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上韓琦是哪個朝代

歷史上韓琦是哪個朝代

發布時間:2022-07-12 12:45:36

1. 北宋宰相韓琦簡介生平 韓琦怎麼死的

韓琦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有名將領,他也是著名的宰相,字稚圭,自號贛叟。相州安陽(今屬河南)人。於大中祥符元年七月初二(即公元1008年8月5日)出身世宦之家,據韓琦墓誌記載他的祖籍在河北贊皇縣。俗話說:宰相肚裡能撐船,形容的是人有容人之量,非常大度,身為宰相的韓琦是否也是很大度呢?
沒錯,韓琦作為宰相,是非常有政治智慧的,為人自然也很大度,古文《韓琦大度》就是講的這個意思,那我讓我們來看看這個故事吧。《韓琦大度》原文如下:
韓魏公在大名曰,有人獻玉盞二隻,雲耕者入壞冢而得,表裡無纖瑕可指,真絕寶也。公以百金答之,尤為寶玩。乃開醇召漕使顯官,特設一卓,覆以綉衣,致玉盞其上,且將用之酌酒,遍勸坐客。俄為吏將誤觸台倒,玉盞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將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動,笑謂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時。」謂吏將曰:「汝誤也,非故也,何罪之有?」公之量寬大重厚如此。

意思是:韓琦管理北都,他的表兄弟有中獻給他一隻玉杯,說是耕地的人進入在修的墳墓得到的,這個杯子從里到外都很美,沒有瑕疵,是個非常好的東西。韓琦用百兩金子答謝他那個表兄弟,也非常喜歡這個杯)。於是打開好酒召集負責水運糧食的官員和顯要官員,特意准備了一桌飯菜,用綉著花紋的檯布覆蓋著,把玉杯放在上面,並准備用它來進飲酒,沒想到意外發生了,一個武官不慎碰倒了桌子,玉杯摔得粉碎,在座的客人都很驚愕,那個武官趴在地上等著發落。韓琦卻不慌不亂,笑著對那武官說:「東西也有它破損的時候。」又對那個武官說:「你是不小心觸翻了桌子,不是故意的,你又有什麼罪?」韓琦的度量寬大就是這樣。
韓琦作為宰相,寬宏大量,不在小事上斤斤計較,一定程度上這樣的性格也成就了他的政治抱負,也顯示了他的政治智慧,因此也才能在宋代三個皇帝當政時仍然身居高位。
韓琦精識
可能大家都知道韓琦是北宋時期著名宰相,相州安陽人。出身世宦之家。他與范仲淹率軍防禦西夏,在軍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人稱「韓范」。
當時,邊疆傳頌一首歌謠:軍中有一韓,西賊聞之心骨寒;軍中有一范,西賊聞之驚破膽。韓琦一生,歷經北宋仁宗、英宗和神宗三朝,親身經歷和參加了許多重大歷史事件,如抵禦西夏、慶歷新政等。在仕途上,韓琦曾有為相十載、輔佐三朝的輝煌時期,也有被貶在外前後長達十幾年的地方任職生涯。但無論在朝中貴為宰相,還是任職在外,韓琦始終替朝廷著想,忠心報國。可以說韓琦,都為北宋的繁榮發展做出了貢獻。那麼我們可曾聽說或者看到過韓琦精識這篇文章呢?這篇文章講的是什麼呢?
這篇文章講的是:宋太宗和宋仁宗都曾經在大名府郊外打獵,並題過數十首詩.賈昌朝任大名知府時,把這些詩都刻在石碑上.韓琦到了大名後,則把這些石碑藏在了班瑞殿的襯壁內.有人勸韓琦拓片摹本呈獻給皇帝.韓琦說:「保存起來就可以了,何必呈上去呢?」這個人不理解韓琦是什麼意思.韓絳來到大名以後,就把詩臨摹下來上呈給皇帝了.韓琦知道此事後,嘆息道:「我從前難道不知道把詩呈獻給皇上可以討好賣乖嗎?只是顧慮到皇上正血氣方剛而銳意平定四夷,不應該愈加引導他這樣做了.」
石介編撰《三朝聖政錄》,准備呈獻給皇帝.有一天他來請教韓琦的意見,韓琦指出其中有幾件事不可上,其中一件是,太祖沉迷於一個宮女的美色,以致經常延誤上朝時間.群臣有些非議,後來太祖覺悟了,便乘宮女熟睡時把她殺了.韓琦說:「這件事難道可以作為萬世效法的典範嗎?已經沉迷於她,卻又因為悔恨自己的沉迷而殺害無辜之人.她有什麼罪過?假使以後又有寵幸的人,那就要殺不勝殺了.」於是石介便刪去了幾件類似這樣的事,同時他也十分佩服韓琦精到的見識~

2. 北宋政治家韓琦生平簡介 韓琦是怎麼死的

韓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12日),字稚圭,自號贛叟,相州安陽(今河南安陽)人。北宋政治家、詞人。
韓琦為天聖五年(1027年)進士。宋仁宗時,他與范仲淹率軍防禦西夏,在軍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人稱「韓范」。當時,邊疆傳頌一首歌謠:軍中有一韓,西賊聞之心骨寒;軍中有一范,西賊聞之驚破膽。[1] 韓琦一生,歷經北宋仁宗、英宗和神宗三朝,親身經歷和參加了許多重大歷史事件,如抵禦西夏、慶歷新政等。在仕途上,韓琦曾有為相十載、輔佐三朝的輝煌時期,也有被貶在外前後長達十幾年的地方任職生涯。但無論在朝中貴為宰相,還是任職在外,韓琦始終替朝廷著想,忠心報國。[2] 在他的仕途生涯中,無論在朝中為相,或在地方任職,都為北宋的繁榮發展做出了貢獻。在朝中,他運籌帷幄,使「朝遷清明,天下樂業」;在地方,他忠於職守,勤政愛民。是封建社會的官僚楷模。[3]
熙寧八年(1075)六月,韓琦去世,享年68歲。宋神宗為他御撰墓碑:「兩朝顧命定策元勛」。追贈尚書令,謚號忠獻,配享宋英宗廟庭。
有《安陽集》五十卷。《全宋詞》錄其詞四首。

3. 北宋政治家韓琦的貢獻 韓琦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韓琦(1008年—1075年),字稚圭,自號贛叟,相州安陽(今河南安陽)人。北宋政治家、詞人,仁宗天聖年間進士。他與范仲淹率軍防禦西夏,在軍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人稱「韓范」。當時,邊疆傳頌一首歌謠:軍中有一韓,西賊聞之心骨寒;軍中有一范,西賊聞之驚破膽。 韓琦一生,歷經北宋仁宗、英宗和神宗三朝,親身經歷和參加了許多重大歷史事件,如抵禦西夏、慶歷新政等。
在仕途上,韓琦曾有為相十載、輔佐三朝的輝煌時期,也有被貶在外前後長達十幾年的地方任職生涯。但無論在朝中貴為宰相,還是任職在外,韓琦始終替朝廷著想,忠心報國。在他的仕途生涯中,無論在朝中為相,或在地方任職,都為北宋的繁榮發展做出了貢獻。在朝中,他運籌帷幄,使"朝遷清明,天下樂業";在地方,他忠於職守,勤政愛民。是封建社會的官僚楷模。

4. 北宋時期有個宰相叫韓琦,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

宋朝至宋太祖始,講究的便是文官治國,政治比起其他的不少朝代而言,相對於民主不少,士大夫的地位空前的高,對於國家大事的發言權也更高,在這特殊的時間段里,就誕生了不少在後世聞名的文人,譬如蘇軾,譬如范仲淹,又譬如韓琦。

可是青苗錢本身是有利息在的,這損害的就是老百姓的權益。而且讓有一定資產的人為沒有經濟實力的人擔保,貧民還不起錢的時候,這些有經濟實力的人要代為償還,這確實沒有損害國家利益,但是,這些有資產的人難道就是活該為別人買單?

當然,除了這兩點外,韓琦還反對了王安石變法的不少條例,但是僅僅從上文的兩點就可以看出,韓琦並不是隨意反對的,而是有憑據的反對,是真正的為國為民,在很多改革派的眼中,韓琦是落後是保守的,但是對於當時的國家,韓琦保證了他們的利益,總的來說是有利於社稷的。

結語

韓琦這一生,可以說是褒貶參半,喜歡他的人說他是“宋朝第一相”,在不喜歡他的眼裡,他的主戰讓宋朝損失慘重,他就是個“無用之臣”,只適合在政壇之上,軍事之上一竅不通。

但是,雖然說韓琦在軍事之上確實有所失誤,但是這些錯誤卻並不能夠抹殺掉他的功績,而他對於宋朝的功績,我們說他是“宋朝第一相”也不足為過。

5. 歷史上的韓琦是怎樣一個人

前段時間熱播的古裝電視劇《清平樂》讓許多觀眾對北宋歷史人物產生了濃厚興趣,今天我們就借《清平樂》這個話題來聊聊劇中的一位重要人物——韓琦,看看歷史上的韓琦是怎樣一個人。

韓琦在歷史上的評價相當正面,《宋史》中稱他:「相三朝,立二帝,厥功大矣。」後世諸多名家對韓琦也給予了高度肯定,認為他功在社稷,是當之無愧的三朝賢相。那麼韓琦是否真的名副其實呢?夜讀史書對此有不同觀點。

那麼韓琦為什麼要抵制變法呢?說白了還是利益作祟。「王安石變法」中有一條核心原則就是:濟貧困、抑兼並。說得通俗點就是,犧牲權貴階層的部分利益,讓底層百姓能得到更多實惠。韓琦家族世代為官,到了他這一代達到頂峰,各種明裡暗裡的收入不計其數,他在家鄉田莊更是大到看不見邊際。「王安石變法」要從韓琦這類權貴階層手中「虎口奪食」,因此作為權貴的代表人物,韓琦自然挺身而出為自己的利益代言。

最為可笑的是,當年二十多歲的韓琦曾在朝堂上公然斥責宰執大臣們擅弄權術。結果幾十年過去後,韓琦卻活成了自己曾經最討厭的樣子。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於此。

參考文獻:《宋史》、《續資治通鑒長編》

6. 北宋政治家韓琦是怎樣的人

韓琦(1008年—1075年),字稚圭,自號贛叟,相州安陽(今河南安陽)人。北宋政治家、詞人,仁宗天聖年間進士。他與范仲淹率軍防禦西夏,在軍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人稱「韓范」。當時,邊疆傳頌一首歌謠:軍中有一韓,西賊聞之心骨寒;軍中有一范,西賊聞之驚破膽。 韓琦一生,歷經北宋仁宗、英宗和神宗三朝,親身經歷和參加了許多重大歷史事件,如抵禦西夏、慶歷新政等。在仕途上,韓琦曾有為相十載、輔佐三朝的輝煌時期,也有被貶在外前後長達十幾年的地方任職生涯。但無論在朝中貴為宰相,還是任職在外,韓琦始終替朝廷著想,忠心報國。在他的仕途生涯中,無論在朝中為相,或在地方任職,都為北宋的繁榮發展做出了貢獻。在朝中,他運籌帷幄,使"朝遷清明,天下樂業";在地方,他忠於職守,勤政愛民。是封建社會的官僚楷模。

熙寧八年(1075)六月,韓琦在相州溘然長逝,享年68歲。宋神宗為他「素服哭苑中」御撰墓碑:「兩朝顧命定策元勛」。謚忠獻,贈尚書令,配享宋英宗廟庭,備極衰榮。

有《安陽集》五十卷。《全宋詞》錄其詞四首。

歷史如何評價韓琦

總評

韓琦為相十載,上定國策,下撫百姓,勤勤懇懇,盡職盡責,正如他本人所說:"人臣盡力事君,死生以之,至於成敗,天也,豈可豫憂其不濟,遂轟不為哉!"

在韓琦為相的十年中,既沒有其前慶歷新政那樣急風暴雨改新,又沒有其後王安石變法那樣轟轟烈烈的變革。在宋英宗想有所振作改新的氛圍下,韓琦的思想顯得有些保守,未實行大的改革舉措,也未能徹底扭轉北宋的境況,他守成多於創業。但這些與北宋當時的具體環境有關,穩定政局是韓琦面臨的主要問題。在韓琦的主持下,北宋社會穩定,經濟發展,這為後來王安石變法創造了良好的社會基礎。所以,當時就有人說:"公自為相,即與當時諸公同力一德,謀議製作全補天下事。也正如《韓魏公集》序言中所說:"公歷事三朝,輔策二朝,功存社稷,天下後世,兒童走卒,感慕其名。" 這是後人對他的評價,也是對韓琦本人的真實寫照。

歷代評價

宋神宗:「維公奉仁宗詔,立皇考為皇子,被顧命立英宗為皇帝,被英宗顧立朕以承祖宗之緒,可謂定策元勛之臣矣。或以公安社稷,方周勃,致治比姚崇。」「韓琦敢當事,賢於富弼,但木強耳。」

歐陽修:「臨大事,決大議,垂紳正笏,不動聲色,措天下於泰山之安,可謂社稷之臣。」

司馬光:「琦實有忠於國家之心,但好遂非,此其所短也。」

蘇軾:「韓 、范 、富、 歐陽 ,此四人者,人傑也。」

王十朋:「我太祖太宗,肇造我宋之家法者也。真宗仁宗至於列聖,守我宋之家法者也。先正大臣,若范質、趙普之徒,相與造我宋之家法者也。在真宗時,有若李沆、王旦、寇凖。在仁宗時,有若王曾、李迪、杜衍、韓琦、范仲淹、富弼之徒,相與守我宋之家法者也。」

葉逋:「①故李沆、王旦在真宗時謹守資格,王曾、呂夷簡、富弼、韓綺在仁宗、英宗時謹守資格······以謹守資格為賢,名重當世,······而李沆十數人者,以守資格得名,而其時亦以治稱。」「②守資格以用人,無若李沆、王旦、王曾、呂夷簡、富弼、韓琦、司馬光、呂公著之為相,然考其功效,驗其人才,本朝以資格為用人之利也決矣。」

呂中:「當國家危疑之日,大臣以能任事者,一曰德望,二曰才智。有才智而無德望以鎮之,則未足以服天下之心。有德望而無才智以充之,則未足以辦天下之事。故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君子人也。韓魏公不動聲色,垂紳搢笏而措天下於太山之安者,蓋自慶歷、嘉祐之時,可屬大事,重厚如勃,其德望服人心久矣。」

羅大經:「韓公當國時,最被司馬溫公激惱,然韓公包容聽受,無幾微見於顏面。常朝一不押班,王陶至便指為跋扈,而公亦無慍色。蓋己為侍從台諫,則能攻宰相之失;己為宰相,則能受侍從台諫之攻。此正無意無我、人己一視之道,實賢人君子之盛德,亦國家之美事也。」

狄青:「韓樞密功業官職與我一般,我少一進士及第耳」

脫脫:「琦天資朴忠,折節下士,無賤貴,禮之如一。尤以獎拔人才為急,儻公論所與,雖意所不悅,亦收用之,故得人為多。選飭群司,皆使奉法循理。其所建請,第顧義所在,無適莫心。」「琦相三朝,立二帝,厥功大矣。當治平危疑之際,兩宮幾成嫌隙,琦處之裕如,卒安社稷,人服其量。」

謝肇淛:「宋之人物,若王沂公、李文正、司馬溫公之相業,寇萊公、趙忠定之應變,韓魏公之德量,李綱、宗澤之撥亂,狄青、曹瑋、岳飛、韓世忠之將略,程明道、朱晦庵之真儒,歐陽永叔、蘇子瞻之文章,洪忠宣、文信國之忠義,皆灼無可議,而且有用於時者,其它瑕瑜不掩,蓋難言之矣。」

歸有光:「君德賴以培養,生民賴以滋息,社稷賴以鎮定,此忠厚之臣也。其在於古,若償金、脫驂、翻羹、唾面之類,皆可以言忠厚也。其大者,則如曹參、周勃、丙吉、狄仁傑、郭子儀、裴度、呂端、王旦、韓琦之徒是也。」「韓、富二公,與范希文、歐陽永叔,一時並用,世謂之韓、范、富、歐。魏公嘉佑、治平間,再決大策、以安社稷。當朝廷多故,處危疑之際,知無不為,而與范、歐同心輔政,百官奉法循理,朝廷稱治。富鄭公為相,守典故,行故事,傅以公議,無心於其間,而百官稱職,天下無事。史臣稱魏公相三朝,立二帝,垂紳正笏,不動聲氣,措天下於泰山之安,可謂社稷之臣矣。又稱國家當隆盛之時,其大臣必有耆艾之福,推其有餘,足芘當世。富公再盟契丹,能使南北之民數十年不見兵革,與文潞公皆享高壽於承平之秋;至和以來,共定大計,功成退去,朝野倚重。由此言之,二公之功名,蓋相當矣。嗚呼!士之幸而遭際太平,福德俱全者,則韓、富二公是也。」

陳子龍:「自漢以後,文武漸分,然猶有虞詡、諸葛亮、周瑜、陸遜、司馬懿、羊祜、杜預、溫嶠、謝玄、韋睿、崔浩、李靖、裴行儉、郭元振、裴度、李德裕、韓琦、李綱、虞允文之徒奮策儒素建功閫外,為時宗臣。彼豈必有摶虎之力,射鵰之技哉?不過深明古今之事,能決機宜之便耳。」

王夫之:「韓公之才,磊落而英多,任人之所不能任,為人之所不敢為,故秉正以臨險阻危疑之地,恢乎其無所疑,確乎其不可拔也。而於纖悉之條理,無曲體求詳之密用。是故其立朝之節,直以伊、周自任,而無所讓。至於人官物曲之利病,吉凶變動之機宜,則有疏焉者矣。乃以其長用之於短,其經理陝西也,亟謀會師進討,而不知固守以待時;多刺陝西義勇,而不恤無實而有害;皆用其長而詘焉者也。若法度、典禮、銓除、田賦,皆其所短者。而唯其短也,是以無所興革,而不啟更張之擾。」「三代以還,能此者,唯韓魏公而已。」

楊昌濟:「宋韓、范並稱,清曾、左並稱,然韓、左辦事之人,范、曾辦事兼傳教之人也。」

7. 韓琦在北宋是三朝賢相,那麼韓琦是否真的名副其實

執政十年,韓琦圍繞帷幄,“朝夕清明,天下樂業”。

韓琦是安陽人,出身官家。 但是他的父親英年早逝,他被幾個哥哥撫養大。 宋仁宗時期他考上進士,當官。

他擔任諫官三年,不僅敢於直言,還推薦了當時的名臣杜衍、范仲淹等人。

狄青卑屈對韓琦說:“焦用是個好男人。 大人請輕點。 ”。 韓琦冷冷地笑著說。 “東華門外以冠軍之名唱歌的人才是好男人。

“你們這些武夫是什麼樣的,敢在我面前自稱好男人嗎? 最終,韓琦不顧狄青的懇求,聚焦於斬首上映。

韓琦在歷史上評價相當肯定,《清平樂》稱他為“相三朝、立二帝、失神功大矣”。 後世許多名家對韓琦也給予了高度肯定,認為他功在社稷,是正確的三朝賢相。

8. 韓琦、韓康、韓非、韓信、韓愈分別出自哪個朝代有什麼典故

韓琦:(1008—1075),字稚圭,自號贛叟,相州安陽(今屬河南)人,北宋政治家、名將。 韓康:東漢民間醫生。字伯休,一名恬休。亦兆霸陵(今陝西長安)人。常采葯名山,銷售於長安市,口不二價,三十餘年,因而有「韓康賣葯,言不二價」之典故。 韓非:也稱韓非子(約公元前280一前233年)戰國末期韓國人[今河南禹州市],韓王室諸公子之一,《史記》記載,韓非精於「刑名法術之學」,與秦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學生。韓非因為口吃而不擅言語,但文章出眾,連李斯也自嘆不如。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收集在《韓非子》一書中。韓非是戰國末期帶有唯物主義色彩的哲學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韓非目睹戰國後期的韓國積貧積弱,多次上書韓王,希望改變當時治國不務法制 養非所用 用非所養的情況,但其主張始終得不到採納。韓非認為這是「廉直不容於邪枉之臣。」便退而著書,寫出了《孤憤》 《五蠹》 《內外儲》 《說林》 《說難》等著作,洋洋十萬余言。 韓信:韓信(?—前196年),漢族,字重言,淮陰(時稱淮陰,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楚州市區留有與胯下之辱相關的「胯下橋」遺址,並在鎮淮樓東側建有韓侯祠紀念。西漢開國功臣,初屬項羽,後歸劉邦。中國歷史上偉大軍事家、戰略家、統帥和軍事理論家。中國軍事思想「謀戰」派代表人物。 韓愈;韓愈(768~824)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還是一個語言巨匠。他善於使用前人詞語,又注重當代口語的提煉,得以創造出許多新的語句,其中有不少已成為成語流傳至今,如「落阱下石」、「動輒得咎」、「雜亂無章」等。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的人物。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韓琦是哪個朝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