省(區)之首。值得注意的是,去江蘇GDP歷史性突破10萬億元,標志著全省綜合實力躍上了新台階。

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非常特殊、極不平凡的一年。江蘇全省上下齊心協力打了疫情防控、復工復產、防汛抗洪三場硬仗。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經濟萎縮等帶來的嚴重沖擊和空前挑戰,江蘇堅持“兩手抓、兩手硬”,統籌推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報告中提到,江蘇GDP達到10.27萬億元,人均達12.5萬元,居各省、自治區之首。全省經濟增長上半年由負轉正,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3.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9%,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1%、利潤增長10.1%,在經濟大省中均位居前列。

面對梅雨期超長、降雨量超多、江湖齊漲的嚴峻復雜汛情,江蘇上下眾志成城、科學調度,全力以赴防汛抗洪、搶險救災,及時轉移涉險群眾,全省沒有一人因災傷亡,將洪澇災害造成的財產損失降到了最低,奪取了防汛抗洪、搶險救災斗爭的全面勝利。

❷ 江蘇這個城市怎麼樣

北方去了尤其三月份會受不了那裡的天氣的,下雨連續好幾天。如果你能挨得住,還是不錯的,江蘇在中國來說是特大型城市,經濟發展水平屬於上等。江蘇,簡稱「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南京,位於長江三角洲地區,中國大陸東部沿海,地跨北緯30°45'~35°08',東經116°21'~121°56',與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山東省接壤。江蘇跨江濱海,湖泊眾多,地勢平坦,地貌由平原、水域、低山丘陵構成;東臨黃海,地跨長江、淮河兩大水系。江蘇地理上跨越南北,氣候、植被同時具有南方和北方的特徵。江蘇總面積10.72萬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江蘇常住人口84748016人

❸ 江蘇在全國有什麼樣的地位

江蘇省地處中國大陸沿海中部和長江、淮河下游,東瀕黃海,北接山東、西連安徽,東南與上海、浙江接壤,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介於東經116°18′-121°57′,北緯30°45′-35°20′之間。江蘇,得名於清朝江寧府和蘇州府二府之首字,簡稱「蘇」。省會城市為南京。
江蘇傍江臨海,是中國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之一,總面積10.26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1.06%的土地上,全省常住人口7405.8萬人。連綿近1000公里的海岸線擁抱著約980萬畝的黃金灘塗。江蘇境內平原遼闊,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江河湖泊密布,五大淡水湖中的太湖、洪澤湖在此橫卧,歷史上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
江蘇歷史悠久。這里是中國吳越文化的發祥地,早在數十萬年前南京一帶就已經是人類聚居之地。6000多年前,南京和太湖附近出現了原始村落,開始了原始農業生產。3000多年前,江蘇青銅器的冶煉和鍛造,已達到很高的技術水平。公元3-6世紀,南京成為中國南方的經濟文化中心。公元7-10世紀以後,全國經濟重心南移,有所謂「天下大計,仰於東南」的說法,揚州成為全國最繁華的城市。公元14-17世紀中葉以後,蘇州、松江和南京等地,成為我國資本主義萌芽的發祥地。19世紀末葉,繅絲、紡織、麵粉、採煤等近代工業,在無錫、南通、蘇州、常州、徐州等地陸續興起。此後,江蘇的經濟、社會發展在中國一直名列前茅。
江蘇人文薈萃。以著名詩人李白、白居易、劉禹錫、王安石為代表的歷代詩人,在江蘇留下了許多不朽的詩篇。這里還產生過眾多傑出的文學家、藝術家,如書畫家顧愷之、米芾、唐寅、鄭板橋、龔賢,中國古典小說《水滸傳》作者施耐庵、《西遊記》作者吳承恩、《紅樓夢》作者曹雪芹,以及近現代散文家朱自清、詩人柳亞子、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等。以徐悲鴻、劉海粟、陳之佛、傅抱石、錢松喦、林散之為代表的書畫藝術大師享譽世界;源於江蘇的中國最古老的劇種----崑曲更有「百戲之本」的稱譽;蘇州刺綉、南京雲錦、揚州漆器、南通風箏、宜興紫砂陶器、常州梳篦、蘇州和揚州的盆景等都是在海內外享有盛譽的工藝精品。
江蘇省正式建制始於清康熙六年(1667年),自1983年起實行市管縣的行政體制。現設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南通、揚州、鎮江、連雲港、徐州、鹽城、淮陰、泰州、宿遷13個省轄市,下轄64個縣和縣級市,43個市轄區。�
江蘇是中國的經濟大省。全省綜合經濟實力在全國一直處於前列。2003年江蘇省國內生產總值12451.8億元,比去年增長13.5%;全年人均生產總值突破2000美元,GDP增幅大大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江蘇對外開放日益擴大。2003年進出口總額1136.7億美元,增長61.7%;其中出口591.4億美元,增長53.7%。外商直接投資158億美元,增長52.4%。全年新批境外企業33家,投資額5404.7萬美元。對外承包工程、勞務合作、設計咨詢合同額20.9億美元,營業額19.8億美元。各具特色的開發區遍布全省,其整體規模和發展水平均居全國前列。對外友好關系不斷發展。江蘇省及省轄市、縣級市已與39個國家的157個省州和城市締結國際友好關系,總數列全國各省、區、市第一位。
江蘇人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6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239元,分別增長13.2%和6.1%。居民人均儲蓄存款突破1萬元。居住條件不斷改善。城鎮居民人均住宅使用面積20.0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35.9平方米。
江蘇境內山明水秀,名勝眾多。南京、蘇州、鎮江、常熟、徐州、淮安均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省內的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有13座,包括六朝古都南京、人間天堂蘇州。2003年全省共接待海外遊客223.2萬人次,國內遊客1.1億人次。
江蘇科學教育水平居全國前列。全省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88人,從事科研活動人員32.3萬人,科技力量與科研能力,僅次於北京、上海,居全國第三位;對外科技和教育交流頻繁,江蘇已與世界上4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科技合作關系,與近30多個專家組織建立了工作關系,江蘇各類學校已與國外近300所大中學校建立了交流與合作關系;實現了高等教育大眾化,全省共有普通高等學校105所,在校學生達91.33萬人,高等學校數和在校生人數位居全國第一,也是中國第一個實現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轉變的省份。
江蘇文化體育事業成就斐然。擁有20多種地方戲劇和15個地方曲種。書畫藝術歷史悠久,民間藝術形式多樣,別具一格。全省共有各類藝術表演團體131個,文化館115個,公共圖書館101個,檔案館170個。有歷史、藝術和紀念性博物館91個。其中,南京小紅花藝術團被譽為「娃娃天使」;南京圖書館為中國第三大公共圖書館;南京博物院文物藏品數量居全國第三;設在南京的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保存著大量中華民國時期的歷史檔案。全省基本上實現了省、市、縣、鄉廣播電視聯網和村村通有線電視。全省共有各類衛生機構12775個,其中醫院、衛生防疫和防治機構3333個,遍布全省各大中小城市及鄉鎮(村)。
江蘇,一個朝氣蓬勃的省份,提出了率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戰略目標和規劃。到2010年,全省總體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到2020年左右,全省總體上基本實現現代化,江蘇將建設成為經濟繁榮、科教發達、法制健全、社會文明、環境優美的省份。

❹ 廣東與江蘇的政治地位

廣東是引進外資的急先鋒,市場經濟對的開拓者,是改革開放以試驗田,樣板區,地位不容置疑。當年江蘇在政策上落後一個深圳,地理上落後一個香港,所以落了下風,但是近幾十年來都是沿著廣東的路子在走,大規模引進外資,集聚本地產業,走的是規模路線,但是在深度上還是不如廣東,因為廣東這路走的早,現在廣佛深莞一帶自身培育的名優企業不少。如果說廣東已經是改革開放2.0版本的話,江蘇還處在1.5時代。

4、廣東的自然環境好於江蘇,江蘇的人文環境好於廣東。空氣質量和森林覆蓋率廣東遙遙領先,5A景區和歷史文化名城江蘇一騎絕塵。

5、整體氛圍,廣東創新進取,江蘇務實穩重,要說實現全面小康,可能江蘇更有優勢,要說從富起來到強起來,可能還得廣東帶頭。

❺ 江蘇地理位置特點及其評價

江蘇省——中國古代吳越文化、長江文化的發祥地。江蘇南京湯山直立人化石將這塊富饒土地的文明史追溯到距今35萬年前的遠古時期。早在公元七世紀的中國盛唐時期,江蘇就為那悠長的絲綢之路源源不斷地輸送著美綾玉帛,省會所在地南京被稱為"六朝古都",創造了推進中國歷史進程的長江文明。

江蘇省概貌

江蘇省,簡稱「蘇」。地處我國東部沿海,位介於東經116°18′-121°57′,北緯30°45′-35°20′之間,地居長江、淮河下游,東臨黃海,西連安徽,北與山東接壤,南與浙江和上海毗鄰。全省面積10.26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土地總面積1.05%。總人口7000多萬人,是全國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漢族為主要人口,約占人口總數的99.8%,還有回、滿、蒙古、等少數民族。全省轄13個地級市,31個縣級市,33個縣,省會南京市,其他省轄市有:有無錫、徐州、常州、蘇州、南通、連雲港、鹽城、淮安、揚州、鎮江、泰州、宿遷。

江蘇行政區劃

江蘇現設13個省轄市,下轄106個縣(市、區),其中27個縣級市,25個縣,54個市轄區。共有1201個鄉鎮(民族鄉1個),其中建制鎮1078個,行政村18073個。

經國務院批准,全省對省轄市行政區劃進行了較大規模的調整。1996年,揚泰分設,撤縣級泰州市,設地級泰州市;淮宿分設,撤縣級宿遷市,設地級宿遷市。2000年底以來,全省調整了南京、無錫、常州、蘇州、鎮江、揚州、淮安、連雲港、鹽城、宿遷10個省轄市的行政區劃,共撤並14個縣(市、區)、新設立12個區,基本解決了市縣同城問題。

近年來,全省對布局不合理和規模偏小的鄉鎮、村進行了撤並。1999年至2004年底,共撤並鄉鎮773個,撤並村17185個,撤並率分別達到39.2%和48.7%。目前,全省鄉鎮平均面積達80.77平方公里,平均人口規模達5.14萬人。

政區沿革

江蘇建省始於清代初年,取江寧、蘇州兩府的首字而得名。溯流求源,江蘇是《尚書.禹貢》所載九州中的徐、揚兩州的一部分。西周時分屬魯、宋、楚、吳等國。春秋戰國時分屬吳、宋、楚、越、齊等國。秦代屬九江、會稽、彰、泗水及東海等郡的一部分。漢代分屬揚州、徐州刺史部。隋開皇年間設蘇州、揚州、徐州。大業年間改為吳、毗陵、丹陽、江都、下邱、彭城、東海諸郡。唐初分屬江南、淮南、河南三道。北宋時屬江南東路、兩浙路、淮南東路和京東西路。南宋時,淮北屬金。元代分屬江浙、河南二行中書省。明代江蘇與安徽同屬應天府,直隸南京。清初屬於江南省。康熙6年(1667年)析江南省為江蘇、安徽兩省。太平天國先後設江南省、天浦省、蘇福省。民國17年(1928年),南京為特別市。解放後,設蘇南、蘇北兩個行政公署區,南京為中央人民政府直轄市。1953年合並,成立江蘇省,省會南京。

地方傳統文化

江蘇是歷史上多個朝代的地域政治文化中心,文化藝術歷史悠久,文化遺產極為豐厚。江蘇的地方戲曲表演藝術品種眾多,名家迭出。現存的戲種有20餘個,影響較大的有昆劇、錫劇、淮劇、揚劇、滑稽劇、淮海戲、柳琴戲、梆子戲等。昆劇,又稱崑腔,崑曲。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劇種之一,有"百戲之祖"的美稱。帶有江蘇地方特色的曲藝有15種,各具特色,大多源遠流長,其中蘇州評彈、蘇州評話、揚州評彈、揚州評話,徐州琴書、淮海鑼鼓,南京白局等影響較大。江蘇的音樂、舞蹈藝術基礎深厚,各地山歌、民謠多不勝數,美不勝收。「江南絲竹」是最有代表性的民間音樂,蘇南民歌《太湖美》,蘇北民歌《茉莉花》,《撥根蘆柴花》,二胡演奏曲《二泉映月》等廣為流傳,歷久不衰。民間舞蹈《鬧花燈》、《花扇舞》等也都為廣大觀眾所喜愛。

地理:

江蘇是全國地勢最低的一個省區,絕大部分地區在海拔50米以下,低山丘陵集中在北部和西南部,佔全省總面積的14.3%,主要有老山山脈、寧鎮山脈、茅山山脈、宜溧山脈、雲台山脈。連雲港的市郊雲台山玉女峰為全省最高峰,海拔625米。

河流與湖泊:

全省主要河流湖泊大致可分為沂沭泗水系、淮河下游水系、長江和太湖水系等三大流域系統,全省有大小河道2900多條,湖泊近300個,水庫1100多座,由江河湖泊組成的水面面積1.73萬平方公里,佔全省總面積的16.8%,比重之大居全國之冠,故以魚米之鄉而著稱。

氣候:

江蘇屬亞熱帶和暖溫帶地區,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具有寒暑變化顯著、四季分明的特徵,全省年平均氣溫為13℃-16℃,春季升溫西部快於東部,東西相差4-7天;秋季降溫中慢於北部,南北相差3-6天。全年日照時數(絕對日照)平均為2000-2600小時,≥0℃的日照時數平均為1800-2240小時;日照百分率(相對日照)介於48-59%之間。全省各地日照時數以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各佔全年的29.0-32.8%、20.1-21.3%。由於受季風氣候影響,江蘇降水充沛,年降水量724-1210毫米,但地區差異明顯,東部多於西部,南部多於北部,全省年蒸發力為900-1050毫米,因受海洋潮濕氣流影響,蒸發力明顯自東向西遞增。全省年平均風速為3.5米/秒,江蘇災害氣象主要有乾旱、雨澇、熱帶風暴(台風)、霜凍、冰雹等。

資源:

礦產資源 主要有煤炭、石油、和天然氣。非金屬礦產有硫、磷、鈉鹽、水晶、藍晶石、寶石、金剛石、高嶺土、石灰石、石英砂、大理石、陶瓷粘土等,金屬礦產有鐵、銅、鉛、鋅、銀、金等。粘土類礦產、建材類礦產、化工原料礦產、冶金輔助原料礦產和特種用途礦產是江蘇礦產資料的優勢,其中方解石、泥灰石、凹凸棒石粘土、保溫材料粘土、水泥用輝綠岩、水泥混合材料用閃長玢岩等6種礦產的保有儲藏量列全國第一位。

水產資源 江蘇東臨黃海,海岸線長1040公里,海水可養殖面積139.00千公頃。地處長江、淮、沂、沭、泗等河流下游,湖庫河塘溝密布,水域面積大,類型多,有著便利的海洋漁業和內陸漁業,水產資源豐富。內陸水面2600多萬畝,有淡水魚類140餘種,經濟魚類30-40種,主要是鯉魚、鯽魚、黃鱔等。有近海魚類150多種,其中多獲性魚類在25種以上,主要是黃鯽、銀鯧、帶魚等,除魚類外青蝦、百蝦、螃蟹等甲殼類水產品的產量也很高,內陸水域和沿海灘塗有豐富的貝類資源。水生植物資源也是江蘇水產的一大優勢,主要品種有蘆葦、蓮藕、茨菇、茭白、荸薺、菱等等。

水利與電力 江蘇地處長江、淮、沂、泗諸河下游,承接長江、淮河、沂沭三大水系15個省區200多萬平方公里的來水,解放後在歷代水利工程的基礎上,進行維護加固、新建重大水利工程,提高治淮、治太和江海河湖堤岸防洪標准,建成了一批蓄水、引水、提水、調水、排水的工程,全省已初步形成防洪、防澇、防旱、防漬、防潮綜合治理,大中小工程結合的水利網,增強了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擴大了水資源的開發利用。

電力工業有了很大發展,特別是蘇北地區。徹底改變了過去電廠基本上集中在蘇南地區的狀況,全省擁有500千瓦及以上發電裝機容量1338萬千瓦,年均遞增11%。裝機容量在全國由第七位上升到第二位。在500千瓦及以上機組中,主要是高溫高壓、超高壓、亞臨界壓力級機組,約占容量的80%左右。全省發電量達751億千瓦時,名列全國第三位。

動植物資源 省內植物資源非常豐富,約有850多種,此外尚有可開發利用的野生植物600多種。野生動物資源為數較少,鳥類主要是野雞、野鴨,沿海還有丹頂鶴、白鶴、天鵝等珍稀飛禽。

工業:

江蘇的工業發達,輕、重工業門類齊全,技術先進。主要工業有機械、電子、電力、石化、紡織、食品、建材、造紙等。南京、無錫、蘇州、常州、南通為主要工業中心,其中紡織和絲綢工業居全國首位。機械、電子、石化、汽車正在成為江蘇省新的支柱產業。以中小型企業為主的格局正在改變,工業產品品種結構不斷優化,產品質量的整體水平有所提高,熊貓、小天鵝、常柴、紅豆、森達被認定為全國馳名商標。

農業:

江蘇是我國農業發達的省區之一,素有魚米之鄉之稱,全省共有耕地面積4448.3千公頃。水田約佔60%,旱地約佔40%。

糧食作物以水稻、麥類為主,大部分地區宜於一年二'熟,旱糧兩年三熟,或一年幾熟套作。水稻主產於蘇南。麥類(小麥、大麥、元麥)集中產於徐淮地區,蘇北地區還產玉米、高粱等糧食作物。經濟作物有棉花、花生、油菜、黃麻、蠶桑等。沿江、沿海平原和徐淮地區是全國重要的產棉區之一。油類作物的花生主產於徐淮地區,油菜則以太湖流域為多。

南通、海門一帶為我國薄荷、留蘭香等特種經濟作物重要產區。太湖流域為我國三大桑蠶基地之一。江蘇農村經濟全面發展,蘇南地區農業生產水平不斷提高,蘇北地區農業經濟發展不斷加快,已成為江蘇省糧棉有農副產品的生產基地。

全省的農業多種經營包括畜牧、水產、林業、園藝、蠶桑等。

畜牧以太湖豬、海門山羊、海子水牛、南通狼山雞、高郵麻鴨、崑山麻鴨等著名。水產以太湖銀魚、長江鰣魚和刀魚、陽澄湖大蟹為名產,還有養殖河蚌人工培育珍珠,著名的漁港有呂四港、連雲港等。園藝業包括蔬菜、水果、茶葉、花卉、瓜類、食用菌,其中江蘇的商品盆景產量在全國園藝業中名列前茅;江蘇已建成五大園藝產品生產基地:淮北果品生產基地以產蘋果、梨為主。太湖名特優果品基地主產柑桔、枇杷、楊梅、水蜜桃、青梅。城郊一線、農區二線傳統產區名特優三線蔬菜生產基地,如豐縣蘆筍、連雲港牛蒡邳縣與太倉的白蒜、南京郊區的野生蔬菜、里下河生蔬菜生產基地等,宜興、溧陽、寧鎮丘陵山區茶葉生產基地。南通、南京、揚州、蘇州、無錫、常州是花木盆景生產基地。

旅遊資源

江蘇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山水秀美,風光旖旎,加上歷史悠久,城市密集,文化發達,人文薈萃,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映成趣,名勝古跡遍布全省各地。

已有2500多年歷史的蘇州城,享有"東方威尼斯"之美稱,城內小橋、流水、巷深、人家,充滿水鄉情調。江蘇的水兼江湖河海之美,長江橫穿東西,江面遼闊,一瀉千里。古老的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連雲港海闊天空,太湖煙波浩瀚,洪澤湖碧波萬頃,揚州的瘦西湖,南京的玄武湖、莫愁湖,徐州的雲龍湖,溧陽的天目湖等都是著名的游覽湖泊。江蘇的名泉極多,有"天下第一泉"鎮江中泠泉,"天下第二泉"無錫惠山泉,"天下第三泉"蘇州虎丘憨憨泉;南京湯山溫泉;東海湯廟泉等。江蘇的山雖不高,但多負盛名。南京鍾山、清涼山,鎮江北固山、金山、焦山,句容和金壇交界處的茅山,南通狼山,蘇州天平山,吳縣的靈岩山,徐州雲龍山和連雲港的花果山等等。

江蘇流域和古老的黃河流域一樣,也是中華民族誕生的搖籃之一,武進春秋淹城是我國保存最完整的古老地面城池遺址。連雲港將軍崖上的石刻岩畫反映了原始社會農業部落的生活。孔望山上佛教摩崖石刻比著名的敦煌莫高窟還早200年,堪稱"神州第一窟"。徐州東南部獅子山西漢楚王陵氣勢恢宏,漢兵馬俑表情生動,神態各異,惟妙惟肖是繼咸陽楊家灣西漢彩繪兵馬陶俑和臨潼秦兵馬俑之後的又一重大發現。棲霞山的千佛岩有"南國雲崗"之譽。南京的中山陵、明孝陵、雨花台。淮安城周恩來故居、周恩來紀念館,徐州淮海戰役烈士陵園。

古都名城和不同歷史時期、不同風格的名勝古跡如此集中和眾多,以及特別的江南風姿,使江蘇成為全國七個重點旅遊省之一。目前全省共有3個國家級森林公園,5個省級森林生態自然保護區,2個國家級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4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9個省級名勝區和29個全國重點保護單位。南京、蘇州、揚州、鎮江、徐州、淮安、常熟被確定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地方特色與特產

地方特產:江蘇特產風味多姿多彩,琳琅滿目。有殼薄色清,個大體肥,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的"連雲港東方對蝦"。有生產上百年歷史,色濃味鮮,香而微甜,酸而不澀的鎮江香醋。我國10大名茶之一,綠茶中的佼佼者--碧螺春茶。已有500多年歷史的南京板鴨是以高郵、邵伯及當地的麻鴨為原料腌制而成的,其以肉嫩、膘肥、脂白食之味美而聞名。河湖產品有"太湖三珍"太湖珍珠、太湖銀魚和蒓菜;長江三鮮:鰣魚、刀魚(又稱鱭魚)、河豚。陽澄湖的大閘蟹被譽為"蟹中之王"。泰興黃橋鎮的"黃橋燒餅"、和橋老油豆乾以及揚州的富春包子,蘇式糕點,南京秦淮河畔夫子廟的小吃等都是江蘇有名的風味食品。

江蘇的傳統民間工藝品形式多樣,許多藝技堪稱一絕。我國"三大名錦",江蘇占其二,南京雲錦,蘇州宋錦。無錫惠山泥人,傳統產品"大阿福"是它的代表作。宜興紫砂陶瓷,揚州玉雕,蘇州刺綉,南通風箏,揚州漆器,常州梳篦,南京雨花石,東海水晶,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等手工藝品都展現了江蘇燦爛的傳統文化。

地方佳餚:江蘇菜餚主要由淮揚(淮安、揚州)、金陵(南京)、蘇錫(蘇州、無錫)、徐海(徐州、連雲港)等四大地方風味組成。江蘇菜擅烹制鮮活淡水產品,選料精細,講究刀工,工藝精湛,造型精美,以燉、燜、煨、蒸、燒等方法為多,調味重清鮮,善用糖,醇和宜人。其中淮揚菜是中國四大菜系之一,淮揚菜又稱維揚菜、揚州菜。傳統的淮揚菜有:將軍過橋、清燉蟹粉獅子頭、大煮干絲、清燉狼山雞、三套鴨、肺湯等。金陵風味代表菜有:鹽水鴨、美人肝。蘇錫風味的傳統菜有:松鼠魚、無錫肉骨頭、叫化雞、清燴鱸魚片、太湖銀魚。徐海風味菜有:霸王別姬、沛公狗肉、彭城魚丸等。

交通與郵電

江蘇是我國交通運輸便利的省區之一。

鐵路:境內主要干線有京滬鐵路、隴海鐵路、寧蕪鐵路等,南京、徐州為鐵路樞紐,聯系南北各地。鐵路營業里程為757公里,正線延長里程為1440公里。京滬鐵路已提速,現列車運行最大時速達140公里,平均時速100公里以上。

公路:全省擁有公路2933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400公里,高速公路密度居全國首位。等級公路25610公里,一級公路1942公里,全省99%的鄉鎮和90%的村通了公路。

水運:江蘇是全國著名的舟楫之鄉,在古代水運交通就比較發達,現擁有內河航道23908公里,其中等級航道6329公里,均位居全國第一。擁有眾多內河港口碼頭泊位、客運站點。沿海和沿江設有南京、鎮江、張家港、南通、連雲港、揚州、高港、江陰、常熟、太倉等一類開放港口。港口年吞吐量超過3億噸。

航空:全省通航機場有南京大校場、無錫碩放、常州奔牛、蘇州光福、連雲港白塔阜等9個機場,以及新建的南京祿口國際機場。通航航線62條,每周出港航班316個,連接著全國36個城市和沿海開放地區;開辟了南京至香港航線。

現在江蘇省以公路、鐵路為主骨架,以長江、大運河、沿海為主通道,以中心港為樞紐,各種運輸方式互相銜接,功能較完備的綜合運輸體系已初步形成。

郵電與通訊

江蘇是中國郵電的發祥地之一,高郵傳通是中國最古老的驛站。省郵電管理局統轄14個地市郵電局和20個直屬單位綜合通信實力居全國第二位。市話交換機容量1292.37萬門,電話機用戶為1300.52萬戶,居全國第二位。移動通信覆蓋全省並實現與全國31個省市的大部分地區自動漫遊。無線電尋呼用戶303.95萬戶,居全國第三位。

科教文衛

江蘇是我國科學技術比較發達的地區,科技事業發達,科技人才薈萃。普通高校66所,中專校218所。普通高中895所,成人高校48所。全省從事科技活動人員總數3.14萬人,科學研究開發機構319個。全省依靠科技促進經濟建設,提高經濟效益。1998年江蘇省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46人,占兩院總數的6.7%,獲國家科技進步獎47項,其中國家發明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獎45項;獲省科技進步獎299項,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

衛生事業進一步發展,醫療衛生條件得到較大改善。全省擁有各類衛生機構13364個,病床17.0萬張,衛生技術人員25.7萬人。初步形成比較健全的醫療保健網,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得到了較好的保證。

文化遺產

★蘇州古典園林

蘇州城歷史悠久,私家園林始建於公元前6世紀,至明代建園之風尤盛,清末時城內外有園林170多處。為蘇州贏得了"園林之城"的稱號。現存名園十餘處,聞名遐爾的有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西園、網師園、怡園等。蘇州園林佔地面積小,採用變換無窮、不拘一格的藝術手法,以中國山水花鳥的情趣,寓唐詩宋詞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間內點綴假山、樹木,安排亭台樓閣、池塘小橋,使蘇州園林以景取勝,景因園異,給人以小中見大的藝術效果。拙政園享有"江南名園精華"的盛譽。宋、元、明、清歷代遺存至今的蘇州古典園林各具自然的、歷史的、文化的、藝術的特色。

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獅子林、滄浪亭、藝圃、耦園、退思園。

★南京明孝陵

2003年7月3日,經在巴黎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7屆世界遺產大會審議投票決定,南京的明孝陵和北京昌平的明十三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的擴展項目,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明孝陵在南京市東郊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茅山西側,明開國皇帝朱元璋和皇後馬氏合葬於此。建於明洪武年間,方圓45華里,規模宏大,從修築到安葬前後歷時30餘年之久。明孝陵歷經滄桑,屢遭破壞,現僅存碑亭(四方城)、神道、碑殿、享殿(孝陵殿)、方城、明樓和寶頂等建築,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

★非物質文化遺產--崑曲

崑曲起源於元末明初的江蘇崑山一帶,距今已有600餘年歷史。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藝術傳統的戲曲形態,是中華民族傳統藝術的瑰寶。

崑曲藝術劇目豐富多彩,文詞華麗典雅,曲調清俊婉轉,舞姿細膩優美,武功技藝術卓絕,表演情真意切,富有詩的意蘊,畫的風采,融戲、文、樂、歌、舞於一爐,在中國文學史、戲曲史、音樂史、舞蹈史上都佔有重要的地位。崑曲對後來的京劇和眾多的地方戲曲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因此它被看作是中華民族戲曲的代表,百戲之祖,百戲之師,是中國戲曲藝術集大成者。

崑曲的藝術成就和它獨特的文化價值已經超越了國界和民族,為全人類所認識和贊賞,是全人類共同的精神文化財富。2001年5月18日,中國崑曲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世界首批《人類口頭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崑曲在長期的演出實踐中,積累了大量的上演劇目。其中有影響而又經常演出的劇目如:王世貞的《鳴鳳記》,湯顯祖的《牡丹亭》、《紫釵記》、《邯鄣記》、《南柯記》,沈璟的《義俠記》等。高濂的《玉簪記》,李漁的《風箏誤》,朱素臣的《十五貫》,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長生殿》,另外還有一些著名的摺子戲,如《游園 驚夢》、《陽關》、《三醉》、《秋江》、《思凡》、《斷橋》等。

崑曲的音樂屬於聯曲體結構,簡稱"曲牌體"。它所使用的曲牌,據不完全統計,大約有一千種以上,南北曲牌的來源,其中不僅有古代的歌舞音樂,唐宋時代的大麴、詞調,宋代的唱賺、諸宮調,還有民歌和少數民族歌曲等。它以南曲為基礎,兼用北曲套數,並以"犯調"、"借宮"、"集曲"等手法進行創作。

崑曲的伴奏樂器,以曲笛為主,輔以笙、簫、嗩吶、三弦、琵琶等(打擊樂俱備)。

崑曲的表演,也有它獨特的體系、風格,它最大的特點是抒情性強、動作細膩,歌唱與舞蹈的身段結合得巧妙而諧和。

江蘇各地郵編:

市縣名稱所屬地區郵政編碼

南京市南京210000

江寧區南京211100

溧水縣南京211200

高淳縣南京00

六合縣南京211500

江浦縣南京211800

徐州市徐州221000

邳州市徐州221300

新沂市徐州221400

銅山縣徐州221112

睢寧縣徐州221200

沛縣徐州221600

豐縣徐州221700

連雲港市連雲港222000

贛榆縣連雲港222100

灌雲縣連雲港222200

東海縣連雲港222300

灌南縣連雲港222500

淮安市

楚州區淮安223200

淮陰區淮安223000

漣水縣淮安223400

洪澤縣淮安223100

金湖縣淮安211600

盱眙縣淮安211700

宿遷市223800

宿豫縣宿遷223801

沭陽縣宿遷223600

泗陽縣宿遷223700

泗洪縣宿遷223900

鹽城市鹽城224000

東台市鹽城224200

大豐市鹽城224100

鹽都縣鹽城224022

建湖縣鹽城224700

響水縣鹽城224600

射陽縣鹽城224300

阜寧縣鹽城224400

濱海縣鹽城224500

揚州市揚州225000

高郵市揚州225600

江都市揚州225200

儀征市揚州211400

胥浦揚州211900

邗江區揚州225100

寶應縣揚州225800

泰州市泰州225300

泰興市泰州225400

姜堰市泰州225500

靖江市泰州214500

興化市泰州225700

南通市南通226000

如皋市南通226500

通州市南通226300

海門市南通226100

啟東市南通226200

海安縣南通226600

如東縣南通226400

鎮江市鎮江212000

揚中市鎮江212200

丹陽市鎮江212300

句容市鎮江212400

丹徒縣鎮江212100

常州市常州213000

武進市常州213100

金壇市常州213200

溧陽市常州213300

無錫市無錫214000

宜興市無錫214200

江陰市無錫214400

蘇州市蘇州215000

吳江市蘇州215200

崑山市蘇州215300

太倉市蘇州215400

常熟市蘇州215500

張家港市蘇州215600

江蘇各地區號:

區號 地名

025 南京市,六合,江寧,江浦,高淳,溧水

0510 無錫,無錫縣,江陰,宜興

0511 鎮江,丹徒,丹陽,揚中,句容

0512 蘇州,吳縣,吳江,常熟,張家港,太倉,崑山

0513 南通市,如皋,如東,通州市,海門,啟東,海安

0514 揚州,邗江,江都,寶應,高郵,儀征(胥浦)

0515 鹽城,東台,大豐,射陽,濱海,響水,阜寧,建湖

0516 徐州,銅山,睢寧,邳州,新沂,沛縣,豐縣

0517 淮陰,淮陰縣,淮安,金湖,洪澤,漣水,盱眙

0518 連雲港,灌雲,東海,贛榆,灌南

0519 常州,武進,金壇,溧陽

0523 泰州,靖江,興化,泰興,姜堰

0527 宿遷,沭陽,泗陽,泗洪

機動車牌照-字母對照表
蘇A 南京
蘇B 無錫
蘇C 徐州
蘇D 常州
蘇E 蘇州
蘇F 南通
蘇G 連雲港
蘇H 淮陰
蘇J 鹽城
蘇K 揚州
蘇L 鎮江
蘇M 泰州
蘇N 宿遷

❻ 江蘇這個城市好不

江蘇這個城市好不好江蘇。不是一個城市江蘇是一個省。江蘇是我國的經濟大省同時也是我國經濟發展作為最可能地區資格省份的地級市全部繼承,我國百強城市非常難的江蘇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區域與浙江安徽上海共同組成長江山海。城市群已成為全國六大城市頂級城市選自一其境內中部確保有潛力的城市過去大家把絕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長江以南的熟悉。長期區和省會南京很少會關注於位於蘇北的一次城市也在追逐大家不經意間。順便帶一些城市的發展分數,其成果足以讓我們刮目相看。

在前頭的剛發布的2020年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上江蘇省會南京以及有著最強競技屍支撐的蘇州。繼續位列新一線城市二線城市,節約,眾友,熟悉場地去,另外兩人,大江,無錫常州,以及,濟寧,上海的,南通,而,蘇州作為蘇北唯一的城市,節,同時上網,2019年,許多的,積極,被戰爭內為列第六排在周內,無錫南京無錫無錫,後成績超過國內許多省會城市,永遠,良好的,八,展示,到徐州,也被,繼續,在我倆成為蘇北地區,第一個,寄生,心前的城市。

目前來說,徐州,成為成為,西北,蘇北,最有潛力的城市,徐州市,典型的重工業城市,煤炭能源,機械化,成為這個城市經濟的主要力量而這里不交流的主要主要原因是,不斷實現改革和產業改革和產業轉型非常不錯的效果,許多現在已經是國際元,基地,中國工程機械之都的美譽,成為,江蘇省內租賃的,經濟商業以及對外貿易中心。

交通方面可以說是徐州的特別優勢,徐州位於華北平原東南部長江三角洲北一北七北倚微山湖西點小寫東林連雲港連雲港連雲港語書盧吳玉吳玉,晚間經濟區京杭大運河從中穿過牧斯德法答案拜託金晶南通,徐寧世界懶欣。東籬海濱為全國重要水陸交通樞紐和弓東西南北經濟聯系的綜合收入或者是國家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城市。

怎麼來到江蘇省是非常好的。不管哪個城市都是不錯的?你要記住,江蘇

省江蘇省

❼ 蘇杭同為江南著名城市,哪個在歷史上地位更高

「有一個天堂,有蘇掛」很長一段時間,蘇州和杭州的兩個人在江南地區典雅而富有,而且他們也在過去。眾所周知,江南一直處於雜種,特別是自北方和南朝以來,中國政治經濟中心的第一個南方運動,大量的精英學生遷至江蘇,浙江,地理條件的優勢已經發展迅速。直到兩首宋朝,長江中市地區已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聚會寶藏盆地。富裕江南支持南宋朝代的輝煌持續100多年。

今天,蘇州是「中國的第一級」,繼續寫一個傳說;作為浙江省省會,杭州的綜合實力沒有低估。截至2015年底,蘇州居民人口達到1061.16萬,GDP為1.44萬億;杭州居民人口為8844萬,GDP為1.01萬億。如今,江南著名城市仍然沒有上漲。所以在歷史上,蘇州和杭州更獲獎?

在新中國成立之後,蘇州 - 杭州市被賦予了不同的定位。但很明顯,他們都迎來了各自的增長。如今,像古代發展的軌跡一樣,杭州的政治地位高於蘇州,蘇州的經濟實力高於杭州。提交人認為蘇州更加和諧。但作為一個文化城市,歷史為他們提供了深度積累和艱難的性格,讓他們在這款富國肥沃的土壤上創造新的輝煌。

❽ 為什麼江蘇有全國最多的歷史名城

江蘇歷史文化六強第一名:南京

中國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四大古都,南京作為一座非首都城市,能在名字中保留「京」字,在今日中國絕無僅有,更顯得南京之底蘊和地位。

江蘇歷史文化六強第二名:蘇州

中國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吳文化中心,江蘇建城史最長的城市。2500多年前蘇州成為吳文化的中心,此後2500年吳文化綿延不衰,更顯蘇州的作用。

江蘇歷史文化六強第三名:揚州

中國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大運河對於中國南北經濟溝通具有命脈作用,而揚州地處大運河與長江交匯處,其地位相當於現在廣州。

江蘇歷史文化六強第四名:徐州

中國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建城史與蘇州不相上下,2500年前即作過國都。中國古稱九州,徐州即為九州之一,徐州之於中國地位可見一般。

江蘇歷史文化六強第五名:淮安

中國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淮安未曾做過國都,但淮安人士韓信卻奠定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帝國——漢王朝。淮安歷史地位與揚州相比不相上下。

江蘇歷史文化六強第六名:常熟

中國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如今是縣級市,但其文化底蘊非省內大多數更高級別的城市可比,1000多年歷史出了九任宰相。世上湖山,天下常熟;此種氣勢,誰人能比?

江蘇省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名單

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1982年公布,江蘇3個)
南京市、揚州市、蘇州市

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1982年公布,江蘇4個)
徐州市、淮安市(今淮安市楚州區)、鎮江市、常熟市

江蘇省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名鎮、保護區名單
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1995年公布,共2個)
高郵市、泰州市

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2001年公布,共3個)
常州市、興化市、江陰市

第一批歷史文化名鎮(1995年公布,共4個)
東山鎮、■直鎮、周庄鎮、同里鎮

第二批歷史文化名鎮(2001年公布,共6個)
西山鎮、光福鎮、木瀆鎮、震澤鎮、沙溪鎮、丁蜀鎮

第一批歷史文化保護區(1995年公布,共2個)
無錫古運河歷史文化保護區、南通濠河歷史文化保護區

第一批歷史文化保護區(2001年公布,共1個)
鹽城大豐草堰鎮古鹽運集散地保護區

閱讀全文

與江蘇歷史地位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