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主要提出了哪些觀點有什麼意義
南方談話的主要內容是:
第一,堅持馬克思主義,堅定社會主義信念,再次重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創造性地提出了社會主義本質論和「三個有利於」的標准,社會主義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第二,毫不動搖地堅持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他說,黨的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要長治久安,就要靠這一條。真正關繫到大局的是這個事;
第三,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發展是硬道理,再次強調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他說,「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社會主義要贏得與資本主義相比較的優勢,就必須大膽地吸收和借鑒人類生活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鑒當今世界各國包括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一切反映現代社會化生產規律的先進經營方式、管理方法;
第四,繼續沿著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Ⅱ 鄧小平南方談話的主要內容和意義是什麼
鄧小平南巡重要講話,共6個部分、18個方面近萬字,貫穿其中的一個核心問題,就是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這是講話的靈魂。講話的重點是: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改革開放,不發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就沒有出路。
革命是解放生產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改革開放的膽子要大一些,敢於試驗,看準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要提倡科學,靠科學才有希望;要堅持兩手抓,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打擊各種犯罪活動,這兩手都要硬。
一九九二年鄧小平南方談話,是在國際國內政治風波嚴峻考驗的重大歷史關頭,堅持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理論和路線,深刻回答長期束縛人們思想的許多重大認識問題,把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推進到新階段的又一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宣言書。
鄧小平視察南方談話,發生在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當時已正式告別中央領導崗位的黨的第二代領導核心、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以普通黨員的身份,憑著對黨和人民偉大事業的深切期待。
先後赴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視察,沿途發表了重要談話。3月26日,《深圳特區報》率先發表了「東方風來滿眼春——鄧小平同志在深圳紀實」的重大社論報道,並集中闡述了鄧小平南巡談話的要點內容。南巡講話標志著中國改革進入新的階段。南巡講話最主要是加快改革。
Ⅲ 南方談話主要解決了什麼問題 有什麼影響
鄧小平南方談話的主要內容:
1.堅持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這也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則。
2.加快改革開放的步伐,大膽地試,大膽地闖。鄧小平說,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於試驗。
3.抓住有利時機,集中精力把經濟建設搞上去。
4.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鄧小平說,要堅持兩手抓,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打擊各種犯罪活動。這兩只手都要硬。
5.正確的政治路線要靠正確的組織路線來保證。
6.堅定社會主義信念。
7.提出判斷改革開放和各項工作成敗得失的「三個有利於」標准。
鄧小平南方談話的主要意義:
鄧小平南巡談話的發表,標志著鄧小平理論的形成和成熟,「南方談話」及時深刻地回答了我國改革開放中「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重大問題,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和堅定了人們的社會主義信念,極大地推動了我國改革開放的進程,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的又一座里程碑。成為繼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第二份宣言書,指引了中華民族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的正確航向。
Ⅳ 1992年鄧小平南方視察提出了什麼著名論斷,有什麼意義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鄧小平先後赴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視察,沿途發表了重要談話。談話內容主要有6點:
1、革命是解放生產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要堅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關鍵是堅持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
2、要加快改革開放的步伐,不要糾纏於姓「資」還是姓「社」的問題討論。改革開放的判斷標准主要看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現在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計劃和市場不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
3、發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有利時機,集中精力把經濟建設搞上去。發展經濟必須依靠科技和教育,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4、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在整個改革開放過程中,必須始終注意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
5、正確的政治路線要靠正確的組織路線來保證,要注意培養人,按照「四化」標准選拔人才進入領導層。要反對形式主義,學馬列要精,要管用;
6、堅持社會主義信念,社會主義在經歷了一個曲折的發展過程後必然代替資本主義,這是歷史發展的總趨勢。
鄧小平視察南方的重要談話進一步闡明了改革開放的重大意義,闡述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基本原則,這對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開好黨的十四大,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Ⅳ 鄧小平南方談話的主要內容以及其意義是什麼
一樓是不對的,資產階級自由化的問題當時已經解決了!
主要是當時的中央改的步伐慢了,小平有點兒不滿!
所以小平指出,膽子還要大一點,步子還要快一點!
二樓的說的對!
小平當時准備讓喬石上。
Ⅵ 南方談話的內容和影響是什麼
南方談話:
南方談話在國內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中國面臨向何處去的重大歷史關頭,高舉改革開放旗幟,堅持解放思想,抓住歷史機遇,大大加快了中國的發展。
中共中央連續發出文件,就全黨學習南方談話和在經濟建設、思想文化建設和黨的建設等領域貫徹南方談話精神,作出了一系列的決策和部署。
形勢真正是:「東方風來滿眼春」。南方談話的學習、貫徹成了召開十四大最重要的思想、理論准備和推進改革開放步入新階段、跨上新台階的強大動力。
南方談話指導意義
第一,「南方談話」從歷史發展動力的高度,提出「革命是解放生產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
第二,「南方談話」強調改革要打破在計劃與市場問題上的束縛,提出社會主義可以搞市場經濟。
第三,「南方談話」從社會主義本質論出發,提出要消除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
第四,「南方談話」強調必須注重大膽吸收和借鑒國外先進經驗,要堅定不移地對外開放。
Ⅶ 《南方談話》的背景及主要內容是什麼
南方談話的內容:堅持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抓住有利時機,集中精力把經濟建設搞上去;堅定社會主義信念;加快改革開放的步伐等。
1、南方談話發生在1992年。南方談話標志著中國改革進入新的階段。加快改革開放的步伐,大膽地試,大膽地闖。抓住有利時機,集中精力把經濟建設搞上去。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正確的政治路線要靠正確的組織路線來保證。
2、南方談話的意義。總結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基本實踐和基本經驗。回答了長期困擾和束縛人們思想的許多重大認識問題。對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發展產生重大深遠影響。
3、南方談話的時代背景。國際國內形勢相當嚴峻。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連遭挫折,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非但沒有成功,反而改變了顏色。
Ⅷ 鄧小平南方談話的歷史意義
南方談話的意義是:1 南方談話,精闢地分析了國際國內形勢,2 科學地總結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經驗,3 明確地回答了這些年來經常困擾和束縛我們思想的許多重大認識問題,使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更加系統,形成了科學體系。4 實踐證明,南方談話具有綱領性的意義,標志著鄧小平理論進入了新境界。
附註:
南方談話的主要內容是:第一,闡述了要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不動搖;第二,闡述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第三,創造性地提出了社會主義本質論和判斷各項事業是非得失的標准;第四,對反對錯誤傾向做出了新概括;第五,對台經濟發展戰略和科學技術的作用做出了新概括。
Ⅸ 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的主要精神是什麼
此題應該是材料分析中的一小問吧?
如果試卷上只給一分 ,以上回答者的回答我覺得應該都沒切中要害,回答的過於啰嗦。
題目很清楚問的是主要精神,而不是主要內容。以上幾位回答的是主要內容不是主要精神。
鄧小平南方談話的主要精神其實就是堅持改革開放,發展市場經濟。(說明:鄧小平正是在南方談話一文中闡述了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南方談話還闡述了市場與計劃的關系,指明了市場不是姓「資」、姓「社」的標准,闡明了市場經濟與社會性質之間的關系,其實目的就是一個為改革開放做鋪墊。闡述社會主義性質也是為了闡明要通過市場發展社會生產力,由此可見,其基本精神就是堅持改革開放,發展市場經濟。鄧小平文選中有一句鄧小平的原話:「不改革開放,只有死路一條」這再明顯不過了。)
孰對孰錯,相信樓主自有判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