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教學如何培養愛國主義

歷史教學如何培養愛國主義

發布時間:2022-07-12 13:49:29

Ⅰ 在歷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幾點做法

歷史學科具有生動具體、故事性強的特點,容易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激發情感,接受思想教育。所以歷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極為重要。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以為,在歷史教學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主要有以下方法和途徑:
一、化簡為詳,引用具體生動史料激化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通過形象地講述,使學生受到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並且化感情為力量,為社會主義建設而奮斗。
二、運用比較的方法,深化愛國主義思想。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同時它們又處於普遍聯系之中。增強民族自尊心,成為名副其實的愛國主義者,從而深化愛國主義思想。
三、利用鄉土史料,喚起學生愛國主義思想。通過這些更為親切的鄉士史料,培養學生對家鄉的感情,進一步喚起他們對祖國的熱愛,從而受到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
四、積極開展歷史課外活動,讓學生從實踐中體驗愛國主義。總之積極開展課外活動,讓學生親自參加實踐或具體感受這些史實,都有利於激化和升華愛國主義思想,從而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Ⅱ 新時代如何在教育教學中加強學生愛國主義教育

新時代加強愛國主義教育,非常有必要,學校是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陣地,青少年是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群體。
正確認識愛國主義的作用和地位,從實際出發來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加強愛國主義的教育實踐,培養學生努力踐行愛國主義是非常重要的。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要以事感人,以情動人,以理服人。
首先愛國主義寓於各科的教育教學當中。特別是政治歷史,語文科目中。需要各科教師共同努力。在歷史科目中,可以在歷史知識的傳授過程當中插入愛國主義的事例,可以運用多媒體的手段,使歷史的教學更加生動。
其次,愛國主義寓於實踐當中,要從我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
另外還可以開展升國旗,唱國歌,帶國徽等教育活動。
最後可以利用重大節日和紀念日來開展愛國主義活動。比如說利用清明節組織學生掃墓,紀念革命烈士緬懷先烈等,利用植樹節讓學生親自植樹,感受一草一木。

Ⅲ 淺談在歷史教學中如何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1根據學生年齡特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近年來一些歷史教師認為,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學校領導、班主任的責任。因此,在歷史教學中,只重視歷史知識教學,沒有認真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作為歷史教師不注重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歷史教師的一大錯誤。中學生的年齡特點是喜聞樂見,很想了解過去和未來。為此,歷史教師在教學中更要重視愛國主義教育。如我在初二歷史教學時,組織了以愛我中華為主題的「歷史故事會」和以贊頌民族英雄為主題的「講演比賽會」等。深受廣大學生的歡迎,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百聞不如一見」,我在講甲午中日戰爭歷史時,利用多媒體放映了民族英雄鄧世昌的衣冠冢和雕像,一邊觀看一邊講述當年鄧世昌在黃海海戰中率領致遠號全體官兵壯烈殉國的英雄事跡。學生情不自禁地就流下了激動的熱淚。利用多媒體教學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既加深了學生對歷史基礎知識的理解,同時又深化了學生愛國主義教育。2把握歷史信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在中華民族歷史長河中,愛國主義教育歷史信息源源不斷,尤其是近百年歷史中更為突出。我認為,在歷史教學中要把握好有效的歷史信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如講述鴉片戰爭歷史最有效的歷史信息就是林則徐禁煙講述甲午中日戰爭史,最有效的愛國主義教育信息就是致遠號管帶鄧世昌下令向日本吉野號撞擊,中魚雷沉沒,全體官兵壯烈殉國。講述辛亥革命的歷史,最有效的愛國主義教育信息就是孫中山為救國奔波於海內外,奮斗終身等等。我在利用這些最有效的歷史信息過程中,特別把握好三個環節:(1)在課堂上分析歷史事件的背景、經過、結果和作用。(2)讓學生發表意見,補充與這些歷史事件有關的資料。(3)讓學生在課後寫短文評價這些事件中主要歷史人物的愛國之舉。通過三個環節的教學活動,由淺入深,逐步對學生深化愛國主義教育。

Ⅳ 如何在歷史課中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如何在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印度一位哲人說過這樣一句話:

把一個信念播種下去,收獲到的將
是一個行動;把一個行動播種下去,收獲的將是習慣;把一個習慣播種下
去,收獲的將是一個性格;把一個性格播種下去,收獲的將是一個命運


這句話道出了育人的意義,也道出了教師的神聖職責。作為一名歷史教
師,而歷史課是一門人文社會學科,思想性、政治性很強,它在對學生進
行愛國主義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如何在歷史課教學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我認為主要應從以下幾個
方面進行:

(一)
以歷史名人為典範,樹立民族氣節,培養愛國主義情感

教師以豐富的感情和生動的語言講解歷史,講述故事,在故事中滲透
愛國主義教育。比如,在講《甲午戰爭》一課時,以講故事的方法給學生
講了中日黃海大戰的經過。
重點講了著名愛國將領鄧石昌指揮致遠艦全體
船員浴血奮戰,痛擊日本敵寇,最後壯烈犧牲的動人事跡,使學生在聽故
事中受到教育,
讓學生的心靈受到震憾,去逐步地體會到一種悲壯、崇高
的美感,從而使學生聯想到,假如我處於祖國危亡的緊急關頭,也應該像
他那樣挺身而出,救國救民,建功立業,使學生的情感達到升華增強他們
的愛國意識。

(二)以民族先賢為楷模,弘揚中華美德

中華民族是文明禮儀之邦,有著優良的傳統美德。我們的先人在為民
族團結統一、國家獨立富強和社會繁榮進步的斗爭中,創造了輝煌的業績
和豐富的嘉言懿行。這是我們進行道德品質教育的極好教材。如諸葛亮為
治理國家而

鞠躬盡瘁

;范仲淹的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主張;顧憲成的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的志向;顧炎武的


下興亡,匹夫有責

的情懷,這些人物的崇高志向和博大胸懷,是能讓我

們引以為驕傲和自豪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以此教育學生可以培養學生
樹立面對國家、社會的責任感。

中華民族自古就是一個自強不息、勇於進取的民族。如孫臏雙膝被殘
而作
《孫臏兵法》

司馬遷受迫害被處宮刑後發奮著成

史家之絕唱


《史
記》
;王羲之練字洗筆成墨池;祖沖之歷經萬次演算得到圓周率數值到小
數點後第七位等。加強對這些人物的教學,不僅使學生對他們所處的時
代、取得的成就及其地位進行了記憶,而且也讓學生體會到立志勤學是人
材成長必須具有的精神;自強不息,奮勇進取是我們中華民族歷盡艱難而
不衰亡的重要原因。

中華民族歷來崇尚科學,堅持真理。如堅持

直筆

修史,正確評價人
物的司馬遷;著《論衡》要對古往今來的學說進行秤量和品評,而後區別
是非真假的王充;拒絕高官厚祿引誘,絕不放棄自己的《神滅論》主張的
范縝等等。加強對這些人物的教學,不僅在智能上使學生明白了他們的真
理觀點出現在當時的進步性,理解了他們的學說內容,學說出現的背景,
統治者為什麼迫害他們的原因

而且在情感上也使學生對他們勇於堅持真
理精神產生崇敬之心。

(三)
以典型的反面人物為教材,弘揚正氣,反對邪惡

歷史教材中,列舉了許多危害一時,為後人所不齒的反面人物。如甘
當兒皇帝的石敬瑭;善於拍馬屁,裝孝心、暗藏奪權野心的安祿山;口蜜
腹劍的李林甫;先投降女真貴族,後以

莫須有

罪名殺害岳飛的秦檜;


污之王

和坤;貪於權勢,對內鎮壓太平天國、維新志士、義和團,對外
一味賣國的慈禧等等。將這些人物的丑惡言行盡量地揭露出來,使學生不
僅對他們產生了憎恨感,也使學生在批判中辨明了是非,弘揚了正氣。

(四)通過分析比較,強化思想政治教育

例如,在講《辛丑條約》時,引導學生將已經了解的《南京條約》、
《馬關條約》與《辛丑條約》,從時間、割地、賠款、開放通商口岸、意
義上等方面進行分析比較,
使學生了解了軟弱無能的清政府及腐朽的封建
制度。
再通過這三次條約的賠款把中國社會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

深淵,人民受苦受難,生活在深水火熱之中。通過這樣的分析比較,拓寬
了學生的視野,
培養了學生分析思維能力,
增強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
憶,並從分析比較中強化了思想政治教育,激發了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五)名言品析激勵法

歷史教材中有許多歷史上的名人名言。
這些簡潔精闢的名言警句含義
深刻,富有哲理。教師如能正確引導學生品字析句,不但有利於對教材的
深刻理解,而且還能深化思想教育。比如在講《唐太宗納諫》一課時,我
引導學生品析了李世民說魏徵之死,
我失去了一面鏡子這段話。
使學生領
會這是唐太宗李世民能夠聽取臣下的意見,
所以他把忠心向他納諫的魏徵
當做自己的一面鏡子。通過品析,學生不但掌握了較全面的知識,
而且從
中受到了啟示:
做人應該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
就會少做錯事,
少犯錯誤。

(六)情境感染、潛移默化

教師要圍繞教學目標和課文的主要內容,
有目的的創設情境,
能夠激
發學生的思想感情,
促進學生的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轉化。因此,我在
教學實踐中注意引導學生觀察插圖和圖片,
有針對性地組織學生觀看有關
的電視電影和文藝節目,
來提高學生政治思想素質水平。
還通過其他各種
渠道,充分利用美的感染力,潛移默化地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收到了良好
的教學效果。比如在講《二萬五千里長征》時,我引導學生觀察了長征路
線圖和飛奪滬定橋的材料,
使學生形象地感受到紅軍長征經歷了一個極端
艱苦的歷程,
這在世界史上是從來沒有過的,
這充分證明了中國共產黨和
人民軍隊是不可戰勝的。
長征精神鼓勵了學生,
他們好好學習,
刻苦讀書,
樹立了為祖國繁榮富強而奮斗的堅定信念。

總之,在歷史教學中,老師要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利用豐富多
彩的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
社會主義、集體主義教育,培養學生
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並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為學生健
康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礎。

Ⅳ 如何在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一、深入挖掘歷史教材中愛國主義素材,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相比中學其他學科,歷史課在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方面具有較強的優勢,充分挖掘歷史教材中的愛國主義歷史素材,有助於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我通過對歷史教材中所蘊含的愛國主義素材的歸納,得出如下結論:教材中愛國主義素材有三種,分別是顯性的、隱性的和中性的,致力於科學研究為祖國的發展做出卓越的科學家的事跡、為豐富人民的文化生活而辛勤耕耘的文學家和藝術家的事跡、為抵制外國的侵略而拋頭顱灑熱血的民族英雄的事跡、為推翻反動統治建立新制度而前仆後繼斗爭的革命家的事跡,是顯性的愛國主義教育素材,為國家的發展而默默奉獻的廣大人民群眾的事跡、思想家提出的理論,是隱性的愛國主義素材,歷史事件、歷史圖片、歷史遺跡,是中性的愛國主義教育素材。根據上述分類,我在歷史教學中,對顯性的愛國主義素材採取直接展示的策略,對隱性的愛國主義素材採取挖掘的策略,對中性的愛國主義素材採取賦予情感的策略。通過對歷史教材所蘊含的愛國主義教育素材的挖掘,有針對性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實效性倍增。
二、從歷史文化遺跡中感受歷史,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我國史學研究的優良傳統,也是提高歷史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因為歷史是過去的事情,學生的歷史知識和生活經驗都較為欠缺,對歷史上發生的事很難理解,給歷史教學帶來了很多困難,組織學生參觀歷史遺跡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好方法,不僅有利於學生深入地理解歷史,還能幫助學生形成歷史地看待歷史問題的意識,有利於學生歷史素養的提高。如我利用暑假組織學生參觀秦始皇陵兵馬俑,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從威嚴雄壯的軍陣中感受到秦國氣吞山河、橫掃六國的氣勢,從兵馬俑栩栩如生的造型中體會了祖先的偉大智慧和創造力,從旅途中感受到祖國的廣闊和壯美,來自風光秀美的江南水鄉的學生目睹了莽莽的黃土高原之後心胸也開闊了,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愛國主義不是虛無縹緲的,愛國主義教育不能空喊口號,它要有實際的內容,學生要從書齋走向廣闊的社會,從接觸歷史文化遺跡中感悟歷史,從感悟歷史中升騰起民族自豪感,進而形成愛國主義情感,這是單純的課堂教學無法做到的,參觀歷史遺跡為歷史教學開辟了新天地。
三、從角色扮演體驗,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新課程的改革由於教師觀念的轉化和教學方式的改變,引起了學生學習方式的革命性變化,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發現學習、合作學習的開展,培養了學生的主體意識,突出了學習過程,增強了學生的學習體驗,由感知歷史到積累歷史知識,由感悟歷史到理解歷史,由理解到體驗,進而探索歷史的本質和規律。角色扮演是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有效方法,學生演講是角色扮演的方式之一,演講能夠把學到的歷史知識靈活運用,更能發揮學生自我教育的功能。為了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我在歷史教學中經常組織學生就教材中愛國主義的素材開展演講活動,如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我組織學生開展以「緬懷先烈豐功偉績,90後有何擔當」為題的演講活動,學生以辛亥革命的史實,查找資料,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就自己感受最深的內容,自擬題目。這次演講活動很成果,學生不僅掌握和深化了有關辛亥革命的歷史知識,而且使愛國主義教育深入人心,內化為學生的實際行動。
四、通過討論明辨是非,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在中學歷史教學中對一些問題討論是歷史教師常用的教學方法,它體現新課程的理念,有利於培養學生的交流意識和交流能力,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意義和合作能力,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的有效方法。如學完《洋務運動》一課後,我組織學生就李鴻章的評價問題展開討論,有同學認為李鴻章是民族敗類、賣國賊,並以他代表清朝政府簽訂《中法新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為證據,這些條約使得中國的主權不再完整,中國經濟更加蕭條,人民生活極度貧困,最終成為半殖民半封建的社會。有些同學提出不同的意見,認為李鴻章是功臣,並以他領導洋務運動的史實證明,他引進外國先進的技術,創辦中國近代軍事工業、近代民用工業、創建中國近代海軍、創辦新式學堂派遣留學生,開始了中國近代化的歷程,表現出一定的愛國性。李鴻章創建了近代史上第一支海軍力量,創辦了一些軍用、民用企業等,推動了中國近代軍事經濟的發展。有的同學進一步補充說:李鴻章所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並不屬於個人行為,他代表的是清朝皇帝,其罪惡應加在清政府身上,不能由李鴻章來承擔。這一討論增強了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引申出一個歷史學與歷史教學的人物評價的標准和方法問題,同學們增強了證據意識,樹立了全面的觀點,掌握了評價人物的標准——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在討論問題的時候升華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他們對李鴻章的愛與恨都是建立在對祖國的發展和民族的命運基礎之上的,完全拋開了自己的私利。在討論中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依靠學生集體的感染力,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Ⅵ 如何在歷史教學中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體素質和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性工程,是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理想、信念、人生觀、價值觀的共同基礎,是全社會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工程,而青少年是-個國家的未來,梁啟超說"少年強則國強".因此,對青少年的教育關乎一個國家的強弱.那麼,如何加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就關繫到一個國家的未來,而歷史學科就承擔著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使命.歷史學科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學科,歷史教學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渠道.那麼,如何在歷史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Ⅶ 怎樣在歷史教學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歷史教學的重要任務,在世界史教學中,注重挖掘愛國主義教育主題教材、對比中外同類歷史事件,會進一步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啟迪學生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建設自己國家的決心;培養學生樹立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相統一的觀點,從而使愛國主義教育這一永恆主題獲得進一步升華。
一、通過中外歷史對比,使學生對中華民族歷史產生認同感。
在講到世界古代史時,讓學生知道我國是人類祖先最早發源地之一,同埃及、印度、巴比倫一起被譽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讓學生了解到中華民族對人類的卓越貢獻,中國文明帶著她自己的獨特風格,一個高峰接著一個高峰,直至今日仍是奮斗不息,前進不止!我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四千年之久,我國不僅歷史悠久還有燦爛的文化,在歷史教學中我們就應利用這一得天獨厚的條件讓學生了解祖國的歷史,讓學生了解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讓學生知道今天的社會主義來之不易,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而且,中華民族的文化對全世界也有很大的影響,開辟了世界先進文明的先河,中國的四大發明為世界人民所學習。另外,通過對學生進行祖國悠久歷史和輝煌燦爛文化傳統教育,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進行忠於祖國,維護祖國獨立和統一的愛國教育。
民族獨立、國家統一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前提條件,也一直是世界歷史發展的主流,各族人民從古到今都為這一主流和不受外來侵略,進行著長期的英勇卓絕的斗爭。民族獨立、國家統一對經濟、科學文化等各方面都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在這一點上世界各國是相通的。
在講到世界近代史第四課《為民族獨立而戰》中,通過北美人民如何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從而取得民族獨立的學習當中,引導學生自然而然聯繫到中國近代抗擊外來侵略的歷史,從而激發學生的民族凝聚力和愛國熱情。
再如講到世界近代史第十五課《決定美利堅命運的內戰》時,通過對美國內戰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維護國家統一對一個國家發展的作用,從而引導學生聯系台灣問題,激發學生的民族凝聚力,進而自覺維護祖國統一,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為民族振興而發奮圖強的決心。
三、以史為鑒,對學生進行競爭和憂患意識教育。
讀史使人明智。古人雲:「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世界現代史第十九課《機遇與挑戰》的學習中也提到21世紀是一個競爭激烈的世紀,和平與發展是主題,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是潮流,還有當今人類面臨的幾大問題,如不具備新形勢下的綜合素質,不論是國家還是個人,肯定受到淘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那麼怎樣才能避免遭到淘汰呢?學生自然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了。可見,這對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憂患意識具有重要意義。當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學生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不善於與人合作的性格,缺乏競爭意識和憂患意識,更談不上如何理解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系了。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因勢利導,引導學生對歷史進行觀察: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學生明白這些道理後,自然就知道愛國了。
在傳統歷史教學中,我們教師更多地是結合中華古代領先於世界的文明成就,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但同時,我們還應藉助世界歷史讓學生了解世界形勢。知道我國現在所處的世界地位:發展中國家。從而樹立憂患意識,增強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心繫祖國,榮辱與共。
總之,利用歷史這一學科優勢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我們應該把它作為歷史教學的基本任務通過各種途徑把它滲透到歷史教學的整個過程當中。

Ⅷ 在歷史教學中如何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要充分利用鄉土教材。蘇聯無產階級革命家加里寧曾經說過:「關於愛國主義教育,是從深入認識自己的故鄉開始的。」故鄉是學生成長的地方,學生對本鄉本土的歷史人物、事跡、文物遺址多少有些了解。講授歷史時聯系他們從小耳聞目睹的鄉土教材,將使學生備感親切,產生對家鄉的自豪感和光榮感,從而激起對祖國的熱愛。

閱讀全文

與歷史教學如何培養愛國主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