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西安歷史博物館作文怎麼寫

西安歷史博物館作文怎麼寫

發布時間:2022-07-12 23:02:53

㈠ 求一篇陝西歷史博物館的觀後感

陝西歷史博物館參觀活動總結體會
首先陝西歷史博物館位於西安大雁塔的西北側,籌建於1983年,1991年6月20日落成開放,是中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它的建成標志著中國博物館事業邁入了新的發展里程。這座館舍為「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唐風建築群,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錯落有致,氣勢雄渾莊重,融民族傳統、地方特色和時代精神於一體。陝西歷史博物館展廳面積11600多平方米,展出文物精品2700多件,展線總長2300米。展廳跨度大,層位高,視野廣闊,照明設備靈活多用,通風設施好,裝飾古樸典雅,給人凝重、舒暢、清新之感。整個陳列分為序廳、基本陳列、專題展覽、臨時展覽和已開辟為 國際畫廊的中央大廳等幾個部分。序廳位於中央大殿前端,陳列一尊巨大的千年石獅(唐順陵石獅復製品),襯以黃河巨幅彩照,引導觀 眾去領略由黃土黃河孕育出的古老文明。
陝西歷史博物館的基本陳列為陝西古代史陳列,它以歷史進程為線索,選取各時代的典型文物進行組合陳列,來揭示陝西地區古代社會文明發展狀況。該陳列展廳面積4600平方米,共三個展室,分為七個部分(史前、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精選的2000餘件珍貴文物包括:反映古代先民生活情景和藝術追求的豐富多姿的彩陶器皿,反映周人興起與鼎盛的青銅器,反映秦掃六合統一天下氣勢的青銅劍、經機、兵馬等,以及顯示秦漢奮 發崛起精神的鋼建築構件、大型瓦當,還有反映封建盛世繁榮景象的精美的唐代金銀器和唐三彩等,並配以遺址模型、圖表、照片等輔助展品。系統地展現了自115萬年前至1840年陝西地區的古代歷史。由於中國古代社會周、秦、西漢、隋唐幾個盛期都是在陝西地區建都的,所以該陳列以這幾個時期為重點,既突出反映了陝西地區古代燦爛的文化,也反映了這幾個時期中國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最高水平。
專題展覽廳位於序廳西側,陝西青銅器珍品展和陝西歷代陶俑精華展是陝西歷史博物館首次推出的兩個專題展覽。展廳面積約2600餘平方米,展出文物600多件(組)。其中陝西青銅器珍品展選取這個陝西歷史上文物最宏富、最突出的橫斷面,從種類與用途、銘文與書法、造型與裝飾、隨葬與窖藏、青銅鑄造工藝五個方面予以展示。展出青銅器260件(組),整個青銅器展室給人一種厚重凝煉的感覺。陝西歷代陶俑精華展展出文物341件,以時間為序,分為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和明代五個階段,分別以神武鷹揚、氣勢古拙、神韻質朴、儀態軒昂、典雅華美、灰色凝練、餘光明媚為主題展示了陝西乃至中國陶俑的發展過程。
陝西歷史博物館現有文物藏品115000多件。其中已登記注冊的有41000多件,未登記注冊的尚有74000多件(不包含尚未清理的錢幣)。絕大多數藏品是前陝西省博物館移交的。比較典型的藏品有以下八大類:
一、銅器。 已登錄注冊的有3900多件。藏品時代上起商周,下止秦漢。種類有禮器、樂器、兵器、車馬器、生活用品和生產工具。其中最為典型的商周青銅器,許多器物(如多友鼎、師獻鼎等)上鑄有史料價值很高的銘文。造型較為典型的有先周鳳柱受、西周牛尊、它較、戰國鳥蓋部壺和漢彩繪雁魚燈等。
二、唐代墓葬壁畫。400多幅,畫面面積1000多平方米。是1952年至1989年先後從陝西關中地區25座唐墓里揭取的。墓主均系唐代三品以上的皇親國戚和朝廷重臣。畫面內容有四神、儀衛、建築、狩獵、生活及唐與四鄰的友好來往等。是反映唐代社會的重要形象資料。
三、歷代陶俑。已注冊的有2000多件。藏品時代包括秦漢、北朝、隋唐和宋元明清。質地有陶、彩繪陶、釉陶和三彩。藝術形象有文武官員、甲士侍衛、男僕女侍、西域胡人,以及天王、鎮墓獸和馬、駱駝等各種動物。
四、歷代陶瓷器。已注冊的有5000多件。有史前仰韶文化彩陶、西周原始青瓷、漢代釉陶、唐三彩、古玻璃、琉璃、唐秘色瓷和宋耀窯青瓷等。器物種類包括生活用品、文具和殉葬明器等。
五、歷代建材。已注冊的有1000多件。藏品時代上起兩周秦漢,下至唐宋明清。器物種類有陶制的瓦、瓦當、磚、昭尾、水道和石刻建材,以及金屬建築構件。
六、漢唐銅鏡。已注冊的有800多件。造形多樣,圖案精美。有些還鑄刻著吉祥語句。
七、金銀玉器。包括湮金望銀的銅器。已注冊的有2000多件。其中如西周玉制禮器、春秋秦公大墓出土的金啄木鳥、西漢皇後玉婆、攀金銀竹節銅熏爐和1970年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的塞金獸首瑪瑙杯、八棱樂位金杯、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赤金走龍等,均屬舉世罕見的精品。 八、歷代貨幣。已注冊的有10000多件。未清理造冊(即不包括在總藏品數之內)的尚有50000多枚和近7000公斤。種類繁多,有西周貝幣、戰國刀幣、秦半兩、西漢金、王五株、王莽時的各種貨幣、唐金銀幣以及稀有的古代外幣。
除上述八大類外,還有字畫、版本、經卷、織物、骨器、木器、漆器、鐵器、石器、印章、封泥,以及近現代文物和民俗民族文物。
面對著每一件展品我們就像貪吃的孩子突然闖進免費的食品店,既興奮又緊張,什麼都覺得好,又什麼都嘗不夠。班級成員情緒都十分高漲,漫步在五個大的展覽廳中,可以感受到陝西洶涌、博大的文化,在博物館的幾個小時中,我們一舉跨越了從公元前21世紀到現代社會。通過一件件的文物,我們無聲的與古人默默對話,感受著幾千年甚至數千年勞動技術結晶所帶來的沖擊。思想接受著歷史大浪的沖刷,歷史推著我們的好奇發笑。通過這次活動相信同學們對歷史文化也會有新的體驗和理解。
如今的中國,已經在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上走得穩健而自信,但是在世界形勢愈發復雜的情況下,中國仍面臨著來自經濟、政治、安全等等方面的挑戰,我們不能安於現狀,讓我們每一個參觀的同學懷著對中國璀璨文化歷史的感受和理解更應該以高度的責任感投身於學習和實踐,繼續革命前輩們奮斗終身的事業,積極發揮現代大學生團員的特色,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

㈡ 求參觀西安博物館的觀後感 西安得就行300字左右

西安歷史博物館位於西安大雁塔的西北側,籌建於1983年,1991年6月20日落成開放,是中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它的建成標志著中國博物館事業邁入了新的發展里程。這座館舍為「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唐風建築群,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錯落有致,氣勢雄渾莊重,融民族傳統、地方特色和時代精神於一體。館區佔地 6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5600平方米,文物庫區面積8000平方米,展廳面積11000平方米。館藏文物多達 370000餘件,上起遠古人類初始階段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器物,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文物不僅數量多、種類全,而且品位高、價值廣,其中的商周青銅器精美絕倫,歷代陶俑千姿百態,漢唐金銀器獨步全國,唐墓壁 畫舉世無雙。可謂琳琅滿目、精品薈萃。 陝西歷史博物館是一座綜合性歷史類博物館。開館以來,充分發揮文物藏品優勢,堅持「有效保護、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原則,把收藏保管、科學研究和宣傳教育功能有機相結合,舉辦了各種形式的陳列展覽,形成了基本陳列、專題陳列和臨時展覽互為補充、交相輝映的陳列體系,從多角度、多側面向廣大觀眾揭示歷史文物的豐富文化內涵,展現華夏民族博大精深的文明成就。同時,以開放的姿態走出國門, 將燦爛輝煌的中華文明、光彩奪目的三秦文化呈現給世界各國人民。 作為被首批確定為中國「4A」級旅遊景點的陝西歷史博物館,以其優上的陳列、優美的環境、優質的服務、優良的秩序和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眾多中外賓客紛至沓來,已成為傳播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在21世紀里,這座匯集著三秦大地文物精華的文化殿堂,將會以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嶄新面貌,為人類的物質文 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㈢ 急求 一篇介紹西安名勝古跡的作文 100字到150

西安明城牆 西安城牆上碑文記載,西安城牆系明洪武三至十一年(公元1370—1378),在隋唐皇城的基礎上,向北、東南面延伸擴建而成的,距今已有六百餘年,城牆高12米,基寬18米,頂寬14米;東、西各長2.65公里。南北各長4.2公里,周長13.7公里,呈長方形,鼓樓、鍾樓聳立其中。早在明王朝建立前,當朱元璋攻克徽州後,一個名叫朱升的隱士便告訴他應該「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朱元璋採納了這些建議。當全國統一後,他便命令各府縣普遍築城。朱元璋以為「天下山川,唯秦中號為險固」。西安古城垣就是在這個建城的熱潮中,由都督濮英主持,在唐皇城舊城基礎上擴建起來。登上古城牆,舉目環視,建築雄偉、氣派卓然。西安城東、西、南、北四座城門,分別有正樓、箭樓、閘樓三重城門。閘樓在最外,其作用是升降吊橋,箭樓在中,正面和兩側設有方形窗口,供射箭用。正樓在最里,是城的正門。箭樓與正樓之間用圍牆連接,叫瓮城,是屯兵的地方。瓮城中還有通向城頭的馬道,緩上無台階,便於戰馬上下。舊的四城門及瓮城,是用青灰磚壘成的,城周有角台98座,上均築有角樓;南門東側有魁星樓一座;四周均有登馬道;6千個垛口上面扦著黃色的印有飛龍、麒麟之類的三角旗。城外廓有條護城河,四門跨河處設有吊橋,是守城者一道有形的屏障。城牆頂部每隔40-60米有一道用青磚砌成的水槽,用於排水,對西安古城牆的長期保護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四周環繞著又寬又深的城河,正對城門處設有可以隨時起落的吊橋。吊橋一升起,進出城的通路便被截斷。明代西安城垣曾是一個龐大而精密的軍事防禦體系,也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堡。西安古城堡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也為我們研究明代的歷史、軍事和建築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西安,位於關中平原中部偏南。北臨渭河,南依終南山,周圍曲流環繞,氣候適宜,土地肥沃,物產豐富,風景秀麗。西安,古稱長安,是當年義大利探險家馬克。波羅游記中著名的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是一個充滿歷史遺存的城市。西安是中國著名的七大古都之一,建城已有3100多年。在漫長的歲月中,先後有周、秦、漢、唐等十三個王朝在此建都,歷時1100多年。周人曾於此制禮作樂,鑄典章於金石;秦始皇在此建造了中國建築史上的傑作阿房宮,在驪山修建了規模巨大、埋藏極為豐富的歷史寶庫秦始皇陵;漢唐時代,這里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和對外交流的中心,是溝通東西方文明的絲綢之路的起點,也是賓客雲集的東方大都會。「東有羅馬,西有長安」是當時西安的歷史地位的寫照。至今,西安與世界歷史名城雅典、開羅、羅馬齊名,被譽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使西安擁有了豐富的文化遺存上。漫步古城街頭,觸目皆是秦磚漢瓦;踏青郊野,滿目景物都可引發人們對歷史的憑吊。其境內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14處(其中國家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4處),古遺址、陵寢4000多處,出土文物12餘萬件。秦始皇陵是最早列如世界遺產錄的中國古跡。西安明代城牆是至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宏偉的古城堡。近年,漢陽陵的開發有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出土的裸體彩俑有「東方維納斯」之譽。市內有6000多年歷史的半坡遺址;被譽為石質歷史書庫的碑林博物館;文物儲藏量全國之最的陝西歷史博物館;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師譯經之地大雁塔;西北最古老的清真寺化覺巷清真寺……

㈣ ≪請到我的家鄉來≫作文,寫西安的,不少於1000字~有才的麻煩了~

西安的悠久歷史造就了一代天驕,記錄在歷史的史冊里代代相傳。 1西安,一個充滿神奇和活力的地方,走近它,你會為歷史遺存的完美博大所震嘆,又會為現代建設的勃勃生機所感喟! 2「西安文物甲天下」,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和浩瀚的文物古跡遺存使西安享有「天然歷史博物館」的美稱 3人文山水、古城新姿交相輝映,構成古老西安特有的神韻風姿。 (這是我四處找來的3個句子,你看看能不能用上。下面是從貼吧里復制的一篇文章)
有人說,西安應是一張黑白相片,記錄了中國的繁華盛世、歷史滄桑,其實西安是彩色的,她用活生生的影像,奔行在歷史長河中。

西安不僅給人一種歷史厚重的感覺,而且更給人一種無限溫柔的感情。當它披著薄薄雲紗的時候,它像少女似的動人;當它被陽光照耀得非常明朗的時候,又像唱著秦腔的漢子。

具有幾千年歷史的西安,隨著歷史的風雨姍姍而來,從西周到大唐,雖然名字有過變遷,但本色未變,人和自然和諧交融,文明的傳承伴隨著脈脈書香,展現出一幅迷人的歷史畫卷。
古老城牆上至今仍飄盪著守城士兵的堅毅;老院子的歡聲笑語中顯出中原人家的質朴;千年古槐樹依然枝繁葉茂;不知哪個年代開始醉人的老白乾至今飄香;巍然的大雁塔、鼓樓也如昔日般矗立在藍天白雲下,感受著千年的日出日落。

在明太祖朱元璋「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思想的指導下,在唐皇城的基礎上建成的現存西安城牆,完全圍繞「防禦」戰略體系,城牆的厚度大於高度,穩固如山,城內四通八達,迷宮般的迴廊和廳堂,樑柱門窗上的石雕、磚雕、木雕繁復精美。

日積月累,這里的每片磚、每片瓦都擁有了自己的個性和故事。

不僅如此,走進陝西省歷史博物館,那裡透出的氣息可以追溯到西周。

即使是周邊的大街小巷,你也可能在不經意間,看到綿延數公里的古代花式建築,或古老的石板路,或房檐的石雕,或轉角的木飾……

穿越歷史的鐵幕,西安濃縮了千年的文明,在西安,處處可聽歷史傾訴,時時可與古老對話。

除了原汁原味的陝西風情,西安更多地飄逸著一股濃郁的歷史和文化氣息。

登大雁塔,必領略唐玄奘的艱辛;游華清池,必感嘆楊玉環的風流;到乾陵看無字碑,武則天的名字也是無法迴避的。

他們就像璀璨的星斗,既照亮了西安的天空,也輝煌了中華民族的歷史。

如今的西安擁有很多家高校,是許多莘莘學子夢寐以求的地方,同時西安還擁有文學館、書院、圖書館以及收藏甚豐的歷史博物館。

千年的文脈源遠流長,代代相承,濃重的墨色給西安的文化底蘊作了最好的注腳。

西安還有很多色,有食色,有秀色,有聲色,有水色,有山色……如果你覺得很有意思,請到西安走一走,你會發現還有更多色彩的。 (你贊美一下西安,說你是多麼愛她,歡迎大家來做客,好客熱情的西安人會.........原諒我,我不是西安的,不會寫,只能幫你這么多了)

㈤ 求「參觀陝西省歷史博物館的觀後感」1500字左右

我十月十五日有幸游覽了陝西省歷史博物館.感慨萬千!徘徊於歷史的長廊中,感受著幾千年來先祖先輩們創造的中華文明.我有一種發自內心的自豪感,尤其是看到一串接一串的外國人.為什麼?因為我是一個中國人!我要把外語學好,把中國的千年文化通過我的敘述介紹給更多更多的外國人.那該是多有意思的一件事呀!

為什麼這些古跡古器能夠招致如此這么多的人來欣賞觀看?答案,我認為,是這些東西包含了太多太多的人文精神和生活底蘊,而這些東西和現在物慾橫流的商業社會完全不同.試想一下:現在哪兒哪兒的一座高樓大廈在幾千後會被當成今天的古城牆一樣被當成文物保護起來嗎,不會,說不定每幾年就拆了蓋新的了.它沒有內涵,歷史的內涵.

再說說我們耳邊還經常出現的一些人名:孔子.李白.魯迅.林語堂....這些人是名人.他們之所以有名是因為他們就同那些歷史古跡一樣,自身包含了非常之多的精神:孔子的」儒」,李白的」詩」,魯迅的」憤」,林語堂的」語」,當然他們的一切都和他們所處的那個時代的中國聯系在一起,並且他們的思想仍然為我們後人所瞻仰,思索.

我希望做這樣的人,成為這樣的人,幾千年後仍然回有人記著有這么樣的一個人.

㈥ 游記陝西歷史博物館和西安曲江海洋館作文500字 - 百度

有篇例文: 梅花 小小的花瓣,細而有勁的枝,淡淡的粉白,纏繞在周身的芳香。那是一種在冬天才傲然開放的花,那是一種在雪中才顯得更加純白的花,那是一種雪花壓不到的花。是的,那就是梅花。在冬雪中傲然挺立的花。 五月份,春與夏交接的季節。陽光明媚,奼紫嫣紅。迎春花與玉蘭花剛剛開敗,月季冒出了小小的蕾,一串串粉嘟嘟的桃花,綠草如茵,這一切,都像人們說得那樣,是的,這我也同意,春天確實是一個萬物復甦的季節。她給人的感覺就是嫩嫩的綠,淡淡的綠,無邊無盡的綠,而夏天,綠得更深了,那是翠綠,綠得更加得深沉。 然而,冬天,這四季中最沒有生氣的一個季節,給人的感覺是無邊無垠的白,雪花鋪天蓋地,席捲而來,僅僅能為這枯萎的冬天增添幾分綠色的松柏,此時也被蓋上了厚厚的雪被。 夏天的那些花兒們,此時也只剩下了枯枝爛葉。不再有了往日的嬌艷,不再有了往日的富貴,不再有了往日了神氣,他們那僅剩下的矮小的枝,也在雪被的壓力下累得直喘粗氣,只能悲哀的等待著死神的到來。 而此時,就在這漫天遍野的雪中,就在這萬物的哀嘆聲中,梅花出現了,就在這雪地中傲然挺立著。她那高而細的枝幹,絲毫受不到風雪的影響。傲雪臨霜。在風雪中怒放,充滿了豪情,挺立著,挺立著,任憑風雪的吹打…… 這就是我喜愛梅花的原因,堅強不屈。雖然冬天是那樣的寒冷,以至於人們都懶得出門,然而梅花卻在風雪中開著那小小的花,而這小小的花,所象徵的精神,卻遠比那夏天中艷麗多彩的玫瑰,月季,牡丹高尚的多。 你看那梅花,像極了純白的雪,只是那雪花融化之後,留下的只是一灘污跡,華而不實,虛假的很,而梅花,她是真真正正的純白,有時還帶著一點點粉紅,她留下的,是似有似無的芳香。她的朴質與素雅,也不是常人能所及的。 你看那在風雪中傲然挺立,怒放著的梅花,難道你就絲毫沒有感受到她的美嗎?難道在漫無邊際的白雪中,你突然看到前方有一株挺立著的梅花,你就不被她那種不畏寒霜,堅強不屈的精神所感染嗎?難道你不曾想到,她與紅軍戰士們堅強不屈的精神多少有些相似嗎?難道你就沒有想到,這傲雪臨霜的雪梅,真真切切的象徵了我們的革命戰士們,象徵了他們那種頑強不屈,勇於拼搏,渴望著暴

㈦ 一篇關於參觀陝西博物館的作文 10000字

有 秦始皇陵 秦始皇兵馬俑 華清池 陝西歷史博物館 碑林 大雁塔 大慈恩寺 小雁塔 西安城牆 半坡遺址 鍾樓.鼓樓 秦王宮 清真大寺 仙游寺 金絲猴自然保護區 南五台 水陸庵 香積寺 興教寺 樓觀台 草堂寺 大興善寺 驪山索道 大重陽萬壽宮 法門寺 周原遺址 炎帝陵 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 五丈原諸葛亮廟 青銅器博物館 關山草原 釣魚台 龍門洞 鳳翔東湖 周公廟 金台觀 紅河谷森林公園 嘉陵江源頭 大唐秦王陵 漢陽陵 乾陵 茂陵 咸陽博物館 昭陵 楊貴妃墓 彬縣大佛寺石窟 乾陵黃土民俗村 崇文塔 大地原點 順陵石雕 耀州窟遺址 葯王山 玉華宮 玉華博物館 香山 姜女祠 宜君風景區 金鎖關 宋塔 華山 西嶽廟 司馬遷祠墓 黨家村 陝西洽州風景區 韓城市博物館 秦陵 王鼎紀念館 惠陵 高力士墓 大禹廟 普照寺 橋陵 楊虎城將軍博物館 龍門 華山索道 少華山森林公園 漢中博物館 武候祠 武侯墓 朱䴉自然保護區 南湖風景區 南沙河 大熊貓自然保護區 五龍洞森林公園 靈岩寺 張騫紀念館 留候祠 蔡倫墓祠

閱讀全文

與西安歷史博物館作文怎麼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0