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歷史上逼迫韓信受胯下之辱的人是誰,後來他是怎樣的下場
這個令韓信受胯下之辱的人是一位屠夫,屬於一位無名之輩。據史書上記載,韓信在被劉邦封為楚王之後,召封這個曾經讓自己受胯下之辱的人,封其為中尉。
這件事還要從韓信未成名時說起,韓信早年生性放盪不羈,為一介草民,沒有當上官,也沒有經商的頭腦,在現在看來,這就是典型的「屌絲男士」啊,但是常言道亂世出英雄,韓信就是生在這樣一個戰亂四起的時代,而他註定成為一代英雄。
以上就是韓信受胯下之辱的故事,之後的事情我們都知道,韓信跟隨劉邦,南征北戰,最終平定天下,被劉邦封為楚王。當時他的老家淮陰也在他的官署范圍內,於是他把曾讓他受胯下之辱的屠夫叫了過來,那屠夫見此情形,以為自己難逃一死,於是三叩九拜,哭爹喊娘,可出人意料的是,韓信不僅沒有殺他,而且封他為中尉,做了自己的護衛軍,韓信的氣量之大不可不佩服。
❷ 胯下之辱的人是誰
【題名】:胯下之辱
【拼音】:kuà xià zhī rǔ 【解釋】:胯下:兩條腿之間。 【例句】:你聽說過韓信「胯下之辱」的故事嗎? 【來源】:《史記·淮陰侯列傳》:「淮陰屠①中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②怯耳。』眾辱③之曰:『信能死④,刺我,不能死,出我胯⑤下。』於是信孰視之,俛出胯下,蒲伏⑥。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注釋】:①屠:以宰殺牲畜為業的人。②中情:內心。③眾辱:當眾侮辱。④能死:不怕死。⑤袴:通「胯」,兩腿間。⑥蒲伏:同「匍匐」,跪在地上爬行。 7.信:韓信,漢代名將 【典故】:淮陰有一個年輕的屠夫,他侮辱韓信,說道:「你的個子比我高大,又喜歡帶劍,但內心卻是很懦弱的啊。」並當眾侮辱他說:「假如你不怕死,那就刺死我;不然,就從我的胯下爬過去。」韓信注視他一會,俯下身子從對方的胯下爬過去。集市上的人都譏笑他,以為韓信的膽子真的很小。等到項粱率軍渡過了淮河,韓信持劍追隨他,在項粱部下,卻沒有得到任何名聲。項粱戰敗,韓信又隸屬項羽,項羽讓他做了郎中。他屢次向項羽獻策,以求重用,但項羽沒有採納。漢王劉邦入蜀,韓信脫離楚軍歸順了漢王。因為沒有什麼名聲,只做了接待賓客的小官。後來犯法判處斬刑,同夥十三人都被殺了,輪到韓信,他抬頭仰視,正好看見滕公,說:「漢王不想成就統一天下的功業嗎?為什麼要斬壯士!」滕公感到他的話不同凡響,見他相貌堂堂,就放了他。和韓信交談,很欣賞他,把這事報告漢王,漢王任命韓信為治粟都尉。漢王並沒有察覺他有什麼出奇超眾的才能。 【用法】作賓語;指極大的侮辱 【相近詞】胯下蒲伏 【啟示】:大丈夫能忍天下之不能忍,故能為天下之不能為之事。 [示例]:李群玉《獻王中丞》詩:「張儀會展平生舌,韓信哪慚胯下羞。」 朱熹《次季通韻贈范康侯》:「年來生老大,甘此胯下辱。」 韓信
❸ 歷史上有誰受過胯下之辱
歷史上韓信受過胯下之辱。
韓信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父母,主要靠釣魚換錢維持生活,經常受一位靠漂洗絲棉老婦人的 施捨,屢屢遭到周圍人的歧視和冷遇。一次,一群惡少當眾羞辱韓信。
有一個屠夫對韓信說:你雖然長得又高又大,喜歡帶刀配劍,其實你膽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話,你敢用你的配劍來刺我嗎?如果不敢,就從我的褲襠下鑽過去。
韓信自知形隻影單,硬拼肯定吃虧。於是,當著許多圍觀人的面,從那個屠夫的褲襠下鑽了過去。史書上稱「胯下之辱」。
(3)歷史故事胯下之辱是哪個人物擴展閱讀:
背景故事:
韓信為平民,性格放縱而不拘禮節。未被推選為官吏,又無經商謀生之道,常常依靠別人糊口度日,許多人都討厭他。韓信的母親死後,窮得無錢來辦喪事。
然而他卻尋找又高又寬敞的墳地,要讓那墳地四周可安頓得下一萬家。當時下鄉南昌亭長見韓信非凡夫俗子,韓信曾經多次前往下鄉南昌亭亭長處吃閑飯,接連數月,亭長的妻子嫌惡他。
一早把飯煮好,在床上就吃掉了。開飯的時候,韓信去了,卻不給他准備飯食。韓信也明白他們的用意。一怒之下,最終離去不再回來。
韓信在城下釣魚,有幾位老大娘漂洗滌絲棉,其中一位大娘看見韓信餓了,就拿出飯給韓信吃。幾十天都如此,直到漂洗完畢。
韓信很高興,對那位大娘說:「我一定重重地報答老人家。」大娘生氣地說:「大丈夫不能養活自己,我是可憐你這位公子才給你飯吃,難道是希望你報答嗎?」
淮陰屠戶中有個年輕人侮辱韓信說:「你雖然長的高大,喜歡佩帶刀劍,其實是個膽小鬼。」又當眾侮辱他說:「你要不怕死,就拿劍刺我;如果怕死,就從我胯下爬過去。」
於是韓信仔細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從他的胯下爬了過去。滿街的人都笑話韓信,認為他膽小。
陳勝、吳廣起義後,項梁也渡過淮河北上,韓信此時帶著寶劍投奔了項梁,留在部隊,默默無聞。項梁敗死後,又歸屬項羽,項羽讓他做郎中。
韓信多次給項羽獻計,項羽不予採納。劉邦入蜀後,韓信離楚歸漢,做管理倉庫的小官,依然不被人所知。後來韓信坐法當斬,同案的十三人都已處斬。
就要輪到韓信了,韓信舉目仰視,看到了滕公夏侯嬰,說:「漢王不打算得天下嗎?為什麼殺掉壯士?」夏侯嬰覺得此人話語不同凡響。
看他相貌威武,就放了他,同他交談,很欣賞他,於是進言劉邦。劉邦只封韓信一個管理糧餉的官職,沒有發現他與眾不同的地方。
❹ 韓信胯下之辱故事簡介20字
韓信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父母,主要靠釣魚換錢維持生活,經常受一位靠漂洗絲棉老婦人的周濟,屢屢遭到周圍人的歧視和冷遇。一次,一群惡少當眾羞辱韓信。
有一個屠夫對韓信說:你雖然長得又高又大,喜歡帶刀配劍,其實你膽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話,你敢用劍你的配劍來刺我嗎?如果不敢,就從我的褲襠下鑽過去。
韓信自知形隻影單,硬拼肯定吃虧。於是,當著許多圍觀人的面,從那個屠夫的褲襠下鑽了過去。史書上稱「胯下之辱」。
(4)歷史故事胯下之辱是哪個人物擴展閱讀:
說法一
一種說法是韓信年輕時有兩種愛好,一是釣魚,二是劍,當地一個屠夫要他的劍,他不給,屠夫讓他從胯下鑽過去。
說法二
第二種說法是一次經常周濟韓信的漂母生病了,韓信為了給漂母弄點肉吃,到屠夫那裡賒肉,屠夫讓他從胯下鑽過去。
說法三
還有一種說法是,韓信受生活所迫,偷了屠夫的肉,屠夫說你從我的胯下鑽過去我就不要了,在韓信做了大將軍後,還去看過這個屠夫,不但沒有報復他,還讓他作了手下的中尉。
對於胯下之辱,韓信後來說,我當時並不是怕他,而是沒有道理殺他,如果殺了他,也就不會有我的今天了。
❺ 胯下之辱與哪位歷史人物有關
與韓信有關。
韓信:西漢開國功臣、異姓諸侯王,韓襄王姬倉庶孫。韓國被滅後,跟隨張良入關,擔任將軍。授韓國太尉,領兵攻取韓國故地,受封韓王。楚漢之爭時期,支持漢王劉邦擊敗項羽,平定天下。西漢建立後,受到漢高帝猜忌,戍守太原以北的地區,向匈奴求和,起兵反叛,引誘代相陳豨造反。
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帶兵攻漢之,被將軍柴武斬殺。
胯下之辱:秦朝末年,淮陰人韓信年輕時文質彬彬,十分斯文。屠中有一個惡少見韓信軟弱可欺就糾集一幫人圍攻他,讓他求饒必須從惡少胯下鑽過,韓信見寡不敵眾就只好忍一時之氣,從惡少胯下爬過。後來他成為一個大謀略家,幫助劉邦成就大業。
(5)歷史故事胯下之辱是哪個人物擴展閱讀
「胯下之辱」典故:
韓信在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父母,主要靠釣魚換錢維持生活,常常遭到周圍人的歧視。但是他立志要有所作為,於是日夜鑽研《孫子兵法》,對這部書有很多獨到的見解,可是卻未遇到發揮的機會。
有一天,韓信帶著他的佩劍在街上走著,突然,一群惡少當眾把他圍起來,羞辱他。其中的一個屠夫對韓信說:「雖然你長得又高又大,喜歡帶刀佩劍,其實你膽子小得很。如果你真有本事,敢不敢用你的佩劍來刺我?如果不敢,那就從我的褲襠下鑽過去。不然,我們倆今天沒完!」
韓信非常生氣,很想拔出劍來殺死這個無賴,但是又一想,殺人償命,把他殺了,未免因小失大,和他們硬拼,自己只有一個人,肯定會吃虧。於是,他當著許多圍觀人的面,不顧他們的嘲笑,強忍滿腔怒氣從那個屠夫的褲襠下鑽了過去,然後大踏步地走了。
後來劉邦的丞相蕭何三次將韓信舉薦給漢王劉邦,劉邦築壇拜韓信為大將,韓信輔佐漢朝有功,被封為齊王。
❻ 胯下之辱成語人物
胯下之辱成語人物是:韓信。
【典故】:淮陰有一個年輕的屠夫,他侮辱韓信,說道:「你雖然長得高大,又喜歡帶劍,但內心卻是很懦弱的啊。」並當眾侮辱他說:「假如你不怕死,那就刺死我;不然,就從我的胯下爬過去。」韓信仔細注視他一會,俯下身子從對方的胯下爬過去。集市上的人都譏笑他,以為韓信的膽子真的很小。
❼ 跨下之辱是哪個歷史人物
「胯下之辱」的主人公是韓信。這個典故出自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所著的《史記·淮陰侯列傳》:「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於是信孰視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韓信(?~前196年),泗水郡淮陰縣(今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淮陰區)人。漢朝西漢開國功臣、軍事家,「漢初三傑」,「兵家四聖」,古代「軍事思想、兵權謀家」的代表人物,後人奉為「兵仙」、「神帥」。
「國士無雙」、「功高無二,略不世出」是時人對其的評價。作為統帥,擒魏、取代、破趙、脅燕、擊齊,滅楚,名聞海內,威震天下;作為軍事理論家,聯合張良整理兵書、序次兵法,並著有《韓信兵法》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