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漢朝到唐朝有將近700年的亂世戰國時期,為什麼沒人關注,春秋戰國也不過400多年
漢朝到唐朝,比較混亂的共4個階段,共約276年,分別是:
1.王莽篡權的新朝,8年到23年,共16年。
2.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到西晉建立,184年到265年,共82年。
3.南北朝時期,420年到589年,共170年。
4.隋末農民起義到唐朝建立,611年到618年,共8年。
其他年份,都是比較穩定的時期,談不上亂世戰國時期。
人們也沒有不關注這個時期的事情,從三國演義、隋唐演義以及關於東漢初年的評書演義,有很多作品,大家還是很關注的。
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共約550年。期間沒有統一的穩定的王朝統治,都是諸侯爭霸,是比漢朝到唐朝之間的亂世要亂得多的時代。加上先秦諸子百家的出現,留下了很多思想文化作品,成為後人研究當時歷史的重要文獻資料,產出的作品也就更多,看似好像更受人們關注。
㈡ 漢朝到唐朝,兩個朝代的間隔時間是多少年
二者相隔398年。
1、漢朝(前202年-8年,25年-220年)是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主要分為西漢、東漢時期,共歷29帝,享國四百零五年。
2、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
(2)漢朝到唐朝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1、強漢開國
漢高祖劉邦是沛豐邑中陽里人,平時不參加農業勞動。到青年時代,秦始皇已統一中國,他當上了秦朝的泗水亭長,並與郡縣小吏關系非常密切。劉邦在生活上有失檢點,但他為人仗義,胸懷大志,待人寬厚,能孚眾望。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秦末農民起義爆發。劉邦也在家鄉沛縣起兵,稱沛公。後加入項氏叔侄的反秦義軍。前207年,劉邦率部攻入關中,秦王子嬰降,秦亡。
秦朝滅亡以後,公元前206年,項羽封劉邦為漢王,後來項羽和劉邦展開了長達四年的楚漢之爭。劉邦在手下蕭何、韓信、張良、彭越等人的輔助下,在垓下之戰打敗了項羽,於前202年在定陶正式稱皇帝,仍用「漢」號,定都長安(今陝西西安)。
2、盛唐開國
唐朝皇族出自隴西李氏,一說十六國的西涼開國君主李暠是其遠祖,在當時李氏家族也是北魏關隴集團的重要成員。隴西李氏從秦代開始就是著名的武將軍人世家,涌現過西漢飛將軍李廣和秦國名將李信等著名將軍。
而《舊唐書》和《新唐書》中則稱唐朝皇族李氏是李耳(老子)的後代。北周時期,奉行關隴集團的本位政策,李氏被賜胡姓「大野氏」。北周末年,隋文帝恢復其為李氏。
隋朝在大業年間,由於隋煬帝濫用國力與三征高句麗的失敗,導致隋末發生民變。李淵見天下大亂,隋朝滅亡的形式不可扭轉,於是生出取而代之的念頭。
大業十三年(617年)五月,唐國公李淵於晉陽以尊隋之名起兵,一路勢如破竹,十一月佔領長安,擁立代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即隋恭帝。李淵自任大丞相,進封唐王。
義寧二年(618年)三月,隋煬帝死,五月,楊侑禪位於李淵,李淵稱帝,建立唐朝,國號「唐」,改元武德,定都長安,隋朝滅亡。楊侑降為酅國公,置居長安,次年五月去世。此後,李淵冊長子李建成為太子,次子李世民為秦王,四子李元吉為齊王。
㈢ 秦朝到漢朝到唐朝一共經歷了多少年
秦朝建立到唐朝滅亡一共經歷了1128年。
秦朝(前221-前207)是由戰國時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人的祖先大費是黃帝之孫顓頊的後裔,舜賜其嬴姓。
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
(3)漢朝到唐朝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中國歷史朝代順序
夏朝:約公元前2070年-約公元前1600年;
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共計791年;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7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首稱皇帝,共計16年;
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項羽,共計1年;
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漢高祖劉邦,共計210年;
新朝:公元8年臘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興帝王莽,共計16年;
玄漢:公元23-25年,漢更始帝劉玄,共計3年;
東漢:公元25-220年,漢光武帝劉秀,共計196年;
三國:公元220-280年,魏、蜀、吳三足鼎立,共計61年;
晉朝: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265-316年)、東晉(317-420年),共計156年;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計170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楊堅,共計38年;
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淵,共計290年;
五代:公元907-960年,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共計54年;
十國:公元891-979年,共計89年;
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計320年;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兒只斤·鐵木真,共計98年;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計277年;
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共計268年。
㈣ 漢朝和唐朝分別持續了多長時間
漢朝(前202年-8年,25年-220年)是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主要分為西漢、東漢時期,共歷29帝,享國四百零五年。
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
1、漢朝起始:
秦末天下大亂,劉邦在推翻秦朝後被封為漢王。公元前202年,楚漢之爭獲勝後稱帝建立漢朝,史稱西漢;定都長安。漢文帝、漢景帝推行休養生息國策開創「文景之治」;漢武帝即位後開辟絲路、攘夷拓土成就「漢武盛世」;至漢宣帝時期國力達到極盛。公元8年,王莽廢西漢末帝,定都常安,史稱新朝,西漢滅亡。
公元25年,劉秀統一天下後,仍沿用漢作為國號,史稱東漢。定都洛陽 ,統一天下後息兵養民,史稱「光武中興」 ;漢明帝、漢章帝沿襲輕徭薄賦,開創「明章之治」;
漢和帝繼位後大破北匈奴、收復西域,開創「永元之隆」,東漢國力達到極盛。公元184年爆發黃巾起義,雖剿滅民亂卻導致地方擁兵自重,董卓之亂後東漢名存實亡。公元220年曹丕篡漢,東漢滅亡,中國進入三國時期。
(4)漢朝到唐朝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一、由盛轉衰的原因:
1、漢朝:群雄逐鹿
永康元年(167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漢桓帝駕崩,無子嗣,由河間王劉開曾孫劉宏繼位,是為漢靈帝,引發了以竇太後、竇武為首的外戚勢力和以曹節、王甫為首的宦官勢力的激烈權力斗爭。建寧元年(168)九月初七,宦官發動政變,外戚勢力被削弱。
宦官則在同年製造第二次黨錮之禍。而靈帝本人驕奢淫逸,為填補財政公開賣官職,朝政腐敗到了極點。導致了184年的黃巾起義。雖然不久便平定了此叛亂,但是漢朝政府經此一役已國力大減。且中央政府為順利平叛,又將軍權下放給各地州官。
各地豪強大族從此開始慢慢擁兵自重,加以其原本已具有強大的經濟實力,最終演變成東漢末年袁紹、袁術、曹操、孫堅、董卓等眾豪強軍閥割據一方、群雄逐鹿的局面。
漢靈帝死後,劉辯繼位,史稱少帝,漢靈帝皇後何氏為太後,一切政事取決於臨朝稱制的母後和手握兵權的大將軍何進。
隨後不久,外戚大將軍何進和宦官雙雙火並而亡,終於結束戚宦之爭。董卓掌權,廢後漢少帝劉辯為弘農王,改立漢獻帝劉協 。
董卓被呂布誅殺後,軍閥割據完全表面化,出現了把持中央的曹操;位於河北的袁紹;位於淮南的袁術;位於江東的孫權;位於荊州的劉表;位於益州的劉璋等勢力。
其中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以漢朝丞相的名義討伐各路軍閥,在官渡之戰中消滅了最大的敵人袁紹軍的主力,但同時架空漢室權力,全權代理皇帝處理朝政,漢朝皇帝此時已經是空有名分而無實際了。
公元220年正月,曹操死後,子曹丕襲位,十月逼迫獻帝讓位,改國號為魏,東漢滅亡。而後,劉備隨即在蜀地宣布繼承漢朝法統,建立了沿用漢國號的政權,史稱蜀漢。
2、唐朝:安史之亂
唐玄宗改元天寶後,承平日久,國家無事,統治者逐步喪失向上求治的意志,志得意滿,開始放縱享樂,從此忽視國事。在納楊玉環為貴妃後,更加沉溺酒色。
唐玄宗任用有「口蜜腹劍」惡名的李林甫為宰相長達十八年,使朝政日益敗壞。李林甫死後,楊國忠為相,出現了宦官干政的局面,高力士的權勢炙手可熱。
當時兵制由府兵制改為募兵制,從而使得節度使與軍鎮上的士兵結合在一起,導致邊將專軍的局面,其中以掌握重兵的胡人安祿山最為著名。
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祿山趁唐朝政治腐敗、軍事空虛之機,和史思明發動叛亂,次年十二月叛軍攻入東都洛陽,唐玄宗率眾逃至成都,史稱「安史之亂」。
太子李亨在靈武稱帝,是為唐肅宗,唐玄宗被遙尊為太上皇。安祿山則在東都洛陽自稱大燕皇帝,年號聖武。
長達八年時間的安史之亂使得唐朝元氣大傷,從此由盛轉衰。此後,中央的權力大大削弱,節度使的權勢越來越大。此時均田制已經逐步瓦解,土地兼並現象日趨嚴重,租庸調制也無法實行。安史之亂戰後人丁銳減,土地大量荒蕪,藩鎮割據的現象形成。
唐德宗還力圖平藩,但是引起朱滔、李希烈、朱泚叛亂,發生了持續5年的奉天之難戰爭。最後雖叛將敗死,但是唐朝卻與其餘藩鎮妥協,條件是取消王號,朝廷承認他們在當地的統治權,從此割據局面進一步深化。
㈤ 漢朝離唐朝有多少年
800多年漢朝建國公元前202唐朝公元618
㈥ 東漢末年到唐朝中間有幾年
東漢末年到隋唐時期中間就是魏晉南北朝,其實也可以叫漢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的的發端是公元184年的黃巾起義,公元189年,董卓進京正式開始了長達380年的戰亂不休的時代(除了西晉滅吳短暫統一的20年)
公元200年官渡之戰,三國鼎立的雛形開始誕生,公元220年,曹丕把漢獻帝趕下台改漢為魏,前三國時期開始。
公元249年高平陵政變發生,司馬家族奪取魏國政權,公元265年,司馬昭病逝後,司馬炎改魏為晉,晉朝成立。
公元275年,東吳最後的兩將曾在一靈芝公元275年,東吳最後的兩將曾在夷陵之戰中把劉備打的落荒而逃的陸遜之子陸抗病逝,俗話說路抗死東吳亡,四年後,西晉滅吳中國迎來了短暫的20年統一。
公元300年起,八王之亂五胡亂華衣冠南渡,此後,南北朝的雛形誕生,也就是東晉和五胡16國。公元384年前秦統一北方後想要掃滅東晉遭到頑強抵抗,漢人的血脈,得以保存。公元420年草根出身的劉裕建立了南朝宋。公元435年,北魏建立南北朝的對立正式開始。公元480年,蕭氏家族建立了南朝齊,公元504年,南朝梁建立,公元520年,北魏一分兩半分成了東西二魏。公元560年,南朝陳建立,北方變成了北齊和北周。這段時間就是有些人不太了解的魏晉南北朝的後三國時期,公元581年,楊堅在北周的基礎上,建立了隋朝,公元589年,楊堅命令楊廣掃滅南陳,長達380年的魏晉南北朝亂世終於結束。
隋朝的鼎盛時期是在公元590年至公元610年,這20年時間,不過楊廣自恃功高好大喜功,再加上作死,把隋朝給敗完了,李淵李世民等建立了唐朝,到公元624年也就是唐朝建立的第七年,唐朝終於完成統一大業,從此之後的140年時間,使中國封建社會的上升發展期。
㈦ 從秦漢時期到唐朝有多長時間
秦朝於公元前221年建立,唐朝是公元618年建立,相距839年。
秦漢時期是中國秦漢兩朝大一統時期的合稱。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首次完成了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統一,秦王政改號稱皇帝,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的秦朝。秦始皇廢封建,立郡縣,開始實行全面的統一。然而由於缺乏歷史經驗,秦朝二世而亡。在經過短暫的分裂之後,漢朝繼之而起,並基本延續秦的制度,史稱「漢承秦制」。秦漢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統一時期。也是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奠基時期。
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
隋末天下群雄並起,617年唐國公李淵發動晉陽兵變,次年在長安稱帝建立唐朝, 因皇室姓李,故又稱為李唐。唐太宗繼位後開創貞觀之治,唐高宗承貞觀遺風開創永徽之治,之後武則天一度以周代唐,神龍革命後恢復大唐國號。唐玄宗即位後勵精圖治,開創了經濟繁榮、四夷賓服、萬邦來朝的開元盛世,天寶末,全國人口達八千萬上下。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導致國力漸衰,中後期又經元和中興、會昌中興、大中之治國勢復振。878年爆發黃巢起義破壞了唐朝統治根基,907年朱溫篡唐,唐朝覆亡,中國進入五代十國。
㈧ 從漢朝劉邦建國到唐朝李世民時期一共經歷了多少年
公元前202年,劉邦登基,建國號為漢。626年,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被立為太子,兩個月後登基。第二年改年號為貞觀。829年。
㈨ 漢朝和唐朝相隔多少年
漢朝和唐朝相隔398年。漢朝220年滅亡,唐朝618年建立,所以兩者間相差了398年。
1、漢朝
漢朝(前202年-8年,25年-220年)是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主要分為西漢、東漢時期,共歷29帝,享國四百零七年。
2、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唐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之一,聲譽遠播,與亞歐國家均有往來。唐以後海外華人多自稱為唐人。
(9)漢朝到唐朝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唐朝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外交等方面均達到了較高的成就,是當時的世界強國之一。唐朝周邊屬國新羅、高句麗、百濟、渤海國、日本等在其政治體制與社會文化等方面都受到唐朝的很大影響。
在唐朝的前半葉,經濟、社會處於上升階段,社會先進、文化繁榮,是歷史上中國向周邊國家文化、藝術與技術的大輸出朝代,社會風氣兼容並蓄,同時給十六國以來進居塞內的各個民族提供一個空前的交流融合環境,統治者亦從外族文明中汲取諸多。
唐末處於中國歷史的轉型時期,土地、鹽鐵、賦稅等制度的改革標志著社會的變化,自唐朝中葉以下的繁榮,主要表現在工商業的興盛上。
㈩ 從漢朝到唐朝之間的
二者相隔398年
漢朝(公元前202年 —公元 220年) :西漢(前202年—8年)與東漢(公元25年—公元220年)
唐朝(618年~907年):李淵於618年建立了唐朝,以長安(今陝西西安)為都,後來又設洛陽為東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