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叫CPU超頻,如何把CPU超頻,有什麼好處
通常所說的超頻簡單來說就是人為提高CPU的外頻或倍頻,使之運行頻率(主頻=外頻*倍頻)得到大幅提升,即超CPU。
其它的如系統匯流排、顯卡、內存等都可以超頻使用。
可以通過軟體調節和改造硬體來實現。
超頻會影響系統穩定性,縮短硬體使用壽命,甚至燒毀硬體設備(並不是只有CPU受影響!!!),所以,沒有特殊原因最好不要超頻。
答二:
超頻是使得各種各樣的電腦部件運行在高於額定速度下的方法。例如,如果你購買了一顆Pentium 4 3.2GHz處理器,並且想要它運行得更快,那就可以超頻處理器以讓它運行在3.6GHz下。
鄭重聲明!
警告:超頻可能會使部件報廢。超頻有風險,如果超頻的話整台電腦的壽命可能會縮短。如果你嘗試超頻的話,我將不對因為使用這篇指南而造成的任何損壞負責。這篇指南只是為那些大體上接受這篇超頻指南/FAQ以及超頻的可能後果的人准備的。
為什麼想要超頻?是的,最明顯的動機就是能夠從處理器中獲得比付出更多的回報。你可以購買一顆相對便宜的處理器,並把它超頻到運行在貴得多的處理器的速度下。如果願意投入時間和努力的話,超頻能夠省下大量的金錢;如果你是一個象我一樣的狂熱玩家的話,超頻能夠帶給你比可能從商店買到的更快的處理器。
超頻的危險
首先我要說,如果你很小心並且知道要做什麼的話,那對你來說,通過超頻要對計算機造成任何永久性損傷都是非常困難的。如果把系統超得太過的話,會燒毀電腦或無法啟動。但僅僅把它推向極限是很難燒毀系統的。
然而仍有危險。第一個也是最常見的危險就是發熱。在讓電腦部件高於額定參數運行的時候,它將產生更多的熱量。如果沒有充分散熱的話,系統就有可能過熱。不過一般的過熱是不能摧毀電腦的。由於過熱而使電腦報廢的唯一情形就是再三嘗試讓電腦運行在高於推薦的溫度下。就我說,應該設法抑制在60 C以下。
不過無需過度擔心過熱問題。在系統崩潰前會有徵兆。隨機重啟是最常見的徵兆了。過熱也很容易通過熱感測器的使用來預防,它能夠顯示系統運行的溫度。如果你看到溫度太高的話,要麼在更低的速度下運行系統,要麼採用更好的散熱。稍後我將在這篇指南中討論散熱。
超頻的另一個"危險"是它可能減少部件的壽命。在對部件施加更高的電壓時,它的壽命會減少。小小的提升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但如果打算進行大幅超頻的話,就應該注意壽命的縮短了。然而這通常不是問題,因為任何超頻的人都不太可能會使用同一個部件達四、五年之久,並且也不可能說任何部件只要加壓就不能撐上4-5年。大多數處理器都是設計為最高使用10年的,所以在超頻者的腦海中,損失一些年頭來換取性能的增加通常是值得的。
基礎知識
為了了解怎樣超頻系統,首先必須懂得系統是怎樣工作的。用來超頻最常見的部件就是處理器了。
在購買處理器或CPU的時候,會看到它的運行速度。例如,Pentium 4 3.2GHz CPU運行在3200MHz下。這是對一秒鍾內處理器經歷了多少個時鍾周期的度量。一個時鍾周期就是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內處理器能夠執行給定數量的指令。所以在邏輯上,處理器在一秒內能完成的時鍾周期越多,它就能夠越快地處理信息,而且系統就會運行得越快。1MHz是每秒一百萬個時鍾周期,所以3.2GHz的處理器在每秒內能夠經歷3,200,000,000或是3十億200百萬個時鍾周期。相當了不起,對嗎?
超頻的目的是提高處理器的GHz等級,以便它每秒鍾能夠經歷更多的時鍾周期。計算處理器速度的公式是這個:
FSB(以MHz為單位)×倍頻 = 速度(以MHz為單位)。
現在來解釋FSB和倍頻是什麼:
FSB(對AMD處理器來說是HTT*),或前端匯流排,就是整個系統與CPU通信的通道。所以,FSB能運行得越快,顯然整個系統就能運行得越快。
CPU廠商已經找到了增加CPU的FSB有效速度的方法。他們只是在每個時鍾周期中發送了更多的指令。所以CPU廠商已經有每個時鍾周期發送兩條指令的辦法(AMD CPU),或甚至是每個時鍾周期四條指令(Intel CPU),而不是每個時鍾周期發送一條指令。那麼在考慮CPU和看FSB速度的時候,必須認識到它不是真正地在那個速度下運行。Intel CPU是"四芯的",也就是它們每個時鍾周期發送4條指令。這意味著如果看到800MHz的FSB,潛在的FSB速度其實只有200MHz,但它每個時鍾周期發送4條指令,所以達到了800MHz的有效速度。相同的邏輯也適用於AMD CPU,不過它們只是"二芯的",意味著它們每個時鍾周期只發送2條指令。所以在AMD CPU上400MHz的FSB是由潛在的200MHz FSB每個時鍾周期發送2條指令組成的。
這是重要的,因為在超頻的時候將要處理CPU真正的FSB速度,而不是有效CPU速度。
速度等式的倍頻部分也就是一個數字,乘上FSB速度就給出了處理器的總速度。例如,如果有一顆具有200MHz FSB(在乘二或乘四之前的真正FSB速度)和10倍頻的CPU,那麼等式變成:
(FSB)200MHz×(倍頻)10 = 2000MHz CPU速度,或是2.0GHz。
在某些CPU上,例如Intel自1998年以來的處理器,倍頻是鎖定不能改變的。在有些上,例如AMD Athlon 64處理器,倍頻是"封頂鎖定"的,也就是可以改變倍頻到更低的數字,但不能提高到比最初的更高。在其它的CPU上,倍頻是完全放開的,意味著能夠把它改成任何想要的數字。這種類型的CPU是超頻極品,因為可以簡單地通過提高倍頻來超頻CPU,但現在非常罕見了。
在CPU上提高或降低倍頻比FSB容易得多了。這是因為倍頻和FSB不同,它隻影響CPU速度。改變FSB時,實際上是在改變每個單獨的電腦部件與CPU通信的速度。這是在超頻系統的所有其它部件了。這在其它不打算超頻的部件被超得太高而無法工作時,可能帶來各種各樣的問題。不過一旦了解了超頻是怎樣發生的,就會懂得如何去防止這些問題了。
* 在AMD Athlon 64 CPU上,術語FSB實在是用詞不當。本質上並沒有FSB。FSB被整合進了晶元。這使得FSB與CPU的通信比Intel的標准FSB方法快得多。它還可能引起一些混亂,因為Athlon 64上的FSB有時可能被說成HTT。如果看到某些人在談論提高Athlon 64 CPU上的HTT,並且正在討論認可為普通FSB速度的速度,那麼就把HTT當作FSB來考慮。在很大程度上,它們以相同的方式運行並且能夠被視為同樣的事物,而把HTT當作FSB來考慮能夠消除一些可能發生的混淆。
怎樣超頻
那麼現在了解了處理器怎樣到達它的額定速度了。非常好,但怎樣提高這個速度呢?
超頻最常見的方法是通過BIOS。在系統啟動時按下特定的鍵就能進入BIOS了。用來進入BIOS最普通的鍵是Delete鍵,但有些可能會使用象F1,F2,其它F按鈕,Enter和另外什麼的鍵。在系統開始載入Windows(任何使用的OS)之前,應該會有一個屏幕在底部顯示要使用什麼鍵的。
假定BIOS支持超頻*,那一旦進到BIOS,應該可以使用超頻系統所需要的全部設置。最可能被調整的設置有:
倍頻,FSB,RAM延時,RAM速度及RAM比率。
在最基本的水平上,你唯一要設法做到的就是獲得你所能達到的最高FSB×倍頻公式。完成這個最簡單的辦法是提高倍頻,但那在大多數處理器上無法實現,因為倍頻被鎖死了。其次的方法就是提高FSB。這是相當具局限性的,所有在提高FSB時必須處理的RAM問題都將在下面說明。一旦找到了CPU的速度極限,就有了不只一個的選擇了。
如果你實在想要把系統推到極限的話,為了把FSB升得更高就可以降低倍頻。要明白這一點,想像一下擁有一顆2.0GHz的處理器,它採用200MHz FSB和10倍頻。那麼200MHz×10 = 2.0GHz。顯然這個等式起作用,但還有其它辦法來獲得2.0GHz。可以把倍頻提高到20而把FSB降到100MHz,或者可以把FSB升到250MHz而把倍頻降低到8。這兩個組合都將提供相同的2.0GHz。那麼是不是兩個組合都應該提供相同的系統性能呢?
不是的。因為FSB是系統用來與處理器通信的通道,應該讓它盡可能地高。所以如果把FSB降到100MHz而把倍頻提高到20的話,仍然會擁有2.0GHz的時鍾速度,但系統的其餘部分與處理器通信將會比以前慢得多,導致系統性能的損失。
在理想情況下,為了盡可能高地提高FSB就應該降低倍頻。原則上,這聽起來很簡單,但在包括系統其它部分時會變得復雜,因為系統的其它部分也是由FSB決定的,首要的就是RAM。這也是我在下一節要討論的。
* 大多數的零售電腦廠商使用不支持超頻的主板和BIOS。你將不能從BIOS訪問所需要的設置。有工具允許從Windows系統進行超頻,但我不推薦使用它們,因為我從未親自試驗過。
RAM及它對超頻的影響
如我之前所說的,FSB是系統與CPU通信的路徑。所以提高FSB也有效地超頻了系統的其餘部件。
受提高FSB影響最大的部件就是RAM。在購買RAM時,它是被設定在某個速度下的。我將使用表格來顯示這些速度:
PC-2100 - DDR266
PC-2700 - DDR333
PC-3200 - DDR400
PC-3500 - DDR434
PC-3700 - DDR464
PC-4000 - DDR500
PC-4200 - DDR525
PC-4400 - DDR550
PC-4800 - DDR600
要了解這個,就必須首先懂得RAM是怎樣工作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存儲器)被用作CPU需要快速存取的文件的臨時存儲。例如,在載入游戲中平面的時候,CPU會把平面載入到RAM以便它能在任何需要的時候快速地訪問信息,而不是從相對慢的硬碟載入信息。
要知道的重要一點就是RAM運行在某個速度下,那比CPU速度低得多。今天,大多數RAM運行在133MHz至300MHz之間的速度下。這可能會讓人迷惑,因為那些速度沒有被列在我的圖表上。
這是因為RAM廠商仿效了CPU廠商的做法,設法讓RAM在每個RAM時鍾周期發送兩倍的信息*。這就是在RAM速度等級中DDR的由來。它代表了Double Data Rate(兩倍數據速度)。所以DDR 400意味著RAM在400MHz的有效速度下運轉,DDR 400中的400代表了時鍾速度。因為它每個時鍾周期發送兩次指令,那就意味著它真正的工作頻率是200MHz。這很像AMD的"二芯"FSB。
那麼回到RAM上來。之前有列出DDR PC-4000的速度。PC-4000等價於DDR 500,那意味著PC-4000的RAM具有500MHz的有效速度和潛在的250MHz時鍾速度。
所以超頻要做什麼呢?
如我之前所說的,在提高FSB的時候,就有效地超頻了系統中的其它所有東西。這也包括RAM。額定在PC-3200(DDR 400)的RAM是運行在最高200MHz的速度下的。對於不超頻的人來說,這是足夠的,因為FSB無論如何不會超過200MHz。
不過在想要把FSB升到超過200MHz的速度時,問題就出現了。因為RAM只額定運行在最高200MHz的速度下,提高FSB到高於200MHz可能會引起系統崩潰。這怎樣解決呢?有三個解決辦法:使用FSB:RAM比率,超頻RAM或是購買額定在更高速度下的RAM。
因為你可能只了解那三個選擇中的最後一個,所以我將來解釋它們:
FSB:RAM比率:如果你想要把FSB提高到比RAM支持的更高的速度,可以選擇讓RAM運行在比FSB更低的速度下。這使用FSB:RAM比率來完成。基本上,FSB:RAM比例允許選擇數字以在FSB和RAM速度之間設立一個比率。假設你正在使用的是PC-3200(DDR 400)RAM,我之前提到過它運行在200MHz下。但你想要提高FSB到250MHz來超頻CPU。很明顯,RAM將不支持升高的FSB速度並很可能會引起系統崩潰。為了解決這個,可以設立5:4的FSB:RAM比率。基本上這個比率就意味著如果FSB運行在5MHz下,那麼RAM將只運行在4MHz下。
更簡單來說,把5:4的比率改成100:80比率。那麼對於FSB運行在100MHz下,RAM將只運行在80MHz下。基本上這意味著RAM將只運行在FSB速度的80%下。那麼至於250MHz的目標FSB,運行在5:4的FSB:RAM比率中,RAM將運行在200MHz下,那是250MHz的80%。這是完美的,因為RAM被額定在200MHz。
然而,這個解決辦法不理想。以一個比率運行FSB和RAM導致了FSB與RAM通信之間的時間差。這引起減速,而如果RAM與FSB運行在相同速度下的話是不會出現的。如果想要獲得系統的最大速度的話,使用FSB:RAM比率不會是最佳方案。
超頻RAM
超頻RAM實在是非常簡單的。超頻RAM的原則跟超頻CPU是一樣的:讓RAM運行在比它被設定運行的更高的速度下。幸好兩種超頻之間的類似之處很多,否則RAM超頻會比想像中復雜得多。
要超頻RAM,只需要進入BIOS並嘗試讓RAM運行在比額定更高的速度下。例如,可以設法讓PC-3200(DDR 400)的RAM運行在210MHz的速度下,這會超過額定速度10MHz。這可能沒事,但在某些情況下會導致系統崩潰。如果這發生了,不要驚慌。通過提高RAM電壓,問題能夠相當容易地解決。RAM電壓,也被稱為vdimm,在大多數BIOS中是能夠調節的。用最小的可用增量提高它,並測試每個設置以觀察它是否運轉。一旦找到一個運轉的設置,可以要麼保持它,要麼嘗試進一步提高RAM。然而,如果給RAM加太多電壓的話,它可能會報廢。
在超頻RAM時你只還需要擔心另一件事,就是延時。這些延時是在某些RAM運行之間的延遲。基本上,如果你想要提高RAM速度的話,可能就不得不提高延時。不過它還沒有復雜到那種程度,不應該難到無法理解的。
這就是關於它的全部了。如果只超頻CPU是很簡單的。
購買更高速的RAM
這是整個指南中最簡單的了,如果你想要把FSB提高到比如說250MHz,只要買額定運行在250MHz下的RAM就行了,也就是DDR 500。對這個選擇唯一的缺點就是較快的RAM將比較慢的RAM花費更多。因為超頻RAM是相對簡單的,所以可能應該考慮購買較慢的RAM並超頻它以符合需要。根據你需要的RAM類型,這可能會省下許多錢。
這基本上就是關於RAM和超頻所需要了解的全部了。現在進入指南的其它部分。
電壓及它怎樣影響超頻
在超頻時有一個極點,不論怎麼做或擁有多好的散熱都不能再增加CPU的速度了。這很可能是因為CPU沒有獲得足夠的電壓。跟前面提到的內存電壓情況十分相似。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只要提高CPU電壓,也就是vcore就行了。以在RAM那節中描述的相同方式來完成這個。一旦擁有使CPU穩定的足夠電壓,就可以要麼讓CPU保存在那個速度下,要麼嘗試進一步超頻它。跟處理RAM一樣,小心不要讓CPU電壓過載。每個處理器都有廠家推薦的電壓設置。在網站上找到它們。設法不要超過推薦的電壓。
緊記提高CPU電壓將引起大得多的發熱量。這就是為什麼在超頻時要有好的散熱的本質原因。那引導出下一個主題。
散熱
如我之前所說的,在提高CPU電壓時,發熱量大幅增長。這必需要適當的散熱。基本上有三個"級別"的機箱散熱:
風冷(風扇)
水冷
Peltier/相變散熱(非常昂貴和高端的散熱)
我對Peltier/相變散熱方法實在沒有太多的了解,所以我不準備說它。你唯一需要知道的就是它會花費1000美元以上,並且能夠讓CPU保持在零下的溫度。它是供非常高端的超頻者使用的,我想在這里沒人會用它吧。
然而,另外兩個要便宜和現實得多。
每個人都知道風冷。如果你現在正在電腦前面的話,你可能聽到從它傳出持續的嗡嗡聲。如果從後面看進去,就會看到一個風扇。這個風扇基本上就是風冷的全部了:使用風扇來吸取冷空氣並排出熱空氣。有各種各樣的方法來安裝風扇,但通常應該有相等數量的空氣被吸入和排出。
水冷比風冷更昂貴和奇異。它基本上是使用抽水機和水箱來給系統散熱的,比風冷更有效。
那些就是兩個最普遍使用的機箱散熱方法。然而,好的機箱散熱對一部清涼的電腦來說並不是唯一必需的部件。其它主要的部件有CPU散熱片/風扇,或者說是HSF。HSF的目的是把來自CPU的熱量引導出來並進入機箱,以便它能被機箱風扇排出。在CPU上一直有一個HSF是必要的。如果有幾秒鍾沒有它,CPU可能就會燒毀。
好了,這就是超頻的基礎了。
超頻FAQ
這只是對超頻的基本提示/技巧的匯集,以及它是什麼和它包括什麼的一個基本的概觀。
超頻能到什麼程度?
不是所有的晶元/部件超頻都一樣的。僅僅因為有人讓Prescott上到了5 GHz,那並不意味著你的就保證能到4 GHz,等等。每塊晶元在超頻能力上是不同的。有些很好,有些是垃圾,大多數是一般的。試過才知道。
這是好的超頻嗎?
你對獲得的感到快樂嗎?如果肯定的話,那就是了(除非它只有5%或更少的超頻 - 那麼就需要繼續了,除非超頻後變得不穩定了)。否則就繼續。如果到達了晶元的界限,那就無能為力了。
多熱才算過熱/多少電壓才算太高?
作為對於安全溫度的一個普通界定,在滿負荷下的溫度對P4來說應該是低於60 C,而對Athlon來說是55 C。越低越好,但溫度高時也不要害怕。檢查部件,看它是否很好地在規格以內。至於電壓,1.65至1.7對P4來說是好的界限,而Athlon能夠上到風冷下1.8/水冷下2.0 - 一般而言。根據散熱的不同,更高/更低的電壓可能都是適當的。晶元上的界限是令人驚訝地高。例如在Barton核心Athlon XP+上的最大溫度/電壓是85 C和2.0伏。2伏對大多數超頻來說足夠的,而85 C是相當高的。
我需要更好的散熱嗎?
取決於當前的溫度是多少和你正打算對系統做什麼。如果溫度太高,那就可能需要更好的散熱了,或至少需要重新安放散熱片和整理電線了。良好的電線布置能夠對機箱空氣流動起很大的作用。同樣,散熱劑的適當應用對溫度來說是很重要的。讓散熱片盡可能地緊貼處理器。如果那幫助不大或完全沒用,那麼你可能需要更好的散熱了。
什麼是最常見的散熱方法?
最常見的方法是風冷。它是在散熱片之上放一個風扇,然後扣在CPU上面。這些可能會很安靜,非常吵或是介於兩者之間,取決於使用的風扇情況。它們會是相當有效的散熱器,但還有更有效的散熱方案。其中之一就是水冷,但我將稍後再討論它。
風冷散熱器是由Zalman,Thermalright,Thermaltake,Swiftech,Alpha,Coolermaster,Vantec等等這些公司製造的。Zalman製造某些最好的靜音散熱設備,並以它們的"花形散熱器"設計而聞名。它們有最有效的靜音散熱設計之一7000Cu/AlCu(全鋁或鋁銅混合物),它還是性能較好的設計之一。Thermalright在使用適當的風扇時是(相當)無可爭議的最高性能散熱設備生產者。Swiftech和Alpha在Thermalright走上前台之前是性能之王,現在仍是極好的散熱設備,並且能夠用於比Thermalright散熱設備更廣闊的應用領域,因為它們通常比Thermalright散熱設備更小並適合更多的主板。Thermaltake生產大量的廉價散熱器,但恕我直言,它們實在不值。它們表現不出跟其它散熱設備廠商的散熱片相同的水平,不過它們能用在廉價機箱中。這覆蓋了最受歡迎的散熱設備廠商。
再來說水冷。水冷主要仍是邊緣方案,但一直在變得更主流化。NEC和HP製造了能以零售方式購買的水冷系統。盡管如此,絕大多數的水冷仍然是面向發燒友領域的。在水冷迴路中包括有幾個最基本的部件。至少有一個水箱,通常在CPU上,有時也在GPU上。有一個水泵,有時有蓄水池。還有一到兩個散熱器。
水箱通常是以銅或(較少見的)鋁建造。甚至更少見但正在變得多起來的是銀造的水箱。對水箱有幾個不同種類的內部設計,但在這里我不準備深入討論那些。水泵負責推動水通過迴路。最常見的水泵是Eheim水泵(1046,1048,1250),Hydor(L20/L30)及Danner Mag3。Iwaki水泵也流行在高端群體之中。Swiftech MCP600水泵正變得更加受歡迎。那兩個都是高端12V水泵。蓄水池是有用的,因為它增加了迴路中水的體積並使得填充和放氣(把氣泡排出回來)及維護更容易了。然而,它占據了大多數機箱中相當可觀的空間(小的蓄水池就不礙事),並且它還相對容易會泄漏。散熱器可以是像Swiftech的散熱器或Black Ice散熱器這樣的成品,也可以用汽車加熱器核心改裝。加熱器核心通常好在出眾的性能以及較低的價格,但也更難以裝配,因為它們通常不會採用能被水冷快速而容易地使用的形狀。油箱散熱器對那些有奇怪尺寸需求的來說是個可供選擇的辦法,因為它們採用非常多變的形狀和尺寸(不過通常是矩形)。然而,它們的表現不如加熱器核心好。管道系統在性能上也是一個要素。通常對高性能來說,1/2'直徑被認為是最好的。不過,3/8'甚至是1/4'直徑的裝備正變得更常見,而它們的性能也正在逼近1/2'直徑迴路的。這節中關於水冷要說的就是這么多了。什麼是有些少見的散熱類型?
相變、冷凍水、珀爾帖效應(熱能轉換器)和淹沒裝備是少見的,但性能更高。珀爾帖效應散熱和冷凍水迴路兩者都是基於水冷的,因為它們是採用改良的水冷迴路的。珀爾帖效應是這些類型當中最常見的。珀爾帖是在電流通過時一邊變熱而另一邊變冷的設備。這能夠被用在CPU和水箱之間或GPU和水箱之間。少見的是對北橋的珀爾帖散熱,但這實在是沒有必要。冷凍水迴路使用珀爾帖或相變來使迴路中的水變涼,通常替代迴路中給CPU/GPU散熱的散熱器。使用珀爾帖來做這個工作不是很有效率的,因為它經常需要另一個水冷迴路來使它變涼。珀爾帖通常被散熱設備和水箱或水箱跟另一個水箱夾在中間。相變方法包括在A/C單元中放置冷氣頭或冷氣部件,或是像在蓄水池中那樣。在冷凍水裝備中防凍劑通常以大約50/50的比率添加到水中,因為結冰就不好了。管道系統必須是絕緣的,水箱也是如此。相變包括一個壓縮機和一個連接到CPU或GPU的冷卻頭。在這里我不準備太深入地討論它。
其它不常見的方法包括乾冰,液氮,水冷PSU和硬碟,及其它類似的。使用機箱作為散熱設備也被考慮到並試過了。
預制的水冷系統怎樣?
Koolance和Corsair是唯一真正值得考慮的。小的Globalwin產品還行,但並不比任何中高端風冷好。其餘的都不行。避免用它們。最新的Thermaltake產品可能不錯。新套件可能是相當好的(Kingwin產品似乎就是這樣),但在購買任何產品之前要閱讀若干評測,並至少有一個是在你將使用的平台上測試的。
超頻的危險是什麼?
關於超頻有幾個危險,它們顯然不應該被忽視。超規格運行任何部件將縮短它的壽命;不過新的晶元在處理這個問題上遠好於舊的產品,所以這幾乎不成為問題了,特別是如果你每6個月或每年都升級的話。對於長期穩定性,例如像准備一直運行超過2年或類似工作時間的電腦,超頻不是好的想法。而且,超頻有可能會破壞數據,所以如果你沒有備份任何重要數據的話,超頻實在是不適合你的,除非你能不費力地恢復數據,並且它不會引起任何問題。但在開始超頻前要考慮到可能的數據丟失。如果你只有一台電腦並且需要它來做重要的事的話,不推薦超頻(特別是在高電壓下的大幅超頻),因為部件損壞的可能性還是有的(我已經損失了幾個部件來超頻,但不如某些人損失的那麼多),所以也需要被考慮。
我要怎樣超頻?
這是一個相當復雜的問題,但基礎是很簡單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提高FSB。這幾乎在任何平台上有效。然而,Via晶元組(KT266/333/400(a)/600/880和K8T800 - 不要跟已有的K8T800 Pro混淆了)沒有PCI/AGP鎖定,所以你必須小心地提高FSB,因為超規格運行PCI匯流排(33MHz是標准速度)可能損壞硬碟數據,妨礙外圍設備正確地運行(特別是ATI AGP顯卡),通常導致不穩定。這將在稍後解釋。用於AMD的XP晶元的nForce2晶元組,nForce3 250,Via K8T800 Pro和Intel 865/875晶元組全都擁有鎖定的PCI頻率。不然的話,許多基於i845的主板也會有PCI/AGP鎖定。這使得調節FSB容易多了,因為它消除了某些限制因素,比如像對頻率敏感的外圍設備。然而,限制仍是存在的。除了通過晶元自身施加的影響之外,RAM和晶元組以及主板自己都能限制可以獲得的FSB。那正是倍頻調節的用武之地。
在某些Athlon XP晶元上,倍頻是可調節的。這些晶元被稱為"非鎖定的"。除了完全不鎖定的FX系列之外,Athlon 64系列允許倍頻調節到更低的倍頻。Pentium 4是鎖死的,除非你通過某些渠道獲得了工程樣品。然而,幾乎所有的主板都允許倍頻調節,只要CPU支持它。
一旦系統因為CPU限制而變得不穩定,那有兩個選擇。可以要麼降低一點回到它穩定的位置,要麼可以提高CPU電壓(可能還有RAM和AGP電壓)到它變得穩定為止,或甚至是升得更高以進一步超頻。如果提高CPU電壓或提高內存電壓沒有幫助的話,你還可以嘗試"放寬"內存延時(提高那些數字)直到它變得穩定。如果所有這些都沒用的話,主板可能還有用於提高晶元組電壓的備用方案,如果晶元組充分散熱的話這可能會有幫助。如果完全沒有幫助,那你可能需要在CPU或其它部件上更好的散熱了(對MOSFETS - 挨著CPU插槽,控制電源的小晶元散熱 - 可能有用並且是相當常見的)。如果那仍然沒有用,或收效甚微的話,那就是在晶元或主板的極限下了。如果降低電壓不影響穩定性的話,那麼最可能的就是主板了。電壓調節晶元組是一個可能性,但有點太高級了並且需要超出常規的更好散熱。同樣,對南橋以及北橋散熱可能會有幫助,或者可能改善穩定性。我知道在我的主板上,如果沒有在南橋上裝散熱片就運行WinAMP/XMMS和UT2004的話集成音效卡就開始發出爆音(這出現在Windows和Linux中),無論FSB是多少。所以它不是一個糟糕的想法,但可能不必要。它通常還讓質保失效(比超頻還嚴重 - 超頻通常可以做得不留痕跡)。
這里覆蓋了基本的超頻。更高級的超頻通常包括給所有部件加上散熱設備,電壓調節主板甚至可能是電源,增加更多/更好的風扇或是
B. 輕便多道γ能譜儀
多道γ能譜儀,也可以利用上述四道γ能譜儀的方法,將許多相鄰的單道脈沖幅度分析器組合在一起,構成多道分析器。如果儀器道數很多,不僅構造復雜,而且很難保證性能穩定。為此多道脈沖幅度分析器採用了單道脈沖幅度分析器完全不同的原理和電路。
圖4-15 多道脈沖幅度分析器原理圖
如圖4-15所示,多道脈沖幅度分析器是多道γ能譜儀的核心部分。現代的多道脈沖幅度分析器主要由模數轉換器(ADC)、地址編碼器和存儲器構成。探測器將不同能量的γ射線轉換成與能量成正比的不同幅度的脈沖信號,輸入到ADC(Analog Digital Converter);經內部變換,將輸出的脈沖按幅度大小轉換成數字表示;並對每個數字編碼變換成標記性的地址碼(稱標碼)接入一組編有地址的存儲器,被分析的不同幅度的脈沖按標碼選址進入相應的相鄰的存儲器中,實現按脈沖幅度分類記錄。每個地址存儲器為一道,設有一個計數器,每存一次使該道讀數加一。多道分析器有2n個地址存儲器,並將輸入脈沖幅度分成2n個數字編碼,即構成2n道脈沖幅度分析器。如取n=8即為256道;n=12,即為4096道。
一台完整的多道γ能譜儀,還需要有探測器、線性放大器,以及數據記錄處理器、控制和顯示系統等。
(一)攜帶型微機多道γ能譜儀
1.攜帶型多道γ能譜儀的一般特徵
目前這類儀器品種很多,基本結構大同小異。主要由探測器、線性放大器、ADC模數轉換器、變換控制器和單片微機(或筆記本)系統組成。如圖4-16所示。
圖4-16 輕便多道γ能譜儀結構原理圖
探測器可以是NaI(Tl)閃爍探測器,也可以是高能量解析度的半導體探測器。放大器一般使用低功耗CMOS高速線性運算放大器,ADC多數使用高分辨能力的線性放電工作的16位模數轉換器。通過介面/控制使微機系統能夠讀取ADC輸出的數據,並處理、顯示其結果。
一台性能優良的輕便多道γ能譜儀,還要增加一些輔助設備。首先在放大器之後要接入甄別器消除噪音信號(圖4-16)。其次是探測器採集脈沖信號是為了不漏計,還要對脈沖尖峰適當展寬,又增加了脈沖峰值保持電路。第三,ADC給出的道寬並不均勻,引起非線性誤差較大,因此增設了滑尺電路,保持道寬均勻。
類似以上原理近年製造的輕便多道γ能譜儀,列於表4-2。
表4-2 幾種輕便多道γ能譜儀(20世紀90年代以後產品)
2.ARD型攜帶型多道γ射線能譜儀特點和使用
現以ARD型攜帶型多道γ射線能譜儀為例介紹這類儀器的性能和用法。
本儀器是近年來剛剛推出的多道γ能譜儀。儀器由手持式操作台和圓柱形探測器兩部分組成(圖4-17)。儀器總質量4kg,用操作台採集數據時最高能達到1024道,用計算機採集數據時最高能達到4096道,可以提高微分測譜的精度,既適用於一般鈾礦普查的地質生產,也適用於與鈾有關的科研需要。
操作台外觀尺寸37mm×105mm×185mm,操作台有USB介面,可與計算機相連,能將自動記錄的數據導入計算機,在專用軟體的支持下能繪制每一測點的能譜曲線圖,並自動計算U、Th、K的含量;操作台還有內置GPS定位系統,可以方便定位,並將定位坐標自動存儲,便於室內成圖。操作台亦可懸掛於腰間,使操作者爬山更容易。操作台上有4英寸(in)320×240點的液晶顯示屏,通過液晶顯示屏很容易實現「人機交互」功能,操作十分方便。
圖4-17 ARD型多道γ能譜儀外觀
探測器φ107mm×400mm,質量3.5kg。NaI(Tl)晶體尺寸φ75mm×75mm,能量非線性誤差<5%。探測器與操作台之間由專用電纜連接。操作台與電腦之間和探測器與電腦之間也有專用電纜,這三條電纜不能互換,但電纜介面都具有「防反插豁口」,一般不易插錯。儀器配有充電電池,在工作之前首先要給儀器充電。
儀器基本操作步驟:①連接儀器。在關機條件下連接操作台和探測器。②參數設置。打開操作台上的[開/關]鍵,此時儀器通電,但探測器需要15min左右的預熱(主要是高壓電源的升壓過程),此時儀器不能正常工作。可利用這段時間設置參數。參數設置通過操作台實現,主要是測點測線設置、測量參數設置(選擇測量道數)、穩譜狀態設置、標定系數設置、能量刻度設置、電源管理、保存參數等。③測量。又分測量狀態顯示、測量狀態鍵盤操作、保存測量數據、單點多次測量、連續測量等工作狀態和步驟。④數據操作。主要是將操作台數據導入電腦,實現數據查詢、剖面圖製作、數據輸出等功能。⑤儀器標定。這項工作在儀器出廠前已經做好,操作者只需使用即可。但儀器使用若干年以後或修理以後,標定工作不可少。詳細操作可參閱有關說明書。
3.FD-3022-Ⅰ型攜帶型多道γ射線能譜儀特點和使用
儀器的外觀如圖4-18所示。該儀器探頭和主機連在一起,形成一體機,質量為2.9kg;探測器為φ2in×2.4inBGO晶體;使用可充電的鋰離子電池;並有存儲器、USB和網路埠,便於數據自動記錄和導出;能量解析度≤12%;含量測試范圍U和Th為1~1000Uγ,K為0.2%~100%,總道一般以Uγ的形式表示總的輻射強度。儀器也採用菜單式操作,便於實現「人機交互」。
儀器開機後,伴隨一聲「滴」的鳴響,液晶屏顯示「SH申核」字樣,隨即進入搜尋界面,界面右上角出現「!」,表示儀器進入自動穩譜階段,當「!」消失,出現「《·》」時表示系統已經穩譜,右下角會出現「已穩譜」字樣,這一階段大約持續4s。之後儀器進入主菜單,主菜單有8項功能:①測量設置:設置測量時間、重復次數和測量模式選擇;②報警設置:這是置信系數和報警閾的設置功能;③查看數據:查看保存的歷史數據;④本底更新:保存最新的本底數據;⑤系統設置:設置系統參數;⑥原廠設置:使用者只可查看,不得更改(儀器標定參數);⑦儀器檢定:這是標定儀器時才使用的功能;⑧退出:表示退出該界面。
圖4-18 FD-3022-Ⅰ型多道γ能譜儀外觀
在測量設置中,一般將測量時間設置為2min,重復測量設置為2(如遇高異常時設置為5),「啟動飛行測量」置於「否」,「飛行測量時間」設置1min。報警設置時,置信度系數不要太小(一般是44.7),否則容易出現誤報警;報警閾值也要適當(根據異常情況設置),一般設置300(相當於0.03%eU)。系統設置時,喇叭設置為「開」,背光設置為「手動」,其餘「系統時間」和「系統日期」等設置以當前時間為准。每一種設置都需要按「保存」,否則儀器自動恢復為原設置。所有設置都通過「手柄按鈕」實現,手柄按鈕上的「●」表示「確定」;「▲」表示「移動游標」選中某項操作。若選中的是某位數字,則每按一次,數據增加1,直到操作者要求的數據為止。
儀器在「搜尋」狀態時,畫面左下方有「測量」和「菜單」兩個選項;參數設置好以後,選擇「測量」,儀器進入自動測量狀態,畫面中出現坐標軸,縱坐標表示量程,單位是cps,橫坐標表示時間,測量時間一到,儀器自動出現「測量報告」,並進入自動重測階段,若自動重測次數到了以後,儀器顯示最後一次「測量報告」,操作者可抄錄數據(數據可自動保存)。
注意:該儀器只有在「穩譜」的條件下測量數據才是有效數據,在未穩譜時測量數據不能使用。
(二)輕便多道X射線熒光儀
原子核受到γ射線或X射線照射後會吸收其能量,使其處於激發態。這種狀態是一種不穩定狀態,可自發地躍遷而回到基態,並且把多餘的能量以X射線的形式釋放出來。能量的高低取決於原子核內的能級差,不同的原子核,其能級差不同。故每種元素受到照射時釋放不同能量的X射線,稱為特徵X射線。因此利用放射源對被測介質進行照射,根據介質釋放能量的高低就可判別該射線是由哪種原子核釋放的,即判別被測元素;又可根據釋放X射線的照射量率判別該元素的大致含量。這就是X射線熒光儀的基本原理。
原子核外電子躍遷產生的X射線,能量都小於140keV。其探測原理與γ射線基本相似。由於能量低,一般採用薄窗戶的薄片狀(1~5mm厚)NaI(Tl)或CsI(Tl)閃爍體、正比計數器以及鋰漂移型硅半導體探測器或高純鍺半導體探測器。近年來還研製成功,並推出電製冷高能量解析度的半導體探測器,即Si-PIN節半導體探測器和鎘鋅碲(CZT)半導體探測器。這兩種探測器適合於現場的攜帶型儀器使用,對小能量的解析度高。相對而言,Si-PIN型適合低能量X射線能譜測量,CZT型適合於高能量X射線測量。
X射線是放射源激發產生的。因此,X射線探測器附帶有激發源。攜帶型X射線熒光儀使用的激發源主要是專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源,如241Am(鎇)和238Pu(鈈)等。此兩種元素都是通過238U核反應堆製造的元素,自然界尚未發現這兩種元素。圖4-19是近年來使用較多的X射線熒光儀——礦石分析儀,這一款儀器使用電子激發,因而沒有放射性同位素源。
圖4-19 NitonXL2型手持式礦石分析儀外觀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X射線熒光儀有「手槍式」和「抽屜式」兩種形態。抽屜式儀器大部分做室內分析用,手槍式可以在野外岩石上做現場分析。這類儀器能分析Fe、Ni、Cr、Ca、K、Na、Al、Cu、Pb、Zn、W、Sn、Mo、Pt族、LE(稀有金屬)等常見金屬元素和Si、O、S、As、Te、Se等非金屬元素。分析數據用百分含量表示,目前這類儀器對常量元素(克拉克值>1%的元素)分析精度較高,基本能達到「定量分析」的程度(如Si、Al、Fe、Ca、Na、K等),對微量元素(特別是稀有元素和貴金屬)只能達到「半定量」分析的程度。
X射線熒光儀對Cu、Pb、Zn、Au、Ag等元素的分析數據還不能作為儲量計算的依據。而γ輻射儀、測井儀等儀器測量的數據經鈾鐳平衡系數、射氣系數的修正,就可以用來進行儲量計算。X射線熒光儀對一些介於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之間的幾個特定元素有較高的分析精度,如它對As元素的分析精度較高,而微細浸染型金礦與As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可以通過分析As元素來達到間接找金的目的。甘肅禮縣中川地區的崖灣、馬泉、金山、李壩等金礦都與As關系密切,Au與As之間的相關系數能達到0.55~0.90(姜啟明等,2001、2005、2012年),幾乎可以說有As的地方就有Au,完全適合使用X射線熒光儀來找金。
X射線熒光儀的使用,是放射性物探儀器向非放射性礦產找礦領域擴展的重要里程碑。這種儀器可以在現場分析十多種元素的含量,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但這種儀器最大的缺陷是價格昂貴,目前市場價格約35萬元/台。這就大大限制了該儀器大規模的使用。如NitonXL2型手持式礦石分析儀可以分析土壤和岩石,但在野外直接碰到「礦體」的概率很低,所以這類儀器目前只在一些岩石的人工或天然露頭上測量。如在非放射性金屬勘查的探槽、坑道壁上測量,能有效地引導刻槽取樣的位置,節約大量的工作量。
C. 西門子cu320使用說明書CU320-2DP報F30005故障,要怎樣處理,
摘要 577故障維修,30611故障,編碼器故障300504維修,6SN1118顯示300507維修,#300500故障維修、西門子系統故障300501維修,西門子系統報警300502維修、300503故障修理、300504怎麼排查解除,25202輪廓報警維修,伺服未就緒維修,伺服故障維修,編碼器故障維修,模塊過溫故障維修,過電流故障維修,欠壓維修,黃燈不亮,紅燈報警,25201故障,25050輪廓監控,300607故障維修,300608代碼,300501,E/R模塊溫度過高,700144,FM,BM,有時候設備運行3到4個小時,報警號300501和25201故障,25202故障,輪廓監控故障又稱非調節型電源模塊):整流/回饋單元,但直流母線 電壓不可調。SLM 的供電電壓
D. OHR-T910超薄大屏彩色無紙記錄儀主要有什麼功能,能用於什麼行業呢有知道的大神幫我解答一下嗎
NHR-T910系列超薄大屏無紙記錄儀採用新型大規模集成電路,對輸入、輸出、電源、信號採取可靠保護和強抗干擾設計。10路萬能信號輸入(可組態選擇輸入:標准電壓、標准電流、熱電偶、熱電阻、頻率、毫伏等)。可帶4路報警輸出,1個饋電輸出,RS485通訊介面,乙太網介面,微型列印機介面和USB介面,SD卡插座;可提供感測器配電;具有強大的顯示功能,實時曲線顯示,歷史曲線追憶,棒圖顯示,報警狀態顯示。
NHR-T910系列超薄大屏無紙記錄儀
功能特點
★採用9英寸進口800*480點陣TFT高亮度彩色圖形液晶顯示,LED背光,畫面清晰、寬視角。
★採用四線電阻觸摸屏,觸摸效果極佳。
★採用高性能ARM微處理器為核心,產品具有功耗低、響應快、功能強、性價比高等特點。
★輸入--輸出--電源之間隔離設計,對輸入、輸出、電源採取可靠保護和強抗干擾設計。
★產品開孔尺寸231*170*35mm,35mm的插入深度大大節約了控制櫃安裝空間。
★支持USB數據轉存和SD卡內存擴展,與數據管理軟體配套使用實現歷史數據的查閱與分析。
★內置大容量FLASH快閃記憶體晶元存貯歷史數據,掉電永不丟失數據;曲線顯示自由組合,自定義曲線顏色,豐富的棒圖顯示,儀表自帶漢字字型檔,支持漢字拼音輸入、漢字位號、單位自定義輸入,可任意切換中、英文操作界面,簡單方便。
★支持標准MODBUS RTU協議RS485通訊介面,支持MODBUS TCP/IP協議的乙太網RJ45介面。
主要技術指標
1.輸入信號:最多10通道隔離型萬能信號輸入,通道間隔離電壓大於250VAC,通道和地之間隔離電壓大於500VAC。
2.信號類型:
標准電壓信號: 0~5V、1~5V、0~10V、±5V、√0~5V、√1~5V;
標准電流信號:0~10mA 、4~20 mA 、0~20 mA、√0~10mA、√4~20mA;
毫伏信號:0~20mV、0~100mV、±20mV、±100mV;
熱電偶信號:B、S、K、E、T、J、R、N、F2、Wre3-25 、Wre5-26;
熱電阻信號:Pt100、Cu50、Cu53、Cu100、BA1 、BA2;
線性電阻信號:0~400Ω;
3.精度:±0.2%FS。
4.顯示刷新周期:1秒。
5.存儲容量:內部Flash存儲器容量64M Byte。
6.記錄時間:10通道,64M Byte容量。(不斷電連續記錄)
記錄間隔
1秒 2秒 4秒 6秒 15秒 30秒 1分 2分 4分
記錄長度 24天 48天 97天 145天 364天 728天 1456天 2912天 5825天
計算公式:記錄時間(天)=
(備註:通道數的計算:程序將通道數劃分為4、8、16三檔,當儀表通道數落在兩檔之間時,以大的數作為計算的通道數。)
7.報警輸出:最多4路報警繼電器常開觸點輸出,觸點容量1A/250VAC、1A/24VDC(阻性負載)。
8.饋電輸出:變送器饋電電源,額定電壓24VDC±10%,最大電流100mA。
9.通訊介面:隔離RS485介面,通訊波特率為1200、2400、4800、9600、19200、57600bps可選。
10.供電:電壓范圍85~264VAC;頻率:50/60Hz;最大功耗:10W。
11.工作條件:工作溫度:-10~50℃;濕度:10~90%(無結露)。。
E. 磁性是什麼意思
磁性
一簡單說聲音有磁性就是聲音好聽的意思,聲音表現出的低緩、稍沙啞、悅耳的特徵,俗稱磁性。男性正常性徵體現。是能最大吸引異性的聲音,且能給人與美的享受的聲音就是磁性聲音.
一般來說說話具有磁性是對男人而言,聲音渾厚、口腔共鳴比較好,常見的是播音員、話劇演員的聲音一般都具有磁性,比如中央電視台的播音員中大多說話時都比較具有磁性,趙忠祥、羅京等。
一般說來,磁性的聲音是天生的,但也有後天改變的.天生就一副好嗓子那沒說的,但是可以根據後天可以的訓練,使聲音聽上去更舒服、飽滿、魅力.可以從口才與交際之類的書籍上看到聲音方面的聯系.
二磁性
⑴磁性是物質放在不均勻的磁場中會受到磁力的作用。在相同的不均勻磁場中由單位質量的物質所受到的磁力方向和強度來確定物質磁性的強弱。因為任何物質都具有磁性所以任何物質在不均勻磁場中都會受到磁力的作用。
鐵中有許多具有兩個異性磁極的原磁體在無外磁場作用時這些原磁體排列紊亂它們的磁性相互抵消對外不顯示磁性。當把鐵靠近磁鐵時這些原磁體在磁鐵的作用下整齊地排列起來使靠近磁鐵的一端具有與磁鐵極性相反的極性而相互吸引。這說明鐵中由於原磁體的存在能夠被磁鐵所磁化。而銅、鋁等金屬是沒有原磁體結構的所以不能被磁鐵所吸引。
在磁極周圍的空間中真正存在的不是磁力線而是一種場我們稱之為磁場。磁性物質的相互吸引等就是通過磁場進行的。我們知道物質之間存在萬有引力它是一種引力場。磁場與之類似是一種布滿磁極周圍空間的場。磁場的強弱可以用假想的磁力線數量來表示磁力線密的地方磁場強磁力線疏的地方磁場弱。單位截面上穿過的磁力線數目稱為磁通量密度。
⑵磁性分類
1 抗磁性
當磁化強度M為負時固體表現為抗磁性。Bi、Cu、Ag、Au等金屬具有這種性質。在外磁場中這類磁化了的介質內部的磁感應強度小於真空中的磁感應強度M。抗磁性物質的原子離子的磁矩應為零即不存在永久磁矩。當抗磁性物質放入外磁場中外磁場使電子軌道改變感生一個與外磁場方向相反的磁矩表現為抗磁性。所以抗磁性來源於原子中電子軌道狀態的變化。抗磁性物質的抗磁性一般很微弱磁化率H一般約為-10-5為負值。
2 順磁性
順磁性物質的主要特徵是不論外加磁場是否存在原子內部存在永久磁矩。但在無外加磁場時由於順磁物質的原子做無規則的熱振動宏觀看來沒有磁性在外加磁場作用下每個原子磁矩比較規則地取向物質顯示極弱的磁性。磁化強度與外磁場方向一致
為正而且嚴格地與外磁場H成正比。
順磁性物質的磁性除了與H有關外還依賴於溫度。其磁化率H與絕對溫度T成反比。
式中C稱為居里常數取決於順磁物質的磁化強度和磁矩大小。
順磁性物質的磁化率一般也很小室溫下H約為10^-5。一般含有奇數個電子的原子或分子電子未填滿殼層的原子或離子如過渡元素、稀土元素、鋼系元素還有鋁鉑等金屬都屬於順磁物質。
3 鐵磁性
對諸如Fe、Co、Ni等物質在室溫下磁化率可達10^-3數量級稱這類物質的磁性為鐵磁性。
鐵磁性物質即使在較弱的磁場內也可得到極高的磁化強度而且當外磁場移去後仍可保留極強的磁性。其磁化率為正值但當外場增大時由於磁化強度迅速達到飽和其H變小。
鐵磁性物質具有很強的磁性主要起因於它們具有很強的內部交換場。鐵磁物質的交換能為正值而且較大使得相鄰原子的磁矩平行取向相應於穩定狀態在物質內部形成許多小區域——磁疇。每個磁疇大約有1015個原子。這些原子的磁矩沿同一方向排列假設晶體內部存在很強的稱為「分子場」的內場「分子場」足以使每個磁疇自動磁化達飽和狀態。這種自生的磁化強度叫自發磁化強度。由於它的存在鐵磁物質能在弱磁場下強列地磁化。因此自發磁化是鐵磁物質的基本特徵也是鐵磁物質和順磁物質的區別所在。
鐵磁體的鐵磁性只在某一溫度以下才表現出來超過這一溫度由於物質內部熱騷動破壞電子自旋磁矩的平行取向因而自發磁化強度變為0鐵磁性消失。這一溫度稱為居里點 。在居里點以上材料表現為強順磁性其磁化率與溫度的關系服從居里——外斯定律
式中C為居里常數。
4 反鐵磁性
反鐵磁性是指由於電子自旋反向平行排列。在同一子晶格中有自發磁化強度電子磁矩是同向排列的在不同子晶格中電子磁矩反向排列。兩個子晶格中自發磁化強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整個晶體 。反鐵磁性物質大都是非金屬化合物如MnO。
不論在什麼溫度下都不能觀察到反鐵磁性物質的任何自發磁化現象因此其宏觀特性是順磁性的M與H處於同一方向磁化率 為正值。溫度很高時 極小溫度降低 逐漸增大。在一定溫度 時 達最大值 。稱 為反鐵磁性物質的奈爾溫度。對奈爾點存在 的解釋是在極低溫度下由於相鄰原子的自旋完全反向其磁矩幾乎完全抵消故磁化率 幾乎接近於0。當溫度上升時使自旋反向的作用減弱 增加。當溫度升至奈爾點以上時熱騷動的影響較大此時反鐵磁體與順磁體有相同的磁化行為。
5 亞鐵磁性
亞鐵磁性是指有兩套子晶格的形成的磁性材料。不同子晶格的磁矩方向和反鐵磁一樣但是不同子晶格的磁化強度不同不能完全抵消掉所以有剩餘磁矩稱為亞鐵磁。反鐵磁性物質大都是合金如TbFe合金。 亞鐵磁也有從亞鐵磁變為順磁性的臨界溫度稱為居里溫度。
⑶發展歷史
在中國古代最早提及磁性的文獻是公元前4世紀鬼穀子的「天然磁鐵吸鐵」。公元20-100摟恩恆Luoen-heng的「天然磁鐵吸一針」沈括1031-1095第一人寫及指南針之事使航海的方向更准確。12世紀中國人知道用指南針航海。
1187年亞力山大·尼卡姆第一人在歐洲用指南針航海。
1269年彼得Peter寫磁鐵的信件第一個把磁鐵的性質延伸。
1282年一位葉門的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亞十拉夫描寫磁鐵的性質和指南針。
1600年威廉·吉伯發表「磁鐵磁體和地球大磁鐵」。在此工作中他描述了用他的地球模型做的許多實驗他得出地球產生磁場是指南針永遠指南的原因。汗斯·奧斯特的工作使人們知道電和磁的關系。
1831年邁克爾·法拉第發現線圈內磁通的變化可使線圈產生電壓。詹姆斯·麥克斯韋把電磁和光都歸為電磁范疇。
21世紀電磁性的研究得到繼續發展使它溶入更基本的標准gauge理論即量子電動力學弱電理論最後進入標准模型standard model。
F. [求助-西門子傳動技術]關於starter與控制單元CU320-2PN連接問題
X127埠的默認的IP地址為169.254.11.22你改成同一個網段就可以連接了。CU320-2PN還有個X150埠,默認地址好像是192.168網段吧。你可以連上用STEP7的edit ethernet node編輯乙太網節點這個工具找下。 查看原帖>>
G. 各位大俠,西門子S120變頻器經常報警F31885,30885等通訊故障,經常造成整線停機,請賜教!
故障原因
1、感測器插腳松脫或接觸不良。
解決方法:調整插腳位置維修感測器。
2、感測器損壞,阻值不對。
解決方法:維修感測器。
3、控制電路板故障,無法接收及發出控制信號。
解決方法:維修更換控制電路板 。
(7)cu320歷史報警怎麼看擴展閱讀:
變頻器分類
1.按輸入電壓等級分類
變頻器按輸入電壓等級可分低壓變頻器和高壓變頻器,低壓變頻器國內常見的有單相220 V變頻器、三相220 V變頻器、i相380 V變頻器。高壓變頻器常見有6 kV、10 kV變壓器,控制方式一般是按高低一高變頻器或高一高變頻器方式進行變換的。
2.按變換頻率的方法分類
變頻器按頻率變換的方法分為交-交型變頻器和交-直交型變頻器。交-交型變頻器可將工頻交流電直接轉換成頻率、電壓均可以控制的交流,故稱直接式變頻器。
交直-交型變頻器則是先把工頻交流電通過整流裝置轉變成直流電,然後再把直流電變換成頻率、電壓均可以調節的交流電,故又稱為間接型變頻器。
3.按直流電源的性質分類
在交-直-交型變頻器中,按主電路電源變換成直流電源的過程中,直流電源的性質分為電壓型變頻器和電流型變頻器。
H. 西門子G130變頻器回復出廠設置之後仍然報F07860故障為什麼
是因為負載過重或負載卡死。
解決方法:可以通過萬用表的電壓檔測量電壓是否平衡,有條件的利用鉗表測量電流,在確定存在三相輸出不平衡情況下。
需要斷開變頻器和電機之間的連接線,單獨用萬用表簡單測量電機三相之間的電阻的阻值是否接近了,如果電機有問題,需要修理電機。如果電機正常,這種情況一般是IGBT壞了,而且驅動電路一般也有問題。
(8)cu320歷史報警怎麼看擴展閱讀:
變頻器能夠根據電機的實際需要來提供其所需要的電源電壓,進而達到節能、調速的目的,另外,變頻器還有很多的保護功能,如過流、過壓、過載保護等等。
變頻器節能主要表現在風機、水泵的應用上。風機、泵類負載採用變頻調速後,節電率為20%~60%,這是因為風機、泵類負載的實際消耗功率基本與轉速的三次方成比例。當用戶需要的平均流量較小時,風機、泵類採用變頻調速使其轉速降低,節能效果非常明顯。
I. 如果手機丟失了會怎麼辦
手機丟失會導致銀行卡里錢財被盜,甚至銀行卡因開通了快捷支付致使錢財不翼而飛。
手機丟失了,應該這樣做:掛失手機、凍結手機網銀、掛失支付寶和微信賬號、及時同時親屬、手機設置密碼。
1、掛失手機
首先掛失手機號,給運營商打電話,或者去營業廳掛失手機號碼,這樣可以避免他人有機會登錄你的賬戶。這是因為,很多手機軟體在操作時都需要簡訊驗證,泄露手機驗證碼會影響賬戶安全。中國移動 10086 中國聯通10010 中國電信100 00
2、凍結手機網銀
凍結手機網銀,同時及時打電話給銀行,暫時凍結相關業務,以免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中國銀行95566,工商銀行95588,農業銀行95599,建設銀行95533,交通銀行95559,招商銀行95555等。
3、掛失支付寶和微信賬號
支付寶和微信賬戶一旦掛失成功,賬戶會立即被鎖定,只有本人才能解除掛失。所以,就算手機隨證件一起丟失,在掛失後,也沒有人能登錄你的支付寶賬戶和微信。
4、及時通知親屬
手機丟失後,通訊錄等個人信息有可能會被盜用。為防止親友被欺詐,應當及時發出通知。另外也要凍結各類社交通訊軟體,防止不法分子冒用身份詐騙。
5、手機設置密碼
手機的自我保護大部分手機都可以設置數字、手勢、指紋等解鎖功能,為此,建議大家在日常使用中設置起來。這樣手機丟失後,可以更好地保護個人敏感信息。不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用出生日期、手機號碼等「顯性」信息作為密碼,盡量使用復雜一些的密碼。
(9)cu320歷史報警怎麼看擴展閱讀:
關於平時手機上網,網路警察給出的這四點建議:
1、在移動支付越來越發達的今天,不要將個人信息存儲在手機終端里。丟了手機之後,很多人的想法是趕緊找回手機,但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第一時間凍結手機上的一切賬戶。
2、不要去瀏覽非法網站,或者是一些「擦邊球」網站。「你在這些網站上看美女很開心,殊不知這些網站里往往嵌有各類惡意代碼,一旦瀏覽,這些惡意代碼就進入了你的電腦和手機。」
3、目前APP是沒有進入門檻的,一旦你下載了不懷好意的APP,它一定會大量收集你的個人信息,所以下載一定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