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安州是哪個地方

歷史安州是哪個地方

發布時間:2022-07-12 16:30:47

① 古代安州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安州
後魏置,治方城,今北京市密雲縣東,一說在河北省豐寧縣境內。

宋順安軍,金升為安州,治高陽,在今河北省高陽縣東,後徙治葛城,明清皆屬河北省保定府,民國改為安新縣。

遼置,今闕,當在遼寧省境。

元置,見安縣條。

安縣
漢置,後漢省,故城在今河北省吳橋縣西北二十五里。

後漢置,今闕,當在浙江境。

漢涪縣地,晉僑置晉興、益昌、西充國三縣,隋為金山、神泉二縣,唐為龍安、西昌、神泉三縣,宋省西昌縣入龍安,以龍安、神泉二縣屬石泉軍,後移石泉軍治龍安,元升軍為安州,以龍安、神泉二縣省入,故治在今四川安縣東北,明降州為縣,移今治,清屬四川綿州,今屬四川道。

② 安縣以前是不是叫安州府 還有安縣以前的歷史

安縣元朝時叫安州。
元中統五年(南宋景定五年,公元1264年),升石泉軍為安州,治地今四川安縣永安鄉向陽村。轄石泉縣。屬成都府路。
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降安州為安縣,並遷治今安昌鎮,屬成都府。

安縣歷史:
安縣境內設縣始於東晉。此前縣之大部為涪縣境域(涪縣治地今綿陽市涪城區),先後隸屬廣漢郡和梓潼郡。
東晉永和三年(公元347年),僑置晉興、 益昌、西充國三縣,屬巴西郡。晉興縣治地今永安鄉向陽村,益昌縣治地今花荄鎮聯豐村觀斗山,西充國縣治地今沸水鄉街場。
義熙九年(公元413年),設置西浦縣,屬梓潼郡,西浦縣治地今塔水鎮神泉村。歷劉宋、南齊兩朝,建置隸屬均無變化。梁代撤銷西浦縣,設置益昌、晉興二縣。
武陵王天正元年(公元552年),撤銷西充國僑縣,新置平川縣(又稱平州縣),益昌、晉興、平川3縣均屬巴西梓潼郡。
西魏平屬後(公元553-557年),平川縣遷治西浦縣故城址(塔水鎮神泉村),改屬萬安郡;晉興縣撤銷並入益昌縣,改屬巴西郡。北周天和六年(公元571年),撤銷平川縣;在晉興縣故城(永安鄉向陽村)新置金山縣,屬安城郡;益昌縣改屬萬安郡。
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益昌縣撤銷並入金山縣;開皇六年(公元586年),在平川縣故城(塔水鎮神泉村)新置神泉縣。2縣均屬綿州(治地綿陽市)。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改州為郡,綿州改稱金山郡,金山縣撤銷並入神泉縣,屬金山郡。
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在金山山縣故城(永安鄉向陽村)新置龍安縣;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在益昌縣故城(花荄鎮聯豐村觀斗山)新置西昌縣;神泉縣仍置。3縣均屬綿州(唐代綿州一度改稱巴西郡)。
五代時建置隸屬均無變化。
北宋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西昌縣撤銷並入龍安縣,神泉縣仍置,2縣均隸綿州巴西郡。北宋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割綿州轄之神泉、龍安(宣和元年曾改名安昌縣)2縣與茂州轄之石泉縣設置石泉軍,治地今北川縣治城鎮,石泉軍隸屬成都府路。
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因石泉軍降為軍使,神泉、龍安2縣還隸綿州。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恢復石泉軍,轄石泉、神泉、龍安3縣。南宋寶祐三年(公元1255年),石泉軍遷治龍安縣城(今永安鄉向陽村)。元中統五年(南宋景定五年,公元1264年),升石泉軍為安州,治地今永安鄉向陽村。龍安、神泉2縣撤銷,地域由州直轄,州仍轄石泉縣。安州屬成都府路。
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降安州為安縣,並遷治今安昌鎮,屬成都府。清雍正五年(公元1272年)綿州升為直隸州,安縣改屬綿州。
民國二年(1913年)撤銷綿州,安縣屬四川省第十三行政督察區,直至民國三十八年十二月。1949年12月25日,安縣和平解放。
建國後,1950年安縣屬川西行署綿陽專區。1952年撤銷行署區設置四川省,安縣屬四川省綿陽專區。1968年改專區為地區,安縣屬四川省綿陽地區。1985年2月撤銷綿陽地區,安縣屬四川省綿陽市轄。

③ 誰知道安州在哪兒

河北省保定市安新縣(華北明珠白洋淀畔)安州鎮
安州古葛城也,地處燕南趙北,戰國 安州歸趙,時稱葛鄉、葛城 東漢末年建有依政縣,唐置唐興縣,宋建順安軍,金建安州,元始置新安縣,明清二代沿稱隸歸保定府。安州鎮,解放前一直是縣府所在地。在這里,早就流傳著四句順口溜:「十字街頭往南看,房家牌樓功夫山。有橋無水聖人殿,荷花盛開橋下邊。 房家牌樓還有個動人的故事呢;在南方出了個戲班子,自稱保定府濡陽(安州明代稱濡陽)戲班子。他們唱戲是真殺真砍,前台砍下腦袋,軲碌到後台就又安上了,這一下,戲可轟動了,竟有不少人到濡陽來「寫戲」,寫戲的還說戲班子唱的《狸貓換太子》最拿手。濡陽人們聽了心裡直納悶兒:沒有哇!濡陽壓根沒有什麼戲班子啊!噢!對了,房家牌樓上不是有《狸貓換太子》的戲出嗎?是不是牌樓上的戲子成了精了?人們多心了,有人在夜間就偷偷地瞧著那家牌樓,果然,隱隱約約聽到那牌樓吹打拉唱。人們相邀著張著膽子跟前細看,牌樓上又豪無聲息了。稍一離開,便又鬧了起來。哎呀,人們這才知道,牌樓上的戲子們果真成了精。一傳十,十傳百,城裡城外家 家戶戶都知道了。房家怕鬧出事來,就找人搭上梯子,把牌樓上戲子們的腦袋全敲掉了。那砸開的地方還直冒血津兒呢。打這兒以後,那個戲班子就銷聲匿跡了,不過,這都是迷信傳說。說戲班子成精不過是形容這些浮雕造工之精巧。牌樓上戲子們確實被敲掉了腦袋,這可能是房禮部家被抄時留下的痕跡。 濡陽八景
濡陽,即今安州鎮政府所在地。戰國時趙國在此築城,始稱葛城。因在濡水之陽,後稱濡陽。
金代在此設州立縣。「濡陽八景」之說由來已久,據考證為元代安州太守完顏安選所定,清代道光年間俞湘在編纂《安州志》時曾依名核實,經尋其舊跡,覓其軼聞,且有歷代文人吟誦。
雲錦春遊 州城郊外有小堤一帶,當年水環四周,經歲不涸。自東南迤東北,蓮花蒲草鮮妍可愛,望之如雲似錦。每逢三、四月間,士大夫公假,適來游目騁懷,吟詠唱和,可謂賞心樂事,完顏郡公建亭於堤上,額曰:雲錦亭。
齊雲晚眺
太陽入西海,而非落西山,特西海遠西山近,山遮人眼,一似落西山耳。故迴光返照,時不得見太陽。此樓建於城西北隅。登斯樓者。卻與日入時猶朱輪明 ,童時頗疑之,詢之前輩父老雲:此樓時逢山之斷崖絕谷處,尚有一隙可窺,完顏太守建樓於此,名曰「齊雲」極力形容其高也。
石臼停舟
遺址在城北三官廟以北,近陳家莊。古有石臼,不知始自何年何代,彼時濡陽居然澤國,唯此處有淤灘,往來利涉者,多從此泊舟,後北淀漸漸淤高,石臼亦拆裂崩壞,迄於今,地仍以石臼聞。
白洋垂釣
城界東有白洋淀,周圍六十里,即文獻通考九十九淀之一。安州九河皆匯於此。汪洋浩瀚,巨浸稽天,幽人逸客,可以垂綸而樂。
柳灘飛絮
城南三柳灘(今屬高陽),即其地,當年林林相接,有數千章遮天映日,每逢春和風宕,柳絮紛飛,一作「晴空舞雪,阡陌迷離』。
蒲口落花
即今之南、北蒲口,昔年一片煙波,每值蒲水泛溢,風花零落,水面俱是文章,不減武陵向津處。
板橋曉月
城西南四十里許,板橋村橋上空蟾光四照,一望無涯,爽人心目。曉起經過其間者,頗有「人跡雞聲」情景。
易水秋風
明清《安州志》中記載:「三官廟前,舊有秋風台,在城北易水旁,即燕丹送荊軻之處。」從而使荊軻壯別白洋淀,有了更確切的證明。荊軻和太子丹的訣別燕丹,就在安州以北,南易水河畔的白洋淀邊。 安州城鎮系宋楊延昭駐軍御遼所築,初為土城,明萬曆中期以三合土為基,以40×79×8cm大磚修築。清乾隆十三年(1747年),兵部尚書陳德華離職回籍重修安州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重修。城周3119米城圍面積0.77平方公里,南北975米,東西798米,高8.4米,上寬3.4米,四門分別有瓮城,城門寬4米,門樓高13米 1925年安新鄉紳陳起和曲堤村潘希福等人,經人介紹,赴天津育奉軍第一師師長、直隸督軍李景林秘密商定,強行向安新人民徵收席葦稅。陳起、潘希福回到安新後,即在安州橫征暴斂。席民憤怒異常,依持潘齡皋,痛打了陳起。潘希福聞之惶惶然如喪家之犬,畏懼潛逃。經民眾斗爭,強收葦席稅之謀遂告破產。為此安州席民自願捐款在安州北門瓮城建亭立碑,以示紀念。潘齡皋親書一聯並刻木嵌於亭北側東西兩立柱上。聯為「賜福不聞寬大令,締苛猶存好生心。」此聯足見其痛恨苟政,愛惜百姓之心意。此亭至今猶存。

④ 安州的歷史沿革

建制沿革
欽州,古稱安州,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秦朝統一嶺南,置南海、桂林、象郡。欽州市屬象郡轄地。
據民國《欽州縣志》:「開皇十八年,改安州為欽州,取欽江為名。」。唐武德五年(622)改寧越郡為欽州總管府,元改為欽州路,明初改為欽州府。民國年間改為欽縣,屬廣東省欽廉專署所轄。解放後,廣東省設欽廉行政專員公署,1951年改隸廣西省,1955年復隸廣東省。1965年7月再隸廣西壯族自治區,改為欽州地區行政專員公署,下轄上思、防城、欽州、靈山、浦北、合浦、北海七個縣市。
1983年10月8日,撤銷欽州縣,設立欽州市,以原欽州縣的行政區域為欽州市的行政區域。
1983年10月劃出北海縣和防城港,1987年7月劃出合浦縣歸北海市管轄,1993年5月防城港市成立,劃出防城縣和上思縣歸防城港市管轄。
1994年6月28日,撤銷欽州地區、欽州市,設立地級欽州市,新設欽北區、欽南區,市人民政府駐新興路。

⑤ 欽州的歷史

欽州,古稱安州,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秦朝統一嶺南,置南海、桂林、象郡。欽州市屬象郡轄地。
南北朝宋代時期置宋壽郡,梁代設安州。隋開皇十八年(598)改安州為欽州。據民國《欽州縣志》:「開皇十八年,改安州為欽州,取欽江為名。」。唐武德五年(622)改寧越郡為欽州總管府,元改為欽州路,明初改為欽州府。
民國年間改為欽縣,屬廣東省欽廉專署所轄。解放後,廣東省設欽廉行政專員公署,1951年改隸廣西省,1955年復隸廣東省。1965年7月再隸廣西壯族自治區,改為欽州地區行政專員公署,下轄上思、防城、欽州、靈山、浦北、合浦、北海七個縣市。
1983年10月8日,撤銷欽州縣,設立欽州市,以原欽州縣的行政區域為欽州市的行政區域。
1983年10月劃出北海縣和防城港,1987年7月劃出合浦縣歸北海市管轄,1993年5月防城港市成立,劃出防城縣和上思縣歸防城港市管轄。
1994年6月28日,撤銷欽州地區、欽州市,設立地級欽州市,新設欽北區、欽南區,市人民政府駐新興路。 在先秦時期,欽州屬百越之地,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欽州屬秦設象郡所轄;從漢朝、三國一直至晉時期,欽州屬交州合浦郡所管,於南朝末元嘉第一次建制,稱為末壽郡,隋開皇十八年(598)易名為欽州,取「欽順之義」,此為欽州的最早得名。之後一直沿用此名。
1949年12月7日解放後,欽州先後屬廣東省欽廉專區,廣西省欽州專區,廣東省欽州專區,廣東省合浦專區,湛江專區,廣西省欽州專區,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專區,1994年6月28日,經國務院批准,撤消欽州地區,設立地級欽州市,欽州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⑥ 安州在哪個省

北魏置
一,晉隆安元年(397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攻取中山,取希望安寧之意,在中山設安州。治盧奴(河北定州市),管轄中山、常山、鉅鹿、博陵、北平五郡。隆安四年,又取「平定天下」之意,將安州改為定州。 二,北魏設置,治所在今河北省隆化縣境。東魏內徙,治燕樂,故城在今北京密雲縣燕落村。領密雲、廣陽、安樂3郡。北齊時治所徙安市。故城在今密雲縣石匣村一帶,領安樂、廣陽2郡。 北周廢。
編輯本段南朝梁置
梁末,武陵王據蜀稱帝,改南梁州名安州,治南安縣(四川劍閣縣普安鎮),轄南安郡,輔劍郡(扶風郡),南新巴郡。西魏廢帝三年(554年),攻克安州,改安州為始州。 安州位置(紅點標注)

編輯本段唐置
概述
唐先後置有兩個安州。武德三年(620)在今浙江省武康縣置安州,另於武德四年(621)改原安陸郡為安州(今湖北安陸),置總管府。唐朝兩個安州不可能同時存在於一朝。 唐朝安州所在位置
[1]唐武德三年(620),李子通置安州,州府設武康縣(今浙江德清城區),武德四年(621)廢安州,改武康縣為武州。 唐武德四年(621)改安陸郡為安州,置總管府;624年改置大都督府。天寶元年(742年)改安州為安陸郡,置都督府。乾元元年(758年)復為安州都督府。唐朝安州(今湖北安陸)行政級別較高,變換亦比較頻繁,較為復雜。
編輯本段元置
元中統五年(南宋景定五年,公元1264年),升石泉軍為安州,治地今四川安縣永安鄉向陽村。轄石泉縣。屬成都府路。 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降安州為安縣,並遷治今安昌鎮,屬成都府。

閱讀全文

與歷史安州是哪個地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